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19句孔子关于谦让的名言名句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3-02 10:48:12 admin 阅读:59

导读谦让的名言孔子 1、关于谦让的名言孔子 (1)、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2)、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华罗庚...

谦让的名言孔子

1、关于谦让的名言孔子

(1)、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2)、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华罗庚

(3)、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

(5)、谦让别人就是处世之道。日本细菌学家、生物学家野口英世

(6)、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孔子《论语》

(8)、礼之用,和为贵。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10)、不慎其前而悔其后,嗟乎!虽悔无及矣。——韩婴

(11)、(翻译)孔子说:“君子达到的三个方面,我都没有做到:仁德的人遇事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无所畏惧。”子贡说:“这三点正是老师的自我评论啊。”

(12)、孔子语录: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摘孔子《论语》

(13)、(孔子名言名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4)、(释义) 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15)、子曰:“君子义以为质,厉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孔子《论语》

(17)、通过别人的不幸事件而知所谨慎,这是好事。--赛勒斯

(18)、(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1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20)、孔子语录: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论语》

2、孔子关于谦让的名言名句

(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是可忍,孰不可忍?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3)、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4)、(翻译)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化解怨恨了。”

(5)、(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6)、孔子语录: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8)、孔子语录: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

(9)、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次韵戴成叔赞美孔子的名句不学礼,无以立。

(1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孔子《论语》

(11)、昆山片玉:昆仑山上的一块玉。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思是只是许多美好者当中的一个,后比喻许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

(12)、让名者名归之,让利者利归之。--《弟子箴言?崇礼让》

(13)、(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14)、(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15)、(释义)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经常忧愁。”

(16)、(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17)、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18)、11)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3、谦让 名言

(1)、孔子说:“严厉的责备自己,而宽容的对待别人,就可以远离别人的怨恨了。”

(2)、孔子语录: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中庸》

(3)、③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孔子语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5)、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7)、译文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9)、译文:君子的心地开阔宽广,小人却总是心地局促,带着烦恼。

(10)、译文:(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11)、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颜渊》

(1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3)、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去思索,这样做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

(14)、⑧愠:音yùn,恼怒,怨恨。更多孔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15)、(《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16)、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

(17)、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卫灵公》

(18)、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鲁国人林放问孔子礼的根本,孔子说:“这个问题很重大!就一般礼仪而言,与其过份奢侈,宁可俭省;就丧礼而言,与其大讲排场,宁可悲哀过度。”

(19)、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不懂得让步,总是处处刁难别人,到最后与人发生冲突,各自遍体鳞伤。

(20)、此章孔子论述的待人处世之道是非常有道理的。推举人要重实情,不能一概而论,以偏概全,不能使工于言辞却无实行的巧言者得幸当道,也不能因为那人有了缺点就废弃了他有益的建言。

4、孔子谦逊谦让的名言

(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2)、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3)、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很接近于虚骄。——黑格尔

(6)、正是孔子这种“有教无类”的伟大的教育思想,在春秋时代把贵族文化普及到了平民。

(7)、子曰:“吾十有五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8)、(孔子名言名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10)、老子天下第一:老子:不谦虚的人的自称。自以为是天下第一号人物。

(11)、(释义)孔子说:“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看作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检查自己,加以改正。”

(12)、孔子在这里对“志士仁人”提出了最高的要求,认为“志士仁人”要有献身理想的愿望和勇敢。孔子热爱生命,总是主张人应该全身,要“危邦不人,乱邦不居”等,但在面对“仁”时,则没有丝毫的苟且,因为“仁”是至高的道德境界。这种“杀身以成仁”的精神激励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

(13)、解释: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14)、(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15)、(释义)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风气的地方是美好的。挑选住处,不选有仁风的地方,怎么能说是聪明呢?”

(16)、译文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17)、这是孔子关于知人与慎言的一段名言。失人与失言都是不智,要善于把握一个度。孔子注重慎言,说话讲区别分场合和时机。该说的时候不说就是隐满,不该说的时候却说了就是躁动。问题的关健在于,自己要有知人之明,而且善于察言观色,判断时机。

(18)、孔子语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

(19)、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20)、谦逊是反省的最高贵的收获,它建立起对抗骄傲的防线。--温刹斯基

5、关于谦让的论语

(1)、译文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凡事学会让步,这是做人的黄金守则,也是安身立命之道。

(3)、孔子语录: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

(4)、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没有你,事情一样可以做得好。--迈兹纳

(5)、尺寸可取:比喻有些许长处。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

(6)、孔子一向崇尚节俭,曾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认为,吃粗饭,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种生活中也有着快乐。用不正当的手段而得来的宝贵,与他看来就好比天上的浮云。(《论语·述而》)。

(7)、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8)、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9)、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关于谦让的名言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

(10)、⑥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11)、如果顺着自大的胡同走,就会进入无知的庭院。--佚名

(12)、(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13)、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14)、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15)、(释义)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反复思考,结果却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去学习。”

(1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7)、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19)、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20)、(释义)孔子说:“面对着合乎仁德的事,可以不必对老师讲谦让。”

(1)、引申为:教导人们要勇敢探索真理。求知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选自于:《论语.学而》解读:学到的知识能时常加以温习,不断有所收获,不也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吗?引申为:教人求学的学习和方法。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孔子《论语》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4)、译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5)、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

(6)、一群读书人又在客车上让起坐位来了,甲要乙坐在这位子,乙要丙去坐,做揖未终,火车已开,车身一摇,即刻跌倒了三四个。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鲁迅《朝花夕拾》

(7)、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8)、10在顺境中要节制,在逆境中要谨慎。--佩里安德

(9)、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林逋

(10)、(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1)、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12)、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宪问》

(13)、(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14)、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15)、(释义)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16)、(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17)、(释义)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18)、谦冲自牧:谦冲:谦虚;自牧:自我修养,克制。比喻谦虚谨慎,自我克制。

(19)、(翻译)孔子说:“面对着合乎仁德的事,可以不必对老师讲谦让。”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138句谦让的名言五句话有哪些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