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描写战争惨烈的诗句(石壕吏中直接描写战争惨烈的诗句是)

发布时间:2023-11-16 16:14:34 admin 阅读:59

导读石壕吏中直接描写战争惨烈的诗句是 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写战争之惨烈的句子: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菩萨蛮,大柏地诗人回忆当年激烈战斗的诗句是什么...

石壕吏中直接描写战争惨烈的诗句是

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写战争之惨烈的句子: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菩萨蛮,大柏地诗人回忆当年激烈战斗的诗句是什么?

《菩萨蛮·大柏地》创作于1933年夏,诗人回忆了当时(1929年)同追来的国民党军在大柏地打了一仗(大柏地战斗),大获全胜。这首词以欢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色彩斑谰的大柏地雨后的壮丽景色。全词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的革命豪情,表达了革命者对战争、对美的看法。

明清世变下的战争诗咏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贯穿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然要反映战争这一现象,因此,战争是不朽的文学主题之一。战争的记忆与伤痕投影在文学上,折射出纷纭复杂的精神世界,形成震撼人心的艺术。我国战争诗的传统可追溯至《诗经》,虽然其中纯粹的战争诗并不多,却艺术地展现了先秦时代战争的壮烈与残酷,为后世树立了战争文学的典范。而后,随着历史的发展,战争的不断出现,战争文学也在不断地涌现,并渐渐形成了其独有的审美特点和艺术规律,成为文学史上大放异彩的重要题材。

        本文所谓的“明清世变”的时间范围从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到1683年清朝收复台湾。这段时间是中国古代史上动荡甚大的一个历史时期。李自成起义、明亡、清兴、三藩之乱……战火四起,中原板荡,兴衰无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均陷入严重的失序状态。这四十年间,文人们历经变故,在他们的诗文中留下了深刻的沧桑印记。战争诗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分量,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战乱危亡给当时的文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冲击,从他们的诗作中,可以见证动荡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世人心态。虽然在战乱和清代“文字狱”之后,关于明清世变的诗文遭到了大规模的淘洗,大量佚失,但我们今天仍能从各种古籍资料的罅隙中看到,文人们“以诗存史”而留下的丰富历史图景。

        一、对战争的史笔直录

        战争是战争文学的母体,明清世变时期频仍的战争,是当时战争文学的富矿。从李自成起义、反清复明起义、三藩之乱到清朝收复台湾,其间大大小小战争无数,都为文人们从各个角度所诗咏。乱世中的文人们以史笔直录的方式描写和再现了战争的残酷场面和被战争摧毁的社会衰败景象。

        (一)对战争场面的描写

        明清之际的战争诗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吴伟业的《圆圆曲》。此诗以陈圆圆和吴三桂的离合为主线,一方面讴歌了陈圆圆的美丽与才情,对她可怜的身世遭遇表达了深切的同情,一方面也讥刺了吴三桂叛明降清的罪行。诗里以史笔描绘了明末到清初的频繁战争,既有对战斗场面的描写,如“破敌收京下玉关”“电扫黄巾定黑山”;也有对兵荒马乱的社会场景描写,如“一朝蚁贼满长安”。 更特别的是,残酷的战争与凄楚的美人对照而写:“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如此反差,别出心裁,十分耐人寻味。本诗寓意深刻,富有艺术感染力,在文学史上已占有重要的一席。古往今来对此诗的鉴赏评论极多,于此不复赘述。

        反清复明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也是彼时最重要最具分量的文学主题。置身民族变局,许多效忠明朝的文人在“亡国”与“亡天下”之历史责任感的驱使下,担当起光复明朝、恢复汉族统治的使命。弘光元年(1645)闰六月,顾炎武参加昆山抗清义军,并作《千里》云:

        千里吴封大,三州震泽通。戈矛连海外,文檄动江东。王子新开邸,将军旧总戎。登坛多忼慷,谁复似臧洪?

