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诗经300首全集(那个《诗经》和《唐诗三百首》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23-11-21 09:47:24 admin 阅读:59

导读那个《诗经》和《唐诗三百首》有什么区别?? 一个是鼻祖,一个是集大成者…… 《诗经全集》305首(原文、注释、译文) 重要通知 更多精彩国学视频 这里是国学文化爱好者的家园...

那个《诗经》和《唐诗三百首》有什么区别??

一个是鼻祖,一个是集大成者……

《诗经全集》305首(原文、注释、译文)

重要通知

更多精彩国学视频

这里是国学文化爱好者的家园。只要您是喜欢国学文化,我们就真诚邀请您加入到我们当中来,点击上面“国学文化家园”,再点“关注”即可成功加入,共同分享感悟国学文化之美。

《诗经》共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在内容上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它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历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不同程度地受到《诗经》的影响。

《诗经》305音朗诵+注释

点击文字即可免费查看

↓↓↓↓

├┈国风·周南

├┈《诗经》001周南_关睢

├┈《诗经》002周南_葛覃

├┈《诗经》003周南_卷耳

├┈《诗经》004周南_樛木

├┈《诗经》005周南_螽斯

├┈《诗经》006周南_桃夭

├┈《诗经》007周南_兔罝

├┈《诗经》008周南_芣苢

├┈《诗经》009周南_汉广

├┈《诗经》010周南_汝坟

├┈《诗经》011周南_麟之趾

├┈国风·召南

├┈《诗经》012召南鹊巢

├┈《诗经》013召南采蘩

├┈《诗经》014召南草虫

├┈《诗经》015召南采蘋

├┈《诗经》016召南甘棠

├┈《诗经》017召南行露

├┈《诗经》018召南羔羊

├┈《诗经》019召南殷其雷

├┈《诗经》020召南摽有梅

├┈《诗经》021召南小星

├┈《诗经》022召南江有汜

├┈《诗经》023召南野有死麕

├┈《诗经》024召南何彼襛矣

├┈《诗经》025召南驺虞

├┈国风·邶风

├┈《诗经》026邶风柏舟

├┈《诗经》027邶风_绿衣

├┈《诗经》028邶风_燕燕

├┈《诗经》029邶风_日月

├┈《诗经》030邶风_终风

├┈《诗经》031邶风_击鼓

├┈《诗经》032邶风_凯风

├┈《诗经》033邶风_雄雉

├┈《诗经》034邶风_匏有苦叶

├┈《诗经》035邶风_谷风

├┈《诗经》036邶风_式微

├┈《诗经》037邶风_旄丘

├┈《诗经》038邶风_简兮

├┈《诗经》039邶风_泉水

├┈《诗经》040邶风_北门

├┈《诗经》041邶风_北风

├┈《诗经》042邶风_静女

├┈《诗经》043邶风_新台

├┈《诗经》044邶风_二子乘舟

├┈国风·鄘风

├┈《诗经》045鄘风_柏舟

├┈《诗经》046鄘風_墻有茨

├┈《诗经》047鄘風_君子偕老

├┈《诗经》048鄘风_桑中

├┈《诗经》049鄘风_鹑之奔奔

├┈《诗经》050鄘风_定之方中

├┈《诗经》051鄘风_蝃蝀

├┈《诗经》052鄘风_相鼠

├┈《诗经》053鄘风_干旄

├┈《诗经》054鄘风_载驰

├┈国风·卫风

├┈《诗经》055卫风_淇奥

├┈《诗经》056卫风_考槃

├┈《诗经》057卫风_硕人

├┈《诗经》058卫风_氓

├┈《诗经》059卫风_竹竿

├┈《诗经》060卫风_芄兰

├┈《诗经》061卫风_河广

├┈《诗经》062卫风_伯兮

├┈《诗经》063卫风_有狐

