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35句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英文版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2-20 10:50:31 admin 阅读:59

导读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在线阅读 (1)、具体就文本而言,《存在与时间》的上半部分比较好的解决了近代认识论主体如何认识客体的问题。简而言之,此在作为主体...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在线阅读

(1)、具体就文本而言,《存在与时间》的上半部分比较好的解决了近代认识论主体如何认识客体的问题。简而言之,此在作为主体(虽然这种说法并不恰当)本就是处于一种”在-世界-中-存在“的结构,此在本来就是与工具以及一切具体物体在一个世界中共同存在,而这些事物又都是以此在为目的,不管是日用器具还是工厂街道,最后都会被纳入此在的实际生活之中,这种目的论的结构被海德格尔称为“形式指引”。换言之,海德格尔认为,所谓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并不是一个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因为要提出这种问题需要很高程度的理性反思。这一理性反思本身预设了一个前反思的结构,也就是此在的在世生存,恰恰是此在生活在世界之中这个在世生存的现象才是最根本的,现象学哲学的根本活动因此就是要去描述这一生存现象。

(2)、读书会资料《存在与时间》需单独购买。推荐版本: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文修订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译者:陈嘉映、王庆节。

(3)、读书会结业符合要求(共参加20次以上)者可获得知无知哲学读书会第一期结业证书并参加结业典礼。

(4)、中国的哲学一直不被西方人所理解。但海德格尔之后,西方哲学开始和东方哲学有共同、共融之处。这源于海德格尔完成了西方哲学的范式转换。海德格尔时期也就是一次大战之后出现了很多新思想,海德格尔是在哲学当中一个新思想,他将哲学从原来追求确定性的范式,通过概念化,逻辑化,转到去理解不那么确定性,可能性的世界,而不是确定性,现实性。

(5)、 在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基础上才得以反省郎“现成的”和“概念的”方式被否定,“构成的”或“存在相互引发中获得自身的”方式被揭示出来。

(6)、我们不知道“存在”说的是什么,然而当我们问道“?存在?是什么?”时,我们已经栖身在对“是”的某种领悟中了,尽管我们还不能从概念上确定这个“是”意味着什么。我们一直还未认出该从哪一境域出发来把握和确定存在的意义,但这种通常而模糊的存在之领悟是一种实际情形。

(7)、《存在与时间》毫无疑问是出自二十世纪最重要哲学家的二十世纪最伟大哲学著作。《存在与时间》:从哲学史的角度来看,书一开始就重提“存在”(SeinBeing,或译“是”)问题,所谓久已被遗忘的“巨人之争”(或者泰坦之战)。以此为起点,加上海德格尔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开设的一系列解释亚里士多德的课程,直接开启了20世纪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复兴。以至于阿伦特那篇著名的为海德格尔80寿辰写的文章中说到,当时德国的大学生都传说,亚里士多德在当代复活了,有一个人能够教会人们思本身,他是黑森林里“隐匿的哲学王”。而当代一位意大利学者曾经颇为认真的说道,如果亚里士多德在20世纪复活,他一定会选择住在黑森林里,和海德格尔一起讨论哲学问题。

(8)、这段话很简要地说明了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变:在前期的《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考察了一种由上手用具/工具组建构成的周遭世界,在现在已经必然地下堕为纯粹的技术世界。技术以一种”格置“(Gestell)组织着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同时也以这种方式重构着世界。这使世界丧失了其他多种可能具有的意义。技术的本质,也就是”格置“,使得一种精确计量的理解方式压倒了其他的理解方式(如《世界图像的时代》里揭示的那种以图像来理解世界的方式),世界丧失了其他的可能的意义。世界要完蛋啦!

(9)、我认为海德格尔在理解存在的意义的时候,从“此在”出发。所谓“此在”一般来说指我们人类现在的存在,而提问这种存在也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我们因为此时在存在,此时在想而证实我们现在存在着,而我现在发问,因为我现在会存在,因而会发问。海德格尔认为应在世界,作出这样存在样态的“存在者”,“在世界之中”之三种环节中考察世界存在。在《存在与时间》中依次讨论了这几个环节,并在各个环节中找出下位的各种构成环节。虽然有些术语不懂,但是存在的构成中,三个环节很有道理,因为环环相扣才能符合人类思考的逻辑性,即使我们知道难以理解,但是因为逻辑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因为复杂难以认识所以为我们所追求,人不在追求未知世界么,未知世界不就是为感悟的嘛。未感悟就意味着我们处于昏昏沉沉的境界。

(10)、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11)、从学术和理论层面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而且特别是指对哲学思考和哲学研究层面的影响。刚才王庆节教授已经提到了,他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从此之后成为了西方哲学称之为整个当代哲学思考思考这个世界到底命运是什么样的,思路发生了转折。这之前整个西方哲学都是只谈到忘记了存在问题,把重大的存在问题变换成为存在者的问题,那么发表之后重新的提出不是简单概念的变化问题,而是本体的问题,形而上学研究上的转折,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改变了整个哲学的研究方向。

(12)、海德格尔将死亡视为此在最根本的可能性,而“这种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可能性是无可逾越的。向这种可能性存在使此在领会到,作为生存之最极端的可能性而悬临在它面前的是:放弃自己本身。但这种先行却不像非本真的向死存在那样闪避这种无可逾越之境,而是为这种无可逾越之境而给自身以自由”。此在面对这种“不可逾越”的可能性所展现出的“畏”,使此在在世存在时对于诸多生存可能性做出本真的选择和决断。

(13)、海德格尔:今天各种科学已经接管了迄今为止哲学的任务。……哲学消散在几种特殊科学中了:心理学、逻辑学、政治学。

(14)、事实上,在1965年题为《形而上学:概念与问题》系列讲座的第14场中,阿多诺向他的学生推荐了埃默里的著作,并特别强调:“说死亡在所有时代都毫无变化,这是一个谎言;死亡也是一个相当抽象的实体。”(参考阿多诺《Metaphysic:ConceptsandProblem》,Polity出版社2000年版)在海德格尔本真性的行话中,死亡便被去社会化为一种“相当抽象的实体”。存在哲学试图反抗对“存在的遗忘”,为现代人的生存赋予意义,但却由于这种行话“用糟糕的经验做成了超验性”而蜕变为一种仅仅试图在思想中把握现实总体却又空洞无物的幻想、一种本真性的“磨牙声”:“极端抽象的自身性,那无非是不停地说着我、我、我的磨牙声,是如此的虚无,就像‘自身’在死亡中变成的那样”。

(15)、在场我们在讲巴门尼德时,曾讲过ousia的意思是being。古希腊语种,being作为系词而言,连接事物和它的属性;being作为动词而言,表示一种活生生的状态,即某物“在”。从这个意义上说,ousia是“是”和“在”的合体,这说明了它存在于物质世界中。“是”体现出一种形而上学的意味,“在”则包括“在场”的涵义。

(16)、此刻存在的我为什么会觉醒,反思自己,那是因为作为思想支援的“畏”。心在老在担心着什么,畏惧之心时刻有之。造成埋头于日常的此在发生动摇的是“畏”,在世界之中的存在本身就是畏的对象。担心能否在这个世界内存在。我们在不断复苏自己的思维状态中,不断地,不愿意按部就班,对于存在的意义,自身的价值的拷问为什么会动摇,因为我们总在担心一些东西,“操心”既是此在的存在,我们因为畏惧而操心。海德格尔认为正在被展开和发现的此在的存在方式才是真理和真实性的本源现象。此在操心自己的存在,是先于自身存在的存在者,其实就是使自己与现在还没有的东西相关联。甚至自己最后的死的关联。为了作为一个整体而完结,此在非死不可。但如果死掉,此在原本就不可能亲身经历这种事。此在对于自身来说终究是未完。自己自身的死对于此在来说,决不可能作为现实的东西亲历。人生在世考虑两个极点,生和死。听天由命转变为人定胜天,对于生我们亲历过,但是对于死作为存在状态的终结,是无法体验到的,那要到另外一个境界了,这是我们所说的来生,循环,还是只是人的肉体形式化为物质的存在,精神消散,但是人的精神反而是人的本真的东西,畏死,我们考虑生的意义价值。为了连续生与死我们有了时间,时间就成了一种纽带。虽然读起来很晦涩,但后来又花了很多时间阅读其他人关于此书的见解来加深自己的理解。《存在与时间》给了我许多关于时间与生命的思索:时间是无限的,而生命是有限的,作为具体的人,要用有限的生命去验证无限时间的存在和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浪费的不是时间而是生命,我们节省的不是时间也是自己的生命,时间是无意义的,而生命就是要在这种无意义中,创造出有意义,赋予这种无意义于意义,打断无限为无数个有限。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海德格尔在“此在的存在论分析”一节中说:“应当在此在的平均的日常状态中显示这个存在者。我们就日常状态提供出来的东西不应是某些任意的偶然的结构,而应是本质的结构。”

