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暗示人品差的句子(人与人人品相差句子?)

发布时间:2023-11-15 05:36:35 admin 阅读:59

导读人与人人品相差句子? 人品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如果人品不好,再努力,学历再高也是没有用的! 形容人品德极差的诗句? 1、《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元代:佚名 夺泥燕口,削...

人与人人品相差句子?

人品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如果人品不好,再努力,学历再高也是没有用的!

形容人品德极差的诗句?

1、《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元代:佚名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如果一个人,经常说这三句话,多半人品太差

用最简单的文字,写尽人间冷暖,治愈孤寂的心灵。

其实,大多数人都不贪婪,想要的都不多,是容易满足的,脸上会流露出纯真地笑,发自内心地说“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拥有真正的爱情,任何时候都感觉到爱、遇见三、五个可以深交的朋友,关键时刻互帮互助、月薪可以支撑起开销,不轻易在金钱方面发愁。

或许日子有些平淡,但不会感到无趣,不会变得消极。

得到了爱,也收获了陪伴,很少有无助感,几乎不会胡思乱想,心里认为一切都会往最好的方向发展。

经常被温暖,就会非常乐观,对生活很是向往,不论经历什么,都不会选择退缩,不会找任何理由离开。

所遇到的人,都适合留在身旁,对自己有很大帮助,路自然越走越顺。

这一生,看透人心是关键,想与一个人深交,始终陪伴彼此,不离不弃,就得真正读懂他是哪一种人。

他有为你着想,从来都不会算计你,不会盼着你过得不好,不会刻意嘲讽你,往往是把你当成了自己人,真心希望你好过。

有一心为你的,也有利用你的。

他喜欢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他总是推卸责任,显得格外自私,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他的人品存在问题。

你要记住:不是所有人都值得真心对待,经常说这三句话,多半人品太差,要逐渐变得陌生,就像没认识过一样。

“我压根就没听他在说什么”,这是不尊重

人际交往时,要相互尊重,而不是无视一方的存在。

心里一定要真正明白:愿意抽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不但能让对方感到欣慰,自己也会有较好的体验。

适当地理解、包容,容易收获人心,得到重视。

一个人对你忽冷忽热,还经常表现得对别人不耐烦,你就要明白他这样的人不可以深交,对他再好都没用。

对别人不满的人,也不可能善待你,别再犯傻,别再不舍得狠心,别再他再次出现的时候,表现得很热情。

“这件事情可和我没有关系”,这是没担当

真正把你当成自己人,做不到不管不顾,完全忽略,关于你的事情都主动参与在其中,而不是装作不知道。

就是说,把你看得重要的人,会陪伴你的左右,看到你的消息会及时出现,和你一起经历风雨,绝对不可能看着你陷入深渊。

两性相处,就是彼此搀扶,共同成长。

其实,两个人交谈时,能感觉到他愿不愿意伸手帮助你,能不能给你带来一丝安全感,让你在某一时刻非常踏实。

喜欢推卸责任,常说“和我没关系,摆明对你不重视,不可能为了你牺牲。

一心一意对待一个人,却没有收到过回应,就不能再继续了,因为他这种人是没有担当的,只会给你带来极大损失。

你要记住:能对你说出这样的话,足以说明他非常喜欢逃避,他只愿意管自己,他心里最希望的是自己好好的。

“我早就看出来他不怎么样”,这是墙头草

事实上,不论是伴侣,还是真正朋友,都不会贬低你。

即便你身上没有什么闪光点,更多时候都需要一个依赖,他也认可你,而不是觉得你是一个非常差劲的人。

心里有你,一定会偏向你,多留意你,看到你与众不同的一面。

做到支持与鼓励、默默的陪伴、从不嫉妒你过得好、没有刻意伤害你。说明三观没有问题,是可以依靠的。

在和一个人交谈时,发现他很喜欢说别人的缺点,要想到他可能就是这样的人,多半也这样评价过你。

面对这样的人,要下定决心离开,而不是觉得他只是嘴巴碎,并没有心机。

总结: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会给你幸福,让你觉得自己收获了快乐,过得很充实,有些人则会让你感到痛苦,感到绝望。

通过这一点,可以说明,不同的人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

除此之外,还要明白: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留在你的身旁,不论一个人怎样对待你,都要看清他的人品。

你不犯傻,你能及时离开,你就不会被伤得那么深,不会活在痛苦中。

人品和职业道德不过关的话?

