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47句李煜诗词特点是什么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4-09 10:08:14 admin 阅读:59

导读李煜诗词特点 1、李煜诗词特点有哪些 (1)、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2)、李煜的...

李煜诗词特点

1、李煜诗词特点有哪些

(1)、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2)、李煜的词特别擅长使用问句,他好像总有无数的问题,问自然、问命运、更是问自己,可是他无数次的追问却总也得不到他想要的答案。这首词也是这样。“几时重”既是词人追问凋谢的“林花”何时能够再开放,实际上也是词人给自己一个否定的回答:花儿再开遥遥无期。

(3)、李煜的《鸟夜啼》亦是表达无限悔恨的传世之作:

(4)、李煜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逆来顺受,苟且偷生,所有忍辱负重的词汇,都能强加到他的身上。

(5)、些许凄凉,些许不甘,些许失意,些许无奈。彼时他已沦为阶下囚,待罪被囚的生活使他感到极大的痛苦。他给金陵(今江苏南京)旧宫人的信说“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

(6)、赵匡胤出生于行伍,本来是一个将军,但他却颇为尊重知识分子,戏弄归戏弄,赵匡胤还是保全了李煜的性命。

(7)、这首词在《词的》《古今诗余醉》《古今词统》中调下有题作“咏佳人口”;《历代诗余》中调下有题作“咏美人口”;《清绮轩词选》中调下有题作“美人口”。词人把歌女的音容笑貌,神情媚姿全都与“口”相联,对“口”的描写,笔笔都能点睛传神,不但十分细致、生动、准确地描绘出了一个美丽可爱的歌女的形象,而且使全片词结构整情趣盎然。总体来看,全词描绘歌女的艳情冶态,格调不是很高,但不能就此否定其在艺术上、技巧上的成功。而且,如果不是把这首词放在李煜的宫廷生活中去简单理解,应该说这是一首描写男欢女爱的十分成功的作品。

(8)、李煜的词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两种风格,前期极尽绮丽奢华之事,后期的又是哀怨缠绵之音。

(9)、李煜的作品无疑是最能激发读者同情的经典之因为他总是能够用最明白浅显的文字,表达着最深刻、最动人的悲剧情怀,这首《相见欢》就充分体现出这个特点——用最简单的语言,抒发最沉痛的悲情。

(10)、这一重重的山那么远,天那么高,烟云水气是又冷又寒,但是我的思念却像火焰一般的枫叶那样。菊花开了又谢,塞北的大雁在高空展翅向南飞去,可我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悠悠的明月照在了帘子上,帘子也随风飘飘然。

(11)、原来是荆轲一梦。惊醒过来的李昪大为惊奇,他急忙命令侍卫外出查看。不一时,侍卫回来汇报说,皇帝的嫡长子正靠在柱子上,聚精会神地望向宫殿。

(12)、一切皆是天意,那个懦弱的长子,原来竟是真龙天子,李昪终于下定决心,将皇位传给他。

(13)、如果唐中主听从父亲的话,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后续的历史又该怎样写呢?

(14)、由于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继位前的夫妻恩爱美好家庭生活,以及其优裕的生活条件,加之李煜本人对于女性与生俱来的怜香惜玉、魂牵梦绕、多愁善感,所以李煜前期的词作多以闺阁为中心,以白描手法,直抒胸臆,不饰雕琢,摆脱了尘俗的浓妆艳抹,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

(15)、一提到春天,就想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又或者“人面不知何处,桃花依旧笑春风”,而我独爱“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6)、整首词可分为两段鉴赏,前三句为首,末一句为尾。且看前三句,“春花秋月”,单是这四个字已足可引发多少词人的无限遐思了,但是在此词首句却直言到“何时了”,并用“往事知多少”来表达了对现时美景的不屑。次句先言“小楼”再忆“故国”,即便是报春信的东风,对于身在孤狭小楼身受软禁的作者也不过是掠过心尖的一丝寒意,更是让他有了“不堪回首”之念。既思起故国,自然想起当年“雕栏玉砌”的华美宫室和秀美“朱颜”,故国无恙可叹物是人非,怕是自己终生也无福消受了。前三句中,作者眼观美景思及己身,心中不免油然而生亡国之叹感慨之悲,但是仔细的分析李煜所思所念,却尽是当年避居江南割据一方之时的奢靡享乐,他所惆怅的并不是国破家亡,而是无法再享纸醉金迷的荣华。一个亡国之君身处桎枯之中感悟的不是失国之痛却是这些东西,李煜确实不是做国君的材料,若不是他在文艺上的天赋,怕是可与刘禅比肩了。

