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11句罗曼罗兰最经典的一句话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0-06 09:27:19 admin 阅读:59

导读罗曼罗兰是哪个国家的 1、罗曼罗兰是什么家 (1)、1914年9月15日,罗曼·罗兰在《日内瓦日报》上发表了他生平第一篇政论《超乎混战之上》,也由此开始了他用饱含热血的文字呼唤自由...

罗曼罗兰是哪个国家的

1、罗曼罗兰是什么家

(1)、1914年9月15日,罗曼·罗兰在《日内瓦日报》上发表了他生平第一篇政论《超乎混战之上》,也由此开始了他用饱含热血的文字呼唤自由、民主与光明的征程。

(2)、一九二六年秋,敬隐渔离开里昂到巴黎,罗曼·罗兰发现他越来越疏远。偏偏这几年再没有其他中国留学生出现,期望中的中国沃土又变回原来的荒原,难免产生一种失落感。正当这个时候,上天给他带来意外的补偿。一九二九年开始,他接连收到四位中国留学生的来信,令他十分兴奋,在这年十月十日的日记中,以十多页的篇幅,记载了这些通信的内容:“托尔斯泰曾经抱怨,太少中国人来找他。我也有同样的遗憾。在所有文明土地中,中国有识之士于我始终最遥远。在我听到的声浪中,缺少他们的声音,至多听到一两个孤立的声音。——但最近几个月,这些声音从四面八方升起。上两星期,三位有才智(intelligents)的中国年青人预告前来访问。”在四位新通信者中,最先写信的人是梁宗岱(1903—1983),他在一九二九年一月十五日写成第一封信。

(3)、 1901年---《丹东》首次在《半月刊》上发表。

(4)、1880年---定居巴黎。 1886~1889年----在法国高等师范学校就读。 1889~1891年----在罗马的法国学校就读。 1895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就职,教授艺术史。 1895年---完成主要博士论文:在吕里和斯卡拉第之前的歌剧起源。

(5)、任何努力决不落空,或许许多年都会了无音讯;却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思想已经有了影响。

(6)、 1899年---发表《理性的胜利》。

(7)、孩子迷迷忽忽的,对着灯光和老人的目光愣住了,这时才醒过来,哭了。或许他觉得母亲眼中有些抚慰的意味,鼓励他诉苦。她把手臂伸过去,对老人说道:“递给我罢。”

(8)、在中国,罗曼·罗兰作品最知名的译介者当属翻译家傅雷。他4岁丧父,母亲督教甚严,天性敏感而激烈,“故我童年只见愁容,不闻笑声”。1927年傅雷赴法游学,他很自然就倾心于西方浪漫派文学,深受感染,但也曾写下:“神经亦复衰弱,不知如何遣此人生。”直到他在法国偶然读到罗曼·罗兰写的一本薄薄小书《贝多芬传》,“读罢不禁嚎啕大哭,如受神光烛照,顿获新生之力,自此奇迹般突然振作。此实余性灵生活中之大事”。

(9)、黑夜里传来圣·马丁寺的钟声。严肃迟缓的音调,在雨天潮润的空气中进行,有如踏在苔藓上的脚步。婴儿一声嚎啕没有完就突然静默了。奇妙的音乐,象一道乳流在他胸中缓缓流过。黑夜放出光明,空气柔和而温暖。他的痛苦消散了,心笑开了;他轻松的叹了口气,溜进了梦乡。

(10)、对于这样一个结论的最有力的证据也是罗兰自己提供的。他不是没有看到问题,但他自有其解释。例如,“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意为“牛鬼蛇神”及其子女,本文作者注),必须承认这一切,只能对此感到可惜,只能纠正和根除——但无论如何不能不理解一切。”这就是三七开。又如,他注意到根据苏联当时的法律,十二岁以上的儿童就有因政治罪行而被处死刑的可能,于是他在世界舆论面前为苏联的形象担忧。但当斯大林向他介绍了连一部分儿童都变成凶恶的阶级敌人的情况之后,罗兰立即意识到“西方”遗忘了一个事实:“布尔什维克仍面临与残忍的、野蛮的、陈旧的俄罗斯的长期斗争。”这是一面倒,连三七开都没有了。最不可思议的是他对苏联的信仰竟然到了能够预言其外交政策的地步:“我深信,苏联永远不会首先发动进攻(见其附记)。”不知道当苏联不但进攻芬兰,吞并波罗的海三小国,威逼罗马尼亚割让比萨拉比亚,而且在波兰人民与德国法西斯作殊死搏斗时背后捅上一刀,派遣大军长驱直入和德国瓜分波兰时,罗兰又是如何写他的日记的。

(11)、“唉!那不过把事情弄得更糟:您会生气的;我可不愿意。您还是回去罢,我求您!”

(12)、“父亲,时候不早了吧,"少妇恳切的说。"您得回去了,还要走好一程路呢。”

(13)、你一定也有过这种感觉。当你心事重重,渴望找一个人聊一聊的时候,那个可以聊的人来了,可是你们却并没有聊什么。当然,聊是聊了,可是他聊他的,你也试着开始聊你的,只是到后来,你放弃了。

(14)、于是,你们的聊天成了两条七扭八歪的曲线,就那么凄凉地、乏力地延伸下去。

(15)、这位虔诚的艺术信徒随后遭遇了一个重大的生命转折。罗兰在发现托尔斯泰的作品后,将其奉为偶像,“一个活着的莎士比亚”。晚年的托尔斯泰世界观发生激变,放下创作,潜心投入到为世人谋福利的事业中。1886年,托尔斯泰的小册子《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出版,让欧洲为之震惊,他把罗兰“最崇敬的艺术无情地革除了教门”,也让其困惑不已。为此,1887年,罗兰冒昧地给尊为心灵导师的托尔斯泰去信求教。

