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陶行知教育名篇摘抄(让我们的教育“活”起来——《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读书报告)

发布时间:2023-11-20 17:11:16 admin 阅读:59

导读让我们的教育“活”起来——《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读书报告 让我们的教育“活”起来 ——《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读书报告 暑假期间,在叶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全校老师开展了以...

让我们的教育“活”起来——《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读书报告

让我们的教育“活”起来

——《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读书报告

暑假期间,在叶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全校老师开展了以“同读一本书,共筑教育梦”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读的就是《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

原本,我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只是略知一二。通过读这本书,我深入地了解了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见。这本书里的文章,大都是在八九十年前他的教育思想及构思,他的很多想法与我们现在大力推崇的素质教育非常吻合。从他的文章中,可以感受到既有理想主义的光辉,也有英雄主义的情怀。虽然只是一介书生,但他始终以天下为已任,面对满目疮痍之中国以及极度落后的教育现实,无畏无惧,不退不缩,迎难而上,奔走呐喊,为普及国民教育躬身实践。他是一位很有远见的教育家,尽管已经离开我们七十余年,尽管社会经历了许多变革,但直到今天,他的教育思想依然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宝藏”。

我印象深刻的是《活的教育》这一篇。看到这个题目,心中就有一个疑问,活的教育是什么样子呢?

陶先生认为,“活的教育”首先要承认儿童是活的,是有好奇心、有需求、有能力的。教育要根据儿童的本能去支配,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他深信,小孩子是有能力的,即使差一点,也是可以去锻炼的,本领是锻炼出来的。因此,他说:“我们就要顺着他这种天然的特性,加以极相当的辅助和引导,使他一天天进步,万不能从中有所阻碍或停滞,不使进步,把它束缚起来。”

  那么“活的教育”要用什么材料,也就是“活的教育”的要求是什么?陶先生提出了三点:“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要拿活的书籍去教小孩子” 

一、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

陶先生认为,活的老师和活的学生互相影响,共同进步,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正所谓教学相长。他在文章中写道:“教员的一切,要影响到学生身上去;学生的一切,要影响到教员身上去”。“活的教员与活的学生,好像汽车一样,学生比譬是车,教员比譬是车上司机器的。机器不开,车自然不动。教员对学生,若不以活的教材去教他,他自然也就不能进步。”“活的教员,正同司汽车的一般,要把眼睛向前看准了。若闭着眼睛乱开机,那就要危险极了!学生向前进,教员也要向前进,都要一同并进。若徒以学生前进,而教员不动,或者学生要进而教员反加以阻碍,这可谓之死的人教活的人,不能谓之活的人教活的人”。

关于教育,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充满诗意、深刻独到的理解: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他指出,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教育的根本法则应该是像云朵推动云朵一样地靠人的精神力量去影响他人的心灵,促进学生精神力量的健康成长。我觉得,这与陶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

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就要让学生动起来,由学会到会学,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活的教育就必须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思想主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让课堂学习成为孩子们自主展示自己自尊、自信、自强、自创的人格精神的平台。

但审视教育,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长此以往,导致学生过度依赖老师,从而削减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我们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设计的问题就一定要有层次,要针对班级中学生的总体水平和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思维和话题的走向,使讨论焦点化,使学生充分的参与课堂并深入课堂。

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机械化的教学,会导致课堂缺乏活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中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学,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提出质疑,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动”起来。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因此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应积极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例如:“你是怎么想的?这道题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吗?”当学生的想法与教案中不符合时,就很有可能是学生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教师不要立即否认,应该在提出疑问之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去探究和分析,教师进行适当地引导和点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解决了疑问,更重要的是主动参与了探究知识的过程,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拓展了思维能力。

二、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

陶先生指出:“文化进步,是没有止境的;世界环境和物质的变化,也是没有一定的。活的教育,就是要与时俱进。我们讲活的教育,就要随时随地的拿些活的东西去教那些活的学生,养成活的人才。”

时代在进步,作为教育者,我们更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以前我们只有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上课前需要提前准备小黑板,有时候甚至一块小黑板还不够。随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我们终于可以从粉笔灰中解脱出来,一切我们人为无法现实操作的,小小一台机器就可以生动为我们演示。以前一写一黑板的粉笔字,写了擦、擦了写,现在PPT的应用让我们的课堂图文并茂。

作为年轻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改革创新,实践探索,熟练掌握各种现代多媒体方法。多媒体教学课的形式新颖、容量大,相比传统教学要形象直观的多。还记得自己任教的第一年,有一节是《分数的认识》。为了让这节课更形象生动,我可谓是煞费苦心,把我小学时期积攒下来的绘画和手工功底都逼出来了。我又是画,又是涂、又是剪,还要逐个划分成需要的等份,光制作教具就用了我半天时间。但今时不同往日,有了电子白板和互联网,我们随时都可以在上面找到我们上课所需要的教学素材。上学期我讲授了一节《元角分的关系》,这节课的内容本身是很抽象枯燥的,我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喜好,制作了一套动画系列课件,上面有孩子们喜欢的动画人物,刚打开课件我就看到孩子们发光的眼睛,虽然是平时常看的动画,但是突然出现在数学的课堂上,好像更让他们兴奋。那节课我利用动画故事贯穿整节课堂,孩子们听的比平时格外的认真,都抢着举手想要回答问题,那一节课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育模式必须要与素质教育转轨。以前我们更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的教育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前我们是课堂的主人翁,课堂基本是填鸭式的教学,现在我们的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新知识时,要加强实践性。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教学也要尽可能联系现实生活。例如,我在讲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我让孩子们带来了一些教具——不同种类的人民币。在课堂上,让孩子们玩起了角色扮演,请一些孩子充当售货员,我提前把各种货物标上了价钱,然后让孩子去买自己需要的物品,买东西的同学要思考你所需要买的商品的价格,你该怎么去拿钱?有没有其他不同的拿法?而售货员则需要检验付给自己的钱对不对?我则维持着整个“卖场”的秩序,最后让孩子们自己总结1元5角、2元7角到底有几种拿法。整节课井然有序,热闹非凡。孩子们从实践中获得了真知。