(17)、于是,被宋太祖攻破城门,李煜也不得不出门投降,被宋太祖扣押在汴京,因李煜多次违抗宋太祖命令,还被宋太祖册封了一个违命侯的耻辱爵位。

(18)、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19)、但舞动霓裳曲的美女,阻止不了北宋的虎狼之师,公元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肉袒”出城投降,盛极一时的南唐,终于走向灭亡。

(20)、宋太祖曾多次让人告知李煜北上觐见,但是由于李煜担心在路上受到刺杀,便次次回绝。这也给了宋太祖起兵南下的理由,面对宋太祖的精兵良将,李煜根本没有抵抗的资本。

2、李煜诗词特点是什么

(1)、上片写她望中所见之景。那远行在外的征人而今身处何方呢,他是否正跋涉在返乡的路上呢,怀着这种焦迫不安的心情,她不时地企足遥望,希望能够有所发现。可是,进入视野的除了重重叠叠的山岭峰峦外,还有的就是辽阔高远的青冥和天际处的迷离烟水了。

(2)、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3)、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

(4)、他在位时期,南唐的疆域最大,但此人统治时,生活奢靡,政治腐败,百姓也怨声载道。他统治的后期,被后周侵略,竟靠着割地称臣而苟活。

(5)、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6)、李煜的亡国痛楚心情在《破阵子》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

(7)、李昪虽是堂堂帝王,却深知江山得之不易,他一辈子兢兢业业,厉行节约。

(8)、此曲乃是唐朝的宫廷乐舞,伴随李唐由盛转衰,霓裳曲也消失在纷飞的战火中。

(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般一作:一番)

(10)、李煜不想当皇帝,上天偏偏要给他这个机会。自从谋杀叔父之后,太子弘翼仿佛魔怔了一般,据说他们的叔叔化作厉鬼,找太子索命,弘翼也曾统领过千军万马,最终却因受到惊吓而亡。

(11)、按照史书中的记载,他的面部特征是“广颡、丰颊、骈齿,一目重瞳子”。李煜生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他的一只眼睛还是重瞳子。

(12)、李煜词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他入宋后的词作中,其入宋后作品的具体内容与艺术特色,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13)、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句句写思妇“秋怨”,“秋怨”二字却深藏不露。对思妇的外貌、形象、神态、表情未作任何描摹,而是侧重于表现出她的眼中之景,以折现其胸中之情,用笔极其空灵。

(14)、卫贤是南唐著名的宫廷画师,此人长于楼台殿宇以及写生人物,他画过一幅《春江钓叟图》,图画本也高妙,但此图之所以出名,却是因为李煜的题词。

(15)、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铺翠冠儿。

(16)、李煜词的语言锤炼功夫很深,他善于用单纯明净、简洁准确的语言生动地再现物象,展示意境。这个特点在该词里也有鲜明的体现,象“山远天高烟水寒”句,自然明朗,形象丰富,立体感强,境界阔远,并且景中蕴情,耐人寻味。

(17)、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8)、“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上阕只有三句,可是浓烈的情绪色彩,已经让我们分明感受到了李煜那种无法掩饰的痛苦,他哪里是在怜惜落花啊!分明就是对自己命运的无限伤怀!命运的变幻就仿佛是朝来雨打,晚来风吹,在风风雨雨不断的摧残折磨中,林花褪尽残红,终于无可奈何地凋零了。看似惜花惜春,又何尝不是后主对残酷命运的哀叹?

(19)、过片三句自为呼应。为什么要说“独自莫凭栏”呢?这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在另一首《虞美人》词中,他说:“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眼前绿竹眉月,还一似当年,但故人、故土,不可复见,“凭栏”只能引起内心无限痛楚,这和“独自莫凭栏”意思相仿。