(16)、您知道,在西方千千万万人的眼中苏联代表着什么。他们对苏联的认识非常模糊,但他们觉得那里体现着他们的希望、他们的理想,虽然这类理想是五花八门,有时甚至相互矛盾。在目前西方遭受严重的经济和道德危机之时,他们期待着苏联能给他们指明方向,提供纲领,解除他们的疑虑。

(17)、“我生命的每一秒钟都被我想象中的人物夺走。”克洛蒂尔特勉强接受他搞创作,她只希望丈夫能一举成名,于是再三催促罗兰带着手稿去走访文艺界的权威人士,请求他们提拔,让罗兰感到屈辱。而且罗兰醉心1789年大革命历史,最初创作都是革命题材的戏剧,知音寥寥。直到1898年,他的剧本《阿艾尔特》《群狼》才先后在舞台上映,但文艺界反响平淡。克洛蒂尔特美梦破灭,但罗兰不为所动,两人终于在1901年离婚,分道扬镳。

(18)、这时,老约翰·米希尔冒着雨站在屋子前面,胡子上沾着水雾。他等荒唐的儿子回来;胡思乱想的头脑老想着许多酗酒的惨剧,虽然他并不相信,但今晚要没有看到儿子回来,便是回去也是一分钟都睡不着的。钟声使他非常悲伤,因为他回想起幻灭的希望。他又想到此刻冒雨街头是为的什么,不禁羞愧交迸的哭了。

(19)、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189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这时期他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

(20)、1914年7月31日,侨居瑞士的罗兰在一个小镇的火车站上,猝不及防看到一战爆发的公告。他忧心如焚,回旅馆后写下了“战时日记”的第一页:“这是一年中最晴朗的一天……在这样温柔的良辰美景中,欧洲各国人民开始互相残杀。”

2、罗曼罗兰最经典的一句话

(1)、他们的交往一直在很融洽的气氛中进行。大师像对其他中国留学生那样,很关心他的生活和健康,尚未见面便通过私人关系,介绍他进入瑞士一家疗养医院,治疗脚骨结核病。汪德耀是官费生,没有太多经济忧虑,学业和个人生活处理得井井有条,没有给大师带来任何困扰。他虽然读生物学,但热衷政治和文学,两人交流时很谈得来。罗曼·罗兰在日记中写过:“他的信写得很好,简单明了,我读的时候觉得奇怪,没有发现任何细微的差异或者外国色彩。无论思想或笔调,都和欧洲人和法国人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区别(最近和梁宗岱的交谈也有同样的印象)。我还没见过另一个民族,即使我们的西方邻居,很多来往最密切的人(我认识的外国人很多!),也找不到中国年青人这种绝对的完全一致。”头两年的通信主要围绕谢冰莹《女兵日记》的翻译和出版。罗曼·罗兰为此花了很多时间,亲自修改译稿,推荐给《欧洲》月刊,在得悉作品不适合杂志选刊后,转而找出版社刊行单行本,经过几番周折,最后顺利出版。他当时对孙中山很感兴趣,曾鼓励汪德耀以名人传方式撰写孙中山的生平。

(2)、他停了一会,想着要不要把这意思再申说一番;但他再也找不到话,于是静默了半晌,又很生气的问:“怎么你丈夫还不回来?”

(3)、两次大战之间,他的创作再一次达到高峰期,1919年发表了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1922至1933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欣说的灵魂》。这一时期还发表了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重要著作七卷本《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此外还发表过诗歌、文学评论、日记、回忆录等各种体裁的作品。

(4)、钟声复起……天已黎明!它们互相应答,带点儿哀怨,带点儿凄凉,那么友好,那么静穆。柔缓的声音起处,化出无数的梦境,往事,欲念,希望,对先人的怀念,——儿童虽然不认识他们,但的确是他们的化身,因为他曾经在他们身上逗留,而此刻他们又在他身上再生。几百年的往事在钟声中颤动。多少的悲欢离合!——他在卧室中听到这音乐的时候,仿佛眼见美丽的音波在轻清的空气中荡漾,看到无挂无碍的飞鸟掠过,和暖的微风吹过。一角青天在窗口微笑。一道阳光穿过帘帷,轻轻的泻在他床上。儿童所熟识的小天地,每天醒来在床上所能见到的一切,所有他为了要支配而费了多少力量才开始认得和叫得出名字的东西,都亮起来了。瞧,那是饭桌,那是他躲在里头玩耍的壁橱,那是他在上面爬来爬去的菱形地砖,那是糊壁纸,扯着鬼脸给他讲许多滑稽的或是可怕的故事,那是时钟,滴滴答答讲着只有他懂得的话。室内的东西何其多!他不完全认得。每天他去发掘这个属于他的宇宙:——一切都是他的。——没有一件不相干的东西:不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苍蝇,都是一样的价值;什么都一律平等的活在那里:猫,壁炉,桌子,以及在阳光中飞舞的尘埃。一室有如一国;一日有如一生。在这些茫茫的空间怎么能辨得出自己呢?世界那么大!真要令人迷失。再加那些面貌,姿态,动作,声音,在他周围简直是一阵永远不散的旋风!他累了,眼睛闭上了,睡熟了。甜蜜的深沉的瞌睡会突然把他带走,随时,随地,在他母亲的膝上,在他喜欢躲藏的桌子底下,……多甜蜜,多舒服……。

(5)、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雨水整天的打在窗上。一层水雾沿着玻璃的裂痕蜿蜒流下。昏黄的天色黑下来了。室内有股闷热之气。

(6)、罗兰一贯持有反战思想,他曾说法德之间的战争,让他整个青年时代都在战事与死亡的威胁之下度过,而现在适龄的青年们又要被送上战场充当炮灰。他慨叹,自从1910年托尔斯泰逝世,“欧洲再没有一个伟大的道德权威!”而他要扛起这杆旗帜。

