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3-12-01 13:05:03 admin 阅读:59

导读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解释】: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出自】:宋·许月卿《先天集·人邑道中三首》:“天涵地育王公旦,...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解释】: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出自】:宋·许月卿《先天集·人邑道中三首》:“天涵地育王公旦,德备才全范仲淹。” 【近义词】:德高望重、又红又专 【反义词】:德薄能鲜、德薄才疏 【语法】:主谓式;作定语;含褒义 解释】: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文汇报》1990.3.11:“从晓庄师范到山海工学团, 陶先生 一以贯之的精神是‘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力求培养学生从整体上驾驭知识的能力。”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用通俗的话帮你解释一下:知就是王守仁说的良知(即道德),行指行为。“知行合一”就是说用你的善的思想来支配你的身体去实践,到达致良知的目的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1、知行合一意思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行是指人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原句出自于明朝思想家王守仁。2、致良知意思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原句出自于战国时期孟子的《孟子·尽心上》。3、原文:(1)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王守仁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2)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4、白话译文:人不经学习就能做的,那是良能;不经思考就能知道的,那是良知。

尚品求是,知行合一的含义是什么

尚品,应该是指高尚的品格,求表示“追求”,是一般表示这样或者真实,这里应该是指“真”,尚品求是,意思应该是:高尚的品格追求真实,返璞归真。知行合一就很好解释,知意思是良知,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表示人的行为。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他认为: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

【传习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

关注我们

 每次看完文章在文尾处点亮“在看”,这样我们才能抱紧不走散!

 明朝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从王阳明的心学内容来看,它的本意应该是指“良知和言行本是一体”,这里的“知”不是知识,而是真心。

 孟子说这个“心”是每个人都具有的,都是本善的。意识一动,就生出或善或恶的念头来了。所以儒家说的“心”不是意识,更不是意识产生的念头,而是产生意识的本体,也就是佛教所说的真心、本性。

 王阳明对此也有过明确的论述:“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就是说,圣人所证的真心就如同明镜,可以照出任何事物的样子。

 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宗师李贽在《与马历山书》中指出:“盖人人各具有是大圆镜智,所谓我之明德是也。”他提出的大圆镜智就是明德,也就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指的真心、本性,即“知行合一”的那个良知。

如何获得“知”呢?

 格物致知!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话了,通过格物,就能够证得这个良知,也就是本心。那怎么格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朱熹提出:世界的本原是理,最早只有理,然后有气,理和气结合产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天下的万事万物都包含着究竟的理,一旦通理,就可以了知万事万物,也就是“格物穷理”。

 王阳明早期也是通过朱熹所讲的“格物致知”的理论去学习参究的,因此就有了著名的“阳明格竹”的故事:王阳明从小读书立志就要做圣人,所以他按照朱圣人“格物致知”的理论去实践,他对着竹子苦思冥想七日七夜,结果什么也没格出来,自己还生了一场大病。这个故事被称为“亭前格竹”。因为这件事,本来向往做圣贤的王阳明失望了,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但从这件事开始,他的心中也产生了对程朱理学的怀疑。

 在王阳明三十四岁那年,因为触怒了大太监刘瑾而被贬到了贵州龙场驿,这里条件非常艰苦。王阳明在这里开始反思,他每天都在想如果是圣人处在自己的位置上会如何来做呢?就这样一直苦思冥想,终于在一天夜里,他在半梦半醒的时候想通了。他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思是说做圣人的道理本来就在我自己心里,之前是因为我在外面的事物中去找这个理,所以这是完全不对的。这个故事被称为“龙场悟道”。

 此后,王阳明将朱熹的理论整个推翻,指出:“天理即是人欲”,完全把朱熹理学思想所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观点彻底扭转,这又和佛教的“烦恼即菩提”的道理不谋而合。

如何获得“行”呢?

