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杏林子的资料和作品

发布时间:2023-12-04 11:22:37 admin 阅读:59

导读杏林子的资料和作品 黄赌毒会议电话努亲戚家创业维艰绘声绘色u去酒店就是国庆节死u段时间 杏林子的资料 一.本名:刘侠(笔名:杏林子)二.出生年月日:1942年2月28日,台湾政府已经...

杏林子的资料和作品

黄赌毒会议电话努亲戚家创业维艰绘声绘色u去酒店就是国庆节死u段时间

杏林子的资料

一.本名:刘侠(笔名:杏林子)二.出生年月日:1942年2月28日,台湾政府已经将此日订为:国定纪念日。逝世日期:2003年2月8日三.学历:北投国小学毕业四.经历:内政部伤残服务中心顾问兼义工组组长台北市南机场社区发展实验中心辅导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创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障联盟创会理事长刘侠十二岁时罹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自此身心饱受病痛煎熬。  编辑本段得奖纪录  第二届基督教文艺奖-生之歌第八届十大杰出女青年第八届国家文艺奖-另一种爱情花莲县荣誉县民高雄市荣誉市民第十三届吴三莲基金会社会服务奖台北市荣誉市民静宜大学荣誉博士  编辑本段著作  1969年:《遥远的路》(合著小说集)1976年:《喜乐年年》1977年:《生之歌》1979年:《杏林小记》1980年:《北极第一家》1981年:《生命颂》1982年:《谁之过》、《另一种爱情》1983年:《凯歌集》、《皓皓长安月》、《牧羊儿——于右任的故事》1984年:《大地注·生命注》1985年:《我们》、《重入红尘》、《母亲的脸》1986年:《行到水穷处》、《种种情怀》、《山水大地》、《杏林小语》、《杏林子作品精选一》、《读云—王禄松新诗水彩画集》1989年:《感谢玫瑰有刺》1993年:《相思深不深》1994年:《留白的青春·叛逆的岁月》(1982年《谁之过》易名重新出版)、《现代寓言》、《杏林子作品精选二》、《杏林子作品精选三》1995年:《生之歌》(重新出版)、《生之颂》(重新出版)、《阿丹老爸》、《北极第一家》(重新出版)1997年:《心灵品管》、《宝贝书:残障娃娃家长亲职手册》1998年:《生命之歌》(有声书)、《身边的爱情故事》1999年:《在生命的渡口与你相遇》2000年:《为什么我没有自杀?如何度过生命低潮》(主编)、《探索生命的深井》、《真情是一生的承诺》、《美丽人生的二二种宝典》2002年:《打破的古董》、《好小子,乔比!》(图文书)2004年:《侠风长流:刘侠回忆录》  编辑本段与众不同的作品  她的作品,读者众多,每年寒暑假都被台湾中小学选为假期读物。但她与那些流行作家不同的是:她有一颗奋斗的心,不以书是否畅销为志向,以劝勉青少年为己任,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她的书文字简洁,读来感性十足,透着淡淡的温柔,没有怨天尤人,有的是不向命运屈服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和豁达,她用幽默的笔调描述着人生的种种际遇,述说着命运附加给你的诸多挑战。可以这样说,身体的病痛使她能静静地观看这个世界,生命的一点一滴都在她的书中,读她的书,使人振奋。  编辑本段伊甸残障基金会  在台湾,杏林子还创设了“伊甸残障基金会”,为残障者的医疗、工作、教育、福利等做着不懈的努力。杏林子、杏林子的书,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生命的更高境界。  编辑本段死因  杏林子在61岁时,菲佣患有精神疾病,杏林子不幸被菲佣殴打脑部伤重不治。  编辑本段朋友与其他  平淡的真——读杏林子《朋友与其他》有感(考查)00中本2班17号林巧珠提到杏林子,你会想到什么呢?她的顽症?她的顽强生命力?她的优美文章?还是她的观察入微的眼光?对于我来说,首先就是她的文章。虽说曾在中学时代学过杏林子的文章,但都被我忽略了。直到大一,打开普通话教程,看到里面作为朗读材料的《朋友与其他》,我的心灵深深地震撼了。我一向都深信文字具有无穷的力量,它能给人希望,影响人的价值观,感动人的心灵。杏林子的这篇《朋友与其他》就给了我这方面的深刻感受。我尤其佩服她,能从细微的事物中发掘出意义深渊的内容,而字里行间充满盼望的生活和活泼的生命力。《朋友与其他》带给我的震撼,不仅是作者杏林子人格魅力,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我对人生、尤其是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伴侣——“朋友”的再一次审思。犹记初中时读冯梦龙的“三言”,为钟子期与俞伯牙“高山流水”的知音之情而深深感动,作为朋友的最高境界也不过如此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开始寻找能与我相唱相和的“高山流水”,并一再固执地认为,朋友之间之所以能留下千古绝唱,必定有着爱情般的轰轰烈烈,而这,才能称之为“朋友”。可是,现实却给了我迎头一棒喝!当然,这并不是说我没有一个朋友,我有个闺中密友,无话不说,共享欢乐,同分哀愁,可是年少的我脑子里只有“高山流水”,认为这只是平淡生活的必需品,仍四处想找寻到“绝唱”。然而,现实展现在我面前的却是,因为追逐的东西太多,友情也被沾染了名利,人们对朋友的期望甚或偏向他会对我有何用——抑或是可攀登的梯子,或是逃离困海的舟楫。朋友的称谓,丧失了情谊的贞操。难道“朋友”真的是千古才有一回的绝唱!?“虽然都是极熟的朋友,……偶尔电话里相遇,无非是几句寻常话。”“心灵的契合已经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来表达。”这对我来说,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陌生。反反复复地寻找,几经辗转,“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对自己年少的固执感到可笑,但那里面所包含的,不也是一颗对朋友真诚的心?朋友并不一定要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的相随与共,也不一定要武侠小说里的“两肋插刀”,这些其实都是很少的,也是很难求的。而在我们这个现实生活中真正需要的朋友,或者说朋友的含义,是相伴的人,可以和你在漫漫人生路上的彼此相扶、相承、相伴、相佐。她是你烦闷时送上的绵绵心语或大吼大叫,寂寞时的欢歌笑语或款款情意,快乐时的如痴如醉或痛快淋漓,得意时善意的一盆凉水。在倾诉和聆听中感知朋友深情,在交流和接触中不断握手和感激。风雨人生路,朋友可以为你挡风寒,为你分忧愁,为你解除痛苦和困难,朋友时时会伸出友谊之手。她是你登高时的一把扶梯,是你受伤时的一剂良药,是你饥渴时的一碗白水,是你过河时的一叶扁舟;她是金钱买不来,命令下不到的,只有真心才能够换来的最可贵、最真实的东西。朋友就像是夜空里的星星和月亮,彼此光照,彼此星辉,彼此鼓励、彼此相望。朋友也就是镶嵌在默默的关爱中,不一定要日日相见,永存的是心心相通;朋友不必虚意逢迎,点点头也许就会意了;有时候遥相晖映,不亦乐乎?“其实,友情也好,爱情也好,久而久之都会转化成亲情。”真正的情谊,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凸显出来的啊!杏林子是一个不幸的人,命运给了她太多的苦难;她又是一个幸运的人,生活给了她很多的馈赠,让她在平淡的生活中体味到了人生的真义。  编辑本段刘侠生平  不幸  刘侠出生在陕西省扶风县杏林镇,为了纪念她的出生地,她取笔名杏林子。