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02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1-21 07:51:04 admin 阅读:59

导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新浪博客 1、陶行知教育思想观点 (1)、初入教师行列,乡村教育平凡而简单。当我成为校长以后,开始沉下心来研究教育,这可能是缘于校长的责任和肩上的担子。但...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新浪博客

1、陶行知教育思想观点

(1)、初入教师行列,乡村教育平凡而简单。当我成为校长以后,开始沉下心来研究教育,这可能是缘于校长的责任和肩上的担子。但教育从来就是复杂和艰巨的,无论是想办好教育的良好愿望,或肩上的担子及心中的责任,都不能保证一名教育者把教育办好,他必须展开持续不断地学习和行动。

(2)、1917年陶行知(右数一排右一)和胡适(左数前排左二)等同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合影

(3)、关于教育写作,很多老师存在诸多认识误区。有老师说:“写了没有用!”那是思想问题,意义是你赋予的!有老师说:“没有时间写!”那是态度问题,时间是挤出来的!有老师说:“不知写什么!”那是技巧问题,课题是想出来的!有老师说:“真的不会写!”那是心理问题,能力是练出来的!

(4)、在哥大,陶行知师从于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JohnDewey),而后者的影响被公认为陶行知“行是知之始”这一教育理论的来源。根据当时美国的发展程度,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教育生活思想,日后被陶行知成功地运用在了回国后的农村教育、平民教育之中。 

(5)、摘要:陶行知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启发。尤其是学前教育思想,即生活教育理论、“六大解放”思想和家庭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幼教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6)、超越性是人类特性,人类对自身不满而产生了超越意识,驱使人类对自身局限不断发起挑战,让身体进入未曾涉足的领域,让灵魂进入自由翱翔的空间。人类首先通过神话故事和志怪小说等文学作品创造出千里眼、顺风耳、土行孙、神行太保、隐身人、飞天嫦娥等艺术形象,来表达自己的超越梦想。

(7)、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8)、总之,正如钱理群所言:“什么是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一群爱读书的老师带着一群孩子一起读书。”教育,离不开教师阅读。恳请天下所有的教师“为中国未来而读”,垂范学子做阅读推广人;“为美好生活而读”,身体力行做终身阅读者。

(9)、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10)、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师爱(以及家长的爱)犹如心理发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儿童的心灵发展。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我们不仅要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师而言,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大局为重,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的过程。

(11)、《论语》有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师要更好地“育人”,首先要“成人”,才能“立己达人”。其次要“知人”,方能因材施教。学生是你的影子,你想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作为优秀教师,你要清楚,美好人性和幸福生活是什么样子,我们应该如何去追求,这就要求教师要深研“人学”。所谓“人文之书”,即关于人的学问的书籍。阅读人文书籍,有利于我们在与人类文明与历史的对话和扬弃过程中,学会价值判断,涵养美好情感,沉淀人生智慧,这些都是“人文滋养”的重要内容。

(12)、陶行知把特殊人才教育视为密不可分的建国教育和抗战教育的结合。抗战是首要任务,而建国是不远的目标,在育才学校中通过培育苦难儿童中的特殊能力的人,根据生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培养难童中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教育他们,使他们能为抗战出力,为之后的国家建立建设出力。在对抗侵略的战争中,要想解决根本问题,通过扶助一个战争中的孩子是没有效果的,只有大力兴办培训人才型的学校,才能使更多的中华子孙成为利于人民,国家的人才。

(13)、要先能做到“社会即学校”,然后才能讲“学校即社会”;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然后才能讲到“教育即生活”。要这样的学校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

(14)、墨子把知识分为“亲知”“闻知”“说知”三种,孔子强调“学思结合”,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读书”不如“用书”,这些都说明在学习过程中的亲身实践、探究体悟、内省反思、主动建构等非常重要。陶行知强调“与其说‘读书’不如说‘用书’”,还强调“接知如接枝”,这意味着要读书要从经验出发,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陶行知非常认可燕子矶国民学校校长丁超,是因为“他能就事实生理想,凭理想正事实。他有事实化的理想,理想化的事实。”教师在阅读时,要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印证理论。

