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88句康德的哲学主张思想是什么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4-12 11:55:00 admin 阅读:59
康德的主要哲学观点
1、康德的主要哲学观点有哪些
(1)、我很赞同康德哲学的观点,由于现象世界是由感观认识和一些概念去发现的,所以未必是真实的。所以如果感观认识的接收器发生变化,那么这个现象世界也就随之而变了。所以我们仅仅依靠概念和感观去描述我们所说的东西,尽管我们认为我们所说的确实是同一个东西,那也是不能确定的,因为我们没有进入物本身。
(2)、因为既然现象世界不一定是真实的,我们所做的一切也有可能是被注定的,例如被高级生物所掌控,但我们又脱离不了我们的本质属性。那么我们要怎样保持相对清醒来更好的做事呢?那就是把事情固定在一个框架内去进行逻辑验证。因为事情固定在这一个框架内是正确的,也许放在别的框架内又是错误的,经过自己的逻辑推理才能对它有把握。
(3)、我们要承认人的内心是分层次的。你的自我感觉只是到了某个层次。要承认自己的内心不管怎么纯还是有不纯的层次在,并且预先为可能做的事情忏悔,这是自己内心的忏悔,不是向别人的忏悔。这样,人才能扬弃乡愿、超越乡愿,而越来越变得真诚。
(4)、自由这个概念我想我们都很熟悉,也是我们很喜欢的,尤其是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以来,西方学者将自由作为人类最基本的一种价值观提了出来,在全球西化的当代,我想我们能深刻地理解自由这个概念对我们的意义。但是关于自由是什么东西,我想我们很少人能真正去理解。一般的,我们想到自由可能就是没有管束,自由自在,甚至叫无法无天,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5)、或问:康德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解决形而上学问题?
(6)、无论我们要遭遇怎样的一种行为的束缚,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我们仍然是有自由的,因为至少你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可以不做那件事的。正如孔子所说:“吾欲仁,斯仁至矣”。既然说你本可以不这么做,本不应该这么做,也就意味着你本来是拥有自由的。实际上,康德认为我们的任何行为都起码可以是个多项选择的可能,就说它不是必然如此的,必然绝对要这么做。
(7)、人要做到真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人通常把善看作起点,西方人认为善是终点,一个人最后面对上帝的审判,才可以断定一辈子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才可以把你所做的罪过扬弃掉。好人只有在上帝面前最后才可以确认他成为好人。而在现实当中往往有一个倾向不断诱惑他犯罪,这是西方人的观点。
(8)、就哲学起源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的问题,我们可以把哲学看作是广义的人生哲学。人生在世不仅活着,而且希望知道他为什么活着,明白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然而,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他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界并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应该说,所谓意义和价值是人赋予这个世界的。这一点我们从“价值”这个概念的词源就可以看清楚。所谓“价值(value)”一词的词源最初来自梵文的wer(掩盖、保护)和wal(掩盖、加固),拉丁文的vallo(用堤护住、加固)、valeo(成为有力量的、坚固的、健康的)和valus(堤),具有“对人有掩护、保护、维持作用”的意思,后来演化为“可珍惜、令人重视、可尊重”的词义。(3)在通常意义上,当人们说某个事物有“价值”的时候,总是在对人有好处、有意义的意义上使用的。因此在哲学上,“价值”是与主体的目的、意愿或需要相关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的产生与虚无主义有关。人既不能忍受一个没有价值的世界,而且始终不满足于他所面对的现实,所以他需要一个理想的世界作为现实世界的补充和超越,并且以之作为他生存的根基和目标,哲学(还有宗教)便应运而生。然而,人类生存的价值方式既是他不同于一切自然存在而且高于一切自然存在的优越的生存方式,也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生存方式,以这种方式生存于世不咎是一种“冒险”:价值无疑是我们赖以存在的根本支柱,但是当我们以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理想的时候,受到种种限制的理性既无法弄明白究竟什么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高理想,不可能完全现实地实现这一理想,也无法完全充分地确证这一理想,甚至无法证明的确客观地存在着这样的理想。
(9)、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他把这些信仰称为"实践的设准",即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但为了实践的缘故该假设必须成立。
(10)、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首先提出太阳系起源星云说。康德在书中指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演变来的。这团星云由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组成,"天体在吸引力最强的地方开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较大的团块,团块越来越大,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阳。外面微粒的运动在太阳吸引下向中心体下落是于其他微粒碰撞而改变方向,成为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这些绕太阳运转的微粒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卫星的形成过程与行星相似。
(11)、实际,读康德是没有人能提供什么方法,提供捷径的。
(12)、譬如我吃苹果饱了,我吃苹果在先,我饱在后,从经验上并木有观察到吃苹果与饱之间有甚么内在的必然联系。而是因果范畴将此前后发生的、两种不相干的感觉经验事件联结成了因果关系。
(13)、所以康德认为,未来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只能有两种形式,即自然的形而上学和道德的形而上学。前者康德已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奠定了理论基础,只须将其具体化就行了;后者从前者中引出,并最终通往宗教,它系统地展示在《道德形而上学》和《单纯理性范围内的宗教》两部著作中。在他看来,构成自然形而上学的思辨理性(即理论理性)是从属于构成道德形而上学的实践理性的,因而后者高于前者,它代表了人的本性和本体,前者则只涉及人的现象。
(14)、读康德如果有什么方法的话,那也只能是死读。除此之外,无他法。
(15)、而这种对现象世界的认识和知识是把握不到物自身的,因为感观认识和知性的概念并没有进入到物本身当中。
(16)、我们究竟选择康德还是选择尼采?换句话说,在尼采之后的时代,康德哲学的意义何在?
