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孙子兵法经典100句(品读《孙子兵法》中最经典的10句话)

发布时间:2023-12-01 12:14:17 admin 阅读:59

导读品读《孙子兵法》中最经典的10句话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蕴含军事谋略的兵书,也是一部佳句荟萃的文学著作,更是一部指点迷津的做人行事手则,诸葛亮评价“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

品读《孙子兵法》中最经典的10句话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蕴含军事谋略的兵书,也是一部佳句荟萃的文学著作,更是一部指点迷津的做人行事手则,诸葛亮评价“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用法明也”;曹操感叹“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孙子兵法》作为一介兵书,为什么能在战乱与和平年代都能得到延续传承呢?今天择选其中最经典的十句,细细品读。

1.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虚实篇》

  势:方式,模式。神:超乎常人的本领。这两句大意是,用兵作战没有固定的模式,就像水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

  解语: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不能拘泥于某种作战的形式,正像水本无固定的形态一样,放在圆容器中它就是圆的,放在方容器中它就是方的。能够根据敌人数量的多少,装备的好坏,士气的高低,指挥员素质如何,军需供应怎样而机动灵活地采取对策,才能夺取胜利。这几句可用以说明用兵或做其他工作应审时度势,灵活机动地制订计划,不可死搬教条,墨守成规。

2.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孙子兵法·谋攻篇》

  解语: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将领,就能打胜仗。能审时度势,知己知彼的将领在战争中善于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得赢便打,打不赢不打,不受感情支配,不盲目行动,这样自然能打胜仗。

3.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兵法·军争篇》  

  惰归:孙子把士气分为三种: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惰归是指士气疲惫衰落之师。

  解语: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要避开敌人的锐气,等到敌人士气衰落、疲惫时再去攻击它。“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和“避实就虚”的作战原则一样,都是说明在敌我力量相当时,可以作暂时的让步,以保持我军的锐气,使敌人疲劳沮丧,减杀其优势,待到时机成熟时,再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4.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孙子兵法·计篇》 

诡:欺诈。道:学问,理论。示之:做给他看。  

  解语:战争是一种用假象来欺骗和迷惑对方的学问。所以,本来自己强大,却要伪装成弱小;本来具有战斗力,却要伪装成不堪一击;本来已逼近敌人,却要伪装成相距甚远;本来要向远处,却伪装成要向近处。(总之,处处要使敌人产生错觉)。常言道:“兵不厌诈”。战阵之间,必须施以伪装,使敌人产生错觉,作出错误判断,然后趁机对敌方进行袭击。定可获胜。由这几句派生出来的声东击西、指南打北等战术,都是以假象迷惑敌人,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5.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

  ——《孙子兵法·计篇》 

实:敌人力量充实。备:防备。

  解语:对敌人要以小利诱惑他,使他上钩;要扰乱敌人,趁机战而胜之;当敌人实力雄厚时,要防备他可能进攻自己;当敌人力量强大时,就要避其锋芒,保存实力。这几句讲用兵之道在于计谋,作者认为,“战阵之间,不厌诈伪”(见《韩非子·难一》),因而可以小利诱之,使敌人迷惑,中计;可以扰乱其军心,破坏其给养,打乱其部署,最终打败敌人。若看到敌人实力雄厚,就应考虑到敌人可能会对自己发动进攻,应有所准备。两军对阵时,看到敌军强大,就要有所回避,不可硬拼、硬冲。此二句所谈用兵之道,在现代军事上也可作为借鉴。

6.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孙子兵法·计篇》

无备:没有准备。不意:意想不到。

  解语: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进攻,采取敌人意想不到的出击行动。对敌人作战,就应在敌人守备最薄弱的地方和敌人意想不到的时间,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袭击,这样就能出奇制胜。古今中外有不少这样的战例,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成功即为其一。现已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中的争夺、竞赛,前者说在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或无准备的时候发动进攻;后者说采取出乎对方意料的行动致胜。