(15)、新教育第六届年会之后,厉山三中开始整体推进新教育的“六大行动”,从“书香校园”到“理想课堂”,从“共写随笔”到“卓越口才”,为此,厉山三中的“101读书会”,期望大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并以孔子的诞生日为时间点,将十月定为厉山三中的“读书月”,每年十月开展系列读书活动,通过构建“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推动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寻找理想的课堂并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路径和方法。进入2009年,厉山三中已经从一个薄弱的农村学校成为一个省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校,教学质量区域第《中国教育报》也以“农村中学的高品质与高质量”为题,整版报道了厉山三中的办学特色,一时间,省内外众多学校前来参观学习。

(16)、那一天的夜晚,绛县的雪下的真是大,因为担心路上的安全,朱永新老师一直等到深夜见到我们。当彭静局长在山西绛县与朱永新老师第一次相遇,随县的教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17)、2006年7月15日至16日,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六届年会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召开,并在清华附小召开了现场会,展示了清华附小的新教育行动。在年会上,朱永新老师总结了“新教育实验”的经验,并拿出了新教育实验的“十一五”发展规划,认为新教育在“十一五”期间的目标是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成为一个根植于本土的新教育学派。

(18)、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

(19)、“活”的生动有趣的的原则。陶行知认为,教育者应拿活的东西、活的环境、活的书籍去教育学生,因此,要求编写活的教材。活的教材是“有系统的,前后都能连贯起来,不是杂乱无章的”。教材中的插图是活生生的,文字是生动的,内容是有趣的。使人看了一课想看另一课,读了一遍又读第二遍,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有味道。

(20)、陶行知认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专为少数有钱人家的“少爷”,“小姐”们办的,是个人升官发财的教育,是分利不生利的教育。其根本特征是:教人用脑不用手,理论和实际脱离,读书与生活脱离,说的与做的,学的与用的脱离。这一教育目的和特点,反映到课程上,就是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不符合社会实际、不符合生活实际、不符合个人生活的需要,也不符合课程本身发展的需要,更不符个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在这种错误课程理论指导下编写的教科书,更是谬误百出,害人非浅。陶行知对当时流行的教科书作系统的研究后,认为有以下三大弊端:

2、《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2)、《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笔者在一些幼儿园实习的时候发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些班级的环境布置过于简单,材料种类和数量不足。例如“娃娃家”是幼儿喜闻乐见的角色游戏,因此环境布置不应该过于简单化,可以把它布置成真正意义上的家,让幼儿自己布置自己的“家”。这样的环境创设不仅贴近幼儿的生活,而且还可以让幼儿自由想象,自由支配,通过动手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儿童。总之,环境的创设不仅要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联系,而且还要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成人要多与幼儿进行沟通,并且努力为他们创设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充分尊重他们,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在自由、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3)、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陶行知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内容是以文字为中心,是以与生活脱离的无用知识为中心,不能真正培养人的生活能力。也可以说,中国的教科书是应试的书,专供书呆子读的书。陶行知以当时通行的小学常识与初中自然教科书为例进行剖析,认为这些书,最多只配称做“科学的识字书”,“科学的论文书”而已。这些教科书不教你在利用自然中去认识自然,也不教你试验,也不教你创造,“它们只能把您造成一个自然科学的书呆子”。陶行知对教学内容的总要求是什么?他提出三条标准:第“看它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人干了一个动作又要干一个动作的力量。”也就是说教科书要有引导学生动手的力量,使儿童的手从仅仅起握笔的作用中解脱出来,成为“万能的手”,“开天辟地的手”。’第“看它有没有引导思想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想了又想的力量。”一本好的教科书,要给儿童以启发、以思考、以创造的作用,从而达到举一反学以致用的目的;第“看它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产生新益求新的新价值的力量”。根据上述三个标准,陶行知对教学内容提出一个总要求:“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按照上述标准和总要求,陶行知提出了十分广泛,且又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体系。大致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有关健康的教学内容。第二类有关劳动生活的教学内容。。第三类有关科学生活的教学内容。第四类有关艺术生活的教学内容。第五类有关社会改造生活的教学内容。很显然,陶行知所要的教学内容,不是应试的内容,不是升学的内容,而是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内容。