        当时清军刚刚渡江,南京陷落,江南各路抗清义军揭竿而起,在“王子”(指监国绍兴的鲁王朱以海)和“将军”(指统帅江南各路义军的江南总兵吴兆奎)等的率领下,各路义军彼此呼应、同仇敌忾、军威雄壮、声势浩荡,于是诗人对反清复明的胜利充满了希望。诗的最后用汉末讨伐董卓的臧洪的典故,歌颂为复兴故国而慷慨投身于战斗中的大批义士。全诗洋溢着炽烈的家国情怀和激昂的士气。

        最著名的抗清将领郑成功在永历十三年(1659)七月曾作《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一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此时郑成功正大举北伐进逼南京,由于清兵主力在北京与云贵一带,驻防南京一带的兵力非常薄弱,郑军一路势如破竹,连克数城,所到之处清军望风而降,很快兵临南京城下。在准备进攻南京之前,郑成功收到了南京守将发来的请降书,又截获了清军给清廷的紧急求援信,他非常高兴,踌躇满志,认为南京必降,于是遥望钟山,察看地势后,写下此诗,表现了自己激扬豪壮的军威和意气风发的必胜心。可惜的是,郑成功这次北伐的结果和他的预期相反,以失败告终。

        可与此诗对照的是徐孚远作于北伐前的《北伐命偏裨皆携室行因歌之》:

        浪激风帆高入云,相看一半石榴裙。箫声宛转鼓声起,江左人称娘子军。长江铁锁一时开,旌旆飞扬羯鼓催。既喜将军挥羽入,更看素女舞霓来。挥戈筑垒雨花台,左狎夫人右酒杯。笑指金陵佳丽地,只愁难带荔枝来。 

        徐孚远(1599-1665)幼能诗文,才华横溢,晚明时为“几社”创始人之一,后入复社。明末民变迭起,乃习兵法,以图救国利民。明清之际,徐孚远积极抗清。郑成功北伐前后,徐正在厦门,他冷静地预判了这次北伐的一个重要隐患:郑成功居然下谕命将士携女眷随军远征。“军中有妇,士气不扬。”可郑成功却由于过度自信而犯了兵法大忌,使得将士们在战斗中有了旁顾之心,最终影响了北伐战局。徐诗以“娘子军”讥刺女眷偕行的郑军,“旌旆飞扬羯鼓催”“挥戈筑垒雨花台”等句是诗人想象激烈的战争场面,与“箫声宛转鼓声起”“左狎夫人右酒杯”的声色场面形成强烈的对比,加上句尾的“荔枝”暗合杨贵妃的典故,既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也表达了诗人对战局的忧虑与担心。此时再看郑诗,更使人觉得郑成功过于自我陶醉。徐诗反衬了郑成功虽有雄才雄心,却也有轻敌自满、缺乏战略眼光的弱点。这次北伐是清初最后一次大规模抗清战役,而这次失利,也使得抗清势力元气大伤,此后不久,永历朝覆亡,郑成功败退台湾,反清复明事业更加渺茫。联系后事,细味徐诗更让人嗟叹不已。

        站在清朝立场,同样也有不少战争诗咏。康熙皇帝就曾多次描写战争,如长诗《收复岳州作》,写于康熙十八年(1679)正月,正值平定三藩之乱中,最难克复的岳州被清军攻下,意味着叛乱即将被平定,康熙帝尽情在诗中倾泻其欣喜之情。诗中对“几年戎马蹂疆场”的三藩叛乱局面一笔带过,着重描写了“军威万里风雷疾”“再敕元臣佩虎符,戈矛划地生寒栗。铁骑骁腾拥楚云,霓旌闪烁连江濆”等清军的赫赫军威。身为帝王,他对于战争有着更为宏观的视角,所以诗中也有“旗卷闽疆甲士悬,阵开百粤坚城克”这样的句子,结合闽粤两地的平定,对岳州收复后,进一步荡平云南、消灭地方割据势力、稳固大一统政权充满了信心,也体现了他掌控全国布局的帝王气度。

        (二)对战乱下社会衰败景象的描写

        明清世变,兵戈满地,烽烟四起,民生多艰,社会生活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隆武元年(1645),在福州称帝的唐王朱聿键刺谕道:“狂彝污我宗庙,害我子民,淫掠剃头,如在水火。”战争对社会的破坏是全方位的,从士人的诗文里感受到的乱世之痛,往往更甚于史书上的记录。