(17)、《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18)、康德在这本书中所提出的认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所谓“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在他看来,一切认识都基于判断,因为单个的表象或概念是无所谓真假的,只有把两个表象或概念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判断(如“这朵花是红的”),才有真假问题,才构成知识。但判断本身有三种类型:(1)先天分析判断,如“物体是有广延的” ,这种判断的谓词已经包含在主词中,只是在判断中被明确说出来,分析出来了而已;(2)后天综合判断,如“物体是有重量的”,这种判断的谓词并不包含在主词中(因物体在太空中可以无重量),是在判断中被加到主词上去的,一切偶然经验性的判断都属于此列;(3)先天综合判断,如“一切发生的事都是有原因的”,谓词“有原因的”并没有包含在主词“一切发生的事”中,但这一判断却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先天的必然性。在上述三种判断中,先天分析判断虽然有必然性,因而理性派最喜欢把知识的可靠根据建立在它之上,但它却不能够扩展我们的知识或获得新知,而只能将已有的知识作更为清晰的表述;后天综合判断虽然能够扩展我们的知识,因而经验派最喜欢由它去获取知识,但它却不能够保证我们的知识有普遍必然性,而只能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或然性;惟有先天综合判断,既能够扩展我们的知识,又具有普遍必然性,它才是最终使我们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可靠的科学知识的根据。康德认为,我们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中实际上到处都是以这种先天综合判断作为基础的。如数学中的7 +5 = 12,在康德看来就并不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是先天分析命题,而是一个先天综合命题,因为12的概念并没有包含在“7与5的和”这一概念中。又如自然科学中的物质不灭定理:“在物质的一切变化中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也是先天综合命题,因为“不变”的概念并不包含在“物质的量"的概念里。再看形而上学。过去的形而上学虽然都失败了,但凡有形而上学的“自然倾向”之处,也都在致力于先天综合命题的寻求,如证明“世界有一个开端”等等;显然,未来有可能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也必然要以某种先天综合判断为基础。
(19)、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20)、 “前批判时期”的自然观及批判哲学的形成
2、康德的哲学主张思想是什么
(1)、此外他还曾针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设。在就任逻辑与形而上学教授一职后,康德哲学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781年,康德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这部哲学名著。此后又陆续发表了《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这两部著作。三大批判的相继问世,成为康德批判哲学体系形成的真正标志。(百度百科)
(2)、并且,不仅仅如此,我们人的这种自由的任意,包含着理性的一般的运用,一般的实践理性的一般运用,当我们通常说“你理性一点”时,一般就是说你要懂得运用人的逻辑来推理来思考问题。我们人的一般实践理性会教我们怎么做事,比如说我想叫那狗过来,我会扔给它一个包子,我会知道,我现在扔了一个包子是一个暂时的放弃行为,我可以得到更多的东西,这就是什么,这就是一般实践理性的一种运用。他会运用于什么,运用于我们的一种利益计较,我们一般人运用理性的时候都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我们懂得算计,我们懂得算计怎么样才能更好,我们懂得算计放弃眼前的利益追求长远的利益,这个是一般的理性。但是,这种一般理性的这种运用能力,康德说这不是人的一种最高的表现,因为一般实践理性的这种计较的利用,这个算计的理性,(我们同时叫做工具理性),它根本上还是满足我们感性的欲望和利益的一种追求。是由人的一种感性的自然来决定的,因而最终仍然是一种不自由。
(3)、略略就读康德,说了一下个人看法,有请方家内行人士指正和批评。
(4)、康德并没有正面反驳休谟的质疑,在他看来这种反驳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为实际上没有人(包括休谟本人)能够一贯地坚持这种怀疑。他也没有因此就动摇自己对科学的信念,他认为自己要做的是为已有的科学知识寻求其可能性条件,并划定科学知识的范围,从而为科学重新奠定牢固的基础。在他看来,休谟否定科学知识能够把握我们之外自在的客观存在,并因此否定自然科学的普遍规律能够建立在对这种存在的确信上,这是完全正确的;但由此并不能推出我们就根本不可能获得确定可靠的知识,因为科学规律的普遍必然性虽然不是建立在自在之物的客观确定性上,却完全可以建立在由认识主体而来的先天必然性之上。为了说明这一点,康德分析了我们现有知识的结构。他赞同休谟和其他经验派的一个观点,即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经验知识,离升经验我们没有任何知识;但他不同意经验派把经验就看作单纯的后天感知印象,而认为在经验中就已经有先天知识的成分了,否则经验本身也不可能形成。所以“尽管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以经验开始的,它们却并不因此就都是从经验中发源的”任何一个经验既包含有后天经验性的成分,即自在之物(它本身不可认识)刺激我们的感官而形成的各种知觉和印象,同时也包含有先天的成分,这就是先天的直观形式(空间和时间)以及知性的纯粹概念(诸范畴)。一切知识都是由经验中的先天成分和后天成分复合而成的。康德在此糅合进了唯理论的因素(如莱布尼茨的“大理石纹路说”)。