三、要拿活的书籍去教小孩子

陶先生认为,活的教育与死的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对待书籍的使用态度和方法上。 他说:“书籍也有死的有活的。怎样是活的书籍?我觉得书籍所记载的,无非是人的思想和经验,那个人的思想、经验要是很高尚的,与人生很有关系的,那就算是活的书籍。若是那著书的人思想、经验都没有什么价值,与人生没有关系,那就是死的书籍。”这里的“书籍”我理解为我们的教材。

作为教育者来说,对于书籍的选择不能不慎重,要有鉴别,要懂得舍弃。我们手中的教材除了课本以外,还有教参教辅等,它们集万千人的智慧于一书,另外发达的互联网也为我们备课、查阅资料提供了很多便利,即使如此,我们也要把从这些教材教辅里面学到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才行。陶行知反对那些只会照本宣科,脱离实际,“只知道闭着眼睛教死书,也不顾那书适用不适用”的行为。如果我们只是把我们看到的东西原封不动的搬到我们的课堂上,那就是死的教育。

“现在许多教员先生们,他对书籍还不十分注意。当他初当教员的时候,也还肯买一两本书看看,到了后来,他不但不买,连从前所有的几本书,都借给人去了。这样教员,教育界也不知道有多少。他既不能多买书看,对于一切新知识,他自然是不知道的。他既不能有新的知识,那一定没有新的教材能供给学生,只能年年爬起来卖旧货!”从这段文字中,深切感受到陶行知先生对不爱看书的教育者的痛恨,他认为这样的教师就是“教育中的败类,真不知害了多少青年”。看到这里我深感惭愧,身为数学老师,总感觉自己每天与数字打交道,看多了文绉绉的东西对自己的专业也没太大用处,我为我曾有这样的想法而感到羞愧。走上课堂,照本宣科,捉襟见肘,多是因为读书太少。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实施近二十年,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学不能再跟以前那样照本宣科,一味地讲解教材,而是要师生互动,要联系实际生发,拓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贮备,更要有很好的悟性,只有教师书读多了,知识面广了,领悟能力强了,在课堂上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课堂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这样,学生就会在享受中快乐学习,教师就会在享受中轻松施教。读书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老师啊,为了下一代,为了我们自己,请读书!如此而已,我们的教学技艺得到提高了,我们也远离尘嚣,让浮躁的心灵变得平衡而充实,宁静而致远......

读书使人思考,读书使人聪慧。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继续研读。作为教师队伍里年轻的一员,我将永远记得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关注我们吧

求几篇关于教育教学专著的读书心得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寒假里我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受益匪浅,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具有许多现实意义。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六大解放,即头脑解放、手脚解放、身体解放、感官解放、时间解放、语言解放;二是“劳力的基础上劳心”;三是“学做合一”;四是“实验即创造”,创造的本质是活鲜鲜的生命,是活生生的愿望,是在于火一样的热情,是在于探究的兴趣,创造来源于生活的活力、来源于生命的本身。在“创造的教育”一文中写到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去,白天到海边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没水喝,他想出了用软土制成的瓶子,再用火烧成,可以装水,这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了新价值。当今的学校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不很多,教师的教法不新,学生学法不新。因此,现在的教育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适宜的土壤,良好的环境,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需要因材施教。我们也要像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第,让法拉第在电学上取得辉煌的功绩。在读到“创造儿童的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解放,现今有许多学校还是靠牺牲儿童的时间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成绩”,这就使儿童失去了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创造儿童的教育,还在于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从头脑里解放出来的创造力,才能创造出辉煌的成就。教育创新并非标新立异,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经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新时代的教学就是创新的教学,创新的学习。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效果,也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的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并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由此我们体会到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的真谛。我们想要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关键要有适宜的气候、一定的土壤、而这些条件要靠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去力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在实际教学中,我将从书上学到的做起,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以真正的创新理念去开拓自己的新天地。