        清军攻掠有时伴随着惨无人道的屠杀,如著名的“扬州十日”,发生在顺治二年(1645)四月,清军为报复史可法领导的顽强抵抗,入侵扬州后屠城十日,造成尸骸遍地,满城狼藉,“查焚尸簿载其数,前后约计八十万,其落井投河,闭户自焚,及深入自缢者不与焉”。吴嘉纪的许多诗歌都控诉了这一惨绝人寰的暴行,如“城中山白死人骨,城外水赤死人血。杀人一百四十万,新城旧城内有几人活?”(《李家娘》)“忆昔芜城破,白刃散如雨。杀人十昼夜,尸积不可数。伊谁受不戮,鬼妻与鬼女。朱颜半偷生,含羞对新主。城中人血流,营中日歌舞。谁知洁身者,闭门索死所。”(《挽饶母》)侵略者残忍屠杀之惨状,触目惊心,令人发指。吴伟业也曾记录了当年流传的一首昆山童谣曰:“富家莫起屋,贫人多食肉;新秋初五六,白日闻鬼哭!”对照而读,战争的残酷与惨烈令人不寒而栗。这些诗句都是秉笔直录的叙述描写,不带感情形容,却已让人感受到作者浓烈的悲愤之情。

        战争对妇女的伤害更为深重,不少诗人通过抒发对妇女悲惨遭遇的同情,进而揭露战争的酷烈及其带给广大人民的至深至巨的苦难。许友《闻警》三首其一写道:

        旌旗四漠不堪闻,天子焦劳赖有君。漫道男儿空带甲,不知妾妇亦从军。

        连闺阁中人亦被卷入从军,诗里揭露的现实与杜甫《石壕吏》颇为相似,全诗似全是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暗含了诗人的谴责与控诉,用简洁精炼的笔墨反映了乱世的残酷与冲突。

        陈维崧《八声甘州·客有言西江近事者感而赋此》则以词控诉了永历二年(1648)清兵攻陷江西南昌后掳掠妇女的罪行:

        说西江近事最销魂,啼断竹林猿。叹灌婴城下,章江门外,玉碎珠残。争拥红妆北去,何日遂生还。寂寞词人句,南浦西山。谁向长生宫殿,对君王试鼓,别鹄离鸾。恐未歌此曲,先已惨天颜。只小姑端然未去,伴彭郎烟水月明间。终古是,银涛雪浪,雾鬓风鬟。

        本词以凄苦幽怨的笔调描写妻离子散的人伦惨剧,表达了战争浩劫给人民,尤其是妇女带来的抑郁悲苦。陈维崧词学苏、辛,又承继了白居易“新乐府”精神,冲破“诗庄词媚”的畛域,常常笔涉时事,反映明末清初的国事,具有“词史”的意义。本词就是这类代表作。记兵燹破坏之苦、抒民生多艰之哀,均可存史。

        二、对战争的情感抒发

        明清纷乱的战争搅乱了诗人们的思想与情绪,这一时期的诗文关照了复杂的文人情感与心态。

        (一)不屈的抗争精神

        在儒家社会里,气节最受文人推崇。因此,直面战争、展现英勇顽强的抗争精神的文学作品总是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崇敬,名留青史。如瞿式耜(1590-1650)《浩气吟》组诗八首其二:

        已拼薄命付危疆,生死关头岂待商?二祖江山人尽掷,四年精血我偏伤。羞将颜面寻吾主,剩取忠魂落异乡。不有江陵真铁汉,腐儒谁为剖心肠?

