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文明礼仪的优美段落(信纸的格式?)

发布时间:2023-12-02 13:06:58 admin 阅读:59

导读信纸的格式? 书信的正确格式模板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

信纸的格式?

书信的正确格式模板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如:

  亲爱的小明:(要顶格写)

  另外,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师傅”。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XX委员会”、“XX公司”。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如:

  你好!久未见面,别来无恙。(问候语,空两格写起)

  最近,我在学习电脑。对于电脑,我自己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只能加紧恶补……(这是正文,要空两格写起)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 .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常用的如 :

  此致(主体部份写完,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不用写标点)

  敬礼!(另起一行,顶格写)

  也可以在主体部份写完,这样结尾:

  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紧接着写“此致”,转一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如:

  如友:大林

  20XX年12月25日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以上来源名称: 日常实用应酬大全;来源责任者: 张建华 陈思;出版者名称: 广东经济出版社)

文明礼仪的优美段落

1、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2、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3、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4、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5、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6、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7、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8、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9、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10、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11、高高兴兴做游戏,和和气气在一起。不打不闹不追逐,安全二字不忘记。12、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13、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14、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15、人待我一尺,我待人一丈;人待我一丈,我把心捧上;好话一句三冬暖,冷言半句六月寒。16、只有尊敬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敬。17、不在墙上留一条伤痕,不在空气中留下一句脏话。18、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第二届专业能力大赛——礼仪文化大赛决赛来啦

为增强同学们对礼仪文化的认知

感受中华民族礼仪之美

现代服务管理学院第二届专业能力大赛

子项目礼仪文化大赛决赛

11月26日下午5点

在礼行楼303会议室正式举行啦!

很荣幸地邀请到现代服务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席周冰、团学办公室秘书处秘书长周美辰以及学生会礼仪部部长张昕悦、副部长高凤娇、副部长张延明担任本次决赛的评委。

02

01

经过初赛的选拔,共有10人进入决赛。参赛选手们早早的到达比赛现场,身穿正装,神采奕奕的等待比赛开始。各位选手的自我介绍别具风格,将自己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无不展现了自己对礼仪文化的独到见解。选手们对礼仪文化问题的回答,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伴着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最让人期待的礼仪展示开始了。

选手们在舞台上一展精心编排的礼仪操,整洁的仪表,优美的仪态几乎完美诠释了“礼仪”这个词语的蕴意。精彩的礼仪展示也告一段落,在座评委逐一对选手们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团学办公室秘书处班团联合部的花靖童为大家演唱的《勇气》更是将本次比赛推向高潮。

 

SweetMemories

 

 

 

 

礼仪文化大赛圆满结束,各选手们凭借自身的努力收获了丰富的奖品。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对礼仪文化的认知,还体现了我院学子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更是让同学们懂得了礼仪的重要性。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才会有仪式感

有仪式感的人才更能懂文明懂礼仪

最后以一段话作为活动的总结

同时也分享给大家共同勉励

礼仪于个人 是自律与修为

礼仪于彼此  是给予与关怀

礼仪于世界 是和谐与共享

图文编辑 |徐辰佳

图文来源 | 秘书处奖助部

责任编辑 |牛芳草 苏晨珂 甄天聪

“文明礼仪伴我行”——伯爵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演讲比赛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学校德育的重要体现。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端庄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明氛围。3月30日上午,我校举行了“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比赛活动。

活动开幕

文明礼仪是什么?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是人类历史长河的一盏明灯,是我们健康成长的结实臂膀。

在主持人声情并茂的开场词下,演讲比赛拉开了帷幕,刘晓彬校长为本次活动致辞。

本次演讲比赛由一至六年级每班选派一名学生,共22名学生代表参加。

比赛分为三组,一、二年级为低年级组,三、四年级为中年级组,五、六年级为高年级组。出场顺序抽签决定。

出席本次演讲比赛的评委有刘晓彬校长、行政人员,以及各行政处副主任。

评委们认真阅读比赛评分细则,认真倾听,严格对照标准,负责任地对每位参赛学生的表现给予公平客观的评分。

演讲风采

低年级组的选手们虽年龄小,却个个精神饱满,感情真挚,演讲主题鲜明,态度自然大方,或讲故事,或引经据典,或铿锵有力,或娓娓道来。

二(32)班谭丽娜

一(36)班王昱函

二(33)班李文霖

二(31)班文桂红

一(35)班董欢

中年级组的9名选手风采动人,气定神闲,他们慷慨激昂地讲述着对文明礼仪的理解和践行。

一段段文辞优美的叙述和观点引起同学们的强烈共鸣,掌声不断,将赛场氛围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三(29)班黄语萱

四(23)班于建鑫

四(38)班欧烁葭

四(27)班陈佳仪

四(25)班陈恩佑

三(30)班金紫欣

四(26)班吕子歆

三(28)班杜雨瑾张扬帆

选手们陆续登台演讲,他们口若悬河,慷慨激昂。在台上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或畅谈自己对文明礼仪的看法,用真诚的言语畅谈文明的行为;用澎湃激昂的情绪歌颂礼仪规范,发挥自己最高的水平,展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们的语言表达自然流畅,声情并茂,仪态端庄大方,表情亲切自然,手势得体,精神振作饱满,演讲的每个细节都让评委和观众引人入胜,感人至深。观看比赛的同学都为之振奋,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六(16)班何紫欣

五(21)班王黎昕

五(19)班唐祁

六(17)班冯双喜

六(18)班蒋妙可

五(20)班曾俞瑄

六(15)班张淑婧

表彰环节

三组演讲结束,比赛暂时告一段落,然而精彩还在继续,接下来是激动人心的优秀学生表彰环节。

教导处陈娣主任公布了2020年期末优秀学生名单,并为他们颁发了奖学金。

优秀学生光荣榜

同时,陈主任希望全体受表彰的同学戒骄戒躁,百尺竿头,再攀新高;更希望其他同学,能以受表彰的同学为榜样,顽强拼搏、奋起直追,树立远大的理想,用汗水浇灌成功,用勤奋铸就辉煌,以优异的成绩,谱写我校更加灿烂的新篇章。

比赛结果

比赛严格按照各项程序进行,评委们当场评分并核算结果。唐建勇主任宣布本次演讲比赛的获奖名单,并对获奖同学进行颁发奖状。

比赛结果

一等奖

低年级组:刘婉苏 董欢

中年级组:金紫欣吕子歆

高年级组:冯双喜 唐祁

二等奖

低年级组:谭丽娜李文霖 

   文桂红王昱涵

中年级组:方宇钦黄语萱

   于建鑫欧烁葭

   陈佳仪陈恩佑

   张扬帆杜雨瑾

高年级组:何紫欣王黎昕

    蒋妙可曾俞瑄 

 张淑婧

刘校长为一等奖学生颁发奖章

文明

礼仪

陈主任为二等奖学生颁发奖章

健康

成长

圆满结束

活动最后,刘校长作总结发言,对22位参赛学生的精彩演讲大力赞扬,并向全体学生提出希望,人人讲文明、懂礼仪,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做文明礼仪之星。

伯爵小学“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比赛圆满结束!通过本次比赛,同学们更深一层地认识了养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增强了文明礼仪的意识。从学生身上,我们看到了学生们敢于展示自我、勇于挑战自我的优良素质;我们也听到了他们所代表的全体学生,“从我做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决心;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会进一步展示他们文明礼仪的行动,让美丽的校园更加和谐!

精彩演讲

END

编辑:邓美玲

审核:刘晓彬唐建勇陈娣欧铁军谢斌

文明礼仪的优美段落

文明礼仪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动作,语言,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文明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注重文明礼仪,使我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

基本的文明礼仪原则:一是敬人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二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文明用语:

1、您好!请坐!请问!请稍候!请不要着急!

2、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

3、没关系!不客气!谢谢!

4、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5、您请讲,我会尽量帮助您!为您服务是我应该做的!

6、有不懂的地方您尽管问。非常感谢您的合作!再见!

人与人之间难免磕磕碰碰,有时甚至失礼失态,一句"对不起"就能使怨气烟消云散。在人际交往中,学会道歉,是我们做人很重要的一项道德修养,我们要会说"对不起",做个文明人。而且,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文明用语则是通往心灵的金钥匙,在交际中能否使用文明用语,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讲脏话粗话的世界是"黑白"的,讲文明用语的社会才是"彩色"的。生活中的文明礼貌用语还有很多,要注意各种场合使用的礼貌用语。

"文明礼仪"重在实践应用,只能通过言行反映出来,每个人都要在理解文明礼仪要求的基础上,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礼形象。树立信心,利用各种场合去表现,懂得应用得体的文明礼仪,自我塑造良好形象,做一个有礼、自信、文明的人。

文明礼仪佳句

共建和谐文明言行,人人争当礼仪标兵.和谐治国,个个皆为社会栋梁.

回顾5.11第四届读书节闭幕晚会丨那些你不能错过的精彩瞬间……

回 顾

诗歌音乐会

一场由初春到初夏的邀约

一次全新的尝试

一生需要多少次的怦然心动

唤醒你对内心、对世界的渴望...

