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孔子教做人做事的道理(先做事后做人辩论赛提问问题)

发布时间:2023-12-05 08:20:49 admin 阅读:59

导读先做事后做人辩论赛提问问题 我善守不善攻,简单说一点点,希望到时能帮到你(*^__^*)1.(1)孟母为让儿子更好的做人而不惜三迁,孔子为告诉想要好好做人的弟子们日当三省吾身,很...

先做事后做人辩论赛提问问题

我善守不善攻,简单说一点点,希望到时能帮到你(*^__^*)1.(1)孟母为让儿子更好的做人而不惜三迁,孔子为告诉想要好好做人的弟子们日当三省吾身,很多人甚至在临终前一刻才悟出做人的道理。可见做人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简单任务!如果大家都坚持“先”做人“后”做事,敢问对方辩友,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开始做事呢??(2)阅历不够的年轻职员是不是可以因为一个“还没做好人”的原因就干脆不做事了呢?反正他们可以说自己还处于做事前的那个环节嘛!当代众多的啃老族真的要感谢对方辩友帮他们找到了理直气壮的说辞!2.(1)请对方辩友为我们明确指出做人的评价标准。(正方若说诚信什么的,你可追问诚信的具体评价标准)可见,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考试或机构来评价我们的做人水平,那我们就更不能妄加主观评判他人做人是否合格,如果按对方辩友说的“先做人后做事”,那么请问我们要怎样确定这个人做人合格了,可以开始做事了呢??(2)如果人们在做事前根本不能确切知道自己是否已做好人,那么请问,对方辩友那永远不能实现的观点与天方夜谭有什么区别?3.如果正方在辩论过程中指责你只顾做事不重做人的话,你可以说辩题中清晰提到了“先”“后”,我们从未否认做人的重要性,只是先后顺序不同,因为做人是由无数个做事这样的基础微量构成的宏观概念。

