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故事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11-20 15:26:18 admin 阅读:59

导读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故事是什么? 端午节的由来:1、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故事是什么?

端午节的由来:1、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但却再也没有捞到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2、纪念孝女曹娥说端午节的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年-公元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端午节的风俗故事:1、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2、端午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节名涵义“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端午”,“中正”也,这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纪元通用天干地支。仲夏午月午日飞龙在天,此时龙星处在正南中天,为全年周天运行最“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古人历来崇尚中、正之道,“中正“之道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另,端亦有“初”的意思,因此午(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亦谓端午。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划龙舟(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端午节的习俗  1、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也是一个重要习俗,粽子又被称为“筒粽”、“角黍”,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每个地方的粽子口味和馅料都有所不同,粽子最初为了祭祀祖先神灵,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的鱼虾投入粽子。粽子的起源远早于屈原时期,为了纪念屈原,后人才坚持端午吃粽子,慢慢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盛行,也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2、拴五色丝线  传统之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3、佩香囊  端午节这天小孩子佩戴香囊的习俗据说有避邪驱瘟的含义,而在南方,年轻男女还会通过香囊来表达各自的爱意。香囊形状万千,小巧可爱,但它不仅仅是装饰品而已。香囊内通常会装有中草药、香药、朱砂、雄黄等,具有驱虫防病的功效。外面由丝布包着,再用彩色丝线缠绕固定,最后再用彩绸刺绣,五颜六色的香囊十分炫彩夺目。  4、饮雄黄酒  雄黄酒有驱虫解毒的功效,多喝还能养颜美容。端午节喝雄黄酒,寓意驱除病魔。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5、悬艾叶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叶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以驱赶蚊虫、提神醒脑。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把家里打扫干净之后,将艾叶插在门楣上。艾叶代表招百福,可以使身体康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南方北方都有端午挂艾叶的习俗,但是区别于作用不一样,南方利用艾叶祛邪祛病,而北方进行避毒避恶,其药理相通,都起到杀菌防病的作用,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  6、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大习俗,至于赛龙舟这个习俗从何而起,还是来源于历史典故。根据古时传说,屈原含冤投江之后,楚国人十分悲伤,他们相信楚原是忠心贤臣,便划船去拯救屈原。然而当他们奋力到达洞庭湖时却不见屈原的踪迹了,他们担心湖中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借划龙舟来驱散湖中的鱼。后来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有赛龙舟活动,赛龙舟之习俗盛行于当时的吴、越、楚三国。之后人们以端午赛龙舟的方式来祈祷风调雨顺。  端午节有哪些禁忌  1、忌恶日,小孩儿“躲午”  五月在风水习俗中称为“恶月”,是不吉利的月份,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为“重五”,是恶上加恶,是五月中最不吉利的一天。所以端午节这天有“躲午”的习俗。  2、忌讳最多的一日  端午节有一个比较普遍的活动就是祭祀先人了,在这天里,有很多地方的习俗是将粽子丢到河里。有些地方的人认为,端午节的时候不要让自己心情不好或者是压抑,不然的话对自己有不好的影响。一些喜庆的活动或者是搬家、上任、动工等等,都是不适合在这天里进行,而在这天里最适合于自己的家人团聚。  3、忌戴大红大紫的珠宝  红色宝石往往非常喜庆,在端午缅怀先人这样的节气就不是很合时宜了。红碧玺、红宝石、石榴石、红纹石、南红玛瑙等红色的玉石珠宝,还是尽量不要佩戴。在中国传统中,紫色是非常尊贵的颜色,也总是被看作帝王之气,能够震慑四方。这样看来,平时佩戴能量大,端午祭祀的时候,也最好不戴紫色的珠宝。  4、小孩子戴的香包不可以丢失  在我国北方,一些地方的孩子在端午节的时候有着佩戴香包的习俗。而且对于孩子们来说,如果是佩戴了香包的话,那么在这天里是不可以丢失的。民间有一个说法,如果当天小孩子的香包不见了,那么就可能在这一年里遇到灾难。而等过了端午节之后,孩子们可以直接把自己所佩戴的香包顺手扔到河里,这样就可以避灾。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是古人向龙族祭祀的,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后来这一天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江边自尽,于是人们就把端午节也看做是纪念屈原的日子。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悬钟馗像、挂荷包和五彩丝线、点雄黄酒、吃五毒饼,画五毒图。1、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2、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祝愿考生考上好的学校。3、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自己发病是因为妖魔鬼怪上身),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4、悬艾。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5、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6、挂荷包和五彩丝线。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也有的说可以让五色丝线扔到河里后变成龙,带走瘟疫和疾病。7、点雄黄酒。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陕西人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8、吃五毒饼,画五毒图。五毒指的是蟾蜍,蛇,蜈蚣,蝎子,壁虎。人们在这一天把饼上印上五种毒虫,当天吃下去,可以避开这几种毒虫所带来的瘟疫。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端午节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农历“五月初五”除了叫“端午”,还有“重午”、“端阳”、“浴兰节”等名称。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广为人知的传说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据传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都和屈原有关。