哈哈

故事的开端......

《每一个早晨,都是愉快的邀请》

1

  演员:黄文真

“你好,我脸上的阳光。

你好,早晨的创造者,

你将它铺展在田野,

洒在郁金香和牵牛花低垂的脸上.......”

伴随着莫扎特优美轻快的《小步舞曲》

演员黄文真活泼明亮的开场朗诵

给大家带来了不同寻常的耳目一新的感觉

《雪花的快乐》

演员:一个声音合唱团

青年指挥家:王晓艺老师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飏,飞飏,飞飏——”

在一个声音合唱团演绎的徐志摩诗歌

《雪花的快乐》中,

晚会徐徐拉开帷幕。 

    王跃梅副院长代表学院致闭幕辞,高度肯定了读书节活动所取得的良好成效。她说,学院图书馆以读书节为契机,开展系列活动,积极营造阅读氛围,有效地推动了东方学院书香校园建设。当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民阅读活动,学院举办这样一场诗歌音乐会作为读书节的闭幕,也是希望通过诗歌和音乐讲述阅读故事,传播阅读力量。她希望同学们不当过客、看客,勇当创客。她鼓励同学们要学会诗意地栖居!

主持:曹海凌、陈昕、陈雨露、李硕

他们说:

/这是大学三年来/

/四位“老人”第一次集体同台/

/他们是四位有故事的主持人/

《远方》

演员:王梦飞

/在嘈杂的世界里/

/诗和远方,成为多少人的向往/

/多少人因着那句/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而心动/

/而当真正要迈出那一步时/

/你是否真的知道/

属于你的远方在哪里?

《时光慢慢流逝》

演员:许晗、张梦凡、吴闻欣、沈思

《时光慢慢流逝》

/是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鲍勃·迪伦(Bob·Dylan)的一首歌/

/这是一首纯净的、安静的歌/

“当你置身尘外,时光静寂流逝

即便“时光静寂流逝,永不复返”

/我活着的所有时间/

/愿意全部用在与你一起的时候/

《我的南方和北方》

演员:东方之声广播台

/于静寂缓慢的时光里做美好的事情/

还有比这更纯粹的感觉吗?

/其实说起纯粹,说起美好/

/我们相信不仅仅是柔情蜜意/

/大气磅礴也可以是纯粹的/

/也可以有撼动人心的纯粹力量/

《星月神话》

演员:梵希瑜伽社

      琴时民乐社

/将传统乐器与瑜伽舞蹈相融/

/音乐与舞蹈交汇/

/梵希瑜伽社/

/琴时民乐社/

/给带给大家听觉与视觉的盛宴/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演员:杨健、张旖珈

/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

/英国喜剧大师卓别林在70岁生日的当天/

/曾经写下过一首诗/

/也可以说是他洗尽铅华返璞归真之作/

/这首诗的名字就叫做/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确实/

/当我们真正开始认识自己/

/真正开始爱自己的时候/

/世界又给我们打开了另外一扇门/

《treasurelife》

演员:信息分院

/在夜幕的灯光下拉长的身影/

/在黑暗的环境中演绎的人生/

/所有故事都因为相遇而有了开端/

/每个人的人生都因为珍惜而显得格外精彩/

/亲情、友情、爱情/

/三种情感的交织/

/让我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

/展示给你不一样的人生/

《赞美》

演员:董永茂老师

《赞美》

/是由海宁诗人穆旦于1941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

/诗歌以“赞美”为题/

/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为全诗的抒情基调/

/在中华民族抵御/

/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最艰苦的年代/

/唱出了一曲高昂的民族精神的赞歌/

 董老师说:之所以选择《赞美》这个作品在现场进行朗诵意在通过这样一个历久弥新的作品告诫青年一代一个民族正在起来我们身上背负的历史责任

《尚未消失的风景》

演员:曹宇辉、菁英剧社

/你要屏住呼吸才能接住蜻蜓/

/像灌木丛克制着长满刺的身体/

/因为爱/

/所以忍受/

  《有一个字,与生俱来,排山倒海》

演员:东方之声广播台

     宝莱坞东方舞社

拉丁舞社

菁英剧社

情侣的爱

/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

/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

/我的样子/

                  ——节选自罗伊·克里夫特《爱》

朋友的爱

/朋友/我真的好想/

/用我开放的伤口汇集汩动的泪水/

/为你蒸溜一杯上马的烈酒/

/用我颤抖的双手捧起祝福/

/在九月的风里微苦着游走/

/给你一处痴心执着的坚守/

——节选自张景利《朋友》

母亲的爱 

/记得,小时候,妈妈每一次出门,总是说一

“好好在家呆着,妈一会儿就回来,听话!”

/记得,大一点,我每一次出门,妈妈总是说

“孩子,别太贪玩儿,早点回家!”

——节选自姜昆《妈妈》

家国的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就让一切通往一个字·爱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来自/

/宝莱坞东方舞社/

/拉丁舞社/

/菁英剧社我们可爱的王江源同学的倾情演绎/

/从一部电影/

/到一个创意/

/到人员组织/

/到舞蹈编排/

/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个异常欢快/

/又不乏优美大气的舞蹈作品/

/将晚会的气氛推向新的高潮/

《雨巷》

演员:菁英剧社

/1927年戴望舒创作的/

《雨巷》

/风格是从浪漫主义向象征主义的一种过渡/

/也是因为这首诗/

从此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

/作者通过对狭窄阴沉的雨巷/

/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

/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写/

/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

/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来临》

演员:李依莎、杨健、郎朗、马鸿韵

/诗是与自身灵魂的一场对话/

/而写诗就是灵魂的表达方式/

/留住了短暂的美好/

/定格了瞬间的惊艳/

/作为海宁新生代诗词爱好者的代表作/

/钱哲峰同学的这首原创组诗/

《来临》

/在江南记忆校园原创诗歌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感谢诗教基地成员的精彩演绎/

/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全新的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江山美人》

演员:信息分院电商专业

古书有云:

/有服章之美是为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拥有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中国/

/自古以来就有着“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

/感谢信息分院电商专业的姑娘们/

/与我们共同感受华夏文明的精神气度/

《将进酒》

演员:刘文、刘可欣、帅娱、吴闻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静夜思/

/相信大家都会念/

/其实李白给我们的印象/

/不仅仅有静夜思这样的一种深情/

/同时也有一种狂放和自信/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也会讨论这样的话题/

/如果可以再活一次,我们该怎么活/

/也许有人会说/

/与其去想这个问题/

/不如活在当下/

/即是:莫使金樽空对月/

/我们在今天这样的一个舞台上/

/也需要一份享受当下的激情与狂傲/

《单纯的力量》

演员:全体演职人员

/那诗到底是什么/

/我们想/

/可以用一首诗来表达/

/晚会最后,我们用一种特别的表达方式/

/首先邀请到我们今晚的主持李硕同学为大家领诵/

/把时间交给在座的每一位/

/让大家都成为音乐诗会的主角/

/不知你是否也逐渐觉得/

/单纯的力量/

/大抵如诗句中的样子/

/它在刚刚悄然到来的夏季里/

/点燃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梦想/

整场音乐会围绕“直到我纯粹的让你不得不出现”的主题,分成【书香】、【致远】、【明体】、【达用】四个篇章。各分院、社团的同学们,以戏剧的手法,将人物、诗歌、音乐、舞蹈等诸多碎片化的元素,以一种远行的姿态进行碰撞与粘合,勾勒出了诗和远方、自然与爱的意境,为在场师生们创造了一场诗歌艺术在身边发生与发声的盛宴。 

谢 幕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第四届读书节闭幕式

——“翰墨书香,诗意青春”音乐诗会

到这里就要告一段落了

但是我们相信

诗的精彩

不会结束

我们的阅读情怀

不会泯灭

因为纯粹,你不得不出现!