(5)、儒家学说并不是故意伪善,要做乡愿之徒。主观上是排斥伪善,但是客观效果我们就没有想到。但上面说到的思维定势本身就是伪善,这种人格结构本身是一种结构性的伪善,是在人格结构中的伪善,不是指具体的人。荀子讲“其善者,伪也”,要做好人就必须“做人”,就要修练修饰自己。这实际把结构性的伪善合法化、合理化了。荀子讲一个人要用先王制定的法制、礼仪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正之,就是合乎政治的需要。它主要是从政治效果上来看问题,把人心都“正之”以后,天下就都是善人了;至于这些善人内心是否都是善,他不管,只是从政治后果上来看。
(6)、我们一般以为自由是很好的东西,其实自由是两面的。自由就是有可能为善也可能为恶。西方人把自由理解为更倾向于犯罪。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犯罪。如果他不摘苹果,他不会犯罪,但也没有自由意志,他是上帝决定的动物。我们提出追求自由不是在善的意义上,而是要把人从动物的层次提升上来,赋予人以高贵性,把人当作有尊严的生物。有尊严,可善可恶。恶棍也可能是高贵的,因为他是有自由意志的,自由意志坚持一贯,敢作敢当,他也可以保持人格上的高贵;当然我们在道德上要谴责他。
(7)、康德认为,我们人类是与自然物品(石头、板凳)不一样的存在物。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人是自由的。正如萨特所言:“裁纸刀是不自由的,人是自由的。”因为裁纸刀只能遵循自然法则(因果法则),而人可以自己为自己确立行为的法则。在康德的道德哲学里面,它首先是对自由进行一个先验的(先天的、不依赖经验的)悬设,也就是他所说的“先验自由”。就是说,人虽然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但是人不是完全听命于自然法则的。
(8)、用做好事、舍己为公甚至献身于你的理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来证明自己的真诚,这一点也是令人怀疑的。献出生命不见得能证明你是最高尚的,因为在有些具体情况下,一个聪明人如果发现自己反正要死,背一个道德之名总比背一个罪恶之名***要好些,他也能做到。许多人把明朝灭亡怪罪于阳明心学空谈心性,说他们“闲来无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以死来流芳百世。因此,死本身也可作为沽名钓誉的手段,死也不能区分小人和君子。
(9)、人的最高意义上自由性的表现,他认为应该是使我们的人的意志能够排除任何的感性干扰,以道德行为本身为出发点,也就是动机的这个层面,就要求能够上升到一种纯粹的实践理性。那么这种纯粹的实践理性就是一种自由意志东西,那么这个所谓的自由意志,就是一种纯粹实践理性的运用,这种运用的过程呢,表现为理性的自律,所以在康德看来,哪一个层次的自由是最高的?就是纯粹实践理性这个自身的这种自律。这是康德对自由概念三个层次的划分。
(10)、所以不是像以往的哲学家所认为的那样认识必须符合认识对象,而是认识主体以感觉为材料,主动构造了作为经验现象的认识对象。
(11)、所以,尼采道破了天机:我们始终面临着虚无主义的威胁。
(12)、看了些网络里读康德的大文,我有的不以为然。
(13)、哲学问题构成了一个“问题域”,其中有些问题是关键性的,我们可以称之为“核心问题”。这些“核心问题”之所以是“核心问题”,不仅在于它们涉及哲学的主要对象,而且在于哲学家们对它们的解答“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影响到整个哲学的基本精神和趋向,甚至引发哲学的革命。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哲学家都以“核心问题”为主要的研究方向,也不是研究核心问题的哲学家都能对哲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不过如果一位哲学家对哲学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一定是因为他所研究的问题是哲学的核心问题。
(14)、 反题:世界之中和世界之外都没有绝对必然的存在者。
(15)、(2)这里的“信仰”不是或者主要不是宗教信仰,理解为道德信念可能更合适。
(16)、在教育中,人们往往用自身的预期去看待教学,而教学的深刻与优劣绝不是成年听课者或者评课者的感觉,而是处于课堂学习中学生的感觉。有的东西成年人认为很好,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过眼烟云;有的东西成年人不屑一顾,而对于学生来说却可能终生难忘。
(17)、因此,谭嗣同关于“两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这一命题无法反驳。这点不是针对具体个人,而是针对结构性乡愿。经过谭嗣同的揭示,所有士大夫都要想想自己意识之下还有无潜意识,安身立命放在自我感觉之上是不可靠的,自我感觉良好时是不是真君子?谭嗣同的话敲响了警钟,每个儒家信徒都要考虑自己的“尽心知性”、“问心无愧”是不是真的。谭嗣同给儒家人格划了个问号,这个问号是无法通过外在的手段来加以解决的,通过内心的体验更做不到。人心是否有一个可以把握的底线?比如真诚,把内心打扫干净变成一面镜子,就可以反映出天道人心?你知道自己的本性就知道了天道,天道反映在人的本性里面。问题是能否做到把内心打扫得那么干净?当你打扫干净后,背后还有没有东西?这实际是做不到的。人心其实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深渊,你怎么去打扫?