我们班的语文成绩不是很好请各位大神给予集体提升语文成绩的方法让我们班在中考前能有飞速的进步

这里有一些我自己的想法,还有我摘抄别人的,整理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第一种说法:一、天天作一些阅读。现在还有人把上学说成读书,把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称作读书人。的确,学校是一个读书的场所,读书可修身,读书可养性。语文教学,在尊重升学率和追求理想发展之间的平衡点应该是阅读。因为,只有通过阅读,学生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只有通过阅读,学生才能脚踏实地放飞梦想;只有通过阅读,学生才能洞明世事、健全人格。缺少了占据学生全部心灵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也会变得狭窄和贫乏。阅读的内容很多,古今中外名著,时文杂选,天文历史,诗词戏剧。每学期开学初,我都要求每位学生至少准备一本或一份课外读物,可以是《四书五经》、《三重门》、《荷马史诗》;也可以是《雪国》、《读者》、《杂文报》等等。总之,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后,自习课就等同于休息时间,就是享受精神大餐的美好时刻,他们安静的坐着,如饥似渴地吸取人类几千年来的文化营养,不一会他们就体力恢复,精神振奋,重燃学习的愿望。有了书籍还要教学生学会阅读。首先是要有选择的读,像文学名著、名人传记,外国的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卢梭、邱吉尔等伟人作品最可读。读了邱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就会惊叹他的演说具有铸造历史的非凡魅力。其次是要学会辩证思维,比如读《水浒传》,既要肯定人物仗义行侠的一面,又要看到愚忠和偏激的一面。再次是学会对比性阅读,如看了《红楼梦》和《简•爱》之后,对比三位女性的性格特点,我们会发现林黛玉身上的傲气太多,薛宝钗的奴性太重,简•爱则是一个柔韧与刚阳的完美结合,因为她虽地位低微,但却能语破天惊:“你我在上帝面前都有是平等的。”二、日日写一点感悟。我们语文教师都有同感——成也作文败也作文。作文最能体现学生的语文水平。很多学生对作文有畏惧心理,面对作文题头脑一片空白,迫于压力就草草凑足几百字应付了事,待老师讲评读作文时又觉得这些不是司空见惯的材料吗?怎么当时我就没想到呢?可见学生脑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贮存量,只是不能按需提取出来,因此我建议并要求学生每天写札记。第二种:一.课前预习法:预习很重要,你只有课前预习了,才能提前了解课文内容。1.预习之前准备一本字典,先把生字词过关。这样方便朗读课文,理解课文。2.标自然段。3.熟读课文三遍(以上)。4.概述课文大致内容,了解中心思想。5.课后题试着做一做,最好不用参考书,这样能提高阅读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课后在和老师、同学一起交流、解决。二.上课听讲法: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学会倾听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得到别人的赞赏。培养听力首先从听课开始:1.老师讲课时,不要东张西望,要集中精神这是培养听力的第一步。2.耳朵边听要边记重点,这样方便回家、考试前的复习(笔记最好记书上)。3.同学回答问题时,不要插嘴要听取别人的意见改善自己的不足。即使同学回答得不够完美,也等同学说完再补充。三.课后复习法:我个人认为复习没预习重要,你预习做好了,复习起来就自然跟着容易:1.复习也要拿笔,第二次看要又有收获,把第二次的收获和看法另外写下来。2.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要“一目十行”,要同时记重点、生字等知识内容。四.课外阅读法:(文言文,现代文)阅读是学习的重点,多阅读能提高我们自身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1.选书。选一本好书也是一个人的能力。2.阅读时拿一支笔,在读的过程中把好词好句句画出来,不一定要背下来,只要了解一些句型,恰当的运用到作文中去。3.摘抄就是把你画记的那些好词好句摘抄下来,用于作文,专门找一个本子。摘抄和阅读又不一样,它要更深一层。摘抄的内容,语言优美是不够的,有时一些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也能写下来、记下来。4.课外积累的多,课内阅读你自然得心应手。第三种:一、学好课本知识。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为了巩固知识,你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二、注意课外积累。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三、加强写作训练。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希望你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以日积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第四种:一、怎样学好语文课本  语文课本是文选式的,是教育专家们倾注了心血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化中精选而出的,其中的作品是文质兼美的,是最好的学习范本,所以学好语文课本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学好语文课本呢?  (一)注重预习,质疑问难。所谓预习,就是在老师讲课之前自己预先学习,预习分近期预习和远期预习,远期预习是指提前一个月,几个月的预习。比如假期中自学整册语文课本;近期预习指课前预习和章节前的一两个星期的预习。  预习最大的好处就是培养自学能力,发现自己知识的缺陷,以利改正,同时有利于认真听课。语文课文的预习可分如下步骤进行,可称作“四遍八步读书法”。  第一遍,跳读。完成两步任务:①识记作者及文章梗概②识记主要人、事、物或观点。应达到每分钟一千五百字的速度。第二遍,速读。完成三、四步任务③复述内容④理清结构层次,每分钟一千字。第三遍、细读。完成五、六步任务:⑤理解字词句;不理解的查查工具书。⑥圈点摘要重要部分⑦归纳中心思想。读的速度,一般跟朗读相同,每分钟二百字。第四遍,精读,完成八步任务⑧分析文章写作特色的任务。根据需要确定读的速度,或一带而过非重点部分,或仔细推敲品味重点段落关键词语。  这种预习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可灵活掌握,对有的文章可省去某一步或某几步。预习时要在课本上圈点勾画,标出重点、难点、疑问点。  预习的关键是思考,思考文章背后的东西,不要只留于表面,留于浅层次的理解。如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内容可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讨论,也可向老师请教,千万不要担心问题的质量,真正做到“不耻下问”。  (二)专心听课,主动发言。课前进行了预习,不懂的问题记下后,上课时就有了针对性:已经明白的问题,听了等于复习一次;不明白的问题,就听得格外仔细、认真。听课时力求做到“五到”: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耳到即耳听。注意听老师的讲授,听同学的提问,听大家的讨论,听同学的不同见解,听老师答疑。  眼到即眼看。认真看教材,看必要的参考资料,看老师的表情、手势,看老师的板书,也可以看优秀同学的反应。  口到即口说。复述老师讲的重点,背诵一下重要的概念、定理,大声朗诵老师指定的段落,大胆提问,大胆回答老师的提问。  手到即手写。写老师讲授的重点,抄有价值的板书。听课时边听边在教材上圈上重点,批注感想,划一划难点,有需识记的地方动手写一写,加深记忆。  心到即动脑筋,对接触的知识积极思考。  上课的关键是用好课堂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课外,寄托在延长学习时间上。课堂上能解决的绝不放在课外。  语文课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积极发言,积极发言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这两点对于写作和阅读分析能力的养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课堂发言有十大益处:  一利激发兴趣二利开动脑筋三利锻炼勇气  四利检验见解五利训练口才六利培养自信  七利促进参与八利激励老师九利增进友谊  十利提高效率  既如此,语文课上同学们还忍心做陪客、看客吗?  (三)独立作业,不懂便问。上完课后,老师往往留作业,这些作业大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延伸、迁移,有利于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动脑,积极完成。在这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现在有很多的参考书,有现成的答案,写作业前不要去看,须知别人嚼过的馍不香,照抄别人的东西必定使自己失去锻炼的机会,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照样不会,如确需验证一下自己的答案正确与否,可待作完后翻看、修改。  如作业中遇到问题,就要及时的讨论、发问。“学问”一词事实上就包含学与问的两个方面。陶行知说,做学问就是要学要问。光学不问,只做到一半;光问不学,也只是一半。又问又学,才是完整的学问。连两千年前的孔子都注重问。他曾“问礼于老聃”,“学琴于师襄”,还曾求教于一个七岁的小孩子。当然,好问,不是瞎问、乱问,要问得有意义,有价值,问到点子上。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就生活在汉语的语境中,这一点和别的科目有很大的不同,真正不懂的内容较少,大多难于理解的是文章背后的东西,因此,我们应注意:  首先,要先问己,再问人,陈景润说:“不要一遇不懂的东西,马上去问别人,自己不动脑子,专门依赖别人。而是要先自己认真的思考一下,这样就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克服其中某些困难,对经过很大努力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再虚心请教别人,这样往往会得到更大的帮助和锻炼。”  其次,问要有目的、有中心。要抓住核心问题,容易有收获。  第三,追根寻源,一问到底。  郑板桥说:“读书好问,问不得,不妨再三,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人,要凝窦释然,精理迸露。”  (四)及时复习,温故知新。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重复是学习的母亲。”心理学研究,没有八次重复,记住是不可能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把不能及时复习的人,比喻成一个醉车夫,只一个劲地往前赶,东西颠簸丢了,也不知道,结果赶回去的仅是一辆空车。中国的“熊瞎子办爸米”的故事妇孺皆知。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养成温故知新定期复习的习惯。复习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围绕中心,及时复习。复习的首要任务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首先,要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确定好一个中心内容,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的中心重点和难点上。