感 谢

主办方:图书馆、信息分院、学生工作部、组织宣传部

协办分院:工商管理分院、人文与艺术分院

协办社团:东方之声广播台、菁英剧社、一个声音合唱团

编辑排版:钱秋丽

        郭冰瑶

图片来源:张 艳

审核推送:俞华华

孙频:“致那些生命荒芜但又不断向上的人”

作家简介

孙频,女,1983年出生,现为江苏作协专业作家,2008年开始小说创作,迄今发表中短篇小说两百多万字,出版有小说集《松林夜宴图》、《疼》、《盐》等十多部。

 

作家与《收获》

2014-5中篇《不速之客》

2016-3中篇《我看过草叶葳蕤》

2017-4中篇《松林夜宴图》

2019-1中篇《鲛在水中央》

2019-1《收获》

2019-1《收获》

孙频中篇小说《鲛在水中央》刊载于2019-1《收获》,并入选2019收获文学排行榜。下文转自“送你一朵花戴”公号,授权分享。

【“对流层”读书会】

11月12日下午与孙频聊《鲛在水中央》

何平:今天小说家孙频来参加我们的读书会,讨论她的《鲛在水中央》。这次,研一的先谈吧。

周鋆汐:那我先来吧,我就先说一下我的阅读感受。这部小说给我的一个整体的感受就是人在时间与空间中被包裹着挣扎。

首先是时间感。题目中的“鲛”字很有魅力,不是大鱼,不是尸体,而是鲛,古时候有人面鱼纹,《搜神记》里有鲛人,具有一种特定的指向,带来一种神秘感和远古感,这种神秘和远古或者说是时间感渗透在文章的很多地方。整部书中与“远古”“原始”相关联的事物出现了很多次。有“我感觉自己像忽然退回到了最远的洪荒时代”“我看到那些大鱼往往会觉得敬畏和尊重,像人类的祖先。”包括“我”也是隐居在一个“原始密林”之中,这些都共同构成了一种远古沧桑感,让人感到有些东西也许是罪恶、也许是挣扎,是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于人类的本性之中无法摆脱的,似乎小说刻意在营造一种时间感。

我们比较熟悉的应该是鲛人泣珠,是“沧海月明珠有泪”,意象相近的东西常常相伴着出现,于是就有了水,有了月。尤其是“月”的意象,不仅是我”在山林中被月光包围,幻化出一种置身水底的感觉,更是小说里提及的所有诗词都出现了“月”的意象,像《春江花月夜》、《临江仙》,还有“明月夜,短松冈”,《南北朝诗文》“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包括提及《红楼梦》也是黛玉和湘云在凹晶馆赏月,不知道您选取这些诗词是不是有自己的考量?那我觉得这首先是一种时间的概念,因为这些诗词都涉及了追忆、怀念,都有过去、现在两种时间的转换交织。“月”不断的提醒“我”水底尸体的存在,我们也可以推测,将尸体投入水里的时候也是一个月光明亮的晚上。“我”不断的回想起那个晚上,那个时刻,当然也不断的回忆过往,因为一旦当“鲛在水中央”之后,过去的梁海涛与现在的郭世杰就已经被分割,不同的名字、不同的生活方式,而这两个“我”则用鲛和与鲛相关的月、水等意象连构起来。就是我们所说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却不是当时那个月亮。

以上我都试图将时间单独抽离出来看,其实我们可以发现时间和空间通常混杂在一起出现,时间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宏大的包裹我们的空间。书里多次提及了被宏大包围的弱小体,比如被蜡泪包裹的飞蛾尸体、被湖水包裹的尸体,被寂静无人如坟墓般铅矿包裹的我。这里如果用一个类比的话,应当是我就等同于尸体。当一个弱小体被一个宏大的环境包裹的时候,感知就会逐渐错乱而渐趋丧失,而这首先消解的就是时间。但小说中其实反而一直在确认时间,一开篇就有精确的2008年4月17日,我们可以通过小说明确梁海涛几几年入狱,几几年下岗等等。梁海涛自己也买了一本大日历来确认时间,但依然会被时间包裹而“疑心自己是不是活了几百岁”。“我”去找范听寒借书,无时无刻穿戴整齐,不断确认时间,我觉得事实上一种对被铅矿包裹的否认,是“我”的自我挣扎,是一种想要好好去生活的渴望,“我”一直觉得自己与范听寒是某种同类(经过一些苦难而依旧对知识精神或者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有坚持),“我”不能让自己归属到铅矿里、归属到黑暗中而被吞噬。我一开始觉得梁海涛穿戴整齐、种种仪式感是为了肯定自己当下的存在,并一直在生活中挣扎。后来我逐渐又觉得这事实上是一种自我欺骗,周围所有的人都其实注意到这种异常,“我”却依然执着于掩饰,就像被蜡泪包裹的飞蛾最初的挣扎。但“我”也只能依靠这种自我欺骗,才会去不断的挣扎。范听寒去世前对郭世杰说,每个人都说过假话,“万物刍狗,谁也不要怪谁。”我觉得最伤心的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每个人都被一种宏大包裹着,自知或不自知。

暂时就想到了这些,还没有想好问题,就先听一下大家讲的。

林润藤:前面鋆汐提到借鉴古典文学资源。我认为这对于80后作家写作而言是一条结合中西古今的好路子。这个难点在于,很多年轻写作者在涉及现代话题时只会用现代的意象,热衷于古代意象的作家又难以生发出现代性的思考,沉浸于唯美感伤的情调,成为诸如叶兆言之类文人风月的拙劣仿者。但我觉得您在这部小说中除了用古典的情调来舒缓叙述的节奏并渲染一些情境,还让我们看到了古典意象被赋予的现代感受。比如月,在古典诗词中可能是团圆是思念,但是这部小说中更成为构筑内心审视的图景。还有掉在棺材上血滴一样的海棠果,在古典诗词中可能代表鲜艳美丽,但此处是血腥、惶惑和凄凉。可以说古典情调书写现代主题、现代情绪,让古典元素获得了生机,也让小说有了别样的风味。

您还刷新我对80后写作的印象。您的小说不同于80后典型的符号写作和青春写作,而是有力量的写作。您的题材是特别的,比如杀人者的自述等,从中发掘出人心的丑恶、恐惧、无助,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些通俗意义上看起来罪恶的是非,又从宽宥中寻找到人性的希望,这是对“人性”的一次深入思考。可贵的是,您是将渺小卑微的个人置于时代变迁的洪流,这或许是增加历史感的尝试吧。

曾经您不自觉地被“标签化”为“对女性和身体的过度书写”的一位作家。而您这次小说中突破了之前写女性视角以及写两性的模式,首次用男性第一人称写作,并放弃了两性的题材,这或许是您创作上自我突破的一次尝试,不知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

这部小说相对之前您的作品来看,不再以情节作为主要的进展动力,叙述情感逐渐克制。之前您的作品中有着非常波澜起伏的爱恨情仇,但在这部小说中,对于人物遭受的苦难,您并没有刻意铺陈渲染,而是让人物以近乎云淡风轻的口吻叙说,呈现出一种对于人生和苦难的理解(或许这种理解是命运无常带来的悲悯和宽恕)。这是一种克制写法的尝试吗?

当然,小说虽然克制但并不平淡,里面部分采用了推理悬疑的方法——时不时地抖露一点真相的尾巴。在带有机锋的对话之中一次次审视“我”的内心波动。在叙述的节奏上,每当情绪将要冲出水面的紧张瞬间,作者又用了周围山林景致的描绘或者我的一些举动比如灌凉水,比如游向湖底等等语句加以缓释。尤其开头不紧不慢的一夜醒来,让这部小说不同于一般的悬疑推理小说和福尔摩斯探案式的情节故事,它不是步步紧逼真相的,因为真相不是这个故事的最终目的。这部小说也不是在消费悬疑杀人故事。这部小说更像是一个沉沦在山林的荒野中的,没有了时间,又脱离了社会的罪恶的人在进行灵与肉的思考。所以我觉得从这个层面上看这个小说这个叙述节奏的把握是值得肯定的。

从灵与肉的哲理思考层面来看:生存即面对苦难,人努力地活着,努力保持尊严。我是不幸的,九十年代的遭遇了严打等苦难,在无处安放自我的不幸中,最终被迫犯下了杀人的“恶”。但我仍然需要尊严,犯恶躲在深山的我还是执着于穿西装,即使袖口已经磨破。西装是文明是体面的象征,我固执的格格不入实际是在捍卫自己的尊严。范听寒老人也是不幸的,他遭遇了文革的苦难。范云冈也是不幸的,她从小就没有了父母。

那么我在想该如何救赎?或许古诗词并不能起到真正的救赎作用,只能抚慰人心在命运的变幻中更从容。小说中提到,诗中才有最永恒最牢固的东西,命运却是变化无常的。但是小说中的诗歌常呈现的是水中有月的景象。镜中花,水中月。或许都是美丽的幻象。老人没有从古典诗词中得到解脱,他还需要模仿儿子的署名,自己给自己写信以求得安慰。而我,在生活现实的遭际下也改名换姓,并且始终以假面目示人。

真正灵魂救赎的方式是温情和宽恕。对于“我”来说,他杀鸡杀狗都是无动于衷,杀人也说这点血算不了什么,但是作恶的我被宽恕所感化。范氏祖孙对仇人选择了宽恕。就范听寒而言,临终的的善意最令人动容“我说过假话,范柳亭说过,你也说过。万物刍狗,谁也不要怪谁”老人到死依旧看穿没有拆穿让他的内心受到了煎熬。同样范云冈与我的对话一步步在推理中逼近真相,逼近我罪恶的秘密,也一步步使淡定的我走向煎熬,一直到几乎揭穿谜底那一刻的死寂。但是在最后一层窗户纸前,范没有捅破,宽恕的带来的这种恐惧与感激让我一瞬间不由得内心主动忏悔,想要坦白。这是否意在说明爱和宽恕使人得到救赎?芸芸众生相似处境的理解,让人与人的仇恨消解。