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12岁就得了一种怪病,经医师诊断为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自体免疫系统不全而引发的慢性疾病,完全无药可治,患者等于被宣判了漫长的死刑,在死亡之前是无尽的疼痛、更疼痛和更加疼痛的凌迟。那为什么还要活着呢?刘侠也问了自己这个问题。生病之后,她看着自己的关节一个个坏掉,渐渐不能走不能跳,身体的痛苦倒容易忍受,最大的痛苦是来自内心,“我不知像我那样既没有念过多少书,又瘫痪在床上的病人到底有什么用?我活着到底是干什么?仅仅为了自己受苦、拖累家人吗?我真的要在病床上躺一辈子,永远做一个废人吗?”于是她告诉自己,如果三年还不康复的话,就不要活了。结果,好不容易熬了三年,还是没有好!她想:好吧,再延长三年好了,如果再不好,就绝对不要活了!  转变  但还不到第二个三年,也就是她16岁的那年,刘侠找到了上帝,或者说上帝找到刘侠。透过神的精神抚慰,刘侠对生命有了新的诠释:上帝和魔鬼最大的不同就是:魔鬼千方百计只想叫人死,上帝却千方百计只想叫人活,而且活得更好,更起劲、更快乐。所以他给了人信心、希望、勇气,还有爱;教导我们如何在痛苦中保持信心,在灰心中保持希望,在危难中保持勇气,他也不断用爱来滋润我们饱受创痛的心灵,好叫我们的生命重新充满生气,勇敢地活下去。  坚强  自从有了信仰,刘侠决定用快乐武装自己,与痛苦和平相处。在她的右手腕上,有一堆密集的小白点,那全是针痕。每遇到需要静脉注射或抽血的时候,医生就摇头叹息,他们举着针管一戳再戳,就是找不到那可怜的血管。有些医生一针又一针的“失败”,常弄得满头大汗,拿针管的手都在发抖,刘侠就忍住痛安慰他们:“不要紧,慢慢来!我是O型血,人们说O型血的人都很勇敢。”刘侠不仅顽强地与病痛作斗争,她还学习着怎样去爱,怎样去付出,并一点一点地磨练自己的个性。有位作家描述了看到刘侠的写作过程。她在腿上架着一块木板,颤巍巍地用两个指头夹着笔写字,每写一笔就像举重一样,要忍受巨大的痛苦,那位作家都不忍心再看下去了。但就这样,刘侠写出了几百万字,20多本的励志书。她的作品也许称不上精致文学,却是一字一痛,一字一爱,所迸发的力量比那些精致文学还要伟大珍贵,这是她以“无用之躯”送给弱势者、身心残障者,以及无数跌倒过、在长夜里痛哭过的人的礼物。她这样说:那时候活不下去的原因是不知道病何时会好,生命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但我有了信仰以后,便对生命有一个新的诠释:就是每一个生命,不管是老弱伤残或贫富贵贱,都是珍贵的!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特定的价值。人看人是看外表——看容貌、看财富、看地位。但上帝是看内心,看我们有没有对自己的生命尽了本分。他不要求每一个人都拿一百分,因为他知道人的才智有高低,能力有大小之分,他只要求我们尽本分、尽了心,就够了。  成名  一个12岁就被病魔缠身的女孩,却凭着自己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毅力,成为了风靡台港和东南亚的著名作家。她的第一次创作《声之歌》。她的文章被收录在中学的课本中,她的散文《杏林小记》、《生之歌》、《生之颂》几十年来都是台湾中学生假期指定读物,更以《另一种爱情》获文艺大奖,在当代的华人作家中,没有人比得上杏林子励志,除了她,没有人可以顶着一个毁坏的身体以文字见证生命的强韧、热情和美丽,历经二三十年而不辍。同时她还创办了台湾最大、最有影响的残疾人组织——伊甸园。  对别人的影响  她自己在遭受不幸,她却总在想法帮助别人。她在一个盲人按摩院,发现两位盲人按摩师有音乐天分,她就鼓励他们唱歌,并为他们请音乐教师,最后这两位盲人按摩师成为了台湾有名的音乐组合——双福之音。杏林子创造了奇迹。不,不要说她创造了奇迹,她本身就是一种奇迹。但奇迹是怎么产生的呢?她的力量源自何处呢?杏林子是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作家,虽然她已经离去,但她依然活在读者的心中。  珍惜生命  水流经管道的时候,它的形状是管道的形状;生命的泉水流经你的时候,它的形状就是你思想的形状。杏林子的改变,杏林子创造奇迹的力量,源自于她思想的改变,她对生与死有了重新的认识,她懂得了爱和快乐才是生命的真谛。杏林子的名人名言:曾经相遇,曾经相爱,曾经在彼此的生命光照,就记取那份美好,那份甜蜜。虽然无缘,也是无憾。除了爱,我一无所有。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是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只其貌不扬的毛虫,将蜕变成五彩斑斓的彩蝶。每一人的生命都可以歌咏出生命奇迹的奥秘。生命不在乎长短,却应该是有价值的,虽然杏林子只活了61年的人生,但她的生命充满光辉。  《生命生命》  《生命生命》(作者:杏林子)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这些本来是寻常小事,作者却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试联系作者的身世,体会她为什么强烈地呼喊“生命,生命”。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活了几天。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感悟作者杏林子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出了自己的心声。飞蛾的求生欲望、瓜苗茁壮成长、自己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都显示出了作者对生命感慨与珍惜、惊讶!!!每天我穿梭在洁白的病房,心系病人,那些被病痛折的哀痛声,随着声波穿入耳膜时,我的心也在沉痛。望着那些对生命充满渴望、对医护充满信赖的目光时,我被深深的震撼着。用我的热血、我的双手、我的智慧,去抚慰那些伤痛的心。随之欢声笑语会不断的出现在病房。但有时,尽管付出了一切,癌魔还是会无情带走无辜的生命。为此,我问苍天:我们的现代医学为什么有时会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我反思着......死是生的归宿。人生短暂,健康时要懂得珍惜,不要当生命走到尽头时才倍加珍惜,切不能为一时的美色之欢、一时的酒肉穿肠而过;而贪婪;而忘掉了患病的潜在,病情恶化的祸根。享受人生,须善待生命。人生与浩瀚的历史长河相比,可谓短暂的一瞬。权势是过眼云烟,金钱乃身外之物。珍惜生命,保重身体宁要一生清贫,不贪图一时富贵,这才是做人之悟性。人身在世也是一种幸运,珍惜生命,享受人身则是最大的幸福,不必为昨天的失意而悔恨,也不必为今天的失落而烦恼,更不必为明朝的得失而忧愁。看山神静,观海心阔,心理平衡,知足常乐,达到善待人生的最高境界,才能真正快乐的享受每一天!一寸光阴一寸金,人生不会有有第二次,生命处于我们自己,我们可以随意操纵它。朋友,人生绚丽多彩,珍惜生命。

杏林子的资料和作品

d他是男的李清照肯定找得到,刘侠就是杏林子,肯定能找到。潘希珍就是琦君,也能找到。彭端淑是清朝的男性文人,当然找不到了。彭端淑,字乐斋,号仪一。清康熙38年(1699年)他注重振兴教育,培植人才,整顿吏治。乾隆二十年辞职返川,任成都锦江书院主讲、院长二十年,造就了大批如李调元、张船山等优秀人才。与李调元、张问陶并称清代四川三才子。著有《白鹤堂集》,《为学》(意为做学问),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八十一岁时病故于成都南郊白鹤堂。