├┈《诗经》064卫风_木瓜

├┈国风·王风

├┈《诗经》065王风_黍离

├┈《诗经》066王风_君子于役

├┈《诗经》067王风_君子阳阳

├┈《诗经》068王风_扬之水

├┈《诗经》069王风_中谷有蓷

├┈《诗经》070王风_兔爰

├┈《诗经》071王风_葛藟

├┈《诗经》072王风_采葛

├┈《诗经》073王风_大车

├┈《诗经》074王风_丘中有麻

├┈国风·郑风

├┈《诗经》075郑风_緇衣

├┈《诗经》076郑风_将仲子

├┈《诗经》077郑风_叔于田

├┈《诗经》078郑风_太叔于田

├┈《诗经》079郑风_清人

├┈《诗经》080郑风_羔裘

├┈《诗经》081郑风_遵大路

├┈《诗经》082郑风_女曰鸡鸣

├┈《诗经》083郑风_有女同车

├┈《诗经》084郑风_山有扶苏

├┈《诗经》085郑风_蘀兮

├┈《诗经》086郑风_狡童

├┈《诗经》087郑风_褰裳

├┈《诗经》088郑风_丰

├┈《诗经》089郑风_东门之墠

├┈《诗经》090郑风_风雨

├┈《诗经》091郑风_子衿

├┈《诗经》092郑风_扬之水

├┈《诗经》093郑风_出其东门

├┈《诗经》094郑风_野有蔓草

├┈《诗经》095郑风_溱洧

├┈国风·齐风

├┈《诗经》096齐风_鸡鸣

├┈《诗经》097齐风_还

├┈《诗经》098齐风_著

├┈《诗经》099齐风_东方之日

├┈《诗经》100齐风_东方未明

├┈《诗经》101齐风_南山

├┈《诗经》102齐风_甫田

├┈《诗经》103齐风_卢令

├┈《诗经》104齐风_敝笱

├┈《诗经》105齐风_载驱

├┈《诗经》106齐风_猗嗟

├┈国风·魏风

├┈《诗经》107魏风_葛屦

├┈《诗经》108魏风_汾沮洳

├┈《诗经》109魏风_园有桃

├┈《诗经》110魏风_陟岵

├┈《诗经》111魏风_十亩之间

├┈《诗经》112魏风_伐檀

├┈《诗经》113魏风_硕鼠

├┈国风·唐风

├┈《诗经》114唐风_蟋蟀

├┈《诗经》115唐风_山有枢

├┈《诗经》116唐风_扬之水

├┈《诗经》117唐风_椒聊

├┈《诗经》118唐风_绸缪

├┈《诗经》119唐风_枤杜

├┈《诗经》120唐风_羔裘

├┈《诗经》121唐风_鸨羽

├┈《诗经》122唐风_无衣

├┈《诗经》123唐风_有杕之杜

├┈《诗经》124唐风_葛生

├┈《诗经》125唐风_采苓

├┈国风·秦风

├┈《诗经》126秦风_车邻

├┈《诗经》127秦风_驷驖

├┈《诗经》128秦风_小戎

├┈《诗经》129秦风_蒹葭

├┈《诗经》130秦风_终南

├┈《诗经》131秦风_黄鸟

├┈《诗经》132秦风_晨风

├┈《诗经》133秦风_无衣

├┈《诗经》134秦风_渭阳

├┈《诗经》135秦风_权與

├┈国风·陈风

├┈《诗经》136陈风_宛丘

├┈《诗经》137陈风_东门之枌

├┈《诗经》138陈风_衡门

├┈《诗经》139陈风_东门之池

├┈《诗经》140陈风_东门之杨

├┈《诗经》141陈风_墓门

├┈《诗经》142陈风_防有鹊巢

├┈《诗经》143陈风_月出

├┈《诗经》144陈风_株林

├┈《诗经》145陈风_澤陂

├┈国风·桧风

├┈《诗经》146桧风_羔裘

├┈《诗经》147桧风_素冠

├┈《诗经》148桧风_隰有苌楚

├┈《诗经》149桧风_匪风

├┈国风·曹风

├┈《诗经》150曹风_蜉蝣

├┈《诗经》151曹风_候人

├┈《诗经》152曹风_鳲鸠

├┈《诗经》153曹风_下泉

├┈国风·豳风

├┈《诗经》154豳風_七月

├┈《诗经》155豳風_鴟鴞

├┈《诗经》156豳風_东山

├┈《诗经》157豳風_破斧

├┈《诗经》158豳風_伐柯

├┈《诗经》159豳風_九罭

├┈《诗经》160豳风_狼跋

├┈小雅·鹿鸣之什

├┈《诗经》161小雅_鹿鳴

├┈《诗经》162小雅_四牡

├┈《诗经》163小雅_皇皇者华