(20)、由于超越了具体时空,这种感情已抽象升华为人们失去一切美好事物所共有的沉痛之情,既是独一无二的,又是历时共时的,为人们所普遍认同。

3、李煜的诗词特点

(1)、此词旧名,《全唐诗》作《菩萨蛮》,与《子夜歌》为同调异名。也是后主入宋后在汴梁所抒写亡国哀思的作品。因为后期的李后主,是经历大苦恼、大悲痛的伤心人,所作之词,都是用泪水写成的,这首词写的是梦归故国和梦醒后的悲哀,字字血泪,句句哀婉,痛切之极。“人生愁恨何能免”,是说人生在世谁能免掉愁苦和悔恨之情的折磨呢?“销魂”谓因过度刺激而神情恍惚,如魂欲离体,形容极度痛苦情状。“何限”意同无限。“销魂独我情何限”,是说自已愁恨多而强烈,世上没有谁象自己这样,时时刻刻都在痛苦之中,己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是写自己境遇,梦中是一国之主,多么尊严、富贵,醒来却是亡国之君,身陷囹圄,不觉泪已满面,这梦境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国,处于极度悲痛之中。“高楼谁与上”似与上片无关,实际上则是梦醒后的延续,也即“无言独上高楼”,想当年作为一国之君武士护卫、众臣相随、前呼后拥、何等气派,与今日冷落处境相比真是天壤之别。“长记秋晴望”是说作者望着秋天的万里晴空,总是感到不如故国之秋那样晴朗,这是身为阶下囚的李煜内心痛楚的反映。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作者悲叹,“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以通俗之语,慨无限哀伤之情,长歌当哭,情真情深,感人至深,自成绝唱。

(2)、李煜不敢也不想参与政事,他自号为“钟隐居士”,徜徉陶醉于诗词的世界,李煜希望以此保命。

(3)、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4)、文中的“后”指的是李煜的第一任皇后,名周娥皇,史称大周后。而“小周后”就是她的妹妹。当时大周后重病,小周入宫探病,结果没有见姐姐,却是跟后主XXOO,限于身份和舆论的压力,两人不能公开交往,只能展开地下恋情。于是才有了上面的《菩萨蛮》……后来后主就娶了他的这位小姨子,史称小周后。

(5)、关于词之原委,众说纷纭。《南唐书》卷六:“后主继室周氏,昭惠之母弟也,警敏有才思,神采端静。昭惠感疾,后常出入卧内,而昭惠未知也。一日,因立于帐前,昭惠警曰:‘妹在此耶’,后幼未识嫌疑,即以实告曰‘即数日矣。’昭惠殂,后未胜礼服,待字闺中。明年钟太后殂,后主服丧,故中宫位号久而未正。至开宝元年,始议立后为国后。”如果所言是实,本在情理之中,即李煜在与小周后的频繁接触中产生了爱情,这首《菩萨蛮》是以女主人公的身份写小周后与李煜两人在未公开爱情的情况下幽会情景。

(6)、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7)、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候”,幽居在汴京的一座小楼内,过着日夕以眼泪洗面的凄凉寂寞的日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这句是说既是“独上”又无人共语,字里行间寓意是,痛苦无人与说,也不愿与人说,说了也没有用。令人仿制看到一个孤独的身影,在月夜下徘徊,不能入寐,其人之浓重愁情可见。“六字之中,已摄尽凄惋之神。”(俞平伯《读词偶得》)“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寂寞者,实非梧桐深院,而是人也。“锁清秋”,被“锁”者,非“清秋”,亦人也。面对如此寂寞凄清之景,人何以堪?词人直抒胸臆:“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仿佛使人看到离愁就象一团转动的乱丝,理也理不清,剪也剪不断,“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也是说这种滋味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这首词特别为后人所称道的正是对离愁的描写。词的突出特色是,写情极其自然,语言朴素,明白易懂,不见一丝一毫雕琢痕迹,正如周济所说“后主则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8)、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雕栏通:阑)

(9)、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徐州人。曾存词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六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虽然存量不丰,但是李煜已可以凭这些不朽词作流传于文坛了。李煜的词可分为两个阶段两种风格,初期他的词作极尽绮丽奢华之能事,可以说是柳永等人柔词风格的始祖,但是当他沦为亡国之君被软禁之后,李煜的词风大变,此变并非形式之变而是内涵之变。这首《虞美人》便是作于他被囚之时,也是这种变化最显著之作。

(10)、不幸的是,哪怕是成为帝王,李煜还是一只缩头乌龟。

(11)、开篇第一句中的愁与泣,仿佛将植物人性化。一动一静,衬托既体现环境的悲惨,又暗指作者的相思与复杂,那菊花被烟雾笼罩,不就是我被愁绪吞没吗;那兰花伴随着露珠,不知哪一滴是露,哪一滴是泪,不正是我吗。第二句的轻字,难道这份清寒真的只有那种程度吗,不尽然,这是作者用了谦虚的手法。也许,他也想把自己的愁苦降到最低,但思念早已满溢,无法停止。第三句的双字,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不遮掩的羡慕之情。他多么渴望与心上人相见啊,以解相思之苦。那种比翼双飞的奢望,非独叶人不能懂。

(12)、李煜下面的这首《浪淘沙》也是以秋为背景,表现其故国之思:

