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居里夫人简介及事迹

发布时间:2023-11-20 18:11:17 admin 阅读:59

导读居里夫人简介及事迹 玛利娅是一个波兰的穷苦女孩,还在她小的时候,母亲就不幸去世。但是她还是认真的学习,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成为了著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

居里夫人简介及事迹

玛利娅是一个波兰的穷苦女孩,还在她小的时候,母亲就不幸去世。但是她还是认真的学习,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成为了著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1903年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她一生中最伟大的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不仅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难以想象的和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扩展资料: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而且是在两个不同的领域获得诺贝尔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玛丽·居里

居里夫人的读书事迹?

居里夫人的读书故事居里夫人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她在科学实验中首先发现了强放射性化学元素镭,为现代原子和核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医学上治疗凶恶的癌症开辟了广阔前景。因此,居里夫人被称为“镭的母亲”,连续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居里夫人原名玛妮亚·斯可罗多夫斯卡,1867年出生在波兰华沙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位物理学教授,母亲是位卓有成就的钢琴家。玛妮亚10岁那年,母亲去世了,父亲又失去了教师职务,给这个有四姐妹的家庭带来了求学的困难。玛妮亚从小就爱读书,而且特别专心,甚至忘掉周围的一切。一次,玛妮亚正在读书,姐姐存心要考验一下她的注意力,先悄悄在她身后放一张椅子,然后躲在门后大声呼唤她。玛妮亚刚开始没听见,还是低着头读书。姐姐喊声大了,她才回过神,一抬头,椅子碰倒了,碰到肩上,才知道是姐姐在跟她开玩笑。少年的玛妮亚就是这样专心致志,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高中毕业时,她还得了一块金牌奖。靠着勤奋学习和不懈努力,玛妮亚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居里夫人简介及事迹

没看懂什么意思?

魏老师带大家分享《杰出女性人物——居里夫人》的故事

有温度的声音,

今天我们为大家分享的内容是:

《杰出女性人物——居里夫人》

 主播信息 

魏琴,安徽材料工程学校高级讲师、普通话教师、中国形象设计协会礼仪培训师、安徽省朗诵艺术协会会员、宁国市演讲朗诵礼仪协会副会长

▾ 点击收听  ▾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安徽材料工程学校的老师魏琴。

今天介绍的《所有的答案都在人生里》这本书中的女性人物,是元素钋和镭的发现者,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得主,是一位科学巨匠,相信大家已经猜到了是谁吧?对,她就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众多女孩心中的榜样人物。

居里夫人的原名叫玛丽·斯科洛多斯卡,1867年,她出生于波兰首都华沙市的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是中学的物理老师,母亲是女子学校的一位校长。父母亲对待教育事业严肃认真、兢兢业业,这样的家庭环境培养了玛丽爱学习的好习惯。玛丽有兄弟姊妹5个,九岁那年,她的母亲得了不治之症,离开了人世。自此她的父亲一个人养育5个孩子,再加上当时战乱的社会环境,家庭的经济条件变得非常拮据,这让少年时期的玛丽在承受丧母之痛的同时,还要考虑家里的生计。尽管以名列前茅的成绩从中学毕业了,但她选择了回家帮衬父亲养家,同时也为了帮助姐姐去法国求学,她便去找了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这份家教工作在遥远的农场里,身处异乡,条件艰苦,但玛丽一边教农场的孩子,一边坚持自学。为了生活,这份家教工作她坚持了三年半才回到华沙。

回家后,玛丽一边照料生病的父亲,一边做家教,即使在这样忙碌的情况下,她仍然坚持自己的学习,与此同时,她在一位实验室工作的堂哥帮助下,开始尝试做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取得一个个小小成功,让她倍受鼓舞、兴奋不已,这让她看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可当时已经24岁的她除了拥有一张中学文凭外,什么也没有,似乎前途渺茫一片。她该何去何从呢?接下来的就是她的逆袭故事了。

在实验室的兴奋和愉悦让玛丽看到了自己的天赋,她坚定了要走科学研究的道路。在父亲的支持下,她前往巴黎大学理学院求学。由于教授们用法语授课,初进大学的她时常跟不上语速,物理和数学功底也比法国正规中学的毕业生差得远。年龄比同学大,基础比同学差,学习任务繁重,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吓到玛丽,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努力去弥补自己的不足。她不仅在上课期间注意力高度集中,甚至课间的每一分钟都不放过。对于老师布置的研究工作,她都会认真地完成,并把研究结果报告给老师。

玛丽生活很艰苦,住在简陋的小屋子里,每天只用面包和茶水充饥。为了节省费用,整个寒冷的冬天,她只用一两桶煤球。每当天一黑,她就到图书馆去,因为那里有煤气灯和暖气,不用饱受寒冷的煎熬。她总是端正地坐在一条长凳上,贪婪地翻阅着书,直到图书馆关门。有一次,玛丽在图书馆看书,她像一块贪婪的海绵,拼命地吮吸着知识的乳汁,结果,因为忘记了吃饭而晕倒在图书馆里。

就这样,玛丽没日没夜地全身心地埋头钻研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她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并获得奖学金,一年后又拿到了数学学士学位,迈出了通往科学世界的第一步。