(17)、海德格尔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这样解释:“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某些别具一格的存在领域曾映入眼帘并在此后主导着问题的提法(笛卡尔的我思、主体、我、精神、人格);但同时,与始终耽搁了存在问题的情况相适应,人们从没有就它们的存在及其存在结构发问。”“就笛卡尔来说,事情还不止限于耽搁了此事因而使(思执,无论其为心智还是精灵)在存在论上陷入全无规定之境。”

(18)、在主体与客体、概念与非概念物(即无法为概念所统摄的“概念剩余”)的非同一性哲学视域中,阿多诺坚持客体(非概念物)优先性。我们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特别是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章中,反复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67页)应该说,这种从“现实的人”出发思考人与历史、人与社会现实关系的观点也是阿多诺对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思想进行批判的出发点。

(19)、“在”的意义如下:已经具有的性质。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在”,才有“在者”;绝不可能根本不“在”,就有了其他一切。

(20)、存在从本质上说具有时间性:它向前眺望自己的死亡,用良知和决心审视整个生活,它在本质上是历史性的。存在与时间性紧密相关。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英文版

(1)、科学立足于对象化之物,最多研究下普遍之物,对于前理论的东西,科学不屑一顾。海德格尔的看法则明明白白地反其道而行之。怎么说呢,这或许有点取巧,但他的确认为哲学应该往起源的方向研究。也就是,哲学家最后应该直捣黄龙,研究存在而不是存在者。最后肯定就要追问到绝对领域。

(2)、海德格尔的老师胡塞尔(左)倡导的胡塞尔现象学,吸收了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右)的思想

(3)、显然,“在死亡面前的平等”只是形而上学思辨意义上的形式平等,实际上,此处的“死亡”和“平等”一样,都只是一种空洞的抽象概念;由于它不具有任何历史与现实的“约束性”,因而对它的宣扬是“可耻的”。与此相反,“在死去时”的每一个个体所面对的社会、家庭、个体情境则是复杂多样且无法整齐划一的。在笔者看来,埃默里对于“在死亡面前”和“在死去时”的区分,也适用于阿多诺对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的批评。

(4)、二是,欲言又止,二人眉来眼去,但是万事尽在不言中。这是存在之真理的一种形态,一种遮蔽的形态。

(5)、谌洪果,法学博士,知无知创始人。著作《法律人的救赎》、《哈特的法律实证主义》、《大学城里的公民》、《归根复命》、《正义的思辨与判断的尊严》。

(6)、《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第一部较为系统的美学和哲学著作,其中不仅对希腊的艺术做出来美学的讨论,而且包含自己对于很多哲学问题的思考和对生命意义态度。

(7)、在经院哲学内部,托玛斯曾受到“过于重视存在”的批判。他把上帝视作“最特殊的存在”,是积极的肯定的。(与之相对比,伪狄奥尼修斯将上帝看作是消极的、不可言说的存在。)

(8)、但在新柏拉图主义中,例如普罗提诺,都反对把人的灵魂归结为语言。古希腊哲学中,语言和身体关系十分密切。语言被视作是灵魂经过身体所勉强达到的东西,它是不准确的。异教的新柏拉图主义认为,视觉才是人的本质,这里唯一稍显例外的是波菲利。

(9)、这些困境是其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与其反传统的动机密不可分。 

(10)、   《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一部作品,从其1927年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它所包含的深刻思想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给一代又一代人以很大的震撼与启发,这是无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也不能迷信它,《存在与时间》同样也潜藏着一些内在的困境与危机,这种困境与危机是其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时代的产物,是极其深刻的,是海德格尔自己也难以解决的,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些问题而不是盲目地祟拜与迷恋,以便更好地为我所用。特别是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海德格尔研究已成为中国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人们对之追捧有加,谈西方哲学、美学似乎言必海德格尔,在这种情形下,谈谈海德格尔的困境就显得更加必要了。

(11)、●第三是不关心存在者而带来的在现实面前的无能为力。

(12)、③灵魂是存在者:海德格尔认为,“亚里士多德说:(人的)灵魂以某种方式是一切存在者。”实际上这里有含混的地方,因为对于亚里士多德而言,“灵魂”和“人的灵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人的灵魂”而言,其中的理性才是永恒的。而“灵魂”作为一个“大写的人”,是永恒的。

(13)、人的构成也是如此。因此,对于宇宙的思考,便是对于人的思考。或者更准确地说,两者的关联性很强。宇宙可以被视作一个“大写的”人。无论是晚期希腊哲学,还是后来的基督教哲学,它们都认为人类的自我来源于更高一级的存在。(差别在于基督教在宇宙之上还加入了最高的上帝。)

(14)、诸如此类的实例在《存在与时间》中比比皆是,但是最为根本性的有两点,第海德格尔赋予日常此在的地位和传统基督教对于尘世生活的看法之间的关系。虽然,海德格尔力图化解传统基督教思想在尘世生活和灵魂救赎之间做出的、带着强烈的价值倾向的二元划分,指出并不存在一个外在于人的超验神性来保障这种此岸和彼岸的对立,而人的存在的全部意义,包括他本真的或非本真的存在方式,都只在操心的在世之中。然而,海德格尔还是做出了自己的二元划分,只不过所依循的标准不再是神圣和世俗的对立,而是基于此岸的尘世生活的操心在世的人的生存的本真和非本真。在表面上看来,这是一种无神论和世俗化的反叛,然而这种划分背后的思维方式和圣俗之分的思维方式是连贯一致的,并且,正如我们已经论证的,海德格尔还是把日常的尘世生活定为终究需要被超越的“非本真状态”,而把此在看作在“本质上”并不日常的、孤独的和无所关联的存在。只有在一个上帝面前,无论这个上帝是自觉地摆在明处,还是不自觉地藏在暗处,人才可能如此本真地孤独。

(15)、这里,海德格尔思想的核心是: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意识到其存在的能力。他们不作为与外部世界有关的自我而存在,也不作为与世界上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本体而存在。人类通过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是由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海德格尔还认为人类处于矛盾之中,他们预示到不可避免的死亡,死亡导致痛苦和恐怖的经验。他们不得不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接着便是一切不复存在。我们的存在既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也不是我们的选择。存在是强加给我们的,并将一直延续到我们去世。

(16)、海德格尔说:“求助于自明性确实是一种可疑的方法。”这个结论这以这样解释,自明性是存在的一种属性,在人类尚未了解到存在时就已经将存在作为自己研究的基础,来研究其他事物,这将是一个空中楼阁。因此,在研究人之前,似乎应该先知道存在是什么。

(17)、所以可以看出,存在主义强调个体如何在生存活动中实现自身。在此基础上,对比本质主义的单一化、固化的倾向,存在主义同时强调个体向着未来的开放,既强调个体的丰富多彩的可能性。这也就是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不论是存在主义还是本质主义,其目的都是最后要追问一个超越/先验的东西。

(18)、《存在与时间》从“此在”出发追问存在的意义,把时间看成此在存在的境域,对“此在”、“世界”以及“在之中”的阐释都是依据“时间性”来进行的。

(19)、根据海德格尔的说法,这是因为许多哲学家混淆了存在者与存在——也就是世界上的具体现象及其前提。海德格尔对存在的研究仍然只是一个碎片,没有超过此在的规定性——也就是人类的生存。

(20)、所以海德格尔认为,存在远远不象人们所理解的那样,是一个明白无误的概念,关于存在有很多问题至今并没有搞清楚。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原文

(1)、1911年,海德格尔开始进行大量的哲学问题的研究,这是海德格尔思想形成的开始。

(2)、对上述本真性行话不遗余力进行“祛魅”的阿多诺,认为海德格尔渲染的此在通过“向死而在”获得本真的生存领会进而做出本真选择最终“给自身以自由”的一整套话术,一方面将人之生存(与死亡)的现实性全部抽离,另一方面将现实的人面对死亡时的无力感与畏惧感超验化为人的生存特质,“正如这种行话所说,痛苦、灾祸和死亡都是应该被接受的”。讽刺的是,在生存论、存在论哲学中勇敢“向死”的此在,却“毫无能力对抗人被贬低为功能集合这个事实”。

