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71句开解人的佛经经典名句大全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4-21 11:24:53 admin 阅读:59
开解人的佛经经典名句
1、开悟解人的佛语
(1)、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佛经经典名句
(2)、‘云何无明,谓于业果谛宝,无智为性,此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又欲界贪痴,及以无明,为三不善根,谓贪不善根,嗔不善根,痴不善根。此复俱生,不俱生,分别所起。’
(3)、不动灭无为:行者修持禅定,入第四禅,永离三灾——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刮三禅。出离八难——忧、苦、喜、乐、寻、伺、出、入等全息,无喜乐动摇身心,以此所显真理,故云不动无为。
(4)、 这一种解释没有回归到经典本身,《大学》一书,是不是为的成就物理呢?不是,为什么?因为《大学》本文一开始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嘛,你科学的格物致知能够明明德吗?能够亲民吗?能够止于至善吗?当然不能说一定不能,但是主题不在这里。有关科学到底跟明明德、亲民、内圣外王之道有什么关系,它能不能使人明明德,能不能使人亲民,能不能使人止于至善?这是另一层道理,我们下个礼拜会说到。总的来说,《大学》“格物致知”的本义应该不是为了科学实验研究物理。
(5)、自从阳明做了这种解释之后,中国哲学史对于《大学》这本书的讨论就热烈起来。原来《大学》这篇文章固然在《礼记》当中,大家都读过《礼记》,也都感受到这篇文章很重要。另外还有一篇《中庸》,也很重要。到了朱熹才把这两篇从《礼记》提出来,跟《论语》、《孟子》合在一起,号称“四书”,朱熹又详密地为“四书”作了集注。而朱熹说他注《大学》跟司马光作《资治通鉴》一样──司马光把一生的精力都放在《资治通鉴》上,朱熹把一生的精力都放在注《大学》上,他说,《论语》、《孟子》、《中庸》很好注,《大学》是不好注的。《大学》只不过是一千七百个字的文章,朱熹既费了一辈子的工夫,必定面面俱到了,所以朱熹注了《大学》之后,《大学》的注解几乎成了定论,一直到王阳明才翻案。对《大学》的注解的争辩,最主要是这两家,而这两家的争辩,集中在“格物致知”两个观念上。因为这两个观念是内圣外王之道的本中之本啊。从阳明以后,解格物致知者就更多了,明朝末年刘蕺山曾做了统计,他说自古以来,注《大学》者有七十二家,我们刚才举几家?这七十二家或许是一个实数,真的是有七十二家,或许是一个虚数,就是很多家的意思。秦始皇去封泰山,凡是皇帝登位了都要去泰山祭祀,祭天,叫封,当时封于泰山者有七十二家,这七十二或许真的是七十二代,或者只表示很多家,但还是以朱熹和王阳明这两家最有影响力。
(6)、 有人一直递条子说时间到了,果然!时间不只是到了,还过了(众笑)。好,今天虽然讲得很辛苦,可是我也相当地畅快,因为可以把这个问题从头到尾稍微地说清楚,要恭喜各位!这是我第一次把这个“格物致知”讲得这么完整,请大家以后一起再思考,以求得比较好的了解。纵使没有求得最好的了解,古人的了解也都有相当的意义。朱熹被王阳明所批评了,可能朱熹有他的缺憾,但是也有他相当的道理,这个道理可以用在相当的地方。比如说用在认识论上,近代中国人学科学,可以用格物致知来解释,这是朱熹的贡献。所以凡是古人所说,大体上都有他的道理,只是这个道理深刻不深刻、丰富不丰富、完满不完满而已。我们必须鼓励自己,要有丰富、深刻、完满的心灵跟能力,以来判断所有我们面对的古今中外的学问,它到底深刻不深刻、丰富不丰富、完满不完满。假如我们自己没有让自己的心灵深刻、丰富、完满起来,你怎么可能去判断古人深刻、丰富、完满与否?中国这一百年来,尤其五四以来,中国人就忘记了这个丰富、深刻、完满的追求,常常都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到最后你不能判断,你也不敢判断。有些人不知道节制,他还非常的蛮横,甚至非常的暴戾,他以自己的一种浅薄之知,就来批评古人,来否定古人,而且是全盘的否定。我们一定要改变这种心态,纵使刚才讲了许多家的不同,每一家都有它的特色,我们只要把它安排在恰当的地方,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便能归我们所用,也就了不起了。
