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博尔赫斯

发布时间:2023-11-21 11:31:01 admin 阅读:59

导读博尔赫斯 西班牙语。他是阿根廷人。也用过英语,但很少。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西班牙文:jorges luis borges,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阿根廷作家。 作品涵盖多个文学范畴,...

博尔赫斯

西班牙语。他是阿根廷人。也用过英语,但很少。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西班牙文:jorges luis borges,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阿根廷作家。 作品涵盖多个文学范畴,包括:短文、随笔小品、诗、文学评论、翻译文学。其中以拉丁文隽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见长。

像忆起一行遗忘的诗|博尔赫斯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1923FervordeBuenosAires

回归

——博尔赫斯|陈东飚译

—ReadingandRereading—

?

陈东飚翻译及其他

题图:博尔赫斯绘画者ElbioFernándezTodoBorgesY...1977插图

关于博尔赫斯的一切

欢迎关注、投稿

搜“borges824”或“博尔赫斯”找到我们

博尔赫斯的诗歌和小说比起来,哪个写的更好?

博尔赫斯(1899年——1986年)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可以说,他是世界文坛的“无冕之王”,虽然他在世时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并不影响他在世界文坛的崇高地位。跟他同时代的拉美作家,比如,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于196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智利诗人聂鲁达于197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于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三位作家在博尔赫斯面前都是毕恭毕敬,从不敢承认自己在文学成就上超过了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在文学创作上几乎是全能,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随笔小品,他都涉猎过,都取得了很高成就,如果要说他的创作成就最高的文学体裁,我认为诗歌第一,小说第二,散文第三。他的诗歌语言具有隽永、凝练、含蓄、深邃的特征,跟中国唐诗宋词里边呈现的意境和格调十分相似,注重用意象来托物言志,把内在情感和外部景物融合在一起,进而体现一种诗情画意的效果念燃如。比如,他的诗歌《老虎的金黄》里边有这样的诗句:问庭院的围墙包揽过多少日月星辰?交叉的小径承载过多少壮丽的晚霞?还有那娇美的新月,曾经把多少温柔洒在路旁的花坛?看到这样的诗句,作为中国读者肯定不会有陌生感,因为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博尔赫斯的诗歌跟唐诗宋词有许多共同之处,这是他在中国拥有众多读者的根本原因。当代著名诗人西川就是博尔赫斯的超级粉丝,我曾经看到过他的一篇文章,对博尔赫斯非常推崇,就买了一套5本装的《博尔赫斯全集》,通过阅读这套文集,对博尔赫斯的了解更加深刻。博尔赫斯的小说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常常能在叙述语言里融入抒情,但这种抒情不是高蹈的、没有节制的呐喊,而是一种理性思考后,对语言的揉合与探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用最少的言辞表达最多的意念,给读者呈现一段嫌种自然而不失平淡,奇崛而不失怪异的阅读体验。他的具体做法是,抛弃传统的平铺直叙的小说创作模式,即抛弃依靠塑造人物形象、性格刻画、叙述故事的因果关系的手段来创作小说,作家应该全方位的观察世界,并呈现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要把故事讲完,给读者留下一些再创作的余地。完全可以说,博尔赫斯打破了小说与散文之间的界限,以至于让他的小说语言看起来像散文语言,散文语言又像小说语言。因此,博尔赫斯拥有“作家中的百科全书”的美誉。至于说他的诗歌和散文哪个写得更好?这个问题确实不容易回答,毕竟,诗歌语言和小说语言是不同的语言系统,很难放在一起进仔启行比较。如果从文学成就上来看,博尔赫斯的诗歌成就最高,阅读他的诗歌,完全能领略到他的文学精神。以我的阅读理解,如果是普通读者,把精力放在阅读他的小说上会更好一些,因为他的小说文体非常独特,融合了魔幻现实主义、神秘主义、意识流、幻想文学、后现代主义等多种现代小说的写作技巧,阅读他的小说能加深自己对现代小说的理解,对开拓文学视野很有帮助。如果想深入了解博尔赫斯的文学精神和艺术思想,我觉得多阅读他的诗歌比较好,他的诗歌能让读者感受到人的精神思想在不同时空下的巧合,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震颤。

