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38句王阳明心学:王阳明的心学精髓是什么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3-19 12:49:39 admin 阅读:59

导读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百度文库 1、王阳明心学精华及感悟 (1)、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2)、夫志于为利,虽欲其政...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百度文库

1、王阳明心学精华及感悟

(1)、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2)、夫志于为利,虽欲其政之善,不可得也。志于行道,虽欲其政之不善,亦不可得也。

(3)、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得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

(4)、勇敢的为自己相信的正义而战,不要做缩头乌龟。不然你活一千年,也不过是一千年的动物。

(5)、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

(6)、有胆无识,匹夫之勇;有识无胆,述而无功;有的有识,大业可成。

(7)、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8)、凡作事不能谋始与有轻忽苟且之弊者,亦皆致知之心未能诚亦是见得良知未透彻。

(9)、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大学问》)

(10)、为学应当反身自省。若只是责备他人,就会只看到别人的不对,看不到自己的错误。若能反身自省,才能见到自己有许多没有做到的地方,哪里还有工夫责备别人?

(11)、这四句话很简单,又很深刻。有个故事完美的阐述了这四句话,有位老农穷的吃不上饭了,找到王阳明卖地,王阳明看他可怜,不忍心买他的地,就先借钱给他。后来王阳明游玩时,看到一块风水宝地,他说:“这块地的风水太好了。”他的弟子告诉他,本来老农要卖的就是这块地,王阳明后悔了,但他又说:“我怎么会生出‘后悔’的想法呢?”于是他闭目冥想,过了一会,睁开眼说:“刚才的私欲已经被我克掉,我的心情又回归愉悦了。”

(12)、随时随地而变化、变通,如此才是真正拥有智慧的人。

(13)、佛教徒总说自己不执着于‘相’,其实这些都是执着于君臣、父子、夫妻的‘相’,所以他才逃避。

(14)、宇宙中最真的孝,就是不让父母担心。知道了这个,你就知道怎么去孝顺父母了。

(15)、天下之事,有的貌似礼但实质上不是礼;有的貌似非礼但实质上就是礼。

(16)、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得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

(17)、入而问圣人之学,则语以格致之说焉;求格致之要,则语之以良知之说焉。

(18)、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19)、赏及微劳,则有功者益劝;罚行亲昵,则有罪者益警。

(20)、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2、王阳明心学:王阳明的心学精髓是什么

(1)、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

(2)、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3)、知行合一之学,吾侪但口说耳,何尝知行合一邪?

(4)、读史越多,越会悲哀地发现,以史为鉴几乎是不可能的。技术变了,制度变了,表面那一层都变了,可里面的内核永远不变。魏忠贤四百年前有,四百年后还会有,换个皮囊他就成了你的上司。袁崇焕四百年前有,四百年后还会有,身边那些不懂政治却想玩政治的人最终都被政治玩得很惨。

(5)、猝临盘错,盖非独以别利器,正以精吾格致之功耳。

(6)、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7)、(译文)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真正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

(8)、阳明心学的关键词很多,诸如慎独、立志、知行合致良知等,根本上说的其实都是诚意。

(9)、猝临盘错,盖非独以别利器,正以精吾格致之功耳。

(10)、只要做到用良知去发家致富,那就符合天理,谁说君子不能谈利?

(11)、做儿子的对于父母错误的言行无法指责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哭泣,怎么可以奉迎他的错误呢!

(12)、按照常理,即使是同等品级的宦官,地方官也不敢得罪,这一点从《大明王朝1566》中江南织造局总管杨金水(宦官)和浙江巡抚、布政使之间的尊卑关系就能看出。

(13)、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14)、心中有个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所以一切道理都在心上,就是:心即理。

(15)、为了自己相信的正义要勇敢去拼,不要做缩头乌龟,否则就是活千年,不过是千年的禽兽。

(16)、王阳明始终认为,一个傲字,是人生所有大病的根源。为人子女的,如果骄傲自大的话,对父母肯定不孝顺;为人属于的,如果骄傲自大的话,就肯定不忠诚。一个人骄傲自大的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是一个人所有恶劣品质中最恶劣的一种。