(7)、通信地址:北京东城区朝内大街166号人民文学出版社

(8)、罗兰将眼光投向了自己崇敬的对象,发现“越是深入研究伟大作家们的生活,就越对他们毕生遭受如此众多的不幸感到震惊”。罗兰转而歌颂那些不甘于平庸的天才,在痛苦与患难中奋斗的灵魂,《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应运而生,涵盖音乐、美术、文学三大领域的巨人。罗兰形容自己写《贝多芬传》,是唱出了“病愈者的感谢曲”。尽管文学界对其无动于衷,但这本小册子的声名不胫而走,销量绝佳,成为罗兰的成名作。

(9)、罗兰的敏感天性中有压抑不住的对艺术的热爱。他受母亲的影响,痴迷音乐,同时如饥似渴地阅读。他十六七岁开始读《哈姆雷特》,“心里泛起强烈的共鸣与回响”,从此“我把最好时光给了莎士比亚,我把他整个儿吞下去了。或者,不如说我被他整个儿吞没了”。

(10)、“得啦,得啦,别哭了,我的小耶稣,我的小金鱼……”

(11)、在翻阅《莫斯科日记》这部书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罗曼•罗兰有着多么强的洞见性。他在苏联看到的种种问题,成为了五十多年后埋葬苏联的墓石。 

(12)、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等。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也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13)、然而,苏联并不能卸去当今世界局势压在它身上的责任,这是某种‘神圣’的责任,要去关心其他国家的大众,他们信赖你们。将贝多芬的名言‘人啊,你要自助啊!’挂在嘴上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去帮助他们,为他们指点迷津。

(14)、读者书店是读者品牌在国内开设的综合性文化空间,2018年7月落地上海,以读者品牌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读者集团雄厚的实力为依托,将读者品牌形象及内容具象化、场景化,通过好书、好物、饮品、活动、展览等多种形式与载体,为读者提供丰富可感的“一站式”文化服务和面向心灵的阅读解决方案。

(15)、理智是一颗冷酷的太阳,它放射光明,可是教人眼花,看不见东西。在这种没有水分与阴影的光明底下,心灵会褪色,血会干枯的。

(16)、新的阶段 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2)、《米开朗基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统称《名人传》。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是他的代表作,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并且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

(17)、在他安排下,敬隐渔在十一月四日进入了里昂郊区一家医院接受治疗。但是事情的发展突然加速,十一月五日,中法大学来信,学校决定取消敬隐渔的学籍,请他协助说服敬隐渔接受遣返回国。他不同意学校的做法,在十一日的回信中请求收回成命,让敬隐渔留在法国治病,“唯望不论何种情况,这位可怜的孩子能够交托到善心人士手上,即使病情已无希望。因为他是生活环境的受害者,值得关爱”,他说已经准备了三千法郎作治疗费用。这些近乎苦苦哀求的话语,闻者伤心。然而,敬隐渔的病情超出他的预料,三天后,十一月十四日,医院院长通知他,学校当天派人来接敬隐渔出院,鉴于病人的病情不宜继续留在该院,因此同意出院。罗曼·罗兰知道后,在日记中写下他的不祥预感:“[学校]要把他遣返回中国……(换而言之,唉!把他摆脱掉。等于把一个人扔进水里——说不定在海上旅途上他便自己跳下去!)”

(18)、“别多说啦。那也是事实。当时我的确有点伤心。象他这样一个男子——我这么说可不是怪你,——很有教养,又是优秀的音乐家,真正的艺术家,——很可以攀一门体面的亲事,用不着追求象你这样一无所有的人,既不门当户对,也不是音乐界中的人。姓克拉夫脱的一百多年来就没娶过一个不懂音乐的媳妇!——可是你很知道我并没恨你;赶到认识了你,我就喜欢你。而且事情一经决定,也不用再翻什么旧账,只要老老实实的尽自己的本分就完了。”

(19)、当看不见的太阳在金色的天空升起,快要倒下来的克利斯朵夫终于到了彼岸。“咱们到了!唉,你多重啊!孩子,你究竟是谁呢?”

(20)、没有一声呼叫,没有一滴眼泪,没有一丝情感,没有一线希望,没有一点欲望,没有动,没有静,只有一种向下沉落的感觉,沉落……向着那无底的幽暗之中沉落。

3、罗曼罗兰是哪个国家的作家

(1)、初生的婴儿在摇篮里扭动。老人进来虽然把木靴脱在门外,走路的时候地板还是格格的响:孩子哼啊嗐的哭了。母亲从床上探出身子抚慰他;祖父摸索着点起灯来,免得孩子在黑夜里害怕。灯光照出老约翰·米希尔红红的脸,粗硬的白须,忧郁易怒的表情,炯炯有神的眼睛。他走近摇篮,外套发出股潮气,脚下拖着双大蓝布鞋。鲁意莎做着手势叫他不要走近。她的淡黄头发差不多象白的;绵羊般和善的脸都打皱了,颇有些雀斑;没有血色的厚嘴唇不大容易合拢,笑起来非常胆怯;眼睛很蓝,迷迷惘惘的,眼珠只有极小的一点,可是挺温柔;——她不胜怜爱的瞅着孩子。

(2)、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他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两次大战时的高潮 罗曼·罗兰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潮,1919年发表了写于1913年的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1922至1933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欣悦的灵魂》。

(3)、“父亲,得了吧,"鲁意莎说,"他要哭了。”

(4)、1915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授予罗曼·罗兰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法国的沙文主义者又群起攻之,甚至给瑞典政府施加压力。所以拖到1916年,瑞典方面才通知罗兰去年获得该奖。罗兰将奖金全数捐给了救济难民的多家组织。他还在瑞士的国际红十字会“战俘通讯处”,义务工作了9个月,登记信件、写信,“天天沉浸在悲痛与哀伤的海洋中”。

(5)、这些沉睡了近一个世纪的珍贵文献,提供了很多前所未知的信息和具体细节,加上已经向公众开放的罗曼·罗兰日记(微缩胶卷),让我们有足够的资料,重组这位文学大师当年和中国留学生交往的历史。笔者正在整理逐字抄录回来的文献,计划辑汇成书,希望能为这个重要的新文学史课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基础,填补这段不应再存在的空白。

