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龟息(龟息法的练习方法)

发布时间:2024-02-04 23:21:16 admin 阅读:59

导读一、吧里有知道龟息功怎么练的吗?【气功吧】 1、俯息蛰藏姿势、俯卧。 2、面枕床或地毯,两臂上抬屈肘,俯掌分置两耳旁。 3、两臂放松,两腿自然伸直,两脚间距与肩同宽或略宽...
一、吧里有知道龟息功怎么练的吗?【气功吧】

1、俯息蛰藏姿势、俯卧。

2、面枕床或地毯,两臂上抬屈肘,俯掌分置两耳旁。

3、两臂放松,两腿自然伸直,两脚间距与肩同宽或略宽。

4、全身极度放松。

5、呼吸及意念、心静意定,口微闭,以舌在上下牙龈外徐徐搅动,待津液满口后,先缓缓吸一口气,随津液下降至丹田。

6、再缓缓深长呼气,将气吐尽,全身也随呼气而极度放松。

7、此时,宁神静听息之出。

8、即听息。

9、一念带万念,渐渐入静,呼吸自然,渐入匀静深长细缓。

10、此时,进人专心听息,则自然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融且和,泯泯澄澈,渐达闻似不闻,恍恍惚惚,不知不觉自然进入龟之蛰藏伏气状态。

11、此式对高血压、失眠及某些生殖系统疾病效果显著。

12、侧俯卧息(右侧)枕高约3~4寸(12~18厘米),头微前俯于枕上,躯干微向后曲,呈含胸拔背、气沉丹田之势。

13、右腿弯曲在下,左腿蜷曲,膝部触床,左脚背钩贴于右腿委中或承山穴上。

14、左脚亦可不钩贴,任置右腿前,以自我舒适为度,右肘屈曲,肘弯成钝角,掌心向上置于耳前枕上,左臂自然置于身侧,掌心朝下,置于髋部。

15、此式与一般侧卧式不同。

16、它的特点是骨盆微向前扭转,头微俯以通任,而呈龟形团聚状,呼吸同“俯息蛰藏”。

17、对男女生殖系统疾病效佳,尤其对防治盆腔瘀血效果显著。

18、神龟出水俯卧,面枕床或地毯上,两腿自然伸直,间距与肩同宽或略宽。

19、两手轻按于两肩旁,缓缓以鼻吸气。

20、吸气时,上身向后舒展,引颈前伸,徐徐抬头,上体也逐渐随之抬起,但必须以腰背发力。

21、待不能支撑时,始用臂力支撑,双目极力向上远眺。

22、头微低,肩项松弛,缓缓呼气的同时,吞津或咽气一口,再轻轻吸入一口气。

23、这口气,似随津液下沉于丹田,再缓缓深长呼气。

24、将气吐尽的同时,恢复俯卧姿势,全身松弛。

25、在保持自然舒坦状态下,轻松自然呼吸3~5次。

26、 如此重复“出水”3~7次后,亦可接着练“俯息蛰藏”,或“侧俯卧息”。

27、此式可防治腰背疼痛及便秘,并能调腹腔诸脏气之功能。

28、俯仰“吃”气端坐床边或椅子上。

29、坐时,臀部要轻着座位,两脚分开,间距约自己的三只脚长。

30、两掌重叠或分别抚于小腹处,亦可分按于两腹股沟处。

31、全身放松,双目自然睁开向前平视,亦可轻闭或垂帘,口腔也要放松,上下牙齿呈微小的咬合间隙,舌尖轻抵上下齿之间,或轻抵上齿龈处。

32、这样,就可以使咀嚼肌与舌肌放松,促使津液分泌。

33、同时,口腔放松,颈部也会跟着放松。

34、随之,胸腹与腰背自上而下的放松。

35、然后,自然缓慢的呼吸三至五次或数分钟,直至半小时。

36、这时,消除杂念,人静,犹如龟鳌在海洋中憩息。

37、在最后一次呼吸将尽时,上体前俯,头部低于两膝,将肺中的余气呼尽。

38、头像小勺舀水似地引颈前伸的同时,缓缓地自然吸气,上体也随之徐徐抬起。

39、恢复端坐姿势时,恰好气也吸满。

40、端坐不动,将嘴唇撅起,使鼻孔变窄,按前述方法,缓慢深长呼气,反复俯伸9次,循序渐进,渐次增至36次。

41、每次做完后,散步片刻,再做一次。

42、如在室外练习,也可蹲成马步式。

43、其它做法与坐式相同。

45、慢呼吸永保青春、促进健康、延缓衰老。

46、气长命长的健康之道,龟一次呼吸45秒一般寿命500年,人一次呼吸5秒一般80年,猫狗一次呼吸3秒一般寿命10年。

47、慢呼吸即我今天教你做的龟息。

48、在一呼一吸间强化免疫系统,一鼻子慢慢地吸气,慢慢的吐气,开始由5秒、6秒、。

52、到40秒一次。

53、要强调一个呼吸越长越好,再就是可以选择呼长吸短,呼短吸长,呼吸等长。

55、你不是很清楚了吗?如果你把你发的东西认真透彻的领悟,那你就可以去教其他人了,还用得着别人教吗……。

56、洗目法、取一净盆,放入温水把头沉入水中缓睁双目,起初双目有微痛感,而后便会好转。

57、此法对闪光,沙眼有明显疗效。

59、洗髓经①「宇宙有至理,难以耳目契。

60、凡可参悟者,即属于元气。

61、」②「气无理不运,理无气莫着。

62、交并为一致,分之莫可离。

63、」③「流行无间滞,万物依为命。

64、穿金与透石,水火可与并。

65、并行不相害。

66、理与气即是。

67、」④「生处伏杀机,杀中有生意。

68、」⑤「理以气为用,气以理为体。

69、即体以显用,就用以求体。

70、」⑥「非体亦非用,体用两不立。

71、非理亦非气,一言透天机。

72、」⑦「百尺竿头步,原始更无始。

73、悟得其中意,方可言洗髓。

74、」⑧「元气久氤氲,化作水火土,水发昆仑巅,四达坑阱注。

75、」⑨「静坐生暖气,水中有火具,湿热乃蒸腾,为雨又为露。

76、生人又生物,利益满人世。

77、」①⓪「水久澄为土,火乃气之燠。

78、人身小天地,万物莫能比。

79、」①①「具此幻化质,总是气之余。

80、本来非我有,解散还太虚。

81、」①②「生亦未曾生,死亦未曾死。

82、形骸何时留?」①③「垂老后天地。

83、假借以合真,超脱离凡类。

84、参透《洗髓经》,长生无尽期。

85、无假不显真,真假浑无际。

86、应作如是观,真与假不二。

87、四大假合形,谁能分别此。

88、」。

89、达摩易筋经如是我闻时,佛告须菩提。

90、易筋功已竟,方可事于此。

91、  此名静夜钟,不碍人间事。

92、白日任匆匆,务忙衣与食。

93、  三餐食既竟,放风水火讫。

94、抵暮见明星,燃灯照暗室。

95、  晚夕功课毕,将息临卧具。

96、大众咸鼾睡,忘却生与死。

97、  明者独惊醒,黑夜暗修为。

98、抚体叹今夕,过去少一日。

99、  无常来迅速,身同少水鱼。

100、显然如何救,福慧何日足?    四恩未能报,四缘未能离,四智未现前,三生未皈一。

101、  默视法界中,四生三有备,六根六尘连,五蕴并三途,    天人阿修罗。

102、六道各异趋,二谛未能融,六度未能具。

103、  见见非是见,无明未能息。

104、道眼未精明,眉毛未落地。

105、  如何知见离,得了涅盘意?若能见非见,见所不能及。

106、  蜗角大千界,焦眼纳须弥。

107、昏昏醉梦间,光阴两俱失。

108、  流浪于生死,苦海无边际。

109、如来大慈悲,演此为《洗髓》。

110、  须侯《易筋》后,每于夜静时,两目内含光,鼻中运息微,    腹中宽空虚,正宜纳清熙。

111、朔望及两弦,二分并二至,    子午守静功,卯酉干沐浴。

112、一切惟心造,炼神竟虚静。

113、  常惺惺不昧,莫被睡魔拘。

114、夜夜常如此,日日须行持。

115、  惟虚能容纳,饱食非所宜。

116、谦和保护身,恶疠宜紧避。

117、  假惜可修真,四大须保固。

118、柔弱可持身,暴戾灾害逼。

119、  渡河须用筏,到岸方弃诸。

120、造化生成理,从微而至著。

121、  一言透天机,渐进细寻思。

122、久久自圆满,未可一蹴企。

123、  成功有定限,三年九载余。

124、从容在一纪,决不逾此期。

125、心空身自化,随意任所之。

126、一切无挂碍,圆通观自在。

127、隐显度众生,弹指超无始。

128、待报四重恩,永减三途苫。

129、  后人得此经,奉持为宗旨。

130、择人相授。

二、关于龟息 入定 快速进入无意识状态的问题【冥想吧】

1、我龟息出现的情况在快入睡的时候,因为一直在练习真气运行方面的锻炼,所以下意识的会把呼吸变慢,这里的下意识是有意为之的情况,而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会在快入睡的时候出现呼吸停止的情况,这里是无意识出现的情况,本人没用去控制,意识都模糊了,之所以发现了这种现象是因为自己在意识模糊的时候醒来了。