博尔赫斯有哪些作品

邮箱?都发给你?散文:《埃瓦里斯托·卡列戈》《讨论集》《永恒史》《探讨别集》《序言成集》《博尔赫斯口述》《七夕》《有关但丁的随笔九篇》《文稿拾零》《私人藏书:序言集》诗歌:《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面前的月亮》《圣马丁札记》《诗人》《另一个,同一个》《为六弦琴而作》《影子的颂歌》《老虎的金黄》《深沉的玫瑰》《铁币》《夜晚的故事》《天数》《图片册》小说:《恶棍列传》《虚构集》《杜撰集》《阿莱夫》《布罗迪报告》《沙之书》《莎士比亚的记忆》小径分叉的花园不是小说集,只是一个很短的小说……LS提的不少我都没看过……

博尔赫斯玫瑰即玫瑰原句有哪些?

1、在我歌唱之外的,不谢的玫瑰。2、那盛开的,芬芳的深夜幽暗花园里的玫瑰。3、每一个夜晚,每一座花园,借助炼金术从细微的尘土里重现的玫瑰。4、波斯人和阿里奥斯托的玫瑰。5、那永远无可比拟的,永远最出色的玫瑰。6、在我歌唱之外的,炽热而盲目的玫瑰,不可企及的玫瑰。玫瑰即玫瑰,花香无意义的理解这句话的出处分别出自博尔赫斯《七夜》(陈泉译本)129页和《博尔赫斯访谈录》(西川译本)250页。翻译过来是说:玫瑰开放了,它没有理由地开放了。访谈录的翻译是:玫瑰无因由,花开即花开。《七夜》的这一处的用法要说明的是:美感是一种肉体感受,一种我们全身感受得到的东西。它不是某种判断的结果,我们不是按照某种规矩达到的,要么我们感受到美,要么感受不到。

马尔克斯和博尔赫斯,谁的文学成就更胜一筹?

马尔克斯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创者,对中国作家及读者的影响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中国当代作家的代表人物莫言、余华、贾平凹等的作品中都能看到马尔克斯的影子。马尔克斯的著作百年孤独,在中国更是位列畅销书排行榜前十位,但能读懂的人很少。而博尔赫斯这个人的名字很少有人听过,他是阿根廷文学的巅峰,是拉美小说之父,如果没有博尔赫斯就根本没有后来的马尔克斯。

博尔赫斯在1976年初就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只不过是他做了一件荒唐的事情,居然接受了当时阿根廷的独裁者皮诺切特的接见,致使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们一致取消了他的获奖资格。博尔赫斯的小说具有开创性意义,小说当中夹杂着私人笑话、秘传、历史编纂和讽刺性的注脚。他的小说通常都会很短小,开头显得很唐突。

他对迷宫、镜子、象棋游戏和侦探小说的运用创造了一幅复杂的知识景观。其语言很清晰,具有讽刺的意味。他能够做到用最简短的语言呈现出最奇妙的场景,将读者的想象力引入看似无限的想象力的岔路。1961年,国际出版商就授予他福门托尔杰出文学成就奖,由此登上了世界文学舞台。

他长大之后一直担任图书馆馆长,所以他创作的小说中的世界都是由图书馆构成的世界。他的创新精神在其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他是一个早期的类型研究者,其杰出的代表作是小径分叉的花园,这是一个巨大的猜谜游戏,或者说是一部侦探小说,并且还是以中国云南为背景写的。博尔赫斯对于拉丁美洲小说的影响就如得如同伍德安德森对美国小说的影响一样深刻。

博尔赫斯的《永生》讲述了什么内容?你如何评价?