成朱轶:我翻了一些您以前的小说,所以我是对比着来看这部小说的。但是因为我没有穷尽您的文本,所以提出的想法和问题可能还是不成熟的。

第一点,小说表面的外壳是梁海涛(郭世杰)和范听寒、范云冈之间的故事,里面藏匿的杀人藏尸案会让读者有深入探索的欲望。但是我读完以后觉得这个秘密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其中容易被忽略的人物的人生经历。就像那天徐则臣老师做讲座的时候说的小说的背后是要有阴影的。我认为阴影不是那个杀人的秘密,而是其中的各个人物的生存状态。里面的各色人物都是小人物,有人性的善与恶,主人公是比较丰满的圆形人物。梁海涛可以杀人藏尸,也可以对范家表示关怀和愧疚,每天的西装领带非常像在掩饰自己的罪行,对磨破的袖口的在意很像是自己精心保守的秘密即将被揭穿的惶恐。范听寒对于真实身世的隐瞒,也许就是虚荣心作祟。范云冈和黑社会老大失败的恋情,对大学生的嫉妒,上课时洋相百出,这样狼狈的生活也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孩子的失败生活。就连一笔带过的孙口心,文刚,刘国栋,死去的范柳亭他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隐秘、波折和失败。范听寒有一个词总结了小说中的人物,“万物刍狗”,所以我觉得小说最后还是在探讨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对人性发出拷问。您在《松林夜宴图》中借艺术家苦难遭遇揭示生活的残酷与荒诞,生存灾难激发出了人性的暗黑、造成人性的变异。对艺术家的书写启发着人们对人性的拷问与深思。所以,这部小说是借助小人物来对人性进行刻画和展现吗?

第二点,在结构上面,小说是采用了双线结构,一条明线是“我”在来到这座密林之前的经历以及“我”与范听寒之间的故事,暗线是“我”与范柳亭之间的故事,这一条暗线在12节之后渐渐显露出来。所以,我觉得您在写作的时候是很克制的,一个个情节是一点点地剥离出来的,一条暗线的埋伏也是很完整的。小说前半部分有很多的细节都是在铺垫,在设置悬念,基调是比较神秘的。题目鲛在水中央,开头对于密林、无名湖、黑云峰的描写都具有生态小说的特点,其中穿插的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很多比较优美,清新。我这几天翻了您以前的作品,《盐》、《松林夜宴图》等作品中是用比较露骨、直白的语言来展现人物和情节的,尤其是《乩身》中常勇和杨德清做马裨那一段,写得很残酷。但是这部小说写得很克制,没有用非常极端的语言来刻画人物。您能谈谈这样的转变吗?

第三点,您以前的一些小说很多是以女性作为主人公的,就像《松林夜宴图》中的李佳音、《乩身》中的常勇、《祛魅》中的李林然,而这部小说则是以男性作为主人公,您能谈谈这种性别视角的转变吗?而且以前的小说中会着重表现人物内心情爱的失衡以及痛苦,但是这部小说中基本上没有,我认为梁海涛和范云冈之间没有太多的爱情因素,您能谈谈小说中对男女之情的抽离是出于什么目的吗?

纪水苗:我想先说一下我的阅读感受,在读前面几节的时候,我总是想起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朦胧、神秘,以为是梦,却被某些事物提示所处世界的真实性。我很喜欢小说中一些很像电影切换镜头的段落,比如“我眯起眼睛看了看正午的阳光,金色的会繁衍和滋生一切的阳光,和二十二年前的阳光并没有任何不同。”“二十二年后的阳光不多不少地落在这个小镇的这条街道上,落在我和一群小贩的身上、脸上。”这样的叙述不仅将“我”地现在和过去相连接,更能从中生发出世事无常、人生苍茫之感。

关于《鲛在水中央》这部中篇,我有想法的有两点:一是我将郭世杰借书还书之举看作是叙述者的自我救赎之旅。第三次“我”从范听寒口中得知他的儿子是范柳亭之后,理当避之不及。虽然“我”知道不该再去,但还是又一次、再一次、再再一次去到范听寒家。并且,在后面几次借书的时候,范听寒或多或少地和我谈起范柳亭。范听寒的讲述使呈现在“我”面前的范柳亭的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形象而不仅是一个欺骗他人的失败的企业家的形象。也就在这个过程中,“我”和范柳亭不可避免地再次交织起来,“我”开始与范柳亭和解,也慢慢使自己心安。“我”开始像儿子履行对父亲的义务一样照顾范听寒,也借此在赎罪。

二是我将小说多次对借书还书、潜入湖底的叙述看作是重复。在小说中,重复的运用可分为叙述重复和主题重复。小说明确写出的大约有七次来到范听寒家借书还书、五次潜入湖底。这样的叙述重复使人物的背景以及心理活动得以呈现,也使小说的叙事结构层层推进。当然,叙述重复是围绕着主题进行的。我认为小说的主题是“生存”和“救赎”。在借书还书的叙述重复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到反右、文革、工人失业下岗、下海等重要历史时段以及其中的普通人的命运浮沉。为了生存,人们苟且;为了更好地生存,人们奔波。谁人不像一根蒲草,微小而坚韧,被历史遗忘,却能因一条缝隙得以生存。普通人虽然微不足道,却能以己度人,范听寒临终前所言“我说过假话,范柳亭说过假话,你也说过假话……谁也不要怪谁”的言外之意应是“这个人世间,有谁不是在努力地活着”。“我”从范听寒那里得了体恤和宽宥,也在多次来往中得了救赎。因而我乐观地以为,结尾“我潜入水中,再次向着无名湖幽暗的湖底游去”是为告别,此后“我”将心安地努力地活下去。

我想问孙频老师的是,如何理解范云冈这个天真又世故的女孩?

缪一帆:刚才已经有人说到这篇小说对古典文学资源的挪用,我想补充一点,就是《鲛在水中央》的标题也是一次挪用。我们都知道,鲛人泣珠在古典文学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典故,李商隐写过“沧海月明珠有泪”,是一种朦胧的、唯美的感觉。我想,在一定程度上,“鲛在水中央”是化用了李商隐的诗句,但是逆转了它的意境,朦胧感仍在,唯美感突变成了一种侵蚀人心的心理恐怖,这有些近似于爱伦·坡的感觉,或者说,是“沧海月明珠有泪”的恶之花版本。

下面我想说说我对于小说修辞的几点疑惑,我并没有思考出什么合适的答案,所以想求教于作者本人。我观察到,在对事物进行形容的时候,小说语言常体现出一种凑对的冲动,即形容词、动词或相似句式等等会成对出现,比如一开始就有“层层叠叠时远时近的雨声”,“河流变急促变大声”,“存在着另外一个丛林,有植物,有动物”,后面有几乎一整段这样说:“周围的树木越来越高大古老,越来越茂密蓊郁……一直向前流动着,行走着……我一边恐惧着,一边……前方静静地、耀眼地跳出了一片湖”。这给我一种很奇怪的感觉,类似于老干部写律诗时在中间两联凑对仗。

另一点疑惑关于比喻。比喻作为一种修辞非常重要,在许多小说那里,比喻具有一种认识论的功能,通过比喻可以建立或发现与世界的新的关联。但《鲛在水中央》的比喻不具有这样的特性,而是在意思已经表述完整之后,作为附丽或者增色而存在的。小说中的比喻都很平常,平常到几乎所有人需要写作文的时候都能想到,比如“里面裹着一只小飞蛾的尸体,琥珀一般”,“湖面却静极了,像面大镜子,在阳光下有一种璀璨的感觉”,“墨绿色的水草,像女人的长发”,“密密麻麻地长满了木耳,像长出了无数只耳朵”,“每年到了清明节后,一树杏花如雪”。

当然我提出这些,不是在质疑写作者本人,因为这是一篇以想象的第一人称视角来写的小说,许多用语可以看作是这位第一人称的“我”所发出的。于是可以转接到另一个问题,即作者声音如何参与进角色声音,作者本人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因为我之前也读过孙频老师的《疼》,那里面的小说,作者的声音非常明显,许多想法明明是不可能由角色想到的,而是作者在代为立言。

孙频:好的,那我就从后往前来说吧。我觉得选用什么样的词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个人喜好的问题。刚说到叠词的问题,比如“层层叠叠”,因为这篇小说整体的语言风格就是比较平实的,我就会选择比较平常朴素舒缓的词。与“老干部体”,好像没有太大的联系吧,并没有涉及平仄和对仗。还有比喻的问题,我觉得写小说不是非要写出一些非常新奇的比喻,才算是好的。我以前写小说会用一些非常新奇的比喻,后来觉得比喻要用的节制一些,比喻在这里是起到一种增色的作用。作者声音和角色声音的问题也是同样,我不觉得作者必须要从作品中抽离出来,这也是不太可能的,就算是可以做到,可能文字也会变得有些冷漠。你所说的前后矛盾,我觉得可以理解成两种不同的写法。

