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谚语大全100000条(八个字谚语大全集)

发布时间:2023-11-17 08:10:12 admin 阅读:59

导读八个字谚语大全集 “不是幡动,是尔心动”。这世界的是是非非很多,只要你自己不听,也就没有了。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八个字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八个字的谚语1如闻其声,如...

八个字谚语大全集

“不是幡动,是尔心动”。这世界的是是非非很多,只要你自己不听,也就没有了。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八个字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八个字的谚语1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以人为本,创新为魂。慎而思之,勤而行之。堤溃蚁穴,气泄针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谈泊明志,宁静致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勤查勤检,消除隐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八个字的谚语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时光如水,总是无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君子力学,昼夜不息。忽视安全,如履薄冰。知识无底,学海无涯。安危相易,祸福相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八个字的谚语31、一见如故,再见陌路。2、一句再见,两个世界。3、你的半步,我的天涯。4、夏花依旧,物是人休。5、我决定,爱你一万年。6、生死挈阔,与子成说。7、守一段情,念一个人。8、半夏彼岸,似水流年。9、你说,爱本就是梦境。10、奈何桥,流不尽的泪。11、难过时我会记得笑。12、虚怀若竹,清气若兰。13、有多少爱,可以重来?14、懂得珍惜,才配拥有。15、忧伤说笑,浮伤年华。八个字的谚语4心有灵犀,一点就通。你的虚伪,我学不来。回忆太轻,思念太重。旧人不提,旧情不忆。凉薄一生,勿忘心安。半夏时光,半支离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的未来,与你同在。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若真若幻,惜情惜义。剧情再美,也会剧终。一见钟情,再见倾心。八个字的谚语5如若互伤,不若不遇。风雨不改,爱你依然。别说后来,要说永远。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时光易老,人心易变。红尘太浅,思念太深。心若沉浮,浅笑安然。伊人浓妆,依然憔悴。装傻,也是一种境界。攻她心房,占心为王。青衫泪落,白衣染尘。旧伤未愈,新伤又添。风、吹皱了一池忧愁。一辈子承诺:我爱你!醉梦一生,扑朔一世。听风无忧,落雪成眠。

民间常用谚语及其解释100条

谚语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价值观念。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谚语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民间常用谚语及其解释100条

1.此而可忍,孰不可忍——这个如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呢!

2.此风不可长——这种风气不能让它滋长发展。

3.此一时彼一时——指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

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从:顺随。顺随善良象登山一样,顺随恶行象山崩一样。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5.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6.存十一于千百——指亡多而存少。

7.东西南北客——指居处无定之人。

8.东窗计——指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

9.东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10.东方不亮西方亮——比喻这里行不通,别的地方尚有回旋余地。

11.东风吹马耳——风吹过马耳边。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12.东风压倒西风——原指封建大家庭里对立的两方,一方压倒另一方。现比喻革命力量对于反动

13.势力占压倒的优势。

14.东向而望,不见西墙——比喻主观片面,顾此失彼。

15.东隅(yú)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

16.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17.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

18.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19.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20.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拿;治:惩处。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

21.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

22.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用瞪眼回击瞪眼,用牙齿咬人对付牙齿咬人。指对方使用什么手段,就用

23.什么手段进行回击。

24.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子:对别人的称呼;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

25.牌。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

26.重足而立,侧目而视——重足:双脚并拢;侧目:斜着眼睛。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

27.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指用重金悬赏,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

28.打边鼓——指从旁鼓吹协助。

29.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30.打破沙(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31.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32.打鸭惊鸳鸯——比喻打甲惊乙。也比喻株连无罪的人。

33.打鸭子上架——比喻强迫去做能力做不到的事。

34.打肿脸充胖子——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35.大旱望云霓——云霓:下雨的征兆。好象大旱的时候盼望寸水一样。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36.大开方便之门——给予极大的方便。

37.大事不糊涂——指在有关政治的是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态度鲜明。

38.大树底下好乘凉——比喻有所依托,事情就好办。

39.大水冲了龙王庙——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40.带着铃铛去做贼——比喻要干隐秘的事而自己先声张出去。

41.丹之所藏者赤——比喻交朋友必须谨慎选择。

42.单丝不成线——一根丝绞不成线。比喻个人力量单薄,难把事情办成。

43.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势孤力单,容易受人欺负;从多气壮,别人不敢欺侮。

44.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

45.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4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

47.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48.当面锣,对面鼓——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

49.当面输心背面笑——比喻当面显得十分亲热,背后却在捣鬼。

50.道不同,不相为谋——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51.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