(4)、蓝九盛(1910—1995):福建长汀人,晓庄学校学生。曾在准安县莲花街新安会馆创办新安小学。1931年随张宗麟前往福建集美乡师任教,后在南安、大田、上杭、长汀等地任教。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顾问。

(5)、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为此,他提出了关于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六大解放”思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6)、教学做合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7)、他结合中国只有少数人能得到教育的国情,提出了要根据社会需要办学的思想。

(8)、陶行知主张传统学校必须改造,改造的依据是社会的需要。他提出的“社会即学校”就是指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杜威的“学校即社会”其实是—种“半开门”的改良主义主张,是把社会里的东西“拣选几样,缩小—下搬进学校里去”;“社会即学校”是拆除学校围墙,依据社会的需要、利用社会的力量、在社会中创建新型的学校,即把工场、农村与学校、社会打成一片的学校。只有这样的学校,才能“成为民主的温床,培养出人才的幼苗”。也才能产生改造社会的功用。

(9)、教师没有爱也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

(10)、对于乡村教育,陶行知曾这样说:“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在这一点上,杜威与陶行知的认识是一样的。1919年,应胡适等人的邀请,杜威曾经到访中国并做了多场演讲,其中他便提到了自己对于平民教育重要性的看法,他说:“共和国者,则必须实行平民之政治;欲实行平民之政治,非有平民主义之教育不可。”(川尻文彦,2009:147)平民教育就是一种寻求绝大部分人的解放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可以使得每个个体自立、自强、自我觉悟,又可以改变旧有的社会结构,创造一个社会上下流动的渠道,巩固当时中国脆弱的共和基础。可想而知,这样的思想对于之前仍然远在海外寻找救国良方的陶行知来说会是何等的重要,这样的思想也促使陶行知走到乡村之中,倾其一生为国家的未来储备积累人才资源。

(11)、“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12)、“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用陶行知的话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

(13)、第“看它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人干了一个动作又要干一个动作的力量。”陶行知说,中国学生的手,在旧教育的毒害下已经瘫了,一本好的教学做指导,可以使儿童的一双废手,变成一双开天辟地的手;它还可以打碎“双料少爷”、“双料小姐”双手上的精神手铐,成为一双万能的手,

(14)、人作为自然界奇妙而独特的生命体,每一个人头脑中都萦绕着一个问题:“人是怎样存在的?”哲学家们给出了很多答案,包括创造、劳动、实践、思维、交往、学习、游戏、消费等,其实阅读也是人的存在方式。

(15)、陶行知是一位坚定的教育救国论者,他认为要改造落后的中国,应先改革中国的教育。他经常对人说:中华民族的根本出路在于中华民族教育的根本出路,而中华民族教育的根本出路又在于中华民族乡村教育的出路。换言之,中华民族的乡村教育出路找到了,那么,整个中华民族的出路就找到了。为什么要从乡村教育入手呢?陶行知认为,中国以农立国,85%的人口在农村,全国85%的文盲也大多在农村,农村问题解决了,整个中国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如何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呢?陶行知认为:只有通过农村教育改革,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建立起适合农村需要和发展的新教育。通过教育的力量,最终达到:“使农民变成快活的神仙,农村变成西天的乐园”。陶行知一生致力农村教育改造,先后创办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其原因、目的也在于此。那么,在中国传统教育制度下的乡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一是农村学校数量很少,人口占大多数,学校却占少数。二是农村教育“完全走错了路”。用陶行知的话来说:“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这种离农的“死教育”当然要彻底改造,彻底抛弃。陶行知要创办的乡村教育完全与此相反,他不培养“书呆子”,不培养“小名士”,不为少数人升官发财服务,而是通过乡村教育改造,使中国的一个个乡村都有充满活力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华民国的伟大的新生命。”

(16)、刘梦.“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杜威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比较(A).教育理论研究.2011年第11期.-

