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22句与农业有关的10条谚语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2-21 09:20:31 admin 阅读:59
跟农业有关的谚语
1、与农业相关的谚语
(1)、这句话说的是小麦的病,如果杆发黑就不会长穗了;如果穗黑不长粒,穗如果腥味,那么粒就是有问题了;碰到这种问题要抓紧治疗,不然损失就大了。
(2)、冬至来年节,粮食斗价看冬至,冬至长来年降。属九属暖,入伏入寒。一九暖,二九冻破脸,三九四关门闭手,五九六九冻破石头,七九八老婆子出来咵口,一九一阳生,九九遍地生。
(3)、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4)、解释: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5)、对于农民而言,播种时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这句谚语大概是说,立春日若在上年十二月内就称之为早春,那么播种也应该推迟。在今天的农业生产活动中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6)、如果芒种时刮北风,那么秋季雨水就比较少,容易出现秋季干旱,不利于秋粮作物生长,从而影响秋粮的收成。这句话主要在湖南一带流传,不知道其他地方,是否符合呢?
(7)、除虫没有巧,第一动手早,春天杀一个,强过秋天杀万条;
(8)、 老话常说“民以食为天”。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中国各地老百姓长期以来对气象规律和农时的观察形成了很多农业谚语和气象谚语,这是与劳动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其大多数所反映的也是劳动人民生活实践经验,流传下来的这些谚语,其实都是经过许多年不断的提炼而总结出来的经典,在这其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
(9)、庄稼播下,丰收肯定是农民们一年中最大的夙愿。这句谚语意思是:如果节气无误,风调雨顺,那么稻米丰收,但是米价也会随之比较便宜。二月二当天,如果春雷乍响,预示这一年收成很好。在现代人中看来,这句话可能并不科学,在今天的农业活动中也并不适用了。
(10)、清明谷雨半月,谷雨立夏半月,俗话说,谷雨前后栽瓜点豆,二十四节气包括土旺小节,俗话说,土旺种葫麻,发的七鼓八框杈。
(11)、芒种这个时候,既是收麦的时节,也需要尽快种上秋季庄稼,否则就会错过最佳生长期,影响到作物的产量。
(12)、解释: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13)、● 这4种“有香气”的应季蔬菜,最适合在春天食用!
(14)、天时,是节气农时的条件,即温度、水分和光照等自然条件。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为保证农事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准确把握农时。我国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天时”的影响,因此,掌握节气变化,不违农时地安排农事活动,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条重要的原则。“节气”是固定不变的,而自然条件,却往往发生变化。农业生产必须根据节气的变化,因地制宜,不违农时的安排生产,使庄稼的生长发育过程,充分适应自然气候条件。大批的农谚都有这种“因地制宜”的思想,如“种田无命,节气抓定”,节气反映的是自然条件的变化规律。“节气抓定”即抓住了生产安排的关键,如“节气抓不定”则会出现“人忙天不忙,早迟一路黄”的现象。
(15)、 人事,是指农业生产中人和地之间的关系,如何种植。
(16)、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17)、处暑高粱,白露谷,秋分两旁看豆扑(指处暑前后收获高粱,白露前收割谷子,秋分时大豆已收割)。
(18)、解释:如果立春那一天天气寒冷,那么整个春季的气候就不会再冷下去;如果立春那一天下雨,那么春季的雨量就会少。
(19)、解释:做什么事春天是开始的时候,就是一年之际在于春。
(20)、 有些谚语告诉我们怎么栽种,有些告诉我们怎么避免虫害,该什么时候施肥......例如:春施千担肥,秋收万担粮。这里的“千担肥”就是有机肥,这是告诉大家让作物吸收足够的营养,才能让产品品质更好。
2、与农业有关的10条谚语
(1)、1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2)、麦收以后应抓紧抢种抢栽,时间就是产量,即使遇上干旱,也要积极抗旱造墒播种,切不可消极等雨,错过时机。
(3)、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稻花要雨.麦花要风”;“浅水插秧,寸水返青”;“高粱开花连天早,坐在家里吃好饭”,等等农业生产斗争的领域,是产生谚语的肥沃的土壤,农业生产的重要经验,就是掌握“天时”“地利”“人事”这三个方面的有效联系和配合。
(4)、小麦黄的时候就可以收了,等到完全干了收获就会丢掉很多粮食,说的收麦子要抓住时机才行;农村里面的种地都是讲究一个时机,大家把握好了才能收获多。
(5)、 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6)、芒种时刮南风,则夏季雨水较多,村里村外的池塘都会下满。其实,这是很符合科学的,可以用中学地理课的知识来解释。因为刮南风,说明这一年,从南方来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较强,南方来的空气含水汽多,易下雨。