一个作家总是处在成长和变化中的,我也确实是有转型,差不多是以2015年为界限。2015年以前,小说中女性的存在感很强烈,之后再写作,小说中的情感渐渐变得克制内敛。2015年之前我比较关注女性的情感生活和生存状态。2015之后,我渐渐开始关注更广阔的人群。近几年我就更关注底层的平凡的小人物,试图寻找和发现世俗生活里的生机。处理人物和情节也不再那么极端,而是逐渐变得舒缓克制。我觉得这跟年龄及阅历有关系,人在年轻的时候会对爱情很关注,作家也是一样的。现在我不想把自己限制在一个性别的角度上去写作,而是想让性别感消失。作家的写作都是有变化的,我也想做不同的尝试,这部小说用了男性主人公的视角来写,也是我写作上的一个尝试。

刚刚有人问到范云冈的形象,范云冈这个女孩子是复杂的,她童年时期失去母亲,青年时期失去父亲,读了不少书,心高气傲。一般来说,像范云冈这样的人物,在小地方读了很多书的知识分子,命运大多是带有悲剧色彩的。范云冈是有“恋父”倾向的,她喜欢那个黑社会老大身上的暴力和力量,因为这能带给她安全感。我设置范云冈这个人物,主要还是为了表现人对人的宽恕。“我”是造成范云冈命运的原因之一,因为是“我”杀了范柳亭,所以“我”对范云冈怀有歉意。当范云冈最后决定一个人云游四方时,“我”说“我还是希望你能找个好人结婚,一个人真的太孤单了”,这句话是很真诚的,这是“我”发自内心的希望。范云冈、“我”以及范听寒是一个三角关系。范云冈和范听寒早已猜测到我的身份,但二人最后都选择了宽恕。连范云冈这样一个女孩都能选择宽恕,可想而知这对“我”造成的震撼。

何平:这次选孙频的小说,请孙频来,我是有一定考虑的。我最近看了一些今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鲛在水中央》是其中最出色的几个。作家写作的时候有些个人化的东西是一定存在的。比如,如果换一个作者去写《额尔古纳河右岸》,可能就不是那个(额尔古纳河)了。迟子建去写的话,就有那一种属于迟子建的气息——对于山川、大地、鬼魅,投入进去的那种体恤和深情,如果把这些处理掉的话,那这就不是迟子建了。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就谈“零度创作”,好像这个成了小说叙事中间一个特别高级的东西。包括你们刚才讲的男性叙事的问题,你们师姐朱婧最近把一个小说给了《花城》,她也是选了一个男性叙事的角度,它的情节是讲一个在南京这个旧都做旧学问的女性,她的一生,一直到最后六十几岁去世,写了几十几年的时间跨度(里的事)。小说选的是她的一个学生,她的一个研究生(的视角)。这个研究生从刚开始读大学就做她的助手,然后所有男性对于一个美好的女性的想象都和这个老师相关。当然朱婧的写作比较克制,她不像孙频那么泼辣。如果我们“冷血”、“零度”地分析这个小说,可能会觉得有问题,一个青春期的男性对于一个理想中的美好女性的想象一点杂质都没有,这不符合(常情)。但这恰恰就是朱婧小说的特征,张怡微写朱婧的书评就叫“典雅的欲望”。所以虽然是男性视角,但骨子里面还是朱婧的、女性的,那样的一个东西在里面,确实就是她自己个人化的东西。

孙频:因为作家也需要保护自己。 

何平:对,保护自己,尤其是女性作家,往往会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叙事站位。我现在越来越倾向于小说不只是故事,小说是要有技术的。我们现在很多青年作家不讲究叙事技术肯定会产生一定问题。小说还是要有技术的,技术中的一个方面是就语言的考究,不能说语言一考究就不自然了。昨天跟阿来在聊天的时候也聊了这个问题,作家的写作还担负了发明一种新的国语的责任,如果没有那些作家特别“作怪”的语言,母语可能就特别的无味道。但是正是因为有像鲁迅的那种腔调的语言,有像张爱玲的语言,有汪曾祺的那种语言,才使汉语向各个向度的膨胀有了可能。全部用语法书的标准语言去写,整个的汉语就没有发展。所以中学语文教学里面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的分析,要用语法去分析一个文本的语言。文学作品不是应用文,这其实是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当然中学语文是要讲语法,但如果说每一篇作品都去分析语法的话,对文学其实是一个巨大的伤害。作家很多的时候写作的语言都不符合语法,包括孙频的写作。像刚刚缪一帆讲的问题,当这样一些成语进入了她的叙述中间,它究竟担负了怎样的一个东西?成语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表达能力特别强,比如说外面黄的叶子密不通风,这就是一个写实的东西,我们大家都知道“密不通风”是什么意思,但是一旦到了小说里面,可能它又担负了其它意义。所以说,我们对作家的语言习惯,可能有的时候不能那么轻易地去判定。你用中学语文教师的分析方法,鲁迅没有几句话是通的。

孙频:就是说不能用一个模子套所有作家,因为每个人的用语习惯都不一样,它是千姿百态的。

何平:就像昨天叶舟在先锋也讲,他说每一个作家有自己的词汇表,他在青春期的时候,他就有一套词汇表。他的小说《敦煌本纪》跟李修文的《山河袈裟》是有互文性的,因为这两个作家有一段时间一起在西北大地漫游。李修文原来是写《捆绑上天堂》《滴泪痣》那种类似青春文学的小说,后来24岁他到西北漫游了以后,和叶舟两个人整天在西北的那些地方乱窜,后来就有了《山河袈裟》。

孙频:对,每一个作家,再大的作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词汇表。

何平:他讲“人民”和张炜讲“人民”是不一样的,张炜讲的“人民”是很大的词,但是李修文在讲“人民”的时候,他有他自己的“在西北”。昨天他们讲西北赋予他们写作的内在精神,后来他就有了《山河袈裟》。

孙频:我也特别喜欢西北,因为在大西北会让人觉得自己真的过于渺小。

何平:是啊,叶舟说他原来青春期写作写的那些诗歌,2000年的时候结集叫“大敦煌”,它就形成了一套词汇表。他说他现在再去写敦煌,这个词汇表又有另外一套词汇表等等。

对孙频的小说命名不够,我上课也反复讲一个问题,就是批评家不敢命名。但是这种东西如果要避免,怎么样去命名?当然命名不是用那种粗糙和暴力的方法。邓一光今年的长篇小说《人,或所有的士兵》,我认为他就确立了一种新的写战争的美学原则。从战争文学的角度上来讲,邓一光的小说在战争文学上面,使战争文学可以跟世界文学对话了。当然我可以说它是一个新的美学,他真的是可以叫一个“新的美学崛起”。你比如说阿来的《云中记》,《云中记》前半段他写了80%的好的小说,甚至90%,但到最后收得太匆忙。那个老人到最后要随着村庄一起滑到江里面去,然后移民村的人也在头一天回到了这个地方,那天做乡长的外甥正好就结婚,过于巧合的简单化了。但是这个小说前半段绝对是一个很厉害的小说。他里面讲安魂,讲到一户人家,一户人家里去给亲人召魂。写战争,写灾难,肯定有一种新的美学。所以你如果说“新的美学原则崛起”,它的参照系在哪?它在文学史里,它与同时代的文学,它跟世界文学的交集在哪里?比如说当时吴亮讲“叙事圈套”,他就很厉害,他就发现了马原的小说里面有一种独特的东西,并给出了最早的命名。

孙频:作品里那些最独特的东西其实并不是作者本人先意识到的,它是被发现的。

何平:所以说,如果去研究邓一光的作品,你会发现他的作品里面跟我们平常接触到的东西是不太一样的。比如说,对战争的那种轻盈化的描写,把战争里面的残酷的东西过滤掉。从《荷花淀》到《百合花》到徐怀中的《牵风记》,都写战争和战争中间的浪漫理想主义。所以,命名是要建立在一个特别庞大的知识系统上面的,这个知识系统并不是一个很空洞的(概念),虽然很多人都用空洞的概念。下面就是二年级吧,,也不一定拘泥于这个作品,有些东西可以一起来讨论。

王可柯:老师您好,看了您小说之后我还是有几个想法的。像这本小说当中有些东西是很明显的,我大概是看到第二章、第三章的时候,就差不多能够猜到海涛应该是一个犯罪者。因为他有很多犯罪者的那种心态,例如说他开了一个饭店,但是要开到很偏僻的地方,然后菜还只有几个,就怕太香了会引来更多别的人。看到这一句的时候,我觉得这多半是一个有犯罪经历或者说是一个有犯罪背景的人。还有一些比较肯定的是就是范爷爷,他是肯定会选择原谅的。感觉他已经猜到范柳亭的死跟梁海涛是有关系的,但是他每次在试探审视他的时候,他其实更多的是慢慢地选择要一步一步原谅他。但是唯一一个我觉得有更多可能性的是范云冈的一个态度,特别是结尾的时候,因为她不是一个必须要选择原谅的人。而且在结尾,我也是感觉其实窗户纸随时可以突破,她甚至是可以去逼问的。整个故事线下来的话,我觉得您写的时候,她不是一个一定会被写成选择原谅的人。