其次要及时巩固、防止遗忘。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与其借助复习去恢复记忆,不如借助复习去防止遗忘。”复习最好在遗忘之前,倘在遗忘之后,效率就低了。语文学习中的背诵尤其如此。  2.查缺补漏,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复习中一旦发现知识的缺漏及薄弱环节,要及时弥补,不可欠“债”。  3.先回忆,后看书,增强复习效果。  4,看参考书,适当拓宽知识面。  语文课后还可看一看参考书,看一下原著,拓展一下知识面,加深理解。  如学习《范进中举》后,可在课外读《儒林外史》;学习《背影》,不妨读一下《朱自清全集》。当然,原著参考书要精选,不宜多。参考书中的精彩部分,可取其精华,随手摘记。  5.整理笔记,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语文学习如能将厚书读薄,则善莫大矣。而读薄的办法则是将知识条理化,重点明晰化。如学习文学常识,可用列表的形式将各作家作品放在一起,这样显得条理,避免了混淆,加深了记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假如同一件事情常常得到重述,到了最后,哪怕智力最低的学生也能领会了……”愿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重视复习,循环往复,牢固地掌握知识。  二、怎样进行课外阅读  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只凭课内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可谓杯水车薪,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必须重视课外阅读。阅读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没有阅读,学习无从谈起。因为语文学习事实上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知识,更积累思想,只有当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才可以去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阅读正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没有阅读,积累便无从谈起。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认为:“阅读是语文学科的生命,对一个孩子来说,他不可能有很多的直接经验,大量的是间接经验,而阅读就是积累,是储藏,是汲取前人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精华,然后化为自己的营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上航行。”世界对于孩子是挂满无数问号的天空,培养孩子读书,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不读课外书的语文学习是“歧腿式”的学习,无异于釜底抽薪。因此,我们不但要读,而且要读好。  那么,如何搞好课外阅读呢?  (一)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圈点勾画,必要时在书上作批注(自己的书),这样就可使书中的重点、观点、缺点显露无遗,就好像在雪后的大地上留下的串串脚印,可帮读者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避免了“抓到篮子都是菜”的现象。《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之所以现在仍引起轰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正是有了毛泽东的批注。  批注时可用文字,也可用符号,现列出几种符号,供同学们参考  直线:表明比较重要的内容  浪线:__表明特别重要的内容  重点线:表明关键性的词语  惊叹号:!表示对精彩处的赞叹问号:?表示对某些观点或材料的疑问三角号:A表示一般材料并列的几个观点符号也可自己设立,只要自己明白即可。  (二)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思考,在思考的时候能够阅读。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学思结合才能有所得,才能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得深刻,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更快的发展。  (三)对文章的内容要辨证地吸收。古人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人在创作时由于受世界观、时代所限,文章自然良莠不齐,如《水浒传》里面便充斥了许多宿命论,因果报应等思想,我们就应“扬弃”。我们应学蜜蜂,采得百花酿成蜜,让别人优秀的东西化为自己的知识,正如我们吃牛肉、喝牛奶目的是使自己强壮,而不是把自己变成牛一样。  (四)要学会综合地运用读书法。中外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神,如不注意选择、不注意运用合理的读书法,只一味的死读,是读不好书的,在此给同学们介绍几种有用的读书法。  1.浏览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了解一本书的大意。拿起一本书,可先浏览前言,再通读书目,然后据目录找到可读的内容,最后再看一遍结束语或后记,这样便对书的内容有一个较好的把握。  2.跳读法。为了节省时间,提髙阅读速度,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从书中挑选一些有益的段落或篇章认真阅读,从而跳过次要内容或不感兴趣的部分。但跳读也需了解文章大意,以便分清主次,拿来所用,且忌断章取义,歪曲原材料。跳读的速度一般1500字/分钟。  3.速读法。该法是从阅读材料中快速提取有用信息,获得有关知识的一种阅读方法。阅读的重点不是放在字、词、句及篇章结构上,而是放在阅读内容的领会上。快速阅读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理解过程,而不是蜻艇点水、走马观花的过程。  要想快速阅读,必须做到①克服读书时发声或动嘴唇的毛病,养成直接看书的习惯②要养成整体看书的习惯“一目多字”“一目多行”③掌握语言的运用规律。速读的速度约1000字/分钟。  4?细读法,就是仔细阅读。该法是一字一词的读,同时在书上圈点勾画,摘重点,速度同朗读的速度。细读的速度一般200字/分钟。  5.精读法。就是逐字逐句的深钻细研,目的是将书吃透,直至背诵。朱熹说:“熟读而精思。”讲的便是精读的重要性。  以上五种方法同学们在阅读时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及时间的长短来选择适当的读书法。  阅读中还有一点应注意,那就是要做好读书笔记。  会读书的人,总要做读书笔记的。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领会和记忆所读内容,同时也是消化、思考、理解和记忆的过程,这对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自学能力是十分有益的。读书笔记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同学们可根据不同的读物,不同的需要和自己的习惯加以选择。常见的有以下几种:①符号笔记法②批注笔记法③摘录笔记法④卡片笔记法⑤纲要笔记法⑥心得笔记法。  当然笔记的内容要有所选择,不要见什么抓什么。  有人说“雕塑的艺术在于取一块石头把无用的去掉”,阅读也应如此,读后用笔记的形式记下书的精华,为我所用。  随社会的发展及考试形式的改革,课外阅读已引起广大同学和家长的重视。但由于指导不利,出现了一些误区,如:追踪读流行,社会上流行什么,就读什么,随波逐流,一无所获;热衷于读休闲书,不是为获取知识而读,而是为消遣而读,贻害匪浅;专心读习作,也就是读作文选,很多同学及家长,尤热衷于此,以为作文选读好了,作文就写好了,这种一蹴而就的思想是非常有害的。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难道我们忍心让“取乎中”的作文选使我们的水平“得其下”吗?  著名作家肖复兴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愿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获取这笔财富。  三、怎样写日记  日记是一个人每天所见、所闻、所感的记录,是生活轨迹的记录。写日记的益处很多。  (一)日记能使我们记住自己做过的重要的事,见过的人,用过的物,记住自己的经验教训。写的日记,常翻一翻,容易记起自己真善美的一面,忠实于自己。  (二)写日记有利于改变自我,超越自我。很少有人劝自己消极、懒惰,多数人劝自己积极、勤奋。这发自内心的劝说鼓励同来自外界的劝说鼓励相比,作用更大。  (三)写日记能磨练人的毅力。写一篇日记容易,坚持下来难。一旦坚持下来就能磨练出“一不做,二不休”的毅力。  (四)写日记能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开始可能是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的罗列,随时间的推移,可能就会自觉地找原因,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写日记可以积累材料,提高写作水平。  那么日记写什么内容呢?日记可分为观察日记、记事日记等,既可以记事,也可以抒情、议论,也可以写成随笔。但日记的内容必须有所选择,不是把每天的事如“流水账”似的全记下来,更不可去追求什么“高、大、全”的内容,同学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一些细节性的东西,从中发现它的价值,将其记录下来,同时,要善于写自己真实的心理感受。  有人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而日记是自我教育的最好方式。愿同学们写好日记,成为一位心胸开阔、信心坚定、意志坚强的学生。   语文学习重在熏陶渐染,贵在日积月累,所谓学习方法,好象很难用语言说清楚;但仔细一想,情况并非如此——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知识自成体系,要系统规范的掌握,必然要用一定的方法。有人说,语文学习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要多读多写就可以了;一位状元总结经验说,语文不在技巧,在读书。我很赞同这一观点,但前提是,我们应该读什么、怎么读,写什么、怎么写。如果同学们既能埋头读书,又能抬头看路,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同学们还要记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先对语文感兴趣,而兴趣是一点一点培养出来的,如果在语文学习方面你每天都有一点进步,换言之,如果你能主动自觉的去分析一个字形、掌握一个词语,理解一个熟语、记住一句名言警句、赏析一首诗,阅读一篇文章,欣赏一部名著,你的语文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随之你的语文水平也会逐步提高。下面,我把人们已经总结出来的一些语文学习方法和自己对语文学习的一些看法连缀成文呈现给同学们,希望能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陶行知教育名篇摘抄