├┈《诗经》164小雅_常棣

├┈《诗经》165小雅_伐木

├┈《诗经》166小雅_天保

├┈《诗经》167小雅_采薇

├┈《诗经》168小雅_出车

├┈《诗经》169小雅_杕杜

├┈小雅·鱼丽之什

├┈《诗经》170小雅_鱼丽

├┈《诗经》171小雅_南有嘉鱼

├┈《诗经》172小雅_南山有台

├┈《诗经》173小雅_蓼萧

├┈《诗经》174小雅_湛露

├┈小雅·彤弓之什

├┈《诗经》175小雅_彤弓

├┈《诗经》176小雅_菁菁者莪

├┈《诗经》177小雅_六月

├┈《诗经》178小雅_采芑

├┈《诗经》179小雅_车攻

├┈《诗经》180小雅_吉日

├┈《诗经》181小雅_鸿雁

├┈《诗经》182小雅_庭燎

├┈《诗经》183小雅_沔水

├┈《诗经》184小雅_鹤鸣

├┈小雅·祈父之什

├┈《诗经》185小雅_祈父

├┈《诗经》186小雅_白驹

├┈《诗经》187小雅_黄鸟

├┈《诗经》188小雅_我行其野

├┈《诗经》189小雅_斯干

├┈《诗经》190小雅_无羊

├┈《诗经》191小雅_节南山

├┈《诗经》192小雅_正月

├┈《诗经》193小雅_十月之交

├┈《诗经》194小雅_雨无正

├┈小雅·小旻之什

├┈《诗经》195小雅_小旻

├┈《诗经》196小雅_小宛

├┈《诗经》197小雅_小弁

├┈《诗经》198小雅_巧言

├┈《诗经》199小雅_何人斯

├┈《诗经》200小雅_巷伯

├┈《诗经》201小雅_谷风

├┈《诗经》202小雅_蓼莪

├┈《诗经》203小雅_大东

├┈《诗经》204小雅_四月

├┈小雅·北山之什

├┈《诗经》205小雅_北山

├┈《诗经》206小雅_无将大车

├┈《诗经》207小雅_小明

├┈《诗经》208小雅_鼓钟

├┈《诗经》209小雅_楚茨

├┈《诗经》210小雅_信南山

├┈《诗经》211小雅_甫田

├┈《诗经》212小雅_大田

├┈《诗经》213小雅_瞻彼洛矣

├┈《诗经》214小雅_裳裳者华

├┈小雅·桑扈之什

├┈《诗经》215小雅_桑扈

├┈《诗经》216小雅_鸳鸯

├┈《诗经》217小雅_頍弁

├┈《诗经》218小雅_车舝

├┈《诗经》219小雅_青蝇

├┈《诗经》220小雅_宾之初筵

├┈《诗经》221小雅_鱼藻

├┈《诗经》222小雅_采菽

├┈《诗经》223小雅_角弓

├┈《诗经》224小雅_菀柳

├┈小雅·都人士之什

├┈《诗经》225小雅_都之人

├┈《诗经》226小雅_采绿

├┈《诗经》227小雅_黍苗

├┈《诗经》228小雅_隰桑

├┈《诗经》229小雅_白华

├┈《诗经》230小雅_绵蛮

├┈《诗经》231小雅_瓠叶

├┈《诗经》232小雅_渐渐之石

├┈《诗经》233小雅_苕之华

├┈《诗经》234小雅_何草不黄

├┈大雅·文王之什

├┈《诗经》235大雅_文王

├┈《诗经》236大雅_大明

├┈《诗经》237大雅_緜

├┈《诗经》238大雅_棫朴

├┈《诗经》239大雅_旱麓

├┈《诗经》240大雅_思齐

├┈《诗经》241大雅_皇矣

├┈《诗经》242大雅_灵台

├┈《诗经》243大雅_下武

├┈《诗经》244大雅_文王有声

├┈大雅·生民之什

├┈《诗经》245大雅_生民

├┈《诗经》246大雅_行苇

├┈《诗经》247大雅_既醉

├┈《诗经》248大雅_凫鷖

├┈《诗经》249大雅_假乐

├┈《诗经》250大雅_公刘

├┈《诗经》251大雅_洞酌

├┈《诗经》252大雅_卷阿

├┈《诗经》253大雅_民劳

├┈《诗经》254大雅_板

├┈大雅·荡之什

├┈《诗经》255大雅_荡

├┈《诗经》256大雅_抑

├┈《诗经》257大雅_桑柔

├┈《诗经》258大雅_云汉

├┈《诗经》259大雅_崧高

├┈《诗经》260大雅_烝民

├┈《诗经》261大雅_韩奕

├┈《诗经》262大雅_江汉

├┈《诗经》263大雅_常武

├┈《诗经》264大雅_瞻卬

