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19句陈丹青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1-13 08:09:06 admin 阅读:59

导读木心陈丹青 1、骑虎难下虎也怨谈虎色变虎也惊木心陈丹青 (1)、2014年陈丹青的三部新书《草草集》、《谈话的泥沼》、《无知的游历》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并于1月8日在工人文化宫...

木心陈丹青

1、骑虎难下虎也怨谈虎色变虎也惊木心陈丹青

(1)、2014年陈丹青的三部新书《草草集》、《谈话的泥沼》、《无知的游历》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并于1月8日在工人文化宫举行新书发布会。这是陈丹青继2008年《荒废集》之后首次将文稿付梓出版,三部书总共收入陈丹青近年累积的杂文、访谈、游记作品三十万余字。

(2)、那些年,众生多少是在异国谋饭的生熟尴尬中,不免分身于杂事,课程改期,不在少数,既经延宕,则跨寒暑而就春秋,忽忽经年,此即“文学远征”至于跋涉五年之久的缘故吧。到了最后一两年,这奇怪的小团体已然彼此混得太熟,每次相聚有如小小的派对,不免多了课外的闲聊,我的所记,则仍是木心的讲课。

(3)、听课五年,固然免除了我的蒙昧,但我从此愚妄而惰怠。说来造孽:木心所标举的伟大作品,古希腊,《圣经》,先秦诸子,莎士比亚,尼采,拜伦,纪德……二十多年过去,我一行也不曾拜读。年来字字录入这份笔记,我不再将之看做“世界文学史”,诚如木心所说,这是他自己的“文学回忆录”,是一部“荒诞小说”。眼下全书付印在即,想了很久,以我难以挽回的荒率,无能给予评价。实在说,这是我能评价的书吗?

(4)、华盛顿,一个不愿意把奴隶从笼子里放出来的人,也能称之为“把权力关进笼子”?进而“伟大”?

(5)、尤其是在“文革”期间,木心猝遭无妄之灾,所有作品皆被毁,被拘18个月,三根手指被打断。

(6)、一部蔚为大观的世界文学史生生被演绎成了他个人的性灵说——不扮皓首穷经状,亦全无庙堂之高气,原来这个世上竟有如此别有洞天,妙趣横生地做学问的人:你自有你的通衢大道,我亦喜我的曲径通幽。

(7)、自一九四九年到“文革”结束,近三十年,欧美文学的译介几乎中止,其间,值木心盛年,唯以早岁的阅读与文学相濡以沫(他因此对五十年代专事俄罗斯文学的推介,甚表好意)。讲课中一再提及的音乐家李梦熊先生,也是此等活宝:他俩听说乔伊斯与卡夫卡,但“文革”前夕,哪里读得到?而早在三四十年代,他们就知悉欧洲出现意识流、意象主义、存在主义等等新潮,之后,对西方的文学景观该是怎样的渴念?浩劫后期,战后文学如“黑色幽默”与“垮掉的一代”,曾有内部译本,他们当然不会放过,总之,就我所知,五六十年代,各都市,尤其京沪,尚有完全在学院与作协系统之外,嗜书如命、精赏文学的书生。而木心出国前大量私下写作的自我想象、自我期许,竟是遥不可及的西方现代主义。

(8)、纪念碑 | 当你老了 |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9)、陈丹青说自己画的,只是眼前平凡的生活、原原本本的一些男人和女人们。这一席语气谦卑的告白,正是日后国内画坛”生活流”创作最早的宣言。

(10)、这段话不是在说美术史,而仍然是,他的偏爱。

(11)、于是,23岁的他孤身一人,前往莫干山,整整隐居了6年,期间,完全沉浸在写作和绘画的天地中。

(12)、《下流社会》,作者:三浦展(日),讲的是近半国民沦为下流阶层;中流化模式全面失效;收入差距扩大;女性学历低就跨不过上流的门槛?“下流”男性自我封闭,“下流”女性自我展现;在“缩小的世界”里不经意间筑起“傻瓜的围墙。

(13)、陈丹青当年没有受到正规的大学教育经历,因画艺出众,在英语零分的情况下被录为中央美院研究生。去美国后,他与木心相识,几乎所有的精神启蒙、知识结构都来自于木心先生。陈丹青曾说:“我可以想象不出国,但无法想象出国之后我不会结识木心先生。”

(14)、先生的这句话,“你再不来,我就要下雪了。”