 

《续齐谐记》记载道,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欧回见到有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对欧回说:“见祭甚善,常苦蛟龙所窃,可以菰叶塞上,以彩丝约缚之,二物蛟龙所畏。”

这个自称屈原的人说,投下的竹筒中的米常常被蛟龙偷吃掉。

因此他建议用菰叶将竹筒堵上,用彩丝绑好,这两样东西是蛟龙所惧怕的,这就是后代用菰叶包粽子的雏形吧。

相传赛龙舟的习俗也是和屈原有关的,屈原投江后,人们划船来救他,就形成了赛龙舟的习俗。

除了纪念屈原,端午节的起源还有不同的传说。

一种是纪念伍子胥,相传吴王夫差大败越国之后,伍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

反而听信谗言将伍子胥赐死,并将他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三国时魏国人邯郸淳所撰《曹娥碑》中即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

而东汉孝女曹娥的父亲也是在这一天被淹死的,曹娥因此亦投江而死,因此五月五日这一天又有了纪念曹娥的意味。

其实,据现代学者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更为古老,本与纪念屈原、伍子胥等人无关。

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午的历史教育》等文章中指出,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都和古代百越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有关。

古代长江中下游的百越民族以龙为图腾,他们“断发文身”来模拟龙形,以避免伤害。

他们将粽子投到江河中是为了祭祀龙神;而将舟船刻画成龙形在水面竞渡,也是对龙的图腾崇拜。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除了前面说的吃粽子、赛龙舟,其实还有许多。

《荆楚岁时记》甚至称五月五日为“浴兰节”:“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但这里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等花草和草药,古人认为这种风俗可以祛除病疫和邪气。

 

又如佩戴五色丝的习俗,东汉应劭《风俗通》云:“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

除了挂在手臂上,五色丝还可以悬在门上或床帐等处。

 

还有悬挂菖蒲和艾草的习俗,菖蒲和艾草都是有香气、可以入药的植物,端午节正处于病疫高发的夏季。

因此古人常将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据说可以驱邪、治病。

晋代周处《风土志》中记载当时有制作“艾虎蒲剑”的风俗:“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祛鬼。”

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清代北京也有类似的风俗:“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

  

端午节还有斗百草、饮菖蒲酒等习俗。

宗懔在《荆楚岁时记》分别记载了这两种风俗:“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

斗草有不同的形式,或者以对仗的形式报花草的名称,多者为胜;或者以叶柄相绕,断者为负。

《荆楚岁时记》又载端午节饮菖蒲酒的习俗:“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

当然也是为了避邪祛病的目的。

其实,像端午节这样古老的节日,其起源是多源的,其习俗也是在历史中逐渐积累而成的。

而一代代关于端午的诗词,也不断增加着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今天,我们在传承原本习俗的同时,其实也在不断为端午增添着新意。

而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端午节,也会继续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绵绵不绝。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屈子祠内新塑造的高达三米的屈原像(拍摄于1981年)。湖南省东北部的汨罗江上,每年农历五初五“端午节”都要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纪念两千年前在这里怀沙自沉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新华社记者王平摄据说,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和由来?