(18)、在康德看来,理性是比知性更高一级的认识能力(有时他也把这两个术语混用)。知性一般是产生概念(范畴)来进行判断的能力,理性则是进行推理的能力。判断总是一次性的,它离不开经验对象,所构成的是一个个单个的知识;推理则不和经验对象直接打交道,只和知性已构成的知识打交道,因而是可以向上或向下连续推下去的,作为一条法规,则是要通过“理念”(理性概念)而获得完备的整体性的知识。但由于推理的大前提总是预设的,因而总是还可以继续追溯、直到无限,所以康德把理性看作是一种从“有条件的东西”去追溯“无条件者”即无限者的能力。理性的理念就是这种无条件者或无限者,它在经验的自然科学中有其作用,如理想的“纯水”、“纯金”,或“种”与“类"的概念,尽管实际上没有一个个体能够完全符合它们,但却为自然科学提供了努力的目标和衡量的标准。不过康德要考察的是“纯粹理性”,因而是“先验的理念”,这种理念有三个:主观的“灵魂”,客观的“宇宙” ,主客观统一的“上帝”,它们都具有绝对无限性的特点。理性提出这三个理念是为了形成心理学、物理学和两者统一的经验科学知识的彻底完备的系统,当人们仅仅是为了这一目的来运用它们(即对它们作“内在的运用”)时,它们对于人的一切科学知识就具有一种“调节性”( regulativ,又译“范导性”)的作用,即促使科学家不断努力去追求绝对的知识,但永远不能达到。然而,如果人们想要把这些理念超出一切可能经验的范围而作先验的运用(在这里也就相当于作“超验的运用”),即要获得这些理念所代表的那些超验的对象(自在之物)如灵魂实体、宇宙整体和上帝存在的“知识”时,就会产生一些“幻相” (Schein),即一些伪知识。这三种幻相都是由于混淆了自在之物和现象所导致的,它们分别出自于理性心理学的“谬误推理”、理性宇宙论的“二律背反"和理性神学对上帝存在的各种“证明”。
(19)、加进一句,每一位哲学家在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时,所涉概念和独创概念都有自己基本专属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自己的话语体系里说话,也就是概念都是自己体系化语境内的概念。康德不例外。
(20)、其实,何止我们与康德和尼采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那是哲学一向面临的问题。
3、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与名言
(1)、本文为作者于2004年10月21日在西南政法大学的演讲录音整理稿。
(2)、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支持法国大革命以及共和政体,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
(3)、深切的感受还有,阅读康德哲学急不得,慢工出细活,要身心浸润,要咬文嚼字,要自源头起始,一路优游其汩汩水流,直至汇流入海,要完整而精深地通读。
(4)、对于康德而言,休谟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就在于以怀疑论来对抗一切有关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断言。在休谟看来,我们所能知道的只限于在我们的知觉和印象中呈现出来的东西,至于这些东西后面是否有一个不变的实体在支撑着它们,对此我们一无所知;因此,我们在现有知识中所认为的那些规律和法则(如因果性、必然性等等)也都不能够归之于客观的实在,而只能归之于我们主观心理上的习惯性联想,并没有确定不移的客观性。一切企图从经验中或从主观观念中推出客观实体的存在的做法都是无效的。休谟的这一观点严重地威胁到自然科学的哲学根基,整个科学大厦都摇摇欲坠,但又无法反驳,这使康德那充满自然科学信念的头脑受到极大的震撼。休谟的挑战在他看来决不能回避。但沿用近代以来的以独断论为特征的“健全知性”和通常的理性已经不能应付这一科学的危机,唯一的办法是深化理性本身的层次,即在认识之前首先对认识能力本身作一番批判的考察,看看它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以及它的运用范围和界限是什么。因此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序言中他提出:“我们的时代是真正批判的时代,一切都必须经受批判。”(2)对“纯粹理性”的这种“批判”本身当然还是理性,但已不是过去那种现成地拿来就用的工具理性(“工具论”),而是自觉的、自我批判的、能动的理性了。黑格尔曾嘲笑康德的这种做法是“在学会游泳之前,切勿下水”,的确如此。但这并不否认在“下水”之后对游泳的姿势作一番考察的必要性。
(5)、在感性直观的基础上,人的认识能力还必须往高处提升,才能形成真正的科学知识。所以和感性相比,知性和后面要讲的理性都属于“高级认识能力”,它们一起构成 了“先验逻辑”。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组成了“先验要素论”的两个部分或两个阶段(相当于通常所讲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但并非毫不相干的两部分,而是后面的部分从更高的层次上容纳和重释了前面的部分。知性是“先验分析论”中用来解释“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的最高原理,但它绝不是单独来回答这一问题,而是和感性联手来回答问题。因为知性的认识功能就在于把感性所提供出来的直观对象在思维中综合统一起来,以构成具有客观普遍性的自然科学知识,所以知性是不能离开感性经验的运用的。感性提供对象,知性思维对象,“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知性本身不可能直观。康德把只要知性思维不要感性直观的理性派哲学家比作一只飞翔的鸽子,它自以为如果没有空气的阻碍它就会飞得更快些,殊不知没有空气它是根本飞不起来的。但知性本身也有一整套结构和作用方式,是必须分析出来单独加以考察的。这就是“先验分析论”所要做的。
(6)、其次,必须建立纯粹理性运用的“法规”。纯粹理性在认识领域里是不能成为积极意义上的“法规”的,只是消极意义上的防范和批判,顶多能够以其理念引导人类的认识不断向无限目标前进。但这种知识的前进本身有它的实践利益,这就是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求得人类最大的幸福,在这方面,纯粹理性倒是可以去寻求其运用的法规。换言之,纯粹理性只是在实践方面,即在人的合目的的自由方面才有自己的法规。康德认为,追求幸福虽然要运用实践理性,但其前提却并非理性的,而是立足于人的感性欲望之上,因而并非纯粹的实践理性法规;真正的纯粹实践理性的法规是自由意志本身的规律即道德律,只有它才能使人“配得幸福”,并通过设定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而使自己成为贯通经验世界和超验世界的普遍法规。所以纯粹理性的法规就是坚持不懈地对道德目的的追求,并为此而相信来世和上帝,这就是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并且能够一贯持守的法规。所以,纯粹理性的实践运用的法规贯通了人的幸福、道德和宗教,即贯通了这样三个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在后来的《逻辑学讲义》中康德又进一步指出这三个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人是什么?即认识论、伦理学和宗教学最终都统属于“人类学”。