(15)、木心画画(也许包括写作)力避讲求规模、投入劳作、耗时费工的类型。这是他懒么?他生就这路天性。事情不止于此:他对画种本身也不称心,他独钟林风眠,有道理的,林风眠先已在所谓国画和油画之间,寻了一条超然的路。

(16)、木心:我以为是想写大篇的,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结果我还是做了诗人。可是诗要翻译的话等于是暗杀,全部毁掉了,所以这部分诗说要写给全世界,这好像空话,翻不出来那个味道来了。《诗经演》这个作品写的时候享受到快乐,像写音乐那样的快乐,好像快乐到水里面,我要没顶啰,我要飞起来了这样的……

(17)、20岁时,他参加了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后遭国民d的通缉,为了避难,去了台湾。

(18)、他永远属于那种老派绅士,却并无任何迂腐的拘泥。

(19)、无论是受顶礼膜拜,还是被嗤之以鼻,他都是那个永远无法被复制的独一无二的木心——那些失传已久的文字与美在他的笔下古意盎然,似细雨敲檐,如茶香氤氲,不消数代,或成绝响。

(20)、热爱生命 | 乡愁 | 起造一座墙 | 奇迹

2、陈丹青

(1)、先生曾在一首诗中写到:“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皆可原谅。”

(2)、赵又廷“整容式演技”再度上线,看这部职场剧会哭

(3)、木心卓尔不群的文章让章学林非常佩服,后来,章学林却对木心颇有微词:“木心老师你什么都好,就是没有群众观点。”

(4)、晚年的他眼神依然明亮澄澈,你从中看不到任何沧桑和苦难的烙印,为什么要那些丑恶阴魂不散,如影随形?

(5)、他不可能看过恩斯特的画,也不谈起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大将:达利、马格利特、吉里珂……我猜他不知道谁是恩斯特。除了法国19世纪绘画,他不关心文艺复兴之后的德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绘画。

(6)、他能看到感受都文学的可爱,生活的好玩,说明先生实在是个有趣的人。

(7)、电子版录入的工作,细致而庞大。速记潦草,年轻编辑无法辨读,我就自己做。或在纽约寓所的厨房,或在北京东城的画室,朝夕录入,为期逾半年。当年手记无法测知字数,待录毕八十五讲,点击核查,逾四十万字。为纪念木心逝世一周年,近日忙于编校、排版、配图、弄封面,十二月必须进厂付印了:眼前的电子版不再是那叠经年封存的笔记,而是木心读者期待的书稿——“九泉之下”这类话,我从不相信的,而人的自欺,不过如此。喂,木心,恕我不能经你过目而首肯了,记得你当年的长篇大论吗?年底将要变成厚厚的书。

(8)、因了木笔之名,开始小心翼翼走进玉兰世界。原来如此花朵分门别类有好几种,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广乔玉兰、广玉兰,虽都统称为玉兰,但她们的属性却略有不同。白玉兰:别名望春花,木兰科木兰属,花期二至四月。这花居然是上海的市花,诞生于1989年的戏剧表演艺术奖用白玉兰命名,足见此花的含金量与超魅力。除了紫玉兰,其他几种不同名字的玉兰,皆先开花后长叶,花朵美丽且清香,早春花开犹如雪涛云海。叶片互生,前端圆宽,中部往下逐渐狭窄。花大,单生于枝顶呈钟形。中药配方里,此物是常客,常少不了此物,因玉兰性温味辛,具有祛风散寒、宣肺通鼻的功效。

(9)、陈丹青:二月十四日我们给先生庆生,我就请了乌镇这些头头脑脑,他们整个都参与了美术馆的建成,也都认识木心。美术馆的馆员就坐满了这个小小的图书馆,就有了这么一场演奏会。木心老是说,他要做一位文艺复兴人,文艺复兴人以达芬奇为代表,就是通人,他什么都会,事实上也是这样。

(10)、其后,他做过交通大学美学教授,参与过人民大会堂的设计。

(11)、所谓“宗范”、“流派”,确乎不是他的计较——如他在讲课中对“主义”的再三质疑——倘若不给我们讲课,木心从不谈文学史。

(12)、“文革”时被关在积满脏水的防空洞里,看守他的人想,应该是爬着出来了吧。

(13)、萍影无踪,让人无着,故,叶落归根是许多游子最终的皈依。

(14)、离开中国后,我转向现代抽象,但我不是抽象派,我可以立即回到古典风格。

(15)、木心:开玩笑地说,我说文学呢,是我的,出书呢,等于我有了个男孩;绘画呢,卖出去了呢,就等于女儿出嫁了。那么画呢比较贵,因此比较有钱,然后呢文学呢,是比较穷,然后靠他姐姐抚养他的。