2、发现龟息现象大概就这么个过程在龟息状态下醒来(几乎没有呼吸的情况)的时候完全没有感觉不适情况,不知道这么个过程能不能抓住龟息状态的进入方法呢我们只能控制有意识下的身体,所以能不能在有意识的状态下进入龟息的状态呢我觉得如果掌控了这个方法可以快速入定最终解决自己快速进入一种入定状态,入定状态随意控制,没有太多门槛心猿意马的情况下在这种方法下也能快速进入状态。

三、改善白领失眠的方法

1、现在许多白领由于工作压力等原因无法获得很好的睡眠,那么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能帮助白领改善失眠呢?下面给大家介绍轻松改善白领失眠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2、改善白领失眠的方法  轰轰烈烈来一发  英国一项由睡眠管理专家和两性关系咨询师共同完成的研究发现,人在白天压力越大,晚上越容易失眠,而解除疲惫、预防失眠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来一场激情爱爱。

3、作为一种减压方式,激情能带给人肌肤相亲的温暖,激情之后相拥而眠的放松与安宁,这些都是其他方式不能取代的。

4、浓情蜜意吻一下  德国研究发现,接吻是个好运动、接吻时嘴唇做剧烈运动(比如湿吻)、精神集中(闭眼啊)、心跳加速(经常还伴有面红耳赤),还能够阻止压力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形成,有利于缓解高血压、高胆固醇、肌肉萎缩以及失眠症状。

5、练习龟息眠  “龟息眠”是指睡觉时上身略微含胸右腿微弯在下,左腿蜷曲在上,膝盖搭在床上左脚放到右腿前,高度以舒适为度右肘屈成钝角,掌心向上置于胸前,左臂自然置于身侧,掌心朝下。

6、这种睡眠方法对于有高血压、失眠以及男女生殖系统疾病的患者效果较好。

7、坚持做运动  西北大学一项睡眠研究发现,运动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但这并非立竿见影。

8、失眠症患者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坚持锻炼来改善睡眠,这通常需要2~4个月才能有明显的效果。

9、根据美国疾控中心推荐,运动时间最好能达到每天20分钟以上,或是一周累计运动时间达到两个半小时。

10、适时做按摩  除了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外,平时做些按摩可以缩短入睡时间。

11、可通过以下按摩步骤,促进身体分泌助眠物质、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额头画圈按摩30秒钟用双手食指指尖在眉尾画圈按摩30秒钟用拇指指肚从内到外轻刮眼窝上下边缘最后,将双手手掌搓热,覆在眼睛上45秒钟左右。

四、龟息法的正确图解(但须配合服气、药食才算正确)

1、现代人多食肥甘厚腻,所以越来越热衷于辟谷养生法。

2、辟谷怎么操作?有没有窍门?有成功案例吗?来看看大家关心的辟谷问题。

3、「辟谷」,又称却谷、去谷、绝谷、绝粒、休粮等,源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配合服气与药饵的一种养生方式。

4、它源于先秦,最早的记载在《庄子·逍遥游》里、「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5、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6、」作为一种以延年益寿为目标的养生方法,辟谷在很多古书典籍里有记载。

7、集秦汉前礼仪的论著《大戴礼记》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8、」可以看作辟谷术最早的理论阐发。

9、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两件古代修炼的文物、一是导引图,是绘有各种导引姿势的彩色帛画。

10、二就是《却谷食气篇》,记载了辟谷食气的具体方法,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辟谷养生法专著。

11、吃饭天经地义,为什么还要辟谷?可能不少人会有疑问,人是吃五谷长大,为什么要辟谷?道家认为,正因为人食五谷杂粮,消化后的食物残渣就会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

12、因为道家要成仙的整个思路,就是化人体的阴浊为阳清。

13、也就是说,体内的气越清新越好,清气的比重越多越好,这样,一些道士就模仿《庄子·逍遥游》所描写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仙人行径,企求达到不死的目的。

14、道教创立后,承袭这种方式,修习辟谷的人不算小众。

15、《汉武帝外传》《后汉书·方术传》《云笈七签》《南史·隐逸传》等不少史书或著述,都记载着时间或长或短的辟谷的成功实例。

16、有的事例甚至是有他人观察的,比如曹操的儿子曹植的《辩道论》就记载了郗(xī,姓)俭善于辟谷的事,说曾「躬与之寝处」以试之。

17、也就是说,是自己与他日夕相处的观察,结果是、「绝谷百日,行步起居自若也。

18、」曹操用人,也招来过不少方士,其中的左慈、甘始、封君达等就是行辟谷术的人。

19、东晋的葛洪虽然不认为辟谷可以成仙,但并不怀疑辟谷术有一定的健身、延年效果。

20、他在《抱朴子·内篇》中说、「余数见断谷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轻色好。

21、」并举出有监控的具体例子以证明。

22、但是,辟谷真的人人都可练?或者人人都适合吗?还应该注意到,在古代,它主要流行在道家,而道家的人,即便辟谷,多半也是有配合其他修炼法的。

23、配合什么呢?传统的辟谷,分为服气辟谷和服药饵辟谷两种主要类型。

24、辟谷之前,先要服气第一种,是服气辟谷。

25、这主要是通过减少饮食,甚至一定时间内停止饮食,同时配合吐纳,吸清呼浊,吸收天地精气。

26、《洗髓经》有「食少而服气,乃得享天年」的说法。

27、《史记·留侯传》说、「张良性多疾,即导引不食谷。

28、」说的是以导引辟谷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

29、这类修炼有两个要求、首先是要坚持食气,也就是要呼吸精气。

30、《却谷食气篇》说、「却谷者食石韦。

31、首重、足轻、体轸(zhěn),则昫(呴,xù,意为慢慢呼气)炊(吹)之,视利止。

32、」意思就是,初行辟谷时往往产生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饥饿现象,必须用「吹呴」食气法加以克服。

33、但这呼吸精气是要有具体方法的,不是说我只练个深呼吸就可以了。

34、实践者主要是采用绵长、柔细的呼吸方法,而这一方法的思路或许是来源于龟息。

35、道家认为,乌龟基本不吃东西又长寿,是因为它「食气」。

36、而具体的食气方法也有很多种,比如尹真人服元气法,太无先生服气法、太清王老口传服气法、幻真先生服内元气法等。

37、方法虽然有异,但要义仍是柔缓、细长的呼吸吐纳。

38、其次,是不是配合了呼吸吐纳,就可以辟谷了呢?这里还有一个食气的水平问题。

39、古代养生家有这么一说、「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

40、」所以,在辟谷之前首先练习「服气」,而且服气要服到气满。

41、所谓「气满」,就是自己通过「服气」自然而然去到不想吃的程度,在这个前提下辟谷。

42、由于体内的气是充满的,人不因为辟谷而虚损。

43、又因为不进食五谷了,所以他体内的气是清新的。

44、气的质地好了,能使人精力旺盛、益寿延年。

45、这就是食气辟谷的逻辑链。

46、但我们现在所见的各种辟谷方法,有没有配合呼吸精气呢?如果有,有没有达到道家相应的那个要求呢?道家讲究的所有东西都是「道法自然」,自然而然达到那个水准,就自然不吃了。

47、如果达到了道家所说的「气满不思食」,这种状态下的辟谷,对人体有没有好处?有多大的好处?它的内在代谢是怎么样的?足以支持健康人体所需吗?除了身体自我感觉之外,如果能做些更严谨的证实,应该会更有说服力。