《永生》是博尔赫斯颇为自得的作品之一。其实博尔赫斯是个从不吝啬自夸的作家,私下里也没少发泄作品不被理解的苦闷忧郁。像《玫瑰角汉子》《南方》《小径分岔的花园》《马可福音》《沙之书》等都进入过他的自我赞许体系。他曾不无骄矜地说:“《南方》也许是我最得意的故事。”谁都知道——自我赞许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虚荣心问题。没有一个矮瘦的人会毫无羞耻地说:我是世上最强大的相扑手。《永生》是博尔赫斯为数不多的超过或接近万字的小说。他的小说多是精短制作。在我的阅读印象里它更近似一篇讨论玄学的论文。但穿插在颠乱的语言和梦呓般的场景中的人和他所经历的可疑事件——又把我带回到是在阅读一篇小说的虚幻情境内。一个澄澈的事实是:他在讲故事。也是在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博尔赫斯善于制造这种让读者和他共同陷于时间和命运被双重混淆的模糊意境中。另一个阅读认知是,构成他小说文本的句子缝隙里都是陷阱。在博尔赫斯看来,一条永生之河就是人的思想(欲望)之河。翻滚的河水里拥挤着虚无的灵魂和悖谬的星辰。人痴迷探索永生的热情,是一种近似精神儋妄的强力意志。它起源和完成于人自身的内部宇宙,又被某种外力推动着前行。那个集多重时间和不同时代人的命运为一身的人——永生者,是最为可疑的存在。他因一次历尽艰难奇迹般的寻找,莫名其妙地进入到永生者的行列;又因一次偶然的意外,重返人间。这过程犹如看到圣迹。看看博尔赫斯是如何替一个人装模作样地完成这自圆其说的一幕的吧。情景是这样被建立起来的:“一棵多刺的树划破了我的手背。疼痛异乎寻常。我悄悄地看伤口缓慢渗出一滴血,感到难以置信的幸福。我又成为普通人了。我重复说,我又和别人一样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它像梦境一样被证实——一种发生的存在。只有永生者才能经历既是荷马、又是阿尔戈(尤利西斯的狗)、还能是鲁福以及许多他人的替身或幻影,这诸多诡异地变化。也只有经过永生者的经历之后,那个经历过虚幻现实的存在者才会说出,“我是神,是英雄,是哲学家,是魔鬼,是世界,换一种简单明了的说法,我什么也不是。”——这种自认、自否且具有真理意味又不乏荒诞乖张的悖谬言论。博尔赫斯把自我装备齐全后便义无反顾地进入到永生者充满混乱颠错繁复的精神内核——再以同质感的出逃,完成了对永生者具有仪式感的追缅、颠覆和埋葬。当然这一过程是借壳完成的。故事文本的壳,一个虚拟的叙述者的壳,时间的壳,历史的壳,神和永生之城不存在的壳,但最为重要的是属于作家自己的创造之壳。博尔赫斯是一个重视故事传统的作家。在他那芜杂纷乱的散文随笔作品以及数量庞大的演讲稿中,对此都有琐碎又不失精辟的论述。但他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个保守或遵循传统的人。他的写作更是屡屡越界和出轨。这不由得让人质疑。似乎作家都是些口是心非的家伙。这样看,如果小说有一个可能的传统的话,那它的基本属性也是建设性的。也就是说这个传统是个动态时态。它会跟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可能退步)而变化——这个变化,主要来自小说观念和一些天才小说家的出现。他们对小说传统总是带来颠覆性的冲击。但最终当他们成为传统的一部分时,那些曾经被颠覆的事物像似诡异地发生了翻转,看过去的景象是——时间在以耐心休整一切不合理的面目。那个曾经完整的秩序(艾略特语)从未受到任何伤损。这几乎给人遐想,小说传统可定义为一种人的精神活动(写作现象)无限循环的可疑结果。这样说似是在否定小说发展逐渐建立起来的科学性和体系性(大学的写作课就是这种科学性和系统性貌似有趣实则僵化的实验模式)。但我们又没有足够的理由来反对。有人在虚妄地坚守某种小说的纯粹性和艺术质地。也早有一种质疑的声音在问:小说纯粹吗?博尔赫斯时代这种疑问就存在。他回答这种问题的方式很简单:去写作

博尔赫斯一枚钱币,是什么意思?