孙频:那是因为主人公主动说的那句话,他说我带你去看一个湖,就是因为这句话是他主动说出来的,这就有被原谅的可能。

何平:我感觉,有时候讨论,对一个作家的写作,不要过于纠缠一些细节。阅读作品的时候,一定要首先要把握大势,当然细节不是不关注。如果过于纠缠于小细节,没有一个全局观的话,到最后会把自己的阅读格局弄得特别小。阅读的时候,首先有一些大的东西要把握,就是一个作家的腔调。用苏童(毕飞宇?)评价迟子建的话说“每个作家有他的基础体温”,这话讲得特别好。每个作家都有他的基础体温,而且这个作家的基础体温,就像孙频刚才讲的,会发生一些变化,他的写作随着语境变化,基础体温便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说这个是要把握的。再有一个就是整个的叙事逻辑成立不成立?你继续说。

王可柯:我等下也有大事,我有发现大事。但我先接着上面的讲完。我感觉,范云冈在结尾的地方还能提供一层张力,我觉得她不是一个必须要选择原谅的人。她身上是有很激烈的东西,她是可以把局面给搅乱的,但是她宽恕的可能一方面来自于海涛的态度,他说我愿意带你去看,对吧?然后还有一个宽恕的可能是因为一方面她恋父,刚才您说的,她之前为什么一直没有离开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她生活的很失败的一个地方,她其实想逃的话是可以走的,但是他选择了在范爷爷死了之后找梁海涛谈一下。我看这篇小说的时候,没有担心范云冈和海涛这两个人究竟谁会去引发死亡性的冲击事件?因为“我”其实是一个求生欲很强的人。范云冈呢,她其实是很激烈也很自爱的。所以他们两个不会爆发什么死亡事件,他们也不会自杀。我觉得像海涛这个人他其实一边在守住秘密一边在自省,他在和他的罪相处。但是,他在罪里可以呼吸。如果他是鲛人的话,他在水下是可以呼吸的,尸体也在水下,所以他是可以在这种罪当中生活的人,而且他在努力地让自己生活得好一点。例如说守住自己,尤其当自己的生活岌岌可危的时候。我就想这么看的话,如果他更岌岌可危,如果他没有这么容易守住自己的话,会不会这篇小说能带来的冲击性更大一点,这是我的一个想法。

何平:她写诗,她写诗歌。(笑)

王可柯:而且他其实是善于原谅自己的,他时刻在找一些方式去原谅自己,包括他试探性地每次都找到范爷爷那边去,一方面他是在反省自己,可能某种程度上是在赎罪,但是赎罪的另外一面难道不是在寻求原谅吗?他其实也在试探被原谅的可能性,所以他其实是一个善于原谅,让自己也在寻求别人原谅的一个人。

其实我觉得您使用的男性视角还是有些混杂的。当然了,试图以无性别写作作为一个出发点来写的时候,实际上性别也是会有混杂的。我在看这篇小说的时候我一直在留意,我会猜第一人称到底是男性还是女性。我是在他穿西装的那个时候看出来他是男性的,那个时候已经是小说开始好一段时间了,已经在第一章的中间后半了。然后包括后面有一个地方,“少年时代母亲总对我说一个男孩子家不能老哭,没出息。”这里的一个“男孩子家”。

孙频:这是用方言说的。

王可柯:我读的时候就觉得性别视角在模糊的同时是有一些混杂的,我想可能也是在转型期间可能会出现的状况。然后第三个我觉得这个小说故事成立的合理性是建立在几个关键时间点的明确上。其实像您这篇小说,我特别注意到很多时间是很明确的。例如说“2008年4月17日,四年了,我在废弃的矿坑四年了”,小说给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时间——2008年4月17日。然后往前推四年,就是2004年他才到这里来。然后是“40岁那年一个人又回来了”。所以他差不多是1964年的人,然后小说说他1986年的时候被释放,然后1987年的时候他爸爸死了,他顶工了,1992年的时候他母亲死了,1998年下岗,1999年跟范柳亭就相遇了,范柳亭失踪了八年。

何平:这个讨论的特别好。像这些时间节点的梳理。

王可柯:我觉得整个小说成立的合理性,就在这个时间节点非常明确上,这都是能串起来的。因为小说里说在2008年的时候范柳亭消失了八年,也就是范柳亭消失的时候应该是1999年到2000年的时候,或者说2000年才知道失去消息了。然后范听寒是六十五六岁,孙女范云冈1995年的时候16岁。所以我觉得这篇小说,就老师您说你想要写更大的东西,我就想着更大的东西您是怎么写的,其实我觉得应该是在这些时间节点上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然后这些时间节点也就牵扯出了您说的您想写的更大的一些东西。如果只看这一个故事的话,表面上它是一个小镇里面的一个隐藏的一个杀人犯为了守住自己的秘密和罪展开的一些故事,但是小说实际上有整个时代,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有时代背景。

孙频:我先回应一下你提到的这个时间问题,我在写作的时候肯定不会白设置一些时间。小说中的这些时间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因为把这些时间串起来就是时代,就是说如果把所有的关键的时间连起来,你就能看到时代的变化。单看一个时间是无效的,而主人公正是与时间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他的命运就沉浮于时间当中。当一个人没有朋友,没有工作,没有家人,没有房子,完全地隐匿于深山老林里,住在废墟里,与草木日月、野生动物为伴的时候,这个人其实根本不是生活在人类社会里,而只是在时间里流浪。他是在时间里孤独守着秘密的这么一个人,是一个在时间里漫游的人,而不是一个正常的处于社会秩序中的人。一个如此孤独地在时间中漫游的人,他受的惩罚难道还不够大?所以说刚才你提到的,说是觉得这个主人公是一个善于自我原谅的人,我不太同意。主人公当然一直在逃生,这没有问题,求生是人的本能,但与此同时他也一直在放逐自己、惩罚自己。比如说他最后回到深山老林,一方面是为了逃避惩罚,另一方面也是在自我惩罚,这种时间的无效性,正是一种酷刑,与幽禁差不多。当时构思小说的时候,我想把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个最普通的老百姓所可能遭遇到的一些时间、一些时代的节点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去表现一个普通人的命运。所以我为什么把这个人物设置到一九六几年出生,是因为在这个年代出生的人才有足够的时间去经历很多的事情,70后、80后都不足以有这么丰富的经历。比如说他19岁的时候因为严打入了狱,然后又被无罪释放,之后包括进工厂,能成为工人阶级在当年也算是炙手可热,接着工厂倒闭他也得下岗等等。这一系列的重要事件,我把它们串到一个人身上去,就是为了起到一种浓缩的效果,希望在一个人身上能够浓缩出这种时代感。我觉得这个小说是一个时间感非常强烈的小说,它表现的真的就是时间,而人物的生命也是完全在时间中漫游和消耗,他自己则守着一个坚硬的无法被消化的秘密,这个秘密什么时候才能被消化呢?有可能在某一天东窗事发,他又被抓住了,有可能他就一直这么生活下去,直到他死亡,只有他死掉,这个秘密才会同时消失掉。所以这个秘密本身也是和时间有关系的,一个事件只有在时间中保存得足够长久,才能变成一个秘密。所以刚才你提到的这些时间点,首先是我精心选择的,其次就是我本人也非常迷恋这种时间的感觉,我觉得人生中所有的迂回,所有的秘密,所有的周折,其实都是时间造成的。

王可柯:是的,然后还有他的父母亲都有点像祭品了,首先他为了他儿子而求速死,速死好让他的儿子可以顶替他矿工的金饭碗。

孙频:这样的父辈是真实的,因为在当年一个生病的父亲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去顶替自己的工作,在当年的社会背景下,这个绝对是正常的。也许今天你们觉得好像理解不了,但是每个事情一定要放到那个时代中去理解它才有合理性,你放到今天来看就是不可思议的。

王可柯:包括他母亲的死亡节点也很有意思,他母亲是1992年去世的,他母亲是图书管理员,小说里面的描述是说那一年图书馆也正好废弃掉。

孙频:这个厂房废弃掉了,对吧?这个厂快没有人了,他母亲其实就是一个殉葬的形象,她随着工厂一起消失了。

王可柯:老师,我还有个问题,就是您写小说的时候,也许您没有,也许有,我大胆假设一下,一个小说里,肯定有一个写小说的人最想写的东西?但是写小说的时候,写的人其实他有一个情绪起伏,有个兴趣点在的,要写到这个东西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要慢慢爬才能爬到你最想写的那个东西上,或者说中间肯定有一些无聊的时刻。在这种时候会怎么办?