        此诗作于永历四年(1650)十一月。当时瞿式耜在崇祯朝遭温体仁排陷,罢官还乡。后在南明弘光朝、永历朝出仕,颇有作为。永历元年(1647),清军破肇庆、梧州后,桂王退避湘西。瞿自请留桂抗敌,出任文渊阁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一年间击退清军的三次围攻,并乘胜收复桂北、湘南,一度使桂林成为抗清复明的中心。然而,永历四年(1650)十一月,终因兵力悬殊,桂林失守,瞿遭俘获,不屈而死。《浩气吟》正是瞿被俘后所作,临危授命的英雄气概、坚贞不屈的铮铮铁骨、失守江山的遗恨抱憾全部熔铸其中,诗情激越慷慨,令人感奋。再如王之仁《绝命诗》二首其一:

        黄沙白浪起狂飈,力尽钱塘志未消。半世功名垂马革,全家骨肉付江潮。诗题四壁生如在,大笑秋空死亦骄。三百年来文字重,只今惟有霍骠姚。

        较之瞿式耜,王之仁的抗清历程则较为曲折,结局也更为惨烈。他在南明弘光朝覆亡时一度奉表投降清军,然旋即为民众抗清义举所感动,后积极拥立南明监国鲁王朱以海,进封武宁侯。隆武二年(1646)五月,清兵南下江浙,南明军队望风披靡,王之仁等苦心经营的钱塘江防线被清军攻破,鲁王流亡海上,一众南明官员纷纷投降。王之仁想继续抵抗,却遭盟军叛变,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最终,他凿沉全家眷属共计93人乘坐的船只,将他们溺亡于海底,只身驾船驶入清兵驻扎的吴淞江口。被俘入南京后,还大骂降清的洪承畴,最后被处死。此诗即王之仁于临终前所作,描述了生命最后时刻的抗清经历,有壮志未酬的憾恨、有毁家纾难的决绝、有笑看生死的豁达、有自比霍去病的狂傲,诗中充分表达了诗人的奋勇、从容、坚贞精神,可谓掷地有声。明清之际涌现出众多像瞿式耜、王之仁这样取义成仁的义士,他们的诗文以格调取胜,数百年后仍具有感人的力量。

        (二)难挽大局的慨叹

        面对清军铁蹄大举南下和腐败、积弱不振的南明小朝廷,抗清义士们难挽大局,不免发出各种感慨。如黄道周在被清军所俘、羁押南京期间,曾作诗道:

        火树难开眼,冰城倦着身。支天千古事,失路一时人。碧血题香草,白发逐钓纶。更无遗恨处,搔首为君亲。

        此时正是隆武元年(1645)与隆武二年(1646)交替之际,节日的灯火耀眼夺目,热闹非凡,相形之下,作者身处天寒地冻的南京,心境也是一片凄清孤寒:他抗清之时,势单力薄,隆武朝中掌握兵权的郑芝龙等将领均在观望形势,拥兵自重。激于义愤,他自请出师,到江西招纳门生组织义师抗击清兵,最后兵败被俘。生死存亡之际,他所“遗恨”的不是个人生命的忧患,而是匡扶君王大业的愿望未能实现。正是这般博大深沉的家国情怀,才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使得他蹈死赴义的气节在三百多年后仍令人感慨不已。

        如果说黄道周还只是在诗里发出遗憾的叹息,那么钱谦益则在《后秋兴之十三》其二中含泪道出了失望与悲凉: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此诗作于康熙元年(1662),此时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被俘杀害,南明政权彻底倾覆,钱谦益的学生郑成功病故台湾,海上抗清势力也难有作为。钱谦益也已年过八旬,曾经迎降并出仕清廷的经历早已成为他的人生污点,既遭到明遗民群体的奚落与唾弃,也不受清廷的重用。虽然晚年积极暗助抗清复明,试图挽回自己当年的失足,然而抗清复明的希望日渐渺茫。进退失据的人生窘境中,诗人回顾宋元之间最后的决战崖山,慨叹国土的丧失,也是慨叹自己儒家气节的丧失。诗中的“龙涎”典出《星槎胜览》,以群龙游戏吐涎沫于岛屿上吸引番人采收的典故,暗喻清朝海上势力壮大,明郑抗清难有所为。“关河”“日月”暗藏着诗人对明朝的隐秘追思, “胡笳”代表的清政权彻底颠覆了汉族统治,诗人彷徨、迷茫,唯有如同孤独的嫦娥一般,无助地在凄冷的月亮上泪流神伤。创痛、无望、悲凉成为诗人晚年余生的基调,诗中情思迂回,感伤故国之情在悲愁苦涩里盘旋曲折,深化了诗人挣扎矛盾的历史心志与自我救赎。虽然历史上并不认同钱谦益的遗民身份,但此诗中无疑积蓄了深厚的遗民悲剧情感,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遗民文人低迷的情绪。