在攻读数学学位的期间,同乡的一位老师给玛丽介绍认识了年轻的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志趣相投的两个人走到了一起,1895年喜结良缘。尽管婚礼举办得非常简朴,没有婚纱礼服,只有一套实验工作服,但两人还是幸福满满,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追求,一起开启了科研之路。

众所周知,在科研的成果上,他们发现了放射性的元素钋和镭,获得1903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我们看到的是这份科学顶峰的荣誉,可在这过程中,居里夫妇付出何等艰苦的工作,是现在的我们无法想象的。夜以继日的工作辛苦先且不说,本来就经济窘迫的新婚夫妇自己还要想法设法筹钱添置实验仪器和原材料,实验室更是简陋不堪。皮埃尔.居里供职的学校将一间废弃的木棚给他们作为实验室,木棚顶上的玻璃天窗有多处裂痕,一下雨就会漏水。棚内夏天酷暑难耐,冬天阴冷潮湿。木棚里只有一张破旧的松木桌和几个炉台、气灯。做化学实验时,居里夫人要用一根与她体重不相上下的大铁棒去搅动沸腾的沥青铀矿,搅动时常会产生有毒气体,刺鼻呛人。居里夫妇不得不把这种实验移到院子去做,就这样,棚内仍旧有毒气进来。他们就是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做了一个又一个实验,谁曾想到这世界上第一克镭竟是居里夫妇从八吨沥青状铀矿的残渣碎中,经过整整4年的辛勤劳动才提炼出来的。这期间,居里夫人的两个女儿出生了,她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工作,还要兼顾自己的学习,并于1903年,获得博士学位。作为一个有孩子的职场女性,都可以想象她历经了怎样的艰辛。

虽然辛苦,家里毕竟还有皮埃尔居里帮忙照顾着,没想到在夫妻科研刚刚取得成功,前途一片大好的光景下,一场飞来横祸降临到居里夫人的头上,她的伴侣皮埃尔遭遇车祸身亡,当时小女儿才两岁!一个承担着繁重科研工作的女性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可以想象其艰苦的程度,沉重的打击让她的精神几度崩溃。痛定思痛后,为了完成他们夫妇的共同事业,居里夫人坚强地站起来了,她接手了皮埃尔在巴黎大学的教学工作,依旧勤奋努力地走在科研道路上,五年后,她独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居里夫人在科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几乎无人不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她为一战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1911年,因个人感情问题,居里夫人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一个科学家的八卦新闻显然比晦涩的物理研究报告更有吸引力。媒体开始铺天盖地的报道,真真假假的新闻却没人考证,众人从言语到人身上对她进行攻击,民众用石头砸坏她的窗户,对屋里喊“滚出来!外国佬!”,还有“偷夫贼”、“荡妇”等等更难以入耳的词汇,甚至众多法国科学家联名写信让居里夫人离开法国。这场舆论风暴席卷而来,让她猝不及防,她不得不住进医院,以求得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治疗。

1914年,一战爆发,居里夫人面对一个拒绝承认她的国家,在第一时间,拿出所有钱购买法国战争债券。这个一生清贫的女性,在国家需要支持时,毫无保留、不计前嫌地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甚至关闭了倾注心血才刚刚建立的“镭实验室”,开始研究X射线。她觉得研究镭在当下意义不大,反倒X射线在战场上能帮上忙。她用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努力为伤员们服务,为了很快检查出受伤者身上的枪口和子弹所在位置,及时为伤员实施手术,解除他们的痛苦和。居里夫人研究用汽车上的发动机发电,在汽车上装上x光射线设备,她开着自己发明的x光机医疗车上战场救死扶伤。在战争期间她培养了共150名妇女成为专业的X射线照相技师,监督建设了200个战地医院固定放射站,通过她的努力,在一战期间共有100多万名法国士兵免于伤亡。

居里夫人的研究精神值得钦佩,而她的博大胸襟和在战场上的献身精神更让人肃然起敬。

居里夫人这一生除了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孤身抚养两个女儿长大,并且教育得非常优秀,大女儿伊雷娜于1939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小女儿艾芙成为了杰出的音乐家和作家。

由于居里夫人长期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工作,恶劣的实验室环境和对身体保护的不够严格,时常受到放射性元素的侵袭,使她的血液渐渐受到了破坏。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因患白血病离开人世。

乐业的例子?

①李素丽,北京市公交总公司公汽一公司第一运营分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她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

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比尔·盖茨小的时候,曾经在图书馆里帮忙。虽然图书馆里的活有时候很多、很累,可她并没有厌烦,反而把其比作是类似于福尔摩斯一样的侦探活动,并乐在其中。干起活来孜孜不倦。

②时传祥出生在山东德州齐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4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宣武门一家私人粪场,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是一位“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掏粪工人,他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曾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1952年在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工作。

随后被评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1971年被污蔑为工贼。1975年去世,享年60岁。

③孔祥瑞,男,52岁,中共党员,高级工人技师,现任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煤码头分公司操作一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 先后在天津港一公司、六公司固机队作司机、任队长。 孔祥瑞同志是伴随天津港建设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时期知识型产业工人。

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④李文彬,海军南沙守备部队永暑专业队海洋气象分队高级工程师李文波名下有两项闪光的纪录:

一是他扎根南沙20年,先后守礁28次、94个月,在南沙部队守礁次数最多、累计守礁时间最长;