杏林子的资料和作品

莫顿·亨特一。莫顿·亨特,美国作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自小体弱怯懦,从不敢冒险。一次他跟随伙伴攀登二十米高的悬崖。当他攀登到离崖顶三分之二路程的石架上时,由于恐惧他全身颤抖,上不去下不来。其他伙伴不但不帮忙反而嘲笑他之后各自回家了。恐惧和疲乏使他全身麻木,不能动弹,只能在石架上哭泣。暮色中父亲的手电光照着了亨特。黑夜中惊魂未定的亨特随时有掉下来的可能。面对险情,深知儿子禀性的父亲,没有上石架把他抱下来,也没有搬梯子让他下来,或者拿绳子把他吊下来,而是要他自己从石架上爬下来。旁人也许认为父亲太冒险,心肠太硬了。那么父亲是如何帮他脱脸的?父亲没有责骂他,而先安慰他,稳定他的情绪,“下来吧,孩子,晚饭做好了。”亨特哭着说:“我不下去,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父亲开导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看见了。”亨特说。接下来父亲指导他爬下第一步。“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亨特伸出左脚试探着踩到了它,顿时有了信心。父亲鼓励他:“很好。”“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亨特照做了,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亨特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投入父亲强壮的手臂中。虽然哭泣了一会儿,但他随之产生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次经历使亨特悟出生活的一个哲理:每当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自己所要到的地方。亨特父亲的教子艺术是高超的。他深知亨特需要锻炼自身的勇气,增加自身克服困难的方法和经验。他可以上崖抱亨特下来脱险,但亨特日后人生路上遇到危险怎么办?总不能永远靠父亲吧,那只能靠亨特自己。在儿子脱险的过程中,亨特父亲只给予鼓励指导,一切由亨特自己去做。从这个故事我们看到:让孩子去体验,激发他自身的潜能,自己排除险情,从而获得成功。具体操作是:先找一个亨特能够到的落脚点,然后指导他移动一小步,接下来再找一个能够到的落脚点,又移动一小步。落脚点要稳,步子要小,走了一步,再走一步,从而到达目的地。二。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作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经历的是怎样一件事吗?这个人就是莫顿•亨特,刚才这个故事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原文的前半部分(选入教材时做了删减)。作者讲自己之所以能够战胜困难,是由于小时候的一段经历留下的启示。接着,他讲了课文中攀爬悬崖的一段经历,就是我们学习过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内容。这座悬崖就像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困难一样,对待它,我们不能畏难怯步,而要冷静地分解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这样,就能种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接着,我对同学们说,一位65岁的老人,写少年时期在悬崖上这么一次经历,对于我们而言,应该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有更多的体会。在这里,可以看出一次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说明困难对于人生的意义,了解到不同的人对待挫折困难的态度,还可以分析不同类型的人面对同样问题采取的不同的态度方法……。然后我说,我们也应该从书本走向社会,从小悬崖走向大人生。附上原汁原味的原文: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作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经历的是怎样一件事吗?这个人就是莫顿·亨特;亨特,刚才这个故事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原文的前半部分(选入教材时做了删节)。作者讲自己之所以能够战胜困难,是由于小时候的一段经历留下的启示。接着,他讲了课文中攀爬悬崖的一段经历,就是我们学习过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内容。这座悬崖就像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困难一样,对待它,我们不能畏难怯步,而要冷静地分解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这样,就能种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接着,我对同学们说,一位65岁的老人,写少年时期在悬崖上这么一次经历,对于我们而言,应该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有更多的体会。在这里,可以看出一次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说明困难对于人生的意义,了解到不同的人对待挫折困难的态度,还可以分析不同类型的人面对同样问题采取的不同的态度方法……。然后我说,我们也应该从书本走向社会,从小悬崖走向大人生。1、杏林子简介杏林子,本名刘侠,一九四二年生。十二岁患类风湿节炎,至今与病魔纠缠未休,然写作不辍,先后出版多部文集。一九八0年当选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一九八三年获得国家文艺基金散文奖。更创办伊甸残障基金,身体力行,为残障朋友服务。2003年2月8日不幸去世,享年61岁。杏林子在作品中处处流露对人、对社会的关爱之情,讴歌天地间种种的美,抒发她对生命的欣赏与喜悦,以过人的毅力和爱心,在繁杂晦暗的社会中透出温暖的亮光。著有《杏林小记》、《生之歌》、《心灵品管》、《行到水穷处》、《真情是一生的承诺》、《杏林子励志小品》等多部作品。2、杏林子的祈祷词主,我喜欢朋友,因为,你知道孤单的路是多么难走,当我跌倒时,我需要有人扶我,受伤时,有人慰我,寂寞时,有人伴我,快乐时,有人分享,痛苦时,有人分担,得意时,不嫉妒我,失意时,不离弃我。当我骄傲时,有人提醒我,错误时,有人指正我,若是我得罪了他,仍能宽容我。我的主,在我拥有别人的友谊之前,先教导我如何成为别人的朋友,不以衣冠取人,不以财势论人,不以智?断人,不以美丑阅人。不炫己之长,不揭人之短,不夸己之功,不忘人之恩。教我言语柔和,态度诚恳,心情开朗,精神愉快;即使我不能为朋友做什么也让我默默付出我关怀的心意,无尽的祝福。

《生命生命》的作者林杏子是哪国人?

笔名为杏林子,1942年4月12(农历二月廿七)日至2003年2月8日。台湾登工组组长;台北市南机场社区发展实验中心辅导;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创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障联盟创会理事长。12岁时罹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只有手 指可以动。 自此身心饱受病痛煎熬。作品《生命 生命》已被选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科书第19课。杏林子在62岁时,由于菲佣患有精神病而被击中头部,因抢救无效死亡。杏林子是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作家,虽然她已经离去,但她依然活在读者的心中。经历简介:内政部伤残服务中心顾问兼义工组组长;台北市南机场社区发展实验中心辅导;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创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障联盟创会理事长。12岁时罹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 自此身心饱受病痛。杏林子位于台北市光复南路的故居,煎熬。现为中华民国刘侠(杏林子)之友会会址。杏林子1942年生于陕西省宝鸡市,出生日期为农历二月廿七,到台湾登记户籍时误记为公历2月28日。父亲刘德铭为国军军人。1949年举家随国民政府迁到台湾。杏林子在12岁时罹患了罕见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极为不便,使她因而对生命抱着消极的态度,直到16岁时因信仰基督教,在心灵上有了寄托,由信仰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尊贵,渐渐改变了她对生命的看法,转而充满了乐观与积极。杏林子给读者的回信。

晚年的杏林子因病情恶化,已无法亲自执笔,信件都由他人代为笔录,但杏林子仍会亲笔签署(见右下角)。

此件写于1998年5月9日。由于身体上的疾病而令杏林子不得不中途辍学,故此杏林子的最高学历仅为“北投国小毕业”,杏林子初时甚为介意,但后来渐渐释怀,因为这代表了“以后的学问都是自个儿修的”(感谢玫瑰有刺九歌出版,1989年)。