(7)、我们追求的是这样的自由,并不是说有了自由一切都好了;恰好相反,有了自由一个人通常首先做坏事。但只要有自由,他在做坏事中就可能会慢慢做起好事来。他会发现真正要自由得到满足的还是做好事。做坏事是一时的,接下来就是不自由了。亚当夏娃被赶出伊甸园,但上帝说“他们已经与我平起平坐了”。人通过犯罪与上帝平起平坐了,也就是人已经高贵起来了,凭着他的高贵就会一步步走向善。自由意志起点是恶,终点是善。
(8)、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等理性派哲学家为了证明有一个不朽的灵魂实体,从“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开始,认为“我思维”必须以一个在思维着的“我”为前提,这个“我”必然是一个存在着的实体,而“思维”则是这个实体的“属性”。但在康德看来,这里犯了一个“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即“我思”固然要预设一个“我”,但这个“我"仅仅是“思”的一个逻辑前提(没有“我”的“思”是自相矛盾、不可想象的),即一个“主词”(Subjekt),但却丝毫也不意味着“我”在时空中的现实的存在,即一个具有各种属性并能起作用的“主体”(Subjekt)。所以“我在”的实际意义也无非是“我思”,但笛卡尔却把这个“我在”误以为是时空中的存在,不但把诸如“单一性”、“实体性”、“人格性”和“观念性”这些范畴和属性加在它身上,而且认为它住在人的大脑中的“松果腺”里面,与人的身体有某种交互关系和作用。康德认为,像“单一性”、特别是“实体性”这类范畴只能运用于时空中的经验对象,而不能运用于一个先验的逻辑主词,否则我们就会把一个先验的我降为一个经验性的我,即内感官中的作为一种心理现象(经验对象)的我,从这个经验性的我中是根本推不出一个先验的“自在之我”的属性的。逻辑的先验自我不是感性直观的对象,不能把范畴运用于其上,范畴的运用反而要以它为前提。当然,康德也不否认我们可以把这个先验自我作为一个先验的对象来思维,在这个先验主词后面假定一个自在之物(自在之我),但不是为了认识它,而是为了以它作为实践上的道德承担的主体。
(9)、就我知道一点点的《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老的译文都很不容易看懂,遑论康德哲学本义了。
(10)、正是因为人是自由的,可以为自己确立法则,道德行为才有可能。如果没自由,不讲自由的话,人的道德问题没办法解决。因为道德最基本的功用就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追责。法的基础是什么?是道德,法律后面紧跟着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惩罚的问题。法依据什么来惩罚,依据的是罪,我们怎么给人定罪,如果人的行为完全象一个自然的行为一样,它遵循的是自然因果性,就象地震把人给砸死了,你有办法追究它的责任吗?
(11)、不过,康德对“目的论证明”还有另一番解释,表明他认为这个证明虽然最终依赖于本体论证明,因而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但由于目的论证明后面其实隐藏的是人的道德情感上的需要,即我们人类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用合乎目的性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因而总要把人自身及其道德素质看作宇宙目的链条中的最高目的,这就迫使我们推出一个安排整个自然界趋向于人的道德的“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来。所以目的论证明底下所隐藏的其实是对上帝存在的“道德证明”,而这是唯一可 能的对上帝的证明,由此便有可能建立起一种“道德神学”。但这一证明并不表明上帝在客观上存在,甚至不表明上帝存在于我们的道德中,而只表明我们出于道德的原因而相信上帝存在。但是,这种道德证明在目的论的形式下还披着感性经验的外衣,容易引起混乱,因此必须为它另外寻找先验的根据,即实践理性的根据。由此康德便开始向“实践理性批判”过渡了。但在此之前,还必须解决未来形而上学的方法问题。
(12)、(3)参见李德顺主编:《价值学大词典》,第261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13)、康德仍然继续着启蒙的理性主义,就此而论,康德哲学属于古典哲学。然而另一方面,康德亦意识到了人类理性的有限性。
(14)、人要变得真诚要有大量的知识积累,通过认识自己的不真诚来接近真诚,人应当朝这个方向努力。从这个意义上,道德律成为彼岸标准,不是世俗标准。人的道德观提升到超越层次就可以不再被那些世俗的乡愿,不再被世俗的利害关系所利用。道德是不可利用的,道德是无条件的命令,是彼岸世界。不能用世俗利益关系利用它。我们提到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规则在基督教、伊教、佛教中都有类似说法,被称为金规则。康德认为仅有这些还不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通俗的道德箴言,它还需要别的东西给它奠定基础。在康德看来,这个更深的根据就是自由意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了什么,目的是什么?康德说人是目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放在以人为目的之下,那么他是道德的;如果有其他目的,则是不道德的。我们以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很高境界,但没有想到有一些人可以利用它。康德在其《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中指出,罪犯面对法庭审判时,他可以给法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愿坐牢,你就不要判我坐牢。日常生活例子很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成为搞好人际关系的法宝和诀窍。
(15)、PS:明晚8:00-9:00,继续我们的哲学微课堂,主要内容为尼采和克尔凯郭尔思想进路。
(16)、对认识能力本身的检查就进入了认识论的领域,因为这种检查本身已经是一种认识。换言之,对纯粹理性进行批判本身已经运用了纯粹理性的能力。所以《纯粹理性批判》既被康德看作:他将要建立的“自然形而上学”的导言(如他作为《纯粹理性批判》的通俗本和缩写本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所表明的),又被看作其第一部分。