(3)、⊙(收藏)西方传统哲学和现代主要哲学思潮纲要

(4)、小学毕业后,海德格尔因家境贫穷,无钱再上学。先跟私人教师学习拉丁文,后由天主教会资助,到离家乡50公里以外的康斯埋茨中学(旧天主教会耶稣会学校)四年级学习。在这里,他受到欧洲传统文化教育(包括古希腊文学、天主教拉丁文献、拉丁文学、德国文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等)。

(5)、高宣扬从各个层面指出海德格尔及其哲学在世界上的影响

(6)、文/寇鹏程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9卷

(7)、阿多诺认为,“在这种行话中,那些有血有肉的、非隐喻的东西的香味,都悄然地被精神化了”。质而言之,本应反思并超越人类生存困境的存在哲学,只不过是一种“故意地将它的日常生活神圣化”的本真性行话。它所蕴含的“更多”,不过是一种与现实生存状况别无二致的空洞幻想。

(8)、在读海德格尔之前自己所理解的“存在”,就是单纯的存在,例如:“存在即合理”即“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整部《存在与时间》只关心一个问题:存在的意义问题。但是海德格尔用“存在”这个词意指什么呢?如果有什么区别的话,存在意指什么呢?“存在即合理”在《小逻辑》43页原文译文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存在”是最普遍最抽象的共相,亦即事物的本质。而所谓“合理”是指合乎理性,合乎绝对精神。这种理性不仅仅是主观的理想性,而且是事物的本质,而事物是符合自己的本质的,所以合乎理性的东西一定会成为现实所接纳的东西;当只有合乎理性的东西才能“称”为现实的时候,一切现实的存在的东西就都是合理的,合乎理性成为现实的条件。

(9)、海德格尔将人类的生活视为与死亡的永久争论。有了这种知识——这也是存在主义最核心的想法——海德格尔就为各种各样的争论埋下了种子,即使海德格尔本人后来在“转向”中偏离了他的早期哲学。

(10)、生物书告诉我们:无数精子争先恐后,其中只有一颗投入了卵子的怀抱,这就是“我”诞生的原因。有灵性的人,一眼即看出这个答案的贫乏:为什么偏偏是我?明明可以没有我这个人,而我竟然存在着。进一步,世界的存在也成为了问题:明明可以没有这个世界,谁知道大爆炸前是什么样子,谁知道为什么就有了大爆炸?世界却也竟然存在着。可是,对自己,对世界的惊异并不能抹掉一个残酷的事实:我终有一死。世界末日不可怕,可怕的是,世界在我死后依然继续,我却永远与之失联。

(11)、可能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像夏目漱石那样——你说了句什么,但说出来的不是赤裸裸的东西,而是说了句看似不着边际的话,”今晚夜色很美“。但要表达的东西都充盈在这句话里了。这也是存在之真理的形态。不过它略有别于前者,是以开显的方式发生的。

(12)、海德格尔说:认识行为只是我们同世界发生的很多关系中的一个,它不是我们与世界中的事物所建立的第一个关系,而是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很迟才发生的,并且还是偶尔为之的一种关系;认识是如何同对待事物的不一样态度相关联的?认识由什么构成?

(13)、《纯粹理性批判》是世界十大哲学名著之出版于1781年,这本书推翻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是哲学史上的“哥白尼革命”,与《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并称为康德的“三大批判”。

(14)、海德格尔在后期要做的其实是这样的一种努力:哲学是否还能担当起在历史上曾经的职责,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揭示出人类或世界应该走的道路,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或多或少的拯救世界?

(15)、   《存在与时间》的第三重困境就是海德格尔过分强调“存在”,而不重视“存在者“,使他的理论缺少现实实践的品格。

(16)、●第一是“此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普遍有效性问题;

(17)、《存在与时间》不仅对哲学家,而且对后来的神学家、心理学家以及社会学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是海德格尔花十年时间阅读、演讲和思考的结晶,并给他的后期作品指明了方向。即使后期作品与《存在与时间》大异其趣,但如果离开了这本书,它们就无法得到理解。同时,《存在与时间》也是迄今为止最难读懂的著作之一。

(18)、而现实中存在的现在,因为已经存在,自然而然的获得了理性的支撑,它是合理的。跳出自己的思维,不是创造性思维,思维由于存在而存在,这让我想起了唯心主义最核心的命题“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他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从这个角度出发,存在的前提是思考,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所以世界因为认识而存在,缺乏了认识那么就构不成构成世界的要素,因为自己的想象世界因此存在,意即思考才是世界的本源,这样的思考和海德格尔的命题有很大的相似处。我思故我在,我的思考铸就了我这个人,推广开来就是思考创造了所有的像。这种思想虽然我们经常去批判,但是不无道理,在没有更合适的道理替代这个道理之前这就是最合理的解释。但是这样想下去,我因为不断地思考而存在,我不思考就是走向终极的毁灭。但是这不能解释我的疑惑,因为可能没有真正地悟懂。

(19)、这四者在游戏中交互辉映,成为一个“四化的整体”。其中的一方都会折射出其他三方,四而一而四。其中,人从前期的《存在与时间》里的中心位置,退居到了四相的一端。只有人能面对死亡,承担死亡的后果,并以死亡的代价折射出一种意义。人不应该是占有者,也不应该是主宰者,人只是逗留于这个世界,居留于此,然后守护着其他的三者,守护着这个世界。按海德格尔本人的说法,“四化”作为世界之世界化,是不能按照理性思维的模式去认识的。这很像禅宗说的了,言似一物即不中。但这四相,其实可以理解为世界意义的四种发生向度。不过即使到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海德格尔要努力做的是什么。他在与一种自欧洲发源的思维模式做斗争,力图为非理性的,神秘的东西争取到应有的位置。这在某种程度上类似康德在一百多年前所做的:为科学奠基,同时为信仰划出地盘。

(20)、《纯粹理性批判》是世界十大哲学名著之出版于1781年,这本书推翻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是哲学史上的“哥白尼革命”,与《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并称为康德的“三大批判”。

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pdf

(1)、《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1926年写就,翌年出版。它也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不仅影响了此后多种重要哲学流派和重要哲学家,而且在文学批评、社会学、神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种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已经具有的性质。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在”,才有“在者”;绝不可能根本不“在”,就有“在者”。要解决“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它的“在”已经明确了。

(3)、   在海德格尔看来,此在原是可能之在。此在的展开就是人自身在这种种可能性的存在中为自己筹划、操心,为自己选择一种可能之在,只有在选择到自己最本真的存在时,他才是自由的。面对着种种可能性的生存,向什么地方筹划、选择自己的生存呢?这个向什么地方筹划实际上就是自己生存的意义了,所以海德格尔说:“意义就是这个筹划的何所向。”这实际上是说,生存的意义就是此在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展开。但也就是在这里一个深刻的危机和困境实际上已经出现了。

(4)、《存在与时间》这本书批判了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把哲学当成知识,把存在当作存在者来研究的传统,对于此后的很多哲学家产生很大影响,豆瓣评分高达

(5)、上海人民出版社中译本《本真性的行话》(译者:谢永康;2021年8月)书封。

(6)、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实际上存在着三重内在的困境:

(7)、要解决“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它的“在”已经明确了。

(8)、(2)托玛斯的相关评价:海德格尔论及了托玛斯,

(9)、海德格尔称这种既自由又被决定的纠缠状态为“实际的生存”。人的实际性也就是他的被抛性,他总已经被抛给了一个实际的世界,但是在这个世界中,他有所筹划、有所选择地自由生存着。在我看来,“实际的生存”就是海德格尔眼中的人的“本质”。然而,把人的“本质”说成实际的生存,是不是漏掉了操心结构的最后一个环节——“作为寓于世内来照面的存在者”?操心作为整体当然不容任何一个环节的遗漏,而如何看待最后一个环节,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我们所要追问的,海德格尔的本真和非本真的区分的意义。人的“本质”在于实际的生存,而人在去“是”他的本质的时候,可以以本真的方式去是,也可以以非本真的方式去是。人可以本真地存在,也可以非本真地存在。那么什么叫做本真地存在,什么叫做非本真地存在?先行的生存性在于人是他的可能性,而人最极端的可能性是死亡。海德格尔说,死亡并非存在的终结,而是向着终结的存在。把死亡理解为存在的终结,是把死亡理解成了某种现成的现象,也就是非本真地理解死亡。本真的死亡不是现成现象,而是人的生存方式,人的死亡是“向死而存”。另外,死亡是人最本己的可能性,因为“任谁也不能从他人那里取走他的死”,每个人必须自己向着自己的死而存在。显然,被本真地理解的死亡和第8节所揭示的人的“本质”具有密切的关系,死亡现象直接显示出人的“本质”:“死亡在存在论上是由向来我属性与生存组建起来的”。因此,人要想本真地存在,就必须本真地理解和面对死亡,也就是要向着自己的死亡,将自己筹划到自己最本己的可能性中去。实际上,正是因为人具有死亡这种最极端的可能性,正是因为人在本质上是向死而存的存在者,所以他才能够向着可能性筹划自身,才能够生存而不是仅仅现成存在。相反,非本真的存在状态,就是不去面对死亡,歪曲地理解死亡。海德格尔说,在这种情况下,人就让自己消散在周围来照面的事物中,让自己混迹于常人中,以逃避死亡,由此也逃避最本己的自身。消散于周围来照面的事物,就是从世界和世内存在者出发理解人,也就是把人理解为他所从事的、他为之操劳和奋斗的——“人做什么,他就是什么”。常人通过诱惑、安定,以及把人同他本真的死亡之畏相疏远,来逃避死亡。 被抛性作为人生存的实际性,也有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之分。根据海德格尔,人的被抛性意味着他“始终不是另一种可能性”。人不仅对于他已经被抛入的那个世界,对于他的时代和历史、身世和伙伴无法加以选择,而且,在人能够自由选择之处,他也毕竟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可能性,而“把不曾也不能选择其它可能性这回事承担起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被抛性,勇敢地直面这种被抛性,承负被抛性而筹划着生存,就是本真地作为实际性而生存。海德格尔称这种对被抛性的本真的理解和面对为“良知”。海德格尔进一步说,人的良知告诉他,他是有“罪责”的存在。实际上,这里说的罪责,就是得到了本真的理解的被抛性,海德格尔又称其为“不性”,也就是人的生存本质上的有限性。相反,非本真地面对被抛性,和非本真地面对生存性一样,是消散于世内存在者,逃逸到常人那里去。无良知的常人不去看生存之根本的有限和罪责,而是事先规定了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本分的、什么是认可或不认可之事、什么是允许人成功或不成功之事,等等。总之,常人营造出一种“平均状态”,从而在本真的被抛性面前逃避。综上所述,如果说人的“本质”在于实际的生存,那么,本真的生存性就是向着死亡这种最本己的可能性筹划自身,而本真的实际性就是直面被抛的罪责。关于向死而存的先行与直面罪责的良知之间的关系,海德格尔专门用了一节加以讨论。简单地说,罪责的最深刻的根源就是死亡。罪责是人的生存的不性或有限性,而人最根本的有限性就是死亡,“本真地想到死便是在生存上达乎透彻的愿有良知”。 

(10)、(1968年,摄影师米勒·马可维兹拍摄到的海德格尔在大雾弥漫之际提水的照片)

(11)、已经具有的性质。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在”,才有“在者”;绝不可能根本不“在”,就有“在者”。要解决“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它的“在”已经明确了。

(12)、本质主义立足于本质和普遍性,而存在主义强调个体性。按柏拉图的说法,作为理念的人才是完美的,才是哲学家应该关注的。这在某些方面就有点可怕了:那我作为一个人,明显不是理念的人。那我的存在是不是无关紧要了?任何一个人的存在是不是无关紧要了?——因为即使我们这些个体不再存在了,作为本质的理念的人还依然存在。但亚里士多德会反唇相讥:如果没有个体的人,人的本质从何而来?这下个体性一下重要了起来——普遍性居然要根据个体性来获得自己的存在了。

(13)、1931年,初出茅庐的阿多诺在其法兰克福大学就职演说“哲学的现实性”开篇,谈到以哲学研究作为职业必须要放弃的一个幻想:“用思想的力量足以把握现实的总体性。”30多年后,已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核心成员的阿多诺,出版了一部集中批判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思想的专著《本真性的行话》。

(14)、海德格尔之所以要提出去蔽的概念在于要想知道解决正确的问题,首先要确定正确的标准是什么?而确立标准是真的问题,真的问题不是哪一个人根据你的权威,根据你的钱财能够确立。真理的确定需要一个公开的环境。这是真理最原初的含义,而我们现代人用正确的概念替代了传统的真的概念。并不是说正确概念不重要,正确的概念非常重要,但是正确的前提是打开。这个正确某种意义也是一种弊,我们以为有一种绝对的正确。

(15)、从第二条,也就是相对完整的那条线索入手理解《存在与时间》,把这本书看作海德格尔对于人的生存经验的现象学分析,这就要求我们把眼光集中在一对重要的概念之上:本真和非本真。本真和非本真这一对概念,以及海德格尔对于这两个概念所意指的两种不同的人的存在方式的区分,无疑是贯穿全部人的存在论分析的关键线索。从这组概念出发,我们能够找到理解全书思想的切入点。那么,在《存在与时间》中,本真和非本真作为两个概念是什么意思?在海德格尔看来,什么叫做本真的,什么叫做非本真的?这对概念在全书正文部分的一开始就出现了。在第9节(前8节是导论)中,海德格尔指出了人这种存在者的特殊性,在他看来,正是基于这种特殊性,对人的存在论分析才可能成为解答一般存在问题的准备。人的特殊性有两点:首先人的存在是“生存”,其次人的生存是“向来我属”的。人的“生存”主要是和“现成存在”相对立的,即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他是什么,而是他如何去是。“向来我属”说的是,人这种存在者的存在,也就是他的生存,在任何时候都是属于他自己的。每个人都不可“被把捉为某种现成存在者族类的样本或一员”。紧接着,海德格尔说,人的存在作为向来我属的生存,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可能性中的,人的可能性并不是人的存在的一种“属性”,毋宁说人就是他的可能性。而这就意味着,人可能“获得自己本身;它也可能失去自身”。海德格尔说,选择了自身和获得自身,这种人的存在可能性、存在方式,就是生存的本真状态,相反,失去自身的存在可能性和存在方式,就是生存的非本真状态。这就是本真和非本真这对概念的意义,它们是用来规定人的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的。在刚提出这对概念的时候,海德格尔就已经率先指出了本真和非本真之间的关系:首先,相比之下,本真状态是更为源始的,非本真状态唯有基于本真状态才是可能的,只有当人“就其本质而言可能是本真的存在者时……它才可能已经失去自身”;其次,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之间不存在价值的高低,“此在的非本真状态并不意味着‘较少’存在或‘较低’存在”,相反,人“首先和通常”就处于他的非本真状态中,受着非本真状态的规定,并且,这种人“首先和通常”所处的非本真状态是“一种积极的现象”,而不是消极的、欠批判的现象。可以说,《存在与时间》整本书的内容,就是把第8节所说的这种人的特殊“本质”充分展开:详细阐释什么叫做选择了、获得了向来我属的生存的自己本身,什么叫做失去了这个自己本身,人如何在日常状态中以一种非本真的方式生存,同时又时刻具备着本真地实现自我的可能性。由此看来,本真和非本真这一对概念的确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16)、本质主义追问的是“是什么”(What)的问题,问的是“存在者作为存在者一般地是什么”,指向一个普遍的、本质的先验之物,其解答一般是存在论(ontology)的。

(17)、知无知哲学读书会采取经典文本逐字逐句细读的方法,与大家一同进行思想探险,展开一路惊奇的爱智慧之旅。

(18)、在弗莱堡大学神学系学习期间,海德格尔得以亲聆卡尔·布莱格教授的教诲,并开始阅读布伦塔诺的学生胡塞尔于10年前写的《逻辑研究》,希望能从中找到被布伦塔诺唤起的关于存在问题的回答,此书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此外,胡塞尔的早期著作《算术哲学》使他对数有了全新的看法。

(19)、海德格尔著作《SEIN UND ZEIT》,其中译本《存在与时间》由陈嘉映和王庆节合译

(20)、●第二是“本真”生存的先行设置和“此在”中心主义的嫌疑;