(6)、岁月流逝……人生的大河中开始浮起回忆的岛屿。先是一些若有若无的小岛,仅仅在水面上探出头来的岩石。在它们周围,波平浪静,一片汪洋的水在晨光熹微中展布开去。随后又是些新的小岛在阳光中闪耀。

(7)、“别埋怨我了,我已经这么伤心!我已经尽了我的力了。你真不知道我独自个儿在家的时候多害怕!好象老听见他上楼的脚声。我等着他开门,心里想着:天哪!不知他又是什么模样了?……想到这个我就难过死了。”

(8)、我不妨冒昧地说几句,苏联目前的策略则并不刻意将其采取行动的道理讲给外国朋友们。然而,那些合情合理、令人信服的道理并不是没有,但它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我个人认为,这是严重的失误,因为这可能会导致,而且确实导致了不切实际的解释,或故意歪曲真相的说法,将成千上万支持苏联的同情者置于混乱之中。最近,我亲眼目睹了许多正直的法国人都陷于这种混乱之中,正因为如此,我才向您指出来。

(9)、1935年,罗曼·罗兰受邀访苏,与通信近20年的高尔基(左一)第一次见面

(10)、张昊的信以英文书就,罗曼·罗兰以法文回复,说得很直接,“据来信所言,建议你放弃钢琴。所提及的贝多芬乐曲并非很困难,如果到了二十八岁,还因为速度和力度不足未能过关,以后难望获得这些能力。你要转向乐理教育或者艺术史”。

(11)、但人们很奇怪,罗兰回国后却未对访苏期间的观感发表任何言论,当年曾引起过种种揣测。直到多年后,他的访苏日记被发现,作家详细记下了见闻,但最后却写下:“在自1935年10月1日起的50年期满之前,不能发表这个笔记——无论是全文,还是片段。”

(12)、于是,夜色密密地涂满了宇宙,在上下前后左右都是墨一般的幽暗里,你不知道自己是否仍在继续沉落,你所知道的只是那沉重的、无边的、墨染的、死一般的寂寞。

(13)、另一个或许可资参考的例子是波普尔。他于1930年代后期完成《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一书后,就是否立即出版此书犹豫过。很明显,这本书将被当做不但是批判纳粹体制,也是针对斯大林主义的。而问题是当时在国际政治中,西方国家姑息养奸,只有苏联针锋相对地公开反对法西斯主义。有些西方知识分子正是出于不愿为唯一的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更多的被批评的材料或借口,从而在一段时间里对苏联的大清洗和强行集体化等保持沉默(到1939年8月苏德条约为止)。波普尔的这本书最终推迟了数年出版。但这个事例之不适用于罗兰的情况是:罗兰的书被他自己推迟了五十年,和当时的国际形势无关。

(14)、还有,汪德耀说他利用这次机会,同时访问了甘地,听到大师“亲自弹奏贝多芬的《英雄协奏曲》,表示对甘地的热烈欢迎”,他本人和甘地进行了交谈,“请甘地在自己带去的《甘地传》上签名……为甘地拍了多幅照片,也有罗兰与甘地的合影……他急于回国,将底片交给女友露丝代为冲洗,当她洗好寄到上海时,正赶上‘二八’,邮件失落了!”如此轻易被介绍给甘地,不符合甘地的身份,他去英国谈判印度独立,地位相当于未来的印度国家元首,身边有一个寸步不离的英国高级警官;也不符合罗曼·罗兰日记记载的甘地表现,他笔下的甘地是一个十分严谨、郑重、顽固的政治人物,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甘地没有一件事是天真的”。能够如此从容交谈、签名和拍照,更不可能,罗曼·罗兰本人想拍一张照片也不容易,“我得到他的同意,早上十一时半到我家来,请一位摄影师(蒙特勒镇的舒莱默)拍照,这是他从来几乎不会答应的事”(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九日日记)。汪德耀的回忆与这些背景旁证距离太远,不能确定为真正的历史事实。

(15)、会谈持续了一小时四十分。阿罗塞夫负责记录,并交给我们一个记录副本。

(16)、 1898年---发表第一部由查理-贝居公开出版的作品《狼》。

(17)、(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18)、纪德写道:“罗曼·罗兰的责难令我难过……至少我十分敬重他的精神人格。我相信《超然于混战之上》的作者,肯定要严厉评价老迈的罗兰。这支老鹰筑好了巢,就在巢中安歇了。”他并且尖锐地回击,“说假话,及以保持沉默的方式说谎,似乎是合时宜的”。

(19)、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际遇。如果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际遇。

(20)、斯大林接着说:“法国共产d不应因此而放松对国内资本主义的斗争。如果由希特勒分子挑起的战争一旦爆发,那么共产d人将参军参战,向希特勒分子开火。但这并不妨碍他向自己的政府表达他的意愿。至于提倡破坏工厂及货栈,这绝对不行!共产d的理论绝不接受这种举动。共产d的十月革命没有毁坏任何一家工厂,它不过将工厂夺回到自己的手中。”

4、罗曼罗兰是哪个国家的著名作家

(1)、约翰·米希尔回到壁炉前面,沉着脸拨了拨火;可是郁闷的脸上透着点笑意:

(2)、个人情况:罗曼·罗兰法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于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189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这时期他写了7个剧本,且都是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他的戏剧主要体现出其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思想境界。

(3)、“亲爱的斯大林同志,您在百忙之中能接见我,我谨向您表示感谢。也许您能想象得到,您的名字及您本人对我们西方人意味着什么,知道您在领导这么一个伟大的新世界,对我们而言,这是多么大的力量,多么可靠的保障;我们所有人都为这个新世界感到自豪,并对它寄予厚望。今天能与您握手我感到非常高兴。我想对您说,在这里大家对我的关怀让我无比感动,尤其是您邀我到您的别墅去疗养。”