《致一枚钱币》[阿根廷]博尔赫斯

我从蒙得维的亚起航的那晚风大浪急。

转过塞罗山时,

我在最高一层甲板上扔出一枚钱币,

寒光一闪,在浊水中淹没,

时间和黑暗卷走了发光的物体。

我感到自己干了一件不可挽回的事,

在地球的历史上增添了两串

不断的、平行的、几乎无限的东西:

一是忧虑、爱和变迁组成的我的命运,

另一是那个金属圆片,

被水带到无底深渊

或者遥远的海洋,在那里

撒克逊人和维金人的遗骸仍受到侵蚀。

我梦中或不眠的每一时刻

总是同不知名的钱币的另一时刻印证。

有时候我感到后悔,

有时候我感到妒忌,

妒忌你像我们一样,

处于时间和它的迷宫中间而不自知。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阿根廷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兼翻译家,被誉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

诗人在诗中呈现历史中城市、时间中的个人以及梦等主题。在时间的瞬间性维度之上,个人、城市以及历史会产生某种关联,这也是诗人探索的永恒主题

博尔赫斯

《你不是别人》、《平凡》、《另一次死亡》、《等待》、《一九六四年》等等。

博尔赫斯作品涵盖多个文学范畴,包括:短文、随笔小品、诗、文学评论、翻译文学。其中以拉丁文隽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见长。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是博尔赫斯三大创作成果,而且各有千秋,相互辉映。

采用时间和空间的轮回与停顿、梦境和现实的转换、幻想和真实之间的界限连通、死亡和生命的共时存在、象征和符号的神秘暗示等手法,把历史、现实、文学和哲学之间的界限打通,模糊了它们的疆界,带来一个神秘的、梦幻般的、繁殖和虚构的世界。

人物影响

他被公认为上个世纪中期颠覆了小说世界,或者如他可能说的那样,颠覆了世界上的小说。但我认为他讲故事的方式其实古已有之,在他之前,那些能从古代传流至今的民间故事都有这样语言简洁、过目难忘的特色。

博尔赫斯,他的小说乌托邦|育邦

∞育邦,诗人,作家

博尔赫斯,他的小说乌托邦

当你读完博尔赫斯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他只属于文学。他深居简出,纯粹生活在文学之中,并且只为文学而生活。他是一位渊博无限的作家,在博览群书方面,所有的作家都甘拜下风。“首先,”他说,“我认为自己是读者,其次是诗人,最后才是作家。”

他如饥似渴地展开漫无目的的阅读,在年近六旬完全失明之前,他看了别人几辈子都看不完的书。他能在所有阅读中汲取为他所用的文学素材,在他失去光明之后能自如写作,无可争议地成为有史以来最善于旁征博引的作家之一。

他在诗歌、文论和小说领域都拥有光彩夺目的“博尔赫斯”光环。他的作品是文学高浓度的结晶体,他需要我们一读再读。

就文学影响力而言,我们在谈论20世纪伟大作家的风格时,首先能想到的就是“卡夫卡风格”或“博尔赫斯风格”……文学青年或者某位作家在看了博尔赫斯之后,总是蠢蠢欲动想写点什么,哪怕编一个故事也好……博尔赫斯会激活我们的文学意识,在这一方面,所有的作家均无法与其比拟,他比任何人都走得深走得远。博尔赫斯不仅改变了人们写小说的方法,而且改变小说的内容和我们对于小说的认识。

1899年8月24日,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出生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具有古老英国和阿根廷血统的律师家庭。据他自己的考证,他的先祖是葡萄牙人,他在诗歌《博尔赫斯们》(LosBorges选自《诗人》,1960)中写道,他们在“我的肉体中仍旧晦暗地继续着,他们的习惯、纪律和焦虑。”

祖母是英国人,父亲爱好文学。博尔赫斯从小就学习英文,他英文娴熟,深谙英语文学,阅读了大量的欧美文学名著,英语文学传统已成为他文学血液中的一部分。他声称:“如果有人问我一生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我会说是我父亲的图书室。实际上我有时认为我从未离开过那间书房。”

博尔赫斯很早就开始了他的文字生涯,7岁时,他就开始了写作:用英文缩写了一篇希腊神话。8岁时,根据《堂·吉诃德》,他用西班牙文写了一篇叫做《致命的护眼罩》的故事。10岁时就在《民族报》上发表了英国作家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的译文,署名豪尔赫·博尔赫斯,其译笔成熟,竟被认为是乃父手笔。1914年,博尔赫斯随全家前往瑞士日内瓦定居,在这里,他度过了一生中最为重要的青少年时代。他的生活以阅读为主。1919年,随全家移居西班牙,与西班牙的极端主义文艺圈交往甚密。