1.人格如金,纯度越高,品德越高。

2.自立,立身靠信,立业靠勤,立世靠才,立功靠拼。

3.宽容,对于他人容言勿压制,容过勿苛求,容嫌勿报复。

4.气节,做人要有志气,做事要有底气,对人要有正气。

5.相貌,不一定很美,但是,经得起看;其中含有智慧显露的因素。

6.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心胸宽广的人,总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7.关心别人是一种爱心,因为心中有爱,才能用爱心付出关怀。

8.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只有多看他人的长处,才能填充自己的不足。

9.品行,是表现出一个人的内涵,做人德为先,待人诚为先,做事勤为先。

10.名誉,是一个人的外缘;通过他的行为,在人们中间留下什么样的口碑。

关于人品差的句子

1、廉洁人品磨砺出,壮丽人生干中来。2、产品就是人品,次品就是敌人。3、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暗示人品差的句子

暗示人品差的句子如下:1、你的心很小,却可以装得下全世界,你的心很大,却又那么小心眼!2、我没认识你之前,我真没发现原来我有以貌取人这毛病。3、别人怎么看你,和你毫无关系,你要怎么活,也和别人毫无关系。4、天下之大,大不过你缺的那块心眼。5、你长的很爱国,很敬业,很有骨气。6、你还没有进化完全,长得像人真的难为你了。7、千万别跟我耍狠,如果你决定了那就拿出你坚持的勇气。8、有时候,不是他们不关心你,而是你太在乎他们。9、不要在心情糟烂差的时候,用决绝的话伤害爱你的人。10、如果您遇到什么人这样骂你了。你说不出话来。我也可以帮你想。

暗示人品差的句子

妈的,智障

形容人品素质差的句子

形容人品素质差的句子

形容人品素质差的句子。在日常生活中,句子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当我们遇见人品素质差的人的时候也可以用句子说ta的素质不行。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一起详细了解下形容人品素质差的句子。

形容人品素质差的句子1

1、烦躁!屁事都被我遇到了!人品这么差嘛?

2、女人是世界上最不靠谱的动物之一,人品好则咪咪小,脸蛋美则临床效果差。当着面都讲爱情,一爱完就伸手要钱。这年头没什么靠得住,再恩爱的夫妻,半小时不见面,孩子都能生出一打来。出处:原谅我红尘颠倒

3、一个人,他生在怎样的环境中,他就是怎样的人。比如,生在书香世家的人,他的人品不会差到那里去;生在单亲家庭的人,他的心里会有点阴影,不大相信别人。

4、其实我很讨厌父母说:你要跟学习好的人在一起玩,这样你才能进步,不要跟学习差的混在一起。他们会把你带坏,这种逻辑特别势利与找对象只挑富二代没什么差别。可交朋友不是看谁成绩好而是看人品,我愿意和倒数第一却善良的人成为好朋友,不愿意和一个智商高情商低的呆子交往,因为友情里不看其他,只看真心。

5、骑士是最好的选择,头发不错,脸和身体也不太差,人品应也不会差。不然别人怎么会留在身边呢。只要他没有结婚,就是最好的人选。最好一个月搞掂。我已经知道了家庭婚姻比爱情更重要。你没有一些男人的什么考验,结了婚就会对老婆好的人。当然,想有小三那是没有的。

6、人总是选择相信自己希望相信的`东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宇宙中心,全世界的人都爱自己,于是把玩笑当了真,自作多情起来。那个对方,人品好的会骂你自作多情,人品差的陪你演出戏,伤的还是自己。作者:毒舌奶奶cc出处: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

7、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遭遇特别不幸,种种原因导致自己陷入了糟糕的境地。其实这些结果并没有特殊的原因,无非就是出身不好、教育不够、交友不慎、人品太差其中之一。

8、不要靠近我家穷我人丑我自私我小气我霸道我暴力我粗鲁我人品差我声音大我脾气不好不是真心对我的请不要靠近我。

9、有人说人品值几毛钱?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人品好的,即使你做错了也会有人站出来为你辩解,说这肯定不是你故意的,而人品差了,即使这根本不是你弄坏的,第一个想到的都会是被归罪在你身上。要是看到这两种状况,我想你肯定不是一个心情。说不清它值多少钱,反正是很重要就对了。

10、我笨我懒我路痴我家穷我人丑我自私我小气我霸道我暴力我粗鲁我人品差我声音大我脾气不好我有感情洁癖我不会满是讨好我不会包容不能独有的我不要不是真心对我的请不要靠近。