(16)、这是一个奇怪的组合:听课人几乎全是画家,没有迹象表明有谁听过文学史,或职志于文学,课中说及的各国作家与作品,十之六我们都不知道——木心完全不在乎这些。他与人初识接谈,从不问起学历和身份。奇怪,对着这些不相干的脸,他只顾兴味油然地讲,其状貌,活像谈论什么好吃透顶的菜肴。我猜他不会天真到以为众生的程度与之相当,但他似乎相信每个人果然像他一样,挚爱文学。

(17)、而事隔十多年后,陈丹青还会因为别人批评木心而奋起直怼,看来其对恩师的强烈感情,为人处世的个性态度,也还是没有什么变化。

(18)、全馆建筑坐北朝南,以修长的、高度现代的极简造型,跨越乌镇元宝湖水面,与水中倒影相伴随,成为乌镇西栅一道宁静而清俊的风景线。现任馆长为著名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先生担任。从2016年开始,这一系列特刊易名为《木心研究专号》,向有志于研究木心先生的读者朋友竭诚开放。依循过往的体例,专号共分三辑。

(19)、永恒的意思是不可计数,不必计较——如此美妙的幻觉迷惑了艺术家,所以现身殉身于艺术。

(20)、稍有眼光的西画家,兜一大圈,总不免谈到祖宗,享受识见的快感。木心说起,却好比家事,油然动衷。我们在王季迁家里看大尺幅倪云林真迹,他凝着呆相,不说话。我逗他讲,只听他喉咙里呻吟着:“噫……”气若游丝。

3、木心陈丹青是一对情侣吗

(1)、他也看不起清人。有一阵我欢喜王原祁,他急了——大都会美术馆藏着王原祁晚年的《辋川别业图》,润得跟生葱一般——“丹青啊,山水要看北宋,四王到底柔弱的。”瞧我不服,于是他在课上重申他的“庭训”。我晓得宋画的好,尤偏爱隋唐的展子虔、李思训、郭忠恕……但我不跟他争。

(2)、“木心间或现身片中(部分取自纽约电影人的影像资料,部分取自22年前我为他拍的零碎,第三集有几秒钟镜头是木心的学生曹立伟于1990年左右拍摄的),尼采、林风眠,亦如鬼魂,出入其间。”

(3)、(购买过程有疑问请回复“疑问”,获取答疑帖)

(4)、2015年11月,由贝聿铭弟子、纽约OLI事务所冈本博、林兵设计督造,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巨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全程历时四年的木心美术馆开馆;馆内设计与布展,由OLI设计师法比安主持,为期一年半。

(5)、他曾如此自陈心曲:“我爱兵法,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人生,我家破人亡,断子绝孙;爱情上,柳暗花明,却无一村。说来说去,全靠艺术活下来。”

(6)、木心本名孙璞,1927年2月14日出生,浙江乌镇人。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文革时遭受迫害,出狱后辗转到了美国,重启绘画与写作。2011年12月21日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7)、我是一个在黑夜里大雪纷飞的人呐这句话是先生对人生坎坷的诗意表达。

(8)、站在人生边上,千帆过尽,返璞归真,回到最初的赤诚,仿佛在污泥浊水中浣洗过,却仍有信手拈来的稚趣。

(9)、一个在八十年代出道的文学家,能否设想木心的历程?一个研修文史专科的学者,又会如何看待这份文本?木心不肯放过文学,劫难也不曾放过他,但我不知道他怎样实践了尼采的那句话:

(10)、版画家章学林1980年来到美国,在这里他认识了木心。

(11)、我真想知道,有谁这样地评说文学家,谁曾如此这般讲过文学史——我多么盼望各国文学家都来听听木心如何说起他们。他们不知道,这个人不断不断与他们对话、商量、发出诘问、处处辩难,又一再一再赞美他们,以一个中国老人的狡黠而体恤,洞悉他们的隐衷,或者说他们的坏话。