48、配合特定的药食来辟谷第二种方式,是药饵辟谷。

49、这种方式是在不吃五谷主食的同时,通过摄入其他辅食,对身体机能进行调节。

50、所服的药物或辅食,各家各流派不尽相同,常用的杂食是红枣、栗子、胡桃肉、芝麻、黑大豆、蜂蜜等。

51、至于药物就更多了,有黄精、枸杞子、地黄、天冬、麦冬、茯苓、白术、杏仁、松子、柏子、苡仁、山药、白芍、菖蒲、石韦等。

52、我们不难发现、这里滋阴药不少,滋阴药除了有补阴补精的功效之外,其实是比较滋腻的。

53、滋腻,糊住了胃口,也可以出现不太想吃东西的感觉。

54、《太平圣惠方》中有「神仙辟谷驻颜秘妙方」,由茯苓、栗子、芝麻、大枣组成,熬成膏服用,要求每日2次,每次50克。

55、《宋史·隐逸列传》记载,陈抟曾隐居武当山,「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

56、」陈抟已经是传说中接近神仙的一类人物,但他的辟谷也不是完全断食。

57、还有一些辟谷人士只是提倡少食,在辟谷过程中仍进少量主食,这与节食只是程度之差。

58、这类辟谷方式,其实质都是限制热量摄入。

59、希望通过修习中所服下的「药物」,来作部分补充或替代,或者是影响体内的代谢,以求产生出新的代谢方式。

60、辟谷对人体是否有好处呢?对这个问题,很难用完全的肯定或否定方式一概而论。

61、因为至少牵涉到「如何辟谷」「谁在辟谷」这些问题。

62、比如说,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各种辟谷方法,时间上有长有短。

63、有吃少量东西或有中药配合的。

64、又有不怎么吃东西,但可以喝水或是规定饮料的。

65、有的配合呼吸方式,有的没有。

66、有的有一定的医学监控,有的完全没有。

67、关键是,参加辟谷的人的体质与基础病,也不一样。

68、所以,这个真的要因辟谷方式和具体的人来讨论了。

69、当然,我们经常会看见一些参加辟谷班的人在谈心得体会,大多数都是谈有所得,而很少有人会说有所失。

70、我们不一定要怀疑那些谈有所得的人。

71、但如果客观地看,我们该关心的应该是得到好处的人的概率是多少,而不是个例。

72、这个好处,既要有自身感受,最好也有一些人体的健康数据。

73、国人有个习惯,用了各种养生方法,只要得到好处,都会奔走相告,形成客观上的广告效应。

74、而没得到好处,或是产生副作用的人,一般是不会在公开场合说出来。

75、这是国人的人情世故。

76、所以,我们得到的正反两方的资讯其实是不均等的。

77、因此,对于辟谷这种方式,总的结论不太好下。

78、还是之前的那句话,看具体方式,看人的体质与有什么基础病。

79、比如,对于血三脂过高、痛风、糖尿病、肥胖等,这类人如果没有辟谷的禁忌症,那么在有监控的情况下,做一些接近节食的轻辟谷,按道理是有些好处的。

80、什么是轻辟谷?就是应自己的体质与疾病,恰当地吃。

81、比如,与现在相比,每餐减点量,或者尝试某一天,减去一餐,或者是一周之内停食半天或一天,又或者一个月之内,有计划地停那么三两天等。

82、但前提是没有低血糖、消化性溃疡这一类不能耐受饥饿的疾病,最好还是在一定的医学监控下进行。

83、就算是糖尿病,一般来说,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节食。

84、但并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合用节食甚至辟谷疗法的。

85、某些糖尿病类型容易在饥饿的条件下诱发饥饿性酮症,甚至酮症酸中毒。

86、想尝试辟谷,要注意哪些除了上面讲的内容,如果选择辟谷养生,还要注意什么呢?降低能量代谢。

87、最好是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服气、静坐冥想配合,辟谷期间,降低能量代谢。

88、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自己有个适应的过程。

89、要根据不同人的实际情况制定辟谷养生方案,切不可一概而定。

90、时间长短要量力、量身体感觉、量检测指标而行,特殊情况下要随机而变。

91、能配合吃点水果、药饵、饮料之类,安全感会高些辟谷养生期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这得有专业的人来指导、分析、判断。

92、辟谷者心情要保持乐观、豁达,心平气和,整个辟谷养生期间都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93、恢复饮食后不要马上进补,要有几天的恢复期,然后才可正常饮食。

94、辟谷养生期间不要做过于剧烈的运动。

95、至于有些人想延长辟谷时间,也得循序渐进,或者是配合服气与药饵的方式。

96、同时,兼顾自身感受,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或者在正规的医学监控下进行。

97、因辟谷而把身体搞糟或者出事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98、在现代大多数人吃得越来越多、饮食无节制的生活习惯下,辟谷养生该是有意义的养生方法之一。

99、它除了减少一定量的食物摄入,清除体内一些代谢物,净化体内环境,其实也有在训练营里身心放松的效应在。

100、心灵得到澄清,性情得以陶治和悦,按照道家的说法就是「浊气去而清气生」。

101、关键点是适应人群,以及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适量、合理地去进行。

102、——END——⊙投稿信箱、ynzywx@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运营编号、GYZX0002。

五、女性失眠多梦的改善方式有哪些

1、按摩用手摩擦肩,使手肘、手腕、髋部、膝、脚踝等各处关节生热。这些部位附近有许多重要穴位,多摩擦带动气血循环。尤其靠近手腕的“神门穴”(仰掌、握拳,手掌缘靠近小指侧,腕横纹上的凹陷即是穴位),及“内关穴”(仰掌,手腕第一横纹正中点直上2寸,大约三横指的距离)与睡眠相关,平时多按压,有催眠效果。。

2、少喝饮料吃得清淡、避开咖啡因。盐分和咖啡因可能加重热潮红的症状,因此更年期女性要吃清淡一些,同时少喝咖啡、茶、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特别是过了中午之后,不宜再喝,免得咖啡因干扰睡眠。。

3、睡前听柔美的音乐一整天在户外进行活动,晚上的时候皮肤就会变得比较的疲惫。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可以听一些轻柔的的音乐,这样能够令自己沉浸在音乐所营造出来的意境之中,这样精神还有皮肤都得到了很好的抚慰,皮肤对于保养品的吸收能力也会达到有效的提高。在早上,皮肤经过一整夜的休息直走刚刚苏醒,这个时候听一些优美的音乐,然后配合一些保养的动作,能够有效的激活皮肤,同时也能够令我们的头脑更加的清醒。。

4、睡前喝一杯热牛奶女人失眠的治疗方法,睡觉之前喝一杯热牛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牛奶中含有的钙质还有色氨酸能够有效的令我们的肌肉获得放松,并且这两种物质能够和我们的中枢神经末梢进行结合,令我们的全身感觉到更加的舒适,非常的有利于进入睡眠状态,同时还能够帮助身体缓解疲劳。睡觉之前喝一杯热牛奶,这对于一些体虚的患者导致出现的神经衰落的情况非常的有好处。。

5、选择合适的卧具如果女人睡觉时用的卧具不合适,会给女人带来一些不舒服的感觉,影响了女人的睡眠质量,因此,女人必须选择一款合适的卧具。床的软硬度要适中,这样才能尽量地避免不适。应该选择用适合女人睡觉的枕头,比如是用荞麦片做成的枕头,透气性会比较好,比较适合女人睡觉,从而可以提高女人的睡眠质量。。

6、做些感兴趣的放松活动失眠时,如果躺在床上,大脑却很清醒,时间长了大脑和身体就会逐渐适应这种环境,让人越来越难以产生困意。美国梅奥诊所睡眠医疗中心主任奥尔森建议,如果上床后15~20分钟仍无法入睡,就必须起床,做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听听舒缓的音乐、看看书,等到睡意袭来再回到床上。。

7、浓情蜜意吻一下德国研究发现,接吻是个好运动:接吻时嘴唇做剧烈运动(比如湿吻)、精神集中(闭眼啊)、心跳加速(经常还伴有面红耳赤),还能够阻止压力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形成,有利于缓解高血压、高胆固醇、肌肉萎缩以及失眠症状。。

8、轰轰烈烈来一发英国一项由睡眠管理专家和两性关系咨询师共同完成的研究发现,人在白天压力越大,晚上越容易失眠,而解除疲惫、预防失眠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来一场激情爱爱。作为一种减压方式,性爱能带给人肌肤相亲的温暖,激情之后相拥而眠的放松与安宁,这些都是其他方式不能取代的。。

9、练习龟息眠“龟息眠”是指睡觉时上身略微含胸;右腿微弯在下,左腿蜷曲在上,膝盖搭在床上;左脚放到右腿前,高度以舒适为度;右肘屈成钝角,掌心向上置于胸前,左臂自然置于身侧,掌心朝下。这种睡眠方法对于有高血压、失眠以及男女生殖系统疾病的患者效果较好。。

10、坚持做运动广告西北大学一项睡眠研究发现,运动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但这并非立竿见影。失眠症患者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坚持锻炼来改善睡眠,这通常需要2~4个月才能有明显的效果。根据美国疾控中心推荐,运动时间最好能达到每天20分钟以上,或是一周累计运动时间达到两个半小时。。

六、胎息是什么_胎息吧

1、胎息。

2、语见《抱朴子·释滞》、"得胎息者,能不以口鼻嘘吸,如在胞胎之中。

3、"就是说不用口和鼻子呼吸,如在孕胎之中,即是胎息。

4、口鼻只是呼吸之门户,丹田为气之本源,圣人下手之处,收藏真一所居,故曰胎息。

5、"实际上是说通过意念诱导的一种高度柔和的腹式呼吸方法。

6、《云笈七签》曰、"人能依婴儿在母腹中,自服内气,握固守是名胎息。

7、"。

8、胎息,是一种心性与命所达到无念无为之表现。

9、胎、根源,始也泰定,不动不摇,不忧不惧,不思不想,如婴孩之处母腹。

10、息、安住,止也神气归根而止念,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

11、心性住而不动,为之胎息也。

12、真正的胎息,是心住息而返归本源意喻为胎,是心不动念,无来无去,心定神凝之境。

13、心不动则气微、动而无感知,故继之以不出不入,自然常住,非气停出入,心息尽定。

14、迷者不识正理,心田未静,心妄动何达胎息境界。

15、不识先后者,幻化无边虚境,空持假象,差之千万里。

16、经文隐喻,照本宣科则入迷盲。

17、凡种生物,莫离气生,命不离于气之中,凡生物之所以有运动者,莫非神气之灵觉知觉也神住则气失觉知也。

18、胎者元其神,息者住其心,自心性也。

19、修行者达到境界,能住息而不生心念,止念。

20、了断想入非非,坐忘入得胎息。

21、古人云、"大道教人先止念念头不住,亦徒然。

22、"念在于息,念头即住,自得神气归根矣。

23、返还本源,摒弃后天欲念,达到无欲、无念,忘记呼吸,但不是不呼吸了。

24、庄子曰、"至人之息以踵,凡人之息以喉"。

25、踵者,根也。

26、迷雾者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加理解。

27、有人认为,至人之息以踵,就以为是用脚后跟呼吸,强加意念去想脚后跟的呼吸方法有的意念肚脐呼吸、皮肤呼吸,错误的认为胎息境界是不用口鼻呼吸。

28、想方设法断了自然口鼻呼吸,于是开始强行训练闭气法,喜求达到最高境界,妄想达到胎息,憋的脸红眼鼓、眼冒金星、头眩晕、心发嗔、杂心贪圣急求闭气,盲而行之,自害而不知。