今日继续阅读大师的教育名篇,记录佳句: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的,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我们深信教育应当把环境的阻力化为助力。我们深信教法学法做法合一。我们深信师生共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我们深信教师应当运用困难,以发展思想及奋斗精神。我们深信教师应当做人民的朋友。我们深信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我们深信乡村教师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用科学的方法去征服自然,用美术的观念去改造社会。我们深信乡村教师要用最少的经费办理最好的教育。我们深信最高尚的精神是人生无价之宝,非金钱所能买的来,就不必靠金钱而后振作,有不可因钱少而推诿。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陶行知关于教育的名言语言朴实但句句经典

提到陶行知,许多人都有所了解,他是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下面要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是:陶行知关于教育的名言语言朴实但句句经典,一起来看下吧!

2.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

3.我们所要的校容不是浪费的盛装,而是内心的艺术所追求的朴素的表现。我们的校容要井然有条,秩然有序,凛然不可侵犯之威仪。什么东西摆在什么地方或只许摆在那个地方,应该怎样摆,也只有那样摆,而不许它不得其所。

4.我们做事不能一天做到晚,一晚做到天亮,中间必定有空闲的时候。人当忙时不会走歧路,一遇空闲,危险就来了。所以古时教育,注重闲时的修养,现今的教育,也注重空闲时的消遣方法。在学校里培养学生种种正当娱乐的良好习惯,使他习与性成,将来离校之后,继续将他空闲时的精神,归纳在这种正当娱乐当中,这是很重要的教。

5.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6.学习外国文好比是配一副万里眼镜。这种眼镜,每一位追求真理的青年都应该戴,而且应该自己磨。怎样磨呢?要风雨无阻,行住不停,天天磨,月月磨。磨它五年十载,总会成功。倘一曝十寒,时学时辍,到老无成。

7.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8.作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诸君,要作一个八十岁的青年,可以担负很重的责任,别作一个十八岁的老翁。二、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三、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

9.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0.破即补。污即洗。劳即谦。乱即理。债即还。病即医。过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复。帐即记。

11.义则居先,利则居后;敬其所长,恕其所短。

1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14.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15.我们对于书的根本态度是:书是一种工具,一种生活的工具,一种做的工具。工具是给人用的;书也是给人用的。用书必有目的。遇到一本书,我们必须问:您能帮助我把这件事做的好些吗?您能帮助我过一过更丰富的生活吗?

16.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我们需要智仁勇兼修的个人,不智而仁是懦夫之仁,不智而勇是匹夫之勇;不仁而智是狡黠之智;不仁而勇是小器之勇;不勇而智是清淡之智;不勇而仁是口头之仁。

17.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18.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19.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20.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21.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22.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以上就是关于:陶行知关于教育的名言语言朴实但句句经典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陶行知教育名言

陶行知教育名言

1、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2、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3、人能习于勤,亦能习于惰。人之有惰念,不难芟除之;所可惧者,既由惰而因循,复由因循而长惰。

4、亲民亲物亲赤子,问古问今问未来。

5、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6、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7、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8、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

9、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0、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地不尽。一校园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11、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12、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便他可以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

13、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

14、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15、只有校长教师学生工友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才能造成一个民主的学校。

1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17、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18、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19、以教人者教已,在劳力上劳心。

20、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21、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22、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23、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4、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25、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

26、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27、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28、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自己在民主伤风上精进不已,才能以身作则,宏收教化流行之效。