(4)、过了五天,七月一日,他寄出第二封信。这一次是真正的法文信,文字流畅,以充满感情的笔调,作了自我介绍,表达了对大师的仰慕,然后陈述自己的愿望,“我衷心请求给我亲笔回信,让我前来拜见。尽管我只会说一点点法文,又不懂其他欧洲语言,但是如果能够在先生的身边默坐一会,将感到莫大幸福”。直到这里,这封信和常见的仰慕者来信大致相仿,但紧接下一段,却颇为出人意外,“我以中文写这封信,然后由朋友译成法文,我再抄一遍。因为我还没有能力自由运用法文来表达我的与众不同的思想,表达我的热烈感情”。如此直率,近乎天真,教人一下子转不过弯来。像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档案那样,我们没有看到回信,但是他的儿子李兰颂给我们提供了李又然一九七五年的家书,从中知道大师没有把这封信作为儿戏,而是十分认真,像对其他来信那样,迅速作了回复,“先生回信说,他就要出去旅行(先生是大旅行家),假如我去瑞士只是要看他,那么最好晚些去,那时我的法文也讲得更好了,可以多谈谈”。(李又然家书,下同)

(5)、信到后十天,“八一三”事变,张昊避居到法租界,听从罗曼·罗兰的劝告,放弃钢琴,改学作曲。两年半后,一九四○年二月四日,他发出第二封信给罗曼·罗兰,报告自己的成绩,“去年,我写了一部小歌剧,十月份上演时得到观众的欢迎。请告尊址,以便寄上一些歌曲乐谱。希望先生能看到,带来一点快乐”。这是一部四幕歌唱剧,剧名《上海之歌》(蔡冰白编剧),以社会底层人物生活为题材。此剧十分成功,在当时的乱局下,演出了二十七场,唱片公司还灌制了一套八张唱片。

(6)、1892年,26岁的罗兰与贵族小姐克洛蒂尔特闪婚,“我的妻子是音乐家,和我同样程度,音乐在我们的爱情上占一半地位。”刚开始婚姻是幸福的,但是克洛蒂尔特只希望丈夫能一举成名,于是再三催促罗兰带着手稿去走访文艺界的权威人士,请求他们提拔,这让罗兰感到屈辱。而且罗兰醉心1789年大革命历史,最初创作的都是革命题材的戏剧,知音寥寥。克洛蒂尔特美梦破灭,但罗兰不为所动,两人终于在1901年离婚,分道扬镳。

(7)、傅雷在一九二七年冬天自费留学法国,曾进巴黎索邦大学修读法国文学。一九三一年春始译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同年秋回国。一九三三年九月辞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师职务后,以翻译和写作为业。一九三四年一月发表了《贝多芬传》(部分),译竣《弥盖朗琪罗传》,接着开始《托尔斯泰传》的翻译。三月三日,他从上海写信给罗曼·罗兰,请求授权出版三本书的中译。罗曼·罗兰的档案收藏了他的七封信件,其中四封有附件。

(8)、她抽抽噎噎的在那儿哆嗦。老人看着慌了,走过来把抖散的被单给撩在她抽搐不已的肩膀上,用他的大手摩着她的头:

(9)、1931年,罗曼·罗兰在瑞士的家中接待了来访的甘地。罗兰曾为甘地写过传记,甘地的思想对他探索社会发展出路的思考影响很大。

(10)、他过去把刺人的须在她脑门上轻轻拂了一下,问她可要点儿什么不要,然后拈小了灯走了。屋子里暗得很,他和椅子撞了一下。但他没有下楼已想起儿子醉后归来的情景;在楼梯上他走一步停一步,想着他独自回家所能遭遇的种种危险……

(11)、傅雷的第二封写于同年八月二十日,请一位出发到欧洲的朋友带到法国,在九月二十一日从马赛投邮寄出。在信中,除了告知收到回信,还回答了关于敬隐渔回国后下落的查询,“敬隐渔情况经多方打探,未获确讯。一说此人已疯,似乎可能,因为听说已不止一次;另一说已经去世,唯未有证据。”

(12)、没想到几周后,他得到了托翁长达8页的亲笔回信。托尔斯泰阐述其艺术见解:只有使人们团结的艺术才有价值,只有为自己的信仰能够做出牺牲的艺术家才能得到承认;不是热爱艺术,而是热爱人类,才是一切真正志趣的前提……罗兰获得了极大的心灵震动。茨威格后来评价:“这是罗曼·罗兰全部创作的起源,道德威望的基础。”

(13)、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罗曼·罗兰侨居中立国瑞士,但是这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浩劫使他在精神上感到极度痛苦:“我痛苦万分,简直想一死了之。生活在这种发狂的人类中,无可奈何地眼看文明崩溃,多么可憎可怕。这场欧战是几世纪以来历史上最大的灾祸,这是我们寄托在人类博爱上的最神圣的希望在破灭。”

(14)、目光再回到1914年,罗兰在《日内瓦日报》上发表了《超乎混战之上》。这是他人生第一篇政论,也是他走出书斋,从书写英雄人物,到成为一名真正的英雄的开始。

(15)、社会性的狂热席卷欧洲,罗曼·罗兰无疑是逆流而上,引起一片哗然。在法国,社会舆论谴责他是卖国贼。“在当时的爱国主义者看来,罗兰的第一个罪行是他公开思考战争的道德问题。‘对祖国是不能争论的。’”一些友人公开表示与他断绝关系。德国人也并不领情,《德意志评论》指责他的和平理念,是“在阴险的中立主义假面具下,包藏着法国对德国精神的最危险的攻击”。当时欧洲一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都在狂热地支持本国政府,德国作家托马斯·曼、霍普特曼;也有如里尔克、霍夫曼斯塔尔这样内心反战,但迫于压力,不敢公开表态。