(17)、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

(18)、以生活为教材,以社会为课堂,以天地为学校的“泛在学习”已深入人心,“未来已来,泛在已在”已成为共识。现代教师要树立“泛学习”“泛学校”“泛老师”观点,即一切能促进我们进步的行为都是学习,一切能学习的场所都是学校,一切值得我们学习的人都是老师。欧阳修是“三上”(马上、枕上、厕上)均可读书,毛泽东选择在闹市中读书以培养自己的专注力,郭沫若在轮船上见无书可读就背诵字典,这些都说明“肯读”之人,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在互联网时代,读书的形式也在“升级换代”,你可以读纸质书,还可以网络读书,还可以听书。

(19)、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20)、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想象力丰富,这些都说明儿童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巨大的发明创造潜能,然而许多成人没有意识到这点。事实上,许多成人都很害怕孩子动手,孩子们的“破坏”行为让他们觉得孩子就是个小捣蛋鬼,每天尽搞些破坏,让他们很头疼。每当孩子要有所行动时许多家长和教师就会制止他们的行为。成人不曾想他们这样的做法会阻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束缚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事实上儿童只有通过自己的感知觉,才能获得丰富的经验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才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主研究的精神。

3、陶行知教育主要思想

(1)、世上万事都从相遇开始,“遇”是“事”的因。但因为相遇只是一种偶然,总是会在有意无意间,所以不是每一次的遇都会有一个果。这正如一场爱,倘若没有恋的准备,相遇之时爱可能不一定会发生,也更可能不会有相遇之后的相识、相知、相爱和相守。在爱情或教育中,生命和生命的成长是其核心,没有爱的参与,没有帮的发生和成长的出现,所有的相遇都不会有记忆,也不会有回忆,更不会有动人的故事和传说的温情。

(2)、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

(3)、随县整体推进新教育实验,是从2009年的冬天、是从彭静局长的山西绛县之行开始的。寒夜出发,一路风雪,这注定不会是一场普通的远行。当随县教育的彭局长与朱永新老师温暖的双手握在了一起,我已感到又一个区域的教育春天将会来临。朱老师当时高兴地说:“马校长,我们又见面了,新教育欢迎彭静局长和新随县。”

(4)、陶行知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

(5)、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幼儿教师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培训,并且在教学上努力践行

(6)、杨绛说:“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书籍是人类文明和思想的载体,我们在阅读经典著作时,不仅仅是触摸文字的简单活动,而是在诠释人类历史和解读大师思想的对话过程。阅读不是单向的吸收,还能以作者、主人公等为参照物和镜子来反思和反省自我,从而实现自我理解和自我建构。

(7)、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8)、首先,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

(9)、现在,反过来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下,试想;处于七岁的花季少年,哪个学生没有一点爱玩的心思呢?哪个学生不爱做梦呢?在学生的头脑里,要学的东西那么多,每位老师都说那是重点要牢记,那么他要记的的东西就不是一点点了,还要加上想玩想吃想偷点懒(人的天性),那么一些学生在学习上疲惫也不奇怪了。如果所有学生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和工厂里的机器还有什么不同呢?那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还谈什么生机和希望呢?

(10)、“社会即学校”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对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有所改变。传统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孤陋寡闻,而以社会为学校,使得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能力。“社会即学校”,还可以使被传统学校拒之门外的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贯穿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苦心,同样也值得肯定。

(11)、有人说,读过很多书都忘掉了,意义何在?读书不是为了记忆,而在于理解,在于筛选,在于建构。“腹有诗书气自华”,留下来的,是你通过阅读而形成的品位、气质、思想和思维,这是最有价值的精华。因此,阅读经典促进“个性成长”,你选择读什么书彰显着你对人生方向和高度的选择,你能在什么时候读书意味着你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理性水平的高下。