29、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30、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31、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

陶行知教育名言,陶行知的名言语录

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教育名言

2、教育是立国之本。

3、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4、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5、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6、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9、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陶行知教育名言

10、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11、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12、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3、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4、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15、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16、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17、本来事业并无大小;大事小做,大事变成小事;小事大做,则小事变成大事。

18、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19、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20、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21、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

22、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23、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24、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25、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26、破即补。污即洗。劳即谦。乱即理。债即还。病即医。过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复。帐即记。

27、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28、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29、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30、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陶行知

31、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陶行知

3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33、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34、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3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6、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37、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38、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39、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40、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4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42、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选自:名人名言大全

43、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44、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45、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46、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50句陶行知关于教育的名言

陶行知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下面要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是:精选50句陶行知关于教育的名言,一起来看下吧!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墨辨》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里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纳为这一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现在一般学校里所重视的知识,只是闻知,几乎以闻知概括一概知识,亲知是几乎被完全挥于门外。说知也被忽略,最多也不过是从闻知那里推想出来的罢了。

2.教育是立国之本。中小学教育为国家根本大计,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研究,实地实验,方能免入歧路。

3.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必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文化钥匙要使学生得到最重要的四把:一是国文;二是外国语;三是数学;四是科学方法治学治事之科学方法。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8.作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诸君,要作一个八十岁的青年,可以担负很重的责任,别作一个十八岁的老翁。二、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三、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

9.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0.破即补。污即洗。劳即谦。乱即理。债即还。病即医。过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复。帐即记。

11.义则居先,利则居后;敬其所长,恕其所短。

1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14.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15.我们对于书的根本态度是:书是一种工具,一种生活的工具,一种做的工具。工具是给人用的;书也是给人用的。用书必有目的。遇到一本书,我们必须问:您能帮助我把这件事做的好些吗?您能帮助我过一过更丰富的生活吗?

16.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我们需要智仁勇兼修的个人,不智而仁是懦夫之仁,不智而勇是匹夫之勇;不仁而智是狡黠之智;不仁而勇是小器之勇;不勇而智是清淡之智;不勇而仁是口头之仁。

17.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18.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19.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20.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21.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22.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23.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24.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25.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26.事要硬办,话要软说。贯彻始终,路线正确。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忍辱负重,有为有守。一粥一饭,来处不易,自勉勉人,爱惜物力。发奋忘食,公而忘私。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27.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28.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能说;解放他的时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空间,不把他的功课排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的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29.英勇的民主战士是怎样培养出来的?第一套功夫是,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达者不恋。第二套功夫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有了这些德性,无论遇着什么关口,也会胜利的通过。

30.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31.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32.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

33.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起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

34.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35.每天要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36.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37.王国维《人间词话》里有这样一段话:古之成大事业者,必定要经过三种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说为大事者,先天下之忧而忧,要从高远处去望他。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说看清了人民的隐痛之后,要时时刻刻纪念他,就是为他牺牲了一切,终不懊悔!三、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就是说,从各处各地要寻个解决,只有我们百折不回的去找他,终有一天出人不意的遇着。

38.以集体力量从事于五项创造工作:甲、创造健康之堡垒;乙、创造艺术之环境;丙、创造生产之园地;丁、创造学术之气候;戊、创造真善美之人格。

39.我们在社会上做事就要预备碰钉子。假使钉是铁做的,我们的头皮就要硬到钢一样,叫铁钉一碰到钢做的头皮就弯了起来;第二是要把我们的热心架起火来,把钉子烧化掉。

40.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只知学而不知做,就不是真的教育。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41.中国吃书的人多,用书的人少。

42.育才十字诀:一个大脑、二只壮手、三圈连环、四把钥匙、五路探讨、六组学习、七(集)体创造、八位顾问、九九难关、十(誓)必克服。

43.儿童的生活,是一面社会的镜子。

44.儿童是应该快乐的,而现在中国的儿童是非常痛苦。固然有许多人才是从痛苦中长大起来,但是成人的责任是应该把社会改造得好一点,使未成熟的儿童少吃点苦,多享点福。我们应该负起责任来,敲碎儿童的地狱,建立儿童的乐园。不够,我们应该引导儿童把地狱敲碎,让他们自己创造出乐园来。

45.知情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感情教育不是培养儿童脆弱的感情。而是调节并启发儿童应有的感情,主要是追求真理的感情;在感情之调节与启发中使儿童了解其意义与方法,便同时是知的教育;使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能努力与奉行,便同时是意志教育。意志教育不是发扬个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养合于社会及历史发展的意志。合理的意志之培养和正确的是知识教育不能分开,坚强的意志之获得和一定情况下的情绪激发与冷淡无从割裂。现在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

46.学习外国文好比是配一副万里眼镜。这种眼镜,每一位追求真理的青年都应该戴,而且应该自己磨。怎样磨呢?要风雨无阻,行住不停,天天磨,月月磨。磨它五年十载,总会成功。倘一曝十寒,时学时辍,到老无成。

47.分析过去,抓住现在,创造将来。

48.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

49.我们所要的校容不是浪费的盛装,而是内心的艺术所追求的朴素的表现。我们的校容要井然有条,秩然有序,凛然不可侵犯之威仪。什么东西摆在什么地方或只许摆在那个地方,应该怎样摆,也只有那样摆,而不许它不得其所。

50.我们做事不能一天做到晚,一晚做到天亮,中间必定有空闲的时候。人当忙时不会走歧路,一遇空闲,危险就来了。所以古时教育,注重闲时的修养,现今的教育,也注重空闲时的消遣方法。在学校里培养学生种种正当娱乐的良好习惯,使他习与性成,将来离校之后,继续将他空闲时的精神,归纳在这种正当娱乐当中,这是很重要的教。

以上就是关于:精选50句陶行知关于教育的名言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

《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做合一”、“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创造的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陶行知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丰富的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

一、教育最终目标

在《学生的精神》一文中,陶先生将学生的精神大致分为三种:学生求学需具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这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应该培养具有什么品质的学生,即我们的教育最终目标。就如同我校教学楼上悬挂的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教育的宗旨不是教出一批做题的机器,而是真实的社会的人。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他们缺乏吃苦耐劳以及应对挫折的精神。这些孩子的想法往往比较偏激叛逆,我们老师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的确任重道远。