        康熙三年(1664)三月初九清明时节,王士禛在扬州召集诸名士于红桥修褉,作《冶春绝句》二十首,或描摹景物,或抒写怀抱,如“华林马射事成尘,遗老漂零折角巾”“他日想思忘不得,平山堂下五清明”等句,暗藏兴亡之感,令人低回遐想。最耐人寻味的是这一首:

        当年铁炮压城开,折戟沉沙长野苔。梅花岭畔青青草,闲送游人骑马回。

        所谓的当年指的是清军攻陷扬州之时,“折戟沉沙”化用了杜牧《赤壁》名句,暗含“认前朝”之意。抗清名将史可法的衣冠冢所在梅花岭,而今碧草青青。战争早已消弭,人们悠闲地骑着马来此游玩,安享太平。明王朝被李自成推翻时,王士禛不过虚龄11岁。相比于明遗民诗人,他对清朝具有较强的认同度。但在清初浓厚的民族情绪氛围下,他对父祖世代仕宦的明朝又怀有一些依恋和哀挽。因此,在此诗中,他将战争轻描淡写,重点强调了历史兴亡的幻灭感与失落感。与前述的所有战争诗不同,此诗写作环境已经距离战争比较遥远,“铁炮压城开”不过是诗人的想象。全诗节奏舒缓,从首句的惨烈沉痛,到最后一句的悠闲适意,诗人刻意冲淡战争与历史的沉重感,隐晦地表达对抗清英雄的赞美,着意粉饰太平,这表明了其作为清朝官员的立场顾忌,也意味着随着时代的变迁,士人心态发生了转变,战争诗风也有了明显的转向。

        三、明清世变下战争诗的意义

        在明清之际这一特定历史时代,战争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具有独特而深远的意义。

        (一)明清世变下的战争诗具有“以诗存史”的重要意义

        诗歌是中国古代传统文人惯用的一种记忆方法,它使历史沧桑和意义得以记录、保留和流传。明清世变的风云变幻,激发了诗海的浪潮,这一时期数量庞大的战争诗共同勾勒了明清之际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诗人们以诗歌的艺术形式,生动地描绘了他们亲历的历史,承担起记录战争、反映历史的文学使命。不少诗人亲临战场,耳闻目睹战争实况,他们的诗作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社会景况的方方面面,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为后世深入了解明清之际的历史细节提供了旁证。比起史籍的记载,这些丰富的战争诗也更具有艺术感染力,诗作中往往融入了诗人对战争、社会和历史的思考与想象,兼具诗意与哲理,某种程度上也见证了明清之际的思想史。

        (二)明清世变下的战争诗记录了明清之际文人们复杂的心态变迁轨迹

        不同的时代氛围,反映在诗歌中也呈现出不同的文学精神。在明清鼎革之际,作为文化承载者的文人士大夫,大多数都表现出封建社会主流的效忠明朝的正统政治意识和汉族中心的民族意识,异族入侵唤起了文人们“保天下”的责任感与“以诗存史”的文学观。虽然诗人们的德性、才情不同,所采用的诗歌体裁也各有所好,但相同的生存环境,催发了相似的心灵感受。报国之志、黍离之悲与生死之痛,纷纷流诸笔端。炽烈的责任感和深沉的历史意识,是明清世变下主流的文人心态,无论是遗民还是仕清的诗人,都在吟咏中寄寓相似的民族感情,映照了兴亡,传递着感伤的时代烙印。当然,随着时代变迁,文人的思想情绪也发生了转变。早期怀抱着反清复明的梦想与建立功勋的期待,诗歌以积极进取、慷慨悲壮为主旋律。随着清朝统治政权的巩固和抗清势力的衰落,尖锐的民族情绪、激烈的抗争精神慢慢潜藏,到了后期以感伤、失落、迷茫的历史悲凉感为主,表达方式也益发含蓄委婉。甚至对战争的反思与批判、对清朝的妥协与认同,也逐渐流露诗中。