儒家学如何教我们做人的

《大学》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教人修身做人。  1、“恭”、“宽”、“信”、“敏”、“惠”  从“仁”谈修养:“独善其身、尊善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的品格修养正是体现、完善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面对纷杂的利益世界,面对各种诱惑和矛盾,面对利益和功名的取舍抉择,一个人能否表现出心平气和、神闲气定、坐怀不乱、荣辱不惊的气度和心态,能从容不迫、举重若轻、丝丝入扣、恰到好处地处理好一切事情,这就是修养问题。  子路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行王者于天下,仁矣。”子路问哪五种,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恭则不悔”:所谓“恭”乃庄重恭敬,即你尊重他人,他人就会尊重你,你就不容易受到羞辱。“恭则不侮”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的情结。“恭则不侮”是避免伤害的艺术。在与人相处时,应学会尊重别人,尽量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就是彼此之间的互不伤害。没有谁会拒绝或敌视一张诚挚、谦恭的笑脸。当然光有微笑还不够,如果微笑后面缺少了真诚,那就成了笑里藏刀、笑面虎了。所谓“宽”乃宽宏大量,是一种容他人之过的胸怀。宽谅他人,就是等于善待自己。因为中国人推崇的是“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的人生哲理。  “宽则得众”:所谓“宽”乃宽宏大量,是一种容他人之过的胸怀。宽谅他人,就是等于善待自己。因为中国人推崇的是“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的人生哲理。  “信则任焉”:所谓“信”乃诚实无欺。如果一个人踏实守信,别人就会喜欢与之交往,就容易得到他的信赖。“信”是美德,更是人格,而且是不朽的人格,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重要尺度。  “敏则有功”:所谓“敏”乃智能,明达事理。如果一个人办事善用智能,知进知退,明轻重缓急之理,那么他就容易成功。  “惠则足以使人”:所谓“惠则足以使人”是说如果你知道给他人以好处,就有人心甘情愿的为你效劳。  ●“宽”的内涵品格。  ○忍让:“小不忍则乱大谋”。  ◎那第如何做到“宽”?就要具备对他人的忍让、包容、理解的品格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忍”乃“心上架着一把刀”,肯定不是什么快乐、轻松的事。  ◎因为生活总是有得有失,一味抓住小利就会失去大利;而为了得到大利,作为“得到的成本应该肯失去小利的。这个道理用于为人处世:如果你要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如果你要朋友就让你的朋友显得比你优越。当你处处压倒别人的时候,也就是你的人际关系要出问题的时候。并不是你的表现错了,而是你的生活理念错了。你存在的方式让他人感到是一种威胁,不舒服。因此,适当地把自己软弱的一面暴露给别人,是避免伤害的最好办法。  ○包容:人要有“江纳百川“的胸怀就是包容。  ◎“江纳百川,有容乃大;壁刃千尺,无欲则刚。”“无欲则刚”是一种“人到无求品自高”的精神境界。“刚”乃方正之意,并不一定脾气大。上等人有本领没脾气,中等人有本领有脾气,下等人没有本领脾气大。这里的“刚”是指本领无脾气的上等人而言的。  ◎“江纳百川,有容乃大”含意有二:  其一,宽厚博大。容百川于腹中,即中国人常说“腹中天地阔,常有渡人船”;  其二,兼容并蓄。江纳百川,泥沙俱下,其中免不了藏污纳垢,而贵在兼容。一个人可以坚守自己的道德操行,但对他人要宽容、包容,更不可能要求别人与你遵守相同的人生价值观。  包容是一种美德,显示了一个人的度量、力量和自信。能容“伟大”,亦能容“卑微”;能容“高尚”,亦能容“平淡”。  ◎水至清无鱼,人至纯无友。  ○理解: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利益冲突。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这种利益是私利,但绝不能简单用自私来形容),因而处理问题的立场、方式方法和主导思想也就各不相同(这种不同往往又无明显的是非之别)。  ◎鲍管之交。  ◎相互理解的原则还包括利用人性来管理心灵。人皆趋利避害,希望别人赞扬,害怕别人指责。人性的表现是:做错事的人只会怪别人,而不会怪自己,我们自己也如此。因此,当你要批评人时要明白,批评就象家鸽,它总会回来的。当你准备批评、指责别人时,可能会由于为自己辩护的心态作用,被批评的人会返过来指责你的。理解他人就要学会让人他人保住面子,哪怕是孩子。因为生活中每个人都顾及自己的面子。你让他人保住面子,他人就会让你保住尊严。  ●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最难得的美德。人只有先控制了自己才能控制别人。  ◎在两人争吵时,回避沉默是最优雅的武器。回避不是怯懦,而是智能,沉默不是无能,而是有心计。面对你的回避和沉默,对方会乱了方寸。因为你反击对方的武器是他感到陌生或意料之外的。  ◎自我控制能力是培养、修炼而来的,真正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水平。但是“自我控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的确很难。  ◎“反求诸已”是儒家的一个很重要的立身原则。所谓“反求诸已”,就是“内省”,即反思自我。与人相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的错误责备起来不要像对自己一样严厉,要给予宽谅,那么怨恨就少了。只问自己应对人如何,不要求别人对你如何。  ◎人学会控制自我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因素,就是要有自知之明的精神。通常“知人易,知已难”。人天生具有的自卫心理、竞争心态和荣誉感,因而不敢也不大愿意面对自己的弱点。自知之明是需要坦荡的襟怀和无私的勇气的。所以说,“人贵有自知之明”。道家也提倡“知”,并给“自知”的品格以很高的地位:“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信”的内涵品格  ◎“信”是人格的自我升华。“信”有“自信”和“信人”两重含义。“自信”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有不屈的精神和不怕失败的勇气和信念。“信人”又分为相信他人和被人信赖两方面。只有相信他人,才会为之忠心耿耿,肝脑涂地。所以“信”与“忠”又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被人所信也会带来“涌泉相报”,但获取他人信任的正规渠道是“诚”而非其它。  ◎“诚”与“信”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信”和“被信”是互动的,也是可以相互激励的。当一个人感到自己真正被人所信赖时,由于被感动,“不忠”会变成“忠”,“诚信”自“信”起。反之,如果经常怀疑一个对自己忠实、诚信的人,不信任会磨损“忠诚”。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过,这句老话已被现代人修改为:“用人必疑,疑人要用”。“用人不疑”,就容易上当受骗:“疑人不用”,就会无人可用。看起来,一切都要因人而异。  ●“敏”的内涵品格。  ◎孔子曾自谦地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不忧”是说有仁德的人没有忧烦,只有快乐。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纵然一时没有办法解决,也能坦然处之。每个人都有烦恼、忧愁,而仁者的修养可以超越物质环境的拘绊,达到“乐天知命”的无忧境界,即“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智者不惑”是说真正具有高度智能的人,没有什么迷惑怀疑的,一切坦然于心中。  ◎“勇者不惧”是说只要公义之所在,心胸昭然坦荡,人生没有什么可恐惧的。  ◎孔子认为,聪明的人不一定是仁者(有修养的人),仁者(有修养的人)一定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智谋大全》的作者冯梦龙说:人要有智能,犹如土地要有水。土地没有水就会干涸,人没有智能就是行尸走肉。  ◎在中国文化中,智能和聪明是有区别的。智能乃上智,聪明乃下智。智能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聪明,什么时候不该显露自己的聪明;而聪明的人只知一味地显示自己的聪明;聪明的人无时无刻忘不了向别人昭示自己聪明的大脑,但却丢了脑袋,而智能的人则知道首先保护自己。中国历史上智能莫过于箕子,聪明莫不过杨修,但一者尽天年,一者被杀了头。  2、“刚”、“毅”、“木”、“纳”  ●刚,乃无私;毅,乃果敢,有绝断;木,乃质朴;纳,乃语言迟钝。  ●孔子把“木”的品格看作仁者品格,是由于木质朴、畅达、通顺,软硬适度,很符合“温而厉,威而猛,恭而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分寸。子贡曾问孔子,在学问和为人处事上,子路过于炉火纯青,而子师又有点欠火候,两者相比是不是子路更好一点呢?  ●子贡问孔子:——“过犹不及”。  ●“质胜文则史,文胜质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中庸”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方法。它要求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止于至善。与人相处:“交友之道,忠告而善道,不可则止,莫自辱焉”。  ○交友之道  ○“宠辱不惊”的品格修养。  ●老庄尚木、尚水。  ○庄子以木喻人生。  ○道家上善若水:即水是世界万物中最好的。水是最“柔”的,东堵西流,西堵东流;水又是最“坚”的,水可以从沙漠中涌出,洪水来了冲跨万物;水不与高山树木论长短、争高低,水往低处流,但水却无处不到,无处不有。水的品格体现了道家以柔克刚的哲学理念。  3、“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企业家修养,也是为人处世的准则。它体现了东方文化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而不相悖”的生存竞争观。  ●东西方竞争理念比较。  ○“不相害”,“不相悖”与肉弱强食、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后退一步自然宽,赢之有形与无形。  ○东方气功与西方拳师。  ○下跳棋的哲学。  结束语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有修养的人在一起很和睦,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思想;没有修养的人在一起整天争吵不休,矛盾重重,但每个人都无独立思想,易受他人影响。“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有仁德修养的人很舒泰(度量宽宏、胸襟开阔、光明爽朗)。但态度绝不骄傲;没有仁德修养的人既骄傲又自卑,而且心境也不泰然。对于小人来说,不仅“立人”难,“立已”亦难。  “器小易盈”:一个人的成就,永远不会高出他的修养。  儒家思想对做人的影响  孔子姓孔名丘,出生于公元前551年的鲁国。他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很有影响的教师,是创立私学的第一人。他的思想言论集《论语》,就是由他的学生们编纂而成的。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他以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经书,并在个人与社会、人与天、与其他人的关系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  关于政治,孔子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关于品德,孔子强调仁和义,尤其是仁。孔子提出仁者爱人,一个人对别人怀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作为人的使命。关于忠恕,孔子提出"己之所欲,施之于人",尽己为人谓之忠,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谓之恕。"忠"和"恕"的做人原则也就是"仁"的原则,一个人按照"忠"和"恕"的原则去行事为人,也就是在"仁"的方面的实践。关于知命,孔子主张做自己认为应当做的事情,其价值也就在"做"之中,并不是为了要达到什么目的。如果做了应当做的,在道德上便已释然。能够做到这样,人就不会计较个人得失,"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关于心灵修养,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正好印证了孔子本人心灵修养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他在人生最后阶段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孔子学派取古代文明之精华,形成了一个文明传统,因此,他被后人尊崇为"至圣先师"。以上所言,在冯友兰先生所著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均有精辟的阐述。  《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是儒家最重要的经书,这四部书被称为"四书"。在儒家的"四书"中,诠释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即仁、义、礼、信、智。仁是做人的基础;义是做人的气节;礼是做人的文表;信是做人的支柱;智是做人的主导。  "仁"是做人的基础,人做得好与不好,首先要看他是否有"仁"。  有一天,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问孔子何为仁德,孔子说:"约束自己,使言论行动都合乎礼仪就是仁。一旦坚持做下去,天下的人都会推崇你为仁人。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颜回道:"请问行动的纲领。"孔子答:"不合礼制的事不看,不合礼制的话不听,不合礼制的话不说,不合礼制的事不做。"颜回说:"我颜回虽然迟钝,但一定要把您刚才讲过的话当成座右铭。"(先秦《论语•颜回》)关于仁德,孔子还对另一个名叫子张的弟子说过这样的话:"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子张问他哪五者,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先秦《论语•阳货》)  由此看来,孔子倡导的"仁"包含诸多方面,其中包括知廉耻、知善恶、自重自爱,有强烈的荣辱感,还包括为人真诚、博爱、宽厚待人等等。  孟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先秦《孟子•离娄下》)孟子的话,又对孔子关于仁的观点作了补充。  孔子十分强调做人要仁,并且严格区分"义"和"利"。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要行义而不谋利,即"推己及人"。在中国,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一直传承到现在。人们普遍认定仁是做人的基础,也就是一个人的本质,一个人的所有的德性。仁与不仁,是衡量一个人品德修养优劣的象征。  "义"指的是做人的气节。义是一种绝对的道德观,也就是指道义以及符合道义的行为。"义"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所崇尚的一种精神。"义"的界限在于取不取不义之财;"义"的气节在于能不能主持公正;"义"的境界在于敢不敢为正义献身。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先秦《论语•述而》)孔子的意思是说,吃粗食,喝凉水,睡觉时弯着胳膊作枕头,也有不少乐趣。干不正当的事而得到的富和贵,对我来说就像是天上的浮云。孔圣人对义的界限可谓分明。