人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这块阵地的主人,陶行知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讲道德、能思考、会创造的人。”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来考虑,把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来追求。陶行知先生说:他希望诸君至少要做一个人,一个整个的人。做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陶先生做过这样一首白话诗,说人要有独立的职业: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汉。陶先生是一个追求独立、追求人身价值的人,他不喜欢现在社会上那些不好好工作游手好闲的混混,不喜欢那些身体健全却靠别人养活的人。

二、生活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让我们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陶行知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第一就注重健康,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就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谐发展。

三、创造教育

陶行知先生希望“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一切创造都伴随想像。学生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这时培养学生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创造的教育”一文中写到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去,白天到海边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没水喝,他想出了用软土制成的瓶子,再用火烧成,可以装水,这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了新价值。反观我们当今的学校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并不很多,教师的教法不新,学生学法不新。因此,现在的教育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适宜的土壤,良好的环境,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需要因材施教。教育者要像爱迪生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在爱迪生被开除的时候,把地下室给他做实验。我们也要像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第,让法拉第在电学上取得辉煌的功绩。

大力倡导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鲜明的特色,致力开发儿童的创造力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起点和归宿。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陶行知教育理论中提出了“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这些在倡导新课程改革,提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四、知行合一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识分为亲知,闻知,说知。“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才能发生效力。我们所注重的知识,大多只是闻知,几乎以闻知概括一切知识,亲知是几乎完全被挥之门外。有的学生只会纸上谈兵,而真正实际应用时却不知所措。为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做到在做中学,学中做,为学生搭建各种实践的平台。

“中国现在的教育是关门来干的,只有思想,没有行动。教员们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们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所以是死的教育,不是行动的教育。我们知道王阳明先生是提倡‘知行合一’说的,他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先要脑袋里装满了学问,方才可以行动。所以大家都认为学校是求知的地方,社会是行动的地方,好像学校与社会是漠不相关的,以至造成一班只知而不行的书呆子。所以阳明先生的二句话,很可能代表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思想。现在我要把他的话翻半个筋斗。如果翻一个筋斗,岂非仍是还原吗,所以叫他翻半个筋斗,就是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因为害怕失败,所以总是退缩。怎样才能成功呢?不能光是靠想,一定要付之于行动,也就是要“做”。真正的做要在劳力上劳心。“劳力上劳心”很简单的五个字,它的意义却很深长:它告诉我们不要蛮干,不要空想。如果只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教课,你的教育教学方法没有丝毫的创新和变化,那只能今天是昨日的重复,明天依然;倘若心里有着很多想法,但是不敢去尝试,害怕失败也是不行的。人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并且要试着去做,这样他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五、教学合一

陶行知的教学思想,开始在《教学合一》一文中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他说:“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主张教学合一,反对教学分离。教与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离开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谈不上有教学。

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也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效果,也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的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并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教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主观地“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而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学就怎样教,学得多也就教得多,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可接受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同时教师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提高自己;只有自己水平提高了,才能教好学生。

陶行知则将“教学相长”作为他“教学合一”的重要原则之一,贯穿在他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他说:“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到很多的教训”。从广义的角度看“六十岁的老翁可以跟六岁的儿童学好些事情。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他经常将自己的诗交给小朋友改;他办安徽公学、晓庄师范和育才学校都是贯彻这一原则,主张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他的“小先生制”、“即知即传”等思想,无不与“教学相长”有渊源关系。

因教施教也是他常常运用的原则。他说:“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我们要晓得受教的人在生长历程中之能力需要,然后才晓得要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他并以松树和牡丹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作比喻,说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教法。

六、爱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我们要热爱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没有对学生爱,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他想到了,父母没想到的,他也想到了。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

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当我们对学生因“恨铁不成钢”而一时不理智地做出有伤学生的事,是否想到这学生也许是一块特殊的钢坯,需要更多的爱去熔炼锻造呢?教师爱学生,就不能没有自我克制,“怒”是必须要“制”的,否则既无补于事又伤神伤身,久之反倒说明自身无能。教师要“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