(17)、换句话说,阳明心学“心外无物”、“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是将人自我修养拔高到了“人之本性”的高度,这里的“知”,是生来就有的“良知良能”,而“行”,不仅要求的是具体行为,更囊括了指导“行为”的“念头”。某种程度上说,王阳明的这种观点,也有批判“心口不一”、“口是心非”、“伪善”等行为的意味。启发:为难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从阳明心学汲取能启发当代人为人处世的智慧,颜小二想说,我们能从王阳明“心外无物”及“知行合一”中了解到,“山花”之所以是“山花”,是我们的“心”赋予了其意义。推而广之,他人的中伤、埋怨,甚至是侮辱,之所以可以对我们造成伤害,在于我们“赋予”了外部世界相关人和事的“伤害”意义。

(18)、人世间所有父母希望的其实是儿女平安,锦衣玉食并不重要。那么,将心比心,我们希望的其实也是父母平安,心平安,身平安。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是你的身心要平安,否则,这都是空谈。

(19)、王阳明不仅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的用兵之道讲究虚虚实实,对将领则要求不动如山。

(20)、佛道之学和圣学只是一张纸的距离,所以不容易辨别,只需要立志于圣学,将来必能看透。

3、王阳明心学精髓4句

(1)、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泛海》)

(2)、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3)、有些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4)、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道错误,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

(5)、虚虚实实,让敌人的心慌乱,动起来没有章法,就能趁势而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6)、装模作样成一个圣人去给别人讲学,人们看见圣人来了,都给吓跑了,怎么能讲得好呢?唯有做一个愚夫笨妇才能给别人讲学。

(7)、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

(8)、无事时,将好色、贪财、慕名等私欲统统搜寻出来,一定要将病根拔去,使它永不复发,才叫痛快。

(9)、所以修习阳明心学,要抓住两大关键词——心能诚意,事上磨练。修心做事两不误,出世入世能兼得,这正是王阳明人生智慧的精髓所在。

(10)、只有在平时有克制的能力,在自己的良知上用全功,把自己锻造成一个泰山压顶色不变,麋鹿在眼前而目不转的人,才能不动心。

(11)、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12)、王阳明心学告示世人,在红尘的生活工作中,通过诚意净心,事上磨练心境,提升心性,就能获得"动亦定,静亦定"的良知力量与智慧。

(13)、一个人对了,一个国家就对了。你是什么样,社会就是什么样。

(14)、人只有许多精神,若专在容貌上用功,则于心中照管不及者多矣。

(15)、感悟:君子之交淡如水,随缘,惜缘,不攀缘。

(16)、人的外在行为本就是受到意识影响的,一个人的行动和认知不应该出现巨大而偏差。

(17)、夫知其不安而不处,过慝之惧而淹薄是甘焉,是古君子之心也。、

(18)、《中庸》谓“知耻近乎勇”。所谓知耻,只是耻其不能致得自己良知耳。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

(19)、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凡今作事,贵在谋始。

(20)、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4、王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知乎

(1)、这个在事上磨的功夫是很多人的瓶颈。很多事情想想蛮好,说起来也一套一套的,但往往最后却成了"心高命薄""小姐心丫鬟命"。问题是想的不去做,想做做不了,越做不了越想得多,最后只能靠想象抚慰自己了,把自己给打了个死结。

(2)、释文: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来磨练自己,只有多做事,多历练,有意识的进行磨练,吸取经验,从而做到安静时情绪稳定,遇事时情绪也能保持稳定,既“静亦定,动亦定”,方能成事。

(3)、一秒思维:康熙八大家训,这才是真正的贵族教育!

(4)、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燥不安,那么就静坐。如果不想看书,必须去看书,这也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5)、“无善无恶心之体”是他的世界观,“有善有恶意之动”是他的人生观,“知善知恶”是他的价值观,而“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他的方法论。

(6)、“无事时是独知,有事时也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有力,只是在人所公知处用功,便是诈伪。”

(7)、天理固然在心中,但如果一个意志力不坚定的人,生活在一个肮脏的环境里,天理就很难显现。

(8)、役者以力,仕者以道;力可屈也,道不可屈也。

(9)、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天下之人犹有病狂者矣,吾安得而非病狂乎?犹有丧心者矣,吾安得而非丧心乎?