 “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都按照良知的状态自然而行。

 王阳明指出:“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其实,当能够证得真心、良知时,一切本有的智慧生起,自然就可以知道如何行了。因为这时的行是自然而行,顺应一切因缘而行,随缘自在,自在随缘。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那么在佛教中来说,致知可以说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是修行解脱的第一步,见性就是悟道了,但是自身的习气并没有完全消除,所以还需要在生活之中去练习。

 《大学》中说:“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就是致知后,就可以达到意诚,意诚了心就可以正,心正后身可以修,身修了家就齐,家齐后国就可以治,国治了则天下平。获得良知后,修身,才是根本!无论是天子还是老百姓,都是如此。

怎么实现“合一”呢?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中的核心,就是“致良知”,也就是在日常的言行之中体现良知,“知行合一”。

 知、行其实是心地功夫的两面,互为表里,是不可分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如果先有个所谓的“知”,那一定是知识,那就是妄念,而不是良知了。

 王阳明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后来又指出:“证到了良知,没有不行的,自觉而行,也就是知。”也就是真正致知的人,真正见性的人,真正明明德的人,已经获得了真正的智慧,心做回了主人,不再被意识(物)所左右。待人接物都是自然流露,一言一行都会自然地体现出来。

 拥有智慧的人自然可以了知处事之道,在生活、工作之中去随缘待物,自然按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状态去处理事物,妄念不起,自在安然,游刃有余地面对一切,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境界了。

 懒融禅师说得好:“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当用恰恰无。”因为一切的根本已经得到,随缘应物,无为而治,得大自在。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具体体现。

 以下是由王阳明机器人书写的“知行合一”。机器人通过交互认知的技术,临摹和示教书法真迹和碑帖,以此实现王阳明草书、行书和楷书等书法作品的重现。

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往期精彩回顾

【悦读阳明】知易行难:王阳明

【王学纵览】穿越500年的王阳明(文成公)祠堂

【“明”言“明”句】懂“孝”,才足以谈人生

【“明”人“明”诗】王阳明:一片冰心在路上!

【传习堂】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跟王阳明学修心

?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跟王阳明学修心”

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欣赏先生更多精彩书法!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

随着阳明学成为显学,满世界都在谈论“知行合一”。那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500年前的王阳明为什么要说个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到底有没有道理?

一、王阳明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正德三年(1508年)“龙场悟道”后,正德四年开始公开讲授知行合一论。起初是贵州提学副使(大约相当于贵州教育厅副厅长)席书到龙场请教朱熹和陆九渊学术观点的异同,王阳明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讲了自己所悟的东西。席书疑惑不解,第二天再来请教,王阳明引用《五经》的内容来论证知行合一的理论,席书渐渐有所领悟,如此来来往往数日,终于“豁然大悟”。后来,席书在贵阳创办贵阳书院,请王阳明来讲学,知行合一之说随之慢慢传播开来。1

 

王阳明“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看看王阳明自己是怎么说的——

 

王阳明的弟子徐爱问:如今有些人知道要对父母孝顺,对兄长友爱,实际上却不能做到孝顺、友爱;可见知和行分明就是两件事。王阳明答:这已经被私欲隔断了,不是本来意义上的知和行。从来没有知而不行的。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古代的圣人教人知行,正是要恢复那知行本来的面目。比如,某人一定是真正孝敬侍奉父母了,我们才能说他知道孝顺,并不是嘴上说一些孝顺的话,就可以称为孝子的。

 

 

从王阳明的论述看,“知”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义,有些地方指一般意义上的感知、认知、知识、意识等纯主观性的内容;而在令一些地方是指“真知”“良知”“体现天理之知”。例如:“知而未行只是未知”,第一个“知”是指前者,而第二个“知”则是指后者。在这里王阳明认为“行”是“知”的体现,是“知”的价值的实现方式。“真知”就一定能够“行”,不能“行”的“知”就不是“真知”。所以,在王阳明的语境中,“知行本体”“知行合一”中的“知行”,一般可以理解为“真知”“良知”,“力行”“笃行”。

 

那么对于非“真知”“笃行”的“知、行”,对于被私欲隔断的“知、行”,王阳明又是怎么论述的呢?他说,“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王阳明反对这些脱离知行本来状态的胡思乱想、胡作非为。当然,从更深层次上说,不仅“真知”“良知”,“力行”“笃行”是合一的,“妄想”“殆思”,“冥行”“罔行”也是合一的。(这在第三部分讨论)

  

二、王阳明为什么要说个知行合一?