孔子教做人做事的道理

孔子教会我们人生——“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三十而立,这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对于“三十而立”这句评语,后人比较受认同的说法是“30岁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简单一句话,30岁,人应该能坦然地面对一切困难了。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一种自觉的或者是有相对觉解的意识,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人的“立”意识是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具有自觉性、独立性、阶段性、过程性、内在和外在统一性等特征。在对生命之“立”意识有所忽视和遗忘的今天,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立意”才能真正安身,承担崇高的人生使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孔子教会我们孝敬父母——“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认为,行孝,要听爸爸妈妈的话。父亲在的时候,要看做是儿子的理想志向;父亲过世了以后,要看做儿子是否能继承父亲的遗志去做事情,如果能够做到三年都不改变,就可以算得上是“孝”了。这段话曾使人们颇为疑惑。其实,《论语》中记录的很多话,大都是只言片语,如果不能了解孔子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和其具体语境,就很难体会那些话的真实含义。比如孔子曾赞叹“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非常推崇西周时期的开国父子君臣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武王是大孝子,对父亲文王极为孝顺,弟弟周公不仅孝顺父亲,对哥哥武王也十分敬爱,武王病重时,弟弟周公曾私下许愿,请求祖先在天之灵允许他代替哥哥去死。因为文王父子们真正履行了以“孝悌”为核心的人伦道德,所以能在前代基础上开创出“郁郁乎文哉”的几百年西周文化和空前政治盛世。这是孔子“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的真实历史背景资料。孔子教会我们交朋友——“居必择邻,交必良友”按照词典上的解释,直,指的是正直、坦荡;谅,意思是诚实、守信;多闻,说的是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孔子说的这三种朋友,又可称其为畏友、诚友和智友,这里称其为“人生三友”,人活在世上,需要结交这三种朋友。孔子教会我们恋爱结婚——最佳模范夫妻:老公尊重老婆孔子特别强调丈夫要尊敬妻子,他说:“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也有道。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礼记·哀公问》)一个最好家庭的标准是要做到“妻子好合,老公尊重老婆,如鼓瑟琴……宜尔家室,乐而妻帑。”(《诗·常棣》)孔子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中庸》)《说文》曰:“妻,妇与夫齐者也。”在以宗法制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社会,把夫妻关系看得极重。认为这是“人伦之始”和“王化之基”。国是家的扩大,社会规范是家庭伦常的延伸。孔子教会我们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还认为,钻研学问必须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他对弟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与实事求是相联系,孔子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主观臆断、不绝对肯定、不固执,不自以为是。今天我们已经步入图像时代,社会功利色彩浓重,人们功利思想严重。对待学习,常常是心浮意躁,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真是害人又害己。在钻研学问上,我们一定要像孔子那样“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如何向名人学习学会做人做事