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兵法·谋攻篇》。

彼:敌军情况。己:我军情况。殆:危险,引申为失败。  

  解语:既了解敌人的长处和短处,又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就能百战百胜,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一条闻名中外的战争原则。它科学地阐述了临战时必须了解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有把握便打,没有把握不打,根据敌情的变化,采取最合适的方式、最恰当的时机去攻击敌人。因此,自然每战必胜。同时,这一原则还远远超出战争范围,适用于其他一切工作。

8.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孙子兵法·谋攻篇》 

  解语:用兵的原则,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有与敌相等的兵力要设法击败敌人,兵力比敌人少就要退却,实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决战。用兵的基本法则是根据敌我强弱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针。在我强敌弱的情况下,应集中优势兵力,包围、进攻、消灭敌人;在敌我力量接近时,应设法分散敌人的兵力,果断地攻击敌人,将敌人击溃;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则回避与敌交手,能走便走,采用机动灵活的战术。否则,或者会坐失良机,或者会冒险交战,导致战争失败。作为兵战的原则,这几句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9.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出自《孙子兵法·九地篇》 

  解语:把军队置于必死之地,身陷绝境,反而能转危为安。保存下来,取得胜利。这也是出奇致胜的一种方法。遇到情况危急,已无退路的险要关头,可把军队投道死亡线上,士兵如过河卒子,只能进不能退,为求得自身的生存,必须背水一战,拼死搏斗,这样反而能转败为胜。

10.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谋攻》 

  孙武认为,战争的目的在于“能自保而全胜”,百战百胜实难作到,即使全胜了,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己方也要受到很大损失,若运用谋略和外交手段取得胜利,即“不战而屈人之兵”才算上策。所以他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真正的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

27位古代名人的遗言,生死之间的领悟

为什么孝敬父母,天将降福?

真正的聪明人,往往很少交朋友

修行,让心灵回归宁静

《孙子兵法》10句经典名言,每一句都值得背诵!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在临沂。

在《孙子兵法》中,既有“用兵之法,全胜为上”这样的军事谋略;也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样脍炙人口的指挥名言;更有“胜可知而不可为”这样的做事智慧。今天,小编择选其中最经典的十句,和大家一起来品读欣赏。

1、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这是孙子兵法《虚实篇》中的内容。本人认为是最经典的名句。故把他排在第一位。曹操曰:势盛必衰,形露必败,故能因敌变化,取胜若神。其实,这句话的含义远远不止这些。他最重要的思想就是要时刻冷静科学地分析当前的局面,对局面的微妙变化都应当了如指掌。

只有根据局面的变化而不断改善应对方式才是最好的策略。这个精神在战术层面上显得更为重要。不管是商战,还是兵战;不管是交友、还是创业;不管是竞技,还是谈判。时刻保持对局面的透彻分析和针对性的应对是每个决策和行动者必备的素养。

2、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本句出自第三篇《谋攻篇》曹操曰:未战而敌自屈服。把他放在第二位是有道理的。这样的思想对于战争的理念达到了一个顶峰层次。不管什么斗争,全面胜利都不是最好的结果。只有不战而使对方心悦诚服,才是最佳效果。这是战略层次的顶点,也是老子某些思想的典范。在商战、交友、及竞技中,实际上强调的就是征服对方的心,让对方心诚、心服到骨子里。这种效果自然是最高境界了。

3、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本句出自第五篇《势篇》。之所以把他排在第三位,。是因为后来唐太宗与李卫公问对。专门对孙子兵法中“以正合、以奇胜”做了探讨,而且水平极高,把‘正’‘奇’的辩证关系阐述的相当透彻,指出了有时看似“正”实质却是“奇”,有时看似“奇”他却是“正”,“正”可以转化为“奇”,“奇”可以转化为“正”。

“奇正相变,循环无穷”,归结到一点,孙武所谓形人而我无形,此乃奇正之极致。虽然用兵在于出其不意,但在预备阶段却应该“教正不教奇”。可见李靖对于兵法之变,谙熟于胸,难怪他一生能有战无败呐!“教正不教奇”,也正是我们事业和学业应当坚守的道理,只有“正”通者才能出“奇”也。

4、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

本句可以说是普通大众最熟悉的名句了。也是出自《谋攻篇》,其名声虽大,但是也只能排在第四位。核心就是要求斗争者要通晓敌我情况。这是对情报、资料的高要求。当然,这也是非常正确的。