29、因此,希望迷雾修炼胎息者能够醒悟。

31、胎息即闭息。

32、相传道家的胎息功源于仿生龟息气功,到汉代才演变为胎息。

33、《后汉书。

34、王真传》、"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

35、李贤注曰、"习闭气而吞之,名曰胎息,习嗽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

36、"胎息属道家密宗,是种极缓慢而深沉的呼吸,故也称潜呼吸。

37、由于此功技术性很强,非有师父传授才能修炼。

38、据说胎息功练成后"谓之大定",可达到食气和辟谷的神奇境界。

39、许多人把胎息与龟息认为是两种不同的呼吸,其实龟息功是武当道家修炼内功的一种修为功法,又名"玄武定"、"龟息真定功",由潜心、潜息、真定、出定四部分组成。

40、《庄子》里有一篇文章记载,境界高的人呼吸与一般境界的人呼吸截然不同,一般境界的人呼吸入喉即吐纳,根本没有接受到气的根本精华,中等境界的人吸收到的气是吸收到胸前,但仍然不可控制情绪,气不能入丹田,仍旧有很大的精华没有吸收,最高境界的人呼吸是从鼻子呼吸气纳入到后脚根,使气之精华为我所用,将人体的健康状态提升到最佳境界。

42、为何会有这种奇怪的东东出现呢?据史书记载说,早在古代的中国时期,医学随着历史的进程和推动而发展到一个顶峰时期的时候,出现一种比医学更为高等的潜伏在水下的新学问,比玄学更不为人知,更不易理解。

43、以至于现代人们对医学认为中医就是中医了,事实上中医有五花八门的家派,都有所区别的,各族之中的医术又称谓不同,比如藏医是藏族人的医术,蒙医是蒙古人的医术,那么中医是代表什么呢?在两百年前由于鸦片战争使西方的医学科技和文化经济等纷纷与中国的相竞争,中国的最巨潜力的养生学问"道医"在这个时候就更为罕见和稀缺了,而中医就被人们称之谓"中医"正因为是这个时期的人们为了把中国的医学与西方的区分开相对比,于是才出现一个代表性的医学词语"中医",可是"道医"为何在最近两百年里沉寂了?现代又被全世界有所观注呢?因为在90年代,上海电视台曾经请一个道士用"胎息"的方法当众表现和解说,全世界最高深最神秘的养生学问,即"道医"。

44、竟然让全世界震惊了,后来香港凤凰台也请这个道士去解说人如何能够长寿,如何能够用腹、肛呼吸等,当时在水下被上千人监督,竟然水下呼吸达两小时,无独有偶的事,在世界养生学里,印度的腧珈里也有一招好似中国的道医中的"胎息",只是用肛门呼吸罢了,把人的头裁到沙里或埋在水里,也正是这个原因,解释开了全世界所不为人知的奥秘,为什么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针灸穴位比全世界早5000年,因为"道医"里说气通百脉,经脉自通。

45、意思是说"当人的肺呼吸时候,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集于肺。

46、肺为十二经脉运行之始终,气血运行于经脉,流经肺脏,然后通过肺的宣降(宣布发散)作用,输送到全身各部,直至体表皮毛。

47、不象现代近十年,英国用解剖学发现人体内有经脉,德国用声脉器发现人体内有经脉,日本是直接接受中国南宋时期的医学思想的,也承认经脉,美国是用红外线发现的经脉,尤此可见,中国的文化宝库相当之多,是多么的伟大,还等待着我们下一代人去努力挖掘啊。

49、《道藏》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

50、气入神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

51、知神气可以常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

52、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

53、若欲长生,神气相住,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胎息经胎从伏气中结脐下三寸为气海,亦为下丹田,亦为玄牝。

54、世人多以口鼻为玄牝,非也。

55、口鼻即玄牝出入之门。

56、盖玄者水也牝,土母也。

57、世人以阴阳气相感,结于水母,三月胎结,十月形体具而生人。

58、修道者,常伏其气于脐下,守其神于身内,神气相合而生玄胎。

59、玄胎既结,乃自生身,即为内丹,不死之道也。

60、气从有胎中息神为气子,气为神母,神气相逐,如形与影。

61、胎母既结,神子自息,即元气不散。

62、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西升经》云、身者神之舍,神之主也。

63、主人安静,神即居之主人躁动,神即去之。

64、神去气散,其可得生?是以人耳目手足,皆不能自运,必假神以御之。

65、学道养生之人,常拘其神以为身主,主既不去,宅岂崩坏也。

66、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道经》云、我命在我,不在天也。

67、所患人不能知其道,复知而不行。

68、知者但能虚心绝虑,保气养精,不为外境爱欲所牵,恬淡以养神气,即长生之道毕矣。

69、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所谓意是气马,行止相随,欲使元气不离玄牝,即先拘守其神,神不离身,气亦不散,自然内实,不饥不渴也。

70、若欲长生,神气相注相注者,即是神气不相离。

71、《玄纲》云、纤毫阳气不尽不为鬼,纤毫阴气不尽不为仙。

72、元阳即阳气也,食气即阴气也。

73、常减食节欲,使元气内运,元气既壮,即阴气自消。

74、阳壮阴衰,则百病不作,神安体悦,可觊长生。

75、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神之与气,在母腹中本是一体之物,及生下为外境爱欲所牵,未尝一息暂归于本。

76、人知此道,常泯绝情念,勿使神之出入去来。

77、能行不忘,久而习之,神自住之矣。

78、勤而行之,是真道路修真之道,备尽于斯,然圣人之言,其可忘欤。

79、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

80、气入身来谓之生,神去离形谓之死。

81、知神气可以长生,故守虚无以养神气。

82、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

83、若欲长生,神气相注。

84、心不动念,无来无去。

85、不出不入,自然常在。

86、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88、《胎息经》注释--张义尚胎者胎其神,息者息其气。

89、胎字是指神之泰定,不动不摇,不忧不惧,不思不想,如婴孩之处母腹。

90、息字是指粗气绝灭,外气不行,气既不行,自然百脉冲和,一片光明。

91、气犹水也,神犹月也,月动由于水漾,神摇由于气牵。

92、水澄则月明,气定则神慧,神气相抱,达于大定,而内丹自成,故曰"胎息"。

93、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

94、神犹人也,气犹马也,马载人驰,犹之气牵神动。

95、故欲神定自在,有如孕妇之怀胎者,舍降伏其气,使气能归根蛰藏,莫由致也。

96、《抱朴子》曰"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

97、朱子《调息铭》曰、"静极而嘘,如春沼鱼,动极而吸,如百虫蛰。

98、春鱼得气而动,其动极微,寒虫含气而蛰,其蛰无朕。

99、调息者,须似绵绵密密,幽幽微微,呼则百骸万窍,气随以出,吸则百骸万窍,气随以入"。

100、《摄生三要》曰、"初学调息,须想其气,出从脐出,入从脐灭,调得极细。

101、然后不用口鼻,但以脐呼吸,如在胞胎中,故曰胎息。

102、初闭气一口,以脐呼吸,数之至八十一或一百乃以口吐气出之,当令极细,以鸿毛着于口鼻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度。

103、渐习转增数之,久可至千.则老者更少,日还一日矣"。

104、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

105、举凡生物,莫不有气,而命即寓于气之中,凡生物之所以有知觉、运动者,莫非气之运用也。

106、无气则不能动,自成死物矣。

107、凡蠢蠢者莫不含灵,灵者神也,而性即藏于神之内,无神以主,则有如木石,非死而何?故知人身之所以生者,气与神也。

108、惟是此气与神,禀之于天,而又受天之陶铸,《阴符经》所谓天地万物之盗,及古哲云,天与之,天复取之,失其气,气尽而死也,皆指此。

109、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

110、此乃本经最要之诀。

111、盖虚无者,即是致虚守静,更立玄牝之法。

112、虚者虚其心,无者无其身,虚其心则神自清,无其身则气自静,能清能静,神气自养矣。

113、然此非一赋可几者,必朝斯夕斯,动静一如,方能有成。

114、故曰固守,言不可须臾相离,一刻怠忽也。

115、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116、《素问·上古天真论》日、"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117、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

118、此言神之与气,是一非二。

119、无气则神无依,无神则气无主。

120、神既为主,故神动即有气动,神不动,则气亦不动,如影之随形。

121、经虽明言神气并举,阴阳两列,然修道之功,惟在阴阳合而固守虚无,即是致虚极,守静笃,又为合一之手段也。

122、若欲长生,神气相注。

123、神气合一而定,即是此节之旨。

124、盖神行气行,气行精败,形因之衰矣。

125、惟神凝气定,形随以泰,自然长生。

126、张三丰《道言浅说》曰、"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

127、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旋复降下绎宫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