(12)、■ 当愚人来找你商量事体,你别费精神——他早就定了主意的。

(13)、入夏,有位外省大学男生来到乌镇,也是木心的小读者,只为在馆内谋一看守的职位,我初秋去,见他站在入口处,不声不响。

(14)、上海画家陈巨源回忆,大约1977年,木心曾向极少数画友展示了这批画,众人缄默,木心大沮丧,独自买醉。之后陈巨源致信肯定,说:我们没见过这样的画,不知如何回应。木心大喜,以文言文回复了长信,共六七页。前年我读到这封之乎者也的信,读见一个上海的罪犯,如洞中人,谛听回声,并给出回声。

(15)、陈丹青:我年轻时候有过很多这样的经历,“文化大革命”时候办展览,每次都是一帮小混蛋在一起混个大概一个月,两个月,然后就把墙上都弄满了,然后就散伙了。散伙前大家有哭的,有笑的,分手的时候才知道,啊呀很珍贵的一段日子没有了。现在这个过程像做梦一样就过去了,它(美术馆)好像真的早就在那儿,是该那个样子。

(16)、1966年,木心在台湾联合副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

(17)、在与笔记再度相处的半年,我时时涌起当初即曾抱有的羞惭和惊异,不,不止于此,是一种令我畏惧到至于轻微厌烦的心情:这个死不悔改的人。他挚爱文学到了罪孽的地步,一如他罪孽般与世隔绝。这本书,布满他始终不渝的名姓,而他如数家珍的文学圣家族,完全不知道怎样持久地影响了这个人。

(18)、尽管待遇不错,但他还是辞职了,因为他想成为一个自由的艺术家。

(19)、谁知体验者,络绎不绝。有人感叹,这真实的幻象,如王子般贵族生活,有点奢侈,又有点失望。

(20)、70岁之前,他的名字在大陆鲜为人知,但在海外华人圈,被喜欢他的人尊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旗帜。

4、木心陈丹青做菜下厨

(1)、固然,林风眠也画油画,但与他的纸本作品量不成比例。几位留法前辈,唯有他早早出脱油画国画的两分法。他的开创几乎可说是开创是用中国纸渲染法国人的意思。在林风眠的年代,那是全新的绘画:大致以塞尚为名义,旁借德朗、杜菲、弗拉芒克……掺一丁点勃拉克或毕加索,然后,有距离地止步于立体主义:那是30年代留法学生的认知极限。

(2)、二十三年前,一九八九年元月,木心先生在纽约为我们开讲“世界文学史”。初起的设想,一年讲完,结果整整讲了五年。后期某课,木心笑说:这是一场“文学的远征”。

(3)、14岁,木心开始写作,便写出了这样意趣盎然的诗:

(4)、讲课完结后,一九九四年早春,木心回到远别十二年的中国大陆,前后四十天,其间,独自回到乌镇,那年他离开故乡将近五十年了。返纽约后,又两年,他搬离距我家较近的寓所,由黄秋虹安排迁往皇后区一处宽敞的公寓,在那里住了十年。到了七十九岁那年,二〇〇六年九月,我陪他回国,扶他坐上机场的轮椅,走向海关。黄秋虹,泣不成声,和年逾花甲的章学林跟在后面:自我二〇〇〇年回国后,就剩他俩就近照看木心。

(5)、1984年木心答台湾《联合文学》编者问说:“一切崩溃殆尽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在绝望中求永生’。”

(6)、2012年12月,陈丹青将自己五年的听课记录集结为《文学回忆录》,他说,这是木心留给这个世界的礼物。

(7)、陈丹青:八十年代,我们俩(陈丹青和阿城)在那聊木心,我说这木心完了,这样子再过若干年,我们还能读他,下面还有谁?阿城说你可不能这么想,年轻人咕嘟咕嘟冒出来,再过若干年,年轻人会读他的。

(8)、在美术馆序厅大橱窗陈列的一份访谈稿中,木心将我们带回了他的中国背景:

(9)、春天的邀请 | 大堰河,我的褓姆 | 野草·题辞

(10)、行路难 | 七步诗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1)、另有一块小黑板,专供木心课间书写各国作家的名姓、生卒年、生僻字,还有各国的诗文,随写随擦,五年间辗转不同的听课人家中。今年夏初,我照例去纽约侍奉母亲,七月,母亲逝世。丧事过后的一天,清理母亲床边的衣柜——但凡至亲亡故而面对满目遗物的人,明白那是怎样的心情——在昏暗壁角,我意外看见了那块小小的黑板。