(12)、阅读既能帮助人类整体的生命承续,也能提升个体的生命内涵。

(13)、以生活为教材、以社会为课堂、以天地为学校的“泛在学习”已深入人心,“未来已来,泛在已在”已成为共识。现代教师要树立“泛学习”“泛学校”“泛老师”观点,即一切能促进我们进步的行为都是学习,一切能学习的场所都是学校,一切值得我们学习的人都是老师。欧阳修是“三上”(马上、枕上、厕上)均可读书,毛泽东选择在闹市中读书以培养自己的专注力,郭沫若在轮船上见无书可读就背诵字典,这些都说明“肯读”之人,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的。

(14)、“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15)、我们依然记得是在2009年11月的冬天,那时的随县和随县教育局刚成立不久,应新教育研究院的邀请,彭静局长带着随县的几位校长,在风雪交加的夜晚,前往山西绛县,列席参加了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

(16)、“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17)、有这样一个例子:在一次培养创造性的教学中,老师让全班的幼儿坐成半圆形,孩子的手脚都被要求放在固定的位置上,不准动。然后老师就说:“请小朋友好好想想,我们的手和脚都能做些什么?”几乎全部的孩子都把自己的手脚抬起来看了看。就在这个时候,老师还让他们把小手放好,小脚并拢,规规矩矩的坐好不许动,并且让他们再想想,然后请小朋友回答。在老师让他们思考的这段时间里,有的小朋友在自言自语,有的小朋友在小声讨论,还有的小朋友在继续摆弄自己的手脚,场面几乎出现了小小的混乱。很明显,幼儿正在结合自己的身体认真思考教师的问题,可是教师却不能容忍这样的情况,还对幼儿提出坐好、不准动的要求。显然,教师这样的教学并没有解放幼儿,反而束缚了他们的创造性。

(18)、书中介绍了他在育才学校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到处奔波,筹措资金,以维持学校的日常运行,当时有人嘲笑他这样做是抱石游泳,学校如同重石,很可能将他拖入水底,还是弃石为好。陶行知不以为然,他坚定而又乐观地回答:“我不是抱石头游泳,而是抱着爱人在游泳,越游越起劲,要游过急流险滩,达到胜利的彼岸。”陶行知当学校为“爱人”,他不把学校和学生当“石头”,正表明他在艰苦险恶的逆境中对学生倾注了他全部炽热的爱,竭尽奋斗之力将他们安全送达理想的彼岸。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成学校。教师应充满着爱,爱教育、爱学生,教师没有爱也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的爱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中,教师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促进。

(19)、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起步晚,发展缓慢,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背离了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20)、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大众的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教育理论。强调的是教育与生活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的合一。

4、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述

(1)、陶行知先生说:“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那么何谓“活书”?这涉及教师对书籍的选择。教师既要阅读作为“教师”而需的专业书籍,也要阅读作为“成人”的人生书籍,成为陶行知所期待的“活人”。

(2)、没有人会否定阅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能持之以恒地坚持阅读的人却少之又少,这是为何?

(3)、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的飞速运转,教育也随之发生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在双减背景下,我们教什么,怎么教是每一个教师正在思考的问题,社会结构的改变,也影响着教育格局的重构,我们不再是教者,我们也是学习者,向孩子们学习,向未来学习。经验已经不靠谱了,我们要不断迭代和更新,教育升级后才可以创造未来。

(4)、他提出“社会即学校”的目的在于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

(5)、追随大师步履。最喜欢第三专辑这部分,常老师推荐了很多教育大咖的专著,让我们能够站到巨人的肩膀瞭望教育的远方,孔子、卢梭、蒙台梭利、陶行知……他们是大先生,他们是教育思想原创者,影响一代又一代人,他们的思想就如灯塔照亮了人类漫长的教育之路。我们要追随他们的脚步,把那些美好经典的思想传承下去。

(6)、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7)、从2004年我第一次与新教育相遇,到2006年厉山三中整体推进新教育,再到2009年秋《中国教育报》整版报道厉山三中的办学特色,让我觉得,当我们与新教育相遇,改变一所学校并不需要太久,三年五年就足够。