二是他在水文气象专业领域潜心钻研,与战友们一起建设了南沙第一套地面气象自动化观测系统和第一个大气波导站,发表了南沙第一篇水文气象学术论文,创造了南沙水文气象10项第一,累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

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称赞,先后被评为全军先进水文气象工作者,荣立三等功2次。

⑤ 玛丽·居里的实验室条件极差,夏天,因为顶棚是玻璃的,里面被太阳晒得像一个烤箱;冬天,又冷得人都快冻僵了。她克服了人们难以想像的困难,为了提炼镭,辛勤地奋斗着。居里夫人立即投入提取实验。

她每次把20多公斤的废矿渣放入冶炼锅熔化,连续几小时不停地用一根粗大的铁棍搅动沸腾的材料,而后从中提取仅含百万分之一的微量物质。从1898年一直工作到1902年,经过几万次的提炼,处理了几十吨矿石残渣,终于得到0.l克的镭盐,测定出了它的原子量是225。

居里夫人简介及事迹

居里夫人传作者: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内容: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她所得的名誉头衔,居里夫人年表,是一本很详实的个人记录。主人公:玛丽亚·斯克洛多夫斯卡-居里即居里夫人启示:第一,受压迫、处于困境的人们,只要意志坚强,不畏艰难,勤奋学习,勇于攀登,胜利与成功之路是可以走通的。第二,要接受和支持新生事物,要用创新精神去从事科学研究和其他一切工作,并且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勇气去完成它。第三,在科学的道路上,有时可能会遇到不应有的压抑和歧视,但只要有信心,有脚踏实地的忘我工作精神,保守的枷锁和禁锢是可以打破的。第四,在科学研究和其他工作中,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地去创造条件,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居里夫人传》一书回顾了居里夫人这位影响过世界进程的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主要描述的是居里夫人的品质、她的工作精神、她的处事态度。作者艾芙·居里向读者详介了她的母亲除了在科学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外,她还用自己一生为人处世的崇高行为给女儿树立榜样,对女儿的教育也有许多独特的做法。读完这部书,相信居里夫人对困苦和灾难的忍耐和工作精神都会催我们奋发,她的处事态度更可以荡涤我们的心灵。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所以能取得,不仅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居里夫人传目录[隐藏]简介作者介绍序言相关资料[编辑本段]作者介绍弗朗索瓦兹·纪何,1916年9月21日生于日内瓦。曾与著名导演兼剧作家雅克·贝克尔合作,创作了喜剧《安东尼和安托瓦内特》,获得次年戛纳电影节荣誉奖。1946年,纪荷出任《ELLE》首任主编,这份杂志的影响力如今已无法估量。7年后她创立《快报》,成为法国惟一连续20年执掌一家重要媒体的女性。1974年,出任法国妇女部长,1976年出任文化部长。1982年,担纲《新观察家》杂志专栏撰稿人直至去世。[编辑本段]序言爱因斯坦说她是“惟一未受盛名腐化的人”。是什么样的原因,让这位本世纪最富盛名的女子不致腐化?当然是因为她是女子——这解释也许太简略,却恐怕是正确的。我读到爱因斯坦的这句赞语,便像在海边捡到一粒可爱的小石子般,揣在怀里,时时以手指摩挲。后来陆续又拾了些小石子,同置袋中,直到有一天,这些石子凝聚起来,幻化成一名女子模糊的脸。这张脸会生气、有趣味,让人心醉神迷,完全不像我在学校里念书时所知道的她。[编辑本段]相关资料《居里夫人传》一书回顾了居里夫人这位影响过世界进程的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主要描述的是居里夫人的品质、她的工作精神、她的处事态度。作者艾芙·居里向读者详介了她的母亲除了在科学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外,她还用自己一生为人处世的崇高行为给女儿树立榜样,对女儿的教育也有许多独特的做法。读完这部书,相信居里夫人对困苦和灾难的忍耐和工作精神都会催我们奋发,她的处事态度更可以荡涤我们的心灵。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所以能取得,不仅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第六本书《居里夫人传》在今天的世界上,不知道居里夫人的恐怕不多。居里夫人,作为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曾在仅隔8年的时间内就分别摘取了两门不同学科的最高科学桂冠--诺贝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并且一生中获得了难以计数的其他科学殊荣,可谓是智慧超群、硕果累累。《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母亲去世3年后写成。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她所得的名誉头衔,居里夫人年表,是一本很详实的个人记录。全书文字生动流畅,一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被译为27种文字在世界上发行。居里夫人的一生为人类所做出的贡献卓越非凡。作为一位伟大的女性,她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敬仰。居里夫人是女性的楷模,谁也没有认准要让她这么一个美丽而纤弱的女子去背负科学的十字架,而她却是走得如此义无反顾,并在人类的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得以永恒,这个世界该为有这样的女性而骄傲。她的传记女人都应该读,定能从中有所收获。一位影响过世界进程的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一部内容详实的科学家传记1935年11月23日,在美国纽约市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的悼念会上,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一生,做了高度的评价。爱因斯坦激动而又满怀尊敬地说:"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在近600字的悼词中,爱因斯坦只用了30多个字谈到居里夫人的科学功绩,其他都用来赞扬她的品德力量。由此可见,居里夫人不仅以她卓越的科学贡献荣获两次诺贝尔奖,为世界留下彪炳的功勋,而且,她那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的浩然正气,归真返璞、贫贱不移的一片丹心,更是后世永远无法忘怀的高风亮节的楷模,激励成千上万的莘莘学子,在科学探索的荆棘之途中,前仆后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爱因斯坦《居里夫人传》中译本序当人们谈起近代科学的历史时,不能不联系到原子能时代的开创者之一--居里夫人。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她一生中所做出的贡献卓越非凡,是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一位伟大的女性,她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敬仰。然而,居里夫人的一生,有成功也有磨难。她出生于一个被沙俄占领的波兰教师家庭。民族的压迫、社会的冷遇、生活的贫困,激发了她的爱国热情和奋发精神,她决心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1891年,她靠自己当家庭教师积攒下的钱,从华沙到法国巴黎大学求学,经过刻苦努力,三年中她先后获得了物理学和数学学士学位,并取得进研究室工作的机会。1894年,她结识了居里先生,为科学献身的理想把他们永远联系在一起。他们生活清贫,工作、学习却十分紧张。1896年,在居里夫人分娩大女儿伊雷娜期间,法国的亨利?