战国习俗

“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代就已有的习俗。战国时期,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此时的龙舟竞渡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相关记载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 《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是日,竞渡,竞采杂药。”此后,历代诗赋、笔记、志书等记载竞渡就数不胜数了。

纪念屈原说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纪念曹娥说

曹娥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烈女。她的事迹千百年来感动着世人,为她立的碑叫曹娥碑。为纪念她也有了叫曹娥江的一条河。

曹娥是东汉时期的会稽上虞人,她的父亲曹盱(读需)是村中的巫祝,能打拍唱歌迎神赛会让神快乐。曹盱在舜江中驾船迎接潮神伍君(伍子胥作为忠臣被吴王夫差所杀,头颅扔入东海化作了海潮神),为水所淹。年仅十四岁的曹娥在江面寻找其父,为了不让鱼吃她父形体,投瓜果在水中,并说父亲若在此,瓜就下沉,寻找十七天后,怀着绝望的心情投江而死,三天后抱着其父形体漂浮江面,这种极高的孝德感动了世人,用各种方式来纪念她。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

传说版

很久以前,邹圩没有河流,只有一条又小又脏的水沟。一天,有个打鱼人在水沟里网住了一条小蛇。这条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闪耀的鳞片。当鱼人把手触向鳞片时,蛇眼里闪着乞求的光芒,十分可怜。渔人顿生恻隐之心,抚了一下它的鳞片,就把它放回了水沟。谁知那九片鳞忽然落了,小蛇长身而舞,化为一条小龙。原来,它是一条上天的神龙,因触犯了天条,受玉皇大帝处罚,变成这模样,它的尾巴上被加了九把锁─就是小蛇尾上的九片闪耀的鳞。玉皇曾言:“这锁要打开,除非得到人的阳气。”刚才渔人无意中竟打开了小龙身上的千年枷锁。小龙为了感谢渔人,在水沟里不停地翻动,并从口里不停的喷出水来,灌注在小水沟里。慢慢地,小水沟变成了大河(也就是现在的邹圩清水河),河水为邹圩带来了五谷丰登。为了纪念这条神龙,人们把沿河的村子称为龙头寨,上龙首等村。在神龙升天这一天,也就是端午节举行赛龙舟,以示庆贺。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起源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但许多盛行于世的端午习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传,而且不少都有驱瘟避疫的成分,故此有人推测,端午节源于对恶日(即农历五月,因仲夏瘟疫流行而得名)的禁忌。 南朝萧梁时期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介绍文集。在该书的第卅节里头记载着:“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认为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另外一种说法,学者闻一多指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见闻一多《神话与诗》的《端午考》),可能是迎涛神祭图腾的习俗。相传古代中国南方吴越人(今江浙一带)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每年五月初五举行祭图腾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他们把食物裹在树叶里或装在竹子里,投到江里面去。后来他们还有在这天划着独木舟拜访亲朋好友的做法。高兴时就即兴举行独木舟赛,慢慢演变成今天过端午节这种习俗。1939年,中日战争烽火正燃之际,重庆文艺界抗敌协会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于是议定每年端午节屈原逝世之日为诗人节。在江南地带,端午节是一个潮湿酷热的季节,这时百种毒虫开始滋生,古代医学角度,要吃雄黄酒来避疫病。名称来源“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1]。