52.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53.道高益安,势高益危——益:更加;势:权势。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

54.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55.道远知骥,世伪知贤——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

56.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5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

58.必陷于孤立。

59.得饶人处且饶人——指做事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

60.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兴隆,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

61.貂不足,狗尾续——①指授官太滥。②指美中不足或以次充好。

62.掉书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63.丁是丁,卯是卯(亦作"钉是钉,铆是铆")——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

64.形容对事认真,毫不含糊。

65.丢下耙儿弄扫帚——放下这样,又做那样。比喻事情总做不完。

66.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夏天炎热却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6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68.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69.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

70.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

71.独木不成林——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72.蠹啄剖梁柱dùzhuópōuliángzhù比喻事故或灾害刚一发生就立刻防止。

73.多行不义必自毙——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74.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

75.恶虎不食子——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伤害亲近者。

76.恶事行千里——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含有劝告的意思)。

77.恶作剧——捉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

78.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失节:原为封建礼教指女子失去贞操,后泛指失去节操。贫困饿死是小事,

79.失节事情就大了。

80.耳报神——指暗中通风报信的人。

81.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82.耳闻不如目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83.耳闻是虚,眼观为实——亲自听到的还不足为信,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可*的。

84.二虎相斗,必有一伤——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

85.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8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87.二桃杀三士——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

88.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平分。

89.二者不可得兼——两项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

90.发昏章第十一——昏头昏脑的风趣话。仿《孝经》"某某章第几"的说法。

91.法不传六耳——指极端秘密,不能让第三者知道。

92.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9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

94.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95.反其道而行之——其:他的;道:方法,办法。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96.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方:方术,治道的方法;物:事物。原指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聚在一起,

97.各种事物因种类不同而区分开。后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质分门别类。

98.放长线钓大鱼——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99.放冷箭——乘人不备,放箭伤人。比喻暗中伤人。冷箭:暗箭。

20亩地是多少平方米?

中国市制的一亩地为60平方丈,每丈等于市制10尺,每3尺等于1米,一亩地就相当于300尺ⅹ20尺,300尺等于100米,20尺约等于6,67米即100米x6,67米=667平方米。20亩地就等于667x20=13340平方米,一个标准田径场约6600平方米,20亩地就相当于2个标准田径场。

高中英语常用的500条谚语大全,超级实用,值得收藏!

小明老师今天为大家分享常用的500条谚语大全,赶紧用到作文里吧!让老师同学们刮目相看~

声明  本文综合自高中生的日常及网络,由小明老师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在底部留言删除。

点一个“在看”,成绩突突提升 ?~

谚语,名言大全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人生的成功,不在聪明和机会,乃在专心和有恒。人生道路坎柯多,但要懂得去生活!人生不但是以年月日计算的,事实往往是最好的日历。人若云:我不知,我不能,此事难。当答之曰:学,为,试。人若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人人都有惊人的潜力,要相信你自己的力量与青春。要不断地告诉自己:“万事全赖在我。”人亲骨肉香。人们要是能趁着高潮一往直前,一定可以功成名就。人们探测知识的境界,需要很多与开拓者同样的品格:事业心与进取心。人们尽可跑得比老年人快,却不能超过他的智力。人没有信仰是活不下去的。人类要在竞争中求生存,便要奋斗。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人的一生,最值得赞美的时代,便是老年时代。孔子说他自己至七十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的成熟,在于找回童年时代对待游戏的那种严肃认真的态度。人出生两次吗?是的。头一次,是在人开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则是在萌发爱情的那一天。人不可能两次投入同一河流中去。http://www.mypcera.com/2/a/2/90/31701.html这里面很多

اعىلشىنتىلىندەگى500ماتەل.ساقتاڭىزداجاتتاڭىز500条英语谚语大全,超级实用!

500条英语谚语大全,超级实用!

ءتىلۇيرەنۋدىڭتاماشاورتاسىزەردەدە

精选歇后语谚语10000条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形式,又称俏皮话、譬解语、引注语等。歇后语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流传于民间,其表达事理明白、生动、诙谐,具有行动活泼、妙趣横生的特点,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歇后语都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就像谜语的谜面一样,起“影子”的作用,从中引出后一部分。后一部分就像谜语的谜底一样,含有对前一部分的解释、说明作用。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在表达意义上的作用是不同的,前一部分起辅助作用表达某种意义,后一部分是前一部分所表达意义的重点关键所在,表达歇后语整体的意义。歇后语、谚语语汇浩如烟海,民间性、传统性和口语性是它的特点。本书精选常用的歇后语和谚语,基本上能满足读者阅读和使用需要。精练、实用是本书的特点。目前所见的歇后语和谚语都是分开出版的,而本书把两者合二为一,把常用的歇后语和谚语编在一本书内,可以为读者节省不少时间和费用。本书正文词目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首字同音的,按第二字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以此类推。为节约篇幅,本书采用同类合并法编排歇后语,即将同一比例语的若干解说语归并在一起,不同解说语用分号隔开。正文前有条目首字音序索引。

谚语大全(有解释)?