 

王阳明为什么要讨论知、行是一件事还是两件事这个话题?他说,如果不知道我创立这个学说的宗旨,只是凭空地讨论知、行是一个,还是两个,有什么用?明白我的用意,即使知行分开说也无妨,本质上它只是一个。不明白我的用意,就是把知行说成一个,也无济于事,只是空口说闲话。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任何思想都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王阳明所处的时代,皇帝荒淫昏庸,奸监弄权作乱,忠良被害被逐,朝纲日渐废弛,国势日见衰微,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水平下降。在思想领域,朱熹的理学思想体系一统天下,知识界思想逐渐僵化、教条化。大多数读书人沉溺于记诵、辞章、训诂之学,忽视道德品格的修养践行,成为“坐而论道”“光说不练”的清谈客,甚至“满嘴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伪君子。王阳明认为,这些社会问题一定程度上归咎于宋代以来(特别是朱熹以来)“知先行后”的错误学说。他说,“现在的人把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一定要先知了,然后才能行,以至于终身不行,又终身不知”“功利的学说日益盛行,不再知道古代圣人明德亲民的实质内容,当官的都用华丽的辞藻掩饰狡诈的内心,用虚伪相互约束,因利益互相倾轧,道貌岸然,衣冠禽兽,却自以为从事圣贤之学”。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正是要解决这些社会现实问题,在批判“知先行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说,我为此(当时的风气)感到忧虑,所以才揭示知行合一之说,目的是为了“补偏救弊”。

 

所以,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用意在于引导人们正确地进行道德修炼。在王阳明看来,人们了解道德准则却不遵照执行的根源在于:把知行分作两件事,虽然头脑中已经滋生出不善的念头了,因还没有付诸行动,就认为还没有“行”而不去禁止。而根据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头脑中一闪过不善的念头就已经是“行”了,必须立刻把这个念头克去。他认为这种彻底的“不让一念不善潜伏胸中”道德修炼,就是古人“慎独”的修炼方式,是他的立言宗旨。这种修炼方法很像“文革”时期提出的“狠斗私字一闪念”。

 

由此可见,在王阳明那里,知行关系是道德知识和道德实践之间的关系。了解了王阳明的用意之后,对他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关于知行关系的论述,就会有比较准确的理解。例如,“知行的本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不论话怎么说,“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要并进,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三、知行合一之辩

 

王阳明把心理活动也归为“行”,于是所有的“知”都是“行”了。这个王阳明认为是“立言宗旨”的理论,历史上招来很多批评,认为他混淆了知、行之间的界限,有“以知代行”之弊。例如,“一念发动即是行”,如果发了一个善念,便视作善行,那就不用真的去行善了。而这正是他自己所反对的,他始终认为光在嘴上说善不可以称为知善,必须切实践行了善才能认为知善。由此批评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逻辑不够严密,有相互矛盾之处。如上所述,我认为理解了王阳明的用意之后,就不应该纠缠于具体的个别词句的表述了。王阳明流传下来的主要著作是弟子记录其言谈的《传习录》,而不像西方哲学家们那样为了构建庞大的哲学体系而撰写的长篇著述。说话、谈论有其特定的语言环境,有其特殊的针对性,同时口语也不像书面语那么严谨规范。如“一念发动即是行”,2陈来教授就认为这“一念”仅仅针对“恶念”不针对“善念”,我认为是我道理的。当然,王阳明本职工作是一位政府官员,主要事功是其立下的赫赫战功,教书讲学是他业余爱好,不能要求他为自己的观点构建一个完整严密庞大的体系。后世所称的“王学”“阳明学”“阳明心学”与西方意义上的“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有学者称其为“圣贤学”,是教人提升道德修为,成为圣贤的修心之法。所以,学习阳明心学,不能以学习一般哲学的方法来学,不能把它当成一门知识,否则的话就成为王阳明本人所极力反对的“耽于记诵、辞章、训诂”的弊病了。

 

如果抛开王阳明的定义,按照一般意义上的“知”“行”概念,我们来考察一下知、行的关系。“知”的字面意思,作动词指知道、晓得、明了,作名词指知识、学问。通常“知”泛指感知、认知、认识,以及知识、理论、意识等纯主观性的内容。“行”的字面意思为行动、行为,一般指主观作用于客观,外在化、客观化的活动。那么在对“知”“行”作了主观和客观的区分之后,知行还是合一的吗?

