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44句孟子说的名言警句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1-20 08:31:26 admin 阅读:59

导读孟子的三句名言 1、孟子的三句名言是什么 (1)、(56)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名言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

孟子的三句名言

1、孟子的三句名言是什么

(1)、(56)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名言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3)、(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

(5)、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6)、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8)、注: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9)、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1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1)、心的官能作用是用于思考,通过思考才能够有所得,不去思考便不能有所收获。

(12)、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3)、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4)、(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5)、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

(16)、释义: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17)、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1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0)、释义: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辞,也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2、孟子说的名言警句

(1)、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2)、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八节》

(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4)、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四节》

(6)、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7)、(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出自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教育者必须拥有正确的道理,并运用正确的方法。教育者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自身品格必须高尚,修养必须深厚,并在业务上努力提高自己,这样才能避免误人子弟。

(9)、(12)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0)、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12)、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孟子

(13)、廉者政之本矣,乃国之四维,立人之大节,仕者之大德。——孟子

(14)、(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16)、(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17)、孔夫子说的话,我深有感触。戚戚是指内心有所触动,心中产生了共鸣。

(18)、(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19)、(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20)、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3、孟子名言三十句

(1)、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

(2)、(译文)(孟子说:)“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不要因保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

(3)、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孟子

(4)、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七节》

(5)、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6)、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八节》

(9)、(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10)、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六节》

(11)、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12)、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六节》

(1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4)、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15)、(3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16)、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18)、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19)、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20)、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4、孟子的三句名言名句大全

(1)、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2)、(3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5)、(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7)、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才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去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而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名言名句6(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9)、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节》

(1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11)、(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12)、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13)、(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4)、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15)、(4)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8)、孟子认为“自弃”就是自认为不能居仁心,行正义,消极悲观,自己抛弃自己,连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和这种人,不能和他们一起共事,我们也要少与他们探讨事情。

(19)、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节》

(20)、释义:所以,上天要让某个人担负重任,必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5、孟子三句名言座右铭

(1)、(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3)、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4)、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5)、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六节》

(6)、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7)、劝说地位高的人,要轻视他的地位,不要把他的显赫地位和权势放在眼里。

(8)、孟子曰:“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上)

(9)、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孟子·公孙丑上》

(10)、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1)、不仅如此,他还要经受得住这样的考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响当当的语言,掷地有声。如果能在金钱诱惑、贫困煎熬、强权压迫下,仍然不改心志,不放弃理想,那我们就是真正的强者,就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12)、释义:能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爱他;能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尊敬他。

(13)、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14)、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15)、(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16)、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17)、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公孙丑上》

(18)、(译文)(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关系重大,干诡诈投机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之心的。如果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又怎样能赶上别人呢?”孟子经典名言名句3(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0)、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仗恃实力来使人服从的,不能让人心悦诚服,只是因为他本身实力不够的缘故,依靠道德使人家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诚服。

(2)、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3)、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轲《孟子·告子章句上》

(4)、即便天底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一天,又冻十天,这是不可能长大的。说明做事情应当具有恒心。

(5)、食之以时,用之以礼。——《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6)、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7)、(1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名言名句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8)、释义: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9)、(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0)、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11)、齐宣王看着两旁的人,而说一些其它的话。指有意避开话题。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3)、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14)、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

(15)、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16)、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17)、注:图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络。

(18)、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19)、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

(20)、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1)、(琢磨君2019)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智慧。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2)、仁,据孟子解释,就是“人心”。怎样才算是仁呢?根据《孟子》一书可以概括为:第亲民。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第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第尊人权。孟子公开宣扬“民为贵”、“君为轻”的口号,提倡在一定的范围调和统治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第同情心。要求统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办法来治民。认为这样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第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对一切残民以逞的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谴责,力图把现实的社会发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轨道上来。

(3)、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四节》

(4)、(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然而有人却打着“我做不到”的挡箭牌,放弃完善自己。孟子一针见血地辨明了“不去做”与“做不到”的本质不同,激励人们去做一个懂得爱人的良善之人。

(6)、君子仁义,有让他终生无法忘记的忧心之事,却没有短暂的忧心之事!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8)、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9)、(译文)(孟子说:)“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养它。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真是太不动脑子了。”

(10)、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11)、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一节》

(12)、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节》

(1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14)、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1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

(16)、(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17)、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而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18)、释义:有德才的人便是能保持那种婴儿般天真纯朴之心的人。

(19)、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20)、(4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节》

(2)、(50)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的名言上下交争利而国危矣

(3)、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意思是:这种气,最宏大,最刚强。它是正义的长期修养和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做一件正义之事而能突然得到的。一旦干了内心愧疚的事,这气就会衰弱。

(4)、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134句孔孑的名人名言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