(17)、于是康德得出结论说,空间是外感官的形式,即感知一切外部现象的先天直观条件;时间是内感官的形式,即感知一切内部现象(内心状态)的先天直观条件。而由于一切外部现象最终都要纳人到内部来感知,所以时间又是感知一切内外现象的先天直观条件。在这种意义上,时间对空间而言处于优先的地位。正是由于时间和空间一方面是主体本身的先天直观形式,另方面又是形成感性直观对象的条件,所以它们具有两种相辅相成的性质,这就是“先验的观念性”和“经验性的实在性”。“先验的观念性”强调时间和空间是主体先天固有的主观观念,而不是自在之物本身的属性,因而不是什么“先验的实在性”(反对理性派的独断论) ;“经验性的实在性”则强调时间和空间的先天形式必然能够普遍地运用到一切经验内容之上而形成经验对象,因而能够建立起现象中的客观实在,而不是仅仅作为主观联想和幻想的“经验性的观念性”(反对休谟怀疑论)。这两方面其实是同一件事的两面,即:“先验的观念论”正因为是“先验的",所以它能够成为一切经验对象之所以可能的先天条件,因而才必然能够普遍适用于一切经验对象,在这种意义上,“先验的观念论”就意昧着“具有客观意义的观念论”(而不同于贝克莱的主观的观念论或主观唯心论) ;“经验性的实在论”则正因为是“经验性的”,所以这种实在论被限制于现象界而不会延伸至自在之物,在这种意义上,“经验性的实在论”就意味着“只有主观意义的客观实在论”(而不是独断论的“绝对的客观实在论”)。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任何一种科学知识的可能性条件。康德的这对概念不仅对于“先验感性论”,而且对于其他各个认识层次都具有十分关键的重要意义。
(18)、儒家抨击乡愿,其出发点本身就是最大的乡愿,就是假装天真,拒绝反省。曾子讲三省吾身,不是反省自己的本性,而是反省自己在本性上是否有污点,是否不忠实于自己本性。三省吾身和西方忏悔意识不是一回事。这只是反省是否能维护自己的本性,本性本身却是不可怀疑的;因此要慎独,不使人心偏离本性,这是中国式的反省,不是真的忏悔。真正忏悔是反省人的本性有一种根本恶,反省到你的根本出发点,这才能扬弃伪善,否则只能越来越走向伪善。这发展到后来就是戴东原所谓“以理杀人”,鲁迅所谓“吃人”,吃了人还觉得自己干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因此康德证明,只有建立在自由意志上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一切建立在天道、天性、自然本性、心性之上的道德都不是真道德。而自由意志是不可规定的,自由意志不可知,是自发的,是在动态的历史过程中发展自身并且修复自身。康德以来的西方的自由意志道德也经历了很多危机,但西方人总可以从历史发展中修复自己,完善自己。为什么呢?因为它保留了一个自由意志的根源。自由意志可以改变它的道德观念,可以适应任何新的道德形势。现在西方道德不断适应新的形势,以前认为同性恋是不道德的,现在也宽容了。很多东西都突破了传统道德的限制,但我们今天并未失去道德,而是有了新的道德规范,道德就可以不断完善自身。
(19)、对康德哲学虽然说没有大成,但,一点点体会还是有的。
(20)、在津巴多与格里格的《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中,更是以链式结构来予以说明:感觉通过布罗德本特过滤器进入知觉,再与预期或先验交汇于再认。
4、康德的主要哲学观点是什么主义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康德亦然。读数遍,读以十计遍康德,多少还是能有所斩获。读康德,有一前提,心要静,净。康德哲学除了给你带来智慧,物质的东西是不会有什么收益的。
(2)、康德不仅是一个理性主义者,而且是一个纯粹理性主义者,他认为我们把理性拿来为欲望服务,为我们的利益做打算,这是理性的一种堕落,是理性的一种不好的使用。所以他说这种技术上的理性运用,只是部分的表现了我们的一种自由性,但并不是一种最终的最高意义上的一种人的自由性的表现。
(3)、我总感觉尼采用铁锤思考的方式比较适合于破坏“旧世界”,建设“新世界”则需要康德。
(4)、康德总结了三条先验的道德原则:“要只按照你同时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这是道德原则形式上的可普遍化要求。以定言判断表示的绝对命令,作为一个先天的综合命题,它的必然性,不是来自前提,也不是来自经验,其必然性、约束性、强制力只能来自行为准则符合规律的普遍性。在此条件之下,“我应该做什么”,主语人称的置换丝毫不会影响宾语的内容。“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视为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这是道德准则质料方面的要求。它是依据第一条准则推衍出来的。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存在本身就是目的,具有价值。因此,以普遍化原则推之,他也应该同样地对待其他理性存在者。“全部准则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如像自然王国一样。”这是从整体上对全部准则作完整的规定。它所表达的涵义实际上就是“意志的自律”:人既是道德法则的制定者,又是其执行者。故而,人是自由的。动物听任本能的摆布,而人则由道德律统率,克服欲望的支配从而使人超脱于动物。诚如梯利所言:“道德规律表现人的最内在的自我,道德规律是他的命令,是每一个有理性的人的命令。人要求遵守道德规律,也就是他的自律。
(5)、对人类认识能力本身的这种分析就进入了认识论的领域,因为这种分析本身已经是一种认识。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提出的认识论的总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
(6)、那么,200多年前的康德哲学如何能够对我们的思想发生有效的影响?这个问题或许在传统的解释学理论看来不成问题,但是在现代哲学解释学中却成了问题,虽然实际的结果是颠倒的:传统解释学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而现代哲学解释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却是卓有成效的。
(7)、人有理性使人有道德观念,但人也有感性,这两者之间是个什么关系?根本恶在于不是使感性服从理性,相反是使道德理性成为感性动机的借口。不管人做什么,最终的动机都是感性的,哪怕道德动机是为了自己的道德情感,自己舒服些。看到叫花子给点钱,心里就舒服了。这还不是为道德而道德,为义务而义务。如果自以为这就是道德的了,那就是伪善。人们只能从感性的动机出发,这就是人心中的根本恶。一个人做坏事时都有原谅自己的借口,虽然知道是不可原谅的,但他总要找个原因。根本恶在于人心固有的自欺和伪善。做了坏事还自以为清白:我的动机是好的;做了很大的坏事,还说问心无愧。有时做了很多坏事的人,后来检查里都是这么说的,觉得自己动机是好的,尽管效果不好。这就是根本恶。