以前类似的问题我也思考过,但是现在看来这种能力是不能速成的。靠着看一些快餐书是没有用的,需要你在生活中慢慢去体会,当然比较捷径的方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平时多和一些优秀的人在一起,多和平时你的生活中的那些你自己觉得办事能力、为人处世等方面做的不错的人接触……总之,在和人家一起的时候想想人家为什么会那样想,为什么能那么做,再反思一下自己,记得下次改正~说话之前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不能图一时之快。说出去只需要几秒钟,但是说出去了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挽回来,有很多时候是不能挽回的。就算你又自己的想法,别人也有,你不能剥夺别人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有的时候就该收敛一下自己的性子,稍微克制一下,做事之前稍微想一下那些伟人说的话、那些自己身边优秀的人做的事情,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自己会有一些变化,等到你自己能想起怎么做才算对的时候,你就会有质的飞跃……祝你成功,原我们一起成长……《三字经》中: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个神童叫项橐,孔子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么伟大的圣贤,尚且不忘勤学,何况我们呢?宋朝人赵普,官已经做到中书令,天天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在他任宰相之职后,学习却还是这么勤奋。(项橐,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神童。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很多,说他无师自通,聪明无比。一次孔老夫子带他的弟子去旅游,忽然看见前面的大路上有一群孩子在玩,孔老夫子便乘着马车慢慢驶过去,别的孩子都躲开了,只有一个小孩,就站在路当中,一动不动。这个孩子就是项橐。子路见状大声呵斥:“这小孩子,老夫子在此,你怎么挡在路中不走?”小孩不但不动,还叉开双腿,叉着腰。孔老夫子在车上问“小孩子,你拦在路中间不走,什么意思啊?”项橐一听叫他小孩子,决定捉弄一下夫子。就说:“哎,这里有个城池,你的车怎么过去呀?”孔老夫子说:“城池在哪?”项橐指了一指,说:“我脚下边就是城池。”夫子一看,有点道理,因为两条腿岔开就像城门一样。夫子一看这个孩子气度非凡,夫子也动了一点童心。又看见这个孩子两腿中间放着几块石子,搭了一道城墙。于是又问这是做什么的?项橐说,这是挡你车马的,还要防军队。孔子说:“哎呀,小孩子你就会开玩笑,你这么小的一道城墙,我车过去又怎么样呢?”项橐说:“这不对,这总还是一道墙,既然是城墙你的马车怎么过得去呢?”孔子没办法,只能让马车从他旁边绕过了。孔老夫子赶路时看到一个农夫,夫子就问那个农夫:“你在干什么啊?”农夫回答说:“锄地啊。”夫子又问:“看您那么忙,您知道不知道您每天锄头要抬起来几次啊?”农夫一下憋在那儿了,这谁知道啊。这时突然赶过来一个小孩,原来是项橐。他说:“哎,我爸爸每在锄地,当然知道锄头每天抬几次头啊。您只要出门就得乘马车,那您一定知道每天这个马蹄要提起来几次啊?”夫子觉得这个孩子太聪明了。就跟他说:“我出一道题,你出一道题,谁赢了谁当老师。”项橐回答说:“您是老人家,您不要跟我开玩笑。”夫子说:“不管是老的小的都不相欺。”夫子问:“天地人为三才,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有多少五谷?项橐说:“天高不可测量,地广不可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这个回答夫子一点也挑不出毛病。项橐问:“人有多少根眉毛?”孔老夫子没法回答,只好要拜项橐为师,但项橐一下扑通跳到水塘里待着。夫子说:“你怎么跳水呀?”项橐回答说:“沐浴以后方可行大礼啊。请夫子也下来沐浴吧?”夫子说:“我没有学过游泳,我到池塘里就会沉下去。”项橐说:“您这个话不对,鸭子也没听说学过游泳?可是它怎么浮在水面上不沉呢?”夫子说:“鸭子有离水之毛,故而不沉。”孔子又上他的当了。项橐说:“是这样吗?那么葫芦无离水之毛也浮而不沉啊?”夫子说:“葫芦是圆的,里面是空的,所以它不沉。”项橐说:“大铜钟是圆的,里边也是空的,怎么它扔下来就沉了?”孔子脸颊通红,很不好意思,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项橐在水塘里沐浴好了,爬上岸。孔子设案生礼,拜项橐为师。孔子不得不打道回曲阜,从此再也不东游了。后来就有项橐“三难孔夫子”之说。在这个传说当中,还延伸出我们现在经常用的两个成语:君子之约和童叟无欺。)

孔子教做人做事的道理

论语》教给我们的就是为人处事的道理。在讲到处事之道时,孔子强调了“过犹不及”意思是做事情过了头,和没做到位是同样的效果。所以“处事之道”主要讲的是为人处事的分寸。《论语》告诉我们一种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的分寸,这就是所谓的“尺度”了。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事事有尺度,以避免人生的浪费。孔子不提倡以德报怨,他给的分寸是以直报怨。我认为在当今社会中,仍有很多人在“以德报怨”。对伤害自己的人,或是领导,或是恋人,仍然一味地恭敬,不敢以正直,公正的心态去面对他们。我认为这是非常愚蠢的,非常不理智的。