柏克勒尔发现了铀的放射性。她怀着极大兴趣阅读了柏克勒尔的报告,开始系统地探索除铀以外是否还有别的化学元素具有类似的放射性,进而发现了两个比铀的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居里夫人时刻不忘自己的祖国,她决定用波兰命名一个新发现的元素为"钋"(polonium的词根和她的祖国波兰Poland的词根相同),另一个新元素为"镭"。科学的攀登还有更艰巨的路程,他们开始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但没有适用的实验室和缺乏其他物质条件,仅仅在巴黎市理化学校内找到一间上漏下潮的破旧棚子,略加修整后就成了他们的"实验室"。在这里,他们不但进行了大量周密的科学研究,还要从事繁重的化学工艺的操作,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进行无数次的溶解、蒸发、分离和提纯。经过整整四年的辛勤劳动,终于第一次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多一点的纯氯化镭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后来还第一次获得了金属镭。1903年,巴黎大学授予居里夫人物理学博士学位,又和居里先生、柏克勒尔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居里先生因车祸不幸逝世。居里夫人尽管内心悲痛,却仍然以坚强的意志生活着、工作着,她继任了居里先生在巴黎大学的讲座,指导实验室工作,潜心研究着各种放射性元素,并完全担负起供养老居里先生和教育两个女儿的责任。在了解了居里夫人的光辉一生以后,我们从中得到的教益和启迪是深刻而广泛的。第一,受压迫、处于困境的人们,只要意志坚强,不畏艰难,勤奋学习,勇于攀登,胜利与成功之路是可以走通的。第二,要接受和支持新生事物,要用创新精神去从事科学研究和其他一切工作,并且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勇气去完成它。第三,在科学的道路上,有时可能会遇到不应有的压抑和歧视,但只要有信心,有脚踏实地的忘我工作精神,保守的枷锁和禁锢是可以打破的。第四,在科学研究和其他工作中,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地去创造条件,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我到法国去做研究工作(1937年)时,居里夫人已经去世。但我在居里实验室工作了10年,我的老师是居里夫人的长女伊雷娜。她的简朴的生活方式,对虚荣的蔑视态度和对青年的热情关心与指导,以及研究室里的浓厚的学术和民主讨论的气氛等,都继承了居里夫人的优良传统,使我荣幸地,又是间接地接受到了居里夫人的学术和品德的教育。艾芙?居里为她母亲撰写了这本言情并茂的传记,使后人得以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自强不息的一生,我们应该深深感谢她的劳作。(钱三强)生平简介:居里夫人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她出生在波兰,真正的名字叫玛丽,因为嫁给了法国年轻的学者彼埃尔·居里,后来被称为居里夫人。她和丈夫共同努力,发现并证实了镭元素的存在。下面我们要告诉大家居里夫妇是怎样发现镭这种神秘物质的。1898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AntoineHenriBecquerel)发现含铀矿物能放射出一种神秘射线,但未能揭示出这种射线的奥秘。玛丽和她的丈夫彼埃尔·居里(Pierrecurie)共同承担了研究这种射线的工作。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对沥青铀矿进行分离和分析,终于在1898年7月和12月先后发现两种新元素。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她将一种元素命名为钋(polonium),另一种元素命名为镭(Radium),意思是“赋予放射性的物质”。为了制得纯净的镭化合物,居里夫人又历时四(MarieCuI7e,1867--1934)载,从数以吨计的沥青铀矿的矿渣中提炼出1O0mg氯化镭,并初步测量出镭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5(后来精确测量约为2226.0254)。这个简单的数字中凝聚着居里夫妇的心血和汗水。1903年6月,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为博士答辩论文获得巴黎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1月,居里夫妇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戴维金质奖章。12月,他们又与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彼埃尔·居里遭车祸去世。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她放弃执著的追求,她强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们挚爱的科学事业。她在巴黎大学将丈夫所开的讲座继续下去,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1910年,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一书出版。同牟,她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她还测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的重要论著。鉴于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这位饱尝科学甘苦的放射性科学的奠基人,因多年艰苦奋斗积劳成疾,患恶性贫血症(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不幸与世长辞,她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献出了光辉的一生。二、发现“镭”的故事在居里夫妇发现镭元素之前,人们刚刚知道有一种稀有金属叫做铀,能发出具有穿透能力的射线,这就是X射线。居里夫人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想到也许还有别的物质也具有类似铀的放射能力。为了证实这种猜想,他们开始做实验。居里夫妇有一个用储藏室改造成的小实验室,这间实验室没有地板,冬天冷夏天热,屋子里只有一个坏了烟囱的火炉子、四张长短不齐的凳子和一块破旧的黑板。他们就在这间实验室开始了艰苦的工作。玛丽用仪器观测一种沥青铀矿,她认为里面还含有另外一种放射能力较强的元素,这是人们尚未发现的新元素。她和丈夫决定要把这种元素找出来,他们先把这种新元素称作“镭”要证实镭的存在,就要从沥青铀矿中把它提炼出来。为了节省费用,他们没有购买昂贵的沥青铀矿,只是购买了大量提炼过铀的沥青铀矿的残渣。在院子里设有专门的提炼设备,但是夏天要顶着烈日,冬天又冻得发僵。如果遇到大雨,两个人又要手忙脚乱地把机器往屋里搬。玛丽和她的丈夫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他们每天穿着沾满灰土、染着各种液体的工作服,守着锅中沸腾的矿物,不停地用手中的铁棍搅动。煤烟和有毒的气体刺激着他们的眼睛和嗓子,使他们十分难受。这种工作艰苦单调,就这样,一年、两年、三年地持续下去,镭还是没有出现。因为太艰苦,丈夫想暂时停止工作,可是居里夫人说:“不,我决不会放弃,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的!”他们想像着镭会有一种美丽的颜色,工作累了他们就会坐在一起聊聊这种新元素镭,这让他们激动而兴奋。终于有一天,玛丽和彼埃尔日思月想的镭出现了。那天晚上,他们回到家中后迟迟不能人睡。居里夫人的心里尤其感到一种不安定,她便站起来拉着丈夫说:“走,我们到那里去好吗?”“那里”就是他们的实验室。他们趁着月色急急地往实验室赶去,仿佛听见镭在轻轻呼唤他们。夫妇两人沿着街道,走过工厂、空地,走过一片住宅区,最后走进了他们的小小的实验室。门被打开后,玛丽轻轻地说:“亲爱的,别点灯!我们不是希望镭有美丽的颜色吗?”彼埃尔点点头,“那好,让我们来看看。”