自此杏林子即通过函授学校及教育电台刻苦自学,她的母亲亦总不辞劳苦的替她借书。

函授学校的老师曾拿杏林子的作品到报刊发表,鼓励了她日后尝试投稿。杏林子第一篇投稿获刊登的文章是《他与她》,1961年前后刊于《中央日报》副刊。及后杏林子即不断写作,作品类型亦越见多样化,除散文外,亦有小说、广播剧、电视剧本、舞台剧本等,屡获殊荣。杏林子遗著:《侠风长流:刘侠回忆录》。台北:九歌出版社,2004年。除了写作外,杏林子亦致力服务残障人士。

她早年曾到“内政部伤残服务中心”、“台北市南机场社区发展实验中心”等为和她一样在身体上有残缺的人做义工服务。

及后更于1982年成立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后改名为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实践其“福音”与“福利”并重的“双福”理念。1989年又成立中华民国残障联盟,获选为第一届理事长。由于杏林子残而不废,勇于向生命挑战,并以著作激励社会,她不但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而且曾在1980年获选为第八届十大杰出女青年。刘侠欲参加1989年立法委员选举,但因只有国小毕业学历,原不符参选资格,而向考选部申请学历检核认许,考选部以不符法规:“立委候选人须高级中学以上学校毕业或普通考试以上考试及格。”而拒绝其申请,刘侠女士因无法登记参选,参政权受侵害为由,依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向民事该管法院提出国赔诉讼,法院以非民事案件迳予驳回,上诉至最高法院仍遭驳回,乃经理律法律事务所协助下申请大法官解释,而于1992年作成释字290号解释,解释文内容虽认为考选部及法院判决尚无违宪,惟此案受到大法官们的重视而予以受理,并指出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时,仍应考量就学有实际困难之身障人士,意义重大。她的晚年在几乎无法执笔的情况下,仍以口述方式写作不辍,作品中充满了求生的意志,足以激励人心。1997年杏林子获静宜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2001年被委任为中华民国总统府国策顾问。2003年2月7日凌晨,负责照顾的印尼籍看护工维娜由于患有精神病,杏林子遭其严重拉扯及伤害,紧急送三军总医院急救,不幸于2月8日凌晨4时41分离世。遗体于3月初火化,安葬于台北县宜城福音山。