(7)、不过中国从前的皇帝,也真有些是为人民办事,而不顾自己的。所以皇帝自称孤家寡人,那真是孤家寡人。我常常说,就有机会我也绝不当皇帝!不要说当皇帝,连平常人年纪大了,也是孤家寡人一个。你想,两个老朋友正在那里说笑话,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都可以说,但是你的后生晚辈年轻人一过来,你什么也不敢说了,不得不傲岸端庄,装出一副非常道貌的样子。这样年轻人自然也不敢靠拢来了,结果没有人跟你讲话,那真是孤家寡人了,尤其是读儒家书方方正正的老朋友们,奉劝各位以后要常跟年轻人跑跑,说说笑笑。不要将来变成孤家寡人的时候,大家看到了只向你敬礼,大家都敬而远之,永远不跟你亲近,那种味道才是:“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这是补充“亢龙有悔”的道理。
(8)、分别名数支:《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安慧菩萨造,玄奘三藏译,这是总括《瑜伽师地论》一切法门,集《阿毗达磨经》所有宗要,而以蕴、处、界三科为宗。
(9)、但男人终究是胆小的,天不怕地不怕只是还不开窍还不知道怕。蔡崇达
(10)、 刚才说“格物致知”是哲学史的问题。哲学史上当然有许许多多的观念,但有些观念并没有问题,或是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纵使有的观念非常重要,但我们不说它便是一个问题。比如说,在《论语》里,有一句话很重要,可以说是《论语》的心眼——把《论语》看成是心灵的表现,而表现中有它的眼目啊——也就是《论语》里面最重要的句子──每个人读了《论语》之后,或许都有他认为重要的话。或许是他在不同的时间,又有不同的领会。不过,《论语》当中也有一个大家共认的心眼,是整个《论语》的核心,或者说是整个孔子思想的核心,乃至于可以说是儒家学问的核心,再扩大一点说呢,就是人类所有学问的核心。
(11)、好,现在我们要注意,“信等五根,即以信等,及善念等,而为自性。”照唯识分类,心理的活动状况有“信”,信里头也分五种。我们现在先讲信,信、信念,所以讲信就很难了。那么一切宗教第一个讲信,“信则得救”。佛法也讲,《华严经》讲:“信为道源功德母。”信是最重要的。但是信这个中间差别很大哦,哪个才是正信?哪个样子才算正信?除了正信以外,一切的信都属于迷信。所以我们要知道,现在讲到一个“信”的问题,要多了解一下。
(12)、我筑自己的灶,熬自己的汤,谁爱喝谁喝,从不逼人家,但谁也别想来拆我的灶,倒我的汤。
(13)、问禅师:“师父,怎样才能控制情绪,遇事不生气呢?”禅师:“深信因果,则不生迷惑,一切恩怨皆因果所致,无迷则无嗔。生气,就好像自己喝毒药而指望别人痛苦。”
(14)、世间无事,烦恼来自逞强。所求太多,心就无处安放。
(15)、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6)、——“莫名其妙的生来,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南怀瑾
(17)、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18)、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19)、我们翻开历史一看,每一代在开创的时候,都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到了第二代或第三代子孙的手里,就慢慢不行了。政治安定、经济富庶、社会繁荣之后,逸乐就来了,这就开始走向衰败了。
(20)、‘云何恶作,谓心变悔为性,谓恶所作故名恶作,此恶作体非即变悔,由先恶所作,后起追悔故,此即以果从因为目,故名恶作。……’
2、开解人的佛经经典名句大全
(1)、再以想来说,想是见诤的根本----根本烦恼中的五见可资参考----见者意见、见解,也可说是思想、观念。人与人之间,有意见与见解的不同,有思想与理解的各异,这就是见诤。而在学术上、宗教间,见诤的斗争尤为强烈。佛陀住世时代,印度有所谓六师外道——六个不同的宗派;六十二见——六十二种不同的见解等,各人都以为自己的学说是真理,谁也不承认自己的见解有错误,这就引起了长期的思想斗争。近代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诤,也是见静----见解之诤,即思想主义之诤。追究这见诤的根源,是出之想——想蕴的想,也就是思想、观念。
(2)、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3)、此在《识论》中则曰:‘云何为憍?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能障不憍,染依为业。’
(4)、所以说,古今中外的人文文化、历史哲学的问题重心,主要关键还是心的问题,并非是物质的问题。“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所以无论个人与社会,有《红楼梦》大观园的繁华时代,如果不知检点,便有红楼梦醒时凄凉的后果。这是历史法则,历史的因果定律,必须特别注意。
(5)、如果不是这种“教育”,我也不必为之耗费生命!