(16)、一九八五年罗兰夫人去世后,由于没有子嗣,档案成为国家财产。按规例,将陆续分送到不同的图书馆存放,但如何分配,一直没有公布。我们在《青年梁宗岱》付印后才确实知道,这些信件保存在法国国家图书馆黎希留分馆的手稿部。二○一四年夏天,我们联系上罗曼·罗兰书信档案的主管,见面后才知道文献的数量实在惊人,时间过去了二十年,藏品的整理工作尚未完成,有些小语种的外文文献,每年还要向社会招募能人处理。至于我们感兴趣的书信,现在只做到按人名归类,仍未正式编目,更不要说电子化了。主管拿出来给我们看的目录是半成品,一本土里土气的大活页夹,里面是散页的打字纸,简单列出寄信人的姓名及信件数量,按字母顺序排列,不少地方留下不同的手改笔迹。档案尚未向公众开放,研究者须提出申请,说明理由,得到批准后才能约定时间查阅。信件不准影印,只能逐字抄录,拍照要事先申请,数量严格限制。

(17)、罗曼·罗兰式的表达意味着激情澎湃,解剖心灵,追求崇高,常常探讨生命、斗志、梦想、爱与勇气,很多句子因之成为金句名言,广为传抄。就像他所偏爱书写的人物,罗曼·罗兰一生钟情英雄主义,他说:“我所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18)、婴儿愣了一愣,不知道还是哭好还是照常吃奶好;可是不能又哭又吃奶,他也就吃奶了。

(19)、他说:“现在,您能允许我来回答所有的要点吗?”

(20)、老人望着她,摇了摇头:“可怜的小媳妇,是我难为了你。”

5、罗曼罗兰的十句名言

(1)、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2)、天色全黑了。鲁意莎的声音把老约翰?米希尔从迷惘中惊醒,他对着炉火想着过去的和眼前的伤心事,想出了神。

(3)、流光慢慢的消逝。昼夜递嬗,好似汪洋大海中的潮汐。几星期过去了,几个月过去了,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的日月仍好似一日。

(4)、盛成趁着瑞士八月讲习班,结束后移居巴黎,从那里赶工完成了《我的母亲》(MaMère)。他首先给罗曼·罗兰写信,请求赐序,以及协助出版。大师由妹妹代书复信,建议他去找《欧洲》月刊出版商里埃德书局。三个月后,十二月二十二日,罗曼·罗兰忽然收到盛成来信,解释为何这段时间没有再写信。这是一封典型的“诗意信”,写信人得意洋洋,通篇大谈“沉默”,翻来复去赞美“沉默”,间中射出冷箭,“沉默,它也会表露。它叙述我的心灵和情感。今天,我再没有无声的愤怒。我的沉默把那些平庸的人,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轻藐和不满埋葬在我心底”。他的“诗意”从何而来?原来他在罗曼·罗兰这头碰壁后,在法国朋友提醒下,转向另一位文学大师瓦莱里求助。经过近三个月的反复哀求后,终于得到瓦莱里的接见,并且获得应允作序。序言尚未动笔,一个出版商便与他签订了出版合约。这封信便是写于瓦莱里接见后次日。

(5)、敬隐渔出院后,回到里昂大学,给罗曼·罗兰再写了一封求救信(此信佚失),大师收到后,由于应承不再写信给敬隐渔,所以没有回复,但他写信给中法大学校长,作最后一次努力,“如果有一种治疗能挽救他,即使一线机会,都不应放过。这个不幸的人对新中国可能是一位真正的人才”(十一月二十二日信),信写好后,又加上一段附言:“敬隐渔的文学才能毋庸置疑。即使精神紊乱,他的作家天才仍然令我惊讶。他有一定的法语文笔驾驭能力,在外国留学生中很罕见。”这些发自腑肺的话语,催人泪下。如果说罗曼·罗兰在一些政治问题上的表态,事后被验证为错误,那么在与敬隐渔的交往中,他的人性,他的人道主义,他的爱心,他的诚恳,没有半点瑕疵,灿烂如日。高尚的人格,令人敬佩。

(6)、根据审判的判决,或依照修改后的刑罚法律,苏联政府采取这样或那样的决策,作为主权国家,这是政府所应有的权力。在某些情况下,涉案的问题或个人会引起广泛的注意,影响也会很大;外国的舆论会热衷于这样或那样的案件。最好能避免意见的冲突。那么人们为何不这样做呢?

(7)、你敷衍着,笑着,假装聊得很投机。但是,你心里渴望他离去,渴望自己静下来,静下来啃啮那属于自己的寂寞。

(8)、他还说:“我们不但要和(苏联)外部的朋友打交道,他们责备我们太无情了,还要和(苏联)内部的朋友打交道,而后者往往责备我们太宽容了。我们会把死刑降到最低限度,即使像参与刺杀基洛夫的同谋,如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人,我们也不会将其处死,他们确实知道这起密谋,可却任其发展,甚至希望刺杀能成功,但他们并未积极参与暗杀行动。然而,苏联境内的朋友们对我们赦其不死感到极为愤慨。”

(9)、罗曼·罗兰为什么要把日记封存?有人认为他的保留直接原因是出于对家人的保护,妻子玛丽亚的亲友都在苏联,而大清洗运动已席卷全国。也有人为其辩解,作家并没有将日记美化后再出版,他可能从维护世界反法西斯的大局出发,且仍对苏联抱有期望,于是缄口不言。但无论如何,这都是罗兰身上一道暧昧不清的阴影。1937年,罗兰曾致信斯大林为判决布哈林求情,但没有回音,布哈林也于1938年被枪决。有学者注意到,从1937年以后,罗兰的书信与文章里就永远不再出现斯大林的名字了。

(10)、他不会竭力去美化自己的行动。他谈起在基洛夫遇刺后,确实有几百人被仓促地处死了,此举并不合法,也有悖于道德观念,这或许是个政治错误,但“我们被情感(激情)冲昏了头”。这几百人并未直接参与刺杀基洛夫的行动,但他们却是恐怖分子,是德国、波兰、立陶宛(或拉脱维亚?)的特务。我们要杀一儆百,而“我们又不想让这些杀人恶魔去享受公开审判的礼遇,其中有些凶犯甚至傲慢地吹嘘自己如何敢动手杀人”,公开审判也许会成为他们的讲坛……