孔子教做人做事的道理

一、自我的觉醒打定什么主意,全靠自己;要前进要停止,在于自己;走上人生正途,全在自己一念之间;走上人生正途,要化被动为主动。如果探讨孔子思想对现代人有何启示,则首先值得注意的即是“自我的觉醒”。人要真诚,首先需“自我的觉醒”。如何做到这一步?以下稍加说明。首先打定什么主意,全靠自己。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的统帅可能被劫走,就像金庸《天龙八部》里的萧峰,凭着高超武功,可以在千军万马之中,把敌方统帅劫走。但是,一个平凡人的心意却不能被改变。“志”是心意,代表心中对某件事的固定看法。孔子这句话的重点,不在强调平凡人的顽固,而在肯定:即使是个平凡人,只要打定主意,就没有人可以改变他。换言之,人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为这个想法负责。其次,要前进要停止,在于自己。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意即:譬如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就成功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即使才倒了一筐土,如果继续做,那也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在这一生中,我们做任何事不都是如此吗?与其把责任推给别人,不如自己勇敢承担。第三,走上人生正途,全在自己一念之间。孔子以自己作为示范,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行仁离我很远吗?只要我愿意行仁,立刻就可以行仁。在此,“仁”字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指“行仁”而言,亦即走上人生正途,或具体去行善。这句话的契机在于“我欲仁”三字。“欲”代表内心的意愿,以及由此而生主动的力量。试问:世间有什么东西是靠“我欲”就可以成功的?譬如,孔子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但是世间有几人真正得到富贵?人之所欲还有:健康、亲情、友谊、学问、事业、幸福,等等。但这种种欲望能够仅仅因为“我欲”就实现吗?显然不可能。孔子认为只有“仁”是“我欲”就可以达成,并且人人如此。由此可见,“仁”必定是“由内而发的”,亦即由于真诚而使自己走上人生正途,并立即找到主动行善的机会。第四,走上人生正途,要化被动为主动。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一章须分两段来念,前段为原则,后段为具体作为。先论原则。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复礼”。《论语·颜渊》中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复礼”,意即“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也就是“化被动为主动”。至于“非礼勿视”四语,是就具体作为而言,要由“消极方面”不做“非礼”之事入手,再化被动为主动,“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自我的觉醒”是一个大工程,在古代只有天子与少数圣贤能有这种体悟。到了孔子,他洞察人性内在即有行善的动力,这一点不因族群、阶级、性别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人的尊严由此确立。以此为基础,孔子才会进而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显人人平等的智慧,启发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要“成为君子”。在成为君子的过程中,自然会“立人达人”,促成社会的仁义之风。如此可以成就个人生命的最高价值,也得到人生莫大的幸福。二、好学、深思、力行人有理性,可以藉由学习与思考,增广见闻、懂得道理,再引发具体的行为,使人生无怨无悔。首先要谈的是“好学”。孔子本人就是“好学”的典型,他宣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意即:就是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做事尽责又讲求信用的人,只是不像我这么爱好学习而已。孔子所谓的学,范围相当广泛,包括传统的知(五经)与能(六艺),以及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习乐于师襄”,以礼乐专家而知名,并且在五十一岁从政之前,长期以为人治丧为业。《史记·孔子世家》描写他向师襄学习《文王操》时,经过“习其曲”(学会演奏其基本旋律)、“习其数”(学会高超的演奏技巧)、“习其志”(体会作曲者的心意),最后“得其为人”(仿佛见到曲中所描绘的人物)。他的专注好学,使“师襄子辟席再拜”,对他这个学生佩服之至。孔子后来自己成为老师,他的心得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唯其如此,人类文化才有可能精益求精。孔子除了娴熟古代知能,也敞开心胸向四周的人学习,所学的是行善避恶。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学生想要从政,他的鼓励是“多闻、多见”,再认真对照及改进自己的言行。子贡长期追随孔子,体认了孔子“无常师”,没有固定的老师,可以向各种人、在各种情况之下学习,以致其成就有如光照天地的日月,让人景仰不已。其次,好学还须配合“深思”。我们所学的一切都是别人提供的材料,即使全部记下来也未必用得上。因此,主观上进行反省是不可或缺的一步。一般大学生没有深思的习惯,往往考完试就忘了自己的所学。美国一所大学作过一个实验。暑假之后一个月,大学紧急召回各班第一名的同学,以暑假前的期末考试同样的题目,让这些学生再考一次,结果没有一人及格。这正是“学而不思”的后果。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即:学习而不思考,则将毫无领悟;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于迷惑。孔子对于“思而不学”,也曾有过体验。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把学习与思考对立来看,可知“思”是指:就身边见闻所得,认真思索。譬如,从新闻得知每天发生在各地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前因后果未必呈现,并且纷乱无比。我们就算用心去想,也很难有什么启发。英国诗人艾略特(T.S.Eliot)在《岩石》一诗写道:“我们在知识中失落的智能,到哪里去了?我们在信息中失落的知识,到哪里去了?”信息是每天发生的事情,多想无益,还不如像孔子一样,翻开书本学习吧!这时的学习才特别值得深思,使书中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心得。英国哲学家怀德海(A.N.Whitehead)谈到教育时说:“直到课本遗失、笔记焚毁,为准备考试而记忆于心的细目全都忘了,此时你所学的对你才真正有用。”深思正是个中关键,人又怎能学而不思呢?最后也最重要的,是“力行”,要付诸行动。孔子好学而德行卓越,合乎“古之学者为己”的要求。他从十五岁“志于学”开始,一生进境展示在众人之前:“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已是德行极致,代表好学与力行的完美结合。孔子教导弟子,总是兼顾言与行,并且行先于言。他的杰出弟子列为四科,依序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子贡是言语科高材生,他请教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是:先去实践自己要说的话,做到以后再说出来。最后,孔子心目中的“好学”有何表现?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儒家所期许的是:读书人(士)要成为君子,而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道”是成己成人的理想,我们在学习时,可别忘了这个初衷。三、修养与快乐修养的秘诀是念兹在兹,随时提醒自己;在进行德行修养时,要言行并重,双管齐下;修养是快乐的保证与保障。如果不谈修养,只靠本能过日子,人生会幸福吗?孔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人的本能包含各种欲望与冲动,可以合称为“血气”。血气对人造成的困扰与烦恼很多,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由此可见,人在少年、壮年与老年三个阶段,分别会陷于“好色、好斗、贪得无厌”的困境。要想化解这些麻烦,只有靠修养了。修养有什么秘诀?要如何着手进行?最后又如何联上快乐?以下分别探讨。一,修养的秘诀是念兹在兹,随时提醒自己。孔子怎么做呢?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意即,孔子所忧虑的是:德行不好好修养,学问不好好讲习,听到该做的事却不能跟着去做,自己有缺失却不能立刻改正。一个人常常忧虑这些毛病,自然可以避开它们。正如《老子》第七十一章所说的:“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意即: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论语·述而》有一章记载,陈司败指出孔子的过错,孔子听了之后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意即,我真幸运,只要有什么过错,别人一定会知道。孔子专心学习《易经》,期许自己“可以无大过矣”。换言之,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他明白表示“若圣与仁,则吾岂敢?”经由一生的修养,才可超凡入圣。子贡推崇孔子,说:“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天空不可能靠楼梯爬上去,但孔子的表率却是:只要用心修养,人人都有希望。二,在进行德行修养时,要言行并重,双管齐下。以言语来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很少主动谈起有关利益、命运与行仁的问题。何以如此?因为一谈利益,可能使人见利忘义,或者“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一谈命运,可能使人消极无奈,甚至忽略人生还有更重要的使命;一谈行仁,则须因材施教,就学生的特殊处境来指点人生正途,而不能泛泛说些抽象的道理。再看“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与人讨论有关反常的、勇力的、悖乱的、神异的事情。何以如此?因为反常的事使人迷惑,勇力的事使人忘德,悖乱的事使人不安,神异的事使人妄想。不讨论这些事,并不表示这些事不存在。正如今天对“新闻”的定义是:狗咬人不算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怪、力、乱、神”的新闻说多了听多了,难免人心惶惶,浪费大好光阴。其次,就行为来说,我们看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亦即,孔子完全没有四种毛病:不凭空猜测,不坚持己见,不顽固拘泥,不自我膨胀。这四点都是为了化解“自我中心”的执着。没有执着,并不代表没有立场。孔子以慎重态度对待三件事,就是:斋戒、战争、疾病。这三者的优先级显示了某种价值观。疾病排在第三,因为那是“个人”的身体健康所应注意的;战争列名第二,因为那是“国家”的安危存亡所须警惕的;斋戒位居第一,则表示宗教上的祭祀是人与祖先的纽带,有报本反始的意义,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足以彰显国人的善良情操。由此亦可知,孔子的修养所关注的不仅是个人与国家,还推及包含祖先与子孙在内的人类世界。于此可以再问,这么杰出的修养能带给人快乐吗?三,修养是快乐的保证与保障。如果询问孔子的学生之中,谁最快乐?那么,答案很清楚,是德行最佳的颜渊。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渊生活穷困之至,别人都受不了那种生活带来的忧愁,但颜渊却不曾改变他原有的快乐。穷困与快乐之间,没有任何合理的联系,除非一个人懂得了“道”,亦即孔子所说的“贫而乐道”。孔子的“道”是指人类共同的正路,简单说来,即是“修己安人”,修养自己,从而安顿四周的人。这样的“道”,平凡人可以努力去追求;若想充分实现,则连尧舜也未必办得到。人生最怕没有目标或选错目标。儒家的目标既正当又明确,在追求及实现的过程中就会带给人无比的快乐。于是,孔子本人的快乐充分展示出来。他认真做好分内之事。他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是尽好身为老师的职责。他又说:“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这是在生活及工作上恪守本分。这两句“何有于我哉?”的真正含意是:只要做好这些事,我还在乎什么呢?是否得君行道,有无富贵荣华,完全不在考虑之列。基于这样的觉悟,孔子才会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儒家的快乐不离人间,总是与人共融共享,而不是个人可以独自品味的。孔子说过“益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就是: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乐,以述说别人的优点为乐,以结交许多良友为乐。所谓“节礼乐”也代表人际相处的合宜方式。这三乐皆落实于人间,见证了儒家的入世情怀。曾子有一句话总结得很好,他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谈文论艺来与朋友相聚,再以这样的朋友来帮助自己走上人生正途。在《论语·微子》中,孔子曾与当时的隐者有过思想上的交会,孔子表明自己不会与鸟兽同群,而一定坚持在人间奋斗;至于他的理想未能实现,则早在预料之中。这正是一位守城门者口中的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也!”明知理想无法实现,却依然勇往直前,因为那是出于内心的“真诚”愿力,也是孔子所觉悟的“天命”所在。我们在此学到的心得是:一,不论处在什么样的时代与社会,人都需要修养,努力减少“自我中心”的执着;二,修养必须兼顾言与行,以“文质彬彬”的君子为目标;三,修养所造就的德行必然引发人我之间的适当关系,因而使心境洋溢于快乐的氛围中。

孔子教做人做事的道理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孔子教做人,曹操教做事!