(6)、总苞众义支:《显扬圣教论》,二十卷,无著菩萨造,玄奘三藏译,这是错综《瑜伽师地论》十七地要义,而以明教为宗。
(7)、20)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即不起,真心任遍知。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
(8)、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9)、你不用对每个过客负责,也不用对每个路人说教。韩寒
(10)、谁在这大喊大叫的?让不让街坊睡了!明天还要上班的。真是一群败类!
(11)、张了了,你不知道我多想和你在一起聊聊。在清晨,在每个晚上,我不停的在寻找那些年你给的味道。
(12)、如是六转识,及染污意,阿赖耶识,此八名识蕴。’
(13)、虚空无为:虚空非色非心,离诸质碍执著,其性无碍,无可造作,故名无为。
(14)、寻心所:寻者寻求,对事理粗略的思考。《广论》曰:
(15)、季谦先生:“读经”是所有人类学习语文的不二法门
(16)、散位独头意识:此又称独散意识,即不与前五识俱起,而单独发生作用的意识。此识生起时,或追忆过去,或筹计未来,或比较推度种种想像分别,或意念游走东想西想,称之为独散意识。这在佛法中叫做‘打妄想’。
(17)、系不系门:系者为贪等烦恼系缚也。欲界系者色界系者除香、味境及鼻、舌识,无色界系者,为意界、法界、意识界。以离色欲方得生无色界,故无色界中无五根、五境及五识。后三界通有无漏,为无色界系。
(18)、孔子对于时代风气的衰变非常忧虑,所谓忧国忧民,他忧的是什么?这里说:
(19)、请问:尊者,您们怎么看待植物人?他们算进入在有分阶段么?如果他们像植物人那样,昏迷到临终时候。已经意识模糊。是不是意味着他们投生不善趣的机会很高?
(20)、这句话有关于教育,也有关于个人修养。真爱一个人,如爱自己的孩子,不能溺爱,太宠爱了就害了他。要使他劳,这个劳并不一定使他去劳动,要使他知道人生的困苦艰难。前天一位富有的朋友,他有个孩子很好,很乖,他说预备将孩子送到南部一家工厂做工,我非常赞成。在我们看来,像他这样的家庭,无论怎样好的教育,生活环境是太舒服了,弄不好会害了这孩子的一生。教育和《孙子兵法》一样,“置之死地而后生”,硬要想办法使他受苦,使他知道困苦艰难。以这种道理,就能理解“爱之,能勿劳乎”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人生。
3、开解人压抑心情的图片
(1)、而《成唯识论》谓:‘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
(2)、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3)、如果人们都能醒觉到每个人都会死亡,世间会没有战争和仇杀。领袖们不需要彼此费神费力的调兵遣将,杀来戮去,时间一到,敌方自然会被死魔大军收服。因此,我们看到贪、嗔、妒与悭所带来的人为灾难可以通过念死来解决。单单念死就能够解决世间多数的问题了。可见念死并不会让我们活得消极,而是让我们生活的品质变得更好。
(4)、13)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处处认真,无一尘而非佛国。
(5)、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6)、唯识宗立八识心王之名。此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唯识宗不说心而说识,佛法上谓之方便。事实上,识即是心,亦即是意,心、意、识三者,同体而异名。小乘佛教建立六识,没有第八识,但在文字中已有八二识的含义,如印度僧伽跋陀罗(众贤)造《顺正理论》,卷十一谓:‘心、意、识体虽是而训词等义类有异,谓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集起故名心者,即是第八阿赖耶识;思量故名意者,即是第七识末那识;而了别故名识者,即是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
(7)、八识中的第八识是阿赖耶识,此即《广论》所称:
(8)、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9)、‘云何贪,谓于五取蕴,染爱耽著为性,谓此缠缚,轮回三界,生苦为业,由爱力故,生五取蕴。’
(10)、曾经有人问我,失去的东西回来还要吗?我说,我曾经丢了一粒扣子,等到找回那粒扣子时,我已经换了衣服。人与人之间没有谁离不开谁,只有谁不珍惜谁。无论是故友还是红颜,一个转身,二个世界。一生之中有一个爱你,疼你,牵挂你的人,这就是幸福。人生皆回忆,且行且珍惜!