孙频:肯定有,你在写一个小说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你非常享受的段落,也有你比较艰难的段落,这是必然的。不可能说你写每个字都特别享受,这个时候你就慢慢写,慢慢磨,有时候一天写几百字,慢慢的,就像是趟一条河一样慢慢趟过去。写的顺的时候就多写一点,不顺的时候就少写一点!你说的很对,美术家每创作一篇作品的时候都有一个内核,那种兴奋点、吸引他的东西推着他往前走。写每一篇作品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我为什么要去写这个小说,一定是里边有一个核心在吸引我。你知道这个小说里边最吸引我的是什么吗?不是命案,不是杀人,不是那种哥特式的那种恐怖,真正吸引我的是那种山林里的沉静和悠远。我写一个人生活在深山里,就他一个人行走,在时间里漫游,山林的那种静谧,那种对人的保护,一个饱经沧桑的人在这样的静谧里得到了宁静,这种感觉是最吸引我的,也是我在写作的时候最为享受的,因为我个人觉得这世间所有的沉静和安静,都有养护人和保护人的作用。

何平:你们两个也尝试写小说,你们说说。他们两个合作写了一个小说,在《青春》上面发表。

王玥:我本来有一些问题,刚才孙频老师和何老师已经为我解答一部分了。我比较关注小说中的两个矛盾。第一个矛盾就是刚才时间的问题。“我”(梁海涛)选择到人烟稀少的深林里面来生活,实际上已经脱离正常的社会了。在深山这种孙频老师所写的“时间的黑洞”中,时间会疯狂地流逝,“我”必然也会很难注意到时间的流逝。于是“我”就用很多措施,比如说穿西装,在家里挂日历,包括读书,这些都是感知时间正在有序流逝,而不是一种无序疯狂流逝的方式。“我”在拼命拒绝被这个时间的黑洞所吸收。我在这里有一个疑惑的地方,孙频老师设置了“我”穿西装这么一个有意味的情节。“我”在人生许多至暗时候都没有穿,在坐牢的时候,坐牢出来之后,去广州辛苦地做倒爷的时候,都没有穿,而是在深山生活这样一个人生转折点特地开始穿西装。“我”明明知道自己身上是背负着罪恶的,是更需要隐藏和低调的,“我”还穿着西装在深林里“惹眼”地生活,明知道出去赶集买菜的时候会遭到别人的怀疑,“我”还是坚持这样做了。对于这个情节设置我可以理解可能是想表达梁海涛想维持体面,包括保留一部分自己对美好正常生活的向往或者是尊严,但是也还是想请教一下孙频老师一定要设置这么一个“突兀”的情节有什么更深的用意吗?

我说一下第二个矛盾。这篇小说可以说是一个水汽氤氲的小说。小说开头是山间落了一场微雨,然后到海涛曾经在童年也有一种置身水底的感觉,包括最后寻找到深林里的深湖,把范柳亭的骸骨推到深湖里。在小说里他和水是分不开的。然后还有很多氛围和语言的流淌,都让我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外部环境是这样有一点阴冷、潮湿的感觉,但是人物的内心,包括人物生活的一些细节,“我”(梁海涛)在山里面烤火吃一些野味,包括和范听寒一家交往的细节,其实是和外部的这种湿冷环境形成对比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是有温度的。关于密林中的深湖,孙老师刚开始写的时候,就给我一种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感觉。“我”沿着河流、山路一路寻找,最后突然树木一下子消失,前方跳出了一片湖,就给我那种突然找到“桃花源”的感觉。但是这个湖里又深藏着一个非常绝望、非常黑暗的秘密——受害者躺在湖底。那么我对深湖之于海涛的意义有点好奇。从您的叙述来看,它有一点像一个秘密基地,一个神秘又美好的环境,这与它里面存在的黑暗负面的秘密又是对立的。看过推理小说的同学也许知道,有一些变态杀手在作案之后会回去查看他作案或者抛尸的现场,以延续内心杀戮的快感,但我们知道海涛并不是这种变态杀手。深湖这样一个像桃花源一样,让他可以在秘密和世俗的压抑下呼吸的缝隙,他应该加倍珍惜,以保留湖对内心治愈力和安慰力,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将骸骨深藏湖底,毁掉内心的桃花源,并一次次去查看自己的罪恶痕迹?这是让我比较好奇的。

还有一个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孙频老师刻意设置的。这个小说,可能是孙频老师第一次用第一人称限知视角,我觉得有一些视角混杂的地方,有一些虽然是第一人称的视角,是“我”在说,但是总让我感觉有一个外部的视角在打量。例如梁海涛在和范云冈吃饭的时候,他正在吃黄瓜,范云冈说了一句话,然后“我忽然就咧嘴笑了,牙缝中露出绿色的黄瓜”。我觉得这个应该是“我”看不到的,是一个外部的视角在看“我”。还有小说中很多范云冈与祖父祖母的往事,都应该是“我”作为一个内部限知视角的叙述者不可能直接知道的,所以我想这是不是孙频老师刻意设置的,还是在叙述和视角上有一点疏忽?

孙频:你提到的问题是,一个在深山里的人,他为什么要穿西服。一个人与世隔绝地隐居在深山里的时候,每天还要穿着一身周正的西服,是他对自己的一种拯救。周围没有人看你,你可以完全不修边幅,你可以不穿衣服,或像野人一样穿点树叶也可以,但是他正是在用这种方式捍卫自己最后的尊严,他与动物和野兽是不一样的,他知道“我”还是一个人。人和动物到底有什么区别,就是人的那种尊严感,就是说他不愿意丧失这点尊严,因为他知道一旦把这个东西丢掉,可能就真的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了。其实人对尊严感丧失的这种恐惧,我觉得并不亚于被抓住当罪犯被关到监狱里去,所以他唯恐丢失而小心翼翼地去保护,并且一直坚持这样一个穿衣的习惯。而且隐秘蛮荒的山林与文明是没有关系的,它是文明到不了的地方,但是穿西装打领带是属于人类的文明,而且是程度比较高的文明,因为它代表礼仪和尊严。把这种人类文明带到蛮荒的森林里去,我觉得它就是一种冲突,能产生一种张力。你说的这些矛盾,我设置的时候是为了让小说里面出来这样一种张力,包括你提到的第二点,这种像桃花源一样的一个湖,忽然跳出来与这种湖底的秘密之间是不是会有矛盾。在静谧的山林里有这样一面平静的大湖确实很有诗意,同时在这样的湖底藏着不为人所知的恐怖秘密。以上两点,你不要把它理解成矛盾,因为这种对比本身就蕴含着极大的张力。如果以诗意来写诗意,难免让人觉得腻歪,以残酷去碰残酷,又会觉得非常坚硬,非常冷酷。就是说,外在的诗意和内在的黑暗残酷,揉在一起的时候,反而会让人感觉到了小说里的那种张力。

然后你提到的视角问题,可能是因为以第一人称来写的话就会有诸多限制,你说的有些东西你是看不到的。我当时觉得以“我”的视角来写这个小说,本身就带有一种娓娓道来的回忆性质,第一人称的一些限制,没有办法像上帝一样去俯瞰一切,只能把某些东西变成主人公的叙述和回忆,只能这么做。这就是视角限制的问题。我以前都是用第三人称来写的,用第一人称来写对于我是一种尝试。我的感觉是第一人称还是会让你与主人公有一种更强烈的贴近感,无论这个主人公是男人还是女人。所以我也理解,为什么有些人用第一人称会很谨慎,因为唯恐会被人把主人公“我”当作就是作者本人,唯恐被混淆到一起。

王玥:好,谢谢老师。

邹宜笑:关于这篇小说,我觉得师弟师妹还有可柯、王玥都已经讲得挺好的。我只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孙频老师,在这部小说里面范柳亭这个人物,他基本上是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因,也是所有人物的果。他作为“我”的一个同辈人,跟“我”有着同样的背景,同样有过下海经商的经历,但是为什么作为所有人因,所有人果的范柳亭他没有故事,他消失了。

孙频:范柳亭其实是小说里边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是这个湖底秘密的源头。他是个农民企业家的形象,农民企业家在九十年代的时候非常多,但他们都是昙花一现,他们能够踩到时代里的某个节拍,顺应了某种时代发展的需要,也许发了一些财,但是他们的生命力都很短暂。这是因为农民企业家本身的一些局限,知识、文化之类,以及时代在飞速往前发展,他们跟不上等等,还有包括一些经营方式的问题,于是他们的企业几年之内就纷纷倒闭了。范柳亭就是其中一。他是因为急于去改变命运,然后当企业亏损无法盈利的时候,就不得不想到用一些很极端的方式去赚钱,比如说诈骗,这导致最后无助的工人把他杀掉。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你恰恰不能让他出现,从头到尾这个人都不能露脸,他只能藏在背后。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如果真的出现了,面目清晰地站在你面前,你就会觉得索然无味。让他在背后,你看不到他的脸,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背影,你才会去不停地去想象,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重要的东西不等于你一定要把它极度清晰地去特写,选择一种相反的方式淡化它、模糊它,也许更有想象空间。

邹宜笑:好的,谢谢老师。

刘宇:刚刚谈了很多,还有很多关注到的点,您之前也解答过了。我现在有一个想问的问题,是关于小说的结尾。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前面水苗师妹在讲的时候,她理解的这个结尾,是觉得郭世杰可能会选择继续好好地活下去。我看到结尾的时候也在思考,即使范柳亭的父亲和女儿都已经原谅了郭世杰,但是他在这个过程中几次都想要主动的去陈述他自己的罪行,可他最后还是没有说出来。所以我看到结尾的时候,我在想,郭世杰在游向湖底之后,他最终会选择自首还是自杀。您说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那么您在写小说的过程中自己是否有预设过,郭世杰他最后到底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他选择活下去的话,究竟是自首之后活下去,还是就继续这样隐姓埋名地活下去?