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经典语录

(1)、任何存在论,如果它未首先充分地澄清存在的意义并把澄清存在的意义理解为自己的基本任务,那么,无论它具有多么丰富多么紧凑的范畴体系,归根到底它仍然是盲目的,病背离了它最本几的意图。一切存在论问题的中心提法都根植于正确看出了的和正确解说了的时间现象以及如何根植于这种时间现象。存在有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这是由于此在根本是由向来我属着一点来规定的。但是,此在的非本真状态并不意味着“较少”存在或“较低”存在。非本真状态反而可以按照此在的最充分的具体化情况而在此在的忙碌、激动、兴致、嗜好中规定此在。

(2)、  有的人会说海德格尔并没有因为“此在”而忘记了与他人的“共在”,他认为此在的一种基本生存结构就是“共在”,与他人“共在”是每一个此在的一种规定性,此在的存在之领会中就已经有对他人的领会了,他怎么会陷入人与人之间这种生存价值、意义的绝对个人主义的虚无困境呢?我们应该知道海德格尔的这种“共在”是说每一个此在在世必然要与他人打交道,他人是“此在”在操劳着、寻视着、筹划着自己的此在的时候与之照面的,“他人是从周围世界来照面的”,他人同样是一个此在,在筹划着、展开着自己的此在时与“我”这个此在打交道,这种“共在”是此在对此在的关系,“这个共同是一种此在式的共同”,所以这个共在并不是说我这个此在考虑到他人的生存价值观念,并不是说在我中包含了他人的属性,是一个什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式的共同生存结构,这种共同结构正是海德格尔所反对的,他只是说我的此在生存过程中必然会与另外的此在打交道、“照面”,此在生存的意义完全是此在自己生存的展开,所以海德格尔说:“对他人来照面的情况的描述却又总是以自己的此在为准。”因此,此在的意义仍然完全是此在个人的,是正在生成的、正在展开的,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重复的、不可替代的。每个此在的意义仍然完全是自己与自己不同的“周围世界”、不同的境遇“照面”、打交道的此在展开过程中生成的,是绝对“此在”的、个人性的、彼此不同的,完全是“我的”。因此,海德格尔的“共在”并不能保证不同“此在”有某种共同的生存意义和价值。

(3)、在对谈中王庆节比较了“存在”、“有”和“是”三者间的区别,他认为翻译为“存在”是合理的。因为海德格尔的存在是就现实世界而言的,是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根据,正因为我们有一个真的根据,存在才具有意义。这是海德格尔提出存在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存在问题的提出不是我要回到伯拉图,亚里士多德,而是要说这些传统的哲学家们他们考虑问题根据在什么地方?这个根据是不是真正能够成为根据?

(4)、他说: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而不是通过其他选择或自愿来到这个世界的。

(5)、海德格尔的方式是这样的。他通过训诂,得出”真理“这个词在思想史上的演变历史。从而得出结论:真理的原义经过长时间的误用,已经从其原来的意义——去蔽——下堕成为简单的符合论。这是从柏拉图开始的,而其完成体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模式。说到这里,也无怪乎很多科学主义者会谩骂海德格尔:说我们是劣等的,何其无知,何其可恶,何其跳大神?但在海德格尔的思想中,事实就是如此。真理的发生方式有两种:其发生为存在之真理;其发生为存在者之真理,科学、技术是这种真理的发生形式,明显在价值上逊于前者。举个例子。当你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对方表达爱意的时刻。这个时候,摆在你面前的可能会有两种选择。一是把心中的所有东西赤裸裸地倾吐出来。我爱你,爱死你了,每天入睡前都想着你YY。

(6)、无论对世界之内的存在者是从存在者状态上加以描写也好,还是对这种存在者从存在论上加以阐释也好,这样的做法中随便哪一种都不着“世界”现象的边际。“世界之为世界”是一个存在论的概念,指的是“在世界之中”的一个组建环节的结构。而我们把在世认作此在的生存论规定性。由此看来,世界之为世界本身是一个生存论环节。“世界”在存在论上绝非那种在本质上并不是此在的存在者的规定,而是此在本身的一种性质。

(7)、海德格尔,一反以往的传统,他的存在哲学最后指向的是一个普遍的“生存结构”,乃至于最后把人的生存归结为时间性。这生存结构或时间性,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共相”,一种“普遍之物”。这说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最后指向了存在论而不是克尔凯郭尔式的神学,这是一个很有创新性的做法,并且他成功了。《存在与时间》做的就是这个事。

(8)、《林中路》被视为现代西方思想的一部经典作品,其中第一篇《艺术作品的本源》是海德格尔做的几次演讲,当时就激起了现场听众的狂热兴趣,被称为“轰动一时的哲学事件”。

(9)、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意识到其存在的能力。他们不作为与外部世界有关的自我而存在,也不作为与世界上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本体而存在。人类通过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是由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人类处于存在的矛盾之中,他们预示到不可避免的死亡,死亡导致痛苦和恐怖的经验。他们不得不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接着便是一切不复存在。我们的存在既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也不是我们的选择。存在是强加给我们的,并将一直延续到我们去世。

(10)、“难道人……只是胡乱跌进这大千世界而到头来又将被甩出去……我们非得问个清楚。”海德格尔如是说。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无不存在?即使是无,也总得“是”无,无甚至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存在与时间》原本的目的,正是探究存在的意义。人类数千年的历史,就是遗忘存在的历史。哲学叩问存在,但很快就把“存在”当成了“存在者”,一头撞进了死胡同,成为众所周知的科学之母。

(11)、   海德格尔理论的这种危险是他的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的必然结果。他的理论的运思逻辑就是反对传统形而上学的那种先在的设置一个抽象的“实在”、“中心”或“标准”的做法,认为没有什么先在的不变“本质”现成地存在于某个地方,而是强调一种具体的当下生成的哲学观念。所以,在存在问题上,他反对为人的本质先行设置一个普遍本质的做法,强调人的存在就是“此在”的正在领会,存在者的本质在于他“去存在”,现成性是非“此在式”的存在者的存在方式。海德格尔强调“此在就是我自己一向所是的那个存在者,此在的存在一向是我的存在”。他说:“此在这个术语表示得很清楚,这个存在者首先是在与他人无涉的情形中存在着”,这样他把此在的本质根基于他“自己”的生存,强调一切此在都是“我的”此在,强调了绝对的单个个人自己存在的意义,撕毁了以前那种人早就注定了有某种本质的观念,告诉人们没有什么普遍的先在本质存在,这使人们从某种“普遍人”、“共同人”、“集体人”的虚幻本质的束缚中觉醒过来,追求绝对自我的生存,这无疑对人们个性解放和思想的解放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海德格尔却由此把普遍本质和个人对立起来,从反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普遍本质而走向了绝对的个人生存。虽然,不可回避的是,人,是个人的,是自然存在物;但他同时也必然是社会的,是一个社会存在物,是一个类存在物。因此,人需要设置有,而且确实也有某种共同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以维持这个“类”的发展。个人的活动本来就是社会的,正如马克思所说:“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但是,海德格尔恰恰是把普遍本质和个人完全对立起来。因此,如果要设置一个普遍的原则,海德格尔就会认为这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先在原则,他是要极力反对的。而不设置一个普遍的原则,每个此在“我的”意义究竟有无价值又难以有什么判定的标准,又会因此而走向虚无主义的泥潭,走向混乱的无价值判断的危险境地。海德格尔想唤醒每一个个人去建构的自身独特存在价值的良苦用心,反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出发点都使他反对设立任何普遍的标准,而人类社会却不能没有某种普遍的标准,这使海德格尔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困境,设置一个普遍的判断标准吧,这正是他所反对的形而上学的做法;不设置吧,又会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甚至会陷入法西斯主义的价值观里去。这个内在的矛盾是致命的,可以说使他难以再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他在写《存在与时间》的时候,计划写两部分,而第二部分一直也没有写出来,第一部分的第3篇“时间与存在”也一直没有写出来,只写了第一部分“准备性的此在基础分析”和“此在与时间性”两篇。从1927年《存在与时间》问世一直到1976年海德格尔去世,这中间近50年的时间,海德格尔一直没能写出早已计划好的写作计划,《存在与时间》自身的这种内在困境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12)、海德格尔可谓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其著作之影响,遍及文学理论、心理分析、修辞学、生态学、神学、政治学、伦理学诸多领域,在关于畏、罪、死亡及本真性存在的问题上,在关于人文科学的本性、人工智能带来的难题、后基础主义文化等前景的讨论中,海德格尔将始终存在,并发挥深远反响,决定讨论方向。