屋子里一片黑暗,在黑暗中若有若无地闪烁着一种荧火似的蓝光,它在黑暗中跳跃着,像是夜晚的一只萤火虫。玛丽望着这美丽的蓝光,激动得握紧彼埃尔的手。她知道他们成功了,这种美丽的光就是神秘元素镭发出的光。经过四年的时间,居里夫妇战胜了艰难困苦,证实了镭元素的存在。很多科学家原本不相信镭的存在,现在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认了。他们对居里夫妇表示敬佩。居里夫人传大意悬赏分:0-解决时间:2009-9-1215:44想读读,这本书大意什么啊问题补充:每一章的大意提问者:断翼メ残鈅-二级最佳答案100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发现,他们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皮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盐可以使胶片感光,这是天然放射性。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物质世界里是不是还有另一块全新的领域?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冰山露出了一角。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而所谓的化验室是一个废弃的、曾停放解剖用尸体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至极,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经过3年又9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它还会自动放热,一小时放出的热能溶化等重的冰块。旧木棚里这点美丽的淡蓝色荧光,是用一个美丽女子的生命和信念换来的。这项开辟科学新纪元的伟大发现好像不该落在一个女子头上。千百年来,漂亮就是一个女人的最高荣誉,最大资本,只要有幸得到这一点,其余便不必再求了。莫泊桑在他的名著《项链》中说:“女人并无社会等级,也无种族差异;她们的姿色、风度和妩媚就是她们身世和门庭的标志。”居里夫人是属于那一类很漂亮的女子,她的肖像如今挂遍世界各国的科研教学机构,我们仍可看到她昔日的风采。但是她偏偏没有利用这一点资本,她的战胜自我也恰恰就是从这一点开始的。当她还是个小学生时就显示出上帝给她的优宠,漂亮的外貌已足以使她讨得周围所有人的喜欢。但她的性格里天生还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这就是人们经常加于男子汉身上的骨气。她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为了不受漂亮的干扰,她故意把一头金发剪得很短,她对哥哥说:“毫无疑问,我们家里的人有天赋,必须使这种天赋由我们中的一个表现出来!”她中学毕业后在城里和乡下当了七年家庭教师,积攒了一点学费便到巴黎来读书。当时大学里女学生很少,这个高额头、蓝眼睛、身材修长的漂亮的异国女子,很快成了人们议论的中心。男学生们为了能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凑上去说几句话,常常挤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她的女友甚至不得不用伞柄赶走这些追慕者。但她对这种热闹不屑一顾,她每天到得最早,坐在前排,给那些追寻的目光一个无情的后脑勺。她身上永远裹着一层冰霜的盔甲,凛然使那些“追星族”不敢靠近。她本来住在姐姐家中,为了求得安静,便一人租了间小阁楼,一天只吃一顿饭,日夜苦读。晚上冷得睡不着,就拉把椅子压在身上,以取得一点感觉上的温暖。这种心无旁骛、悬梁刺股、卧薪尝胆的进取精神,就是一般男子也是很难做到的啊。宋玉说有美女在墙头看他三年而不动心;范仲淹考进士前在一间破庙里读书,晨起煮粥一碗,冷后划作四块,是为一天的口粮。而在地球那一边的法国,一个波兰女子也这样心静,这样执著,这样地耐得苦寒。她以25岁的妙龄,面对追者如潮而不心动。她只要稍微松一下手,回一下头,就会跌回温软的怀抱和赞美的泡沫中,但是她有大志,有大求,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所以她甘愿让酸碱啃蚀她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本来玛丽·居里完全可以换另外一种活法。她可以趁着年轻貌美如现代女孩吃青春饭那样,在钦羡和礼赞中活个轻松,活个痛快。但是她没有,她知道自己更深一层的价值和更远一些的目标。成语“浅尝辄止”是指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殊不知有多少人对自己也常是浅知辄止,见宠即喜。数年前一位母亲对我说她刚上初中的女儿成绩下降,为什么?答曰:“知道爱美了,上课总用铅笔杆做她的卷卷头。”美对人来说是一种附加,就像格律对诗词也是一种附加。律诗难作,美人难为,做得好惊天动地,做不好就黄花萎地。玛丽·居里让全世界的女子都知道,她们除了“身世”和“门庭”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1852年斯托夫人写了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林肯说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解放黑奴的大革命。比斯托夫人约晚50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也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革命,科学革命。它直接导致了后来卢瑟夫对原子结构的探秘,导致了原子弹的爆炸,导致了原子时代的到来。更重要的是这项发现的哲学意义。哲学家说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西方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公元1082年东方哲人苏东坡赤壁望月长叹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现在,居里夫人证明镭便是这样“不能以一瞬”而存在的物质,它会自己不停地发光、放热、放出射线,能灼伤人的皮肤,能穿透黑纸使胶片感光,能使空气导电,它刹那间是自己又不是自己。哲理就渗透在每个原子的毛孔里。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她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而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她得到了永恒。“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就像化学的置换反应一样,她的青春美丽换位到了科学教科书里,换位到了人类文化的史册里。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上帝给的美形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凭谁论短长,漫将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惟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实事求是,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在一般人要做到这两个自知,排除干扰并终生如一,是很难很难的,但居里夫人做到了。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而有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从不受军衔,不背一枪。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人物介绍第10期|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Marie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Skłodowska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介绍