(7)、解释:这是讲雨水对农作物的作用:夏天的雨对稻子有如生命一样重要:春天的雨(下得多)容易使麦子致病(长不好,歉收)。
(8)、译文:长时间晴天,突然下起大雾,必定变天,或下雨,或阴天,长时间下雨,突然下起大雾,大雾后必定是晴天。
(9)、地利是农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农业的发展有着极为巨大的影响作用。关于地利的谚语在整个谚语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内容也极为丰富,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谚语具有广泛性的特征。
(10)、冷粪果木热粪菜,生粪上地连根坏。没粪不种豆,粪大萝卜粗。
(11)、所有春播种在清明全出土,俗话说,春子在清明期挂纸,风刮上坟纸即可挂住庄稼幼苗。
(12)、农业生产也都跟季节、周期、区域相关,特别是现在生产的设施条件的辅助和改变以及气候等因素。这些谚语大部分是从前“靠天劳作”的农民总结出的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业生产方式也有所改变,上面这些谚语可能也并不适用于现代农业了。
(13)、200、黄花见白花,四十五日上轧车。农业的谚语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
(14)、解释:少年爱美,才春天便急急穿单衣,常被突如其来的寒冷冻坏。
(15)、当麦子黄了快要收割的时候,不能刮风,刮大风能够使小麦产生倒伏,而且大风能把麦粒刮下来,这两种情况都能导致麦子减产,农民遭受损失。
(16)、译文:麦子要产的多,主要是年前的管理最重要;而稻谷要收获的多,就是在插秧后的一个月内的管理最重要。
(17)、解释:形容春雨的重要,象油一般的珍贵,一年之际在于春,农作物最需要的就是一场及时有效的春雨。
(18)、 别小看前人的智慧,这些谚语,即便到了今天,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我觉得可以类比一下,这些农业谚语就是对当时的“农业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体现着古人的勤劳智慧,这放到现在,不就是“数字农业”吗?
(19)、 正如每一条金镂是宝贵的,每一刻时间也是宝贵的。
(20)、犁地要见死土,耙地要见扑土,耩地要见湿土。
3、跟农业有关的谚语(五句)
(1)、解释: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2)、很多农民朋友常年种植小麦,一旦小麦连续种植三年,这个时候就要选种,如果不选种的话就要换个品种种植,否则产量就要下降。
(3)、二月小麦没老鸹(指乌鸦在小麦地里已看不到)。
(4)、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5)、阴天种豆子的话最好了,湿度大然后也容易发芽;而种棉花一定要晴天,今年种棉花赶上了雨水后来出的苗就少很多了;而种菜最好是连阴天最好了,这些都是种地的一些技巧。
(6)、 “天时”“地利”“人事”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的配合和有效的联系,正体现了农业操作的程序:节令农时、改土深耕、施肥积肥、农田水利、预测旱涝、合理播种、防虫除害、收获贮藏等方面的知识经验,每个环节都有各自的谚语与之相对应。谚语以其通俗简短、生动活泼的语言渗入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农业谚语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窗口,它以其简洁的语言,表达着农民的心声和爱憎。农业谚语在汉谚中数量大,是汉谚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一部分。高尔基曾说:“谚语和歌曲经常是简短的,其中包含的思想和感情,可以写出整部整部的书来”。农业谚语的历史之久远,流传之广泛,数量之繁多,以及知识概括,经验总结等方面都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历史特点,农业谚语在今天仍然不失为传播农业生产经验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中国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反映农耕文化的谚语浩如烟海,这些农业谚语在当今社会,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安排农业生产,“天时”“地利”“人事”这三个方面的配合和联系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由于我国的古代农业主要是靠天收获,因此,农民对自然气象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十分的注意,因此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天气谚语。
(7)、人事,是指农业生产中人和地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关“植”“保”“收”等环节的经验。人和地的关系甚为密切,两者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成正比的,我们不可以忽视人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观能动性,如“人勤地也勤,粮食堆满囤”、“人勤地情深,黄土变成金”、“地里埋着宝,只要勤快就捡到”、“人不亏地皮,地不亏肚皮”;
(8)、解释:清明日若有南风吹,可卜有大丰收之年。
(9)、或者后台回复“谚语”获取更多有趣的农业谚语!