1921年,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后,博尔赫斯进入图书馆工作,并终生从事此工作,历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各公共图书馆的职员和馆长,同时进行文学创作、创办杂志、文学讲座等活动。

1923年,他出版第一本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1922年曾先行自费出版)以及后来面世的两部诗集《面前的月亮》(1925)和《圣马丁札记》(1929)。1946至1955年,庇隆执政期间,他在反对庇隆的宣言上签名,被革去市立图书馆馆长职务,被侮辱性地勒令去当市场家禽检查员。

FervordeBuenosAires,1923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初版

有人说博尔赫斯只是一位书斋作家,是一个外星人作家,完全不问世事、远离政治,事实上并非如此,他的表达是如此尖锐,以至于奥克塔维奥·帕斯评论说:

他是对充满着阴影,充满着暴力的拉丁美洲大陆的一次极为强烈的责难。作家使我们惊服的是他坚韧不拔和清澈如水的崇高品格。

1950年,由于众多作家的拥戴,博尔赫斯当选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这等于是给庇隆政府一记响亮的耳光。

庇隆下台后,1955年10月17日,他被起用为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他自嘲地说:“命运赐予我80万册书,由我掌管,同时却又给了我黑暗。”他在诗中写道:“我,总是在想象着天堂/是一座图书馆的类型。”他的《天赋之诗》正是表达这一悖论的生活状况。作为文学界的旗帜,博尔赫斯到死为止都不愿意与政治媾和,最为尖锐的是,他不愿死在阿根廷,而是选择了日内瓦。至于说到博尔赫斯的形象与性格,朋友们的一致看法是:健谈、好交际、性羞涩、好学不倦,等等,总之是个高雅的知识分子形象,而缺少大人物们惊心动魄的传奇。他“从不阅读报纸,声称它们第二天就会被遗忘。他厌恶镜子、生命的繁衍和自己的肉体,不断地梦到迷宫、面具和镜子”。1935年他出版了故事集《世界性丑闻》(HistoriaUniversaldelaInfamia,也译《恶棍列传》),这可以算作他的第一个小说集。这里孕育了初期的“博尔赫斯”风格,最为著名作品有《玫瑰色街角的人》《两个人做梦的故事》《达不到目的的巫师》。《玫瑰色街角的人》是博尔赫斯献给他所羡慕的巴勒莫恶棍的礼物,是一个黑帮故事。它生动明快,似乎是专为阿根廷同胞而作——所有的阿根廷人都为一种想象的、英勇而神秘的、专门用在吵架斗殴和搬弄是非的人身上的辉煌过去而感到骄傲。

HistoriaUniversaldelaInfamia

《恶棍列传》Emecé1954重版

正如他在此书初版序言中所说,他热衷于编制花名册、迷恋于将人生浓缩成一个句子或一道风景,同时厌恶心理学。他反复推敲每一个句子,以求表达的清晰准确。诗人庞德说,准确的陈述是写作的第一要素。陈述的准确性是写作的唯一道德,作为诗人,博尔赫斯完全把这一道德规范当做自己的写作律令。

1936到1939年间,他为《家庭》杂志撰写了208本书的评论。作为一名信手拈来的评论作者,他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博尔赫斯有时对此有些厌倦,他突发奇想,写作是对阅读最大的报复。在从事小说创作之前,博尔赫斯已经是阿根廷声名卓著的诗人和批评家了,但是他对于小说写作并不自信,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知道我的文学产品中最不易朽的是叙述,然而多年来我却不敢写小说。我以为故事的乐园是我的禁地。”

ElHogar《家庭》杂志广告页,1928

1938年底,博尔赫斯遭遇了一场可怕的事故。同时,我倾向于认为正是这次事故大大地改变了世界文学的面目和格局。由于家族性的失明症一步步逼近博尔赫斯,他的视力越来越差,那天,他快步上楼时,撞上了一扇窗户。他在《随笔》中描述道:“我觉得头上给什么东西刮了一下。”事实上,撞击相当严重,玻璃碎了,碎片嵌进头皮。随后,他被送进医院,躺了一个多月。他对自己的精神是否健全产生了怀疑,母亲把刘易斯的幻想小说《走出寂静的星球》念给他听,他听着听着哭了起来。母亲问他为什么哭,他说他明白了。作为一个对于自己智慧有足够自信的作家,博尔赫斯必须证实自己的智力与写作能力是否受到影响。