孔子教做人

一、圣人的做人法则

1、诚信:言而必有信

2、孝道:百善孝为先

3、悔过:知错要悔改

4、志向:匹夫不可夺志

5、朋友:把握好交友的度

6、宽容:是一种境界

二、圣人的处世之道

1、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2、善变通,不唯我独尊

3、道不同,不相为谋

4、和为贵:善用和正能量来处理各种关系

5、执中致和:中庸的做人态度

三、圣人的言行之道

1、流言止于智者

2、尽量不说大话,说了就要做到

3、欲速则不达,不要贪图小利

4、行之以忠

5、正人先正己

四、快乐做人,快乐生活

1、像水一样多情,像山一样无忧

2、黄连为哨,苦中寻乐

3、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4、快乐在于自己的选择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五、修身养性,夯实做人的根基

1、非礼勿动,给人留下好印象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要做所在领域内的专家

六、德才兼备,才能赢得人心

1、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2、攻其恶,无攻人之恶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4、善于学习,等于选择了成功

5、活到老,学到老

七、宁静致远,立大志,低调做人

1、少说多做,低调做人

2、持之以恒,才能有所作为

3、要懂得灵活变通

八、懂得内省感恩,才能无往不胜

1、吾日三省吾身

2、谦虚是一种美德

3、小不忍则乱大谋

4、不患无位,患无所立

5、学会感恩

曹操教做事

一、能屈能伸,不逞一时之能

1、只为王不称帝,不在乎一时之名

2、能屈能伸,善于适应

3、掌握好进退妥协的尺度

4、低头,是一种智慧

二、胆大心细,敢想敢干才能成就事业

1、不循规蹈矩,才能有大成

2、善于表现自己,就是竞争力

3、敢想敢干,积极行动

4、做人就要有激情

三、苦练内功,方能厚积薄发

1、睥睨天下的气度与自信

2、路还要靠自己去走

3、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4、临危不乱,处变不惊

四、借力使力,让别人为自己做嫁衣

1、依靠团队支持,具备合作精神

2、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3、有容乃大,市井小人中有大才

4.跳出小圈子,结识圈外人

5.筑巢引凤,善待部

五、揣摩大势,精于算计

1、大处着眼,细处着手

2、高瞻远瞩,选好接班人

3、将欲取之,必先予之4、兵不厌诈,巧用手段

六、权谋之术,领导是门大学问

1、对影响事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决不手软

2、赏罚一定要分明

3、灵活多样的管理风格

4、用人也疑,疑人也用

七、成竹在胸,永不言败

1、与狼共舞,要先变成狼

2、做事彻底,不留后患

3、敢于拒绝,勇于说不

4、笑对逆境,永不言败

孔子教做人做事的道理

孔子教人做人的道理:

1、有敬畏之心: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意思: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有德之人,敬畏圣人的语言;小人不懂得天命而不加敬畏,对有德之人态度轻慢,对圣人的言语多有轻侮。

2、贫与富: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意思:子贡问:“贫困而不对人阿谀奉承,富贵而不骄傲自大,何如?”孔子说:“不错,但不如贫困而乐道,富贵而好礼的人。”

3、取长补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4、坚韧: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意思: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5、知错能改: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意思:孔子说:“算了吧!我从未见过看到自己有错误便能自我责备的人。”