├┈《诗经》265大雅_召旻

├┈周颂·清庙之什

├┈《诗经》266颂_清庙

├┈《诗经》267颂_维天之命

├┈《诗经》268颂_维清

├┈《诗经》269颂_烈文

├┈《诗经》270颂_天作

├┈《诗经》271颂_昊天有成命

├┈《诗经》272颂_我将

├┈《诗经》273颂_时迈

├┈《诗经》274颂_执竞

├┈《诗经》275颂_思文

├┈周颂·臣工之什_

├┈《诗经》276颂_臣工

├┈《诗经》277颂_噫嘻

├┈《诗经》278颂_振鹭

├┈《诗经》279颂_丰年

├┈《诗经》280颂_有瞽

├┈《诗经》281颂_潜

├┈《诗经》282颂_雝

├┈《诗经》283颂_载见

├┈《诗经》284颂_有客

├┈《诗经》285颂_武

├┈周颂·闵予小子之什

├┈《诗经》286颂_闵予小子

├┈《诗经》287颂_访落

├┈《诗经》288颂_敬之

├┈《诗经》289颂_小毖

├┈《诗经》290颂_载芟

├┈《诗经》291颂_良耜

├┈《诗经》292颂_丝衣

├┈《诗经》293颂_酌

├┈《诗经》294颂_桓

├┈《诗经》295颂_赉

├┈《诗经》296颂_般

├┈鲁颂

├┈《诗经》297颂_鲁颂_駉

├┈《诗经》298颂_鲁颂_駜

├┈《诗经》299颂_鲁颂_泮水

├┈《诗经》300颂_鲁颂_閟宫

├┈商颂

├┈《诗经》301颂_商颂_那

├┈《诗经》302颂_商颂_烈祖

├┈《诗经》303颂_商颂_玄鸟

├┈《诗经》304颂_商颂_长发

├┈《诗经》305颂_商颂_殷武

诗经300首全集

诗经一共包含311首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的主要内容

《诗经》是我国现知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诗集之一。《诗经》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词。先秦称之为《诗》,或根据其篇数称“诗三百”。到了西汉,它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被列为“五经”之一,沿用至今。

《诗经》的作者大部分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各个阶层人士。从体例上看,《诗经》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就是各地区的地方乐调。国风包括了周南、召南、邶风、廊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一百六十篇,十五国风就是这些地区的地方土乐,大部分都是民歌。

雅即正,属于朝廷正乐,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演奏的乐歌。按照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共一百零五篇。除《小雅》中有一部分民歌外,其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大雅》的作者也都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也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内容一部分与《大雅》相同,一部分跟《国风》相同,其中有不少好诗。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内容多为歌颂祖先功德。《颂》诗又分为《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共计四十篇。《颂》全部由贵族文人所作。

孔子的《诗经》为啥会被删的只剩300多首了?