(13)、奥斯维辛焚化炉中的囚犯,因为被迫放弃自身的生命而丧失掉任何存在的意义,而幸存者们则只能依照编号来证明自己曾经在集中营存在过,海德格尔所提供的“悲惨的安慰”(“我”因“我”的向死而在而成为本真的“自己”)充其量只能让人沉湎于“最极端的抽象性”的幻想之中,然而终究敌不过一缕青烟或者一个编号。

(14)、《存在与时间》第46期因为谌洪果老师身体有恙而无法在现场开讲,故继续以录音方式上传。

(15)、然而,如果我们要沿着本真和非本真这组概念所指明的线索来理解《存在与时间》这本书的话,那么,海德格尔赋予这组概念之区分的意义就必须首先得到理解。海德格尔究竟在什么意义上做出本真和非本真的区分?它是一种道德的区分,还是一种纯粹现象的区分?正如上文提到的,海德格尔否认本真和非本真的区分具有任何道德意义。然而海德格尔在什么意义上能够否认这一点?如果承认这个区分没有道德的含义,是否可以由此推断,它没有反映出任何意义上的价值取舍和判断?价值取舍和判断不一定径直就是道德的,而非道德或超道德的价值取舍和判断毕竟也不同于绝对中立的、纯粹现象上的、不带任何价值倾向、像区分两种颜色一样的区分。如果海德格尔对于本真和非本真的区分毕竟还是带着,甚至是不自觉地带着某种价值倾向的话,那么又该在什么意义上理解这个价值倾向?以上的所有问题都是本文要加以回答的。按照顺序,我们首先来看,海德格尔自己在什么意义上能够说本真和非本真的区分是不包含任何道德意义的。在提出人的“本质”之后,海德格尔详尽地呈现、解释了人的各种存在现象,分析了人的诸“存在论环节”,最终得出了能够把这些存在论环节统一起来的、“源始地给出了此在的存在整体”的“操心”现象。在海德格尔看来,人的各种存在现象和诸存在论环节都根源于操心现象,必须在操心的基础上理解每一个环节,才能将人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因此,想要理解本真和非本真的区分,我们就要首先理解什么叫操心。根据海德格尔,操心是指人的这样一种规定性,即人这种存在者的存在,总是“先行于自身的–已经在世界中的–作为寓于世内来照面的存在者”的存在。“先行于自身”所说的是人的“去存在”的可能性,人面向他的可能性而筹划自己。任何人在他“还未是……”的时候,总已经“可能是”那个他还未是的东西,并且他筹划着要去成为那个他“还未是”的东西。而“先行于自身”的“先”说的就是,人即使尚未“完成”他“去是”的筹划,甚至即使他永远地失败了,或永无希望“真正成为”他的某种可能性,他却毕竟时时刻刻“向这可能性的筹划着”,并因此就“是”他的可能性。很明显,先行说的是人的生存,人的选择和人的自由。同时,海德格尔强调,人的自由不是“异想天开”和毫无约束的。根据操心,人在先行筹划着的同时就“已经在世界中了”,而这是人无法选择的。人无法选择他存不存在,因为他已经存在;人也无法选择他存在于怎样一个世界,因为他已经“被抛”给了他存在于其中的那个世界。“被抛性”意味着,尽管人就是他的可能性,然而,他同时不得不承载着同样多的不可能性。他不可能不在他所在的时代,不可能不经历他经历着的历史,不可能不生于特定的身世,操劳特定的事情,和特定的人群共处、操持。已经在世界中的被抛性和先行于自身的生存性是相互纠缠的,人“在已经在世的存在中先行于自身”。人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他的生存在于他的选择,然而时时刻刻有一个他无可选择的世界摆在他面前。

(16)、海德格尔之前的哲学家大多都关注理论的领域领域,无意于追问前理论的领域。在这一点上,古希腊的哲学家比笛卡尔传统以来的哲学家好太多。胡塞尔从对认识的批判开始,最后到生活世界结束,也是从对象化之物到生活世界的一个过程。前期维特根斯坦触及到了绝对领域,后期维特根斯坦不了解,大概立足的还是生活世界。海德格尔的整本《存在与时间》,差不多是研究普遍之物如何从生活世界中诞生,然后稍微触及到了绝对领域。直到后期,海德格尔专注跳大神三十年,基本上就开始大谈特谈绝对领域了。哲学史大概分两条线路,其一是本质主义的,其二是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us)的。本质主义大概从柏拉图开始。直到现在的分析哲学,都是继承这个传统的。简单的说,其价值取向是:本质的东西比具体的东西好。存在主义传统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有些存在主义指向了神学,有些存在主义则没有。奥古斯丁-埃克哈特-克尔凯郭尔,这些人的存在主义指向了上帝。尼采-海德格尔-雅斯贝斯-萨特,这些人则没有。

(17)、“托玛斯从事的工作是推导出诸超越性质:存在的某些性质超出存在者的一切可能的关乎实事而可能归类的规定性之外,超出一切modusspecialisentis(存在者的特殊样式)之外,同时却又是无论什么东西都必然具有的。”

(18)、张祥龙认为,在海德格尔以前,西方哲学的局限在于它不能够认识一个变化的世界,一个充满了可能性不那么确定的世界。哲学如何用概念来描述一个流变的世界,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用概念来理解流变就如同刻舟求剑,一旦用概念来思考动态的事物,动态立刻被固定了,而成为静态之物。而海德格尔所开创的哲学范式却给予了积极的否定。他认为这样的话哲学就没有生命,没有实际生活和生命的源出的合理性就被丢掉了海德格尔找到一种方法能够理解正在变化中的现象,而且能用他的海式语言,大家觉得某种很晦涩的他可以表达出来。

(19)、海德格尔将行为从物体中解放出来,用一套全新的术语再现了苏格拉底关于“人应如何生活”的古老问题。正如海氏于一战后风行欧陆一般,文革浩劫之后的国人同样处在信仰的真空期。海氏于八十年代的登陆恰逢其时:那时候的人“只要一听到在,在的澄明,眼睛就眯起来,仿佛参透了人生三昧。”说起来,人生的道理或许可以总结成这样那样的命题,然而重要的不是经由逻辑推理而得到的结论,而是体悟思的过程。海氏哲学再次印证了亚里士多德的古老断言:人天生追求理解。

(20)、他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曾引用柏拉图的这段话:“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们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们现在却茫然失措了”。然后他说柏拉图当时指出人人都熟悉的“存在”的意思其实并没有人真正懂得。这个问题直到200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得到解决,而他就是要来重新提出并解决这个“在”的意义的问题。

(1)、⊙什么是西方价值观?十二个问题让你看到“主义”的背面

(2)、所以,对确定性的追求,对真相的压榨,都降格成了次等的真理发生方式。相对自己前期的思想,海德格尔越来越认识到”知其白,守其黑“的重要性,也就是说,遮蔽作为真理的发生方式之其实与去蔽是同等重要的。马尔库塞有本书,叫《单向度的人》,简单的说就是要表达这样一种观点:在资本-工具理性-全球化-技术等等要素的作用下,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单向度的社会,亦即,人的可能性,世界的可能性,可能拥有的意义,都被压榨得只剩下一个出路;至于其他的可能性,都被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抹杀了。普遍的平庸和平庸的普遍,这就是这个时代。马尔库塞对这样的现状是持悲观态度的。但是他的老师海德格尔还在垂死挣扎。