形容人品素质差的句子2

1、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听的不听,不该想的不想,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2、修养就是一个人在科学文化艺术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通常也是一个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具体表现。我们摸不着它,看不着它,但却可以从有修养的人身上感觉到它的存在。简而言之,修养讲究的是一个人品格的锻炼和培养。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个人都欣赏这种良好修养所自然流露出来的美,但它又是着实难以修炼的。

3、人的成长,在于学习,也在于经历。人的修养,在于领悟,也在于静修。

4、人最大的修养,是知人不评人。不懂别人就少说话,议论最掉价。

5、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正说明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很大程度上是受所处的环境形成的。由此可见,人的良好的道德修养也是人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积极因素作用以及舆论导向下逐步形成的。一个好的环境能够使人积极向上,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理念和道德修养,反之,也会让人精神颓废,意志消沉,道德沦丧。现在有些人道德修养滑坡的原因是受拜金主义和不良社会风气影响。

6、微笑是一种修养,并且是一种很重要的修养,微笑的实质是亲切,是鼓励,是温馨。真正懂得微笑的人,总是容易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总是容易取得成功。

7、别跟我谈人生,你都不是人生的。

8、如果我们自己心中没有自由与宁静,如果我们内心深处和隐藏最深的自我只不过是一潭酸臭污浊的死水,那么争取身外的自由又有什么价值呢?

9、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10、其实我很讨厌父母说:你要跟学习好的人在一起玩,这样你才能进步,不要跟学习差的混在一起.他们会把你带坏,这种逻辑特别势利与找对象只挑富二代没什么差别。可交朋友不是看谁成绩好而是看人品,我愿意和倒数第一却善良的人成为好朋友,不愿意和一个智商高情商低的呆子交往,因为友情里不看其他,只看真心。

暗示人品差的句子

淡定释然才好。 生活中总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的~所谓妒忌生恨心,你有比他们强的地方,让他们不爽。别去理会就好。 对于实在人品不好的人,我们不喜欢的人,就远离他就好了,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每个人都有他自己为人处姬浮灌簧弑毫鬼桐邯昆世的一套,这是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有些人不是你想改变就能改变的。