孔子的《诗经》起初先记载的是春秋以及春秋以前的各地诗歌,据司马迁记载,孔子《诗经》未删减前有三千余篇。后被孔子删掉了九成,留下三百零五篇。皆因孔子认为当时《诗经》驳杂不堪,所以只留下了礼仪和风雅之大道。也可称去糟糠九成,留精华一成。后成为世人眼中之典范书籍。一、孔子简介

孔子原名孔丘,字仲尼,出生于山东曲阜。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名下弟子三千,达贤者便有七十余人。孔子曾与数名弟子周游诸国说教。历时十三年游说诸国之间,虽当时收效甚微。但后世人却将儒道文化发扬光大。晚年又编改整理书籍。可谓一生忙碌。孔子七十三岁在泗水河边去世。众多弟子为其守孝三年。并将孔子祖居改为庙堂,供世人朝拜。后其言传身教被弟子们改编成《论语》供世人瞻仰。二、孔子删减《诗经》标准

《诗经》起初是由尹吉甫采集,孔子记录而来。因周游列国后终不得志,晚年孔子开始改编《诗经》,将一些重复、低俗和无用之诗全部摒弃。只留下“风雅颂”三类作品。没想这一改便去掉了两千多首诗歌。但留下这三百零五首却成为了后世经典佳作。三、《诗经》对后世影响

《诗经》是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孔子常教育学生们以《诗经》作为言行之标准。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也有许多字用《诗经》之诗来增加说服力。后到西汉时期更是遵《诗经》为儒家经典。成为《五经》之一。三千余篇的诗歌被孔子缩成仅三百多篇,一代圣人将一生之机遇全挤压成精华来为世人立下标杆。其伟大程度和无私精神令后人尊敬。

诗经里面有多少首?

诗经共有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剩下的305篇被分为了《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300首全集

305首啊。不过这是民歌,孔子编诗经时又删去了好多,只选了自己中意的305首。

诗经300首全集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汉武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诗经》所录诗歌多来自民间,据说,周朝设有专门的采诗官,采集民歌,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诗经》中大部分诗歌都出于此。另一部分则为公卿、士大夫向周天子所现之诗,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其中,部分诗歌曾有人考证其作者,有臆断者,有有理有据者,不过不很重要。至于《诗经》编撰者,有以为周公者,现在看来无法成立。另有孔子删诗的说法,也没有说服力。《诗经》所录诗歌时间跨度长,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500多年的社会生活,涵盖地域广泛,黄河以北直至江汉流域的都有。汉时,先有鲁、齐、韩三家时,立于学官,后有《毛诗》。《毛诗》盛行后,齐、鲁韩三家诗先后亡佚。历代解《诗经》者颇多,较好的有宋朱熹《诗集传》、清王夫之《诗经俾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王先慊《诗三家义集疏》等。《诗经》存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是西畿正音。《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及《五经》(无《乐》)之一。《诗经》作品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的一部分,北到河北省西南,东到山东,南到江汉流域。成书过程《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初期,根据《尚书》上所说,《豳风·鸱鸮》为周公姬旦所作。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据郑玄《诗谱序》,是《陈风·株林》,跨越了大约600年。关于《诗经》的收集和编选,有“王官采诗”和“孔子删诗”的说法:王官采诗《汉书·食货志》中记载,周朝朝廷派出专门的使者在农忙时到全国各地采集民谣,由周朝史官汇集整理后给天子看,目的是了解民情。孔子删诗这种说法见于《史记》,据说原有古诗3000篇,孔子根据礼义的标准编选了其中300篇,整理出了《诗经》。现在通常认为《诗经》为各诸侯国协助周朝朝廷采集,之后由史官和乐师编纂整理而成。孔子也参与了这个整理的过程。体例分类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风、雅、颂《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对于《雅》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也有人说“雅”与“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还有观点认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雅》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但是没有情诗。《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认为可能是西周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则认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毛诗序西汉初年,传授诗经的主要有四家。一是鲁国人申公,一是齐国人辕固,一是燕国人韩婴。但是这三家著作除《韩诗外传》,都已不存。另外一家就是毛诗。即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所传。现存的毛诗每篇都有一个题解,叫做“小序”。其作者大部分已不可考。现在一般都认为解说文字除少数几篇可信以外,大部分都不可信。但是毛诗序对后人的影响非常大。古人做诗、写文章用典都爱用里面的解释。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余年历史,相传为孔子所整理,共计300首,所以也称“诗”“诗三百”。错哪儿?