(11)、为了孩子,她静下来勉强笑着:“我不该跟您说那个话的。”

(12)、罗兰1岁的时候,被粗心的保姆遗忘在房子外面,在极寒的天气下,他差点冻死,从此患上了支气管的各种疾病;5岁时,小他两岁的妹妹不幸夭折,几乎击垮了他的母亲,罗兰也深受死亡阴影的侵扰。每每病魔来袭,他都会回忆自己躺在小床上一遍遍哼着:“我不想死……”

(13)、然而,这种分歧和“隔阂”并没有随着历史的演进和真相的进一步暴露而合乎逻辑地扩大或者加深,像发生在许许多多理性健全的西方知识分子身上那样。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俄国革命的态度的演变上,罗兰、高尔基与多数知识分子相反:在革命后的最初年代里,他们或者是和革命格格不入或者有过深刻分歧;然而在1930年代斯大林体制确立以后,他们却又或者是成为这个体制的吹鼓手或者完全放弃了公开的批评。罗兰和高尔基的这种一致性,或许能够为读者猜测罗兰为什么要将他的日记封存五十年提供一点线索。有趣的是,罗兰本能地觉得高尔基完全清楚在苏联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但却不能说,他甚至都能察觉出高尔基的痛苦。当读到这些篇什的时候,我觉得罗兰实际上在说他自己:他也察觉出了很多东西,他也不能说,因此他也十分痛苦。

(14)、当时漫卷西方的经济危机,使苏联模式备受世人瞩目。马克思的理想,似乎正在苏联变为现实。1930年代的苏联,与没落的西方相比,是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在1930年代末,至少从公开的数据上看,苏联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走到了整个欧洲的前列。 

(15)、斯大林客气地说他很乐意听我说。接着,他开始讲起来。

(16)、罗曼·罗兰封存五十年的《莫斯科日记》中文版问世后,引起了读书界的注意。人们既注意到了罗兰当时对苏联社会真相欲说还休的矛盾心理,又对他留下的真实描绘作了高度评价。然而,如果文字材料的价值就是在还历史以真实面目,写作目的就是反映被扭曲的现实,那么为什么作者要让它封存五十年呢?罗兰看到了大量的问题和阴暗面,有些事情甚至可怕到使他不敢往下多想,如果他决定对此保持沉默,那是他的权利。但问题在于他又想让后人知道他当年并非对此一无所知,于是留下遗言五十年内不得发表——这说明他已预见到五十年后会发表(他甚至已完成了校对)。他当时并不是身处集中营或劳改队,对他而言没有任何外在的因素妨碍他说真话,那么他为什么不说?

(17)、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由于法国政府的反对,拖到1916年的11月15日,瑞典文学院才正式通知他这一决定。罗曼·罗兰将奖金全部赠送给国际红十字会和法国难民组织。

(18)、在我们看到敬隐渔信件档案之前,已经有另一位学者张英伦作过深入研究。张英伦专攻法国文学,曾在一九八五年进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工作,他从二○○九年开始为敬隐渔立传。凭着在法国的工作经验,熟悉收集资料的门路,很快便找到手稿部这个宝藏。他把敬隐渔的四十多封信,和罗曼·罗兰的七段日记,都写进《敬隐渔传奇》(二○一五年,上海文艺出版社)。这些材料不仅成为全书的主干,同时提供了丰富的枝叶,以很多具体的细节重组了敬隐渔在法国的四年多不平凡生活。当他知道我们整理中国留学生信件档案后,很慷慨把从里昂和瑞士辛苦收集来的敬隐渔材料拿出来分享,让我们省去很多工夫。

(19)、“现在,我想以我的双重身份同您谈一谈。我既是苏联的老朋友和同路人,又是西方的见证人、观察家,还是年轻人及同情苏联的法国人的挚友。

(20)、阎宗临通过华法教育会,到法国勤工俭学,一九二六年一月八日抵达法国。由于身无分文,又没有家庭接济,一到达便要四出打散工,解决燃眉之急。一年后转往里昂,进入一家化工厂,工作相对稳定,省食俭用了两年,总算储够一笔钱。工厂总工程师偶然得知他为读书而储钱,甚为赏识,通过友人介绍他在一九二九年初进入瑞士弗里堡天主教大学读书。补习了半年法文后,同年九月二十八日,他第一次写信给罗曼·罗兰,请求获得翻译《米开朗基罗传》的授权,同时提出见面的愿望。他很快便收到同意接见的回信,十月四日,他写信感谢,在结束前写下一段动情的话,“我将很高兴到维尔奈夫来拜见,像年青的德富健治郎(KenjiroTokutomi)拜访托尔斯泰那样。我深信大师会给我父亲般的爱。请大师授我学问,教我如何生活,把我当作儿子。我有志气,但不知如何运用”。有人引用这句话,证明中国留学生对罗曼·罗兰的崇敬已经带有一抹宗教色彩。在大师的日记中,阎宗临的名字也在十月中旬第一次出现:“阎宗临来瑞士弗里堡大学研究基督教精神和拉丁推理术。”

(1)、傅雷发愿要将《贝多芬传》一书译出,将自己所受的恩泽馈赠给年轻一代,这是他对贝多芬与罗曼·罗兰所负的债务。1931年他开始“还债”,翻译完《贝多芬传》,又一口气译出三大“名人传”的另两部《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抗战时期,傅雷又将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译成中文,在中国影响很大。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他前后共完整译过两次,投入大量心血力争完美。

(2)、李又然(1906—1984)原名李家齐,第三位写信给罗曼·罗兰的中国留学生。一九二八年夏天自费来法,先到里昂。由于从未读过法文,进入培力兹语言补习学校,从ABC读起。差不多一年后,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六日,第一次写信给罗曼·罗兰,使用一张法国布尔日湖风景的明信片,在署名及日期之外,只有三个法文字,ABonneSanté,这个句子的文法有误,推测是模仿法国人的祝酒语Avotresanté(敬祝健康,相当于中国的“干杯”)。