关于杏林子的资料

一.本名:刘侠(笔名:杏林子)二.出生年月日:1942年2月28日,台湾政府已经将此日订为:国定纪念日。逝世日期:2003年2月8日三.学历:北投国小学毕业四.经历:内政部伤残服务中心顾问兼义工组组长台北市南机场社区发展实验中心辅导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创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障联盟创会理事长刘侠十二岁时罹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自此身心饱受病痛煎熬。  编辑本段得奖纪录  第二届基督教文艺奖-生之歌第八届十大杰出女青年第八届国家文艺奖-另一种爱情花莲县荣誉县民高雄市荣誉市民第十三届吴三莲基金会社会服务奖台北市荣誉市民静宜大学荣誉博士  编辑本段著作  1969年:《遥远的路》(合著小说集)1976年:《喜乐年年》1977年:《生之歌》1979年:《杏林小记》1980年:《北极第一家》1981年:《生命颂》1982年:《谁之过》、《另一种爱情》1983年:《凯歌集》、《皓皓长安月》、《牧羊儿——于右任的故事》1984年:《大地注·生命注》1985年:《我们》、《重入红尘》、《母亲的脸》1986年:《行到水穷处》、《种种情怀》、《山水大地》、《杏林小语》、《杏林子作品精选一》、《读云—王禄松新诗水彩画集》1989年:《感谢玫瑰有刺》1993年:《相思深不深》1994年:《留白的青春·叛逆的岁月》(1982年《谁之过》易名重新出版)、《现代寓言》、《杏林子作品精选二》、《杏林子作品精选三》1995年:《生之歌》(重新出版)、《生之颂》(重新出版)、《阿丹老爸》、《北极第一家》(重新出版)1997年:《心灵品管》、《宝贝书:残障娃娃家长亲职手册》1998年:《生命之歌》(有声书)、《身边的爱情故事》1999年:《在生命的渡口与你相遇》2000年:《为什么我没有自杀?如何度过生命低潮》(主编)、《探索生命的深井》、《真情是一生的承诺》、《美丽人生的二二种宝典》2002年:《打破的古董》、《好小子,乔比!》(图文书)2004年:《侠风长流:刘侠回忆录》  编辑本段与众不同的作品  她的作品,读者众多,每年寒暑假都被台湾中小学选为假期读物。但她与那些流行作家不同的是:她有一颗奋斗的心,不以书是否畅销为志向,以劝勉青少年为己任,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她的书文字简洁,读来感性十足,透着淡淡的温柔,没有怨天尤人,有的是不向命运屈服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和豁达,她用幽默的笔调描述着人生的种种际遇,述说着命运附加给你的诸多挑战。可以这样说,身体的病痛使她能静静地观看这个世界,生命的一点一滴都在她的书中,读她的书,使人振奋。  编辑本段伊甸残障基金会  在台湾,杏林子还创设了“伊甸残障基金会”,为残障者的医疗、工作、教育、福利等做着不懈的努力。杏林子、杏林子的书,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生命的更高境界。  编辑本段死因  杏林子在61岁时,菲佣患有精神疾病,杏林子不幸被菲佣殴打脑部伤重不治。  编辑本段朋友与其他  平淡的真——读杏林子《朋友与其他》有感(考查)00中本2班17号林巧珠提到杏林子,你会想到什么呢?她的顽症?她的顽强生命力?她的优美文章?还是她的观察入微的眼光?对于我来说,首先就是她的文章。虽说曾在中学时代学过杏林子的文章,但都被我忽略了。直到大一,打开普通话教程,看到里面作为朗读材料的《朋友与其他》,我的心灵深深地震撼了。我一向都深信文字具有无穷的力量,它能给人希望,影响人的价值观,感动人的心灵。杏林子的这篇《朋友与其他》就给了我这方面的深刻感受。我尤其佩服她,能从细微的事物中发掘出意义深渊的内容,而字里行间充满盼望的生活和活泼的生命力。《朋友与其他》带给我的震撼,不仅是作者杏林子人格魅力,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我对人生、尤其是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伴侣——“朋友”的再一次审思。犹记初中时读冯梦龙的“三言”,为钟子期与俞伯牙“高山流水”的知音之情而深深感动,作为朋友的最高境界也不过如此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开始寻找能与我相唱相和的“高山流水”,并一再固执地认为,朋友之间之所以能留下千古绝唱,必定有着爱情般的轰轰烈烈,而这,才能称之为“朋友”。可是,现实却给了我迎头一棒喝!当然,这并不是说我没有一个朋友,我有个闺中密友,无话不说,共享欢乐,同分哀愁,可是年少的我脑子里只有“高山流水”,认为这只是平淡生活的必需品,仍四处想找寻到“绝唱”。然而,现实展现在我面前的却是,因为追逐的东西太多,友情也被沾染了名利,人们对朋友的期望甚或偏向他会对我有何用——抑或是可攀登的梯子,或是逃离困海的舟楫。朋友的称谓,丧失了情谊的贞操。难道“朋友”真的是千古才有一回的绝唱!?“虽然都是极熟的朋友,……偶尔电话里相遇,无非是几句寻常话。”“心灵的契合已经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来表达。”这对我来说,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陌生。反反复复地寻找,几经辗转,“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对自己年少的固执感到可笑,但那里面所包含的,不也是一颗对朋友真诚的心?朋友并不一定要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的相随与共,也不一定要武侠小说里的“两肋插刀”,这些其实都是很少的,也是很难求的。而在我们这个现实生活中真正需要的朋友,或者说朋友的含义,是相伴的人,可以和你在漫漫人生路上的彼此相扶、相承、相伴、相佐。她是你烦闷时送上的绵绵心语或大吼大叫,寂寞时的欢歌笑语或款款情意,快乐时的如痴如醉或痛快淋漓,得意时善意的一盆凉水。在倾诉和聆听中感知朋友深情,在交流和接触中不断握手和感激。风雨人生路,朋友可以为你挡风寒,为你分忧愁,为你解除痛苦和困难,朋友时时会伸出友谊之手。她是你登高时的一把扶梯,是你受伤时的一剂良药,是你饥渴时的一碗白水,是你过河时的一叶扁舟;她是金钱买不来,命令下不到的,只有真心才能够换来的最可贵、最真实的东西。朋友就像是夜空里的星星和月亮,彼此光照,彼此星辉,彼此鼓励、彼此相望。朋友也就是镶嵌在默默的关爱中,不一定要日日相见,永存的是心心相通;朋友不必虚意逢迎,点点头也许就会意了;有时候遥相晖映,不亦乐乎?“其实,友情也好,爱情也好,久而久之都会转化成亲情。”真正的情谊,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凸显出来的啊!杏林子是一个不幸的人,命运给了她太多的苦难;她又是一个幸运的人,生活给了她很多的馈赠,让她在平淡的生活中体味到了人生的真义。  编辑本段刘侠生平  不幸  刘侠出生在陕西省扶风县杏林镇,为了纪念她的出生地,她取笔名杏林子。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12岁就得了一种怪病,经医师诊断为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自体免疫系统不全而引发的慢性疾病,完全无药可治,患者等于被宣判了漫长的死刑,在死亡之前是无尽的疼痛、更疼痛和更加疼痛的凌迟。那为什么还要活着呢?刘侠也问了自己这个问题。生病之后,她看着自己的关节一个个坏掉,渐渐不能走不能跳,身体的痛苦倒容易忍受,最大的痛苦是来自内心,“我不知像我那样既没有念过多少书,又瘫痪在床上的病人到底有什么用?我活着到底是干什么?仅仅为了自己受苦、拖累家人吗?我真的要在病床上躺一辈子,永远做一个废人吗?”于是她告诉自己,如果三年还不康复的话,就不要活了。结果,好不容易熬了三年,还是没有好!她想:好吧,再延长三年好了,如果再不好,就绝对不要活了!  转变  但还不到第二个三年,也就是她16岁的那年,刘侠找到了上帝,或者说上帝找到刘侠。透过神的精神抚慰,刘侠对生命有了新的诠释:上帝和魔鬼最大的不同就是:魔鬼千方百计只想叫人死,上帝却千方百计只想叫人活,而且活得更好,更起劲、更快乐。所以他给了人信心、希望、勇气,还有爱;教导我们如何在痛苦中保持信心,在灰心中保持希望,在危难中保持勇气,他也不断用爱来滋润我们饱受创痛的心灵,好叫我们的生命重新充满生气,勇敢地活下去。  坚强  自从有了信仰,刘侠决定用快乐武装自己,与痛苦和平相处。在她的右手腕上,有一堆密集的小白点,那全是针痕。每遇到需要静脉注射或抽血的时候,医生就摇头叹息,他们举着针管一戳再戳,就是找不到那可怜的血管。有些医生一针又一针的“失败”,常弄得满头大汗,拿针管的手都在发抖,刘侠就忍住痛安慰他们:“不要紧,慢慢来!我是O型血,人们说O型血的人都很勇敢。”刘侠不仅顽强地与病痛作斗争,她还学习着怎样去爱,怎样去付出,并一点一点地磨练自己的个性。有位作家描述了看到刘侠的写作过程。她在腿上架着一块木板,颤巍巍地用两个指头夹着笔写字,每写一笔就像举重一样,要忍受巨大的痛苦,那位作家都不忍心再看下去了。但就这样,刘侠写出了几百万字,20多本的励志书。她的作品也许称不上精致文学,却是一字一痛,一字一爱,所迸发的力量比那些精致文学还要伟大珍贵,这是她以“无用之躯”送给弱势者、身心残障者,以及无数跌倒过、在长夜里痛哭过的人的礼物。她这样说:那时候活不下去的原因是不知道病何时会好,生命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但我有了信仰以后,便对生命有一个新的诠释:就是每一个生命,不管是老弱伤残或贫富贵贱,都是珍贵的!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特定的价值。人看人是看外表——看容貌、看财富、看地位。但上帝是看内心,看我们有没有对自己的生命尽了本分。他不要求每一个人都拿一百分,因为他知道人的才智有高低,能力有大小之分,他只要求我们尽本分、尽了心,就够了。  成名  一个12岁就被病魔缠身的女孩,却凭着自己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毅力,成为了风靡台港和东南亚的著名作家。她的第一次创作《声之歌》。她的文章被收录在中学的课本中,她的散文《杏林小记》、《生之歌》、《生之颂》几十年来都是台湾中学生假期指定读物,更以《另一种爱情》获文艺大奖,在当代的华人作家中,没有人比得上杏林子励志,除了她,没有人可以顶着一个毁坏的身体以文字见证生命的强韧、热情和美丽,历经二三十年而不辍。同时她还创办了台湾最大、最有影响的残疾人组织——伊甸园。  对别人的影响  她自己在遭受不幸,她却总在想法帮助别人。她在一个盲人按摩院,发现两位盲人按摩师有音乐天分,她就鼓励他们唱歌,并为他们请音乐教师,最后这两位盲人按摩师成为了台湾有名的音乐组合——双福之音。杏林子创造了奇迹。不,不要说她创造了奇迹,她本身就是一种奇迹。但奇迹是怎么产生的呢?她的力量源自何处呢?杏林子是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作家,虽然她已经离去,但她依然活在读者的心中。  珍惜生命  水流经管道的时候,它的形状是管道的形状;生命的泉水流经你的时候,它的形状就是你思想的形状。杏林子的改变,杏林子创造奇迹的力量,源自于她思想的改变,她对生与死有了重新的认识,她懂得了爱和快乐才是生命的真谛。杏林子的名人名言:曾经相遇,曾经相爱,曾经在彼此的生命光照,就记取那份美好,那份甜蜜。虽然无缘,也是无憾。除了爱,我一无所有。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是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只其貌不扬的毛虫,将蜕变成五彩斑斓的彩蝶。每一人的生命都可以歌咏出生命奇迹的奥秘。生命不在乎长短,却应该是有价值的,虽然杏林子只活了61年的人生,但她的生命充满光辉。  《生命生命》  《生命生命》(作者:杏林子)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这些本来是寻常小事,作者却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试联系作者的身世,体会她为什么强烈地呼喊“生命,生命”。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活了几天。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感悟作者杏林子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出了自己的心声。飞蛾的求生欲望、瓜苗茁壮成长、自己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都显示出了作者对生命感慨与珍惜、惊讶!!!每天我穿梭在洁白的病房,心系病人,那些被病痛折的哀痛声,随着声波穿入耳膜时,我的心也在沉痛。望着那些对生命充满渴望、对医护充满信赖的目光时,我被深深的震撼着。用我的热血、我的双手、我的智慧,去抚慰那些伤痛的心。随之欢声笑语会不断的出现在病房。但有时,尽管付出了一切,癌魔还是会无情带走无辜的生命。为此,我问苍天:我们的现代医学为什么有时会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我反思着......死是生的归宿。人生短暂,健康时要懂得珍惜,不要当生命走到尽头时才倍加珍惜,切不能为一时的美色之欢、一时的酒肉穿肠而过;而贪婪;而忘掉了患病的潜在,病情恶化的祸根。享受人生,须善待生命。人生与浩瀚的历史长河相比,可谓短暂的一瞬。权势是过眼云烟,金钱乃身外之物。珍惜生命,保重身体宁要一生清贫,不贪图一时富贵,这才是做人之悟性。人身在世也是一种幸运,珍惜生命,享受人身则是最大的幸福,不必为昨天的失意而悔恨,也不必为今天的失落而烦恼,更不必为明朝的得失而忧愁。看山神静,观海心阔,心理平衡,知足常乐,达到善待人生的最高境界,才能真正快乐的享受每一天!一寸光阴一寸金,人生不会有有第二次,生命处于我们自己,我们可以随意操纵它。朋友,人生绚丽多彩,珍惜生命。