《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习俗 粽子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在家门前悬钟馗像、挂艾蒿和艾草(艾叶菖蒲)、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家人给孩子手腕缠绕五彩丝线,传说可以续命,祈盼长命多福。《东京梦华录》卷八“端午”条说:“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悬钟馗像: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钟馗捉鬼,用以镇宅驱邪。挂艾叶菖蒲: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以僻邪驱瘴。殷尧藩《端午日》诗云:“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梅尧臣在《端午晚得菖蒲》诗云:“薄暮得菖蒲,犹胜竟日无。我焉能免俗,三揖向尊壶。”赛龙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以纪念屈原。(其实古代竞渡原非一年一次,年宵、暮春三月、重阳也有,后来才以端午为主)吃粽子:在荆楚地区,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现在全国各地粽子不论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如浙江的湖州粽子、四川的椒盐豆粽、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等。饮雄黄酒:在长江流域地区盛行。吃馏米:在部分晋语地区盛行,馏米即黄米(黍)蒸制的米饭。游百病:在贵州地区盛行。佩香囊:小孩佩香囊,避邪驱瘟、襟头点缀。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拴五色丝线。写符念咒:日落之前折些桃树枝插在门窗上,或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这一传统民俗现已基本绝迹。立蛋:如在正午时将鸡蛋直立起来,表示来年会有好运道。[编辑] 意义纪念忠臣伍子胥的忌辰(因吴王夫差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初五投入大江)。纪念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在五月初五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纪念秋瑾的就义[2]。文化影响很多亚洲国家或地区也有端午节,但是各地的传统习俗各不相同。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节日名:端午节时间:五月初五(农历)端午节是我国放假的四个传统节日之一,根据国务院第644号令,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端午节放假1天。端午节在唐宋时期也是法定节假日,不过没有今天这么受重视,唐代、宋代都有十几个节放假三到七天,端午节只放一天假。到了明代,放假的节日很少,端午节放假3天,显然被重视起来了。节日由来1、端午节起源的说法一种说法端午由古代的恶日演化而来。端午节现在是个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不过古人看来五月五日是个极端恶劣的日子。古人认为正月是善月,五月是恶月,而五日又是恶日,五月五日恶月又逢恶日,是人们避之不及非常不吉利的日子,民间形成躲五月五日的习俗。在汉代的《西京杂记》里记载了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都想遗弃,人们认为这天出生的孩子不祸害父母也会害自己。汉朝的《礼仪志》里说五月五日,要用彩色的绳带系着五色的桃印装饰大门,以制止恶气进门。东汉《风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1]。这些习俗与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有关。有说法认为端午节来源于夏至节。