要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泰安市“读书人物”申报事迹材料

要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泰安市“读书人物”申报事迹材料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书是精神力量的源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是人们重要的成长途径,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我喜欢读书,书是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当闲暇之余,我便手不释卷,畅享于书海之中。对于读书,我即舍得花钱,更舍得花时间。以书为友,在书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自身业务素养,工作之余,我广泛阅读名家名师的教育教学论著,不断提升自我的职业素养,增强内心的职业幸福感,提高自己的教育归属感。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循循善诱,让我领悟到了班主任工作的乐趣;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感性深刻,指明了职业生涯的方向;窦桂梅老师《做有专业尊严的教师》平和淡然,让我明白了教师也可以优雅的内涵;心中的偶像常作印老师的《不做庸师》警醒深刻,让我清醒的认识到要想有所建树,必然要付出,不甘于平庸,不屈服于现状,勇于攀登,才能出众。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于永正等中外教育大家思想的光辉,影响着我,指导着我,激励着我。学以致用,努力提升自身技能素养。勤读万卷书,只为一节课。每学期我都会订阅购买教材涉及到的书籍,《秘密花园》、《昆虫记》、《西游记》、《红楼梦》、《读者》等古今中外书籍广泛涉猎,通过阅读不仅提高了个人修养,还促使自己更加清晰的理解课文,把握教学的要点,使教学更加得心应手。在教学工作中,我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寻求创新、大胆进行改革,尝试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走上讲台成为课堂的主讲人。2021年3月,我参加了学校阅读课的研究与实践,执教《小兵张嘎》整本书的读书交流课。课堂中我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读、讲、演等环节将书中精彩内容搬进课堂,学生们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4月参加了肥城市大阅读展示研讨活动经验交流。6月,录制的一师一优课《习作:写读后感》获泰安市一等奖,并推荐到省级参评。  笔耕不辍,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读书学习之余,我坚持写读书笔记,写教学反思,写生活随笔,让写作成为我教学工作中的好帮手。每读一本书,看到精要处要么圈点批画,写下随感,要么摘抄到笔记上。读《给老师的建议》时,我精选每一章节的重点,摘抄的笔记上,增强记忆,消化内省;读《思维导图》时,我用思维导图绘制每一章节的内容,学以致用,内化提升。参加每一次培训,讲完每一单元,我都会积极反思,撰写体会,内容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提升,不断进步。正如常作印老师所说:先写起来,后美起来。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先短起来,后长起来。熟能生巧,水到渠成。先做记录,后加思考。贵在发现,及时捕捉。找点空闲,逼逼自己。零碎时间,随时随地。唯有态度才是最重要的“技法”!经过不断地积累,在网友引导下,我开通了账号,开始尝试整理、撰写文章。目前已开设5个文集,整理133篇各类文章,20余万字。在网上收获了知识,获得了认可,锻炼了能力,拓展了视野。每当看到自己文章被点赞,被转发,被评论、被收藏时,内心满满的喜悦与自豪。 关注文学热点,做文学欣赏的宣讲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有敏锐的文学嗅觉,要及时关注名家新作、时文选粹、优秀的新人佳作等,还要及时浏览优秀的网络作品。我不仅自己阅读,还将精彩的片段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喜欢上了文学,喜欢上阅读。每当看到优秀的文学作品,我都会及时的推荐给学生,让他们感受文字的魅力,接受精神的洗礼,提升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王恒绩的小说《疯娘》一经发表感动一批批读者,成为了经典名篇。后来这个故事被改编成话剧,在世界各地上演。当我把它推荐给学生时,更是深深触动了他们纯真的心灵,让他们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学生们又将这篇文章推荐给家长,家长读后也深受感动,很多家长将这份感动变成文字,在微信群了和大家一起交流,这场由教师、学生和家长组成的爱的传递,所展现的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师生共读,做学生读书的摆渡人。为了能进一步了鼓励学生积极读书,我校积极推进学生大阅读活动。每学期都会要求语文老师制定班级读书计划,向学生推荐读书篇目,每月一主题,每月一本必读书目。在每年的读书节活动,学校进行读书三士(读书小学士、读书小硕士、读书小博士)的评选活动,对学生的阅读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在这项活动中,我与孩子们共读一本书,共写读后感,共绘思维导图。去年暑假我向学生推荐了季羡林的《赋得永久的悔》一书,读前我帮学生梳理书中人物关系,搜集整理人物简介,为学生提供了阅读支架,扫清了阅读障碍,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当我把自己写的这本书的读后感推送到班级群里时,学生纷纷动笔,积极撰写读后感,身教胜于言传,此时体现的无比真切。创设氛围,做学生读书的奠基人。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我带领学生积极参与读书活动,精心布置了教室:建立班级图书角,取名为“博雅轩”,寓意为:博闻雅记,雅思致知。图书角旁边张贴了我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书籍名单,以及学生向学生推荐的读书目录。我们每月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评选班级读书明星,努力打造书香班级,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在学校书香班级评比中,我所在的班级多次被评为“书香班级”。我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读书明星作品事迹展评、精彩故事我来讲、经典诗歌诵读比赛、推荐一本好、制作读书卡、绘制思维导图、编写诗集、作文集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读书带来的快乐。以读带写,做学生写作的引路人。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不少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完全不懂得怎样去写,对上作文课也头痛不已。要想把文章的语言写好,必须努力丰富自己的词汇,词汇的积累就要靠学生广泛的阅读来提升。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开展广度和深度阅读,教给他们读书方法,让他们初步尝试着写读书笔记,不断积累词汇,培养语言的美感。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利用下水文、优秀例文指导学生习作,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经过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学生作文水平大幅度提升,在省市各级各类征文比赛活动中,我指导学生作品多次获奖。近几今年的寒暑假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每次比赛我的学生作品都会获得一等奖,我也多次获优秀指导教师、优秀评语教师的称号。2021年7月,在学生全国创新作文大赛,我的学生尹姝涵、朱婧怡两位同学均获特等奖。因两位同学优秀表现,尹姝涵成为了全国小作家协会签约小作家,朱婧怡也成为了签约小作家种子选手。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给我以启示与引导,推动着我一步一步往前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份幸福。这幸福源自于辛勤努力后的收获,来自于真情付出后的喜悦。近几年,我先后被评为肥城市优秀辅导员、模范班主任、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获得学校表彰的书香班级、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多次执教肥城市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等,获得一致好评。“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增长教育的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充盈着创造的活力和快乐;读书,能够改变人生的厚度,能使自己去不断地思考与提升;读书,能够拓展生命的深度,能使自己实现精神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读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近一年阅读书目:专业类书籍:《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 《班主任微创意》              吴小霞 《静悄悄的革命》               佐藤学(日本) 《有效课堂提问的22条策略》    胡庆芳   《我怎样教语文》               于永正《薛瑞萍班级日志》薛瑞萍《思维导图》刘志华文学类书籍: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在人间》《牵风记》《北上》《主角》《应物兄》其他篇目:《一句顶一万句》《生死场》《杀死一只知更鸟》等。学校大阅读活动中,每月一主题,每月向学生推荐一本书。我与孩子们共同阅读书目有:《赋得永久的悔》《可爱的中国》《小兵张嘎》《俗世奇人》《西游记》《爱的教育》《秘密花园》《绿野仙踪》《草房子》等。  研究课情况:2021年3月,在学校大阅读活动中执教《小兵张嗄》整本书教学读书交流展示课。 2021年5月,在肥城市大阅读教学研讨活动中做经验交流发言。2021年6月,执教的一师一优课《习作:写读后感》获泰安市一等奖,并推荐到省级参评。 论 文: 2021年8月撰写的论文《浅谈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发表在《学习周报(教与学)》杂志上。指导学生获得的成果:2016年12月在第五届中小学语文素养大赛中获省赛小学组优秀辅导教师奖。2017年2月在市青少年“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爱国主义读书教育征文中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2019年7月在市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荣获教师组一等奖。2019年12月在第三届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广袤无垠(馆陶广袤无垠的油菜花田!美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