(3)、我们坐在一张大桌子的一端,他坐在我们中间,我坐在他右侧,阿罗塞夫坐在他左侧,玛莎挨着我。阿罗塞夫借口给我们担当翻译,也挤进来参加会谈(因为斯大林像其他人民委员一样既不会说也听不懂法语),但他的翻译实在是糟糕,玛莎尽可能纠正他的翻译。

(4)、克利斯朵夫原型来自贝多芬和罗兰自己。比起创作历史人物传记,文学创作让他的发挥更为得心应手。罗兰把克利斯朵夫比作堂·吉诃德,仿照“愁容骑士”的称呼,封克利斯朵夫为“壮容骑士”。这部长篇小说有如一部心灵的史诗,讲述有点丑陋、粗野、才华横溢的德国音乐家,如何不肯与世俗妥协,要尽力发挥自己的艺术天才。他屡屡碰壁而又不屈地与社会抗争,罗兰从其儿时写到垂垂老矣,亦从侧面反映了普法战争到一战前的40多年法国社会的全景。

(5)、另一篇文章是《一位罗曼·罗兰教导过的中国留学生——记我父亲1929—1937留学伏利堡天主教大学》(《鲁迅研究月刊》二○一○年第九期),作者是阎宗临的女儿阎守和,记录了一九七一年与父亲多次长谈中,有关罗曼·罗兰的部分,作者回忆三十年前父亲讲述的对四十年前往事的回忆,这是一篇双重回忆文章。但是写得很清晰,很多细节,毫不含糊:弗里堡大学一位教授应大师之请,推荐阎宗临为他作有报酬的私家补习,通过讲解鲁迅作品来了解中国。作者文笔生动,绘声绘影,很多地方直接引述的两人对话,这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史料。第一次阅读时,给笔者留下很强烈的印象,但也感到有点“传记文学”的影子。等到开始接触法国档案,立即发现两者互不吻合。阎守和笔下的阎宗临说,大师主动通过教授找他去讲解鲁迅;档案的阎宗临信却这样写,“如果先生愿意约见我,我将很高兴前来聆教”。这类矛盾不止一处,另外还有一些细节与时代或人物的背景相左。

(6)、床上,孩子在母亲身边又骚动起来。在他内部极深邃的地方,迸出一种无名的痛苦。他尽力抗拒:握着拳头,扭着身子,拧着眉头。痛苦变得愈来愈大,那种沉着的气势,表示它不可一世。他不知道这痛苦是什么,也不知道它要进逼到什么地步,只觉得它巨大无比,永远看不见它的边际。于是他可怜巴巴的哭了。母亲用温软的手摩着他,痛楚马上减轻了些;可是他还在哭,因为觉得它始终在旁边,占领着他的身体。——大人的痛苦是可以减轻的,因为知道它从哪儿来,可以在思想上把它限制在身体的一部分,加以医治,必要时还能把它去掉;他可以固定它的范围,把它跟自己分离。婴儿可没有这种自欺其人的方法。他初次遭遇到的痛苦是更惨酷,更真切的。他觉得痛苦无边无岸,象自己的生命一样,觉得它盘踞在他的胸中,压在他的心上,控制着他的皮肉。而这的确是这样的:它直要把肉体侵蚀完了才会离开。

(7)、李又然最后的一封信写于一九三七年五月二十六日,当时他在苏州一间中学教书,次年便投奔延安。信内仍然署名李家齐,但信封上已换成Y.-R.Li(李又然)。此信主要报告个人情况,真正动机却是完成女作家谢冰莹的托付,“我的朋友谢冰莹,一个中国革命青年女兵作者,她把一本最新作品送给大师,书名是《女兵自传》,作品充满坦率、爽直和生气勃勃。她要我给大师写信,表示她的深切敬意,并请大师亲笔写一封鼓励信给她”。这件事至今未有人提及,本文后面汪德耀一节,还会回头谈到。

(8)、“噢,别老是埋怨他!也许我听错了。他大概在学生家里上课罢。”

(9)、可是他仍旧走过来,抱起婴儿,嘀咕着:“从来没见过这么难看的。”

(10)、李又然在信中没有提到借钱的事,给人留下一个悬念。回到中国后,他寄出第六封信,外观和以前完全不同,中式信封,中式信纸,毛笔书写,寄自浙江慈溪,日期是一九三二年十月三十日,这时离他回国已近四个月。信中报告了很多回国后的信息,到了信末,有一句很简单的话,“先生,现在奉还二百法郎,并致谢忱”。看到这里,心中顿感宽慰。因为在同罗曼·罗兰通信的中国留学生中,有另一个人在另一种场合,一种远不是困窘的处境,向另一位法国人先后借了三千法郎,拖了好几年,两三次以不同借口推延,回国工作了好长一段时间仍未清还。笔者看过这些拖欠信,为之难堪,但不想花费时间去追查,不知道最后结果如何。

(11)、可能文章完成于二○一○年之前,作者尚未接触到阎宗临的法国档案。但是文章发表后不久,她便认识了正在撰写以弗里堡大学中国留学生为题的硕士研究生柯莱特女士,通过她得到了相关档案。她的弟弟阎守诚撰写的《阎宗临传》(三晋出版社,二○一三年)曾经交待,“档案中保存了父亲写给罗兰的三封信。罗兰的《日记》多处关于父亲的记载,柯莱特把这些内容翻译成中文。我看到了她的译稿。这个译稿,后来经姐姐守和校阅,比利时鲁汶大学卢卡斯教授审定”。他介绍了档案的主要内容,同时把阎守和的文章一字不改并放书中,未作任何比较。柯莱特女士也一样,虽然在论文中指出了一些不协调地方,却没有进一步质疑,同样全盘照收。她在二○一三年通过学位答辩,论文开始传播开来,已经有刊物转载。阎守诚是历史学教授,笔者相信两者的分歧能够得到澄清,像书中“后记”所说的,“尽量做到言必有据,真实可信”。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97句海明威故居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