(13)、如此,则目中所见,自然皆带寒意了。上片结句说她“望尽天涯路”而无所得,便收束眼光,不经意地扫视周遭景物,瞥见不远处有枫叶如火,灼人眼目。这使她猛然想起:时令又到了丹枫满山的秋天,自己经年累月的相思之情何日才能了结啊?“相思”一词的出现,使得词旨豁然显现。

(14)、下片便顺着“相思”折入,着重刻画她的心理活动,写她思中所念之事。“菊花开,菊花残”,用短促、相同的句式,点出时间流逝之速,暗示了她相思日久,怨愁更多。紧连着的“塞雁高飞人未还”,可视为她的直接抒情,也可以看作她在触景生情。

(15)、换言之,李煜就是天选之子,但奇怪的是,他似乎无意于帝王之位。

(16)、 第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写人、写景、写情,不流于空泛,使读者读来可感可触,特别是对一些抽象而难于捕捉的思绪情怀,因为写得非常具体生动,就能触发读者的联想,大大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写情来说,化抽象为具体,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以可感的形象来引起读者的想象,从而体会到抒情主人公的意绪和心境。如“粉英含蕊自低昂”(《谢新恩》),“百尺虾须在玉钩”(《采桑子》),就通过自低昂的花枝和垂挂在玉钩上的长帘,使人具体地感受到作者那孤寂的处境和慵懒而毫无生趣的心情。另一种是通过比喻,将很难表现的一种思绪,具体化为一种可感的视觉形象,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如上面提到过的以春草比喻离恨,以东流的春水比喻长愁,就是很著名的例子。

(17)、玉楼金阁,雕梁画栋,描摹的是,最华丽的巍巍宫殿。

(18)、“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张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兼指人。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这不仅是本词的结束,亦暗示词人一生的即将结束。“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归宿。

(19)、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大都都是抒发对亡国的怀念之情,对身陷囹圄的凄楚之感,可以说是悔恨交加,血泪和流。不过就其具体的人和事来说,以其独特之遭遇,独特之身份,此种感受之所以产生,完全是咎由自取,本不足惜。

(20)、公元961年,25岁的李煜在风雨飘摇中登上了南唐皇帝的宝座,而此时周朝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而代周,建立宋朝。李煜继位时的南唐,正面临国运衰退、江河日下的局面,即使是具有雄才大略的英主,也难以力挽狂澜,更何况李煜是一个既不能治国又不能驭臣的文人,正是“南朝天子多无福,不作词臣做帝王”。命运偏偏又和这个风流倜傥的皇帝作对,中了宋朝的离间计,处死了力主抗战的林仁肇,最后不得不“袒肉出降”,使其走上家破国亡的境地。

4、李煜诗词特点分析

(1)、此词文字简练晓畅,自然率真,所选取的景物、细节、语言十分精炼,具有高度概括力。词中女主人公对爱情热烈的追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语言的表述,有行为的描写,有心理的刻画,从而塑造出一个生动活泼的怀春少女形象。首句描写环境氛围:朦胧的月色下,花丛上笼罩着一层薄雾,此种生情之境界正好契合了女主人公的心理,“今霄好向郎边去”,兴奋的心情,悄然无声的动作,为了与情人幽会,用纤纤玉手提着金丝绣鞋,而三寸金莲踏着寒冷的大地,蹑手蹑脚地来到与情人约定好的地点—画堂南畔,迫不急待地扑入情人的怀抱,激动的身子有些微微颤抖。“奴为出来难,教君咨意怜”,只因为出来一回太难,多么希望得到情人多一些的爱抚,写透了人物的心理,实是探骊得珠之笔。

(2)、有写活泼有趣的恋爱场景的,如《菩萨蛮》写后主与小周后幽会的情景,细致地刻画出少女初恋时复杂的心理活动。

(3)、公元961年,时年25岁的李煜登基,成为南唐的国君。李煜虽然是江南实际的掌权者,但他其实并没有自己的年号,南唐早已成为大宋的属国。

(4)、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5)、李煜的词前后期风格不同,前期香艳,后期哀婉,然而这两种风格——任纵与纯真是同出于一源的。李煜写得最好的词,还是在他后期当了俘虏以后。

(6)、以亡国降宋为界限,李煜的诗词,大体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诗作,主要反映爱情和宫廷生活。

(7)、这首词应看为后主被俘后的追忆之作,全词明白如话,感情深曲盘郁,真率地披露了自已的亲身感受。吴梅的《词学通论》中说:“二主词,中主能哀而不伤,后主则近于伤矣。然其用赋体不用比兴,后人亦无能学者也。”所谓“用赋体不用比兴”,准确地指出了李煜词直抒胸臆、率真诚挚的特点。