128、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矣"。

129、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

130、心不动念,无来无去,即是心定神凝之功。

131、岂特无来无去,直须绝对待,离二边,空三际,如如长住,住无所住方是。

132、心不动则气不动,故继之以不出不入,自然常住,是气无出入,息灭尽定,心气不二矣。

133、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134、《胎息经》自始至终不离神、气二字,有神有气则相守,忘神志气则入虚,功夫由浅入深,而效验则步步不同。

135、学者如能恪守勿失,勤而行之,则柔气功之道尽在是矣。

137、《胎息经注释》答读者问张义尚1982年第3期《气功》杂志载拙作《胎息经注释》一文,多年来不少人来信赞我注释,比之《云笼七签》中葛洪所论和王文禄、幻真诸前辈所注超胜,但经中有些语句,尤其入手二句还不无疑义,希望我能更进一步地解释。

138、其次,认为《气功》所载非全豹,希望我能把原作全稿复印出来,分惠于同好。

139、回答如下、《胎息经》是我国古代气功文献中的精品。

140、胎息二字,胎是圣胎,乃真神所结、息是真息乃内外呼吸气停(真息无息)所成。

141、只此二字,已明明指出神之与气,互相对待,互为其根。

142、神属阴,喻之为汞气属阳,喻之为铅,此是本身之阴阳。

143、神是性。

144、气是命,性不离命,命不离性,二者是二是即是性命双修。

145、故虚靖真君日、"神是性兮气是命"。

146、曹文逸仙姑曰、"我为诸公说端的,命蒂从来是真息"。

147、经首二句,"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

148、话是两句,事只一端。

149、前句言神(胎即是神之喻),后句言气。

150、而神气合修之主旨,专在"伏气"二字,乃是修习之手段。

151、气如何伏?又专在"凝神"。

152、故虚靖真君说、"神不外驰气自定"。

153、并且经中言神气之重要,有"气入身来为之生。

154、神去离形为之死"句言神气之互根,有"神行则气行,神住则气住"句言修习之方法,有"固守虚无,以养神气"和"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句。

155、虚是虚其身,无是无其气曰养则不是勉强造作,而是自然而然,两者相注如水乳交融。

156、反反覆覆,都只是神气二字,真可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也。

157、总上可知、"胎"是比喻心神能安住不动,也就是出生定力。

158、道家谓之为内丹或阴丹,须已摆脱了身外的呼吸和身内脏器功能,即一切气化之气的干扰方能形成。

159、到了那个境界,是为"伏气"。

160、就是自然地不觉有内外呼吸之痕迹,而唯一神独耀,故曰"胎从伏气中结"。

161、在此圣胎凝结之同时,内外气息亦自归于寂灭,故曰"气从有胎中息"。

162、古仙曰、"脉住气停胎始结",陈泥丸祖师曰、"我昔功夫行一年六脉已息气归根,有一婴儿在下田,与我形貌亦如然。

163、"皆可为证。

164、还有必须知道的,玉蟾仙翁曰、"昔日遇师真口决,只是凝神入气穴"。

165、气穴,一般都指为脐下之下丹田。

166、实际上所谓气穴,我得真师指授,乃是在静定之中,真神与真气相依相抱而合一换句话说,即是以气为穴而神凝之,所谓"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内"者是也。

167、善乎闵一得真人之言曰、"圆虚圆寂,圆清圆和,何内何外?何有何无?生生化化。

168、一付如如,还返妙用,如斯如斯,成身内身,是名真吾"。

169、此种高级层次功夫的行持,是不拘行住坐卧,只要能祛除一切杂念妄想,不思过去未来,惟用现前一念,将全身放松,与整个宇宙太空法界融为一体,则气自养。

170、如是熏习既久。

171、自见"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矣。

172、总之,《胎息经》之所指示者,乃是直接从神气人手,一而不是在后天幻躯上去纠缠。

173、这符合于老子"外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之旨,亦符合于《谭子化书》"忘形以养气"之诀,故在古代气功中,乃是比较高级的层次,除了真正人元丹法乃依同类阴阳而修外,此则是本身阴阳亦通虚空阴阳之唯一可靠而无偏倚之大道,至简至易,至圣至神者也。

174、至于拙作《胎息经注释》之原稿,本名《胎息经笺疏》乃辑入了各门各派有关入门之语句作印证而成,将来如有必要,考虑修订单行。

175、若就真实修持、真实受用而言,则正如白真人所云"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书千万篇"。

176、若就最高境界而言,则"举心便错,动念即乖"。

177、总上所述,皆是葛藤,应早承领三百痛棒去。

179、胎息口诀序曰、在胎为婴,初生曰孩。

180、婴儿在腹中,口含泥土,喘息不通,以脐咽气,养育形兆,故得成全,则知脐为命门。

181、凡婴孩或有初生尚活,少顷辄不收者,但以暖水浸脐带,向腹将三五过即苏,乃知脐为命门,信然不谬。

182、修道者,欲求胎息,先须知胎息之根源,按而行之,喘息如婴儿在腹中,故名胎息矣。

183、乃知返本还元,却老归婴,良有由矣。

184、绵绵不闲,胎仙之道成焉。

185、故先序经纪体用兼明备矣。

186、凡欲胎息,先须于静室中,勿令人入,正身端坐,以左脚搭右脚上,解缓衣带,徐徐按捺肢节,两手握固于两腿上,即吐纳三五过,令无结滞,涤虑清闲,虚心实腹左右徐徐摇身,令脏叶舒展,讫,还徐徐放着实即鸣天鼓三十六过,漱满华池然后存头戴朱雀,脚履玄武,左肩有青龙,右肩有白虎然后想眉间一寸为明堂,却入二寸为洞房,却入三寸为丹田宫亦名泥丸宫,宫中有神人,长二寸,戴青冠,披朱褐,执绛简次存中丹田中丹田,心也,亦名绛宫,中有神人,亦披朱褐次存下丹田在脐下二寸半紫微宫,亦名气海也,中有神人,亦披朱褐桑榆子曰、《金刚经》云、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诸相具足,彼所以立相生名者,以为戒洁之阶也。

187、夫神岂止于上?岂住于下?岂留中间?舒泽弥乎大千挈之,亦复无物。

188、若随迹观相,随相强名,常河之沙,讵足以算数。

189、夫神也,变化不测,宁岂如九品郎,执笏兢兢不出局门哉次存五脏,从心起,遍存五脏六腑。

190、存五脏中各出本方气,及三丹田中素云合为一气,于头后出,焕焕分光九色上腾,可长三丈余,想身在其中。

191、此时即口鼻俱闭,心存气海中,胎气出入喘息,只在脐中。

192、如气急,即鼻中细细放通息。

193、候气平,还依前用心存之。

194、以汗出为一通,亦不限过数。

195、如体热闷,即心存气遍身出,如饭甑中气,此名满息。

196、久久行之,入玄寂中,出妙默中,再咽洞观形中五脏六腑及大小腹,胃受一二升,如黄土色,脾长一尺二寸,在胃上,前后摩动不停,停则不和,饭食不消,如饭食不消,即是不摩矣。

197、当须闭气,以手摩腹一百下,即自然转摩矣。

198、次存心,心如红莲花未开下垂,长三寸,上有九窍,二窍在后,正面有黑毛,茎长二寸半次存肺,肺似白莲花开,五叶下垂,上有白脉,膜在心上覆心次存肝,肝在心后,七叶,紫苍色,上有黄脉,膜从左边第三下,胆在此也,其胆色青黄,长二寸半次存肾,肾状如覆杯,黑色,却着脊,去脐三寸,上小下大,左为上,右为下。