        (三)明清世变下的战争诗为中国古代文学史增添了厚重的一页

        当战争成为时代主题时,文学主题也向战争倾斜。明清世变之下,整个中国陷入战火之中,每个人都受到了战争的影响,很多文学作品也被战争所浸染。由于激烈的民族冲突和复杂的斗争形势,此时的战争诗也表现出独特的文学价值。在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历史背景下,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想抛弃了晚明文学张扬个性、率真浅俗的理论观念,转向注重文学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反映在战争诗中,也体现了这一文学思潮的转向。伤时忧世和抒发斗志是战争诗的主旋律,无论是何立场,无论是何诗派,诗人们都超越了才学、性情、风格的限制,一致关注国运民生,缘事而发,继承和发扬了“兴观群怨”的诗教传统。而一些杰出的诗人在诗艺上也有所突破,如吴伟业的《临江参军》《圆圆曲》等以明清战争和农民起义斗争为中心的长篇歌行,在吸取了元、白歌行写法的基础上,又突出了情节的传奇化,兼以华章丽句,把战争诗、叙事诗推到新的高峰。值得注意的是,明清之际词的中兴借助战争题材,摆脱纤巧柔靡,以词存史,鼓荡起现实主义的劲风,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总之,明清世变下的战争诗复归文学古典形态,承继文学传统,融合时代精神,在艺术、体裁上都有一定的突破,在古代文学上具有重要的一席。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割据台湾的明郑政权降清,清朝的统治日益稳固,战乱渐渐平息,战争主题也渐渐淡出了诗歌主旋律。但是,明清世变下的战争诗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战争文学传统,对战争的批判、对英雄精神的歌颂、对国族意识的反思等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深厚的文化意涵,从思想上、艺术上,都具有不朽的魅力和深远的意义,对后世战争文学的发展而言,也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形容战场厮杀很激烈的古诗?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感慨战争的残酷的诗句有哪些