 

首先,我们看看有没有单纯的“知”(没有“行”的“知”)。我们把“知”分为“知识性的”3(比如:知道花是红的、中国首都是北京等)和“能力性的”(比如:知道怎么游泳、骑自行车等)。对于能力性的“知”,毫无疑问必须“行而知”,一边实践一边认知,随着实践的深入,认知也跟着深入,最后掌握了游泳或骑车的真正知识和能力,达到了“真知”。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行合一的过程。对于知识性的“知”,有直接和间接两种获得形式,直接形式无疑是知行合一的,我跑去看看花后知道它是红色的;我亲自坐高铁到北京天安门等标志性建筑去考察一番,知道了中国首都是北京。对于间接形式,通过上网搜索、查阅资料或别人告诉我“花是红的”“中国首都是北京”,首先搜索、查阅和与别人交谈也是一种实践行动,其次前人正是通过实践活动积累了的这些丰富的知识,供我们学习、查阅或询问的。所以,间接获得“知”的过程,也是知行合一的。还有,不管间接获得还是直接获得,“知”都有一个随着“行”不断深化的过程。例如,一个幼儿园小朋友和一位长期在北京工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对于“首都北京”的认知,肯定是不一样的。

 

其次,我们看看有没有单纯的“行”(没有“知”的“行”)。现代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的任何一个动作,哪怕是下意识的,都是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活动的结果。一旦没有“知觉”人就不“行”了。而现实生活中,称得上“行为”的活动,一定是受某个“知觉”“思想”指挥的。更进一步,人在社会实践(“行”)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经验,提炼升华为“理论”(“知”),这个理论又反过来指导人们的实践。这是更高层次上的知行合一。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世界上没有“无知之行”,也没有“无行之知”,知行是合一的,永远割裂不开,不可分作两事。用毛泽东的话就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

【注释】

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2.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三联书店,2009年12月第1版。

3.赖尔在《心的概念》中提出了“knowinghow”和“knowingwhat”的区分。转引自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

4.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意思是什么?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意思如下:1、学以致用最根本的是要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要联合起来,由浅入深地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学到的东西要经常揣摩,真正地理解其含义。然后按照理论的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再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相互促进学习,逐步加深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2、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知行合一历史由来: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知行合一白话解释是什么?

知行合一(汉语词汇),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认知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人的外在行为是受内在意识支配,由衷向善(“知”)的人,才有外在自发的善行,所以说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致良知,是阳明文化的核心。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意思是人的认识和行为要一致,不可口是心非。观察事物要细致入微,用心揣摩,从而在该事物中得出道理和知识,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格物致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认知理论。它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其起源及发展早期,基本是以道德化诠释为主。到宋代时,心学派基本沿袭了早期道德化的诠释方向,但理学派则强调其中的理性精神,对宋代科学的兴盛影响重大。在明清之际,受时代变化的影响,实证化的取向更加显著,使格物致知论发生了重大的理论转型,为近代中国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对接铺平了道路。而到近代之后,格致论几乎完全成为西方科学技术的代称。所谓的“格致”,是“格物”与“致知”两个概念的简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这两个概念密切相关,故常常放在一起作为一个概念使用。简略说来,格物致知论就是中国文化与哲学中关于认识世界的方法或方式的理论。仅从字面上进行初步解释:所谓格,即推究之义;所谓致,即求得之义。格物致知即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这种解释较倾向于现代认识论与知识论的角度。其实同其它很多中国哲学的概念一样,它还含摄着价值论、工夫论等多方面的内涵。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80年代经典老歌(《精选20首老歌》60·70·80年代经典老歌,慢慢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