1894年4月,经波兰学者、瑞士福利堡大学物理学教授约瑟夫·科瓦尔斯基的介绍,与比埃尔·居里结识,以便利用居里领导的设备较好的实验室。

1895年4月,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的论文《铀和钍的化合物之放射性》,由李普曼宣读于科学院。

1895年7月26日,玛丽与比埃尔·居里在巴黎郊区梭镇结婚。玛丽·居里任女子中学教师。

研究阶段

1896年8月,玛丽通过大学毕业生担任教师的职称考试。得到理化学校校长舒曾伯格(1827—1897)的支持,玛丽谋得职位,在该校物理实验室工作,与比埃尔(室主任)共事。

1898年7月,居里夫妇向科学院提出《论沥青铀矿中一种放射性新物质》,说明发现新的放射性元素84号,比铀强四百倍,类似铋,居里夫人建议以她的祖国波兰的名字构造新元素的名称钋(polonium)。从此居里夫妇密切合作,共同研究,建立最早的放射化学工作方法。

1898年12月,居里夫妇和同事贝蒙特向科学院提出《论沥青铀矿中含有一种放射性很强的新物质》,说明又发现新元素88号,放射性比铀强百万倍,命名为镭(Radium)。玛丽·居里关于发现新元素钋的报告,用波兰文在华沙《斯维阿特罗》画报月刊上发表。

1900年3月,玛丽在巴黎西南的赛福尔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教,讲授物理学。玛丽的论文《论放射性钡化物的原子量》。居里夫妇在巴黎国际物理学会上宣读论文《论新放射性物质及其所发射线》。

1900年10月,两位德国学者瓦尔柯夫和吉泽尔宣称镭对生物组织有奇特效应。后经居里夫妇证实镭射线会烧灼皮肤。

1902年,经过三年又九个月的提炼,居里夫妇从数吨残渣中分离出微量(一分克)氯化镭RaCl2,测得镭原子量为225,后来得到的精确数为226。

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8年,为《比埃尔·居里著作集》撰序,追述作者的业绩。该书由法国物理学会委托郎之万编辑,出版于巴黎。晋升为教授。

1911年,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获诺贝尔化学奖。同年,参加了在布鲁塞尔举办的第一届索尔维会议。

1915年,从索尔本大学物理学实验室迁入镭学研究院放射学实验室。奔波于国内外各地,指导十八个战地医服务队。

1916年,在镭学研究院为卫生员开设辐射学速成课,教医生学会寻找人体中异物(例如:弹片)位置的新法,受协约国军方赞许。

1921年,根据战时笔记整理,写成《放射学和战争》,出版于巴黎。

1921年3月8日,接见中国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蔡出国考察途中抵巴黎,邀请居里夫人到北京大学讲学。答称:“此不能往,当于将来之暑假中谋之”。终未成行。[4]

1921年5月,母女三人渡海赴美,去接受美国玛丽·居里镭基金募捐委员会“玛丽·居里委员会”所赠送的镭一克。赠送仪式于20日在华盛顿白宫举行,美国总统主持。到费城,接受新钍五厘克;她则以自己最初使用的压电石英计赠美国哲学会。论文《论同位素学和同位元素》出版于巴黎。