(8)、哥大的教育学院一直以来奉行男女平等的入学宗旨,对待种族、宗教信仰也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这与陶行知之后在晓庄师范及其之后的教育事业中追求的女性教育深有关系。在以农为本的中国,陶行知深知农民比其他阶级受教育更难,而女性就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要“攻破娘子关”,如果不解决女性教育问题,其他不论什么方法都不能解决农民的教育问题(章锡麟.1987:15)。所以在成立晓庄师范伊始,陶行知便号召自己的妹妹陶文渼(文末有相关介绍)到学校来做第一位“中国到农村去的女学生”,并于1925年主导成立中华女子促进会,开一代风气之先。

(9)、陶行知的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但对当时的中国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当前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农村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直接影响,陶行知的课程论思想十分注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注重儿童的活动,即“做”,从这一角度言之,陶行知的课程思想也是杜威活动课程论的一种。但是,正象陶行知创造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一样,生活课程思想与杜威的活动课程论也存在着重要的区别。生活课程论的主要特点是:①把书作为一种工具,一种生活的工具、做的工具,主张过什么生活用什么书。②主张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活指导书代替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③主张把社会之需要与能力,个人之需要与能力及生活事业本体之需要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的主要依据。

(10)、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他的教育思想是其在学习和实践中积累的历练的对于教育和社会需求及人作为社会主体的发展,作用,人生意义等方面的认知。面对当时国内动荡不安的局面,局陶行知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直面挑战,探索救国的教育之路,进行实验。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时代性,阶段性,更具有传承性,并体现着他为中国教育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11)、1927年,为了大范围地推广乡村平民教育,他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了晓庄师范,计划培养一批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康健的体魄和艺术的兴趣的乡村教师,然后由他们去办乡村学校,以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同时确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1930年,晓庄学校被国民政府下令查封,陶行知遭到通辑,逃到日本。

(12)、蒙台梭利说,“一切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第一步绝不应该针对儿童,而应针对成人教育者。”为此,新教育将教师成长作为新教育实验的起点,并明确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交往的“三专模式”走向成功的成长之路。

(13)、踏上赴美邮轮的陶行知首站并不是他早已心向往之的哥伦比亚大学,而是自己在金陵大学的校长包文(ArthurJ.Bowen)为他推荐的自己家乡的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UniversityofIllinois,Urbana-Champaign)。陶行知于1915年顺利获得伊利诺伊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之后,他将目光投向了自己出发前的目标:哥伦比亚大学。

(14)、生活即教育的意思是说生活其实就是教育。一个人他拥有什么样的的生活,他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生活和教育其实是分不开的。当你想拥有一个好的生活,你就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就要受到好的教育。同时,生活中也蕴含这各种各样的教育,教育和生活是贯穿的。个人认为,这些教育可以是学校老师的教育、家里人的教育或者是某个人、某件事的教育。除此之外,教育是离不开生活的,教育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把教育带到生活中去,让教育影响生活。

(15)、在学习中掌握和探究的状态是自觉的,积极主动的。它启发学生,伴随学习,又是学习的终极目标之一。具备了这种品质,才能持之以恒,活到老,学到老。

(16)、陶行知认为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而教师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来。不仅教师要教学同时也应该学习。也就是说教师教的与学生学的是联系的,相关连的。同样的,教师所教与自己所学的也要联系在一起。如果教师做好了,教育的关键所在也就解决了。在当时所处的时代里,陶行知勇于实践和探索,将自己的理论真正应用到教育实践中。

(17)、其次,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

(18)、陶行知说:“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生活决定教育,表现为数育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都为生活所决定,是为了“生活所必需”。当我们在提倡民主教育时,它“应该是健康、科学、艺术、劳动与民主组成之和谐的生活,即和谐的教育”。当我们在中国办教育时,这种教育就应当是为了人民大众的生活需要和幸福解放的教育,如果不是这样,教育就没有存在必要。另一方面,教育又能改造生活,推动生活进步。陶行知说过:“教育是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解放之武器。”说明了教育对社会政治改造的作用.而他本人一生从事教育,就是在培养能够承担改造社会重任的人。教育不仅改造着社会生活,也改造着每个个人的生活,“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走。”因此,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相辅相成。