(8)、节选自《说不尽的康德哲学——兼论哲学史研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9)、“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讲“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我一辈子可以终身行之的。康德与孔子是相通的,都强调真正的道德是自由意志的一贯性,有一条普遍实行的法则。康德讲的道德命令,在任何时候除了本人终身行之,别人也终身行之。这种原则不是针对张三李四的原则,而是一切有理性的存在者的逻辑原则。如逻辑上的同一律,不矛盾律,自由意志要贯彻到底。当然孔子讲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康德还有更深层次不同。
(10)、由于这些命题都涉及超出经验之上的“世界整体”,所以它们没有办法用经验事实从正面证明自己,只好通过“归谬法”,即通过指出反面的主张由于包含有自相矛盾而不成立,从而反过来证明自己的主张的正确。例如第一个二律背反的“正题”要证明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就先假定时间上“没有开端”,如果这样,则在任何一刻都必须说有一个永恒无限的时间序列过去了,即是说,已完成了无限时间序列的综合;但时间序列既是“无限的” ,就意味着不能完成综合,因此说世界无开端是自相矛盾的,因此世界有开端。反题则为了证明“世界无开端”而先假定“世界有开端”,于是在“开端”之前必定是一个“空的”时间;但“空的”时间之所以是“空的”,就在于它没有任何东西来把自己和其他时间区别开来而形成某种“开端”,所以在一个空的时间中产生出某种开端来是不可能的,所以世界没有开端。其他的二律背反的证明大体上也是如此。我们很容易看出,康德的这些论证并不严密。例如“无限”的概念有许多种,有些并不一定是不能完成综合的,与“有限”的概念并没有绝对的不相容性;又如“空的”时间只有把时间本身想象为某种“东西”才能够设想,没有任何东西的绝对的“空”是绝对无法设想的。但无疑,康德认为正反两方面都无法用知性来驳倒对方,则是很深刻的,这种洞见意味着一种崭新的思想即辩证法思想即将诞生。
(11)、1754年,康德发表了论文《论地球自转是否变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对"宇宙不变论"大胆提出怀疑。
(12)、美国研究康德的一个权威学者,亨利E阿里森,他也认为“自由”这个概念在康德哲学中是处于中心地位,它与康德哲学中关于时空的观念说,一起构成康德三大批判的重要主线,所以可以说不了解康德关于自由概念,就很难理解康德哲学的精髓,甚至可以说,如果我们不了解康德的自由概念,我们都很难了解近代以来西方学者们关于自由概念的分歧。
(13)、我们所遭遇的事物,如果在预期之中便觉得很正常,反之便是始料未及,偶然性就是这样发生的,它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是重复。
(14)、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说法,而是认为意志为自己立法,人类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后天获得。这套自然法则是无上命令,适用于所有情况,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实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因此康德认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康德还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
(15)、因此,康德认为正是经验中的先天成分,给我们的经验知识赋予了普遍必然的性质,即一切有理性者或认识主体在认识一个对象时所不得不遵守的规律的性质;只不过这个认识对象不能视为自在之物,而只是在我们心中所呈现的“现象”。但它虽然只呈现在我们心中,却并不以我们的任意为转移,我们由于自己固定不变的先天认识结构(时空、范畴)而不得不如此看待它,所以这个作为现象的认识对象就对我们表现出某种“客观性”。而这种客观性在这种意义上也就是由主观性所建立起来的客观性,而不是离开主体的自在之物那种现成的绝对客观性。于是认识的过程就不是对象为我们立法,而是.“人为自然立法”。我们在自然科学中认识一个对象看起来似乎是用我们的观念去与对象“符合”,但之所以能够发生这种符合,实质上还是由于这个对象先与我们的观念(时空及范畴)相符合。以往关于真理的“观念符合对象”的独断论定义被改造成了“对象符合观念”的批判哲学的定义。康德把这种对传统认识论的颠倒称之为认识论中的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16)、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支持法国大革命以及共和政体,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康德哲学基本概念康德哲学框架分析命题是主语包含谓词的命题;综合命题是主词不包含谓词的命题分析命题都是先验命题;综合命题多是后验命题;但存在先验综合命题,这论证了数学的可能康德认为这可以推演到形而上学领域,即在物自体和现象界存在这样的调和性概念:也就是他所谓的纯粹理性将之类推在实践中则是实践理性。将之类推在审美中则为批判力。
(17)、近代哲学是在经院哲学衰落的背景下产生的。经院哲学试图调和理性与信仰,结果不仅证明不了信仰,也动摇了人们对理性的信任。此后的文艺复兴对经院哲学烦琐的理性推理深恶痛绝,加之对基督教禁欲主义的反动,全面走向了感性的时代,所以这个时期活跃于历史舞台上的是文学家艺术家而不是哲学家。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开始,在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的鼓舞下,逐渐恢复了对理性的信心,而哲学家思想家们自觉地担负起了鼓吹理性,提倡科学,推进知识,教化大众的历史使命。于是,哲学与科学联手,逐渐以理性取代上帝的权威,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启蒙运动。笛卡尔(包括前批判时期的康德)曾经发出了这样的豪言壮语:给我物质和运动,我就能够创造世界。理性与科学被神话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18)、黑格尔《逻辑学》上写:有就是无,无就是有。
(19)、所以整个宇宙论的二律背反学说归结到自在之物和现象的严格区分。康德试图用这种隔离的办法来限制理性本身,以回避理性的内在矛盾性即辩证法,但恰好由此暴露了辩证法是理性的本质属性,并表明形式的方式是无法处理辩证矛盾的,必须改换立场、提高思维层次才能正面解决矛盾。这就对后人的辩证思维产生了巨大的启发作用。.