记得毛泽东在长征过程中,总是能够躲过蒋介石的包围圈,就是红军的谍报人员水平很高,能够准确破译敌方的密码,从而使毛泽东准确掌握情报,进而为我军制定最好的战略战术方案。如果不知情,可能就要出现错误的判断。事实上,毛泽东遵义会议不久就吃过对敌人兵力判断错误的亏。所以,情况不明,切忌决策。当今社会处在信息时代,对对手的研究,了解也是极为重要的。

5、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这是兵法中第一篇《计篇》的名句。攻击对方的方式,既要找到对方没有物质准备的地方,更要找到没有心理准备的地方。如果二者都能找到,必然有丰硕的成果。所以不但要研究对方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要研究和推测对方的精神条件,也就是对方的策略、战术、方案。只有在这些策略、战术、方案中找到对方没有顾及到的地方,斗争胜利的可能性才更大。这个名言从反方向思考就是自己要准备充分,考虑周全才不会被对方攻击。

6、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这是兵贵神速的理念。是第二篇《作战篇》。即作战只求胜利,作战久了会挫伤战士士气,进攻敌人的城池也会缺乏战力,国家的经济也会受到巨大的消耗,其他国家也会趁虚而入。所以为求用兵精巧而进军缓慢,最终胜利的战例,从来没有听说过。

二战初,德国凭借闪电战所向披靡,横扫当世号称陆军第一强国的法国。在侵略苏联前期,也是进军神速,但是进入苏联腹地后,却由于战线拉的过长而陷入持久战并最终导致了战事的逆转。

同样在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战中,日本指挥官南云忠为了让攻击美国舰队的轰炸机有战斗机的掩护,而让整个航空战队推迟了5分钟出发。而恰恰在这5分钟里,美国的俯冲轰炸机趁虚而入,一举击沉日本3艘航空母舰,彻底扭转了战局。

7、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本句出自第四《军形篇》。这是一个辩证的胜败关。孙子提出要战就要先做到自己不可战胜,同时等待和寻找战胜敌人的机会。所以说,不可战胜,主要看自己做到没有;要胜敌人,主要看敌人是否有破绽。所以,胜负是可以知晓和判断的,但是不能强求。这个观点实际上很有现实意义。

很多人出于热情,做了不少勉强而为之的事情,结果失败。记得毛泽东在刘邓大军东渡黄河遇到困境的时刻,他并没有指示刘邓大军勇猛杀敌,而是指示“生存第一、胜利第一。”可见,他把自己军队的生存和不失败放在多么重要的位置。

8、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本句出自《形篇》。这个胜兵,是指处于胜利地位的军队还是能够取得胜利的军队,看来有不同的理解,可能二者皆有。其意思大致就是“胜兵”之军队通过先制造胜利的态势然后向敌人挑战展开进攻;“败兵”之军队被迫先行作战然后设法谋求胜利的态势转向防守。

关于“修道而保法”的理解,曹操说的还是很正确。先修不可胜之道,而再保法度,从商战、交友、竞技角度看就是要坚守一些不败的原则,锤炼一些实用的礼数和方法。

9、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兴军,将不可以愠用战;合乎利而用,不合而止。

本句出自第十二篇《火攻篇》。这是典型的告诫“感情用事”者的经典名句。由此可以看出,以利为动,是孙子重战慎战思想的核心,是《孙子》对待战争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思想。孙子从战争的严酷性和可能引起的后果出发,站在现实主义的立场上,本着安国全军的根本目的,以军事家应有的理智和应负的责任,提出上述重战、慎战、备战的理论。

显然,这是一种冷静、理智、现实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才能避免盲目好战和穷兵黩武,把国家和人民拖入灾难的深渊,也可以避免一味反战,寝兵偃武,使国家和人民丧失警惕,受祸于猝然之变。在孙武看来安定国家、保全军队是战争最根本的目的,一切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