(3)、然而,对于我们追问的东西来说,这个结论是不是过于贫瘠了?试问又有哪个文明不把本真状态取为人生更高的境界,把非本真状态舍为人生的日常平均状态呢?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区分本真和非本真的思维方式本身。沿着这种二元区分的思维方式前进,必然会得出类似的结论。根本性的思维方式问题,这里暂且存而不论;即使承认任何文明所追求的都是本真状态,然而对于不同的文明来说,什么才是她的本真状态,她要以什么方式实现她的本真状态?在海德格尔看来,人实现他的本真状态的关键是向死先行、愿有良知和承负罪责,而这三件事说的不过是一个意思:人要回到那个“无所关联”的、孤独的自我。死亡所显示的就是这个孤独的自我。作为人最极端的可能性,死亡规定人的存在为能在的生存,从而人才可能先行地筹划自身;作为人生在世最根本的有限性,死亡是人最根本的被抛性:生存是被抛入死的生存,以此为基础,人才是有其“处境”的,才是有其不性和罪责的。如此这般的死亡着实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而在对死亡的畏惧中,人看到他只能自己承担他的死,他看到在这令他成为人的死亡中,他是绝对孤独的。可以说,海德格尔的本真存在,就是要求人首先回到这样一个绝对孤独的自我那里去,进入最本真的“展开状态”,再以本真的现身领会重新投入于世界的操劳,投入于和他人的共处。这时候,世界和共处将“改变样式……领会着操劳着向上手事物的存在和操持着共他人的存在现在都从其最本己的能本身存在方面得以规定了”,这时候,人就摆脱了常人的沉沦,进入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4)、根据海德格尔,本真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回到孤独的自我。那么,这种绝对孤独、无所关联的“自我”是人类至始至终的、普遍自明的“现象”吗?在古代世界,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古代西方,这种绝对孤独和无所关联的自我都是很难成立的。在古希腊,人唯有在城邦政治中才有其作为人的存在,所以说“人是政治的动物”。古希腊人最本真的存在方式,恰恰不是无所关联的存在,而是城邦人、政治人的有所关联的存在。古希腊人的死亡,要放在他的本真存在,也就是城邦政治生活中才能得到理解,而不是相反,通过死亡来理解他的本真存在。在古代中国,不仅同样不存在如此一个绝对孤独和无所关联的自我,而且,恰恰是被海德格尔贬为非本真的常人和日常的“常”,在古代中国,却可能是最为本真的存在。当然,礼法伦常的常肯定不同于沉沦的常人的常,然而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不必那么直接和执着地谈论死亡,更不必回归孤独的自我,只要以某种特定的理路构建这个常,以某种特定的境界面对这个常,就能够把这个常从常人之常上升到伦常之常,并且就在这个常自身之中安顿最高的价值。至于本来在城邦政治中有所关联、并不孤独的古代西方人,如何由于这种政治在内外两个方向上的瓦解——在外,大帝国政治逐渐取代了小城邦政治,而在内,一种高于政治的理念接替了政治对于至善的追求,从而使政治成为相对的——而变成无所关联和孤独的现代西方人,以及中国人如何也被卷入这个巨大的孤独化进程,这些都是远远超出了本文任务的课题。本文只需指出,海德格尔的绝对孤独、无所关联的自我,以及他希望通过这种自我去实现的那种本真的生存状态,不过是现代西方,确切地说,也就是基督教的西方的产物。而之所以我们中国人在阅读《存在与时间》的时候,也能如此强烈地感受到生存经验上的共鸣,首先是因为,它的绝大部分内容毕竟表达了人类普遍的生存经验,其次,在最深刻和关键之处,这种共鸣恰恰基于我们已经是而且不得不是现代人——现代不是“后基督教时代”,相反,它是“基督教的现代”。然而,从另一个方面讲,我们虽然已经是,而且不得不是现代人,然而我们毕竟曾经是,从而注定永远是中国人。海德格尔所描绘的人类生存经验绝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适用于中国人的生存感觉,即便是现代中国人,也必然带着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中国人独有的心性结构和思维方式。因此,阅读海德格尔的意义绝不在于照搬他的思想来解释我们自身,而是在于参考他的思想以便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自身,而这就要求我们思考:我们的生存经验在什么意义,以及何种程度上能够符合于《存在与时间》中的生存论分析,在何处又绝不并且绝对不可能和它相一致。

(5)、海德格尔认为只有“我”是这种“在者”,只有“我”是在成什么样都还不清楚的时候它的“在”已经恬然澄明了。因此,他认为“我”就是“在”,“在”就是“我”。往下,海德格尔就谈论“我”的“在”就是世界。

(6)、海德格尔从根本的意义上重新展现了哲学生活内在的可能性、丰富性及其与政治生活的爱恨情仇

(7)、5月20日这天,世人忙着表白爱情,三位哲学家则齐聚在思南读书会进行了一场对谈。取名为诗、语、思的主题对谈,其对象正是诗意地说着哲学的海德格尔和他的哲学著作《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他不仅是一个旧时代的终结者,同时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先知。90年前,奠定海德格尔哲学地位的著作《SEIN UND ZEIT》得以发表;30年前,其中译本《存在与时间》由陈嘉映和王庆节合译面世。

(8)、要解决“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自己的将来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情况下,它的“在”已经明确了。

(9)、无独有偶,奥地利哲人、奥斯维辛幸存者让·埃默里在《变老的哲学:反抗与放弃》中也对类似“死亡面前人人平等”这种抽象的形式化原则进行了有力的反驳:

(10)、但是,无论怎样乔装打扮,这些行话所反映或所把握的并非现实总体,而仅仅是镶着“用思想的力量足以把握现实的总体性”金边的思想幻想——阿多诺在《否定辩证法》中,将这种行话式的幻想称为“概念拜物教”,而他所进行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意在进行一种“概念的祛魅”。

(11)、(5)时间性:古希腊哲学中的“时间”——尤其在柏拉图处——是“永恒”的。时间是对永恒的模仿,如同现象是对精神的模仿。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与此有些相似,只不过他认为永恒的东西可以存在于经验世界中,而柏拉图认为在经验世界外。

(12)、至此我们可以理解,海德格尔在什么意义上区分本真的存在和非本真的存在,并且何以这种区分是不含有任何道德含义的。人的本质在于实际性和生存性的统并且人总是以要么本真,要么非本真的方式去实现这个统一的。无论是本真的存在方式,还是非本真的存在方式,都是人独特的、源始的存在方式,无论人处于本真状态中,还是像他首先和通常的那样处于非本真状态中,总之他都不是某种现成的存在者。我们已经说过,操心现象是理解人的所有生存论环节的基础。生存性必须在操心的基础上加以理解,正因为人本质上是操心的存在,“先行”是操心结构的重要环节,他才可能向死而行,才可能筹划自身,进而他才可能或本真地“先行进入向死而存的筹划”,或非本真地逃避这种筹划而沉沦;实际性必须在操心的基础上加以理解,正是基于操心固有的“已经在世界中的”环节,正是因为人总是有世界的人而非“无世界”的主体,人才有他的被抛和罪责,进而才可能或本真地直面他的被抛性和罪责,或非本真地无视良知。总之,本真和非本真的区分唯有基于操心的结构整体才是可以理解的,而本真和非本真之所以不具有任何善恶两别的伦理学意义,其根源正是在于它们都根植于同一个操心。理解了海德格尔划分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的意义,以及他何以能够否认这个区分有任何道德含义,接下来我们要问的是:即使承认这个区分没有任何道德含义,然而是否可以由此推断,它没有反映出任何意义上的价值取舍?首先,有必要在更为广义的层面上理解这里说的“价值取舍”。虽然伦理学的根本问题是价值,但是价值并非只有伦理意义,一种价值取舍所取的不一定就是伦理上善的和道德的,所舍的也不一定就是恶的和不道德的,毋宁说伦理道德在更深处奠基于根本性的价值取舍。进一步讲,价值取舍不仅仅是在善恶之外或之前规定着善恶的,它不仅事关“善”的世界,而且还是“真”和“美”的源头。一个文明所追求的“至善”,对她而言的“真实”,她心目中的“绝美”,无不奠基于那个根源性的价值取舍。她在源头处的取舍决定了,她将选择什么东西为善,认为什么东西为真,接受什么东西为美。从这个意义上讲,纵使海德格尔不遗余力地强调其现象学的、“面向事情本身”的中立性,他也逃不出某些根本性的取舍和倾向。这些取舍和倾向决定了,他的现象学将把何种人类生存经验作为不证自明的“现象”,他会赋予这种生存经验以怎样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他能够为处于这种生存经验中的人们指出什么样的出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就是他的被抛性。而我们要追问的,就是在本真和非本真的区分这一问题上面,被抛的海德格尔如何被抛。

(13)、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2hj8HeYIsQCzbw33-nMmA密码:nc9g 书名:存在与时间

(14)、于是,哲学每一次分娩就是她的失势:世界上诸多存在者被子孙们所瓜分:原子以下,分子以上归物理;原子分子之间归化学……直到心理学把人,作为一个物体的人褫夺。哲学只剩下价值这根最后的稻草。然而,韦伯对事实价值的区分几乎将哲学逼向绝路:我们拥有诸多无法协调的价值,一张排序表不过是哲学的幻想,因此关于价值的讨论终究是空谈。新康德主义只好把哲学的目标限定在对科学的说明,可科学家何须不谙数学之人的饶舌?科学万能早已指出光明大道。另一方面,心灵的流离失所在等待一个爆发的机会。