朱自清《背影》中最能感动人的语句

我给你全文吧,还带有解析和赏析的哦!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赏析近几年,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力度不小。好多种教材同时在全国各地试用,有些教材在内容调整上大动干戈,不少传统名篇纷纷落选。但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自岿然不动”,依然是每一种教材的必选课文。为什么?是否因为《背影》是朱自清写的、早已成为经典,就不敢造次了。我想,之所以也许这样问,是因为:《背影》,1500来字,看上去朴素、平淡、无奇;要是有人讲,眼下中学生的好作文,不比它差了太多,会有相当多人信以为真的。--当然,现在,即使谁写出了《背影》的水准,也不可能成为朱自清、其作品也不会有《背影》级的礼遇。就此而言,甚至不妨说:《背影》是因为朱自清所写才如此著名、被讲得那样好,而经典化了的。这并不奇怪。首先,有所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有所谓“余生也晚”。其次,这般想法其实很符合现代的文学理论,美国文论家乔纳森·卡勒就曾用“超保护的合作原则”的精深术语阐释过类似情形(参见《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第27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版)。简单地说,因为你对朱自清有基本的信任,对他的文章有超级的“保护”,信得过《背影》是内涵深刻、艺术性强的经典作品;而因了这种信赖,假使读不出《背影》的“好”,你会怀疑自己的水平问题;即便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你也会非常"合作"地反复读、讲出个子丑寅卯来。所有的人都这样,《背影》怎么可能不成为经典?不过,应该考虑到《背影》是朱自清1925年的创作,事情要稍微复杂一些的。那时候,朱自清虽然早加入了文学研究会,办过文学刊物,尝试并发表了诗歌、小说、散文等多种文类的作品,数量也不算少;在散文写作上,还已经有了《歌声》、《匆匆》、《温州踪迹》等精品;特别是1923年,他和俞平伯同题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同时出现于知名刊物《东方杂志》,“在那个时期的白话散文中,这两篇都颇动人,流传甚速”(王统照语,转引自陈孝全《朱自清传》第71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3月版),成了文坛的一桩佳话。然而,总体看来,那时候的朱自清毕竟还没成为后来那样著名的“品牌”;毋宁说,恰恰是《背影》刊揭后,给“朱自清”增加了很重要的砝码。那么,《背影》为什么做得到这一点,在当时就能脱颖而出、引人注目呢?海外现代文学研究名家李欧梵的意见是颇有启发性的。他曾在北京大学讲学道:鲁迅在著名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所说,中国的“圣人之徒”“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集中表达了五四一代人对于父辈的不满,“五四”是个反传统的年代,是个“打死父亲”的年代,五四文学的父亲形象都是负面的;而《背影》不同,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它第一次重点刻画了一位正面的父亲形象。在“满街走着坏爸爸”的情况下,这一个“好爸爸”一下子激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要而言之,《背影》生逢其时,在一个特殊的语境下获得了非凡的成功,大大提高了朱自清的声誉。需要补充的是,《背影》至迟从1935年起,不断地入选叶圣陶等先生编选的《国文百八课》、《初中国文教本》、《开明国文讲义》以及《开明新编国文读本(甲种)》等民国时期的中学教科书;并且,这种取向不曾因1949年而中断,在该年7、8月间面世的《新编初中精读文选》中,“编辑例言”的“本书选材的标准”已经新添了第一条“符合新民主主义的精神”,而《背影》依然作为合适者入选了(《叶圣陶教育文集》第四、第五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版)。从此,新中国的语文教材少不了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里夸奖过的朱自清先生,也少不了他的《背影》。很显然,教材的广泛影响与权威性,无疑为《背影》解读时的"超保护的合作原则"锦上添花了许多。一句话,《背影》何以成为经典?文学外部、甚至文学之外的原因是重要的,而且确乎是根本的。另一方面,正像卡勒所辩证指出,有些文本再赋予多少“超保护的合作原则”,仍然无法读出什么“文学性”:《背影》之所以成为经典,如果没有其内在的成为经典的质素作为前提,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事实上,《背影》“之所以能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只是凭了他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李广田《最完美的人格》),类似的说法,我们更为耳熟能详。当年,叶圣陶先生将《背影》选入教科书,就有提示:“篇中的对话,看来很平常,可是都带着情感”;如今,各式各样的教材、参考书、教辅读物讲起《背影》总是强调:此文写出了、写尽了父子情深。这些自然是不错的,《背影》的确“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情感和儿子对父亲关怀的感激之情”(见洪宗礼主编《语文》初中第四册第83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版)。但在我看来,《背影》的讲读史上,始终存在着一种不大应该的简单化定势:将“父子情深”平面化地理解为父子关系一贯其乐融融,将朱自清父子之间的感情一相情愿地“提纯”、“净化”。我们知道,《背影》是回忆性的散文,在《背影》文章与"背影"故事之间相隔了整整八年,而八年的时间可以有多少事情或曰“{琐屑”发生!且不说有关传记材料里的朱自清与父亲的那些龃龉与不欢(参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第235页),就是在《背影》文本里,作者也照实记录了一些,只不过把话说得简约、含蓄,需用心读才能破解罢了。--我指的是文章的最后一段。“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暗示、交代得已经蛮清楚:父亲年事渐高之后,退化、颓唐得厉害;“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朱自清他们的家庭琐屑也不少;父亲待“我”大不如从前。而“我”对父亲怎样呢?