(11)、这连续二十多年的太平日子,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当年我们小的时候也有过太平的日子,但是很多老百姓没有饭吃,那个痛苦、饥饿的状态很严重。现在固然还有贫困地区、边缘地区,但比过去好多了。你放心,一定会统一的,看我们怎么样努力了。
(12)、回家去洗个澡,好好睡一觉,把自己好好整理整理,别搞得一适龄少女跟库存甩货似的。
(13)、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4)、7)透水月华,虚而可见;无心镜像,照而常空。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
(15)、有缘无缘分别门:缘者缘虑,六识界、意界,及法界所摄的一部分相应心所,有缘虑作用,十色界及法界所摄的一部分不相应心所,无缘虑作用。
(16)、成长的路上,总是点缀着各种各样的离别,当时我们坚信,离别是为了重逢,所以说了再见。其实世界太大。
(17)、佛语有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
(18)、生存现实和自我期待的差距太大,容易让人会开发出不同的想象来安放自己。蔡崇达
(19)、不要太苛求抱怨的人,他把自己的日子弄得够难过的了。
(20)、你一再地委屈自己,只是因为你不想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卢思浩
4、开解人的佛经经典名句是什么
(1)、方所示现:凡属物质,即有形状体积,占有空间,因而即有上下左右等方分(长、阔、高三度空间),此称之为方所示现。
(2)、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3)、提前订立遗嘱可以避免日后亲属为遗产争讼而拖累自己,甚至让家庭成员卷入亲信危机,弄不好亲人们还为遗产闹翻,对薄公堂,造成彼此之间无可弥补的衅隙。这类难堪之闻不时在发生,他人给亲属遗留的苦难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我们可以避免重蹈覆辙多受他人曾面对的痛苦。
(4)、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5)、生我见相应位:这是末那识缘阿赖识见分生起的我执位,曰生我见相应位。一切凡夫、二乘有学、七地以前菩萨的有漏心位,都是此位所摄。
(6)、大明宫最重要的建筑是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这三大殿构成了大明宫的建筑主体。三大殿与丹凤门同处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上,分别是举行外朝、中朝和内朝朝会的场所,是唐朝的政治中枢,许多重大的决策都是在这些建筑中讨论决定的。
(7)、自性分别:此是以寻或伺心所为体,直接认识所对之境的直觉作用。
(8)、几年前,有些大学生来向我抱怨,如何不满现实,我告诉他们说,连米长在哪一棵树上,你们都不知道,还在这里不满这样,不满那样,假如把国家交给你们治理,结果不出三个月,只有两个字——亡国。自己一点人生经验也没有,在那里乱想乱批评,毫无用处,也毫无道理。治国不是简单的事,自己在社会上规规矩矩作人,能站起来都不容易,何况为社会、国家、天下办事,更不是简单的了。
(9)、 但是如果不是以格物致知为基础,为什么还说“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呢?我们也可以从《大学》的文章上找到一些消息。找到什么消息呢?刚才说,诚意这一大段,并不是全讲诚意,只有两小段讲诚意。就是“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和“小人闲居为不善,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两段。这两段,前一段先正面地说,其中“毋自欺”是很重要的观念,一个人如果不自欺,他就可以像喜欢好的颜色讨厌不好的气味那么自然地做人,这样做人,自我便会觉得很满足──心里充实饱满。这一种自然的反应是自己内心所独知的,所以要人在此多所谨慎,叫做“君子必慎其独也”。接下去反面地从小人身上讲,一个小人本来平常都不善,见到君子了,他就自己惭愧不安,把他的不善掩盖起来,而表现出善的样子给人家看,但是那种虚假的伪善有什么意义呢?凡是“诚于中”就会“形于外”,形于外一定是出于中,人家看你,就好像看到你的肺肝一样,你想隐藏怎藏得住呢?再讲一句“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然后引曾子的话说“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故君子必诚其意。”作结语。这里又分两小段,先接着上面说小人的不善,像有十个眼睛在看着你,有十只手在指着你那么严苛可畏。又从正面说君子之行善,如富之润屋,德之润身,那么身心安泰。总结是“君子必诚其意”。在这么短短的文章里面从正反两面提了两次“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可见,《大学》非常注重“慎独”这个观念,又说“君子必诚其意”。似乎“慎独”和“诚意”是同义辞。甚至可以说慎独是诚意的“工夫落实处”,即是说“慎独”是诚意的“本质工夫”。那么,整部大学的工夫要点,就落在“慎独”上了。
(10)、地、水、火、风四种元素,地大之性坚实,水大之性湿润,火大之性炎热,风大之性轻动。故所谓四大种,指的是坚、湿、暖、动四种物性,而非地、水、火、风四种实物,种者‘因’义,这是一切色法的能造之因,故称为‘能造四大’。为什么称为‘大’呢?称其为‘大’者,有下列四义:
(11)、阿罗汉位:二乘阿罗汉位,大乘八地菩萨,第八识舍阿赖耶之名(此时名异熟识),故末那亦不成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