(10)、 地利,是指农业生产中的土、肥、水各个环节的重要经验。土地、肥料和水都是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11)、● 春天一定要吃的四大黄金野菜,好吃又营养!
(12)、麦子到了熟的时候,要抢收,抢打,然后快点入仓;因为麦子熟的一方面很快,不抓紧会丢很多;然后麦收的时候很容易下雨,造成收获的麻烦甚至浪费很多,所以收麦讲究一个快字。
(13)、1驴粪谷子羊粪麦,大粪揽玉米,炕土上山药。
(14)、办公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彩云北路与珥季路交叉路口大都一期A座1711-1714/1902-1906
(15)、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其聪明的智慧,根据生产劳动中的亲身经验,总结了一套人事方面的口诀、谚语,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行动的指南。谚语是人民大众自己的语言,农业生产是民众的活动,用谚语来反映民众的生产劳动,就显得特别的亲切随意、生动贴切。
(16)、解释:春天要是刮东风,那将是春雨绵绵;夏天要是刮东风,将雨水短缺,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
(17)、解释:立春是晴天的话,那么来年的雨水会比较均衡。
(18)、山东等地民间说法,农历五月是关公磨刀日,也叫雨节,是要下雨的。这句谚语很神奇,大部分年份,五月十三这一天都会下雨,有时候大,有时候下小雨。甚至有时候这一天上午还艳阳高照,下午突然就会下起雨来。如果真有偶尔一年没下雨,那么以后可能就会是大旱了。
(19)、七月十五枣红皮,八月十五枣半干(指农历)。
(20)、冬至前头七朝霜,有米无砻糠。有关农业谚语犁田过冬,好过担粪壅。
4、与农业有关的谚语有哪些
(1)、小满不满,麦子有闪(指小麦到小满节应灌满浆,若没有灌满浆,小麦收不好)。
(2)、 农业生产的经验,得靠天时、地利、人事的有效配合。
(3)、挂羊头,买狗肉。《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头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后汉书·光武帝记》:“悬羊头,卖马脯。”
(4)、解释:春天要是刮东风,那将是春雨绵绵;夏天要是刮东风,将雨水短缺,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
(5)、六十天荞麦四十天雨,荞麦沟里不积水。荞麦不怕连阴雨,小麦不怕火烧天。
(6)、 又如芝麻的播种季节,北方是: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冬至种大黍。中部地区是:芒种种芝麻,头顶一棚花。南部地区是:头伏芝麻二伏瓜,三伏栗子老庄稼。
(7)、干耕干耙,湿耕湿耙;光耕不耙,种不上庄稼。
(8)、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吕氏春秋·离俗览·上德》:夫种麦而得麦,种稷而得稷。人不怪也。《涅槃经》:种瓜得瓜,种李得李。《吕语集萃·存养》:种豆,其苗必豆;种瓜,其苗必瓜。朝看释伽经,暮念华严咒。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水浒传》四十五回)
(9)、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这些老话一代代传承下来,很多都成为了农民生活中的必备常识。