(8)、对于李煜此人,作为政治家他是完全的失败,但是作为文学家他却得到后世景仰,正如后人的评价:“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由李煜,我所想的却是政治与文艺的关系。李煜的词,绝少有忧国忧民的政治理念,他只讲求词的本身的美感,断不会为强言国事而打破词韵平仄(这也是我不喜辛词的原因之一),因此他的词篇篇美仑美奂,都是艺术上的精品。这种思想便是“为艺术而艺术”,这才应该是艺术者的最高理念。文为什么一定要“载道”呢?艺术的历史远比政治要早,人类尚在朦胧时便已知道了用舞蹈表达情感,说艺术出现是为政治服务那完全是狡辩。艺术的作用应该是表达人心中最真切的情感而不是表现代表着人性丑恶的政治,如果要在艺术中强加上沉重的主题,这“艺术”已不是艺术,而已沦为了丑陋的工具。倘若李煜的词里通篇是悲亢亡国之痛或是感慨不能与天下争,那么今世艺术史上的李煜,就不过是一个三流的爱国词人罢了。

(9)、六朝金粉,繁华旖旎,形容的是,最温柔的江南水乡。

(10)、这首词从重阳习俗写作者的秋愁。词的上片和下片浑然一体,确实不好明确分开。词的开头二句先写“秋光留不住”,首先就为全词定下了悲愁叹惋的基调。作者在词里的景物描写很充分,从“红叶”满阶到“重阳”登高,既有“茱萸香坠”,也有“紫菊气飘”,时看“晚烟笼细雨”,时闻“新雁咽寒声”。这些景物描写,虽然也有些许欢乐热闹的,如重阳登高,佩茱萸以驱邪等,但更多的却是“红叶”、“晚烟”、“细雨”、“新雁”等引人怅恨的凄冷景象,再加上作者有意点染的“暮”、“咽”等情状,一幅晚秋的悲凉气氛便笼罩了全篇,也十分自然地引出“愁恨年年长相似”的哀叹和感慨。

(11)、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1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3)、作者:老谈,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14)、实事求是地说,李弘冀颇具才干,由他取代中主的帝位,历史还真有可能被改写。

(15)、作为帝王,李煜不善理政,却颇具艺术天赋,音乐、书画、诗词,不出手便可,出手即为圣手。宫廷歌宴,男女情事是其词作的主要内容。“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这首《菩萨蛮》是与小周后幽会时情景描写,素以狎昵真切著称。花前月下的朦胧爱意,少女娇媚与青春跃然纸上。“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帝王奢靡生活,歌舞酒色的真实呈现。词风绮糜,未脱花间词的脂粉香气,尊前歌下,温柔富贵乡,李煜的生活真可以“诗”、“酒”、“花”概而言之了。李煜若不是这般耽于声色,恐怕不会那么快沦为亡国之君。然而,正因他一身才气又偏逢乱世,渴望自由却身居皇位身不由己,让后人对如此才子的遭逢而哀 惜,也使后期词更令人泣泪。

(16)、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传统,又受了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17)、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18)、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9)、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李煜词摆脱了《花间集》的浮靡,他的词不假雕饰,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用情真挚,亡国后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超过晚唐五代的词,成为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后世尊称他为“词圣”。

(20)、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李煜诗词特色

(1)、成为阶下囚的李煜在此后诗词中也是多了几分亡国的“愁怨”,一边过着俘虏的生活,一边还向往着衣食无忧的过去。便写出下来这首《长相思·一重山》:

(2)、这首词描写一位男子在宴席上对一位奏乐女子的钟情和迷恋,也可说是李煜前期帝王生活的又一实录。全词写男女恋情,大胆直露,不拘礼制,形象生动,有轻有重。既有明白直叙的描写,又有委曲含蕴的深沉。虽然有些语句似乎不脱色情之嫌,但却仍有一种清丽明艳的风致,尤其在女子形象的描绘和男女情思的艺术表现上,都有着十分可贵的传神之笔。沈际飞《草堂诗余续集》中评此词为“精切”。又说其:“后叠弱,可移赠妓。”徐士俊《古今词统》中也有点评:“后主词率意都妙,即如‘衷素’二字,出他人口便村。”近人俞陛云的《南唐二主词辑述评》中也说此词:“幽情丽句,固为侧艳之词,赖次首末句以迷梦结之,尚未违贞则。”这些都说明这首词虽然描写男女恋情,但未失清雅。