教资面试试讲教案模板范例——语文学科

今天继续带着大家巩固试讲的教案部分

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初中、高中的教案模板

希望大家能对着模板找自己的不足

今天首先是语文学科的

小学

《生命生命》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弹”,掌握“震撼、欲望、糟蹋、骚扰、茁壮、有限”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三个引发对生命思考的事例。

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展示交流珍惜生命的名言。同学们讨论了珍惜生命的名言,相信你们对生命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9课,去寻求生命的真谛。

2.板书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

过渡:生命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细细感悟。

1.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边读边想:课文关于“生命”讲了哪几个事例?

2.检查反馈

(1)刚才同学们读课文真认真,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a.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骚扰欲望震撼糟蹋有限动弹听诊器不屈向上茁壮生长鼓动跃动冲破坚硬沉稳短暂珍惜

b.多音字“弹”。(dàn、tán)

(2)课文讲了几个事例呢?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请学生将三个事例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板书:飞蛾求生、香瓜子生长、静听心跳

(三)深入研读

自读“飞蛾求生”事例

1.请同学们自由读“飞蛾求生”部分,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词句,思考:你感悟到了什么?可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2.学生反馈,体会情感。

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1)学生汇报,读句子,说原因。

(2)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飞蛾求生的欲望?(挣扎、极力、鼓动、跃动)

(3)换词比较:

a.“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的幅度更大,更能表现出飞蛾奋力挣扎的情景,表达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强大的生命力。)

b.你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生读)

(4)想象说话:此时此刻,你就是这只握在作者手里的飞蛾,你会怎么想?

(5)指导朗读。

a.(承接上面)师引读,学生齐读。

b.刚才我们从关键词中读懂了内容,体会到了飞蛾求生的欲望。标点也是无声的语言,从这三个感叹号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谁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回扣课题。

小结:是啊,作者被这个小生灵顽强的求生欲所震撼,这就是──(生读课题)生命、生命。

合作学习“瓜子生长”事例

过渡:平均寿命只有短短九天的飞蛾,竟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求生欲望,那普通的香瓜子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

1.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要求:(1)运用刚才的方法,自读第3自然段,找出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写写自己的体会。(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句1:“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

(1)学生读句子,说原因。

(2)从哪些词语感受香瓜子生命力的强?

(3)竟然是什么意思?(没有想到的、出乎意料、不可思议的奇迹、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你体会到了什么?

(4)为什么作者不用“生”或“长”,要用“冒”?

(5)指导朗读。多么顽强的香瓜子呀!谁来读?

过渡:你还从哪里体会到它的顽强的生命力?

句2:“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1)学生读句子,说说原因。

(2)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3)理解“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a.从“它只活了几天”,你体会到了什么?

b.“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体会体会。(引读)即使它的生命只有7天,它会冲破—(生接读)即使它的生命只有5天,它要冲破—(生接读)即使它的生命只有2天,它也一定能冲破—(生接读)

c.此刻,“即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赞美、敬佩、崇敬)

3.指导朗读。请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自由读,男女比赛读,齐读)

4.回扣课题。

小结:环境恶劣,困难重重,但瓜苗仍然不屈向上,茁壮生长,这就是——(生齐读课题)生命生命。

学习“心脏跳动”事例

过渡:小小的生灵为了自己的生命做出了多么艰辛的努力呀!更何况我们人类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个事例,想想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到震惊?

1.出示:“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1)令“我”震撼的是什么?

(2)创设情境,感受心脏跳动:

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用手摸着你的心,静静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你感受到什么呢?(心跳)你想说些什么?用文中的话说说。(出示:“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3)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把这句话告诉大家?(高兴、自豪、激动……)

(4)请带着你的感受读读(指名读);想读的同学站起来读。

2.出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1)“糟蹋”是什么意思?(浪费、不珍惜)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在“白白地糟蹋”自己的生命?(生说现象)

(2)怎样叫“好好使用生命”呢?联系课文内容来说说。

(3)比较句子:

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要对自己负责。

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第二句写得好,因为“必须”突出作者对生命负责的坚定的态度。)

(4)我们看看杏林子是怎样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出示杏林子的资料:

杏林子十二岁的时候,患上了一种非常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关节坏死,从十二岁患病到六十一岁去世,整整五十年的时间里,她都是在轮椅中度过。但是坚强的杏林子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只有小学学历的她凭着对生命的无限热爱,用这样的双手(出示图片)写下了80多部文学作品,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她组织成立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为台湾100多万残疾人作出了贡献。她离世之后,家人根据其生前遗愿把躯体捐给医院供医学研究。

(5)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6)小结:是呀,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要向杏林子学习,必须对自己负责。这就是——生命生命

(四)拓展延伸

过渡: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杏林子写下了了这样一段话。

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1.齐读,谈体会。

2.理解:“有限的生命”、“无限的价值”。

a.“有限的生命”:为什么说生命是有限的?(没有人可以长生不老,人的寿命再长,不过七八十年光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生命是多么短暂。所以,生命是有限的。)

b.“无限的价值”:你知道哪些人也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来举例说一说。(炸碉堡的董存瑞,被火烧的邱少云,为人民服务的雷锋……)

3.朗读。这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体现了无限的价值。让我们带着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再读这句话。

4.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让有限生命体现出无限价值呢?生结合实际谈体会。

(五)课堂小结

1.读到这里,同学们一定对生命有了许多的感悟,现在请拿起你的笔,写下生命的感言吧!

出示:生命是______________。

2.抒写生命感言,交流汇报。(板书:珍爱生命)

3.作者用两个“生命”作题目,她在告诉我们什么?(生命宝贵,要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生命短暂,要珍惜生命,使自己的一生活得光彩有力。)

4.小结:是的,生命是有限的,珍贵的,我们要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最后,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珍视、对生命的热爱,再次呼唤——(生接)《生命生命》。

(六)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再体会体会。

2.课外阅读:杏林子《和命运较量》,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四、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

飞蛾求生生命有限

瓜苗生长珍爱生命

静听心跳价值无限

《游山西村》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4个生字,了解“山西村、腊酒、豚、疑”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感受村民的淳朴以及蕴含的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难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并尝试加以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轼在游历西林山寺有感而发,题诗写词,而流传至今,而在宋朝同样也有这么一位诗人,在游历一座村落时,也写下了千古绝唱!这位诗人他是谁呢?又留下了怎样“绝唱”?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下《游山西村》。

(二)初读感知

1.读过标题你是否有疑问?