(10)、即使是在同一地区,由于地形地势的不同,彼此的气候条件、温度、湿度也不一样。还是以小麦的播种为例,华北的农谚就是“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湖北的农谚则是“白露种高山,寒露种平川”,高山和平川,即使它们是属于同一地区,播种同种农作物,农时上也要有所差异。由此可见,气候、时令节气、温度等变化直接影响着农民们的春种秋收、衣食饱暖,影响着农业的生产。地域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农时,古代农业主要是靠天收获,因此农民对天时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十分注意。为此,农民们根据多年来对天时节令的关注,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和教训,概括出了无数经典的农业谚语,成为了农民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天气预报”,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便利。
(11)、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12)、小麦是北方人食物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原料,可以制成面粉,做成馒头等面食。这句谚语意思大概是:如果一年中种植大麦前寒冷的时间太久了,那么小麦就不用种下去了,即使是种下去根也是生不了的。
(13)、秆黑粉,不抽穗;散黑穗,不长粒;腥黑穗,粒腥味
(14)、1包谷种不晒,一冬必得坏。宁要一斗种,不要一斗金。
(15)、1黄花见白花,四十五日上轧车。农业气象谚语六月盖夹被,田里不生米。
(16)、以前小麦收割要经过几个步骤,先是将小麦从地里割倒,然后再拉回家,再在地上将麦粒碾出来,最后要在阳光下暴晒几天,最后入仓,步骤一道都不少,现在机械设备隆隆响,前面三步并作一步走,最后只剩晒和藏了,极大提高了效率。
(17)、稻米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种食物,具有悠久的历史,种植面积也很广泛。早稻要适时早插,适时收获,可以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晚稻米生长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要“养”。但晚稻的硬质粒较多,品质比较高,米质也比较好。
(18)、在面积广阔的中国领土上,同一节气在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有些谚语就明确体现了这种精神,我们以冬小麦的播种季节为例:
(19)、解释: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20)、解释:这是冬去春来天气变暖的现象。但所说断雪断霜的日期,各地不同。大凡纬度愈北,断雪断霜的日期就愈迟。例如断霜的平均日期,南京在三月十八日,北京要到四月十三日。
5、和农业有关的谚语和诗句
(1)、 “数字农业”是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数字农业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实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
(2)、解释: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3)、译文:干低旱地不能下种子,插秧的话就得需要水里面补充一些营养肥料才行。
(4)、立春寒不算寒,惊蛰寒了冷半年,过了惊蛰不停牛,是春耕春种开始了。
(5)、 再如我们云南,地理优势造就了基本上什么作物都可以种植,有些地方是四季如春的,有的地方是四季分明的,有些地方是热带雨林的,造就了云南作物高原特色。
(6)、种豆子,豆秸不能长的很高,如果到了人的脖子那么就打不来几个粒子了;庄稼本来就有密度要求,所以不能长太高;而且都长了豆秸营养也长不到豆子上,所以不长豆粒了。
(7)、若要好,三凑巧:粪大、水足、种子饱。肥田不如肥种。
(8)、 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倍觉失时的痛苦!