(20)、现实生活中,人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在康德看来人人皆乡愿,每个人都有虚伪的一面。基督教讲人都有原罪,刚出生的小孩子,只要他开始有自由意志了,也就有犯罪的可能、犯罪的念头。不能靠自己内心白璧无瑕就保证自己不干坏事。每个人不是不想做到真诚,而是事实上做不到。自以为真诚是不可靠的,甚至正好就是不真诚的标志。由此看来自欺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人认为这种看法太极端,很不习惯,把我们一切生活信心都摧毁了。如果认为自己不能成为好人,那我们活着还有什么目标?其实康德的理论表达西方精神基督教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立足点,就是人是自由的。为好人难,但自由是可以做到的。每个人都可以犯错误,因为人是自由的。无自由也就无对错。动物凭本能活动,动物会犯什么错呢?基督教对自由意志没有强调,它强调的是信仰、灵魂不灭,一切最终由上帝决定。但康德把它颠倒过来,上帝也是人假设的,最根本的力量是人的自由意志。
5、康德哲学主要思想
(1)、时空与十二范畴是先验的认识形式,是经验知识的条件,同时也是知识对象即现象的条件。
(2)、康德的道德学说总的来说无非是关于自由意志的法则的学说。意志的法则就是实践理性。同一个理性,既在理论上(认识论上)为自然界立法,又在实践上为人自身的意志立法。意志立法的形式就是道德律,而它的可能性条件就在于一切有理性者的实践的自由。所以道德律的“存在根据”就在于本身不可知的自由,它属于人的本体即自在之物。真正的自由不是一次性的为所欲为,而是由意志来坚持自身的前后一贯性和普遍必然性(而不受外来的和感性的束缚) ,这就构成了“有一言能终身行之”的道德律。但现实的人除了作为自在之物是自由的存在者外,作为现象又是感性自然的存在者,所以他未见得会将道德律作为他所选择的行为准则,常常倒是按照他的自然本能和欲望而行动。即使他做了道德的事,也不完全是出于道德律,而很可能是出于别的目的。但康德的道德律并不在乎其现实的后果,而只考虑其可能的选择和动机。就是说,道德律总是在每个人心中发布“应当”的命令,这就使一个人即使做不道德的事,也会知道这是不道德的,因而感到惭愧,感到对道德律的敬重。人在此生总是做不到使自己的感性生活与道德律相一致,同时又总是希望任何道德行为都获得与之相配的幸福,所以他作为同时是感性自然的和理性自由的人,就必然要设定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为人在此生所无法做到和获得的“至善”留下希望。
(3)、康德指出,二律背反中的正题一般说是莱布尼茨—沃尔夫派(和自然神论)的观点,代表柏拉图以来的理性主义传统;反题则是牛顿派的自然科学唯物论的观点,代表伊壁鸠鲁以来的经验主义的传统。理性派的观点有利于道德和宗教的确立,经验派的观点则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这正是近代以来“人和自然的冲突”的一种理论化的表现。康德的意图则是要调和双方,他所采取的关键性的措施就是区分自在之物和现象界。他认为,二律背反的“幻相”的出现正是由于把现象和自在之物混淆起来的缘故,即试图把只能用于现象的知性范畴用来规定自在之物。只要把这一点区分开来,幻相即可解除。由此便可看出,第二个二律背反的正题和反题双方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都涉及终极的世界整体这个自在之物,它既非有限的,亦非无限的,既非单一的,亦非复合的,而是凭任何经验都“不可确定”、不可知的。而在第四个二律背反中,正题和反题可以同时为真,但反题只能适用于现象界,在自然中一切都在因果链条中,没有自由或第一推动力的世界原因;而正题则只能适用于自在之物,只是出于道德实践的考虑才是正确的,如人作为一个本体必须假定自己有自由,世界作为本体和现象的统一体则必须假定现象界最终有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否则我们就会把自己的行为等同于动物的行为或自然物的作用了。因此我们可以先验地为自在之物假定自由的理念和绝对必然存在者的理念,而不必担心经验的反驳,因为它们既然不在现象界,所以虽然不能证明,但也不可否证。
(4)、一种成分是由苹果自身刺激我们感官而得到的感觉材料,它们是后天的、经验的,虽然因我们同有人类的感觉器官而大致相同,却木有普遍必然性。
(5)、在某种意义上说,康德和尼采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当然我们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激烈了。康德的难题是,对他来说道德法则是无条件的,但道德法则的实现却是有条件的,因为理性法则作为道德法则能够影响我们的意志,但却不能影响自然,所以康德还需要上帝作为假设,让他来保证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的协调一致。尼采则把两个世界合而为一了,他不需要上帝,所以上帝死了。然而,康德还可以视纯粹理性的理智世界为人类理性的根据和理想,尼采还可以鼓吹超人道德,并且寄望于永恒轮回,我们面对的却是人终有一死只此一生的绝境。
(6)、对康德影响比较深的人有洛克,休谟,笛卡尔,卢梭,哥白尼。
(7)、灰常牛x呀,酱紫我完成了一次哥白尼式的认识论革命!我首次将认识的普遍必然性归于主体的认识形式。
(8)、蚂蚁一定觉得自己很聪明,我们人也一样,可就像康德哲学思想里所说,我们不能进入物本身,我们看到的只是现象世界,虽然不一定存在超验的东西,可我们排除不了这种可能性,在这种可能被注定的人生里,我们怎样把握自己的幸福感呢?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感觉。其实,幸福快乐的感觉可以通过大脑来营造,一是更换比较对象,二是跟自己比。例如当我们经历悲痛,我们要学会更换比较对象,和不如自己的人比。有的人说,这不是让我不求上进吗?错,虽然要和不如自己的人比,但是幸福的感觉离不开自己的进步,想要获得幸福感,也必须要学会让自己不断迈入一个新台阶,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进步,再加上更换比较对象,那么诸如焦虑感之类的不良情绪也会慢慢缓和,让自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幸福感也会随之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