(15)、就《存在与时间》而言,我们可以认为海德格尔创造了一套新的意义理论:人对世界的认知,无时不刻地受到这个认知者,这个“人”的牵制。这种牵制是源始的,先于且永远伴随在我们与其他存在者的照面中。这种牵制,就是人对存在的领会,它主宰着我们对万有的理解。只有人会对存在发问,因此要研究存在,只能通过人这一特殊的存在者。《存在与时间》的大幕就此拉开:

(16)、在这里海德格尔想提醒人们注意的正是由于人赋予了世界以意义。这是现代戏最核心的要点,也是最大的危险。但是人是最重要的当然好,但是不要忘了,我们人是会死的,人是有限的,人类把神拉下了神坛,却把人自己放到神坛里面动起来,这是现代社会所有的危机,最大的威胁。海德格尔说我们要意识到这个危险,人的成就是了不得的,但是人不是神,这是海德格尔关于存在问题最核心的意义所在。海德格尔实现的存在论的转向,人是认知的主体,是时间的主体可以改造世界,但是人是有限的,和知识相比人永远是非常非常有限。

(17)、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18)、1889年9月26日,海德格尔出生于德国西南部巴登州梅斯基尔希镇。其父亲弗里德里希·海德格尔是位箍桶匠,其母亲约翰娜·肯普福·海德格乐出生于当地的农民家庭,也是一名天主教徒。

(19)、在海德格尔晚年,德国的《明镜》杂志对他有个采访。摘抄两段如下:

(20)、从宇宙与自我的关系问题看现象学:在古希腊哲学中,宇宙的构成=人类的构成。柏拉图的《蒂迈欧》篇里说,宇宙由三个部分所构成:nous精神、宇宙灵魂、soma躯体。

(1)、然而,把海德格尔的思想说成是基督教的产物,把他说成基督教思想家,这是不是恰好违背了海德格尔的原意?尤其是考虑到,实际上,海德格尔处处表明他和神学的区别,以及他和传统基督教思想的差异。我们当然应该承认,对于传统基督教思想来说,海德格尔是反思者和批判者,但是作为基督教文明的成员,他对基督教的反思和批判注定是基督教文明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我们也绝非简单地把海德格尔说成基督教思想家、神学家,把他的思想同传统神学进行牵强的比附。毋宁说,我们的意见在于,即便海德格尔不遗余力地想要反思和批判传统基督教思想和神学思想对于人的解说,但是在很多关键之处,他不得不接受传统基督教思想的思维方式、基本前提和基本观念。海德格尔对于孤独的体验和解释,将死亡作为根本性的罪责,以及对于良知和决心的讨论,都带着强烈的基督教色彩。

(2)、语言至基督教哲学开始才变得重要起来,因为上帝的话语非常重要。“λέγειν(说)本身或νοεῖν具有使某种东西纯粹‘当前化’(Gegenwaertigen)的时间结构。”海德格尔想要表达的是,若他给某物一个定义,也即意味着他给某物了一个规定,或曰他使得某物的某规范性“永恒化”。既然是“永恒”,那么就只有“当下”/“当前”,而没有所谓的“过去”和“未来”。

(3)、其中2为“理论的东西”;4为“前理论的东西”。简单的说,研究的对象从4到1每往上一层,其形式就要僵死一点。这四者,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1以2为“动因”(EfficientCause,这是个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概念),2以3为动因,3以4为动因。一个东西经由绝对领域演进到对象化、客体化之物,是“存在”固化为“存在者”的过程。

(4)、海德格尔写过一本小书名为《诗、语言、思》恰被高宣扬教授用来作为这次对谈的主题。作为海德格尔曾经的学生、王庆节和张祥龙曾经的老师熊伟曾这样的评论过海德格尔,他说海德格尔的课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启人思,而且是诗意地思、诗意地说。哲学也或许是我们每个人诗意的远方。

(5)、王庆节在对谈中举到的第一个例子是关于对于“存在”与“时间”两个概念的理解,这也恰是《一些重要译名的讨论》一文的第一节,同样也是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开篇的重要内容。海德格尔一上来就提出说“当你们用到‘是’或是‘存在’这样的词,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不过虽然我们也曾以为自己是懂得多,现在却感到困惑不安。”海德格尔指出,我们现在仍然没有对“是”或者“存在着”究竟意味着什么的答案。并且他开卷明义,全书的意图在于对“存在”与“时间”的意义进行重新领悟。但这就给翻译带来了问题。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无论存在这个概念还是时间这个概念都不是一个新概念,但是海德格尔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存在这个概念,在翻译《存在与时间》的过程中,有很多学者提出异议,应该翻做“是与时”。

(6)、“存在从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了一个绝对先行的概念,而不是刚刚被设定的概念,因为海德格尔展示一个存在者并称之为此在,这个此在据说同时又不仅仅是存在者,还是这个存在者的纯粹条件,但又不损失个体化过程(Individuation)中的什么东西,如肥胖、身体性等。……包裹在主体同一性中的社会关系,被去社会化为自在(Ansich)。绝无可能再信赖任何固定财产的个人,在其最极端的抽象性上紧紧攫住自身,就像攫住最后仅存的、其臆想为不可失去的东西。形而上学结束于这种悲惨的安慰之中:人们还继续存在,继续是他们之所是。因为人们根本就不再是他们之所是了,在社会的意义上不是,在生物学的意义上也不曾是,所以他们就用自身等同性的空洞残余来补偿自身,以作为存在和意义的醒目标志。”

(7)、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所批判的青年黑格尔派将理论批判视为变革社会的力量,从而带有一种内在的回避(乃至逃避)现实的因素,那么阿多诺所批判的以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为代表的现代德意志意识形态,其根本问题在于,在对“存在”的反思与追问中使得思想完全等同于存在。也即,人的生存和实践活动所取决于的物质生活条件被视为“如此存在这般”,被抽象为一种“空洞的形式原则”,最终沦为一种“对存在的虔诚”:“在这种行话中,那些有血有肉的、非隐喻的东西的香味,都悄然地被精神化了。”

(8)、(4)逻各斯(语言):“希腊存在论像任何存在论一样,其成问题之处必须从此在本身觅其线索。此在,也就是说,人的存在,在流俗的‘定义’中正如在哲学的‘定义’中一样被界说为(会说话的动物),即这样一种生命物,它的存在就本质而言是由能说话来规定的。”逻各斯的含义很广泛,包括“话语”“尺度”“理性”等。

(9)、《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创作的散文诗体哲学著作,通过“超人”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宣讲未来世界的启示,在世界哲学史和诗歌史上均占有独特的不朽的地位,是十大经典哲学书籍排行榜中的第九位。

(10)、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译者:陈嘉映、王庆节。

(11)、存在是最普遍的本质共性、一般的形而上学概念,那可并不就等于说:它是最清楚的概念,再也用不着更进一步的讨论了。

(12)、在1941年重印时候,海德格尔删除了在《存在与时间》上给胡塞尔的献词,并声称他这样做是受到出版商马斯·尼米尔(MaxNiemeyer)的压力。

(13)、此时,王庆节想到了另一个词,领会。中国人讲领会,领会有非常强烈的认知的含义,但是中国人领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面相。会你当然要认知,但是你仅仅认知不是说你会,像你会开车吗?你把车所有结构做一个了解你还是不会开车,会首先是一个实践是一个存在论的概念,然后才是时间问题。这与海德格尔关于理解的原意是相符的。他就讲什么叫做领会,什么叫做筹划,什么叫做可能性。

(14)、事实上,阿多诺对海德格尔思想的批评性关注贯穿其学术生涯的始终。在被视为其思想萌芽的就职演说“哲学的现实性”中,阿多诺就着重反思了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哲学思考。阿多诺认为,“存在本身的问题”实际上是“最不彻底的问题”,因为它“与空洞的形式原则没有什么不同”,而对“存在”追问的前提则在于“思维绝对适应于存在并与之关联”。(见王凤才译“哲学的现实性”,《国外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这种与“存在”绝对适应的关于存在的思想在日后《本真性的行话》一书中,便成为了“本真性的行话”。

(15)、海德格尔认为只有“我”是这种“在者”,只有“我”是在成什么样都还不清楚的时候它的“在”已经恬然澄明了。因此,他认为“我”就是“在”,“在”就是“我”。海德格尔认为:“我”的“在”就是每个人的整个世界。(这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有本质的不同)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140句科比布莱恩特杯是什么意思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