(12)、三千繁华如流水,人生一梦太匆匆。何必执著过往。人生之中,总有一些挽不回的遗憾,触不到的梦想,忘不掉的深情。

(13)、那些年,众生多少是在异国谋饭的生熟尴尬中,不免分身于杂事,课程改期,不在少数,既经延宕,则跨寒暑而就春秋,忽忽经年,此即“文学远征”至于跋涉五年之久的缘故吧。到了最后一两年,这奇怪的小团体已然彼此混得太熟,每次相聚有如小小的派对,不免多了课外的闲聊,我的所记,则仍是木心的讲课。

(14)、近人他佩服齐白石。有次聊起国画,他想了想:“20世纪嘛,总归还是齐白石顶好。”他也佩服傅抱石和潘天寿。有次聊起潘天寿大尺幅花卉,他说:“伊倒是笔力凶!”我问他今人的国画如何?“败相!”我问怎样的败相,他怫然怒道:“全错!”

(15)、木心:尼采他听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时候,他说贝多芬翱翔在太空中,使我们所有的人都感到追不上了,他飞得那么高。因此呢他说,作为哲学家我感到心酸。这个话我永远记得。

(16)、大名鼎鼎的才子陈丹青,一向桀骜不驯,但对于恩师,他推崇备至:“自从我认识木心,沮丧被唤醒了,从此我开始改变。”

(17)、“文革期间,多少人自杀,一死了之,这是容易的,而活下去苦啊,我选难的。我以‘不死’殉道。”

(18)、同年春,听课生中年龄最大的金高女士,逝世了。其他学员早经星散,很少联络。之后,每年春秋我去纽约侍母,走在街上,念及木心经已归国。去年木心死,我瞧着当年众人出没的街区,心情有异——今夏侍奉母亲,黄昏散步,我曾几次走到木心旧寓前,站一站。门前的那棵树,今已亭亭如盖,通往门首的小阶梯砖垛,放满陌生租客的盆栽。这寓所的完整地址是:

(19)、别被Angelababy劝退了,《摩天大楼》足够悬疑也足够有现实表达

(20)、他死了我才看到他的乐稿,我一看就很难过,因为我才明白他为什么不给我看。那不是五线谱,是简谱,他会觉得不好意思嘛,我是用简谱在作曲。可是你想想,他哪儿去弄五线谱?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他出国前,极度孤单,而且被监视的情况下偷偷写的,工工整整。他作那些曲子离现在都四十年以上,五十年前的事情了,这就很有意思了。那就又出来一个鬼,“音乐鬼”木心出来了。

5、木心陈丹青是一对情侣吗知乎

(1)、比如之前大热的《我的前半生》就是改编自亦舒的小说,只不过亦舒原著小说叙述的是香港90年代的家庭主妇所面临的生活冲突,原著小说有着扑面而来的香港文化气息,文字也是简练又清新,十分的让人着迷。她的很多小说我都看过,那时几乎看到不停手的,刚出可以看书的手机APP时,每天都看1本,看了4个月这样。比如她最著名的《喜宝》里面的“没有很多爱给我很多钱也是好的,如果都没有,那给我健康的身体也是好的”写得极其直白又略带苍凉。比如“做女人要做的像一幅画,不要做一件衣服,被男人试完又试,却没人买,待残了旧了,五折抛售还有困难”等等。

(2)、说时,他已不再勉力调笑,也不打理自己,白发乱糟糟。他甚至不通知住在楼下的黄秋虹,单是熬着,像匹老狗。80年代恢复写作时他也拼命,我去过他的“琼美卡”寓所,摊得一塌糊涂,那时他还顽健,不到六十岁,窗台上搁着一碗隔夜的银耳汤。

(3)、木心开讲后,则每次摊一册大号笔记本,密密麻麻写满字,是他备课的讲义。但我不记得他低头频频看讲义,只目灼灼看着众人,徐缓地讲,忽而笑了,说出滑稽的话来。当初宣布开课,他兴冲冲地说,讲义、笔记,将来都要出版。但我深知他哈姆雷特式的性格:日后几次恳求他出版这份讲义,他总轻蔑地说,那不是他的作品,不高兴出。前几年领了出版社主编去到乌镇,重提此事,木心仍是不允。

