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孟子说过的舍生取义的名言

发布时间:2023-11-21 07:58:46 admin 阅读:59

导读孟子说过的舍生取义的名言 “舍生取义”古今谈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就是说,“义”高于一切。为了“义”,“志士不...

孟子说过的舍生取义的名言

“舍生取义”古今谈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就是说,“义”高于一切。为了“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为了“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古往今来,纷纷世事无穷尽。为这至高无上的“义”,“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者不胜枚举。苏武牧羊的故事妇孺皆知。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他出使时正值壮年,待其归汉之时,已是须发皆白。他成为我国历史上坚持民族气节的著名人物。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视为国贼。一位洛阳名医名唤吉平,忠汉室,与汉国舅董承等人共谋诛曹。他打算在为曹操送药时下毒,却不慎泄露了天机。曹操命人痛打吉平,逼他招出何人指使。吉平血流满阶仍只是痛骂曹贼,后撞阶而死。在罗贯中笔下,他是有名的忠义之臣。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谭嗣同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孟子说过的舍生取义的名言

孟子是儒家继孔子以后的第二位大师。
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读《孟子》:舍生取义(上)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未完待续。《孟子·告子上》)

①所欲:想要得到的事物。②可得:能够做到。兼:同时拥有。舍(shě):放弃。③甚于生:超过生命,比生命更重要。④苟得:苟且得到(生命),苟且偷生。《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唐〕孔颖达疏:“非义而取,谓之苟得。”⑤恶(wù):憎恨。⑥患:可忧虑的事,祸害。辟(bì):退避。这个意义后来写作“避”。⑦如使:如果。莫:没有什么,没有哪一个。⑧凡:表示总括的副词,全部,所有。可以:能够用来。⑨由是:凭借这样的途径。有不用:有不用的人。

译文

孟子说:“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这二者不能做到同时拥有,一般人选择的是舍弃鱼而取得熊掌。同样的道理,生命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做到同时拥有,我的选择是舍弃生命而坚守道义。生命自然是我想要的,可想要的事物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就不会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自然是我所憎恶的,不过有比死亡更令我憎恶的事情,所以有的祸患就不能躲避。假如一个人最想得到的就是生命,那么所有可以用来活命的手段,什么不可以用呢?如果一个人所憎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所有可以用来躲避祸患的法子,什么不可以做呢?凭借这样的途径就能够活命,可有人就坚决不用;凭借这样的做法就可以躲避祸患,可有人就坚决不做。可见,所想要的有超过生命的,所憎恶的有超过死亡的。”

读后感

《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在儒家思想中,义是指恰到好处,是理所应当的,是合情合理的。义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评判标准。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意思是看到应该做的事情不敢去做,这就是没有勇气。孔子又说“闻义不能徙”,就是知道了应该如何做,却不能按照这样的标准去做,这同样是无勇的表现。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他认为羞恶之心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感到羞耻,对违背良知和公德的现象感到憎恶,这就是义。

人生活在现实中,许多人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不得不放弃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是有底线的。当一个人觉得最基本的人格尊严被侵犯,他会奋起反击;当一个人遇到事情,感觉若不挺身而出则从此遭受无休止的良心折磨,他定会奋不顾身地舍生取义。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取与者,义之表也。”取和与是否得当,这是衡量义与不义的标志。人生无时无刻不处在取和与的选择之中,观察一个人面对每一次取和与的选择时表现得是否得当,就可以评判他的人格品性。

孟子承认,舍贱取贵、欲生恶死,都是人之常情。当人的选择面临义与不义的选择时,孟子主张符合道义的选择是个人的正确选择,同样也是君王的选择。所以他说:“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如果违背道义,得天下尚且不为,又何况其他呢?孟子认为,只有坚守道义,人们才不会“苟得”;只有将道义摆在首要的位置上,人们才不会为了满足私欲而无所不用其极,从而致使人性堕入黑暗的深渊,使社会沦落为野蛮的原始丛林。

孟子说过的舍生取义的名言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翻译: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2、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

翻译:今天为正义的事业牺牲生命,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

3、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翻译: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翻译: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翻译: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6、世人以七尺为性命,君子以性命为七尺。——金缨《格言联璧·持躬类》

翻译:世俗的人以自身性命为性命,而君子以万物的性命为自身性命。

提出舍生取义的是谁?

孟子,他在《鱼我所欲也》中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强调孝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未知生,焉知死,重视生命教育,孟子区别性和命,善养浩然正气,立志做大丈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士大夫矢志报国的先驱

孟子说过的舍生取义的名言

仁慈,忠诚

孟子的名言中,到底是舍生取义还是舍身取义?

舍生取义。他的原话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是怎样论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的?

孟子主要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论述舍生取义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两个观点的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的观点,一直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舍身取义不仅有其历史意义,也有其现实意义,这一观点仍然符合新世代的道德要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不仅为历史上无数事实所证明也为当今无数事实所证明.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沉湎于舒适安乐的生活之中,人人都要有忧患意识,这样才能振作精神,奋发有为,否则,就有国破家亡的危险.

舍生取义的名言

鱼,我所欲也2113,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5261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生命诚可贵,爱情价4102更高。若1653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回(文天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答人。(夏明翰)

【经典金句·孟子系列24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编者按:【经典金句】里的这些句子,是两千多年以来,我们中华民族最优秀的那些人们反复读过的;是两千多年以来,我们的列祖列宗们反复读过的。何为“道”?前人反复走过的地方,就是道。所谓不离道,沿着道走,就是这个意思。

【经典金句·孟子系列24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出处】:《孟子·告子章句上》

【案语】:本条经典金句出自于《孟子·告子章句上》中的名篇——《鱼我所欲也》。这是一篇论述道德和节操的说理散文。孟子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一个重要的主张:“义”重于“生”。“义”是“礼义”;“生”是“活着”。当礼义和活着不能两存时,二者之间“舍生取义”。人,不可以失去礼义而变得寡廉鲜耻,更不能“见利忘义”。“礼义”是人们能够以保持人的尊严而活着的必要条件。不管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可能同时得到,那么就舍弃鱼而要熊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活着,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可能同时得到,那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最佳行为方式)。

海宁兄为《经典金句》刻印

中国文化书院王守常院长题字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野比玉子简介(野比玉子不戴眼镜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