199、遍观一形,三十六位、乃三百六十骨节,皆有筋缠,骨青白如玉色,筋色黄白,髓若冰雪有三百六十穴,穴穴之中皆有鲜血,如江河、池潭也。

200、及见左脚中指第二节,是血液上源,其中涌出通流一形,一夜绕身三万六千匝,至右脚中指第二节则化尽。

201、所以人若睡,必须侧卧拳局,阴魄全也。

202、亦觉,即须展两脚及两手,令气通遍浑身,阳气布也。

203、若如此修行,即与经所言动息善时之义合矣。

204、久久行之,口鼻俱无喘息,如婴儿在胎,以脐通气,故谓之胎息矣。

205、绵绵不间。

206、经三十年,以绳勒项,不令通气,亦不喘息。

207、喘息常在脐中,水底坐经得十日、五日亦可矣。

208、以独行此事,功效如前。

209、若觅得真,更须修道。

210、此事乃是一门,不可不作也。

212、五息直指阐微古来摄生者,必推本于易。

213、孔子称生生之谓易。

214、易之发端,日月循环,自强不息。

215、子思曰、"不息则久。

216、"孟子曰、"日夜之所息,然则息也者,天人交接之路,调之得其生,戕之因而死。

217、此人之存亡一大开头也。

218、"王叔和《难经》曰、"人之于息,一呼一吸为一息。

219、尽夜共一万三千五百息。

220、日在于天,一息之间行五十三万余里。

221、天之至大、至高,未可窍尽。

222、天之下,地之上,两空处谓之太虚。

223、内具先天一气运转无已。

224、"老子曰、"天地之形橐龠,静而阖,动而辟,人亦似之,天人一耳。

225、"人苟窍未生前,七情未有,五蕴本空,只一圆明觉照,便省夫息之所起所归处。

226、既知息之所在,则神气混为先天一气。

227、苟不知静愈入,动而愈出之机,则身中祖气,必为天之所盗。

228、盗尽,形即死矣。

229、知之则动而采静而养。

230、天之气,亦为人所盗,久而充满,则形神俱妙,历劫长存矣。

231、是故,能盗天气者,自得长且久也。

232、人知自心为息,于精、气、神三者,可会为先天一气耳。

233、历代气功家都以神气相注,息念俱停为法,无知息之一字。

234、人总不知,所知者鼻息耳,即鼻息能知其注,亦能养育形骸,久之真息亦能内现。

235、真息非鼻之呼吸。

236、庄子《南华》云、真人之息以种,踵者息息归脐,下通气海,上透灵都,即生身之处,得药成胎之所也。

237、先司马以浅近教余数息,庶可清杂念,为默识助耳。

238、余遵行殊验,缘未了至理,不遑请益。

239、后读天台止观法,又以调息为津梁。

240、每一调息,尘劳顿却,心更喜之。

241、奈易因循,不免暴弃。

242、幸得冶城白云斋炼师劝余力学,渐有所进,并以自着《五息直指》授之。

243、余感炼师慈惠。

244、又得原息、踵息、胎息、混元息。

245、退而次第力行之,竟恍合平分无极动静之妙于目前。

246、何曾须叟离天人交接处也。

247、恳师特此公诸同志,使学者得有专不为傍门所惑。

249、打坐入室打坐,先用厚褥。

250、褥下安木馒首抵谷道。

251、双单搭膝均可。

252、右手安左掌上,放脐下。

253、正身端坐,直起腰脊。

254、耳与肩对,鼻与脐对。

255、唇包舌藏,垂帘正视。

256、心之元神率意之真念,随二目先注入鼻端。

257、至脐下,至气穴。

258、任自然,如昏怠,行数息。

259、凡息鼻息有风、喘、气、息。

260、息有声,曰风。

261、息频促,曰喘。

262、息往来不细,曰气。

263、息绵绵不断,曰息。

264、风则散,喘则戾,气则劳,息则定。

265、四者惟定渐近于调、养,育身形,是为凡息。

266、观息息之用观者何?为人心易生念,想入非非。

267、此想未了,彼念又来?心神劳瘁,日渐气耗形衰,身死神离,复入轮回,可不哀哉。

268、修真者志在脱此,先当止念。

269、念何以止?非观不能。

270、古人云、"大道教人先止念。

271、念头不住,亦徒然。

272、"是即生死关头也,法以观随念至,念在于息,观在于思。

273、含随息之出入,观随息之出入。

274、念念依息,息息必观。

275、观定不移,念头即住,久则风、喘、气三者俱无。

276、自得神气台一归根矣。

277、此为初学炼而后五息可行。

278、五息之法,基于此矣。

279、数息数息乃入手工夫耳。

280、人伪物诱已久,心离境而竟未能,即强制亦复散乱。

281、用心念专注于息之法,拴住心念不乱去。

282、由息粗数起,至息细而止。

283、从一息数至百千万息不乱,则息自细。

284、于中忽起别念即重数,得至百千万息不起一念,才得此心离境。

285、渐渐纯熟,再行调息工夫。

286、数息虽拙法,最容易最无病非如高峰强行闭息,致人生病。

287、数息原不及金母观心,老子观窍,吕祖行玉清凝神入气穴,诸秘旨之捷径也。

288、然数息实宜初学。

289、调息调与数不同。

290、数用意数,调无意调。

291、只一念注在息头,息头即鼻头。

292、古人云、"得来只在鼻尖头。

293、"此即观止入门第一法,为止念却魔之要旨,久则息自调。

294、调到功深,渐近踵息。

295、但人于调息,要常绵密,似存似亡。

296、如是心定意静,神气归根。

297、机窍渐露。

298、恍惚之中不识不知,身心静寂,只觉息念相依,神气相合,达于口鼻少,动于丹田多。

299、近于踵息,即行踵息,入真道矣。

300、踵息常人息以喉,真人息以踵。

301、踵者深至气穴。

302、气穴即呼吸处,又曰"四会田"。

303、黄庭云、"后有密户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即此。

304、但常人非不踵,为神不内存,纵其驰外,不觉以为喉耳。

305、真人念常依息,神入气穴,惟常绵密,存而无间,故得专气致柔。

306、抱一无离,虚极静笃,方观其复。

307、踵者履践虚窍,呼吸在此规中。

308、学者于目中神光,一意注在息之深处。

309、为入气穴,心自虚静,气自充满,百日功深,定有效验。

310、观心愈静,凝神愈圆真息愈定,元气愈足,此皆由凝神气穴之效。

311、在踵息之始,气里神凝,注于呼吸处,下至气穴,呼降吸升,谓之运转周天也。

312、胎息踵息行久,意愈纯,息愈微神愈凝,气愈养。

313、鼻无呼吸,只有微息。

314、脐下往来,前降后升,如婴儿在胞中。

315、息归脐,名胎息。

316、神气大定,自然而然。

317、非比高峰强闭留注,在熊一念内凝,神息相依。

318、世人终日纷扰,神气疲困,全仗夜间一睡,始足日用。

319、不然,本来清气为浊所掩。

320、况贪口腹,屡害生灵。

321、不顾后世冤报偿还,且食荤酒,易动淫念,醉后入房,心爱色欲,精泄气耗,神伤寿促,日近于死,昏不自知。

322、至若真人,有息无睡,炼比神气,意一无纷。

323、耳虽闻如未闻,目虽见如无见。

324、正身端坐,意只凝神注呼吸处。

325、息念相依,神气相合,交于内窍。

326、如鸡抱卵,刻不离窝,又似火种常在炉中。

327、真气日足,元神日旺。

328、雌雄蟠虬,两不相离。

329、得与虚空同体,自与虚空同寿。

330、定息七元阳气生。

331、定息百日,小药工圆。

332、定息七日,大药已成。

333、定息十月,便成胎道。

334、三年乳哺,九载面壁。

335、出神入定,不离温养。

336、非只漏尽,性具六通。

337、身露云霞,目似电光。

338、入水不溺,入火不焚,隐显奠测。

339、混元息前云胎息,定息工夫。

340、定息既久,六脉俱停。

341、口鼻毫无气出,惟有虚通天窍,太虚混冲盈两间。

342、只觉圆光包罗天地,久则不知物我,色空言思都绝,语默俱忘。

343、神藏于气,气包乎神。

344、一意冲和,包裹浑沌。

345、如火种相续,丹鼎常温。

346、炼能一刻,一刻周天。

347、炼能一时,一时周天。

348、炼能百日,积成大药。

349、炼能十月,即成胎道。

350、炼能三年,阳神出入……此皆息之成始成终。

351、天地相交,不离这息。

352、元会运世,不离这息。

353、冬春夏秋,不离这息。

354、旦昼暮夜,不离这息。

355、须知这息,宜数、宜调、宜种、宜定终至混元,片刻工夫,一年节候。

356、何况时日月与年乎?各具周天,混元之化。

357、欲盗天地之元气,先定此息。

358、欲得造化之真机,先夺此息。

359、奈人日迷习染,不知数息调息。

360、其于踵息、胎息、混元息之妙,举世之人更难知也。

361、夫天地一昼夜,一万三千五百息。

362、人与天地同呼吸。

363、人于凡息不知,何能知真息耶。

364、总之人被阴阳陶铸,囿于气数。

365、报以因果,夭寿不难逃业报。

366、一旦堕落,是可悲哀。

367、至人畏天报施,不敢妄为微恶。

368、知气盈神附则生,悟气耗神离即死。

369、当知一息尚存,性命还能自主。

370、原息坐非空坐,数息、调息、踵息、胎息,至混元息。

371、自心为息,息念相依而已。

372、得其秘诀,由二目对视山根,内至脐后,至气穴。

373、久则念归心空踵息现。

374、此越数息、调息,而直以踵息为始。

375、苟无观止之秘,即数息以止杂念。

376、调息要无风喘。

377、后天呼吸要任自然,但此属口鼻,非真呼吸。