)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中国谚语大全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

“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由来

据观测,在我国许多地方。如见蜘蛛张网,阴雨天气将会转晴。如见蜘蛛收网,天气将转为阴雨。

蜘蛛能预测天气,主要是因蜘蛛对空气中湿度变化反应相当灵敏,在蜘蛛尾部有许多小吐丝器,吐丝器部分既粘又凉,当阴雨天气来临时,由于空气中湿度大,水汽多,水汽易在蜘蛛吐丝器部分凝结成小水珠,这样蜘蛛吐丝时感到困难,便停止放丝而收网。相反,当空气中湿度变小天气转好时,蜘蛛吐丝顺利,便张网捕虫了。

另据研究,蜘蛛的腿能感知20—50赫频率的声音,当天气转晴时昆虫易活动,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蜘蛛蛛很快就会发觉,所以便添丝织网,准备捕捉。这正是民间用“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来观测天气晴雨的道理。

“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由来

来自: 长征一号 (苏州)

有一年,慈禧太后忽然得了重病,头痛,心痛,肚皮痛,病到奄奄一息的地步,急得满朝文武百官团团转。北京城里名医车载斗量,可是对西太后的病症,都束手无策。是没有本领吗?不是的,实在是责任太大,在用药上为难了,轻了不见效,重了怕万一失误,吃罪不起。所以,弄得慈禧太后的毛病一天危急一天,眼看就要横下来了。

新科状元是苏州人,奏了一本,说苏州有位祖传名医叫曹沧洲,绰号赛华佗,有妙手回春之术,将他请来,或许太后的福体可以转安。

曹沧州像个乡下佬,平常不欢喜开口,走路也是慢吞吞的。这天,他接到圣旨,顿时面如土色,抱着一家老小嚎啕大哭。他认定,西太后若不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是不会从京城到苏州来请他的,治不好西太后,医生要殉葬,自己这条命是有去无回了。可圣旨不能违拗,曹沧洲只好硬着头皮动身。他一到北京刚住下,就借口路上受了风寒,便卧床不起,其实生病是假:要摸慈禧太后生病的根子是真。头一件大事是查看她吃了些什么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慈禧太后每天吃的山珍海味不说,单是人参一项,日日恨不得泡在参汤里洗浴。还有燕窝、银耳,更是当饭吃。曹沧洲想到,医书上早有记载:“滋补过多,必然食阻中焦,中焦闭塞,危在旦夕。”找出病源,他的胆子大了,便去替慈禧太后看病了。

曹沧洲未用上好良药,单开了一味草头药,只写了五个大字:萝卜籽三钱。看得众御医当场发呆,个个舌头伸多长的,认为这个乡下郎中是进京来送死了。他们都懂药性,萝卜籽是括油的,西太后一向要滋补身体,这药分明不合西太后的心意,但是曹沧洲亲手撮药,亲手煎药,亲手送药到西太后的卧室前,等候她喝下去以后,这才回到住所休息。

西太后饮了三钱萝卜籽的药汤,当夜通了大便,第二天一早就起来了。她第一件事就是感谢神医曹沧洲,见面后恩赐曹沧洲九品顶戴,还要他骑马巡游京城,曹沧洲得了皇封,回乡时人未到家,地方官已经替他造好了三进房子。从此后,他在家专门为地方上乡亲看病,不但施诊,还要送药。逢人就劝人多吃萝卜,日子久了,苏州便有了"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了。

还有,谚语为人们对生产,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描述的简练语言,这个就是它的来源。。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

谚语大全100000条

九狗一獒

谚语大全哪儿有

谚语大全谚语大全吃不言,睡不语。吃吃喝喝,人走下坡。吃饭吃米,说话说理吃饭打湿口,洗脸打湿手。吃饭防噎,走路防跌。谚语大全|英语谚语|气象谚语|经典谚语谚语谚中国谚语大全中国谚语大全中国谚语大全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谚语第一缉不摸锅底手不黑,不中国谚语大全中国谚语大全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谚语第一缉不摸锅底手不黑,不http://www.so-health.com/J/101112/377492.html谚语大全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梁益建简介(梁益建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