预设:山西村在什么地方?

过渡:山西村只是一个小山村,作者去这个山西村游玩会有什么收获呢?

2.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读音和停顿。

3.学生自由朗读,解决生字词。

指导:学习生字“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写法上左窄右宽。

4.学生齐读,思考概括诗歌大意。

(三)深入研读

1.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四句诗都是什么意思?

2.作者这次出游到底收获了哪些呢?(小组合作)

收获一:村民的热情

(1)从哪里看出来村民热情好客?

明确: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要笑话农民朋友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十分充足。山民招待客人时的情景,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表达出来吗?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从“莫笑”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叫大家不要笑。这里的酒菜虽然简单、淳朴,但包含了村民对诗人的深厚情谊。)

(2)再次齐声朗读,读出情感。

收获二:人生哲理

(1)从哪句诗获得哲理?

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2)在山重水复,作者以为无路可走的时候,突然他眼前一亮,看到了什么?这里景色怎么样?

(3)这句诗看出了怎样的哲理?

明确:对自己眼下困顿遭遇表示乐观豁达。提出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的人生哲理。

(4)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欣喜,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四)巩固提高

诗人出游获得了很多收获,那么经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小结作业

小结:回顾本课所揭示的哲理,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结束课堂。

作业:1.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2.制作“陆游小档案”。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不要拘泥课本中的形式,可配画,编目录,题写前言、后记,包括作者的生活年代、代表作品等,也可做成本周的综合学习资料。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不同于以往沉闷的逐字逐句翻译的教学,而是从题目入手,设置疑问,随后的教学过程中,每次提问以及活动的组织都是围绕设疑的“收获”进行的。这样的环节设置能够带学生进入情境,在情境中感受诗歌蕴含的情感及道理。在此次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们的反应状况可以感知这种教学方法还是可行的,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生活中,我将根据不同的课文、不同的学情用心设计教学,使学生乐学、好学。

初中

《木兰诗》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注释解释全文大意,理清故事脉络;了解乐府民歌知识;理解文中所涉及的互文、对偶、排比等修辞。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和品味语言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故事脉络的基础上分析木兰的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本文,领略到以木兰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的乐观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和品味语言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故事脉络的基础上分析木兰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学习本文,领略到以木兰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的乐观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大家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在我们上课之前,先请大家来看一段动画片《木兰》的视频。(播放)介绍:这段表演截取自好莱坞卡通片《花木兰》。你们看到木兰说着英文是不是感到有些违和呢?花木兰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女性,在国际上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首关于木兰的长诗《木兰诗》

2.用PPT出示《木兰诗》相关知识如下: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作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用PPT展示本文生词“唧唧、机杼、可汗、鞍鞯、辔头、溅溅、胡骑、朔气、旧时裳、理云鬓”

3.请学生简述故事的脉络是怎样的。

(起:1-3段---替父从军;承:第4段---征战沙场;转:5-6段---辞官还乡;合:第四段---故事结局)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

学生对故事已有了全局上的把握,本文故事是围绕人物展开,分析出人物的特色,故事的关键就把握住了。教师将下列问题用PPT出示,请学生默读,然后教师点名回答。

1.从第一部分可以看出,木兰有什么担忧?能看出木兰怎样的品质?

(家里没有男丁,父亲要去充军。木兰对长辈的关爱,对家庭的责任感,以及勇敢果断的性格。)

2.从第二部分我们能看出木兰怎样的品质?

(身为女子,战场上奋勇杀敌,巾帼不让须眉。表现出木兰勇敢无畏爱国的英雄气概)

3.从第三部分,我们能看出木兰怎样的品质?

(木兰请求辞官还乡,说明木兰不慕名利,情系故乡,热爱和平生活;同行十二年,战友未发现木兰是女子,说明木兰谨慎小心又机智。)

4.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木兰是一位深爱家人,热爱和平生活,同时又英勇果敢,谨慎机制,不慕名利又爱国的女性。)

(四)小组讨论,拓展延伸

《木兰诗》是一首乐府长诗,既然是诗,就同样有很多诗的特点,诗歌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修辞,请同学们结合具体文本找找看,本文中都包含哪些修辞?

对比阅读《陌上桑》,结合修辞分析两篇文章所展现的主角的品质精神。

(五)回顾全文,小结作业

小结:结合板书请学生集体简述本文说明的内容,结束课文。

作业:请学生结合课文中所提到的修辞,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习作,内容自定,要求用到文中提到的所有修辞。注意语言表述行文条理,逻辑清晰。

五、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和作者情况,正确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语言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合作交流这一过程,能够理清文章结构,提高文本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苏州园林的建筑特点,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学生能够激发起对我国园林文化的喜爱和欣赏。

二、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结构、品味语言的多样性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反复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然后用激情的语言介绍苏州园林,它素有“园林之城”,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苏州园林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课前预习,找学生谈谈对叶圣陶的理解

2.在五分钟的时间内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总——分)

(三)品析语句,合作交流

1.文章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如何理解“标本”这个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1)写了苏州园林总体给人的映象和他的地位

(2)标本的意思是标准、典型,在这里说明苏州园林就是我国园林建筑的典型,其他园林建筑都是或多或少地苏州园林的影响,体现了苏州园林的地位。

2.阅读文章第二段,主用三个字概括本段围绕什么来写的?又是如何来展开的?

(图画美,通过四个讲究来展开,并且用“如在画图中”总结)

3.文章第三到九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与第二段有什么关系?(同桌合作、交流讨论)

(3-6自然段写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远景近景与第二段一一对应,7-9段写各处细节之处的)

4.三到九自然段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四人一组,展开讨论)

(不可以,这是按照总体——局部——细节这样逻辑顺序展开的)

(四)拓展延伸

播放苏州园林相关视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说明一下你最近去过的一个景点,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说明文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课大部分的环节是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需要进一步挖掘。

高中

《窦娥冤》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把握窦娥的典型形象。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课文,欣赏作品的语言和浪漫主义的手法,赏析悲剧艺术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主人公窦娥勇于反抗不合理社会的精神和善良的性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品味作品的语言,把握窦娥的典型形象。

【难点】

理解作者采用充满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与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的用意,领会作品的思想价值。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四、课时安排

设置2课时教学,本教案为第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很多人在自己蒙受冤屈的时候常常感叹说:“真是比窦娥还冤哪!”那么,窦娥是什么人?她因为什么受冤?冤到了什么程度?今天我们就来鉴赏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教师板书课题。)

(二)知人论世,整体感知

1.课前布置学生排演《窦娥冤》课本剧,学生表演课本剧,其他学生欣赏。

2.结合教材P3注释介绍本文作者关汉卿,并且简单介绍古典戏剧和元杂剧。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本剧的故事梗概。

明确:父将窦娥来抵债——蔡婆讨债赛卢医——恶人赖债害人命——张驴儿父子救蔡婆——父子逼人成婚配(窦娥不从)——张驴儿设计害蔡婆——张福食毒归西天——张驴儿逼婚挟窦娥(窦娥不从)——张驴儿诬陷告州官——昏官不查定娥罪——窦娥刑场发誓愿——三桩誓愿皆应验。

(三)深入研读

学生四人为一组分组讨论PPT展示的问题串,8分钟时间后,指名学生具体分析问题的答案。

1.窦娥一生有哪些不幸遭遇?