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在天文意义上曾经被认为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夏至也是一些粮食作物的播种季节,是新的农事周期的开始,因此,夏至在曾经被一些民族作为新年,夏至作为新年比冬至作为新年起源还要早。《后汉书》记载,夏天的五月,万物生长正是茂盛的时候,到夏至时,阴气开始萌发,恐怕作物生长不好,用彩色的丝带连着荤菜,细纻(zhù)布击打蛊(gǔ)钟。在五月五日这天,用彩色的丝带挂在门户上,以阻挡恶气进入屋子。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夏至节风俗:吃粽子,用五彩丝带系在手臂上,称为“长命缕(lǚ)”,吃粽子,系长命缕这两个习俗和竞渡后来成为端午节的典型习俗。晋朝的《风土记》记载:“仲夏端五……俗重此日与夏至同”,从《风土记》记载来看,在晋朝,夏至节和端午节是两个并行的节日,直到现在还有一些地方过夏至,而不过端午,所以端午节起源于夏至节的说法,认可度不高。有人说端午节起源古代的“沐兰节”,唐代的《岁华纪丽》及其他古书上是有这样的说法,西汉的《大戴礼》里有五月五日用兰草沐浴的记载。无论是恶日还是夏至起源极早,不比沐兰节晚。端午节用兰草沐浴的习俗没有成为端午节的主流习俗。2、端午节名称的演化《风土记》称“仲夏端五”,仲夏是夏季的第二个月,就是五月,“端”是开始的意思,在日历里相当于“初”字,比如初一、初二……初五,可以表示端一、端二……端五。五就是五日,仲夏端五就是五月五日。唐代以前很多节日还没有具体的名称,只是以日期来表示,端午节在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唐代的《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都记载为“五月五”。唐代官方记录的节日名称还是五月五日,而民间的《岁华纪丽》就称端午,唐代李济翁《资暇集》记载:端五就是五月初五日的意思。显然,“仲夏端五”仲夏两个字被省略了,变成了端五。在唐代,人们就把“端五”称作是“端午”,《资暇集》说当时的诏书还是称“端五”,而不是“端午”。《资暇集》提出了“端五”到“端午”的转变,端五是五月初五的简称,端午是端五转变而来,为何端五变为端午?《资暇集》没有说明白。宋代以后端午节成为官方正式名称,固定下来流传至今。“端五节”怎么变为了“端午”?有说法认为,五月在古时称为午月,五月为午月,五日为端,按这个说法五月初五称为“午端”似乎更合乎道理。《岁华纪丽》称端午为“午日”,其他古籍中也有初五为午日的说法,因为月和日都是午,端午节也曾被称为“重午节”。因为,五日按干支纪日法是午日,因此端五就改为端午了。端午节还有其他名称,满清的《燕京岁时记》和民国的《岁华忆语》也称作为端阳。在古籍中端午节还有重五等许多名称,就不一一说了。3、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起源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现代通常的说法是纪念屈原,这个说法不是现代人杜撰,起源很早。《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是屈原投汨罗江自杀的日子,老百姓很伤心,因此就划小船去救他。《荆楚岁时记》还提到了另外两个说法,邯郸淳的《曹娥碑》里说五月五日伍子胥被水淹死,这天竞渡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越地传》说五月五日竞渡起源于越王勾践。按《荆楚岁时记》的说法,端午节为什么要竞渡(龙舟赛)有三个说法:1、纪念屈原,2、纪念伍子胥,3起源于勾践。东汉蔡邕的《琴操》还提到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介之推,介之推的故事,更多说法是寒食节有关。民俗学家认为竞渡起源于南方水乡祭祀水神的传统,人们在夏至节举办竞渡比赛,往水里投饭和食物。《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从“竞渡”的字义来看,“竞”就是竞赛,渡多少有些摆渡的意思,也就是从这头到那头,距离不会太远。我感觉赛龙舟可能与古代水兵的军事训练有关,后来演化为一项民间活动。就像古希腊的体育竞技起源于军事训练一样。节日习俗《风土记》记载晋朝时的端午节过得很简单,“仲夏端五,烹鹜(wù)角黍”,鹜就是鸭子,角黍是粽子,在晋朝端午节过得简单快乐,一个字就是“吃”,煮鸭子,吃粽子。现在的端午节比较典型的风俗是吃粽子,划龙舟,还有挂艾草和菖蒲,吃雄黄酒等,这些风俗其实都由来已久。1.