1922年2月,当选为巴黎医学科学院院士。

1922年5月,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秘书长埃里克·德拉蒙德爵士根据国际理事会的决定发出的邀请,参加上年设立的国际文化合作委员会。初任委员,后当选为副主席。为此,经常去日内瓦出席会议。

1930年,法国政府申请特别研究补助费,得到50万法郎。

1934年,著作《放射性》(两卷)写成,1935年年出版。约里奥居里夫妇在居里夫人指导下,发现人工放射性。

1934年6月,住进上萨瓦省桑塞罗谟疗养院。7月4日,以恶性贫血症(由镭引起)逝世于疗养院。托贝医生写下了这样的报告:“他所得的疾病是一种发展迅速、伴有发烧的继发性贫血。骨髓没有造血反应,可能是因为长期积累的辐射量造成的伤害。”闻此噩耗,她最喜欢的一个学生乔治·福尼埃写到:“我们失去了一切。”[3]蔡元培听后也十分悲痛,1934年7月8日,他用法文致唁电以示悼念:“巴黎大学校长先生:惊悉居里夫人逝世,谨代表中央研究院致以悼忱!深感她的逝世是法国科学界的巨大损失,敬请代向其家属致意。蔡元培。”[4]7月6日,葬于巴黎梭镇居里墓穴。她的兄(约瑟夫·斯可罗多夫斯基)姊(布罗妮施拉娃·德卢斯卡)向墓穴洒上从波兰带来的泥土。[3]

家庭关系

玛丽·居里,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王国华沙市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父亲乌拉狄斯拉夫·斯可罗多夫斯基是中学的数学教师,母亲布罗尼斯洛娃·柏古斯卡·斯可罗多夫斯卡是女子寄宿学校校长。幼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家人对其的爱称为“玛妮雅”。玛丽亚行五,上有三姐一兄,即苏菲、布罗尼施拉娃、海伦娜和哥哥约瑟夫。

玛丽在索邦结识了一名讲师,皮埃尔·居里,也就是她后来的丈夫。他们两个经常在一起进行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以成吨的工业废渣,因为这种矿石的总放射性比其所含有的铀的放射性还要强。1898年,居里夫妇对这种现象提出了一个逻辑的推断:沥青铀矿石中必定含有某种未知的放射成分,其放射性远远大于铀的放射性。12月26日,居里夫人公布了这种新物质存在的设想。

    参加会议的居里夫人及其与丈夫合照

在此之后的几年中,居里夫妇不断地提炼沥青铀矿石中的放射成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氯化镭并发现了两种新的化学元素:钋(Po)和镭(Ra)。因为他们在放射性上的发现和研究,居里夫妇和亨利·贝克勒共同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八年之后的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为成功分离了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出乎意外的是,在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她并没有为提炼纯净镭的方法申请专利,而将之公布于众,这种作法有效的推动了放射化学的发展。居里夫人晚年跟丈夫生前的学生保罗·朗之万有一段韵事,这个事件在法国闹得风风雨雨。1911年巴黎新闻报在11月4日的标题《爱情故事:居里夫人与郎之万教授》,传言皮埃尔仍在世时,郎之万和居里夫人有密切的来往。爱因斯坦对这件事的看法是,如果他们相爱,谁也管不着,他在1911年11月23日给居里夫人写了封信,以表安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居里夫人倡导用放射学救护伤员,推动了放射学在医学领域里的运用。之后,她曾在1921年赴美国旅游并为放射学的研究筹款。居里夫人由于过度接触放射性物质于1934年7月4日在法国上萨瓦省逝世。在此之后,她的大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她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她母亲去世之后写了《居里夫人传》。在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中,居里夫人的头像曾出现在波兰和法国的货币和邮票上。化学元素锔(Cm,96)就是为了纪念居里夫妇所命名的。[5]

情感风波

丈夫去世后,玛丽·居里的生命一度陷入了冰河状态。直到保罗·朗之万——另一颗伟大而聪颖的头脑,介入了她的生活。朗之万是热爱玛丽·居里的——当然,他的离婚失败了。同时他还愚蠢地让自己的妻子拿到了玛丽·居里写给他的情书,这些情书最终被公布给了报社。玛丽·居里在45岁的这年,陷入了身败名裂的低谷。

保罗·艾培的女儿,玛丽·居里最忠实的学生与支持者之一,却因此与自己的父亲发生了巨大冲突,她站在自己的父亲面前一字一句地说道:“如果你敢于赶她走,我将永远不会再见你,我的父亲。”她一生里没有顶撞过父亲,惟独在这一件事上表现出了怒不可遏。她清晰地说了以下留给父亲也足以留给未来的话语:“如果玛丽·居里是个男人,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玛丽·居里在这场舆论风暴中,走向了她生命的陨落。有几乎三年的时间里,她的精神是在一种崩溃状态里,她被她周围的强大的、恶毒的、残忍的敌意打垮了,不得不住进一所由修女开办的医院,以求得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治疗。

最终她恢复过来。强悍的意志和工作让她再度站了起来。在这之后她持续工作了22年,继续为法国和世界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科研成就

研究领域

1、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

2、提出了-射线(现在已知它是由电子组成的)是带负电荷的微粒的观点。[1]