(4)、陈丹青:罗兰·巴特在《明室》里面写道,他说他看所有老电影都知道那个演员已经死了,可是他在电影里活灵活现。当时在场的有章学林、有李斌,就我们几个听过木心课的人,我相信包括巫鸿,他们都很久没有见过木心了,所以他跟木心分别的时候,他印象里木心就是那个样子。

(5)、一生动荡的他,曾这样评价文学对自己的重要性:

(6)、暮年之时的木心像顽童,他曾戏谑地说:“一次青春怎够用,必得期之于二度三度的青春。”

(7)、木心作为知名的作家和画家,有着传奇的一生。

(8)、■ 林风眠的画亦是如此,他是“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导者和最为主要的代表人物,他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而其作品表达的又是一种悲凉、孤寂、空旷的东方情怀。

(9)、第一次知道木心的名字,竟然来自他的学生——画家陈丹青。

(10)、这份阅读史,在世界范围也翻了过去。木心的生与长,适在同期步入印刷时代与新文化运动的民国,他这代人对文学的热忱与虔敬,相当十五至十九世纪的欧洲人,电子传媒时代的芸芸晚生,恐怕不易理解这样一种文学阅读的赤子之情了。

(11)、一个有趣的灵魂往往能看到许多东西最纯粹的部分。

(12)、选这首诗,因为木心、金高、全武、立伟、我,均曾是杰克逊高地的居民,当年辗转各家的上课地点,多半散在那片区域:二十年前,木心这样地走着,看着,“一路一路树荫”,正在前来讲课的途中;下课了,他走回家,“天色舒齐地暗下来”。木心的所有诗文,只字不提这件事,纽约市、杰克逊高地,也从不知道一小群中国人曾在这里听讲世界文学课。如今木心死了,母亲死了,金高死了,此后我不会每年去到那里——“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现在,唯愿先生原谅我擅自公开了听课笔记,做成这本大书。

(13)、那么我希望我死的时候,震住魂的音乐就是贝多芬的四重奏。

(14)、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1927年生于浙江嘉兴市桐乡乌镇东栅。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15)、木心的异能,即在随时离题:他说卡夫卡苦命、肺痨、爱焚稿,该把林黛玉介绍给卡夫卡;他说西蒙种葡萄养写作,昔年陶潜要是不就菊花而改种葡萄,那该多好!在木心那里,切题、切题、再切题,便是这些如叙家常的离题话。待我们闻声哄笑,他得意了,假装无所谓的样子——且慢,他在哄笑中又起念头,果然,再来一句,又来一句——随即收回目光,接着往下说。

(16)、如今不能上前叩门了。木心在时,书桌周围满是花草,卧室的小小书柜旁竖一乐谱架,架上摊着旧版的苏东坡字帖——在我见过的文人中,木心存书最少最少——自一九九〇到一九九六年,文学课讲义、蓄谋已久的《诗经演》,都在这里写成。凡添写几首诗经体新作,他会约我去北方大道南侧一张长椅上见面,摊开我根本看不懂的诗稿,风寒街阔,喜滋滋问我:“味道如何?”

(17)、“结业”派对,是“李校长”安排在女钢琴家孙韵寓所。应木心所嘱,我们穿了正装,分别与他合影。孙韵母女联袂弹奏了莫扎特的《第二十三号钢琴协奏曲》。阿城特意从洛杉矶自费赶来,扛了专业的机器,全程录像。席间,众人先后感言,说些什么,此刻全忘了,只记得黄秋虹才刚开口,泪流满面。

(18)、别赌气,无论什么事,做给你自己看已经足够,千万别到街上乱拉观众。

(19)、那桌子跟我回了北京,此刻我就在桌面上写这篇后记。

(20)、论文:《哈姆雷特泛论》、《伊卡洛斯诠注》、《奥菲斯精义》、《伽米克里斯兄弟们》(九篇集)

(1)、问题:他如何习得转印画?谁启示了他?70年代末连革命画印刷品也很有限,参考资料少得可怜。我们须得想象:他是在拉上窗帘的暗室中,自己琢磨了这种方法,而且狂喜——木心是个迷恋手工(而非“手绘”)的人,在种种孤独的秘密游戏中,时有小小“发明”,这一层,下面还会说到。