因此,战争的最大效益莫过于安国强军。对于这个重大的问题,君主和将领必须慎重处置。孙子的这种既慎战又重战的理论,受到历代兵家的重视,成为一切“善战者”必备的品格和条件,至今仍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同样在商战、交友、竞技中都应当切记这个道理。

10、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这一句出自第十一篇《九地篇》。指挥作战的事,在于假装顺从敌人的意图,让他得志松懈,然后悄悄集中兵力,朝着一个方向,一举击之,则长驱千里,擒敌杀将,这就是巧妙能成事。

决定战争行动之后,就要封锁关口,销毁通行符证,禁止两边百姓往来,也不许敌国使者进入。这样防止军情泄露,不让敌人知道我们的情况。

(以上图文引用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列出《孙子兵法》中的名句...

计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作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之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之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谋攻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谓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钝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而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形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目明,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者。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势篇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孙子兵法来自哪部经典的智慧?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Artof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

孙子兵法经典100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就地取食,以战养战 兵贵神速,以快取胜 上兵伐谋,其下攻城 不战而屈人之兵 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在《孙子兵法》,《道德经》和《论语》里存在愚民的思想吗?

{"data":{"question_details":{"data":{"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charset=utf-8","fontStyle":{"domains":["tosv.boe.byted.org"],"filename":"","base64":[],"fontKey":"","tosSuffix":""},"fontKey":"","fontStyleString":""},"errcode":20002,"errmsg":"网络错误,请稍后再试"},"login_info":{"data":{"is_answered":1,"is_new":true,"uid":"","user_info":{"uid":"","uname":"","avatar_url":""}},"errcode":0,"errmsg":"success"},"teach_list":{"errNo":80001,"errTips":"请登录"},"teach_task_config":{"errNo":80001,"errTips":"请登录"},"abPars":{"errNo":80001,"errTips":"请登录"},"close_question":{"data":{},"errcode":10001,"errmsg":"网络错误,请稍后再试"}},"commonData":{"isSsrFrame":true,"ttLogId":"2022111000293101020208609625DE3BE0","location":{"hash":"","host":"tsearch.toutiaoapi.com","hostname":"tsearch.toutiaoapi.com","href":"https://tsearch.toutiaoapi.com/s/search_wenda/list?qid=6913327515697086734","origin":"https://tsearch.toutiaoapi.com","pathname":"/s/search_wenda/list","port":"","protocol":"https:","search":"?qid=6913327515697086734","username":"","password":""},"query":{"qid":"6913327515697086734"},"client":{"width":0,"height":0,"pixelRatio":2,"userAgent":"Mozilla/5.0 (iPhone; CPU iPhone OS 13_2_3 like Mac OS X) AppleWebKit/605.1.15 6836121 (KHTML, like Gecko) Version/13.0.3 Mobile/15E148 Safari/604.1","isIOS":true,"platform":"iphone"},"serverEnv":"production","abFields":{},"user":{"webId":"7164054239436998175"},"isRPC":false,"params":{},"env":{"isBOE":false,"isProd":true,"isPPE":false},"routingInfos":{"tc":"search_wenda","business_path":"/list","routing_path":"/"}}}