378、观踵息根深气穴,观胎息动在中宫,观混元息与天为此三患乃真人之息。

379、若数息调息乃有形呼吸,为后天口鼻出入,只能养育身形耳。

380、踵息、胎息、混元息,上天禁传,人难尽知。

381、夫人之生,以气为本,以息为原,以神为体,以意为用,以心为根,以肾为蒂。

382、心肾相玄,八寸四分,中有一脉为冲脉,前有一脉为任脉,后有一脉为督脉。

383、上之中前后总会处,为月窟午宫也,下之中前后总聚处为天根子宫也。

384、论冲脉即踵息。

385、凡呼吸在外,要出入渐微。

386、真呼吸在内,要动静渐定。

387、人在胎胞,息原于脐,及出母腹,息归三田。

388、知识渐开,物欲渐染。

389、三田脉隐,落于后天。

390、有形气息,口鼻出入。

391、世人无知踵息根原。

392、如有志者,得观止法,悟踵息真机,工深静笃,即观冲脉。

393、须知冲脉,乃中宫正脉,上通山根,至昆顶,下通脐内,至气穴。

394、中为应谷,即橐龠,脐后肾前之间,古人谓之阴阳窍,戊已门、十字路、四会田、生身处,复命关。

395、虚无窟、无孔笛、玄牝门、呼吸处、慧命宫、长生窟、内玄关、神气穴。

396、异名虽多,总是这处。

397、冲脉之上外玄关。

398、冲脉之中中玄关,冲脉之下内玄关。

399、三关总曰玄关,为理之所以存,欲之所以去,阳之所以进,阴之所以退。

400、呼之所以辟,吸之所以会,气之所以聚。

401、实为紧要开口,息之一呼则辟,百脉俱辟息之一吸则阖,百脉俱阖。

402、辟则阳舒。

403、阖则阴敛。

404、辟则曰玄,阖则曰牝。

405、一阖-辟之间,即名曰玄关也。

406、阖辟风生,又名橐龠,顺乎自然,又名巽风。

407、呼原性海,吸归命蒂。

408、庄子《南华》,又名踵息。

409、诀云、"呼吸至根蒂,长生乃可异。

410、"呼则气悬神,由后升而前降,于中自鼓。

411、吸则神悬气,由前降而后升,于中自纳。

412、鼓纳之机,似天地之橐龠。

413、橐龠者,呼吸出入,天人相盗之机也。

414、呼吸动时愈出,吸则静时愈入,呼吸之机,非但上下,相应乎中,而逆转回环,前后无休,似河车运行不已也。

415、学者求知观止之秘密处,即知中宫消息。

416、此首先下手处也。

418、"张果服气法"为唐代著名道士张果所创,"张果"就是传说"八仙"中的张果老,这种功法也是一种吐纳、练息的静功,原载于《云笈七签》第五十九卷,是唐宋期间较为流行的功法之一。

419、其特点是以逐渐延长所闭之气在体内的时间为手段,最终达到"胎息"状态,实际是"抱朴子胎息法"的翻版。

420、具体练法为、姿势为仰卧式,两手握拳放置于腿的两侧,收敛心意,摒弃各种杂念。

421、用鼻子缓缓吸气,吸满后闭气不呼,心中默数,自一至百以上。

422、闭气直至难以坚持为止,可以稍微松气,然后立刻吸满再闭上,直到足心出汗,才可以慢慢地将所闭之气吐出来,但吸气与吐气时必须极其微小,小到看不出呼吸的气息才可以。

423、随着功夫的深入,每次闭气默数的数值逐渐延长,通常如果可以每次闭息默数至l000--2000,就可以不食五谷杂粮,期间可自然出现"胎息"状态。

424、若能于每次闭息默数至5000,那就能达到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426、胎息不要觉得自己看视频,有方法就一定能启动,这是需要方法的,通过导引启动是最好的方式之因为每个人都有胎息,只是关闭了而已。

427、胎息要想学到高层次,只能面对面学习。

428、胎息。

429、语见《抱朴子·释滞》、"得胎息者,能不以口鼻嘘吸,如在胞胎之中。

430、"就是说不用口和鼻子呼吸,如在孕胎之中,即是胎息。

431、口鼻只是呼吸之门户,丹田为气之本源,圣人下手之处,收藏真一所居,故曰胎息。

432、"实际上是说通过意念诱导的一种高度柔和的腹式呼吸方法。

433、《云笈七签》曰、"人能依婴儿在母腹中,自服内气,握固守是名胎息。

434、"。

435、卧的姿势放松躺下,全身上下务必舒适,缓缓将意念集中,意念自己全身的毛孔都张开了,开始进行呼吸功,采用的是逆腹式呼吸法,吸气时小腹内收(尽量内收,好象要肚脐要贴着命门一样),同时意念全身毛孔都在往里面吸气,吸到命门部位,这个时候鼻子的呼吸一定不能粗,不能重,而是要牢牢记住匀,细,缓,深的四字诀。

436、如果鼻子呼吸一重,就会将精神引向鼻子,而不是腹部。

437、呼气时,小腹外凸,意念全身废气从毛孔排出体外。

438、整个过程一定要慢,如果你慢不下来,那就说明你呼吸功练的还不够,做几次这样的呼吸后不能觉得憋气,胸闷,透不过气来,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你呼吸功根本没怎么练。

439、回头去好好练练再说。

440、上面的整个过程就叫“逆腹式体呼吸”,反复进行,时间最少在一小时以上。

441、每天至少一次,连续三天后,在呼气到尽头时,自然停止呼吸,注意不是憋气,而是呼完了自然停了,不再吸,让它这样保持着,直到自己难以忍受时,再缓缓吸气,如此反复进行!有一小部分人,在第一阶段三天过程中,就会出现胎息启动的征兆,大部分人在第二阶段练习数天后也会启动胎息。

442、那么怎样判断是否启动胎息呢?主要有以下特征、鼻翼扇动,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和三凹出现、锁骨上凹陷,两肋骨之间凹陷、脘腹部凹陷。

443、小腹出现悸动,丹田呈脉冲式跳动,当丹田向命门跳动时,皮肤气孔表现为吸气,周身皮肤感到发凉,反之丹田由命门向回跳时,皮肤毛孔表现为呼气,周身皮肤感到发热。

444、丹田自律产生后,全身充气明显。

445、甚至四肢发麻。

446、出现以上情况和特征,就代表胎息启动,启动后该怎样呢?胎息启动后,应迅速进入忘我,高度入静,对呼吸不闻不问,顺其自然。

447、如果入静入定后,胎息将持续,凡息逐渐停止,肺功能将不再作用,真正进入虚空大定的高级境界!胎息修炼中的排病现象胎息启动后,身体有病的人将出现各类反应,有些反应能够比较强烈,是从未出现过的,有些则持续的时间较长,让人心里没底,容易产生恐惧心理。

448、所以,修炼胎息者必须对这些现象要有所了解。

449、胎息产生后的一段时间内,有些练功者不但没年轻,反倒显得更加衰老,这是邪气与真气互争的结果。

450、待真气慢慢滋长,足以祛邪,既会朝着还童的方向迈进。

451、出汗不止。

452、胖人大汗淋漓,有人竟持续十个月之久,瘦人小汗清冷。

453、此为排汗现象。

454、无论大汗、小汗,均是内分泌旺盛所致,所有的汗均为血液中的毒、浊的排泄。

455、上肢内侧出现红色血斑,此为心脏病的排泄。

456、脚的前部上端出现大小泡。

457、此为肝脏病的排泄。

458、全部或局部出现丘疹,此为淋巴系统排病。

459、三阴交部位出现小水泡,此为肾脏病排泄。

460、足部跌阳穴处出现水泡,此为脾(胰)脏在排病。

461、皮毛、脐下及肛门出现恶臭之气,此为肺脏之疾在排泄。

462、头顶、颈部、卤门、百会、玉枕、印堂部位出现汗、发冷或发热冒气,或在百会、涌泉部位出现带水气包状隆起,这些均为大脑疾病的排泄。

463、身上出现丘疹、脓泡、突疣、血泡,此为经络排泄。

464、脚跟出现痒、冷、发烧、发怵、发酸、发冷、发木等现象。

465、此为骨骼骨髓以及太阳经、脚趾的疾病排泄。

466、腹泻出水及粘粘秽物,奇臭难嗅,象涕、痰、脓一样,称为“五色脓”,其排泄的规律是、第一次排泄在进入内息状态的七天后,其泻如注,多为水少脓,持续2至3天,泻后身轻神爽。

467、第二次多在第一次泻后的第十四天,均出粘稠浓痰之状,其味恶臭。

468、持续1至3天。

469、第三次多在第二次排泄后第十四天左右,胆结石、黑粪、恶性肿瘤都渐渐从肛门排出,若无实物可泻,直肠尿道会发冷若冰或发热如灼。

470、以上排泄是生元消浊现象,不要吃消炎药、止泻药,也不要忍便。

471、小便中出现血污,这是肾结石、尿结石、白带、赤带、黑带、肿瘤化为的血污从尿道排出。

472、尿样出现浊、黄、稠、浓、淡、血、黑物、白浊等,尿感、热、重、冷、刺、酸、甘、辣等。

473、这些均为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疾患通过小便排出。

474、前列腺瘤,前列腺肥大等症,均可在尿排之后痊愈。

475、呕吐(包括干呕)、咳嗽(包括干咳),这是横膈肌以上的病理产物排泄。

476、屁如连珠不断,恶臭难闻,此为消化系统污秽之气的排出。

477、内脏出现隐痛、刺痛、麻痒、火灼、腰荒肠荒等(荒是一种难受的昏沉感),这些都是有病的脏器出现的反应。

478、本来没有病的部位也出现不适的感觉,如淋巴腺、乳腺、性腺、脑体等较大的组织系统出现难受、刺激、灼热、木冷、感觉气如泉涌等这就是元气找到了隐患,过一段时间自然消除,是生理功能恢复青春活力的变化反应。

479、伴随胎息的一些现象、自然辟谷。

480、自发动功。

481、在肚脐的自动呼吸下,有人的手表(机械表)因磁场很强被磁化不走了。

482、有人手脚出现较强的静电,在接触他人时有“打人”现象。

483、出现各种幻想、彩光、图象。

484、有人头上出现七色光环和超视觉功能。

七、压力久久不散?顶尖运动员都会的「龟息法」5步骤帮你放松!