(3)、李煜善诗词、精书画、知音律,娥皇能歌舞、工琵琶、通书史,二人的结合,真可谓是珠联璧合。

(4)、同样是这首词,从被创作出的那一刻开始,像是勇往无前的雄兵,大杀四方,攻陷进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最深处:

(5)、相见欢: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谢:凋谢。无奈朝来寒雨:一作“常恨朝来寒重”。胭脂泪:原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在这里,胭脂是指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指代美好的花。相留醉:一本作“留人醉”。 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6)、李煜词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皆由于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深厚的语言功力;形神兼备洗尽脂粉的白描手法,直抒胸臆、出神入化的情感渲泄。

(7)、这些想法涌上心头,使得女主人公在怨恨之余,又深深地为他担忧起来了。“一帘风月闲”,刻画出了思妇由于离人不归,对帘外风晨月夕的美好景致无意赏玩的心境。柳永《雨霖铃》词写一对恋人分别后的意绪说:“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含意正与此同。

(8)、公元937年的中国,还处于五代十国的乱世,契丹蠢蠢欲动;后晋有三个藩镇,接连发生叛乱;西南的段氏,在大理建国称帝。

(9)、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10)、李煜与李清照,一为亡国之君,一为旷代才女,却同为婉约派,同是词史上的一流大家,两人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古人云:“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二李并称,极受推崇。

(1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2)、李煜胆敢抵御大宋,表现地很不听话,宋朝皇帝赵匡胤很黑色幽默,最后封他为“违命侯”。

(13)、李煜在政治上是一个昏君,在文学上却是一个文学家,诗人。其主要成就在诗词上,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如《长相思》,《浣溪沙》等。被俘后,比前期有很大突破,代表作有《虞美人》,《破阵子》,《浪淘沙》等。

(1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5)、李清照继承了晚唐五代以来婉约派的传统手法,在词中所体现的感情是真实的。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16)、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7)、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句句写思妇“秋怨”,“秋怨”二字却深藏不露。对思妇的外貌、形象、神态、表情未作任何描摹,而是侧重于表现出她的眼中之景,以折现其胸中之情,用笔极其空灵。李煜词的语言锤炼功夫很深,他善于用单纯明净、简洁准确的语言生动地再现物象,展示意境。这个特点在该词里也有鲜明的体现,象“山远天高烟水寒”句,自然明朗,形象丰富,立体感强,境界阔远,并且景中蕴情,耐人寻味。对这首词,前人评价颇多,其中以俞陛云之说为精当:“此词以轻淡之笔,写深秋风物,而兼葭怀远之思,低回不尽,节短而格高,五代词之本色也。”

(18)、全词由大处着眼,至小处落笔,喻象生动、自然,描写细腻、真实,艺术技巧纯熟。但是全词哀愁太盛,有流于颓废之嫌,格调是不高的。有人分析这首词是李煜的中期作品,表现了作者面对强敌、前途未卜时的抑郁颓丧心情,有一定道理。但是就此说这首词中有对其弟李从善的不满及责备,恐怕有些言过其旨。最好还是将其视为一首虚指较强的闺怨词

(19)、“真情”是诗词最重要的内核,有了饱满的真情实感,外在的表现形式例如格律、典故什么的,其实都不那么重要了。王国维评论诗词最推崇的就是这两个字“真切”。“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这大概就是王国维“真切”的主要标准了。“所见者真,所知者深”,自然地表达出来,当然就能沁人心脾,动人心魄了。

(20)、还有一首恋情词,有人说是为小周后而作,也有人说是李煜为一位乐伎而作,因为“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这两句从字面上看似写一位乐伎,但如果说是小周后亦圆通,因为小周后也是一位精通音律、善于弹奏乐器多才多艺的女性。这首《菩萨蛮》词全文是:

(1)、被俘之后,李煜过的是“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屈辱悲惨生活。没有宋朝皇帝的手谕,他不得私自会客,这对曾高居帝王宝座、养尊处优的李煜来说无疑是从天堂坠到了地狱,他当时的心境是可想而知的。生活的孤寂、暗淡,使他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唯一可供他排泄这种忧郁心情的方式只有填词了,长歌当哭,血泪横流,倾诉那无边无际的悔恨交加的凄惨心境,他的一生最动人、最有价值、最能代表他艺术成就的词作便产生于这一时期。

(2)、大体上可以把风格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所谓前期就是指李煜南唐亡国之前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充满了爱和美的主题。后期为降宋后,后主国亡后在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留恋。

(3)、诗词救了李煜的命,此刻他便成为唯一的皇位继承人。

(4)、春花已然凋零,可是早晨的寒雨、晚上的狂风还是不肯放过它们,依然在苦苦相逼,一阵又一阵地、摧残着最后那一点可怜的残花。“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无奈”这个词,是多么直白却又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词人内心那种撕裂般的痛!