孙子兵法第一句?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经典100句

1、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陆九渊2、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3、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4、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陆游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8、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9、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10、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12、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13、刻苦读书,积累资料,这是治学的基础。――秦牧14、自古奇人伟士,不屈折于忧患,则不足以成其学。方孝孺1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16、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17、百闻不如一见。《汉书》18、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19、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陈善20、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21、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2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23、千里始足下,高山始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有新。白居易2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2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26、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27、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28、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2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30、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3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32、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欧阳修3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34、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35、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36、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37、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吴承恩38、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3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4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41、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42、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李白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4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45、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王安石46、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4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48、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49、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王符5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51、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5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5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54、日回而月周,时不与人游。刘安5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5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5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58、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5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60、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61、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6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63、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6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65、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66、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6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68、不可同日而语。《汉书》69、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颜之推70、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71、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7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7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7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7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76、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7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78、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7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80、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8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82、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8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84、学问须严密理会,铢分毫析。朱熹8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8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87、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8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89、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90、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9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92、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93、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94、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95、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9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9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9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99、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10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10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10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10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104、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105、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106、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107、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古代名言警句大全古代名言警句大全1、一寸光一阴一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一阴一。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5、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7、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学问休言我胜于人,胜于我者还多。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1、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12、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13、少而好学,如日出之一阳一;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1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15、命为志存。1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9、志不强者智不达。2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21、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23、勿以恶小绝为之,勿以善小绝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2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中生名言警句大全读书名言警句大全道德名言警句大全分页:123一爱一的教育读书笔记100字古代人生哲理名言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论语经典名句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教师节...有关刻苦学习的格言孔子道德名言老子的名言警句李嘉诚的经典名言鲁迅名言警句梦想与现实的名言本站为你推荐的文章:关于三国演义的好段表示春天的诗句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英文...比较有含义的句子讲文明名言警句双重否定句的句子关于时间的好词好句讲信用的名言警句本文标题:古代名言警句大全经典古代名言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三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古代名言名句大全_中国古代名言名句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卫灵公》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3、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红楼梦4、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5、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7、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红楼梦8、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11、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1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1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韩愈14、生当作人杰,死亦成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1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荀况1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1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19、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2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21、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封神演义22、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23、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24、天才不会毁于他人,只会毁于自己。博斯威尔2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26、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陆游27、人怕出名猪怕壮。28、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29、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30、重赏之下,必有勇夫、3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32、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33、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34、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3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36、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白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王国维(清代学者)转引自《人间词话新注》3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3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4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41、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42、没有受过教育的天才就好比埋在矿石中的银子。富兰克林43、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44、曲则全,枉则直。老子4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46、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4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4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49、请诛晁错以清君侧。刘濞5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刚。孔丘引自〈礼记中庸博学〉51、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52、劝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53、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54、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红楼梦55、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56、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57、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三国志5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5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60、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西游记》61、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6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6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6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序》6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66、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6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6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引自《进学解》69、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三国志7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轲(战国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孟子滕文公下》71、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7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7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杜弼7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75、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76、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77、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78、亲者痛,仇者快。朱浮7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记80、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81、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8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8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8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85、可望而不可即。刘基86、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8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88、一分耕耘,一分收获。8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90、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91、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王勃9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93、学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9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95、前门拒虎,后门进狼。赵雪航96、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97、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98、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运命论》99、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宝剑记10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10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102、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103、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104、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丘迟105、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106、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107、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王充(东汉哲学家)引自《论衡别通篇》108、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路史》10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110、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111、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11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11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11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11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南宋女诗人)引自《乌江116、书到用时方恨少。117、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118、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11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12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12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12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123、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引自《朱子语类大全》第10卷124、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黄庭坚12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12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127、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元杂剧128、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于既倒。129、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魏书》130、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陆游131、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13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133、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13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135、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冯梦龙《古今小说》136、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13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唐代诗人)引自《登鹳雀楼》13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139、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旧唐书140、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141、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14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14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144、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145、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曹雪芹146、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韩愈14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148、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149、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150、也许人类最真实的尊严就是能够轻视自我。桑塔亚那151、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唐书152、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资治通鉴》153、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154、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155、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西游记》156、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官场现形记157、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15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159、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160、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161、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西游162、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史记16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164、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16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166、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16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168、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169、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170、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张载(北宋哲学家)引自《经学理窟。义理篇》171、酒香不怕巷子深。172、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三国志173、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丘迟174、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17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礼记。学记》176、貂不足,狗尾续。《晋书》177、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178、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明凌蒙初179、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18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18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182、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曹炯18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汉韩婴184、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范仲淹18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18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18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8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18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蜀志190、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19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192、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学问休言我胜于人,胜于我者还多。李惺(清代作家)引自《西沤外集药言剩稿》19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194、杀鸡焉用宰牛刀。19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196、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197、迅雷不及掩耳。晋书198、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宋罗大经199、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20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清代政治家)20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20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古代名言警句100句》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心灵伤感名言警句专题。

孙子兵法名言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是孙子兵法《谋攻篇》篇末的句子。

红楼梦水浒传孙子兵法经典语句

莫失莫忘,不离不弃话说天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黑格尔哲学三大理论(德国古典哲学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