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王阳明心学四句(心学大师王阳明4句名言?)
发布时间:2023-11-17 17:14:26 admin 阅读:59
心学大师王阳明4句名言?
1、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2、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
3、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4、地灵则人杰,人之无良,亦足以为山川之羞!
王阳明心学口诀是什么?
王阳明心学口诀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我心光明,夫复何求。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世间的道德伦理,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天生就具都有,而不是要去外面格物求取才能获得。心和良知已经光明了,没有杂念邪念了,那还求索什么呢?已经满足了!心的本体是没有好坏善恶之分的,善恶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人有了意念、思想后就有了善恶。
思想观点:
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王阳明心学四句
我眼中的王阳明心学 读《杨国荣讲王阳明》 王阳明是心学之宗师,儒家学说于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这是叛经离道,也可以说这是儒家思想的正宗回归。发正,儒家学说在明朝的王阳明那里已经不在关注天理,而更加重视个体,是对人的回归。 心学讲心即是理,性即是理,有物,有道。 在我看来,心,即是人心,是一种纯精神体的存在,人的可思考的地方,而并非指人的心脏。心是人联系外物与天理的重要部分。心是混沌所在,曰镜。心是外物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性是指本性。人之本性,乃是人之小宇宙,与天理之大宇宙相照应的人的存在。而理则是天理,自然之理,礼仪之理。理是现成的不可琢磨的自然秩序,是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是我们社会存在和稳定和谐的冥冥中的客观存在。道是什么,道是天理透过物映射到人心,人之本性在心与天理相应和而成为人可知可感的道理。那么物,显然是自然界中之物和生活中的现实礼仪了。 根据以上的理解,对于心学便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人是天地间奇特的存在,人有小宇宙,雷同现实之大宇宙,这是因为按照阴阳五行之说两者的造化构成是趋同的。人的小宇宙有许多的如同大宇宙的奥秘,不可穷。认清了小宇宙,兴许就是认识了大宇宙。人的小宇宙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运转的规律,那就是本性。而现实的大宇宙也自有其运转的规律,这些规律是不可捉摸的,而大宇宙也并非空谈而不现实,大宇宙是有宇宙间的万物真实组成的,大宇宙的那些规律就是这些物来体现的,宇宙的规则在于运转的和谐,相对而言,于中医所说的人体也在于平衡,人体有心,有心可以思考,就可以认识世界及宇宙。人人皆有心,那么为何会出现人的认识上的差异?在我理解,有心之纯度之说。一般人之心纯,天才之心特别纯,而痴呆之人的心有不实,因而映之不实。心是人的思考之所在,在我看来类似于玻璃,它是一种奇特的玻璃,两面都是趋同的,性即是理。但二者并不相通。当天理着物之物被心所探知,并与性相应和,那么心中就产生了道,道就可以唯心所认知所利用了。 这就是心学。 但是心学中的理寄融于物,那是自然,本性常在也是一种天理,那么由物而入人心,由物至于性,由理与性而成于道,这之中却并非是一种天理,一种自然,而是一种人为的能力。 心学讲儒家思想重在良知与致良知。所谓良知即是德行,也就是所谓的性、理与道。致良知,即是认识道,又是实践道。只有致良知,方是良知。良知的认识并不是人生而有之,而是人而为之,致方可成。 心学同时又讲,工夫所至即是本体。在这里,我认为工夫是人之行为,人之致。人所做的认识天理。本性就是一种本能,即是天理,天性。 这样说,心学所关注的就是人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由此而展开的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人应当积极而为之。 对于欲望,心学上理解为人的一种对于世界的积极的冲动,那么应当鼓励而为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欲望都是如此,有区别的对待,以道德来约束。君子之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社会与个人懂得和谐的追求,是于个人的自我约束为先导,那么对于个人的欲望而言,也就自然只有节制的,同时又是鼓励积极的。
王守仁心学四句话如何理解?