(19)、由朱永新老师发起并推动的“新教育实验”,他以“理想的教育”为基点,一系列教育思想和方法,唤醒了无数教师长期以来被平淡的教学生活所湮没的教育热情和教育理想,一时间在国内掀起一股教育的理想旋风。新教育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年会,每次他都要进行一次新的研究成果与参与者分享,每一次演讲都会激发更多热情者的加入,并推动新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

(20)、要有知识,还有会去做,运用好知识,这是陶先生最重要的教育理念。

5、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优缺点

(1)、社会即学校的意思是社会其实是就是一个学校,社会是教育的范畴。通俗来说就是我们的教育要扩大到整个社会,而不是只局限与一部分。我们既要注重学校的教育,也要注重社会的教育。同时一个人在社会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而且学习也不能不考虑整个社会的环境。

(2)、陶行知曾对中国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作过调查研究,认为有相当多教师“只会教授,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他,记他,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也就是说,教育界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的现象。这从人们的日常称呼中也可以感觉到。辟如叫老师为“教员”,所从事的职业叫“教书”,教书的方法叫“教授法”。好像教师是专门教学生书本知识的人,似乎除了教书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便没有别的事做。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是国内最早主张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人。他在南京高师担任教务主任时,“把全部课程中之教授法一律改为教学法”。陶行知认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根据这个基本思想,陶行知提出教学方法改革的三条思路:第“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如何教会学生学呢?陶行知认为,一方面先生负指导的责任,另一方面学生负学习的责任。老师不要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思想告诉他。通俗地说,不要把现成的小鱼给小猫,而是要“授之以渔”,教会小猫钓鱼。不要把现成的金子给学生,而是要把点石成金的手指头交给学生。第“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学生怎样学,先生就怎样教,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建立在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也就是说,教师要不断自我进修:才可以做一个好教师,才可以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总之,教学方法一定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到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学会学习。

(3)、从1923年起,陶行知致力于平民教育运动,和晏阳初等人倡议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先后赴河南、浙江推行平民教育运动。认为平民教育是改造环境、把握国家命运的重要方法,幻想利用平民教育打破贫富贵贱,“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

(4)、“学,而不困”,“作为教师,如果只教书,不读书,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武先生认为“读书,应不断思考与反思,并能够自觉地将读书、研究和自我反思作为一种迫切的需要,作为一种必需的生活,形成一种习惯,那就会进入一种崭新的思想境界”。他自己正是这样长期如一地坚持下来的,他不但饱读诗书,把写论文作为“潜力股”,还让问题“伴我在身边”,教《化石吟》引发了考古学的问题,教《孟子二章》引发了对百里奚姓什么的探究,教课文引发了对课文注释的质疑和求证……“学,而不困”正是他的经验之谈。

(5)、在互联网时代,读书的形式也在“升级换代”,你可以读纸质书,还可以网络读书,还可以听书。一本电子书在手,如同随身携带了一座小型图书馆。诚如鲁迅先生所说,“时间如同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去挤总是有的”。你不必抱怨没有整块的时间让你读书,读书也可以化整为零,集腋成裘。当然,对于不想读书的人来说,你给他整天时间,他也未必愿意捧起书本来读。

(6)、章锡麟.陶行知普及教育思想初探(A).山西师大学报.1987年.第三期

(7)、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因拥有与教育相关的知识而使得他们与学科专家区别开来,方才成为教育的专业人士。对于一般教师而言,阅读学理性很强的教育专业书籍可能有点难,但有的教育家、教育学者却擅长于深入浅出地讲授教育原理和传授教育智慧,如加拿大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苏霍姆林斯基的《写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方明主编的《陶行知教育名篇》、石中英的《教育哲学》、郑金洲的《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流派》、李政涛的《教育常识》、鲁洁的《鲁洁教育口述史》、李希贵的《面向个体的教育》等。