(9)、干耕干耙,湿耕湿耙;光耕不耙,种不上庄稼。
(10)、烂“落苏”(即茄子)多,烂铃(指棉花)也多。
(11)、译文:在路上你看到了成群的蚂蚁搬家、看到大白天的蛇出洞在路上游走,那么可能过不来多久就要下雨了,这是因为动物对自然有与生俱来的感应。
(12)、解释:这是台湾北部的农业现象,南部则比较早。
(1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4)、头八(正月初八)晴,好年成;二八(二月初八)晴,好收成。
(15)、种豆宜早,俗云:处暑后,莫种豆。荞麦处暑后可种。俗云:处暑安荞,白露看苗。又云:白露白茫茫,荞麦公式(茂盛状)过行。时有蒹葭风起稍凉。俗谓之冻桂花。又云:白露秋分节,夜寒日里热。
(16)、解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难估计。
(17)、10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18)、 我们以冬小麦的播种季节为例:华北地区中部的农谚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华北地区南部的农谚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华北北部的农谚是“白露节,快种麦”。
(19)、这些谚语都是说农业收获的,我们说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农业的丰收,因此在收这个方面我们一定要做到及时,一定要认识到农业收获对农民的重要性,并且在收获过程中要注意收割的技巧,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质量,以此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保证生活的质量。
(20)、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通俗编·俚语集对》:“今年种竹,来年吃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1)、解释:反了春,是立春之后下雨的意思。立春在阳历二月初,这正是全年最冷的时候。冷天下雨,因为潮湿关系,所以觉得格外冷。
(2)、 肥料是庄稼的粮食。只有通过施肥来保持土壤肥力,人们才可以真正地放弃刀耕火种加撂荒土地的原始耕作方式.推动农业向高级阶段方向发展。
(3)、冷粪果木热粪菜,生粪上地连根坏。没粪不种豆,粪大萝卜粗。
(4)、解释:意思是春雨很珍贵,对农业生产很有好处。
(5)、解释: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6)、豆子种下后当天就可以发芽,等过几天再下雨就不怕了,就怕当天播种当天下雨;因为豆子一般是夏天种,此时雨水较多,所以人们会比较担心下雨。
(7)、麦子去了头,秫秫没了牛(小麦收割后,高粱已长的比牛还高)。
(8)、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上满集(农历九月分别是核桃、梨、柿子的收获期)。
(9)、解释:从立春开始便会经常下雨,不是阴天就是雨天,直到清明时节。
(10)、麦子去了头,秫秫没了牛(小麦收割后,高粱已长的比牛还高)。
(11)、 与人事相关的谚语:天旱播种宜深,逢春播种宜浅;稀三箩,密三箩,不稀不密收九箩。地尽其力田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粮。锄地胜抵三分雨,松土好比下次肥。间小留大,间密留稀,间弱留强,间多补空。久雨积水早排出,旱天之时早开源。地整平,出苗齐,地整方,装满仓。犁地要深,耙地要平;光犁不耙,枉费力下。
(12)、近日,在县史志办翻阅龙赓言于清道光29年(公元1849年)主修的《万载土著志》,在农事一卷里,读到了当时(距上述提及的油印小册子108年,距今170多年)有关气象与农耕关系的叙述。尽管时间与气象发生了不可预测的变化,以至影响农耕的变易,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改变或正在改变农业耕作习惯,但不少气象与农耕的谚语仍有参考价值,且其中的不少俗语还能为万载方言土语的研究提供资料。
(13)、 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播种、施肥、管理,如“种田无命,节气抓定”,节气反映的是自然条件的变化规律。“节气抓定”即是抓住了生产安排的关键,如“节气抓不定”则会出现“人忙天不忙,早迟一路黄”的现象。不过,节气不变,但自然条件容易变,所以就要因地制宜,在同一地区,地形地貌的不同,气候条件、温度、湿度都不一样。
(14)、 关于地利的谚语:冷土换热土,一亩顶两亩。水土不下坡,谷子打的多。
(15)、解释:在清明谷雨的节气,天气还是很冷的,这是北方寒潮南下的结果。
(16)、小满不满,麦子有闪(指小麦到小满节应灌满浆,若没有灌满浆,小麦收不好)。
(17)、苦瓜子结不出甜香瓜,不选种长不出好庄稼。若要出苗匀,种子先选纯。
(18)、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19)、这是四川等地的俗语,意思就是芒种时期,农民太忙了,农活一刻也不能耽误,走到路上碰到亲戚都来不及搭话。
(20)、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上满集(农历九月分别是核桃、梨、柿子的收获期)。
(1)、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2)、解释:虽然冷锋面势力减弱,有时北方的冷空气仍然很强,冷不防又有一波寒气来袭,於是有这句俗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