1、工作忙碌让你压力大又烦躁、喘不过气吗?其实静坐、深呼吸就有帮你缓解压力的效果。

2、但是不少人一旦坐下来,就开始计画稍后要做什么,根本没有静下心的效果,因此,静坐搭配专注练习「呼吸」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用龟息法甩开忧郁静坐方式千千万万种,但总要帮没好好静坐过的人起个头。

4、Dr.Lobsang洛桑预防医学集团创办人洛桑加参建议,入门款就来学乌龟吧!好好人不做,学乌龟干嘛呢?「因为乌龟长寿,不学它学谁呢?」洛桑加参表示。

5、而且,乌龟最厉害是每分钟只需要呼吸3到5次。

6、相较之下,人类大约12到20次。

7、「翻翻生物图鉴,那些寿命比人类还长的,像是蛇啊、乌龟、大象啊,呼吸频率都非常慢!」洛桑加参指出。

8、洛桑加参表示,顶尖的自行车选手在休息状态时,每分钟的呼吸大约为6次。

9、从西医的角度来看,这样子的呼吸法,能活化副交感神经,对急躁不安的人,产生立即的放松作用。

10、「想要改变心情甩开忧郁,龟息法是我目前试过最快、最有效又无副作用的方法。

11、」此外,依个人体质不同,练习缓慢深长的龟息呼吸,还有增加抵抗力、提高血液带氧量、改善慢性疲劳症状、舒缓肩颈背部紧绷、降血压、止头痛,白天帮助创造更佳的运动表现,夜晚帮助进入更深层的睡眠状态等等益处。

12、又由于呼吸带动腹部运动的关系,有轻微便秘症状的人,可能还会体验到不同以往的顺畅感。

13、五步骤练习正确呼吸龟息法的慢呼吸「调息绵绵、深入丹田」,是一种丹田呼吸、腹式呼吸,用意念、有意识地将自然清气吸入到肚脐下小腹的位置,一直吸一直吸,吸到最饱再憋住,等憋不住时再吐气。

14、步骤盘腿坐下。

15、步骤手背轻放膝上,按住大拇指与无名指。

16、步骤轻轻闭上双眼,舌抵上颚。

17、步骤采取腹式呼吸,吸气、吸气、再吸气,直到腹部完全鼓胀起来。

18、憋住、憋越久越好。

19、步骤憋不住时才徐徐吐气。

20、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心能平静下来为止。

21、这样的呼吸法,对缓解恐慌有一定程度的帮助。

22、「建议本周每天至少练习一次,西藏厉害的出家人,可以连续吸上5分钟。

23、」洛桑加参说。

24、三个进阶小秘诀排浊气、吐气的时候,可以观想身体里的浊气、秽气、病气,通通透过呼气,排出体外,疗愈效果更佳。

25、数息、觉得心很乱,杂念特别多时,宜加入「数息」帮助放空。

26、每次呼气数3……然后再回到3……如此重复。

27、万一还没数到9就有其他念头冒出来,重新回到重数。

28、随息、不喜欢数息的人,可练习「随息」。

29、意思就是有意识地去察觉每一口吸气、每一次吐气,就观察呼吸这件事,活在当下的时空里,不做他想。

八、龟息大法

1、龟息功,是属于所谓仿生气功之一的吐纳气功。

2、《脉望》载、“牛虽有耳,而息之以鼻。

3、龟虽有鼻,而息之以耳。

4、凡言龟息者,当以耳言也。

5、”意思是说,龟息导引,要以听息为之。

6、《芝田录》亦言、“睡则气以耳出,名龟息,必大龟寿。

7、”俯息蛰藏姿势、俯卧。

8、面枕床或地毯,两臂上抬屈肘,俯掌分置两耳旁。

9、两臂放松,两腿自然伸直,两脚间距与肩同宽或略宽。

10、全身极度放松。

11、呼吸及意念、心静意定,口微闭,以舌在上下牙龈外徐徐搅动,待津液满口后,先缓缓吸一口气,随津液下降至丹田。

12、再缓缓深长呼气,将气吐尽,全身也随呼气而极度放松。

13、此时,宁神静听息之出。

14、即听息。

15、一念带万念,渐渐入静,呼吸自然,渐入匀静深长细缓。

16、此时,进人专心听息,则自然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融且和,泯泯澄澈,渐达闻似不闻,恍恍惚惚,不知不觉自然进入龟之蛰藏伏气状态。

17、此式对高血压、失眠及某些生殖系统疾病效果显著。

18、侧俯卧息(右侧俯卧式)枕高约3~4寸(12~18厘米),头微前俯于枕上,躯干微向后曲,呈含胸拔背、气沉丹田之势。

19、右腿弯曲在下,左腿蜷曲,膝部触床,左脚背钩贴于右腿委中或承山穴上。

20、左脚亦可不钩贴,任置右腿前,以自我舒适为度,右肘屈曲,肘弯成钝角,掌心向上置于耳前枕上,右臂自然置于身侧,掌心朝下,置于髋部。

21、此式与一般侧卧式不同。

22、它的特点是骨盆微向前扭转,头微俯以通任,而呈龟形团聚状,呼吸同“俯息蛰藏”。

23、对男女生殖系统疾病效佳,尤其对防治盆腔瘀血效果显著。

24、神龟出水俯卧,面枕床或地毯上,两腿自然伸直,间距与肩同宽或略宽。

25、两手轻按于两肩旁,缓缓以鼻吸气。

26、吸气时,上身向后舒展,引颈前伸,徐徐抬头,上体也逐渐随之抬起,但必须以腰背发力。

27、待不能支撑时,始用臂力支撑,双目极力向上远眺。

28、头微低,肩项松弛,缓缓呼气的同时,吞津或咽气一口,再轻轻吸入一口气。

29、这口气,似随津液下沉于丹田,再缓缓深长呼气。

30、将气吐尽的同时,恢复俯卧姿势,全身松弛。

31、在保持自然舒坦状态下,轻松自然呼吸3~5次。

32、如此重复“出水”3~7次后,亦可接着练“俯息蛰藏”,或“侧俯卧息”。

33、此式可防治腰背疼痛及便秘,并能调腹腔诸脏气之功能。

34、俯仰“吃”气端坐床边或椅子上。

35、坐时,臀部要轻着座位,两脚分开,间距约自己的三只脚长。

36、两掌重叠或分别抚于小腹处,亦可分按于两腹股沟处。

37、全身放松,双目自然睁开向前平视,亦可轻闭或垂帘,口腔也要放松,上下牙齿呈微小的咬合间隙,舌尖轻抵上下齿之间,或轻抵上齿龈处。

38、这样,就可以使咀嚼肌与舌肌放松,促使津液分泌。

39、同时,口腔放松,颈部也会跟着放松。

40、随之,胸腹与腰背自上而下的放松。

41、然后,自然缓慢的呼吸三至五次或数分钟,直至半小时。

42、这时,消除杂念,人静,犹如龟鳌在海洋中憩息。

43、在最后一次呼吸将尽时,上体前俯,头部低于两膝,将肺中的余气呼尽。

44、头像小勺舀水似地引颈前伸的同时,缓缓地自然吸气,上体也随之徐徐抬起。

45、恢复端坐姿势时,恰好气也吸满。

46、端坐不动,将嘴唇撅起,使鼻孔变窄,按前述方法,缓慢深长呼气,反复俯伸9次,循序渐进,渐次增至36次。

47、每次做完后,散步片刻,再做一次。

48、如在室外练习,也可蹲成马步式。

49、其它做法与坐式相同。

九、龟息法的正确图解

1、调身 ①盘坐于床或地毯,上身直立,两手分开自然按于两膝,掌心向下,两目注视前方。(图1) ②含胸拔背,下颏回收,颈项后突,上拔。(图2) ③上体前俯,头部平于两膝,而后像小勺舀水似地引颈前伸,上体徐徐抬起。(图3) ④恢复盘坐姿势。(图1)。

2、调息动作①时吸气。 动作②-③时屏息。 动作④时呼气。。

3、调心 动作①消除杂念,入静,犹如龟鳖在海洋中憩息。 动作②-③专注于动作和姿势,意念要淡,想象清气随着脊柱的运动,通畅经脉气血,循环不息。。

4、操作提示 练习时动作宜缓慢,并反复俯伸,循序渐进,调息时适度而止,不可硬憋,练习结束后,散步片刻。。

5、调身:俯卧位,面枕床或地毯上。 ①头微低,目视前方,下颌置于枕上,两手自然放置于头部两侧前方,掌心向下,两腿自然伸直,间距与肩同宽。(图4) ②两手轻按于两肩前,徐徐抬头,凝视前方。(图5) ③两臂撑起,以腰背发力,上身向后舒展,引颈前伸,上体也逐渐随之抬起,腹部紧贴床或地毯,双目极力向上远眺。(图6) ④待不能支撑时,恢复动作①姿势。 图4(正位)图4(侧位) 图5(正位)图5(侧位) 图6(正位)图6(侧位)。

6、调息 动作①时吸气。 动作②-③时屏息。 动作④时呼气。。

7、调心 动作①时入静,意守虚空。 动作②-③时神意专注于动作,神韵如龟,形松意充。。

8、操作提示 练习时动作缓慢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杂粮煎饼的做法(杂粮煎饼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