(10)、随时随地而变化、变通,如此才是真正拥有智慧的人。

(11)、圣人这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唯一达成共识的是,这是个操作性不高且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古往今来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可以算作圣人外,就剩下若干疯子神经病自称实现了这一理想。

(12)、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13)、(译文)用事实记述的叫做史,用道理记述的叫做经。

(14)、于是,王守仁每天命弟子勤练各种赌技及唱歌喝酒,然后暗暗派一名弟子尾随王畿到酒楼,对王畿表示愿意与他赌一局。王畿笑着说:“腐儒也会赌博吗?”王守仁的弟子说:“我们老师门下每天都在赌。”

(15)、见一落叶,而知秋临;睹洼中之冰,而晓天寒。

(16)、中国的“饭局江湖”李嘉诚看座、王石看吃、董明珠看相!

(17)、阳明先生通过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评判以及方法论来教会我们心存良知,为善去恶,自觉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18)、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无事时能保持内心平静,一旦遇到问题就内心慌乱。王阳明认为,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这一观点可谓意味深长。

(19)、敌人气势正盛,就应该趁他们取得胜利疏于防备时向他们进攻,怎么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后退呢?

(20)、诚意不仅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时候别人对我们的一种要求、一种期望,更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要求和期望。

5、王阳明心学经典著作

(1)、人世间所有的战斗,剥除了各种外衣之后,都是心战。

(2)、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要成就心学工夫,"事上磨"是主要,根本则在"诚意"。

(3)、真理就在心中,但必须去事上练,只有去实践了,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这一真理。而且,这两者是不可分的,正如知行合一一样。

(4)、王阳明说:"这是只知道静养,不知道做克除私心杂念工夫的缘故。这样来对待事情,心境便会反反复复。人必须在事上磨练自己,这样才能够最终处变不惊,遇事泰然处之。"

(5)、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6)、心即理,是说,每个人,不论是善人,还是恶人,本性其实是是善良的,内心只有天道至理。

(7)、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8)、是非,不用从学者的讲学中去区分,只需从自己的内心去辨别。

(9)、"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10)、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11)、释文:现在有些人在吃饭时,即使无事,他的心也经常忙乱而不安定,只因他这颗心忙惯了而收摄不住。

(12)、谄谀逢迎之辈,君子鄙之。何以货利而少舛?上之需也。

(13)、良知提醒我们,要把万物和自己当成一个整体,对万物说,我爱着你的爱,痛着你的痛,伤悲着你的伤悲,快乐着你的快乐

(14)、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15)、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

(16)、专制政府的死穴就在于其治下民众的情绪没有一个宣泄口。对民主政府而言,你不喜欢执政d没关系,下次投票选在野d就行了。而专制政府的执政d承担了民众所有的不满,发展到最后连某人家门口的路没修好他也要骂上政府两句,如何能够避免社会的动荡?

(17)、真正的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良知!良知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那就去做,不必顾虑、不必计较。

(18)、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

(19)、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20)、世间之事,有些看似礼实则非礼;有些看似不雅,本质上却是礼貌。

(1)、王阳明的心学一直在强调人们要时时反省自身,正视自己的不足和过错,不要一味责怪他人。如果只是一味地责怪别人,只看见别人的过失,那就无法看到自己的不足,久而久之,只能是陋习缠身,惹人厌烦。

(2)、(译文)圣人也是通过学习才了解道理的,众人也是天生就具备了解道理的本能。

(3)、良知:如果行为不产生影响,就无所谓事情的善恶。人有时候饿了未必会急着找吃的,但是一个人急着找吃的的时候,一定动了念。能找到吃的饱肚子是极好的,要是找不到吃的饿肚子估计心情也会比较消沉,善恶的产生区分因为目的。在与人交涉的时候,事情做过了和没做到位都会导致结果的不尽人意。知道如何把事做好做成功同时也知道哪些事做了会招致失败,这就算是良知。

(4)、战争总是异常血腥和残酷,不要说士兵,便是身居高位的将军也很容易惊慌失措。东晋成帝朝的左将军司马流,参战前就非常惊恐,以至于吃烤肉的时候都找不到自己的嘴在哪儿,结果打仗时被杀身亡。

(5)、知行合一之学,吾侪但口说耳,何尝知行合一邪?

(6)、知行合“知”是“良知”,也就是内心,“行”是“实践”,“知”与“行”是一体的。

(7)、格物即“慎独”,即“戒惧”。至于“集义”“博约”,功夫只一般,不是以那数件都做“格物”底事。

(8)、各位可以体会一下其中的道理。如果本文对您有启发,可以分享给您亲近的人,让对方也能体会哲学魅力,活得更加通透。

(9)、大数据分析,在中国,找个身高1米7年入20万的老公,到底有多难?