科学成果

居里夫人在实验研究中,设计了一种测量仪器,不仅能测出某种物质是否存在射线,而且能测量出射线的强弱。她经过反复实验发现:铀射线的强度与物质中的含铀量成一定比例,而与铀存在的状态以及外界条件无关。

居里夫人对已知的化学元素和所有的化合物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获得了重要的发现在:一种叫做钍的元素也能自动发出看不见的射线来,这说明元素能发出射线的现象决不仅仅是铀的特性,而是有些元素的共同特性。她把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把有这种性质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它们放出的射线就叫“放射线”。

1902年年底,居里夫人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从此镭的存在得到了证实。镭是一种极难得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它的形体是有光泽的、像细盐一样的白色结晶,镭具有略带蓝色的荧光,而就是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在光谱分析中,它与任何已知的元素的谱线都不相同。镭虽然不是人类第一个发现的放射性元素,但却是放射性最强的元素。利用它的强大放射性,能进一步查明放射线的许多新性质。以使许多元素得到进一步的实际应用。医学研究发现,镭射线对于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细胞,一经镭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坏了。这个发现使镭成为治疗癌症的有力手段。癌瘤是由繁殖异常迅速的细胞组成的,镭射线对于它的破坏远比周围健康组织的破坏作用大的多。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很快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在法兰西共和国,镭疗术被称为居里疗法。镭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对于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在实际中的应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文:团总支宣传部

责编:李紫微

审核:宋宁思,张欣,单心怡

居里夫人简介及事迹

要精彩的,不好的不给分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查看全部7个回答我来答我来答 查看全部7个回答我是你男神WWHH来自百度知道认证团队 2018-06-02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市,当时波兰正在俄国统治之下。玛丽的父母都是教师,在她出生(她是他们的第五个孩子)后不久他们就失去了教师职位。为了糊口,他们包下了一些学生的伙食。为此,年轻的玛丽也要协助做饭,每天要工作很长时间。然而她仍获得了中学生的优秀奖章。中学毕业后,她当了家庭教师。1891年她到巴黎进了巴黎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毕业时成绩名列全班第一。1894年她与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相识,第二年他们结了婚。1898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Antoine Henri Becquerel)发现含铀矿物能放射出一种神秘射线,但未能揭示出这种射线的奥秘。玛丽和她的丈夫彼埃尔·居里(Pierre curie)共同承担了研究这种射线的工作。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对沥青铀矿进行分离和分析,终于在1898年7月和12月先后发现两种新元素。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Marie Curie),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她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Henry Becquerel)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她将一种元素命名为钋(polonium),另一种元素命名为镭(Radium),意思是“赋予放射性的物质”。为了制得纯净的镭化合物,居里夫人又历时四(MarieCuI7e,1867枣1934)载,从数以吨计的沥青铀矿的矿渣中提炼出1O0 mg氯化镭,并初步测量出镭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5。这个简单的数字中凝聚着居里夫妇的心血和汗水。1903年6月,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为博士答辩论文获得巴黎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1月,居里夫妇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戴维金质奖章。12月,他们又与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彼埃尔·居里遭车祸去世。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她放弃执著的追求,她强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们挚爱的科学事业。她在巴黎大学将丈夫所开的讲座继续下去,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1910年,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一书出版。同年,她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她还测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的重要论著。鉴于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这位饱尝科学甘苦的放射性科学的奠基人,因多年艰苦奋斗积劳成疾,患恶性贫血症(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不幸与世长辞,她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献出了光辉的一生。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可、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雅·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一生的时候说:“她一生中最伟大的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够取得,不仅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难以想象的和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拓展资料: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居里夫人女儿的生平事迹?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市,当时波兰正在俄国侵略者的黑暗统治之下。居里夫人的父母都是教师,在她出生(她是他们的第五个孩子)后不久居里夫人的父母就失去了教师职位。为了糊口和生计,他们只得包下了一些学生的伙食。

居里夫人简介及事迹

居里夫人(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出生于波兰,因当时波兰被占领,转入法国国籍。世界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被人称为“镭的母亲”,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在研究镭的过程中,她和她的丈夫用了3年零9个月才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1克的镭。但她最终因接触放射性物质,死于白血病。1995年,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移葬先贤祠。

居里夫人是一位将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科学事业的伟大科学家,然而法国有关部门对待他们的工作所给予的待遇是不公平的,对于他们的科研成果反应是迟钝的。

首先承认居里夫妇的才干并提议给他们安排一个相应职务的是瑞士政府,1900年,当时居里还只能为着每个月500法郎而在缺乏设备的实验室工作时,瑞士的日内瓦大学愿以年薪1万法郎和教授的待遇聘请他开设物理学讲座。但是为了提炼出纯净的镭而从不考虑金钱和待遇的居里夫妇谢绝了。

他们的第一枚奖章是英国赠与的,由于他们发现了放射性新元素钋和镭,开辟了放射化学这一新领域,1903年英国皇家学会邀请他们夫妇到伦敦讲学,并授予皇家学会最高居里夫人的荣誉——戴维奖章。1903年底,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一起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拓展资料:

经典语录

1、弱者坐待时机,强者制造时机。

2、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成的。

3、我以为人们在每一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们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人们只能要求我们如此,而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点快乐。

4、如果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一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

5、我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像似的造句二年级(像什么似的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