(一)边塞风光也许我们去过天山,去过玉门关,去过塞外的古战场,也许我们触摸过古代将士们曾经休憩的石头,但是,要想穿越历史的时间隧道,立身在秦时明月下,举手在汉唐北风中,我们不能不翻开记录边塞诗的历史书页。扑面而来的先是边塞风光的壮阔奇伟。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孤城是戍边将士的所在,下面自然引出对关塞偏远。戍守艰辛的感慨,就连春风都不肯度过玉门关来到这里。写愁怨而不明言愁怨,只让羌笛之声回荡在前两句诗所营造的壮阔天地之间。写的虽然是边塞风光,却也同时展示了边塞诗情感的豪迈。同样涉及玉门关的还有另外一首诗: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与《凉州词》相似,诗歌的前两联写了明月、天山、云海等壮阔的气象。“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与“黄河远上白云间”相似,这两句也是在“云”的衬托下突出另一意象,且这里的“出”字与“黄河远上白云间”中的“上”字异曲同工,都使诗句充满动感和力度。诗的整体结构也与《凉州词》相似,都在后一部分感慨战争的残酷与戍边将士的乡思愁苦。不同的是,这里的山、月、云、海结合在一起,开阔中增加了一种涌动的气势,下文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与“春风不度玉门关”用意也显然不同,而是更突出了浩荡的气魄。如果说王之涣的《凉州词》突出了壮阔,那么王昌龄的《从军行》则更突出了壮阔中的险峻,同时寄予了苍凉的感慨。从军行(七首选一)[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与前几首诗类似,此诗首联同样使用了云、山、孤城、玉门关等意象,便着一“暗”字,着一“遥望”,则全诗笼罩在阴郁、荒凉的气氛中,在连天的阴云遮蔽下,雪山也不再明朗,一座孤城只能遥望着玉门,可即使玉门关也是“春风不度”的偏僻之地啊!遥望中似乎有期盼,期盼的自然是胜利,但胜利似乎还遥遥无期,于是剩下的只能是必胜的信念和艰苦的奋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上面几首诗歌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边塞诗往往“情景交融”,渲染或壮阔或苍凉的氛围。而边塞特有的风光又往往是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意象凸显的,这些意象包括:边风、边月、边尘、边角、边笛、边雁、边马、边柳、边草、边河、边关……在下面的诗歌中大家可以更明晰地看到这一特征。(二)戎旅生涯边塞风光之外,边塞诗描写较多的自然是军旅生活,而军旅生活的核心自然又是战争。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黑云遮月,在这样一个夜晚,战斗开始了,栖息的大雁都被惊飞而去。匈奴的首领单于战败逃走,我方将士骑马追逐,大雪漫天洒落,覆盖了身上的弓箭和战刀。全诗语言简洁,节奏短促,虽然只写了战胜追逐敌人的一个侧面,而战争的激烈与胜利的喜悦已流露在字里行间。当然,有胜利的骄傲必然有败亡的苦涩,再看下面这首诗。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战士们奋不顾身地与匈奴兵作战,五千将士倒在胡地的尘土中。陕西北部的无定河边尸骨遍野,而他们远方的妻子却依然在梦中与他们相依相伴啊!后两句的苍凉让人难以胜情。上面两首诗都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描写了战争,再看下面一首诗: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被称为“诗鬼”,他的诗往往使用诡异的意象营造出瑰奇的氛围。这首诗渲染了战斗前夕“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氛围,同时描写了行军场景。首句是诗人特有的夸张想象,黑云似乎要将城压垮,从而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次句写城内的守军,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金色的甲衣上。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一声号角,漫天秋色为之震颤,而“塞上胭脂凝夜紫”则纯乎铺写色彩,极力铺写战争的惨烈,晚霞映照在沙场上,那胭脂般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骇人的紫色。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红旗半卷,可能因为夜半行军,有意半卷,为的是出其不意。也可能因为天太冷,被冻住而半卷,如岑参“风掣红旗冻不翻”。“临易水”三字又带出荆轲刺秦王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苍凉悲壮。最后两句表达了将士们誓死保国的勇气与决心。战争固然惨烈,然而当烽烟暂息的时候,边塞也并非没有安闲与快乐。塞上听吹笛[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战事消歇,牧马而归,驻守的楼上羌笛响起,月华漫天:“梅花落”本是古代笛子曲名,作者却将其拆开化用,让人联想梅花(笛声)随风飘逸,落满关山。全诗营造了清冷幽美的氛围。下面这首诗的氛围则欢快多了。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唐]岑参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诗中写琵琶长笛的音乐,写羌儿胡雏的歌舞,写美酒佳肴,写痛饮大醉,只在结尾点出长久戍守,难以还乡。可见,军中并非没有欢乐,但军中的欢乐与安闲是时时笼罩在战争与死亡的阴云之下的。因此,边塞诗所抒发的感情也常常交织着建功立业的雄心、思乡的感慨以及及时行乐的宣言等内容。(三)、边地情思其实前面所引的诗歌已经透露了边塞诗中的诸多情感体验,可以说边地情思是贯注在边塞诗每一个字句中的,下面这些诗则集中而突出地抒写了这些情感。首先是英雄的气魄与感慨。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以饮酒取乐为题的小诗在豪气中蕴涵着悲壮。白玉琢成的酒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正要饮时,马上传来急促的琵琶声。不妨大醉于沙场上吧,古往今来的边疆征战中有几人能生还啊?这首诗微微提示了将士心理的另一面——或成英雄或作尘沙。塞外战场的环境激发了人复杂的情绪,英雄的豪情与死亡的苦痛交织在一起,便得这首诗悲壮而不悲哀,豪气淋漓而又非壮志飞扬。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曾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美称(因他是江宁人),而他的这首《出塞》更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普普通通的明月照边关,在他的笔下却穿越了时空,具有了历史的深度和广度;接着的一句“万里长征人未还”更使贯穿历史的边疆战事成为无数人悲剧的写照。结尾两句说假如飞将军李广还在定能将胡人阻挡在阴山之外,言外之意,李广已不在,而今人也难以成就李广那样的事业,所能做的只是守着历经秦汉的明月边关,继续远征不归的命运。不难看到,纯粹歌颂战争英雄的边塞诗虽然存在,但更多的还是在豪情中寄予了悲情,慷慨中满含了感慨,毕竟,这是用生命写就的诗篇啊!戍边将士的心中自然也有柔情的一面,表现在边塞诗中就是乡思与愁怨。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沙似雪,月如霜——我们自然记得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句子,凄清中更哪堪不知何处吹起了芦管,所吹定然是乡音了,于是“一夜征人尽望乡”,结尾一句中饱含了无尽乡思。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故园远在东方,长路漫漫,泪水淋湿了袖子,这一切都因为行军路上遇到了故乡的朋友,欲写书信而无纸笔,匆忙中只好在马上简单问候,请他给家人捎去平安的音信。边塞成就了诗人的英雄梦,却也使多少亲人离散,这首小诗正是这一情境的真实写照。上述边塞诗侧重的三个方面往往是交织在同一首诗歌甚至同一个诗句中的,难以截然分开。同时,边塞诗数量很多,有不少优秀之作采用歌行体,篇幅较长,本文未及详细介绍,如岑参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师西征》,李颀的《古从军行》,高适的《燕歌行》等等。历史并未远去,而是每每为我们翻动书页的手指所激活。高高秋月依旧照着万里长城,边塞诗篇仍会激励英雄的后人。