39岁那年,他开始尝试写故事来确认自我。他试图调用自己所有的文学资源,同时发挥他的想象力,运用他最为擅长的简洁机智的语言、反讽与戏仿的手段进行创作。是的,他进行的自我革新也为未来小说带来了全新的价值观。这次与死神的亲密接触激发博尔赫斯去写只属于他自己的伟大作品,正如哈德罗·布罗姆所言,如果博尔赫斯那时就死掉的话,那他可能就什么都不是了。

为了重现这次事故,博尔赫斯后来写下了小说《南方》,当然他也赋予小说更为丰富深邃的意义。小说中的人物达尔曼为了急切地看到一本稀有版本的《天方夜谭》,飞快地向像楼上跑去,这时被刚油漆过的窗户刮伤了……之后,他寻找浪漫主义的死亡方法,博尔赫斯通过歪曲自己的经历来满足他对于男子汉气概、阅读、时间、永恒和英雄主义的迷恋。

Borges,undestinosudamericano,1976

他写下了《的作者彼埃尔·梅纳德》,它是博尔赫斯写作生涯的一个分水岭,表达了某种疲惫与怀疑之感,“在一个长长的文学时期之后到来”的感觉。这篇小说是一个玩笑,也是一个自我嘲讽。梅纳德太有哲学修养而不能成为一位诗人,同时又太有诗人气质而不能成为一位哲学家。他比大多数的诗人和哲学家更为博学。哦,更致命的是他还有一颗丰盛并为灵感而累的心灵,他找不到一个可以充分施展才华的表达方式,他将辜负上天赐予的天赋……

事实上,梅纳德正是漫画版的博尔赫斯。当梅纳德重写《堂·吉诃德》时,小说变得荒谬起来,他写的竟然与塞万提斯写的一模一样。他的努力毫无意义,只是一种阅读与翻译行为。作为文学创作,“他并不想写出另一个吉诃德——这是很容易做到的——而就是写出吉诃德。”所有的创作都是在重写!小说的最后更具嘲讽意味:“把《基督的模仿》归之于塞利纳或詹姆斯·乔伊斯,难道不是这种虚弱的精神警戒的重逢复兴吗?”我们知道,《基督的模仿》是德国神学家肯皮斯的神学著作,而塞利纳是《长夜行》的作者、乔伊斯是《尤利西斯》的作者。

《的作者彼埃尔·梅纳德》也开启了他的《特隆,乌克巴尔,奥尔比斯·忒蒂乌斯》和其他杰出作品,形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品牌——博尔赫斯。谈到表达清晰,小说家略萨认为:

博尔赫斯的散文异乎寻常,他惜墨如金,从不多着一字,完全违反了西班牙语过犹不及的自然倾向……

库切认为:

他,甚于任何其他人,大大创新了小说的语言,为整整一代伟大的拉美小说家开创了道路。

他的概念清晰、纯正,同时不落流俗,从不退居二线,而是用极其直接和有克制的文字加以表达。他不动声色地用简练迅疾的文本创造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界,他的叙述正展现了一种文学语言上刊落繁华的强大力量。博尔赫斯通过制造另一个世界——特隆来审视现有世界,并批判现实。特隆的科学,其数学、地理和语言都是虚构,但是整个小说依旧是“博尔赫斯式”的:结构严谨,形式简洁,具有伊索寓言的格调。特隆是一个骗局么?博尔赫斯建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体系,这个体系不依赖物质而存在,而完全依赖于知识和思想。有支撑它的几何学、数学、哲学和整套的思想和生存结构,最后他以高明的手法要求他的读者——文本之外“已知世界”的人们——考虑自己接受“特隆”的真实性。