谈"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

●做事先做人,这是处事原则;立业先立德,这是做人原则。做事不做人,永远做不成事;做人不立德,永远做不成人!●做人处事六原则:一要守本分。二要守规矩。三要守时限。四要守承诺。五要重方法。六要重效果!●做事宁可慢些,不要太急而错误;做人宁可笨些,不要太巧而败事。做事可失败,做人不能失败;过去可失败,未来不能失败!●做人的属下要如土,能谦卑低下;做人的主管要如海,能不拣粗细。与朋友相交要如林,善含藏万象;与大众相处要如水,能屈伸自如。●做人要讲是非,但不要太计较利害;做事要讲利害,但不要太害怕是非。对人,要往好处想,往长处看;对事,要往远处想,往大处看。●做人:一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二要谦和为美,多让少争。三要与人为善,切忌骄横。四要仗义疏财,扶危济贫。五要诚信待人,远离是非。●做人要内外一如,处事要知行合一;说话要言行一致,行为要表里如一;做人要前后一致,做事要老少无欺。●比赛,有胜有负;地位,有上有下;际遇,有好有坏;人生,有得有失。做人要尽力而为,处事要随遇而安!●做人切记三不要: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二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三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别人!●大事不糊涂,小事不渗漏,得拿起时则拿起,得放下时且放下。做人要懂得拿得起是一种胆略,放得下则是一种智慧!●做人贵在清白,做事贵在认真,做学问贵在好高骛远。做人要有志、有识、有恒、有自信。做事要不图虚名,多干实事!●做人牢记三点:一、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二、接受表扬要低下头来,接受批评要抬起头来;三、不要把善良看成愚蠢,不要把谦虚看成懦弱!●人生中要牢牢把握三条线:一是生命线(政策策略);二是警戒线(党纪党规);三是高压线(法律法规)!●做事,要做好事,好好做事,做有益之事;做人,要做好人,好好做人,做优秀之人。做事,工作上求勤奋,结果上求卓越;做人,信仰上求高尚,行为上求自律。●做明理的智能人,做欢喜的快乐人,做奉献的爱心人,做有力的忍耐人,做融和的大度人,做共生的地球人!●做人三要:一要恩怨分明、敢作敢为、敢拼敢搏。二要视野开阔,心胸豁达、心态平和。三要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信心、给人方便!●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亲友要慷慨,对大众要礼貌。要用体谅的心对待亲情;要用结缘的心对待友情!●做人骄气不可长,傲骨不可无,贪欲不可有,爱心不可少。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庄严自己!●坐姿如钟,必须稳重;站立如松,必须正直;容貌如镜,必须明净;行止如法,必和礼仪;视听如教,必能受益;思想如流,必然清澄。●做事要专,做人要宽。做事可以兼职,做人只能专职。清白做人,用心做事,不求完美人,只求完美事!●与其做一个有价钱的人,不如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与其做一个忙碌的人,不如做一个有效率的人。人不能只生活在过去,更要快乐地生活在未来。●做人应自强自立,不因他人言行而动摇初衷;做人应自主自尊,不因遇到困难而灰心丧气。面对挫折要有自信,面对失败要有傲骨!●做人在学习领域要精益求精;在工商社会要交流纵横;在人际空间要谈笑经营;在孤独寂寞要心灵平静!●不妄动,动必有道;不滥言,言必有理;不苟求,求必有义;不虚行,行必有正。做人要:知理、知事、知人、知情!●做人十忌:忌虚荣、忌懒惰、忌骄慢、忌暴戾、忌贪吝、忌私心、忌无信、忌邪执、忌不忠、忌说谎。●诚实者胜,勤劳者胜,谦虚者胜,仁义者胜,大公者胜,笃实者胜,忠忱者胜,信用者胜,圆融者胜。●有先见之明,是一种智慧。有自知之明,是一种成熟。有知人之明,是一种素养!●做人须知理、知趣、知足。知理,是懂得做人道理,把握做人的本分;知趣,是处事把握分寸,能张弛有度;知足,即不为物欲俘虏,满足以无为有!人们常说,“先做人后做事”。可见,做人是多么重要。什么是做人?说到底,就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坚守的道德。以诚立德。就是为人诚实、守信、正直、坦荡,这也是立身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古人讲,“不信不立,不诚不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以才辅德。有句话说得好:“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辅。”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没有才能、学识支撑的首先会显得软弱无力。以小积德。一个人应当把做大事、立大德作为奋斗的终极目标,但不应以此为借口对小事小节弃之不管不问,否则会因小失大,没有做好小事的勤奋耐心,没有做小事的点滴积累,做大事就会成为空谈。先做人后做事有句话很流行:先做人,后做事。企业家、商人、政要、老百姓面临不同的境况,都喜欢引用这句话。反映了社会各个层面对于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好人的实践与思考,以及对善良的追求。其实,做人与做事是分不开的。做人是在做事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做事的目的是要让人做得更有价值。两者互为条件,互为前提。这句话的重点是“做人”,其载体是“做事”。如果去掉载体,人只能行尸走肉,与植物人何异?如果不要做人的基本原则,恐怕也做不出什么好事。通常情况下,有两种人非常值得同情。一是被人说成“是个好人,但没什么能力”;二是“有能力,但为人太差劲”。前者,做事有心、待人诚恳,但限于知识不够、领悟力不强、执行力太弱,办事没有效率,成功率也不高,往往误事;后者,精明强干,做事有执行力,也不乏魄力,但太主观,不怎么顾及别人的感受,有时还携带私心侵害了别人的利益,做了事树了敌。前者,别人接受了做事的诚意,但事情的结果又否定了为人,可怜;后者,则上升到社会处世原则上,直接否定为人,不领办事的情。吃力不讨好,更可怜。两种人都很失败,关键是没有处理好做人与做事的关系。令人苦恼的是,这点道理大家都知道,可就是处理起来不太圆满。这种苦恼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是今人的苦恼,也是古人的思考。两千多年前,孔子在冬雪万里、风舞长空的中原大地流浪时,与学生们讨论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孔子提出了为人做事的三个标准: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第一等的“立德”,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树立了道德教化的榜样;次一等的“立功”,是成就了事业,为大众谋取了福利;再次一等的“立言”,是探索建立了做事的规范。在这人生“三立”中,孔子在做人、做事的考察过程中加进了一个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第三方----与你做人、做事有关系的别的人。看你是否给他道德的感召、给他带来了利益、给他了行为规范的指引和警示。从而指示出了做人、做事的一个重要原则,“利他”原则。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孔子又提出了“恭、宽、信、敏、惠”五字为人要领。对人恭敬就不会受到别人的不恭敬,对人宽容就会受到别人的拥戴,对人讲信誉就会受到别人的信任,积极为人办事就会在别人的帮助下取得成绩,能够真心给好处别人就可以调动其人力资源共同成就事业。又一个原则被补充进来,“无私”原则。我们的苦恼源于对历史的淡漠。在“先做人,后做事”的要求中,应该是有原则作灵魂的,孔子已经在那场风雪中对他的学生们讲了。如果,我们所有的人,从现在起都乐于接受那一个来自两千年前的遥远指引,在处理做人、做事两者关系的过程中,加进“无私”和“利他”原则,在做人时“无私”,在做事时“利他”,人和事融会一体,能干的好人就一定会越来越多。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纪梵希赫本最经典的一段话(电影《霸王别姬》里小豆子说的一段词:小尼姑年芳二八,正青春被师父削去了头发。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