(5)、陆游在《南唐书》中,也曾直言不讳地指出过李煜的处境,“文献太子恶其有奇表,从嘉避祸,惟覃思经籍。”这句话中的“文献太子”,即是太子李弘翼。

(6)、李煜是个失意的君王,却是一个极成功的词人,后世人称他作“千古词帝”,此评价相当之高,李煜在诗词上的成就,就好比秦皇汉武在政治上的功绩。

(7)、首先,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她的《词论》使她的词在宋代能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这是李煜所不能及的。

(8)、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9)、太子继承大统后,转眼即将李昪的叮嘱,抛到九霄云外。他一改父亲保守的政策,大规模对外用兵。

(10)、①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

(11)、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概括这首词的抒情特点,我一定会用这个词——悲情。对于李后主来说,他的“悲情”,不像有的诗人词人那样,只是一种泛泛的抒情,是面对落花流水、季节轮回、人世沧桑而产生一种普适性的忧伤情绪。对李煜来说,他的悲情,却同时具备了两层因素,一层当然就是他自己的多愁善感的艺术天赋,另外一层就是他的确经历了常人不可能经历、也难以承受的巨大的悲剧性事件。

(12)、首句写梦醒之后得知窗外正下着潺潺细雨,春已是残春,“乍暖还寒”,罗衾抵挡不住这春寒,这里作者用春寒喻心情之寒。再下一句“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是说,在梦中不知自已的身份,只得到了一时的贪欢,反衬出作者醒后的心情是何等的苦痛。“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三句相互呼应,为何要“独自莫凭栏”呢?是因为凭栏而又不见“江山”又会引起无限伤感,继而又叹到,现“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啊!“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世上万事皆成空。全词“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活动脉络,塑造了一个亡国之君凭栏无语、愁苦不堪的形象。

(13)、他最后的时光,想必也不会太舒服。据历史记载,牵机药乃是一种慢性毒药,毒发时候,头足之相犹如牵机之状,故得此名。

(14)、这位女子款款移动好那纤纤玉手,吹奏笙箫,虽娴于笙乐,却心不在焉,因为她与心上人己“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眉目传情了。其境界类似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意境,也类于《楚辞·九歌·少司命》“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之境界。或许是身份之差别,抑或是别的外在因素使二人不便接近,致使男主人公有“雨云深绣户,未便谐衷素”之遗憾,而且这种遗憾由于宴会的结束,更成了空想,难以遂意,这里近乎李商隐诗“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的意境。从李后主这首词既可以看到其独创的一面,也隐约看到晚唐李商隐诗、温庭筠词对他的某些影响。

(15)、《破阵子》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却饱含了对故国的留恋与亡国的悔恨之意。此词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不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是以写景来歌颂与礼赞作者心中的祖国;下片以写实的笔法描写出这三千里山河的美丽国家顷刻覆亡,写出国破的惨状与凄情。

(16)、“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 ” 亡国之痛,阶下囚的耻辱,从前的欢歌艳舞,从凤凰枝头的帝王尊位倏忽间坠为山雀无名,诺大的家国早已易主。从前轻快,柔糜的词风一转幽怨、哀痛,字字泣血。怀念过去而不得,往往寄于梦中以求补偿圆满。“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梦中回避着现实,贪恋着旧时的美好,不管现实如何,不愿梦醒;“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以梦写醒、以乐写愁,哀思增其一倍。

(17)、至南唐李煜时期,霓裳曲失传已逾二百余年。李煜虽有收藏天下图文的雅好,他的手边,也不过区区一纸残曲。

(18)、那个世道很乱,这个婴儿却绝然不会受到半分伤害。就在婴儿出生的937年,他的爷爷,也在江南吴越之地称帝,以金陵为首都,建国号为齐。

(19)、两个难逃命运的人,怀揣着同一种淡泊离世的深情。在一生的寻觅与伤怀中,留给我们一篇篇绝世情话。

(20)、上文说过,赵匡胤成全了诗人李煜。作为一个诗人,后主李煜被俘成阶下囚以后,词作才得圆满。如果按照佛家理论,那是因果轮回,终有一劫。国破家亡被俘成囚则渡劫而去,功德圆满。当他困于一隅的时候,终于体悟到人生苦难无常之悲哀,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亡国破家的凄凉和悔恨;并把自身所经历的惨痛遭遇泛化,获得一种广泛的形态与意义,通向对于宇宙人生悲剧性的体验与审视,从一个诗人的角度,终获突变和升华,涅槃成龙。