(8)、改造农村为己任,他能为中国农村、为农民的的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人从老百姓中来,最终又回到老百姓中去,为老百姓服务。真人不是人上人,而是人中人。真人具有为民族复兴而献身的牺牲的精神。第陶行知的真人是针对传统教育中培养“少爷”、“小姐”式的学生提出来的。这些少爷、小姐手无束鸡之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事事要人侍候。只会分利,不会生利。一生只会死读书,读死书,因此,他要培养的真人,要具备五种生活力:即科学的生活力,健康的生活力,劳动的生活力,艺术的生活力,改造社会的牛活力。从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的培养目标看,“真人”的标准就是三个条件:“第一有农夫的身手;第二有科学的头脑;第三有改造社会的精神。”

(9)、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0)、李友梅(1903—):湖南浏阳人,晓庄学校大学部毕业。曾在准安县莲花街新安会馆创办新安小学。

(11)、“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12)、 1946年,56岁的陶行知先生仙逝,宋庆龄女士手书悼词

(13)、高尔基说:“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14)、针对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造成的问题,逐渐把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推行生活教育。要为学生提供动手,多动脑的活动,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鼓励学生实践、开拓、创新,使学生得到真正的解放。

(15)、在读经典著作的时候,我们既会振奋激动,又会哭泣伤悲;我们既会明晰人生方向,又会积累人生智慧;我们既会找到奋斗者足迹,又会坚定追随者脚步;我们既会发现自身弱点短处,也会强化自身优势长处。阅读伴随着反思、反省、诊断、重构、生长等等人生成长的过程,促进你不断地向“理想的我”逼近,成为“最好的我”。

(16)、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17)、http://www.njmm.gov.cn/www/njmm/txz-mb_a3911032333htm  (访问日期:2016年11月30日)

(18)、对学生没有爱,即使教学也没有失去了教育的本质。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没有用心进行沟通和交流,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教育本来就要用爱去浇灌,心与心交融才能回报以真诚。

(19)、截至2006年的新教育年会,“新教育实验”在全国已拥有14个实验区,有430所学校实验学校,近10万一线教师参与其中,已经是一个较有影响力的民间教育改革行动。这期间,许多与新教育实验有关的书相继出版,如朱永新的《朱永新教育文集》十卷,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窦桂梅《教育与玫瑰》,魏智渊的《冬去春又来》,干国祥的《破译教育的密码》,袁卫星的《生命课》,苏静的《麻辣学生酷老师》,同时,福建教育出版社的《新教育文库》,涉及到“我的教育实验”系列、“我的教育故事”系列和“我的教育随笔”系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也出版了“名师课堂”系列新教育丛书。

(20)、在写给当时哥大教育学院教务长罗素(注:J.E.罗素(JamesEarl Russell),当时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教务长,不是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也不是哥大教育学院另一位W·F·罗素(WilliamFletcherRussell))的信中,陶行知这样说道:“三年前,我就将哥伦比亚大学作为自己留学美国的最终目标……我终身唯一的目标,是通过教育而非经由军事革命创造一个民主国家。看到我们的共和国(Republic)突然诞生而带来的严重弊端,我深信如果没有真正的公众教育就没有真正的共和制的存在。”(民盟南京市委,2011)此时的陶行知,经过一年多的美国教育,更加坚定了自己用教育改变社会的理想,而他在哥大所学到的知识也成为了他日后创立中国大众教育的思想根基。

(1)、例如,阅读了霍华德.加德纳的《智能的结构》,就要主动用多元智能理论去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例如,阅读了马克斯·范梅南的《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你就要学会尊重儿童和理解儿童,提升与儿童交流沟通的能力。例如,你阅读了珍妮特.沃斯和戈登.德莱顿合著的《学习的革命》,你就要用于教学改进和学法指导,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益。当然,阅读学习不是汲取和模仿,而是改造和创生,作为教师要凝练和沉淀出自己的教育思想,就正如陶行知当初把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改造为“生活即教育”一样。

(2)、附作者简介:赵克明,安徽省特级教师,六安市首批语文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发表语文教学与研究文章700余篇,参与编写语文图书50余部,出版专著《中学生个性化作文引路》《漫话高考语文》《赵克明教写作》等。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62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内容是什么精选好句