吃粽子明代《万历野获编》记载明代时,立春吃春饼,元宵节吃元宵圆子,四月八日浴佛节吃不落夹,五月端午节吃粽子……粽子起源很早,最晚在晋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风土记》记载:先节一日,又以菰(gū)叶[2]裹黏(nián)米,以栗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dàn)。《风土记》对粽子的制作有详细的记载。用茭白的叶子包黏米,加栗枣灰汁煮熟,类似于现代的粽子,栗枣灰汁含碱,这个做法与现代的粽子非常类似。在我们老家江西的北部,很多人还是喜欢吃碱水粽子。角黍与现代的粽子基本相同。宋代的《淳熙三山志》:楚人是日以竹筒贮米祭屈原,名筒粽。四方相传,皆以为节物。今州人以大竹叶裹米为角黍(shǔ),亦有为方粽,以相馈遗(wèi)。”《淳熙三山志》说江汉一带的人端午节用竹筒装米祭祀屈原,这个竹筒装米煮的粽子叫筒粽,这个风俗传到了各地,都将粽子作为端午节的节日食物。现在,本州的人用大的竹叶包米做粽子,这个粽子叫方粽。现在,很多地方的粽子都是大竹叶包的。大竹叶学名叫箬竹,一种叶子很大又矮小的竹子。还记得这首诗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箬笠就是用箬竹叶子做的用来挡雨的斗笠。2.赛龙舟赛龙舟,古时叫竞渡。《荆楚岁时记》记载了南北朝时竞渡的情景。小船用轻便的,叫做飞凫,一个自己叫做水军,一个自己叫做水马,州里的军官及百姓都在河边观看比赛。宋代的《淳熙三山志》记录了福建端午节赛龙舟的盛况。端午节这天大家都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州里南台江各个内河里,都是龙舟比赛,战鼓喧天,划船的人穿着彩色鲜亮的衣服,根据鼓点用力划着龙舟,你争我赶……端午节划船比赛至少在南北朝时就已经形成风俗,划的船从南北朝时的轻便小船,到宋朝变为了龙舟,和现代的名称一样。划龙舟比赛乡村争斗杀伤的恶习在宋时就有,一直到现代各地端午节赛龙舟总要打群架,常有伤亡,所以从古以来,政府经常禁止端午节举行龙舟竞赛,但是始终没有禁止了,到现在端午节划龙舟还是传统节目。3.其他风俗斗蛋。斗蛋是我小时候对端午节的核心记忆。在我老家江西,尽管平常只有客人来了才可以做个鸡蛋汤,用来招待客人,但是端午节却可以尽情的吃蛋、家家户户都会提前一两个月腌好多的咸蛋。端午节一早,母亲将咸蛋、新鲜蛋煮一大盆。家人还将蛋染红,用专门编织的网兜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小孩子脖子上挂着染红的蛋,手里攥着一个,口袋里还备着一个,随时准备和小伙伴斗蛋,将蛋的尖头对着一嗑,谁的蛋破了就算输。古代称鸡蛋为鸡子,斗鸡蛋古时叫斗鸡子。斗鸡蛋的游戏来源极为久远,连春秋时期的《左传》都说这个游戏由来已久。斗鸡蛋本来是寒食节的风俗,后来迁移到端午节。挂艾叶。我老家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买艾叶和菖蒲,将艾叶和菖蒲放在一起捆成小梱,摆在大门两边,挂在窗户两边。这个风俗是从古代传下来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用艾草扎成人的形状,挂在大门上,用来消除毒气。从宋朝《东京梦华录》到满清的《帝京岁时纪胜》都有端午节要挂艾草在门上的记载。喝雄黄酒。端午节还要喝雄黄酒,满清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端午节前把菖蒲的根切细,和雄黄拌在一起,晒干后泡酒。喝剩下的酒涂在小孩子的脸上、耳朵和鼻子上,洒在床上和蚊帐里,用来驱赶各种毒虫。小时候,我叔叔还会用雄黄在我额头写“王”字,这个风俗在民国的《岁华忆语》有相同的记载:“酒中置雄黄,饮之曰可去毒。于小儿额用雄黄书“王”字,以象虎形,云易长成。”用雄黄在小孩子的额头写“王”字,像老虎额头的王字,说这样小孩子就没病没灾,容易长大。综述端午节的起源有些复杂,有几种说法,通常的说法还是“恶日说”。端午节的风俗主要用艾叶、菖蒲、雄黄酒,五彩丝等避虫毒、止恶气……这些风俗主要延续了五月五日恶月恶日的相关说法。端五节吃粽子、划龙舟这些风俗从夏至节迁移而来,端午节也吸收寒食节的相关习俗。赛龙舟与吃粽子的习俗早在晋朝就已经有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像寒食节纪念介之推一样,是汉魏时期为了意识形态杜撰的。端午节的名字在唐代才正式形成,端午节在唐宋时期就是法定节假日,不过在唐宋时不是很受重视。[1同瘟。[2]茭白叶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端午节可不可以发红包给老人?