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心之用,知善知恶者良知,为善去恶者格物。如此四句?无善无恶者心之体,乃是指客观看待事物是心的本体,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待事物,这是基本。有善有恶者心之用(有说意之动),我认为有善有恶即是心存善恶,心存喜好,如此“辨善恶”,便是心之用,意之动。知善知恶者良知,这个不就是指辨清了善恶,便拥有良知吗?辨清了善恶,便是知——道。为善去恶者格物,便是在以上基础上,知善去恶的情况下,便可格物而致知。只有有知道正确的善恶观,才能客观的格物。以上仅是个人理解。
王阳明:“心学四句教”,心灵之安顿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素食菜谱大全”。
作者:京博国学
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
中国文化博大如海、精神似渊,诸子百家并驾齐驱,儒释道三足鼎立,大智之言不可胜数。但就算如此,如果要谈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髓的五句话。
只因这五大句话,不仅全面涵盖了中国文化的五大面向,而且道破了人生的五种终极安顿,定要熟记于心,必是回味不尽。
一、王阳明“心学四句教”
心灵之终极安顿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教出自王阳明《传习录》下卷,被称为王阳明心学的最高概括,浓缩了心学最精华的智慧。
心之体无善无恶,这就是本来清净,无分别所以不执著,而能安然自在。人要与他人交往,会受外在环境的制约,要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就需要借助意识,于是有了意念之动。意念的特点和依靠是分辨,善恶的区分由此产生,区分清楚明白了,便是良知。人遵循良知而行便是格物,所谓格物就是致知,依所知而行,便是王阳明心学的根本——知行合一。
很多人搞不明白这四句教,是因为总觉得无善无恶与有善有恶是无法协调的矛盾。那是因为没搞明白,两者一个是体,一个是用;一个是根本,一个是权宜。
到底什么是良知?世间善恶是非的标准,不同的时代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比如以前三妻四妾是不违道德的,如今却已不是。但一个时代的道德有着相对的稳定性,为一个时代的人心中所明了,为人行事时自己心中是明白的,纵然是恶人行恶,他心中其实也自知是恶,只是有更强大的执念左右着他,而这份自知,正是良知。
王阳明常将自己的学问称为“致良知”之学。致良知,乃是人生的真正道、大修行。
所以阳明心学四句教的侧重点还是落在安顿自心上的,心不得安顿,之后的一切都谈不上,永远做不彻底。但做本身却是安顿自心的最好方式,王阳明所谓事上磨练。怎么做?王阳明这四句话说白了,只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件平实的事:无事时心中少些杂念、但求清静安稳,有事时要明辨其中是非善恶,然后守住自己的良心,并遵从自己的良心去行事为人。
这不是劝诫,因为王阳明心学的深刻,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只有如此,我们才是在安顿自己的心,才能安顿好自己的心。
二、张横渠“哲学四句教”
思维之终极安顿
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
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这个四句教出自北宋大儒张载的《正蒙·太和篇》,意思是一切事物都有对立的两面,对立的两面运动变化的方向必然相反,相反就会产生冲突和斗争,而最后斗争的结果,必定是趋向调和与和解。
这四句话之所以被称为“哲学四句教”,是因为它讲的是客观的规律;既然是客观规律,一切事物的发展就必然遵循这个轨迹。搞懂和把握住了这个规律,很多事情我们就能了然于胸——能考虑到世间处处可能有矛盾,矛盾产生前能有所准备,矛盾产生时能保持平静,展望未来时能充满希望;对世间万事的发展变化,心中有数和通达。
这就是思维的力量。正如那句我们常说的话,“想通了”。想通了就能淡定、冷静,进而有条不紊、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地立身行事。能够安顿好思维中的惑与迷,心才能豁然开朗,人生才能光明通达。
三、钱钟书“同一四句教”
为人之终极安顿
东海西海,心理攸同
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出自钱钟书《谈艺录》的这四句教,前两句告诉我们,纵然东西方文化再有不同,东方人和西方人毕竟都是人,心理上本没有根本差别,只要肯相互体谅就完全有相互理解和会通的可能。后两句告诉我们,纵然南学北学特质差异明显,而天地宇宙本为一体,世间大道本来是一,因此完全存在统一的可能。
这四句教本意是谈学问,却告诉了我们一个最有用、最深刻的道理:世间的矛盾冲突那么多,似乎没有解决完的可能,却并不是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并不是道理和真相就是如此,而完全是人自己的问题。是人的心和思维出现了狭隘自大的问题,心和思维的问题解决了,割裂和矛盾就能得到化解和消弭。