孙频:我也不知道他下一步会怎么样。因为如果我把这个想清楚了,我就一定会在文中流露出来。但是我认为当主人公的命运走到这一步的时候,不能硬性地规定他下一步会怎样,而是只能交给读者的想象。我作为作者,都不可能知道他下一步会怎样。因为他这个人物是一个备受煎熬的复杂形象,一方面求生欲很强,想通过各种逃避来活下去,另一方面又被自己的内疚和责任感折磨,尤其看到范家人的生活之后,也几度欲把这些个真相说出来,但同时也害怕。他是一个非常纠结的形象,活得并不快乐,藏起来也备受煎熬。你让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无论是去自首还是自杀,都不太成立,这是因为他自身的复杂性就在那里。所以在最后把一切就交给想象空间更好,因为这样一个人怎么做都有可能,也怎么做都不合逻辑。所以不能把一个开放式的结尾硬性地去套一个可能性。

席思宇:我想问老师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比较好奇您为什么取了“鲛在水中央”这个题目。因为我整个读下来之后,没有感觉到这个题目一定有什么意思。第二个问题是我在读的时候,发现范柳亭是在99年还是98年的时候被杀害,而他的女儿是79年出生,也就是她父亲去世的时候她是20岁。然后我觉得,对于她来说,救赎和宽恕的行为,其实是不太可能成立的。因为这个故事整个结束是在08年,当时她29岁,隔了九年,就可以宽恕杀害父亲的人,在我看来是有点从情理上不太能够说得通的一件事情。

孙频:小说的题目,尤其是中短篇小说的题目,只能意会。而且我不太喜欢那种太实的题目,我觉得题目还是要给人一点韵味。为什么起“鲛在水中央”?是因为“鲛”这个意象我比较喜欢,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形象,一方面你可以把它理解是人鱼,一个很优美的形象,但是另一方面“鲛”也可以代表水妖、水怪这种比较恐怖的东西。那么,“鲛”放在这个题目里本身就代表着很多种可能性,你怎么理解都可以,你可以觉得这是人鱼也可以觉得是水妖水怪。其实读完之后你会知道水里躺的是一具尸体,但“鲛”并不是尸体的对应意象,“鲛”只是给你解读的空间,也就是说,善恶是不能够严格分开的。这个题目包括小说的一些东西,是比较空灵的,需要意会,而不能细究,它到底有什么含义,它到底代表什么?有时候就只是一种象征和意味。

关于第二个问题,因为江湖中无非就是四个字,恩怨情仇,有恩就有怨,有情就有仇。有人会像武侠小说里那样,一辈子去追杀父仇人,一定要为父报仇,但是你为什么不能理解世间也一定会有人去原谅仇人呢?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一个人虽然是以陌生人的身份走近你,但是在几年的相处中,他像亲人一样对你,去关照你,并且他不停地借书看书,以此来拯救自己,你如果都看在眼里,对这个人不会心生怜悯吗?

席思宇:但是范云冈跟主角两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其实很少,她跟祖父范听寒交流更多一点。所以我就有一些疑惑。

孙频:最后这个女孩子都能知道他是杀人犯,说明什么?说明祖孙俩是一定交流过的,是有共识的,就是说,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在里边。因为他们的接触是好几年了,而不是说一步就到位。而且范云冈这个人物本身就带有很天真的东西,你看她为什么喜欢黑社会老大,她说这个人他会用刀去劈毒贩,也会用南瓜给她做南瓜灯,她为什么会爱上这样一个男人,就是因为这个男人身上混杂着天真和力量,而她的人格也是复杂的,一方面带着很尖锐的利器,另一方面内心又柔弱善良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的人对于别人的付出就会很容易感激。

席思宇:行,这是老师您的理解,我表示尊重,谢谢您。

孙频:你也可以从别的角度来理解。我们从各自的阅读角度去看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小说并不是真实的生活,它需要被解读,这解读可以有多重意义。

席思宇:对,它肯定不是生活。但是因为在故事当中没有呈现相关发展过程,当我作为读者去读的时候,我不太能理解此处的原谅。

孙频:作为读者,你可以有你自己的感受。

席思宇:对,就是这样。谢谢老师。

何平:(席思宇)我曾经叫你去梳理过几个小说的时间线索,你应该对这个问题比较敏感。近期这些青年作家都在作品中把时间标志得特别清楚,而且时间跟大时代都对应得特别紧。包括周嘉宁的《基本美》、双雪涛的《平原上的摩西》、班宇《逍遥游》,这可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去暧昧这个时间?而孙频的时间意识也不是现在才有的,包括《我看过草叶葳蕤》等小说里面也有体现。所以以后你们阅读的时候,有时不能把作家某个作品抽离开来看。因为这里面会涉及到作家的自己的一条线,作家和文学史一条线,作家和同时代作家的一条线。我们会发现这么多的青年作家都在这样做,包括有一些可能写作比较通俗的作家,比如写《平生欢》的七堇年。他们小说都写到了90年代末期的中国的社会大变革,例如《平生欢》讲一个军工厂,那些年轻人的爸爸妈妈都在军工厂改制以后都下岗了,他们向各地流散。但七堇年的小说跟徐则臣的《耶路撒冷》完全不同,徐则臣是村子里面的一些人到世界去,而这七堇年的小说《平生欢》里面这些人原来是在国营体制之下活得特别好的一群人,所以他跟徐则臣的《耶路撒冷》完全不一样。虽然《平生欢》可以完成得更好,但从研究的角度,这个小说还是值得关注的。一批小说都有了类似的一些东西不是很偶然的现象。我们需要思考具体的时间对这些作家究竟意味着什么。

孙频:我个人的感觉是80后这波人如果写到90年代的一些社会变革,应该是童年目睹或感受到了这些变革带来的巨大影响。如果你自身没有这个经历,一定要往上靠,一定要写这些东西的话,就可能会没有情感带入,也没有意义。

何平:所以看你要怎么去处理这些问题。比如说像周嘉宁那个小说,他写了一个香港的歌手,他有些香港和北京的东西就可以带进去。

孙频:我在一个访谈里曾谈到过这个问题。我觉得一个80后的作家如果愿意去写童年看到过的一些社会变革的话,那是因为这种回望会使他思考,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今天的我而不是另外的我,为什么我变成今天这个样子,而不是另外样子的我。有些社会变革看似与一个小孩是没有关系的,它似乎是属于父辈的事情,但我觉得这其实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它是一个人的来处。就是因为种种事情的综合导致了我变成今天这个样子,而不是其他的样子。这是年轻一代对自己的反思方式吧。

何平:像这样的作品,我认为现在刚刚开始。因为80后的人正好是在青春期,经历了中国的变革。整个家原来过得还不错,突然整个家都失业。92年、93年就开始有下岗。那个时候80后是十二三岁的人,整个的80后的青春期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度过的。当然前一代作家何申、关仁山他们就写过“现实主义冲击波”,所谓的“三驾马车”。但同样这些东西写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些变成了他自己成长空间的东西,就像一个钉子一样。

孙频:所以我们需要回望往回看。

何平:就像鲁迅讲的家道中落,对80后而言,90年代的变革就是明显的一次中国的家道中落。这跟我们这代人不一样,我们正好是家道上升的时候。我们60年代末70年代的人中,多数经历的正好是整个家庭往上走的时候。在家里面过得很苦的时候,忽然改革开放来了。应该是83年,我们家就翻了房子,原来的草房子就七拼八凑也有个气象了,整个的家庭是在往上升走。所以我们这一代的人跟80后明显不一样,然后80后跟90后也不一样。对90后来说,整个社会就已经这样了,我也没有办法了。而我们60后跟80后正好构成了一个对位。八零后的很多人是在青春期经历了整个社会阶层的分化,阶层的极度的撕裂,大量工人下岗,整个社会往下行的时候。所以我曾推荐《基本美》的时候,我就说什么是80后的大时代?80后的大时代,就是他们经历的90年代,就是80年代。50年代作家写他们的大时代,那是他们的同时代。

孙频:这种我们青少年时代经历过的变革,虽然貌似与我们无关,但其实我感觉这个东西是我一直都没有消化掉的,所以有一天会写出来。

何平:像我们这代人的话,例如我在县城里面读书,我就能感受到上升时期的城里面的工人。当时他们家里都过得好,而我们从农村出来的,整天到他们家里面轮流混吃混喝。

孙频:那个时候他们有优越感。

何平:对,他们有优越感啊,包括我们那个时候有一个同学的父亲是工会主席。现在工会主席在县城里面也许不算什么,但那个时候他是过得最好的。那时候工会主席比组织部长家里都过得好。一个组织部长家的孩子也跟我们是同学,但差别很明显。比如说我们那个时候都在他们家混,都很熟悉。到了组织部长家里面过年的时候,他把单位里面分的一坨带鱼拿两条给我们带回去。那个时候人与人之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电信固定电话费查询】固定电话怎么查话费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