(1)、前期的作品主要描写宫廷生活和男女间的欢爱和情思,题材已呈现出多样化的倾向。

(2)、这首小令,《新刻注释草堂诗余评林》在词调下题作“秋怨”。这“秋怨”,便是统贯全词的抒情中心。虽然通篇未曾出现“秋”、“怨”字眼,但仔细吟诵一遍,便会觉得“秋怨”二字确实最为简洁、准确地概括了本词的旨意。全词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

(3)、这首词当作于公元975年(北宋太祖开宝八年)李煜被俘之后。南唐灭亡,李煜被俘北上,留居汴京(今河南开封)二年多。待罪被囚的生活使他感到极大的痛苦。他给金陵(今江苏南京)旧宫人的信说“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此词即写于作者身为阶下囚时期。

(4)、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指代的是,最浪漫的七夕佳节。

(5)、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6)、“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上阕写林花的悲剧命运似乎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是下阕写词人自己的命运,“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悲剧的经历比起林花来又更加深入一层,“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完全相同,“以水必然长东,以喻人之必然长恨。沉痛已极。”(唐圭璋《屈原与李后主》)

(7)、李煜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新婚夫妇间邀宠嬉戏的词《一斛珠》,描绘人物贴近生活,活化出娥皇的神态举止:  

(8)、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9)、李煜有一首词《菩萨蛮》,写少女与情人幽会的情景,可谓形象生动,贴合情理,呼之欲出: 

(10)、从嘉的父亲秉性庸懦,沉溺于文艺,虽然身为嫡长子,李昪却并不想让他作后继之君。

(11)、李昪还是不放心儿子,在弥留之际,他紧紧握住儿子的双手,殷切地嘱咐道:“汝守成业,宜善交邻国,以保社稷”。

(12)、清晨无所事事的我看着栅栏外的花,菊花的周围仿佛被愁云惨淡的烟雾所缭绕。兰花也被露珠一点点浸润,那露珠如同兰花的泪,愁煞旁人。罗幕间的点点清寒也在透露,两只燕子比翼双飞而远去。月亮不知道那份相思之苦,离愁别恨的痴缠。它只会映射出微凉的银辉,照进千家万户的门窗,持续到黎明。昨天夜里的西风怒号着,格外愁人,它使盎然的绿树一夜间凋零,嘶吼声也让我想起心上人。我独自一人登上高楼,看着远方迷茫的薄雾,通往天涯的路也在逐渐消失,再看不见。我很想给我的意中人写上一封信,交到她的手上。但是高山绵延不绝,大河彼此交错,无穷无尽,如今的她又在哪里呢。

(13)、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14)、说起南唐后主李煜,大家第一印象想就是一位风流大才子。虽然在治国上欠缺一些帝王手段,但是仅仅是从诗词歌赋的创作来说,李煜担得起大词人这么一个称号。

(15)、李煜的题词,格高韵远,妙法自然,竟能反客为主,画作因词作而大放光彩。《渔父》之词有云:

(16)、④别是一般:另有一种意味。别是,一作别有。

(17)、下面我们再看李煜的一首《浪淘沙令》,同样是抒其亡国之恨:

(18)、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9)、应当指出,李煜词的抒情特色,就是善于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自已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这对抒情诗来说,原是不假外求的

(20)、李煜的词,就是这样“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的真切之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最简单的句子,蕴藏着最深挚的感慨。“太匆匆”,三个字,将春花凋零这种客观的自然景象,瞬间转到了极为强烈的主观情感。可是李煜那种深刻的痛楚,绝对不会止于对春花凋谢的怜惜与伤感,因为紧接着的这一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将他的沉痛又推向了更深的境界。

(1)、花明月暗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2)、恰如词中所言,一壶酒,一竿身,花满渚,酒满瓯,便是李煜所向往的人生。

(3)、杜甫有句“林花著雨胭脂落,水荇带风翠微长”将落花比为胭脂泪是拟人手法。“留人醉,几时重”,意谓何时春红能重返枝头,与人相娱醉,只是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而己,因为这是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人生无穷的遗憾也向那东去的流水一样,不可逆转。这首词写的明白如话,在通俗词句中自然寄寓感情。

(4)、难得的是,李煜却从政治婚姻中,找寻到爱情的甜蜜,不止于此,两人竟还是文艺上的知音。

(5)、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6)、全词流露出对国家变故、昔乐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

(7)、这里是朗读者的聚集地,你来朗读,我来倾听!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106句李煜最美十五首词一棹春风一叶舟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