共计311首,而不是300首

古诗三百首之《诗经·关雎》经典朗读

悦读诗书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美文分享!

点上方绿标收听唐诗宋词朗读者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注释

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洲:水中的陆地。窈窕(yǎo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好逑(hǎo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寤寐(wù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思服:思念。服,想。《毛传》:“服,思之也。”悠哉(yōu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芼(mào):择取,挑选。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赏析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当初编纂《诗经》的人,在诗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这已不得而知。但至少后人的理解,并不认为《关雎》是随便排列在首位的。《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而汉儒的《毛诗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中国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的地位的。以前常把这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对头,它所描绘的应该是贵族阶层的生活。另外,说它是情爱诗当然不错,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爱情诗。这原来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的。《诗经·国风》中的很多歌谣,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娱乐功能,又兼有礼仪上的实用性,只是有些诗原来派什么用处后人不清楚了,就仅当作普通的歌曲来看待。把《关雎》当作婚礼上的歌来看,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喜气洋洋的,很合适的,

  当然这首诗本身,还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态出现的。之所以如此,大抵与在一般婚姻关系中男方是主动的一方有关。就是在现代,一个姑娘看上个小伙,也总要等他先开口,古人更是如此。娶个新娘回来,夸她是个美丽又贤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说自己曾经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讨新娘的欢喜。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近,美满的婚姻就从这里开了头。即使单从诗的情绪结构来说,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中间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来不易的东西,才特别可贵,特别让人高兴。

  这首诗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主要是由于有这些特点: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其次,它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双重意义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说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的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再次,是诗歌所写恋爱行为的节制性。细读可以注意到,这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淑女”固然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什么攀墙折柳之类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爱得很守规矩。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的颇为深厚的感情(这对情诗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对于读者所产生的感动,也不致过于激烈。以上种种特点,恐怕确实同此诗原来是贵族婚礼上的歌曲有关,那种场合,要求有一种与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称的有节制的欢乐气氛。而孔子从中看到了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中和之美,借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克制、重视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毛诗序》则把它推许为可以“风天下而正夫妇”的道德教材。这两者视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处。

  古之儒者重视夫妇之德,有其很深的道理。在第一层意义上说,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在古代,这一基本单元的和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在第二层意义上,所谓“夫妇之德”,实际兼指有关男女问题的一切方面。“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孔子也知道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饮食之欲比较简单(当然首先要有饭吃),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情绪活动要复杂、活跃、强烈得多,它对生活规范、社会秩序的潜在危险也大得多,孔子也曾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论语》)所以一切克制、一切修养,都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克制到什么程度为合适,却是复杂的问题,这里牵涉到社会物质生产水平、政治结构、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也牵涉到时代条件的变化。当一个社会试图对个人权利采取彻底否定态度时,在这方面首先会出现严厉禁制。相反,当一个社会处于变动时期、旧有道德规范遭到破坏时,也首先在这方面出现恣肆放流的情形。回到《关雎》,它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很好的典范,是“正夫妇”并由此引导广泛的德行的教材。

  由于《关雎》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有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发挥,而反抗封建礼教的非人性压迫的人们,也常打着《关雎》的权威旗帜,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的权利。所谓“诗无达诂”,于《关雎》则可见一斑。

回复“唐诗”、“宋词”,可以查询诗词。

诗经三百首为什么咏关雎作之首

说法有很多,①因为关雎是选自周南,诗经是周朝时期的诗歌总集,所以放在第一首,就像百家姓赵排在第一位是因为宋朝时期编订的一样。②古诗人哲学家认为《关雎》是歌颂“后妃之德”的,所以宜当放在第一篇。③《关雎》写的是男子追求女子,且在古代,国与家是共同重要的,国家国家,国便是家,万千个家庭合起来便是个国,所以放在第一篇,且五伦关系中,夫妻是最为重要的.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最现实的高三激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