他强调:“特隆当然是个迷宫,是人们设计的、注定要由人们辨认的迷宫。”特隆中出现了现实生活中确有其人的作家和朋友,他们与博尔赫斯谈论特隆,评论特隆,真实时间和虚构空间之间的界限已模糊,融为一体。1941年,小说集《交叉小径的花园》问世,这里包含了《的作者彼埃尔·梅纳德》《特隆,乌克巴尔,奥尔比斯·忒蒂乌斯》,以及《圆形废墟》《巴别图书馆》《交叉小径的花园》等著名的篇目。在这本小说集中,博尔赫斯为他未来的小说寻找到一种独创的形式:它是小说与随笔的无缝结合——传统上这两种题材一般是被分开的,但在博尔赫斯的眼中,它们均是对人类存在的一种表达,统属于某种更高的精神法则。

《小径分叉的花园》,1941

ElJardindeSenderosQueSeBifurcan

形式往往从一个“骗局”开始,谎称某书已存在于某处,博尔赫斯直接进入评论,省略复述环节。叙述被淹没,虚构成为真实,创作面对的不是可能发生的故事(这是通常小说的作法),而是有关一篇原已存在的小说。通过“谎称”手段,博尔赫斯向读者标明他不过也是个读者,而不是作者。1944年,他出版了小说集《手工艺品》(Artificios,1944),包括《死亡与罗盘》《秘密的奇迹》和《南方》等名篇。1949年,小说集《阿莱夫》出版,包括了《艾玛·聪茨》《令一种死亡》《阿莱夫》等名篇。《博闻强记的富内斯》《马可福音》《另一个我》《镜子和面具》《乌尔里克》纷纷问世……博尔赫斯正强势地成为“博尔赫斯”,在世界文学范畴内,他赢得了广泛的尊敬,他的影响也无以复加,被称为“作家们的作家”。

《虚构集》Ficciones,1944包含《小径分岔的花园》1941和《杜撰集》1944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名声与失明渐渐走进了博尔赫斯的生活。他从一个拉美作家成为一个世界性作家。他才华横溢、光芒四射,无可比拟,从约翰·厄普代克到乔治·斯坦纳,从奥克塔维奥·帕斯到米歇尔·福柯,这些世界顶尖级的知识分子和作家都对他敬佩不已。苏珊·桑塔格赞誉他说:

如果有哪一位同时代人在文学上称得起不朽,那个人必定是博尔赫斯。他是他那个时代和文化的产物,但是他却以一种神奇的方式知道如何超越他的时代和文化。他是最透明的也是最有艺术性的作家。对于其他作家来说,他一直是一种很好的资源。

我以为,这并不为过。博尔赫斯谦逊,对于名声,他略有享受便感到厌倦了。他像佩索阿一样喜欢在城市里闲逛,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四处漫步,研究地图或品尝咖啡……他喜欢生活中简单的事情。而另外一个盲人博尔赫斯拄着拐杖经常在街上被人叫住,祝贺他是博尔赫斯。这是一个印在邮票和旅游册子上受人爱戴的民族偶像。博尔赫斯用一个有关作者的谜语结束了这个关于“博尔赫斯”的寓言故事:“我不知道这两人中谁写了这一页。”

部分博尔赫斯邮票和钱币

博尔赫斯喜欢中国文化,他有一根来自中国的手杖,在《长城与书》《卡夫卡及其先驱》《交叉小径的花园》等作品中,随处弥漫着中国文化的气息,他挚爱中国的幻想文学《聊斋志异》,但遗憾的是,终其一生,他都没有踏上古老中国的土地。

最后说一句多余的话,如果你想阅读汉语中的小说家博尔赫斯,我推荐王央乐先生与王永年先生的译本,二者各有千秋。

当你读完博尔赫斯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他只属于文学。他深居简出,纯粹生活在文学之中,并且只为文学而生活。

——育邦

—ReadingandRereading—

—推荐图书—

育邦,1976年生。著有小说集《再见,甲壳虫》《巴拿马内裤》,文学随笔集《潜行者》《附庸风雅》《从卡夫卡到马尔克斯》,诗集《体内的战争》《忆故人》。幻想文学爱好者,现居南京。

题图作者:MarceloNeiramarceloneira.com,阿根廷

关于博尔赫斯的一切

欢迎关注、投稿

搜“borges824”或“博尔赫斯”找到我们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qq空间挂件】怎么在QQ空间添加挂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