如何解决?这就是此为为人大安顿的原因——钱钟书先生的四句教里,明白告诉了我们“心理攸同”这个根本点,带给我们的最大启迪,正是老祖宗一再教导我们的四个字——将心比心。
人人能将心比心,无论做学问还是人与人的交往,矛盾冲突就自能化解,关系就自能和谐。世间的问题看似复杂,其实抽丝剥茧回到原点,往往也是最简单不过。大道至简,从来不是口号和空话。
为人之道,守住和做好“将心比心”四个字,其实也就足够了。
四、费孝通“和合四句教”
处世之终极安顿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世界大同
这个四句教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晚年所提出的,针对的是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意思是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美,要学会欣赏其他文化的美;不同文化的美能够和谐并存,便能和合一体、世界大同。
假如每个民族和国家的人都能真正领会、接受和遵循这句话,那么民族和国家的误解和矛盾也就没有了,至少会少很多。孔老夫子所说的“和而不同”,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这个道理还适用于方方面面,比如不同的行业与职业,不同的出身和背景,以及不同的人。拿人来说,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长处,都有值得别人赞美和欣赏的地方,人人能够懂得和秉持此点,人与人的疏远和矛盾也能缓和很多。
所以这正是最好、最有效的处世之道——没有人会怀疑一个懂得欣赏和赞美别人的人,人缘是差的,人际关系是处理不好的。这绝不只是一种方法和手段,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深刻道理,能够做到和做好的人,必定有着高明的思想水准和内心涵养。
凭此一点,人活世间何愁不得安顿。
五、张载“横渠四句教”
活着之终极安顿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句话还是出自北宋大儒张恒渠,而且可能是中国文化中最有名的一句话了,恐怕也是五大四句教里分量最重的一个。
这四句话,气象太大,格局太高,大和高到每个人都会触动,却没有几个人真的觉得跟自己有关系。绝大多数人还是会觉得,我连自己都没混好,房子都买不上,对象都还没有,银行卡里没几个钱,还为天地为人民为往圣为万世?别闹了。
可就算这个理想太过崇高,我们够不着,但崇高本身并没有错吧?不能因为太崇高,就连崇高都不要了吧?
人活着,不论多与少、高与低,还是要有一点崇高的志趣和追求,否则这一辈子就为了钱和现实转,未免也太悲哀了;临终那一天,你确定不会悔恨?
而且我还要郑重地提醒一点——人最终的差距,也许正是源自一开始大家都穷时,人心中的格局和气象。
唯有格局和气象,足以安顿这一生。
毫不夸张地说,以上这五大四句教,即使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文化,若能记住了、吃透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和根本精神,也算是把握住了。
-END-
遇见美好而丰盛的素食生活
王阳明心学四句
“心学”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就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谁记得王守仁心学中四句真言的最后一句
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亦即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王守仁)晚年所述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一般视此四句为王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
王阳明四句教的具体内容是?
王阳明最有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南怀瑾先生二十几岁,年纪很轻,在四川成都任中央军校政治教官时,不顾当时校长蒋介石对阳明学说之爱好,就大胆对此四句教提出质疑。
心之体是无善无恶的话,那么意之动的有善有恶是从哪里来的?
有善有恶必然是从体来的,无善无恶的体怎么能生出有善有恶的意,这两句是互相矛盾的。
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个知和那个本体有没有关系,有关系,那么在哲学上,王阳明的说法犯了三元论,有一个无善无恶心之体,又有一个有善有恶的意志,再加一个知善知恶的良知,是三元论,不是一元论的本体,这是有问题的。
王阳明心学四句,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请...
没有一点恶的善(纯真的善)是心的本体,动了意念就有善恶之分.良知能分辨善恶,在实践上就是做善事不作恶事
王阳明四句教是哪四句?
《王阳明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