《木兰诗》中描写战斗惨烈旷日持久的诗句是:

《木兰诗》中描写战斗惨烈旷日持久的诗句是: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描写战争残酷的诗句莫过于这一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朝是一个崇尚边功的朝代,普通百姓也好,知识分子也好,官宦子弟也好,他们都有一个战场立功封侯的梦想。皇帝乐于开疆拓土,于是“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结局却是“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陈陶算不上唐朝一流诗人,但他这首反映战争题材的诗赢得了千古好评,因为心怀家国天下、视死如归的将士们豪壮的生命里浸透了悲凉残酷。正所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诗人写到,唐军将士誓死横扫来犯匈奴之敌,奋不顾身,流血牺牲,“相看白刃血纷纷”。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他们的生命和青春无声无息湮灭在边地风霜枯草中,“死节从来岂顾勋”。真可怜啊,真悲伤啊,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竟然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丈夫。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句诗被认为是唐诗中写战争残酷的最好的句子。如何理解?

邢春平:我觉得写的太好了,丈夫去打仗已经牺牲了,已经融入泥土了,可妻子还不知道,还在等待他的归来,还在盼望他的归来,还在憧憬他的归来。他却永远不能归来。永远不能。读了潸然泪下,残酷的战争毁掉了多少人的幸福!没有战争的话,他们该会多么幸福甜蜜,该会多么相依相伴,该会白头到老。可惜已经阴阳相隔。妻子还在梦想一切美好。太揪心了。写的真好!

华华:“河边骨”与“春闺梦”形成强烈的反差。河边骨的冷酷悲惨,春闺梦的甜蜜憧憬,触目惊心,令人落泪。这首诗的作者并不是一流大诗人,但他这句诗流传千古,千年以来时刻警示着人们战争的残酷,和平的珍贵。

关于战争的诗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激烈战争场面的诗词

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释译:战事紧急,象乌云层层笼罩,要把城头压垮似的,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在秋天的景色里,鼓角声连天,一场激战后,边塞上战士们用鲜血染成象胭脂一样的红土,在夜里凝成了紫色。半掩着红旗来到易水旁,由于霜露浓重,天气寒冷,连鼓声都沉闷,为了报答君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的知遇之恩,提着玉龙宝剑为君王奋战捐躯。后用“黑云压城城欲摧”比喻气焰嚣张,气势汹汹,局势严峻。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教师名言名句大全人生哲理(人生哲理名人名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