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75句孔子教育孩子名言警句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3-27 08:50:22 admin 阅读:59
孔子名言激励孩子
1、孔子激励学生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2)、解释: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5)、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6)、解释: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
(7)、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8)、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9)、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译文)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人要生存,要有作为,要有出息,就要敢于直面内忧外患,就要历经一番艰辛困苦的磨难,就要历经一番肉体至精神的人生锤炼。
(10)、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
(14)、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倦怠,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17)、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9)、解释:君子心胸坦荡故待人接物犹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怀忧虑之心。
(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孔子教育孩子名言警句
(1)、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2)、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 得之 ,不去 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 《论语》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4)、有教无类。《论语》--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6)、解释: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了解他的过去,还要观察他的现在,这样的话,对那个人的了解还会不全面吗?
(7)、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0)、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1)、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论语》--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译文)这句话告诫人们指责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一样。
(1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1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一个人心术要正,行为要端。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6)、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17)、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1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9)、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论语》
(20)、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3、孔子教育孩子的三句话
(1)、“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论语》
(2)、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3)、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孔子
(4)、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论语》
(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7)、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论语》
(8)、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10)、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2)、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4)、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5)、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6)、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论语》
(1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8)、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论语》
(19)、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20)、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孔子激励名言名句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4)、喜欢知识的人不如爱知识的人,爱知识的人不如以知识为乐的人
(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7)、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孔子《论语》
(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9)、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0)、解释: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这类的小人,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
(11)、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1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14)、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论语》
(15)、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的教育名言3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