2.戏剧一般是通过制造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的,而戏剧冲突一般有三类:人物之间的冲突,人与环境的冲突。那么本剧的主要矛盾冲突属于什么类型?

3.窦娥之“冤”表现在哪个方面?(或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

4.从窦娥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元代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明确:

1.(1)三岁丧母;(2)父女分离;(3)丧夫打击;(4)流氓欺压;(5)贪官污吏的毒刑和判决。

2.人与环境(社会)的冲突。

3.(1)流氓恶棍张驴儿误把自己的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2)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屈,却反被判以死罪。(3)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又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

4.(1)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2)反映了当时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庸、贪赃枉法。(3)被压迫的妇女们无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生命和财产安全等也没有保障。

(四)小结作业

1.可见,社会环境的影响几乎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但它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个人一旦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环境对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2.熟读第三折,重点品味《端正好》和《滚绣球》等曲子,初步感知窦娥的形象。

六、板书设计

窦娥冤

关汉卿

元杂剧

故事梗概

七、教学反思

《窦娥冤》是人教版教材必修4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我在备课的时候进行了充分的考虑,这篇课文是中国古代戏曲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对于怎样鉴赏古代戏曲无所适从,所以,我在上第一堂课时,借助多媒体课件,我帮助学生了解与戏曲有关的文学常识,引导学生学习鉴赏古代戏曲的要点以及如何入手进行鉴赏古代戏曲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了解剧情,理解字意,熟悉内容,所做这些为第二课时做好铺垫。

教学中,我设计的教学内容基本按照我的思路进行。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课本剧很生动,比较成功,赢得同学们热烈掌声,抓住课本剧,引导学生自己认识到学习本课的要点,并且结合课文观看课本剧让学生自己感知、感悟。借助多媒体课件加强辅助教学,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通过几个主要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能对于本剧有宏观的把控,为第二课时的深入欣赏打下良好的基础。

—— END ——

跟着姜姜考教师

杏林子的资料和作品

杏林子为笔名,,原名刘侠(1942年2月28日~2003年2月8日)台湾知名作家,静宜大学荣誉博士。内政部伤残服务中心顾问兼义工组组长;台北市南机场社区发展实验中心辅导;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创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障联盟创会理事长;十二岁时罹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 自此身心饱受病痛煎熬。作品《生命定功翅嘉俨黄愁萎传联 生命》已选入小学语文四年级人教版教科书第19课。杏林子在61岁时,由于菲佣照顾不周,由家里的楼梯摔下毙命。杏林子是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作家,虽然她已经离去,但她依然活在读者的心中。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view/33964.htm

杏林子的资料和作品

杏林子,原名刘侠,台湾著名文学家。笔名杏林子,一则纪念故乡杏林镇,二则感谢此生与医生结下的不解之缘。杏林子生前常说:“除了爱,我此生一无所有。”这就是杏林子,一个用爱唱响生命之歌的人,一个生命的勇士,爱的使者。作为一个作家,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知有多少年轻人以杏林子的作品为典范吸取生活的勇气,一些监狱里的服刑人员还因为读了她的书得到启迪,获得重生。杏林子12岁时得了类风湿关节炎,瘫痪了,腿不能行、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写作时要弯着背、弓着腰,比常人辛苦百倍。但饱受病痛煎熬的杏林子,却用她所遭受的肉体苦难来体验生命的礼赞,用手中的笔来讴歌生命的美好。杏林子生前笔耕不辍,自从1977年发表了第一本作品《生之歌》,随后,每年都有新作品问世,创作多达百万字,出版了多本文集。她的作品,读者众多,每年寒暑假都被台湾中小学选为假期读物。但她与那些流行作家不同的是:她有一颗奋斗的心,不以书是否畅销为志向,以劝勉青少年为己任,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她的书文字简洁,读来感性十足,透着淡淡的温柔,没有怨天尤人,有的是不向命运屈服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和豁达,她用幽默的笔调描述着人生的种种际遇,述说着命运附加给你的诸多挑战。可以这样说,身体的病痛使她能静静地观看这个世界,生命的一点一滴都在她的书中,读她的书,使人振奋。在台湾,杏林子还创设了“伊甸残障基金会”,为残障者的医疗、工作、教育、福利等做着不懈的努力。杏林子、杏林子的书,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生命的更高境界。杏林子,本名刘侠,一九四二年生。十二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这场纠缠她一生的病痛,改变了她的人生道路。一九八○年当选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一九八三年获得国家文艺基金散文奖。更创办伊甸残障基金,身体力行,为残障朋友服务。2003年2月8日不幸去世,享年61岁。杏林子小学时聪明活泼,但六年级那年患上的那场病,除导致她行动不便外,发病时更手脚肿痛,痛苦不堪。她从此结束学校生活,留在家中,由母亲照料。她一边与病魔纠缠,一边广泛阅读,17岁那年开始写作生涯。身怀残疾的杏林子写作时,弯着腰、弓着背,辛苦数倍于正常人。但她对写作一往情深,以非凡的意志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双手写下不少励志作品,鼓舞着许许多多的人们鼓足劲儿面对生活。除励志作品外,她也写剧本、散文与小说,早在70年代已是深受华人世界读者欢迎的作家,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杏林子在作品中处处流露对人、对社会的关爱之情,讴歌天地间种种的美,抒发她对生命的欣赏与喜悦,以过人的毅力和爱心,在繁杂晦暗的社会中透出温暖的亮光。主要作品《另一种爱情》曾获台湾国家文艺奖,另有作品《杏林小语》、《生之歌》、《心灵品管》、《行到水穷处》、《真情是一生的承诺》、《杏林子励志小品》等多部作品。台湾作家,原名刘侠(1942-2003),自12岁起,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残而不废的她,凭着她坚强的毅力数十年来坚持自修,成为台湾文坛上的著名作家,著有40多本著名的散文.小说.传记.剧本,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

杏林子的资料

杏林子原名刘侠台湾著名文学家笔名杏林子则纪念故乡杏林镇二则感谢此生与医生结下解之缘杏林子生前常说:除了爱我此生无所有杏林子用爱唱响生命之歌人生命勇士爱使者作作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知有多少年轻人杏林子作品典范吸取生活勇气些监狱里服刑人员还因读了书得启迪获得重生杏林子12岁时得了类风湿关节炎瘫痪了腿能行、手能抬、头能转写作时要弯着背、弓着腰比常人辛苦百倍饱受病痛煎熬杏林子却用所遭受肉体苦难来体验生命礼赞用手笔来讴歌生命美好杏林子生前笔耕辍自从1977年发表了第本作品《生之歌》随每年都有新作品问世创作多达百万字出版了多本文集作品读者众多每年寒暑假都被台湾小学选假期读物与些流行作家同:有颗奋斗心书否畅销志向劝勉青少年己任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人生观书文字简洁读来感性十足透着淡淡温柔没有怨天尤人有向命运屈服屈挠精神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和豁达用幽默笔调描述着人生种种际遇述说着命运附加给诸多挑战样说身体病痛使能静静地观看世界生命点滴都书读书使人振奋台湾杏林子还创设了伊甸残障基金会残障者医疗、工作、教育、福利等做着懈努力杏林子、杏林子书让我们看了生命另种能生命更高境界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苹果八】苹果8怎么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