(2)、读者:他说他之所以回国,不是单一地为了养老,更多地还有最后的志愿,艺术上的志愿没有完成。

(3)、陈丹青:1983年,在我跟木心密切交往之前,他们(木心和陈英德)就见了面。见了面以后听他谈吐,看木心拿出来他的一些跟日本方面的,美术上的一些访谈的资料,他就说:“你为什么不写作?你这么好的文才与见解。”

(4)、在1982年到2006年间,到了纽约。以往的沉痛记忆让他小心翼翼的生活着。而这自由的空气精神也转印到一幅幅完美的杰作。2002到2003年间,他创作了两组60与40幅微型的惊人袖珍巨作。有些仅有1-2英寸高,需藉助放大镜方可辨识,但是是如此的完整而非凡。另外在此时段他也同时大量的写作。

(5)、听课五年,我所累积的笔记共有五本,多年来随我几度迁居,藏在不同寓所的书柜里,偶或看见,心想总要静下心再读一遍,倏忽近二十年过去了,竟从未复读。

(6)、陈丹青曾和记者饶有兴味地回忆木心作品发表时的喜悦:

(7)、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8)、“号外”最开始是指那些临时编印的报纸刊物,在这里,你也可以把它当做陈丹青(局部)的番外篇。

(9)、作曲是以前的事情了,现在已经五十年过去了。

(10)、今年春,诸事忙过,我从柜子里取出五本笔记,摞在床头边,深宵临睡,一页一页读下去,发呆、出神、失声大笑,自己哭起来:我看见死去的木心躺在灵床上,又分明看见二十多年前大家围着木心,听他讲课……我们真有过漫漫五年的纽约聚会么?瞧着满纸木心讲的话,是我的笔记,也像是他的遗物。

(11)、不止是记笔记这个细节,从1982年秋,初到纽约的陈丹青意外在地铁上结识木心开始,两人的亦师亦友的师生情谊便持续到了木心离世,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尊木心为“先生”。

(12)、在与笔记再度相处的半年,我时时涌起当初即曾抱有的羞惭和惊异,不,不止于此,是一种令我畏惧到至于轻微厌烦的心情:这个死不悔改的人。他挚爱文学到了罪孽的地步,一如他罪孽般与世隔绝。这本书,布满他始终不渝的名姓,而他如数家珍的文学圣家族,完全不知道怎样持久地影响了这个人。

(13)、那桌子跟我回了北京,此刻我就在桌面上写这篇后记。

(14)、陈丹青:像米开朗基罗同时是建筑家、画家、诗人,写了很多十四行诗。今天是一个分工的时代,专家的时代,木心个人其实很早就想回到文艺复兴那个时代,对一切好奇,对一切我都去做。跟启蒙时代,跟文艺复兴那样一组名字,他是那样要求自己的,而且他也自信,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他会说所谓“文艺复兴个体户”。

(15)、先生的意思,我不违逆。但我确信我这份笔记自有价值:除了讲课内容,木心率尔离题的大量妙语、趣谈,我都忠实记录。

(16)、或曰:这份笔记是否准确记录了木心的讲说?悉听尊便。或曰:木心的史说是否有错?我愿高声说:我不知道,我不在乎!或曰:木心的观点是否独断而狂妄?呜呼!这就是我葆有这份笔录的无上骄傲——我分明看着他说,他爱先秦典籍,只为诸子的文学才华;他以为今日所有伪君子身上,仍然活着孔丘;他想对他爱敬的尼采说“从哲学跑出来吧”;他激赏拜伦、雪莱、海涅,却说他们其实不太会作诗;他说托尔斯泰可惜“头脑不行”,但讲到托翁坟头不设十字架,不设墓碑,忽而语音低弱了,颤声说:“伟大!”而谈及萨特的葬礼,木心脸色一正,引尼采的话:“唯有戏子才能唤起群众巨大的兴奋。”

(17)、十八年前,一九九四年元月九日,木心讲毕最后一课。那天是在我的寓所,散课后,他穿上黑大衣,戴上黑礼帽,我们送他下楼。步出客厅的一瞬,他回过头来,定睛看了看十几分钟前据案讲课的橡木桌。此后,直到木心逝世,他再没出席过一次演讲。

(18)、不要期待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能够忽然就所谓复兴起来,但是在个人身上做得到的。艺术最后是个体的事情,是天才的事情,一个一个好,就会有事情发生。

(19)、号外05陈丹青:他窃喜的是,我在跟你们做不一样的事情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143句老子语录原文及翻译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