单看看父子“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却还是父亲主动地“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写了一信给我”,就不难想见:“我”对父亲的意见是多么大,又仿佛多么地理直气壮;很明显,“我”待父亲更是不好的。既然如此,“我”怎么竟在那种情境中写下了《背影》这篇赞美父爱、赞美父亲的文章呢?《背影》问世22年后,朱自清对此的记忆还是非常清晰,“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转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语文》初中第一册第1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版)--“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里,所谓"大去之期"其实就是一个“死”呀!你想想,父亲有两年未曾与儿子谋面,终于给关系尚僵的儿子去了封信,别的未曾多说,就径直谈到了自己的死。这怎能不令朱自清顿时不胜羞愧、伤怀悲叹,念叨起父亲的好,而反省自己的不是:无论父亲有怎样的错,也无论自己有多大的委屈,父亲永远是父亲;真是再也没有比自己这两年的表现更大的错误了;父亲还有没有时间与机会让儿子弥补过失……,只要是为人之子、为人之女,就应该理解作者这时候的心潮难平、激动不已。而我要说,虽然很多人注意到了朱自清在1947年的那番回忆以及文末一段的重要性,但很遗憾,迄今还是未曾见有人话讲到点子上:正是在这文章的收穴之处,隐藏着《背影》之所以"好"的最大秘密,也蕴含着《背影》文学经典性的最重要潜质。对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体会。第一,在主题内容和思想上,朱自清虽“只是写实”,却真切地写出了父子这样的血缘关系,也会有摩擦,父子这样的亲情也会有波折;揭示了“月有阴晴圆缺”,人都世俗复杂、并可能由此出错的客观现实。这样,“父子情深"的经典主题,格外增添了儿子的愧疚、忏悔之情,这在作品表现的诸多情感中也是极具分量的;而且由此,《背影》便不再像一般同类作品那么简单、浅显了,即或可能失去了“纯情”,却是结结实实地收获了家庭、人生等多个角度的复合的厚重的体验。朱自清《背影》何以成为经典?第二,更加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发现文末的深意,《背影》所抒发的浓情就显得有些突如其来的过分,文本里的不少着力点也多少显得做作;换言之,只有发现了《背影》中轻易不露真容的“豹尾”,才能发现《背影》在艺术上的讲究与到位,其中最特别的一点,就是对于文章结构、情感表达、语言选择等多方面的控制,那种控制既强大有力,又收放有度,还自然天成,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不妨稍许细心琢磨一下:朱自清是在羞愧、伤悲、感恩等等复杂情感把自己激动得不行的情形下开始《背影》创作的,也就是说作者写《背影》其实用情极深、用力极猛;然而,朱自清没有像个生手一样一起笔就大抒其情,而是千种波澜几乎不见地这样开了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仿佛很平静,既破了题,也设了疑,而一旦读懂了结尾后再重读,朱自清极力克制着的情感就很容易体会到了。更进一步而言,这个开头意味着,作者在那样的心潮澎湃下,还能自觉不自觉地考虑文章结构等技术上的问题,说明,朱自清作为一个散文家已经相当成熟了。而且,这样一种成熟贯穿于《背影》文本的始终,比如,作者连用两个“再三”、两个“踌躇”以及交代“父亲是一个胖子”等充分的蓄势与铺垫;比如那著名的“背影”镜头:“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你有没有发现,这,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电影特写镜头:着装的色彩十分明确,动作的方向十分清晰,画面感觉极强;而且,又实在是个太煽情的镜头,难怪作者很适时地写道,“这时候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一个多愁善感的读者,也多半会控制不住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朱自清在艺术性上的追求也就起到了效果,作为“文眼”的“戏剧动作”要么不发,一发便中,立竿见影。又比如,文章的末尾一句,"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色马褂的背影。哎,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既注意了为文的起承转合,又嘎然而止、余音袅袅……在这样的“字字珠玑”之后,是否就将《背影》的内在潜质发掘殆尽了?我看也未必,兹举一例。我们前面说到,《背影》是五四文学中最早正面刻画父亲形象的;而已经有人发现,《背影》描写的父亲形象主要有“细心”、“体贴”、“不强壮有力”等特点,这和父亲的经典形象“责任心强”、“坚毅”、“粗心”、“有力”差距甚远,“我们在《背影》中看到的与其是一个父亲的形象,毋宁是一个母亲的形象”(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第235页)。这是个有趣的发现,而怎么解读它、由此出发又可以读出些什么?更是个有意思的问题。你可以联系朱自清创作的一贯风格,联系《绿》、《荷塘月色》、《给亡妇》,尤其是同在1925年创作的议论性散文《女人》,从朱自清文章的女性譬喻、女性化意识等方面下功夫,也可以联系朱自清的生平经历,甚至适当运用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去作为别的研究的引子。你也可以接着思考,《背影》是正面塑造父亲形象的作品,可为什么《背影》里的父亲还是更多地像个母亲形象?这和五四的社会语境、文学语境有怎样的关系?是否可以说五四时期存在强大的“集体无意识”,使得朱自清运思、命笔起来不由自主?等等等等。总而言之,《背影》解读的宽度就是你生活的宽度、思考的宽度。短短一篇《背影》里有悠长的朱自清的生活史、情感史、思想史,也可以有你自己的悠长的生活、情感乃至思想的历史。文学阅读甚至“文学”本身都不怕、很需要这样的投射与移情,对此,现代文学理论是早就言明了的;而且,恰恰是那些经典化的作品,因为有"超保护的合作原则"的惠顾,有无数读者的反复阅读,所以越读越精彩,越读越经典。换句话说,你我的参与也正是经典何以成为经典的一大原因。倘使话讲到这地步还不无道理,那么,非要厘清本文所说的哪些内容属于《背影》本来就有的,哪些又属于“超保护合作”来的,就既不可能,更没有必要了。《背影》何以成为经典?让我们不很恰当地借用一位名人的妙喻来作结吧:你吃了一个味道很好的鸡蛋,只要知道味道好极了就行,又何必追问这个蛋是怎么来的呢?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道德经经典名句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