据闻一多先生在《神话与诗》中对端午节的来历有较详细的考证,确认端午节是我国古代民族的“龙子节”。它是祭祀龙——传说中祖先的日子。

华夏族的先人以龙为部族标志,即是以龙为图腾的民族,伏羲、女娲、颛顼、禹都是龙族著名领袖,龙是法力最大的神灵,后人也把这些著名的祖先视为龙。

古人经典说:“伏羲人面龙身”、“鲧(禹之父)死,三岁不腐,剖以吴刀,化为黄龙,是用禹出……。”华夏族的后人从此有了祭祀龙的盛典,端午节便是其中最隆重的节日。

古人认为,龙是主宰一切的神灵,天地有金、木、水、火、土,分由五龙主管。《汉书.匈奴传》有“五月,大会龙城”的记载,以五月五日最为隆重。在举行龙祭的同时,逐渐有了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挂蒲剑、洒雄黄水、带荷包、捉蛤蟆等活动。

后来,人们把这个节日和屈原沉身汩罗江的日子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成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了。

至于端午节可不可以发红包给老人?这个没什么讲究吧。发红包源于过去除夕夜老人为孩子发压岁钱,愿儿孙长命百岁。之后演变为包起钱来的红包,也由春节只给孩子们发,变为子女给老人们发、老板给员工们发、亲友互相发,总体是互爱、高兴、祝福的意思。为了让老人高兴,体现一下敬孝之心,有何不可呢?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端午节习俗:扒龙舟、挂艾草与菖蒲、端午食粽、端午浴、放纸鸢、佩豆娘、拴五色丝线、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铸阳燧、画额、躲端午、佩长命缕、戴香包、避五毒、采药、制凉茶、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端午雨、跳钟馗、斗草、打马球、九狮拜象。

扩展资料

端午节的传承发展:

1、先秦时期

朱宣咸中国画《端阳佳节》先秦时代,南北风俗各异,端午作为一个“节日”已各有所侧重。南方的龙舟竞渡祭祀仪式鲜见于文献记载。北方在战国时代已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

2、秦汉时期

到秦汉后,由于国家统一,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端午节就在南北风俗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汉时以北方文化为主导,就现文献记载来看,两汉时的端午风俗沿北俗主要以避恶为主。

古越人最早的历法是干支历,以午月的第一个午日天地纯阳之气极盛的重午日为龙图腾祭祀日。汉代时,由于历法变动,为了便于过节,朝廷规定每年的端午节改为阴历五月初五日。

3、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人们饱尝战乱之苦,所以最重视的端午习俗莫过于“辟缯”了。风俗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来说,随着社会发展,一方面要受到上层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另一方面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的活动,也必然会在风俗生活中积淀。

因此,本来端午节起源于民间的原始崇拜,但是到了汉末魏晋时,就又被赋予纪念历史人物的内容。

4、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端午节从风俗形式上都继承了前朝。且节日风俗活动,大多演变为节日娱乐活动,充满了节日的欢乐。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中记述:皇宫端午日盛况,召来儒雅臣僚,大张筵席,“广殿肃而清气生,列树深而长风至”。

唐代端午龙舟竞渡尤其值得一道。在唐代全盛时期,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相对稳定,在节日娱乐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成风气,另一方面对民间的一些风俗活动也受到官府的支持。因此,竞渡之风尤为鼎盛。

5、宋代

宋代以后,端午节许多风俗有了新变化。汉魏时以朱索、桃印施于门户,止恶气驱瘟避邪,而宋代却讲究贴天师符。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都人画天师像以卖。”还有合泥作张天师,以艾为头,以蒜为拳,置于门户上。

宋代,午节俗也被辽、金两国吸收。在端午节还有拜天之礼、射柳之俗及击鞠娱乐活动。

6、明清时期

到了明代,端午节又吸收了金人射柳之风俗。明代把端午又称“女儿节”。《帝京景物略》云:“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不仅节日名称有异宋代,而且民间风俗也有变化。北方无江水之便,也就不存在竞渡。

7、明清时期,端午风俗活动形式变化虽不大,但是规模却愈来愈盛行。尤其南方的龙舟竞渡,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举。据《武陵竞渡略》记载,龙舟竞渡已不限于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划船赌赛,十八日送标”。

还有“五月十七八打船,二十七八送标者”。竞渡规模历时经月。对此事“或官府先禁后驰,民情先鼓后罢也。”

在宋代就出现的端午贴天师符风俗,到明清时更为流行。不但有天师符,还有“五雷符”、“纸符”、“五毒符”、“五瑞符”等。

8、近现代

自民国以来,经过几十年的移风易俗,端午节许多旧的所谓“迷信风俗”已被人们有意无意地遗忘了,但端午节仍是民间深受欢迎的传统节日,粽子是不可缺少的佳节食品。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正式将端午节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规定农历端午当日放假1天。2009年5月,中国已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程序,申报的遗产名称为“中国端午节”。

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中国“端午节”名列其中。这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刘备借荆州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借荆州有借无还的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