(10)、人心中本就有孝心、仁心,所以不必去外面寻求任何东西,只要让心中的孝心和仁心自然流露就万事大吉了。

(11)、只要做到用良知去发家致富,那就符合天理,谁说君子不能谈利?

(12)、释文:悔悟是祛病的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中,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13)、(译文)圣人也是通过学习才了解道理的,众人也是天生就具备了解道理的本能。

(14)、 省察与存养本是一物,只是在有事或无事时说法有别。

(15)、只要时刻拂拭自己的内心,让良知不要被人欲遮蔽,就都能成功。

(16)、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17)、首先要知道王阳明心学其实就是儒学思想文化形成的学说。而心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大学》“致知”和《孟子》“良知”相结合而形成了王阳明心学核心“致良知”。

(18)、昨日衣蟒戴玉,大家都说荣耀,可脱衣就寝,只是一身穷骨头,何曾添得分毫?所以,荣辱不在人,人自迷耳。

(19)、人生:1酒,2色,3财,4气,5名,6食,7玩,8睡,9悟

(20)、心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据,衡量是非的标准。天地间诸事诸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皆不出于我心。

(1)、据记载,王阳明曾和朋友在山里游玩,他的朋友看到一棵开满花的树,便问王阳明:

(2)、“至圣先师”孔子说的话,如果它不能和我的心相符,那就是错的,就不是真理;而贩夫走卒说的话,如果它能和我的心符合,那就是对的,就是真理。

(3)、人人心中都有良知,人人心中的良知都会得出一个真理。伯夷、叔齐虽然死了,但他们的良知却在每个人心中。

(4)、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5)、人世间所有父母希望的其实是儿女平安,锦衣玉食并不重要。那么,将心比心,我们希望的其实也是父母平安,心平安,身平安。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是你的身心要平安,否则,这都是空谈。

(6)、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余姚市)人,生于明宪宗成化8年(1472年10月31日),卒于明世宗嘉靖7年(1529年1月9日)。因为曾经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封侯爵。

(7)、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

(8)、志向不树立,天下就没有可成功的事,即使是各种工匠技艺,也没有不是靠志气才成功的。

(9)、王阳明说:"惟天下之大诚,能立天下之大本。"

(10)、但人存政举,使奉行不至;则革弊之法,反为流弊之源。

(11)、除非是死灰槁木、耳聋眼瞎之人,虽然听见、看见了。只要心不去跟随它也就行了。

(12)、有些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13)、每个人生来心中都有一个圣人,因为我们生来就有一颗“良知”去认识是非善恶,而成为圣人就是通过自我努力去实现最真实的自己。

(14)、而致良知,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良知,这源自于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羞恶有心,人皆有之”,王阳明进一步吸收创造,认为人皆有良知。当你看到幼儿落井,你想去救,当你看到飞禽走兽悲鸣,会有不忍之心,当你看到好端端一个茶杯,被无辜打碎,会有惋惜之情,这都是人的良知在起作用。这些心情完全是自然而然的,比如你看到美女,自然会多看几眼,看到美食,自然会咽口水。有人可能会说:“老太太躺地上,我的良知告诉我不能扶,扶了就要倾家荡产。”但我要说:“这并不是你的第一感觉,故而不是你的良知,当你看到一位老人躺在地上很痛苦的时候,你的良知会告诉你赶紧去扶,但生活经验会告诉你扶她有风险,即使你没有扶,也不能说你没有良知。”

(15)、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16)、“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17)、王阳明认为,人是否感到快乐,都是由自己的内心来觉得的,也就是说,世间并非有那么多的不快乐,很多时候,不快乐是我们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所以,在纷繁复杂的世间时刻保持快乐,才是真功夫。

(18)、当王阳明没有看到那块地时,他的心没有动,是“无善无恶心之体”,看到地之后,生出了“风水宝地”的想法,这是“有善有恶意之动”,当他发现自己有后悔的念头又感到羞愧时,是“知善知恶是良知”,最后克服了私欲,心情复归于平静愉悦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113句《王阳明心学:修炼强大内心的神奇智慧》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